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秋230 週四班   2019.10.24 課程內容與總結

【海報】蹲得深跳得高

【桌牌】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1. 廣論進度:P219L8第二正發此心分三 ~ P222L3亦需發起如是之心

   音檔:[95B] 5:35 ~ [96A] 29:24

   手抄稿第十二冊:P236L6 ~ 第十二冊P270L4

 

  1. 讚頌//【滅死勝甘露】 曲//真如

滅死勝甘露 即此菩提心

除貧無盡藏 是此菩提心

療疾最勝藥 亦此菩提心

彼為泊世途 眾生休憩樹

復是出苦橋 迎眾離惡趣

彼是除熱惱 清涼心明月

復是璀璨日 能驅無知霾

是拌正法乳 所出妙醍醐

於諸漂泊客 欲享福樂者

此心能足彼 令住最勝樂

今於怙主前 筵眾為上賓

宴饗成佛樂 普願皆歡喜

 

出自 《入菩薩行論.受持菩提心品》

 

  1. 喻// (無)

  2. 課前提問:

嬋媛: 為什麼師父要說,除了母親以外,家是一無是處?

班長: 師父說法時的當機眾,是出家比丘;所以對出家法師而言,在家的確是情染的,除了對母親念恩外。

 

  1. 收攝//

二、正發此心分三:① 修慈 ② 修悲 ③ 修增上意

① 修慈分五:① 慈的所緣與行相 ② 慈心之利益 ③ 雖然最初難生但意義極大,故下至讀誦詞句而修 ④ 修習次第 ⑤ 正修方法

② 修悲分六:① 悲心的所緣與行相 ② 悲心的修行次第 ③ 真實修行之理 ④ 若未通達則不獲聖者地道 ⑤ 慈悲生起之量 ⑥ 對菩提心遣除疑惑

 

  1. 聽帶討論//

 

班長: 要升起慈悲心,容易還是不容易? 通常大部分人是有困難的,不過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相對就容易多了;如同本文中所說:『此說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

 

【師父音檔】

【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進一步,最好的快樂來布施、來供養、來給一切有情哪,這個就是「慈」所緣的,慈所緣的。那麼在這個地方有一件事情,我們容或有的時候啊,就像眼前我們總覺得這個事情,覺得千辛萬苦,好像很難。往往這個概念會把我們修行會障礙住了,會障礙住。聽了道理,容易;做起來,唉呀,覺得很難!現在呢,你換一個方法想想看。

 

班長: 雖然說修慈悲心不容易;不過,我們從學習廣論以來,有哪個理路或是道理是容易的呢?

 

【師父音檔】

比如說,我們現在眼前,有的人有各種不同的嗜好─吃辣椒。你剛開始吃辣的時候,這個天生來就吃辣來就好吃啊?不會呀!一吃,哎呀,辣得個要命!哎喲,你教那個時候那真……尤其是小孩子,吃了,吐啊,弄了個半天,不曉得怎麼樣是好。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就看見,我自己也沒這個經驗,我自己的事情總是忘得乾乾淨淨。喔,看見那弟弟妹妹,或者別的人哪,那個小孩子斷奶的時候,就是斷不了,那麼怎麼辦呢?欸,那個母親啊,就用點辣的東西塗在那個奶頭上,那他一吃,哎呀,那從此以後看見他就不要吃了!幾乎沒有一個例外的,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等到有一段,你上了這個、這個嗜好養成功了,叫你沒辣的,你就沒胃口了,對不對?欸,那是人人有這個經驗啊!

 

班長: 喝酒或是喝咖啡的經驗,是不是也是這樣? 那師父想跟我們說什麼呢?

同學: 一步一步來就不難了!

 

【師父音檔】

所以問題在什麼地方呢?你就不斷地薰習,所以叫「習」啊!修習、修習。然後你吃,沒有一個例外的,比如說茶,現在我也滿歡喜喝茶,可是我現在因為這個不好,所以不喝茶。剛開始的時候,喝一口,欸,苦苦的,有什麼好吃啊?到後來,就是覺得到那時候你沒這個茶下肚子,覺也睡不著那個味道就來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然後呢,抽菸什麼……眼前的所有,沒有一個例外的。你只要這樣想到的話,你曉得:啊!不難,一點都不難。這個概念不是難不難,要你克服你的心理。所以我們往往啊……一再告訴大家,不是這個事情本身難,就是你自己的執著障礙啊!這無始以來的習氣,你還沒有做嘛心裡就:「唉喲……」對不起,你就沒有機會啦!所以第一個要把知見轉過來,知見轉過來,你只要去努力去做,練習的話─欸,養成功習慣的,到那時候叫你不做還做不到。這個概念你第一個要養成功,第一個要認識。

 

班長: 大家有沒有以前會做,現在不會做,就會不舒服的例子。比如拜佛,一天不拜就會不舒服。

 

Q: 請問『薰習』這個道理簡單不簡單,如果大家內心是同意的,內心應該是什麼狀態?

 

姝婷: 吃飯或睡覺是與身俱來的習慣,自然就會的,可是second nature 習慣,就必須要用培養的,需要一直做一直做,才有可能養成習慣;然而學佛對於我們而言,並還沒有達到自然習慣的程度,需要不斷不斷地薰習。

班長: 師父說要把知見轉過來,轉什麼知見? 不要想做不到。第二個知見,就是一直去做薰習,就會成功。但是我們內心真的有成許師父講的嗎? 如果真的有,我們應該就會去做吧!

惠宋: 有一個體會,我們的喜好或是習慣,都是被五欲所牽動著,而影響內心,一點辦法都沒有。

班長: 我們再想想,吃飯或是睡覺,真的不是薰習而來的嗎? 法師過午不食,也是這樣薰習而來的,但我們做得到嗎? 如果我們內心真的可以承許師父所說的,我們拜佛,誦經,讀廣論,都會非常不一樣。

 

下週廣論進度:P222L4故全未知此之方境 ~ P224L7茲不廣說
音檔:[96A] 29:24 ~ [97A] 29:34
手抄稿第十二冊:P271L1 ~ 第十三冊P16LL2

2019/10/31與 11/02 ***廣論進度***16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