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主題~以管窺天

桌牌~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

 

 

●【八關齋戒心得分享】

啟中由於八關齋戒晚上不能吃,所以中午有多吃一點,上課時如得法師首先要我們寫下這一生最想做的五件事,我想了很久很久才寫出來,接者又問我們如果沒有來生,你會如何過這一生?我的答案:我希望壽命要長,然後很快樂過完,最後的問題是如何證明有來生及沒有來生。透由八關齋戒,讓我對這一生做了省思,以及思考生命的意義

巧君:這次的八關齋戒,讓我體會到出家人的生活很不容易,因為過午不食及打坐聽課,對我來說是很難適應,而在拜懺三十五佛之前,要先承認自己有錯,我當下還不清楚自己哪裡有錯,但這對我來說是新的學習。

 

 

【喻 –  心裡想的,嘴巴說的,身體做的…】

當你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會不會伸出援手? 影片中被訪問的路人都是說「我會」,他們一致認為只要能力所及,都應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例如給一點錢,可是經過測試,這些被訪問的路人, 在遇到有人求助時,卻以各種理由拒絕,惟獨一位街友,因為認同業果,所以願意把他乞求來的錢,分一半給他人買午餐…

Q:路人與街友面對來求助的人,其做法有什麼不同? 生命中是否有類似的經驗, 說得頭頭是道,做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回事?

啟中那些路人給人的感覺比較不好, 因為他們心裡想的,嘴巴說的, 跟做的都不一樣,反而是那街友能夠苦人所苦,所以願意把身上一半的錢分給需要幫助的人

巧君平常在車站或者其他公眾場合 若有碰到乞求給錢的人,有時候會認為是詐騙集團,所以就沒給他們錢,有時候會覺得他們身體狀況還很好,為何不去工作賺錢,所以也沒有施捨錢給他們。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感同身受,所以遇到乞求者,不像影片中的哪位街友願意伸出援手 一般在工作上也會面臨同樣問題,當別人要你幫忙時有時候會覺得很煩,但你需要別人幫助時,心態又不一樣,所以如果有感同身受,表現的行為就會不一樣

怡伶 我所認識的人真正有困難時我會幫忙,如果是陌生人我就未必會幫忙,所以目前在工作上,我會主動幫助有需要幫忙的同仁。至於影片中的路人說一套做一套的行為,有時候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例如我們常常對小孩說,晚上要早點睡覺,這樣身體才會健康,但是我們卻沒有以身作則,經常到了很晚都還沒睡 

◆影片中的街友, 他有同理心也深信因果,認為今天的施捨將來會得到回報,所以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他願意把身上的錢分給別人。 我們常說,施比受更有福,但這個見解你內心是真的承許嗎?否則很容易如影片中的心口不一,大家可多想想!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是親近意樂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丙二、總略宣說修行軌理

丁一、正明修法
丁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戊一、正修時應如何
己一、加行
己二、正行
己三、完結。
戊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丁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廣論原文】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心未趣向聖言及釋諸大教典,現教授者,作如是言,正修道時,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止修,若以觀慧數觀擇者,是聞思時故。又諸分別,是有相執,於正等覺,為障礙故。此乃未達修行扼要,極大亂說。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此說從其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聞諸義,修所成慧,真義現觀,乃得起故。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故以數數觀察而修,及不觀察住止而修,二俱須要。以於聞思所抉擇義,現見俱有不觀止住,及以觀慧思擇修故。是故若許一切修習皆止修者,如持一麥說一切榖,皆唯是此,等同無異。復如聞所成慧,以聞為先,思所成慧以思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應以修為先,以其修慧從修成故。若如是者,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思所成慧所決定義,故說修慧從思慧生。以是若有幾許多聞,亦有爾多從此成慧,此慧幾多其思亦多,思惟多故從思成慧,亦當不鮮。如思慧多,則多修行,修行多故,則有眾多滅除過失,引德道理。故諸經論,皆說於修聞思最要。若謂聞思所抉擇者,非為修故,唯是廣闢諸外知解,若正修時,另修一各無關餘事。如示跑處另向餘跑,則前所說悉無係屬,亦是善破諸聖言中,諸總建立三慧次第生起之理,則其亂說「趣無錯道,不須多聞」亦成善說。

 

 

【消文】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的第二部分,是解說「破除此中邪妄分別」,就是破除對修行時一些錯誤的邪執和邪分別。 對於沒有完全了解佛所說的經及解釋經的各大論典要訣的人,

心未與佛經以及釋論等諸大教典相應的人,或者是不了解「一切經論現為教授」的那些人,他們這麼說:真正修行的時候,心不要動,不應該對境去一再一再的思惟觀察,只應該止住修專注於修行的法類,因為觀察修是在聽聞、思惟時所要做的事。又種種的分別是一種對相的執著,對於成佛是一種大障礙,有人又進一步說:數數的思惟觀察,這是分別,分別作意是一種有相的執著;而修學佛法就是要去掉這種分別執著,因為這是成佛的一個大障礙。這樣的論調是對修行的精要完全不了解,是一種極大的錯誤說法。《莊嚴經論》說,「佛法的修習次第,是先聽聞義理,由聞所成慧如理的思惟抉擇,產生思所成慧,再從思所成慧所確定之法義,數數修習,由此能生現證真實義的修所成慧。」這段話說明,以思所成慧如裡作意所聽聞的法義,從而生起現證真實義的修所成慧起思所成慧是從如理作意所聽聞的法義的聞所成慧而來,修所成慧是從如理作意的思所成慧而來,最後才能證得空性智慧。

所以,應該修的內容,必須先從善知識處聽聞,藉由他人的力量,在真正聽懂後產生確定的見解。其次,將聽聞到的內容依據聖教正理去印證與思惟抉擇,以自己的力量獲得定解。像這樣經由聽聞、思惟而生起定解,讓修行者遠離種種疑惑,然後反覆地串習這個已決定的法義,就叫做修。因此在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不斷觀察思惟而修的觀修,以及不觀察思惟、安住在所緣境上而修的止修,這兩種修行方式都是需要的。由此可知,對於聽聞、思惟後所抉擇的法義,應同時具有「不觀止住」的止修,和以「觀慧思擇修」的觀修兩種串習方式。 因此若承許一切的修行都只是止修,而不要觀修的話,就好像拿一粒麥子,卻說一切的穀類都是麥子一樣,是同樣的錯誤。其次,聞所生慧,要先有聽聞;思所生慧,要先有思擇;同樣的,修所成慧之前,也要先有串修,因為修行之後,才能生起智慧。若是這樣,修所成慧之前所修的內容,就是依思所生慧所決定的法義而修習的,所以說修所成慧是從思所成慧所產生的。因此,聽聞得愈多,從聽聞得到的聞所成慧就愈多;聞所成慧如果多,其思惟也愈見豐富;思惟得多,思所生慧就不會少。如此,思所成慧愈多,修行也愈多;藉由修行多的緣故,修所成慧也就多。根據這個修行的智慧,才能除掉我們無始以來的許多過失,增長我們成佛的種種功德資糧。因此,所有的經論都說真正的修行,以聽聞和思惟,為最重要。

如果說,聞和思所抉擇的內容,並不是所要修的內容,只是為了廣博多聞增加見解;在正式修行時,另外修一些和先前聞思內容完全不相干的東西。這種說法等於在說,聽聞、思惟跟修行沒有關係;就好比有人叫我們往東方跑,但是我們卻跑向西方一樣,二者毫無相關。前面這種說法,完全破壞了聖教所建立聞思修三種智慧次第成就的道理。這種錯誤反而讓「在修行時,根本不需要多聞、多思」的亂說,變成為善說了。這是非常荒謬的一件事。

 

 

 

【收攝】

一、為什麼要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者?

宗大師在看到當時修行人,對於修行有一種錯誤的見解,認為修的時候只要止修,不須要思惟觀察,而種種的相執是成佛的一種障礙,這是不懂經論修行扼要的人極大亂說。

二、修行次第為何?

《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也就是修行次第是聞、思、修三個步驟,先從善知識聽聞,聽懂了然後不斷的去思惟所聽的內涵,思惟到最後確定不疑了,即產生「思所成慧」,然後如理作意的去修行,生起「修所成慧」,最後證得空性智慧。

三、正確的修行要如何做?

1.必須先從善知識聽聞,透過聽聞而生起堅定信解。然後對於這個內涵去思惟觀察,如理思惟所聞法義,由自力獲得決定信解。經由聞思獲得定解、斷除疑惑之後,對此定解不斷的憶念,這就叫作修。

2.聽聞有多少,就相對生起多少聞所成慧,有多少聞所成慧,就相對生起多少思惟。由於思惟多,思所成慧也就不少。如果思所成慧多,就有相對多的修行,由於修行多,就會滅除眾多的過失,所有的經論都說真正的修行,以聽聞和思惟,為最重要,有了聞思,總歸會有修的,沒有聞思,這個修是絕不可能的。

3.如果說,聞和思所抉擇的內容,並不是所要修的內容,就好比有人叫我們往東方跑,但是我們卻跑向西方一樣,二者毫無相關。

 

 

● 聽師父音檔及研討

※ 【於此破除此中邪執分別者】

啊!這個非常重要,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太多人沒有了解真實修行的內容。啊!覺得修行了,不知不覺當中,在錯誤當中,這是最可惜,最大的損失!所以這個地方要把它破除拿掉它,拿掉它!我們剛才隨便說的一些事情,乃至於譬如說講飲食,剛才那個譬喻當中,我們可以輕輕鬆鬆地想一想。它問題不是說這件事情難改,而是自己的邪執分別去不掉,如果是這個概念你去不掉的話,你怎麼做總覺得還委曲了,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用。

Q你生活上有什麼事情做的時候總覺得很委屈? 後來有正確知見就改變了?

美玲小時候只要有客人來,媽媽都會叫我們這些小孩,把客廳、廁所打掃乾淨,當時有點不服氣,覺得很虛委,為何平常不做,要等客人來才做,長大之後,漸漸了解這是對客人的尊重,是一種待人處事的態度,也就改變了我原來狹隘想法,我也希望把為何要這樣做能教導給我的小孩。

◆再難的事情,如果有正確的見解,都可以做得到,修行就是這樣子,對所要修行的法類要有正確的認識,真正去做的時候,就會覺得是理所當然,而不會覺得是委屈。

 

什麼是「修」?
【故所應修者,須先從他聞,由他力故而發定解,】

這是第一個,所以真正要修,第一個一定要先從別人的地方去聽聞。那麼這個時候,完全是靠別人,「他力,發定解」,就是他要說的內涵你確定地了解了。這個很重要,所以我在黑板上特別寫「諦聽,善思!」你如果這一點做不到的話,他講了半天,你回過頭來交白卷。弄得不好的話,他指給你看的月亮,你只看見了那個手指,錯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你把那個手指當作是月亮,這不是幾倍顛倒嗎?所以這一點注意,要由他力而發生那個定解。那麼其次,

【次乃自以聖教正理,如理思惟所聞諸義,由自力故而得決定。】

那麼根據他告訴我們的認識,然後對於這個內涵去思惟觀察,這個才是聖教的真正的正確的道理,就是這樣。或者你當下聽懂了,就好了,或者你聽不懂,就是問旁邊人,乃至於請教善知識,廣閱各種經論。經過了這樣地反覆地溫習思惟以後,自己產生決定不疑的認識,啊!原來他講的這個道理,現在我才徹底了解,徹底了解。這個是以「自力」,對於老師所講的東西產生確定不疑的見解。

Q這一段師父要告訴我們的內涵是什麼?

美玲就是反覆思惟,認同之後才會去信仰,才會做為行為的準則,同樣的在公司裡,碰到有問題要解決,也都希望同事能理解所要做的事情是什麼,然後能夠認同,並依據這準則去執行,如果不這樣的話,同樣的問題就會重覆的發生。

◆師父要告訴我們的內涵是,對於我們所聽聞的內涵,自己要經過反覆地溫習思惟,內心要承許這個見解,然後才能確定不移。

如是若由聞思決定,遠離疑惑,數數串習,是名為修。】

由於前面的聞跟思,然後呢,決定認識了他要說明的真相,你那個時候不斷地照著它去修。因為以前無始無明相應的,我們的這種心識是染污心識的心識之流,一直這樣地相續,所以你現在雖然了解了,你還要不斷地努力去修習這個東西,這個時候叫作修

Q:這一段你聽到是什麼?

肖武前面已有聽聞及思惟,了解之後一定要去做,要做的時候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變,所以做的過程要不斷的練習,這個就叫做修

Q:上一段的《要反覆地思惟溫習》及這一段《要不斷的努力去修這個東西》的差別是什麼?

金隆:前面是內心經過思惟後已經承許了,接下來是有沒有努力去做,例如觀功念恩,我思惟之後確定是正確的見解,也承許是對的,但之後是否有努力去執行

正祥這好比是知易行難及知難行易,人家之所以會成功,會有很多挑戰,很多的糾葛,有很多困難要去克服

◆我們在思惟的時候,要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透由觀察思惟比對後,當我承許這個見解是對的,就要在內心產生定解,當修的時候,不能一碰到境,就把見解給推翻了,而是要看是否自己努力不夠或串習不夠,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在建立正知見,對於法類要多思惟觀察。

 

※什麼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我可以作一個譬喻,我們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面講一個道理,算一個公式,剛開始的時候,你不曉得他說些什麼,聽了半天,哦,懂了,懂了。那就是他講的道理,你了解他所講的,這個叫「聞」他所應該指給你看的東西,佛法當中叫作「慧」。那麼你了解了以後,你回去做題目的時候—欸,剛才怎麼上課的時候你懂得,怎麼叫你做題目的時候你又不懂了?哪!這個就是問題來了,所以你思,不斷地思,繼續拿著這個題目繼續去做、做、做。有的時候,好像做得做會,有的時候做不會,做的時候,有的時候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時候不解決。你不斷地弄,弄到後來,啊!解決了。你曉得這個大概怎麼樣了,所以你應用這個公式,會用了—這個思所成慧。你會用了這個公式,這個公式你可以做事情去了,這樣,這個叫修。

 

善行小點滴

正祥我平常一直護持巧君來廣論,如接送及陪同她一起上課,而這次的八關齋戒,我在家負責照顧小孩,使她安心的參加八關齋戒,也祝福參加八關齋戒都有圓滿收穫

金隆我是要分享玉君弟弟的善行,她弟弟參加我們多次的淨街活動,在憶師恩法會時也參加打便當的義工,他做得很歡喜也很順手,所以有些師兄姐以為我們廣論班資深的義工,很隨喜他,也隨喜玉君對他弟弟的鼓舞。

 

 

 

●讚頌
第一縷晨光 真如 詞曲

吉祥月華 在天空輕輕漫照 銀輝遍灑 天香嬌嬈 芙蓉夢裡 清歌飄飄 

勇士柔腸 千古輝耀傾聽著 傾聽著 第一縷的晨光注入了 注入了 虔誠的心扉

傾聽著 傾聽著 第一縷的晨光 曼妙的花在那一刻盛開 盛開

傾聽著 傾聽著 第一縷的晨光注入了 注入了 虔誠的心扉

傾聽著 傾聽著 第一縷的晨光 我的渴盼 我的渴盼 燦爛 燦爛的盛開

我的渴盼 我的渴盼 燦爛 燦爛的盛開

 

 

● HOMEWORK

~ 本週練習消文
未達此等扼要之相,即是多習經典續部,與一從來未習教者,於正修時,二人所修,全無多寡。
~ 歡迎上我們心靈的家,看看自己學習的總結,看看同行善的學習。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

~廣論進度:P53LL3未達此等扼要之相 ~ P54LL3不應執其範圍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