18秋262廣論班(第105堂)課程總結         2020.09.24

1. 善行分享

榮華最近看了大愛電視台人文講堂 節目裡有介紹蔬食的好處, 所以最近中午在公司用餐時我有時就會點素食 ,雖然我還沒有吃全素,但我會試著盡量去做, 而且我覺得我們人的味覺跟胃都是可以被訓練的, 以上簡單跟大家分享小小善行。
欽明由於出差以及疫情的關係有半年沒有來教室上課了, 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環境可以深深地影響一個人, 例如剛去大陸前幾個星期待在旅館,那我就平時會多念觀世音菩薩以及密集嗎, 吃飯時也盡量不吃肉只吃旁邊 一些蔬食,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練習的機會, 到後來隔離結束工作開始忙碌起來, 因為旁邊環境跟同事的改變我也就忘記要吃素了, 所以能回來台灣能回來教室上課, 就讓我又找回一個熟悉的環境,那個感覺很好。
欣萍各位同行善友好! 我覺得歷劫歸來的感覺真好 ,感覺我好像重新活過來一次,這中間很感謝班長,班上的幹部們,還有同行善友不斷的給我祝福與迴向,有你們真好! 
泰政我平常也很少做善行,不過今天一大早5點多我就去志光有機農場幫忙拔草, 那邊的雜草幾乎跟秧苗一樣高, 很辛苦但也很隨喜自己能撐一個小時, 那邊的義工告訴我外面一般的慣行農法在插秧的時候就已經順便將農藥放進去了,目的就是不要讓雜草長出來, 那這邊的有機農地雜草叢生就是因為沒有灑農藥的緣故 ,所以希望未來有機會再號召同學一起一大早去幫忙拔草, 那個地方在橫山大山背,附近的風景非常漂亮喔!

2. 讚頌 — 樹影婆娑明月照

https://www.luciditv.com/2016/09/30/midnight-music-tree-shadows-bright-moon/
那夜我聽到你的嘆息
那夜想起深恩的你
樹影婆娑 月兒明照
想著你的嘆息 又重穿越夢境
在夜裡我聽到你的嘆息
怎能忘你生生將我養息
孤獨苦海 流浪多時 怎能忘記深恩你
啊 如母有情 如母有情
我要洗去你眼中的淚滴 阻止你的嘆息
用清涼的法雨敷進你心底
那夜我聽到你的嘆息
那夜想起深恩的你
樹影婆娑 月兒明照
想著你的嘆息 又重穿越夢境
在夜裡我聽到你的嘆息
怎能忘你生生將我養息
孤獨苦海 流浪多時 怎能忘記深恩你
啊 如母有情 如母有情
我要洗去你眼中的淚滴 阻止你的嘆息
用清涼的法雨敷進你心底

3.《全球廣論-II》[第18講] 01:30~03:14

https://lamrim.xyz/player/gPlayer.html?&tch=ggl2&af1=18&st1=90&et1=194.9
在師父的日記中,幾乎篇篇滲透了強烈的、自我精進的這樣一個氣息呀!滿篇都是這樣的。
所以在講《廣論》的時候,我有時候倒覺得師父有一些東西講得雲淡風輕,可是在他的日記裡都是極度深刻的。
就是每一步都像一個小學生一樣,非常非常地紮實和認真地做功夫,沒有一點點花拳繡腳的跡象,一點都沒有!
他非常深刻地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法理來明照自己的心。其實師父就是這樣做的,一步一個腳印這樣做的,包括他作課誦,包括他見誰了、說什麼。
還有師父教我很多事情,師父也把它寫在日記裡邊,然後我再重看,每一篇、每一篇師父都在策勵自己。
你看到的就是非常非常虔誠的一個佛陀的弟子,非常地虔誠!
所以在師父的日記中,看不到一絲絲他覺得對佛法懂了的這種感覺,每天都是拼命地策勵自己。
那我們會不會對佛法有受用?
比如師父從來不間斷誦《般若經》,師父誦《般若經》有受用的時候,會很歡喜地感恩上師三寶、護法的加持,從來沒有說這是自己領會的。
就像《般若經》上所講的「承佛威力」,都是這樣感恩佛陀。
Q1: 這一小段我聽到了什麼?
Q2: 「每一步都像一個小學生一樣,非常非常地紮實和認真地做功夫,沒有一點點花拳繡腳的跡象,一點都沒有!」,老師為何用「像小學生一樣」來描述師父的行相?
 

4. 廣論學習:

(A)廣論科判:
科判分二
初皈敬頌及略述本論之重要
次開為四門
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續)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續)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續)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
        壬一、由依何事為歸依因
        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
        壬三、由何道理而正歸依
           癸一、知功德
           癸二、知差別
           癸三、自誓受
           癸四、不言有餘而正歸依
       壬四、既皈依已所學次第
           癸一、攝分中出
           癸二、教授中出
              子一、別學
                 丑一、遮止應學
                 丑二、修行應學
              子二、共學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一、思總業果
              癸一、正明思總之理
              癸二、分別思惟
                子一、顯十業道而為上首
                子二、抉擇業果
                  丑一、顯示黑業果
                    寅一、正顯示黑業道
                    寅二、輕重差別
                      卯一、十業道輕重
                      卯二、兼略顯示具力業門
                    寅三、此等之果
                  丑二、白業果
                    寅一、白業
                    寅二、果
                  丑三、業餘差別
            壬二、思別業果
              癸一、異熟功德
              癸二、異熟果報
              癸三、異熟因緣
            壬三、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癸一、總示
              癸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己二、發此意樂之量
      己三、除遣此中邪執
(B) 廣論原文
P122LL1不與取~P125LL1亦皆同此
手抄稿:第七冊P P129L4~P154L3
音檔: [52B]08:11~[53A]11:37
不與取。
事者,謂隨一種他所攝物。意樂分三,想與煩惱俱如前說,等起者,謂雖未許令離彼欲,加行中能加行者如前。加行體者,謂若力劫若闇竊盜,任何悉同,此復若於債及寄存,以諸矯詐欺惑方便,不與而取,或為自義,或為他義,或為令他耗損等故,所作悉同成不與取。
究竟者,攝分中說,「移離本處。」於此義中,雖多異說,然從物處,移於餘處,唯是一例,猶如田等無處可移,然亦皆須安立究竟,是故應以發起得心,此復若是教劫教盜,彼生即可,譬如遣使往殺他人,自雖不知,然他何時死,其教殺者,即生本罪。
欲邪行。
事者,略有四種,謂所不應行,非支,非處,及以非時。此中初者,謂行不應行所有婦女及一切男,非男非女。
此之初者,攝分中云,若於母等母等所護,如經廣說名不應行。如馬鳴阿闍黎說此義云﹕「言非應行者,他攝具法幢,種護至王護,他已娶娼妓,諸親及繫屬,此是不應行。」
他所攝者,謂他妻妾,具法幢者謂出家女,種姓護者謂未適嫁,父母等親,或大公姑,或守門者。或雖無此,自己守護。若王若敕而守護者,謂於其人制治罰律,於他已給價金娼妓,說為邪行,顯自給價,非欲邪行。大依怙尊,亦作是說。男者俱通自他。
非支分者謂除產門所有餘分,馬鳴阿闍黎云﹕「云何名非支,口,便道,嬰童,腿逼,及手動。」大依怙云﹕「言非支者,謂口穢道及童男女前後孔戶,并其自手。」此說亦同。
非處所者,謂諸尊重所集會處,若塔廟處,若大眾前,若於其境有妨害處,謂地高下及堅硬等,馬鳴阿闍黎云﹕「此中處境者,在法塔像等,菩薩居處等,親教及軌範,并在父母前,非境不應行。」大依怙師亦如是說。
非其時者,謂穢下降胎滿孕婦,若飲兒乳,若受齋戒,若有疾病,匪宜習故,若道量行量謂極至經於五返。馬鳴阿闍黎云﹕「此中非時者,穢下及孕婦,有兒非欲解,及其苦憂等,住八支非時。」大依怙尊亦復同此,稍差別者,謂晝日時,亦名非時。非支等三,雖於自妻,尚成邪行,況於他所。意樂分三,想者攝分中說,於彼彼想,是須無誤,毘奈耶中,於不淨行他勝處時,說想若錯不錯皆同。《俱舍釋》說,作自妻想而趣他妻,不成業道,若於他妻作餘妻想而趣行者,有二家計,謂成不成。煩惱者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樂欲行諸不淨行。加行者攝分中說,教他邪行,教者亦生欲邪行罪,《俱舍釋》說,如此則無根本業道,前或意說非根本罪,然須觀察。究竟者謂兩兩交會。
妄語。
事者,謂見聞覺知四,及此相違四。能解之境,謂他領義。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見變想不見,及於未見變想見等。煩惱者謂三毒。等起者謂覆藏想樂說之欲。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
此中說於妄語離間及粗惡語,雖教他說其三亦成。俱舍本釋,於語四業。皆說教他亦成業道,毘奈耶中,「說起此等究竟犯時,要須自說。」究竟者謂他領解,《俱舍釋》說若他未解,僅成綺語,離間粗語,亦皆同此。
【廣論熟文 問答】
Q1: 什麼是「不與取」的「事者,等起者,加行者」? P122-P123 (22 )            
Q2: 《攝分》 ,和宗大師如何敘述「不與取」的「究竟者」 P123 (23 )    
Q3:  「欲邪行」。事者,有哪四種? P124 (24 )
Q4: 什麼是「妄語」的「事者,想者,煩惱者,等起者」? P125 (25 )
Q5:? 《毘奈耶》 ,和《俱舍釋》如何敘述「妄語」的「究竟者」?P125(26 )
**儘量由消文以外的同學回答, 請直接答廣論原文, 無須消文
(C)聽帶與研討-1(下次上課補聽)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此中說於妄語離間及粗惡語,雖教他說其三成。
手抄稿第七冊 P150L6~P152L2       音檔:[53A] 04’32”~ 07’59”
【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見變想不見,及於未見變想見等。】
你看見了,哇!你說你不看見;不看見,你說看見了,這個都是。
【煩惱者,謂三毒。等起者謂覆藏想樂說之欲。】
「煩惱」是貪瞋癡。
「等起」是什麼呢?「覆藏想、樂說之欲」兩樣東西,這個說一下。
覆藏想的話,就是你心裡面掩蓋這個事實,這個掩蓋這個事實。
譬如說見到了你說不見到,這個直接的;掩蓋的話,你想掩蓋起來,遮蓋起來,用種種方式。
以及你心裡面想說,這個樂說之欲是最容易犯,最難改、最難改!
因為我們常常心裡面就莫名其妙的,隨便碰見一點風吹草動,哎喲,這個嘴巴就忍不住啊!這個嘴巴,就心裡面想說,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原因耶!
這是最難改的大毛病就是這個。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
這是加行。
或者有人問你:「你看見了沒有?」雖然你沒有說,可是你一個表示,讓他領會你的表示的意見,這個也是。
譬如說有的人說:「你看見某人了沒有?」你沒有講,然後呢這麼來一下,欸!這個就是。你沒有說,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
還有這種更巧妙的,不管怎麼巧妙,就是你內心當中你很清楚、很明白,你在這兒行,就對了。
【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
那麼,這個你目的騙人的時候,或者為自利或者為利他,不管你說什麼,都是同犯。
這個自利利他,現在在這地方有一點很有意思。
  • 我們現在常常看見世間所謂講俠義,俠義的人他是很有意思,俠義的人最容易犯這種毛病。
    1. 他說起來是俠義,我跟你好,然後他跟你說,喔!世間上說起來這種還很好的,他為了你是不計一切。
    2. 這個非常糟糕,不但是講妄語,乃至於其他的很多地方,很多地方。
【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
(所立)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太多的人的的確確應該了解,這個地方的衡量的標準,
  • 不要說俠義,俠義的人不要說佛法乃至於世間的很多法,他都會犯法的。
  • (所破)他總覺起來:「喔唷!這個人哪……。」他有他那個道理!
(喻)所以那個宋朝,這個所以寫《水滸》那個一百零八將,他創出了一個牌子叫什麼?「替天行道」,這種叫俠義。實際上寫了以後絕子絕孫,這個惡報不得了地可怕,這我們要了解。
 
手抄稿第七冊 P152L3~P153L1       音檔:[53A] 07’59”~ 09’55”
所以現在這裡我特別說一下,衡量這種事情,千萬不要拿我們世俗的概念去衡量,很重要、很重要的!
  • 因為不拿世俗的標準衡量,所以特別說明哪:我們不要說:「哎呀,不要得罪人哪!」記住哦!你不要得罪佛菩薩,這個是重要的,這個是重要的!
反過來說,你要記得哦!你真正地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是拿世俗上溺愛去保護他,恰恰相反的,你要告訴他:「某人,你錯了,你要改過來啊!」這個才是真正地幫人忙啊!
  • 所以平常我們這個得罪不得罪人,說起來這個東西都是為什麼?還是為了自己,而且這是一副的偽君子面孔,這非常壞、非常壞!
當然說,是有一類,你要為了處理這件事情,的的確確要按部就班地來,絕對不是硬來,硬來完全錯了。
  • 所以那時候你委屈求全,不要去得罪,這個了不起,這個是大菩薩行的方便。
(收攝)所以我們剛才同樣的一句話,「不得罪人」這句話,單單不得罪人這句話不能判斷是非的。就是說你不得罪人這個的用心何在?
  • 你的的確確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在,然後是那時候委曲婉轉,不要去得罪他,那了不起,你有的這個的的確確是佩服無比!
  • 否則的話,為了你眼前這種自己的私人的利益的話,那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採取,這地方我們也順便一說。所以關於這個煩惱以及等起等等,那麼下面是加行。
 
Q:為什麼師父說「單單不得罪人」這句話不能判斷是非?什麼時候該得罪人?什麼時候不該得罪人?判別的準則是什麼?
(E) 本週金句
  1. 「不得罪人」這句話,單單不得罪人這句話不能判斷是非的。就是說你不得罪人這個的用心何在?

5.宣導

  1. . 敬邀大家齊心祈請老師宣講毗缽舍那。
  2. 時間:即日起~2020/10/31
  3. 您可以恭誦大般若經 2.拜念三十五佛懺 3.聽聞廣海明月,
  4. 並將以上善行上網回報學習網址:https://reurl.cc/L3vMG4
  5. 2020 憶師恩法會:10/11,須先報名,無論教室或自行連線。
 

6.Homework

在家造善業,聽師父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