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262廣論班 課程總結 2020.10.15

1. 2020憶師恩法會分享

(1)你最受用最相應是哪一點?
(2)你看到了師父什麼樣的功德?
如瑜:關於上師講〈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的開示,我比較印象深的是安住在善所緣上,要真正解脫生老病死唯有空性。
銘真:印象最深的讚頌是主持人開場時唱的【思念】,聽到第一句「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就感動不已。
仁封:看到【三合院】影片裡兩位師姊照顧老人的付出,了解到這就是師長功德,很高興自己能在這條路上持續學習,雖然很慢。夢蓮花不管是合唱、交響樂,音樂的品質很高很享受,法會內容很豐富緊湊,很高興可以參與。
俐齡:我也是很感動【三合院】這部片,片中主管將養老院的老人當作家人照顧,並幫員工上課傳遞代人著想的理念,外勞也將好的理念跟遠方的小孩分享。另外僧團的影片,僧團疫情期間分倉分流,種鬱金香敦親睦鄰,在疫情期間修行人仍是想著如何利益眾生,相對的我們凡夫只想到自己,例如去搶口罩。想不起來是哪一片中看到,我們就是師父的小幫手,像是一顆小種子,把師父的理念向外播種,終有一天會發芽變成森林。將師父的法傳出去,世間會變得很美好。
銘真:我也是對【三合院】這部影片很感動,給我們很多啟示,我們正邁向老年,要學習如何健康的老,還有要忘記自己已經老了,在退休後仍要守住自己的專長技能。想到班長常發起不起眼的小善行,同學一起響應護持,最後的結果都不可思議。例如唱文殊行讚頌,剛開始很不看好,結果上台後一鳴驚人連服裝色彩都搭配很棒。還有一日營的熱點宣導,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沒想到自己勇敢參與後,善緣一直增長,護持著我走在這條學習路上,雖然有時會退縮懶惰,但是我仍告訴自己就是要來上課,像上次的廣供,還好我來了,聽到如得法師的開示:雖然要小心但是不要讓心變小了,解決了我在公司的煩惱。在這裡還學習到如俊法師說的向佛菩薩祈求,真的還蠻有效的。
顯盛:我也是對影片老人家的部分心有戚戚,之前幫長輩找安養院,感覺一進去就是在等死,感覺很不好,【三合院】似乎有在解決這個問題。這影片也讓我思惟了老苦和病苦,讓我趁早修行提前準備。將師父的法語調整一下:祈求遇到病苦老苦時,不要怕。祈求遇到病苦老苦時,了之如何種正因。祈求遇到病苦老苦時,視為莊嚴末覺如擔。不求無病無災,祈求我在風浪來時把穩方向。
峻銘:我很期待憶師恩法會的到臨,因為當天有公事要忙,只好帶著視聽設備邊做事邊聽,但是一開始念心經三遍時,我就已淚流滿面,很高興能來到這個大家庭,我現在也到20秋旁聽,要將前面缺的課補起來。

2. 讚頌 — 月光下

https://www.luciditv.com/2017/12/08/midnight-music_in-the-moonlight-2
作詞:真如 作曲:真如
天空褪去雲彩衣 留下一片純淨深 藍色的夜沉澱在靜湖裡
琉璃月冉冉升起 銀輝漫灑大地波瀾不興萬籟無息 只為等待你
一朵聖潔白蓮花 一懷出世的情操 一輪圓月當空朗耀 一切萬物悉得清涼
月光下的白蓮花 綽立水中凝露霜 卓然風姿皎潔光 飄散離塵天香
月 光下的白蓮花 捧著晶瑩夢想 濁世中的白蓮花 開出最美的希望

3. 廣論學習:

(A)廣論科判:
科判分二
初皈敬頌及略述本論之重要
次開為四門
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續)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續)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續)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一、思總業果
癸一、正明思總之理
癸二、分別思惟
子一、顯十業道而為上首
子二、抉擇業果
丑一、顯示黑業果
寅一、正顯示黑業道
(B) 聽帶與研討 (1)
 手抄稿第七冊 P150L6~P152L2
 音檔:[53A] 04’32”~ 07’59”
妄語。
事者,謂見聞覺知四,及此相違四。能解之境,謂他領義。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見變想不見,及於未見變想見等。煩惱者謂三毒。等起者謂覆藏想樂說之欲。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
【妄語。事者,】
同樣地,事、意樂、加行、究竟。事是:
【謂見聞覺知四,及此相違四。】
什麼「事」呢?你看見了說不看見,聽見了說不聽見,知道了說不知道,感覺到說不感覺到,就是這樣,跟它「見、聞、覺、知」,以及不見、不聞、不覺、不知。不知道說知道,不對;知道的說不知道,也不對。
【能解之境,】
這個裡邊的事有兩個,第一個你自己那方面,因為妄語你要騙別人嘛,對不對?所以「能解之境」是他─這個人,以及你要騙他的事情這兩樣東西。
【謂他領義。】
他領受
【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見變想不見,及於未見變想見等。】
你看見了,哇!你說你不看見;不看見,你說看見了,這個都是。
【煩惱者,謂三毒。等起者謂覆藏想樂說之欲。】
「煩惱」是貪瞋癡。「等起」是什麼呢?「覆藏想、樂說之欲」兩樣東西,這個說一下。覆藏想的話,就是你心裡面掩蓋這個事實,這個掩蓋這個事實。譬如說見到了你說不見到,這個直接的;掩蓋的話,你想掩蓋起來,遮蓋起來,用種種方式。以及你心裡面想說,這個樂說之欲是最容易犯,最難改、最難改!因為我們常常心裡面就莫名其妙的,隨便碰見一點風吹草動,哎喲,這個嘴巴就忍不住啊!這個嘴巴,就心裡面想說,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原因耶!這是最難改的大毛病就是這個。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
這是加行。或者有人問你:「你看見了沒有?」雖然你沒有說,可是你一個表示,讓他領會你的表示的意見,這個也是。譬如說有的人說:「你看見某人了沒有?」你沒有講,然後呢這麼來一下,欸!這個就是。你沒有說,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還有這種更巧妙的,不管怎麼巧妙,就是你內心當中你很清楚、很明白,你在這兒行,就對了。
【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 】
那麼,這個你目的騙人的時候,或者為自利或者為利他,不管你說什麼,都是同犯。這個自利利他,現在在這地方有一點很有意思。我們現在常常看見世間所謂講俠義,俠義的人他是很有意思,俠義的人最容易犯這種毛病。他說起來是俠義,我跟你好,然後他跟你說,喔!世間上說起來這種還很好的,他為了你是不計一切。這個非常糟糕,不但是講妄語,乃至於其他的很多地方,很多地方。
【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
(所立)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太多的人的的確確應該了解,這個地方的衡量的標準,不要說俠義,俠義的人不要說佛法乃至於世間的很多法,他都會犯法的。
(所破)他總覺起來:「喔唷!這個人哪……。」他有他那個道理!
(喻)所以那個宋朝,這個所以寫《水滸》那個一百零八將,他創出了一個牌子叫什麼?「替天行道」,這種叫俠義。實際上寫了以後絕子絕孫,這個惡報不得了地可怕,這我們要了解。
(B) 聽帶與研討 (2)
【加行者謂或言說或默忍受或現身相,此復所求或為自利或為利他,隨為何故說悉同犯,此中說於妄語離間及粗惡語,雖教他說其三成。 】
 手抄稿第七冊 P152L3~P153L1
 音檔:[53A] 07’59”~ 09’55”
所以現在這裡我特別說一下,衡量這種事情,千萬不要拿我們世俗的概念去衡量,很重要、很重要的!因為不拿世俗的標準衡量,所以特別說明哪:我們不要說:「哎呀,不要得罪人哪!」記住哦!你不要得罪佛菩薩,這個是重要的,這個是重要的!反過來說,你要記得哦!你真正地要幫助別人的時候,不是拿世俗上溺愛去保護他,恰恰相反的,你要告訴他:「某人,你錯了,你要改過來啊!」這個才是真正地幫人忙啊!
所以平常我們這個得罪不得罪人,說起來這個東西都是為什麼?還是為了自己,而且這是一副的偽君子面孔,這非常壞、非常壞!當然說,是有一類,你要為了處理這件事情,的的確確要按部就班地來,絕對不是硬來,硬來完全錯了。所以那時候你委屈求全,不要去得罪,這個了不起,這個是大菩薩行的方便。
(收攝)所以我們剛才同樣的一句話,「不得罪人」這句話,單單不得罪人這句話不能判斷是非的。就是說你不得罪人這個的用心何在?你的的確確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在,然後是那時候委曲婉轉,不要去得罪他,那了不起,你有的這個的的確確是佩服無比!否則的話,為了你眼前這種自己的私人的利益的話,那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不採取,這地方我們也順便一說。所以關於這個煩惱以及等起等等,那麼下面是加行。
Q:為什麼師父說「單單不得罪人」這句話不能判斷是非?什麼時候該得罪人?什麼時候不該得罪人?判別的準則是什麼?

 

(C) 廣論原文
 P126L1離間語~P126LL1然此所說順於前家
 手抄稿:第七冊P P154L4~P171L7
 音檔: [53A]11:37~[53B]11:12
離間語
事者,謂諸有情,或和不和。意樂分三,想及煩惱如前。等起者和順有情樂乖離欲,不和有情樂不合欲。加行者隨以實語,若非實語,隨說所說,若美不美,隨其所求,為自為他而有陳說。究竟者攝分中云﹕「究竟者,謂所破領解。」謂他了解所說離言。
粗惡語
事者,謂諸有情能引恚惱。意樂中想煩惱如前。等起者謂樂粗言欲。加行者謂以若實,若非實語,或依種過,或依身過,或依業過,或依戒過,或依現行所有過失,說非愛語。究竟者攝分中說,「究竟者謂呵罵彼。」《俱舍釋》說,須所說境,解所說義。
綺語
事者,謂能引發無利之義。意樂中三,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煩惱者,謂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樂宣說無屬亂語。加行者,謂發勤勇宣說綺語。究竟者,謂纔說綺語。
此復七事相應,1) 謂若宣說鬥訟競諍。2) 若於外論或梵志咒,以愛樂心受持諷頌。3) 若苦逼語如傷嘆等。若戲笑遊樂受欲等語。4) 若樂處眾宣說王論、臣論、國論、盜賊論等。5)若說醉語及顛狂語。6) 若邪命語。語無係屬,無法相應,非義相應者,謂前後語無所連續,7) 若說雜染,若歌笑等,若觀舞時而發言詞。前三語過,是否綺語,雖有二家,然此所說,順於前家。
【廣論熟文 問答】
Q1: 什麼是「離間語」的「事者,意樂者,加行者,究竟者」? P126 (22 組)
Q2: 什麼是「粗惡語」的「事者,意樂者,加行者,究竟者」? P126 (23 組)
Q3: 什麼是「綺語」的「事者,意樂者」? P126 (24 組)
Q4: 什麼是「綺語」的「加行者,究竟者」? P126 (25 組)
Q5: 「綺語」平常大別共有哪七事 (七個大類) ? P126 (26 組)

 

「業」和「業道」怎麼區分
世親菩薩在《俱舍論》中說:「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說「思」就是意業;由「思」所引起的是身、語業。「思」是一種心理狀態,使我們的心意去造作種種行為。比如看見歡喜的東西,心裡會歡喜,「思」就會讓我們想辦法去獲得這個東西;你討厭的東西,思就讓你排斥它。所以我們種種的行為,都由於這種心理狀態而來。由「思」而引起讓你站起來、走路等行為,就是身業;讓你開口說話,就是語業。所以業可分這三種——身、語、意業,也就是「思」,以及身口的行為。
而「業道」是針對「思」而言,它一定要憑藉了一個東西,才讓這個思惟產生功效,就像要走在路上,才能去想去的地方,所以那個東西就稱為「業道」。佛陀把所有的惡行粗略收攝成十種黑業道,思惟就透過這十種業道產生種種功效。比如說某人想殺生,必要動身去殺,所想的事才會產生作用一樣。
所以十黑業道中,前七支是身口的行為,所以是身業與語業。因為也是思惟所依憑而產生功效的地方,所以是業道。但貪瞋邪見三者,是煩惱,所以不是業,因為業與煩惱是相違的;但這三個煩惱是思惟所憑藉能產生功效的地方,所以可以是業道。所以《廣論》說:「貪欲等三,業道非業。」
(D)聽帶與研討
【綺語。事者,謂能引發無利之義。意樂中三,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 】
手抄稿第七冊 P158L1~P159LL1 音檔:[53A] 19’05”~ 22’26”
【綺語。事者,謂能引發無利之義。 】
這個一樣一樣來解釋。那麼最後是「綺語」,綺語就是說,你說的這話呀沒有真實利益的,沒有真實利益的。這個我們普通造這個業呀,這個語業最難防,而語業當中這綺語是尤其不容易、不容易。這個綺語是容易犯極了!要防是難極了!只要說的話沒有意義的話,都是綺語。那麼這個意樂分成三部分。
【意樂中三,想者,雖僅說為於彼彼想,然於此中,是即於其所欲說義,彼想而說,此中不須能解境故。 】
那麼平常的想,講話,比如說你要講那個對象,你說給別人聽,妄語你騙哪一個人,罵人你罵哪一個人,那麼這離間的話,你準備挑撥離間哪兩個人。現在的這綺語不是,不是,只要你想說這個話,你說了,不管他對方領不領解,因為本來就是毫無意義的話,你自己要說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煩惱者,謂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樂宣說無屬亂語。 】
「煩惱者,謂三毒隨一」,貪、瞋、癡隨一。「等起者」,就是心裡面這種,由於這個心裡面煩惱相應的欲樂,你說你心裡面就好歡喜說那種無意義的,無意義的。所以平常這一點我們不仔細檢查不知道,你仔細一檢查的話,我們一天到晚就在這個上面。這個心裡面浮浮泛泛,一點風吹草動,欸!你就會:「哎呀!這個幹什麼?」這樣。說「幹什麼」,幹什麼就是你心裡面的散亂,非常簡單,就這麼一件事情。啊,你老遠聽見一個東西你就跑得去,瞪大了眼睛,「啊,這個熱鬧得很!」幹什麼?就是你心裡的散亂。所以平常我們真正要想努力的,真正用功的,就必須要從這個地方去。
所以以前古人辦道的時候,啊,那的確是,他全部精神,一定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比如或者剛開始持戒,現在我們心裡面就是悠悠散散,大家還覺得:「啊,好像還滿好啊!」其實你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一點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這個地方先開始提一個頭,以後正式開始講的時候,真正的修行的關鍵就在這裡。平常我們一開口,總覺得自己對的,你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你只要一念,這個精進的心,這個提持的心失掉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失念的時候,那就是放逸的根本,你已經錯了,這樣!所以自然而然,這個無始以來的習氣,一碰見一點東西就來了,這個綺語的範圍很廣很廣啊,這我們特別注意!
【究竟者,謂纔說綺語。】
什麼時候你一開口說,那時候這個話就究竟了,所以它非常容易犯。平常我們沒有什麼事情,看見了人哪,總覺得:「哎呀,看見了!」世間哪,碰見了當然應酬話啦,不管它有意義沒有意義,總歸要應酬幾句的。所以人家說:「今天天氣……哈、哈、哈!」這個天氣跟你有什麼關係呀?欸!他就要這樣說幾句,就世間相,所以這我們要了解。所以這個為什麼我們出家人啊說出世、出世,就是一定不能被這個世俗所雜染。世俗相就是如此,你看見一個人,當面看見了以後,瞪大了眼睛,你走你的,人家覺得:「你這個人怎麼不通人情啊!」欸,他要講人情的!因為你要講人情啊,所以註定你就在三界輪迴當中,你現在要跳出,這個時候另外一回事情,另外一回事情。
所以現在了解了這一個,你們懂得為什麼我告訴你們早晨大家見了面以後,你合一個掌,然後呢點一個頭,或者說一聲阿彌陀佛,夠了,或者說一聲早,最多這樣。如果看見師長的話呢,你跑到那裡,站在那裡,行一個禮,就是,就是如此夠了。不要說早晨一看見哪,大家也就開始了,哎呀,說什麼啊!一句話已經多餘了,往往站在那裡一說,說得嘀嘀咕咕說了個半天,這個都是不相應的,十惡業。注意哦!所以這裡所有立的規矩,真正說起來都是對我們最佳幫助。
來果老和尚的語錄,他就說跑到那個揚州高旻寺,看見那地方大規矩小法則,不曉得多多少少。要我們平常的話,覺得:「喔唷,我還自己個很用功的人!」跑到那裡一天到晚打他,你早就跑掉了。
所以這個祖師真為祖師的話,他有這個,完了以後,他就仔細揣摩:「欸,我為什麼被打?總有道理!」現在要我們被打了,或者呵斥了你一下,你還總覺得有道理咧,還要振振有詞跟人家辯咧!那註定你一定不得成功。所以我自己現在也漸漸體驗到,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喔唷!有的時候這師長說了幾句話,心裡總不服氣,找了機會總歸要去辯,慢慢、慢慢才體會到。現在反過來了,不管師長說什麼話,有時明明我有道理的,說完了,我總歸想:「這個話總歸有什麼問題!」找了半天找不到,還要去磕頭,然後呢請求師長:「哎呀!我這個,我的確什麼地方一定有錯的,但是我找不到,乞求老師慈悲。」因為通常這種情況啊,他往往還不告訴你,讓你想了半天,最後終於能夠想得出來,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這地方我隨便想到,因為我們無始以來,一直在那個散漫的這個習性當中,自己還不知道,你們真正要想講修行的話,這個地方就要好好地努力地提起。其實我們不是改不過來,我們真正要改的話,的的確確你還是很容易啊!
所以這個真正的關鍵在什麼地方呢?你聽法的時候啊,你聽了法有時候聽得心裡不對勁,心裡就排斥它,為你自己辯護,那就完了!所以他前面在正式聽法之前告訴我們,我們有三個過,自己心裡上面總覺得自己對的,你有這個擺在這裡的話,你再學一百年都學不上,因為講到你的時候,你總歸為你辯護,完了!如果你一開頭的時候,認得說我自己在無明大病當中,現在這個佛菩薩的教誡是幫助我的,你至心去聽他的話,你只要肯聽,很快就轉得過來,這千真萬確的事實。如果現在我們真正肯努力下手的話,那我告訴你們,不要小看那個綺語喔,這個事情可以說論它的業的輕重,那是最輕最輕,但是呢,犯毛病都從這地方根本犯起,最容易的地方。所以它這東西一開口就錯了,一開口錯,那你怎麼辦呢?你必須作意對治,隨時提醒自己,隨時提醒自己。現在我們不是說馬上要做到它,但是我們有機會體會領解到了以後,你努力這樣去慢慢地做的話,也慢慢、慢慢、慢慢就可以改得過來了,改得過來了。所以說見然後修,然後呢,你在聞的階段也是一樣,見然後修。現在我們聽聞的階段先聽懂了─哦!然後呢,得到了正知見。所以聽懂得到正知見有一個什麼呢?就是你必定要自己把心裡面覺得我怎麼樣,保護「我」這東西的這個心,要拿掉。要拿掉,先要認得原來無始以來真正害我的,不是別人,誰呀?我,就是人我執、法我執,沒有別的!
Q:大家連假都做些什麼? 自己當時內心的意樂是什麼? 會思考往後要如何來對治不好的意樂形相?
(E) 本週金句
「不得罪人」這句話,單單不得罪人這句話不能判斷是非的。就是說你不得罪人這個的用心何在?

5.宣導

1. 敬邀大家齊心祈請老師宣講毗缽舍那。
 時間:即日起~2020/10/31
 您可以 1.恭誦大般若經 2.拜念三十五佛懺 3.聽聞廣海明月,
 並將以上善行上網回報學習網址:https://reurl.cc/L3vMG4
2. 10/17(六)後龍外埔魚港放流法會
3. 10/18(日)本班鳳山寺護樹

6. Homework

下週進度:
 P127L1 貪欲 ~ P129L4 業道非業
 手抄稿:第七冊P171L8 ~ P204L2
 音檔:[53B]11:12 ~ [54B]01:52
在家造善業,聽師父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