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為敬重

          

 

【廣論內容】

一.如何親近依止善知識的方法: ① 意樂依止之法

華嚴九心親近善知識:

  1. 孝子心:隨順善知識的心意,捨掉自己,全心承事.

  2. 金剛心:親近善知識的心堅固到任何東西都無法破壞.

  3. 大地心:願意承擔起善知識的一切擔子.

  4. 輪圍山心:對善知識的心,在任何苦惱情況下都不會動搖.

  5. 僕使心:承事善知識內心是無愧無疑的.

  6. 除穢人心:斷慢及過慢用最謙下的心承事.

  7. 乘 心 :再難再重的事情也勇悍承擔下來的心

  8. 犬 心 :對善知識的嚴苛指導乃至毀罵,都不會生起瞋恨心.

  9. 船 心 :承接善知識任何事悉皆無厭煩.

修信為根本:

對善知識的信心是一切修學佛法的根本,有了淨信心學習時就能產生種種的好處。應該把善知識視如同佛一樣,如此就不會尋求善知識的過,並會對思維他的功德。

【聽帶與討論】

上一次已經說過這個老比丘,今天這個地方另外說一個公案:有一個女人,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她非常虔誠地供養這個三寶。那麼佛世的時候,那個供養都是請那個出家人到家裡邊應供。那麼她常常請一個老比丘,那個老比丘確實不懂得什麼,不懂得什麼。吃的時候是滿好吃的,吃過了這個開示是講不出來的。但是呢,那個女人對他非常恭敬,一再地請。要我們現在的話,你能夠開示都不一定能恭敬你,何況你根本呢啞羊一個。要我們看見,「這個……」欸,她不!她非常恭敬。那麼在這裡請完了以後求他說法,可是因為這個老比丘自己都不懂了,他總推三阻四,總推掉。她一面恭敬地請,一面老推;他是越推呀,她是越恭敬。

有一次以最好的這樣去恭敬請來,請來了以後,請完了以後又請他說法,他這一下,唉,實在是難受得不得了,結果他想來想去想不出一句話,不曉得要叫他說什麼。就看見那個女的,在那個地方下面跪在那兒聽。而那個女的呢,因為她心裡面沒有一點點慢,越來越恭敬,總覺得:「我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還有什麼地方沒有做到。」她沒有一點點用反方向去想。所以她跪在那裡,頭都不敢抬起來,心裡面一直至誠恭敬地,一方面想自己哪有不對,一方面緣想佛法。結果那個老比丘看見那個人坐在那裡,那個優婆夷這麼虔誠地跪在那裡,正好趁她看不見,偷偷地、輕輕巧巧座上下來嘛,就溜掉了!溜掉了以後啊,這個女居士還沒注意到吧,她還是至誠恭敬地,只是覺得:「他為什麼還不講啊?總還有原因。」她就是自己想,一再地想想、想想,想得以前世間固然苦,現在求取佛法還是這麼苦,還是毫無意義啊!她越想,是越想跟法深入越想深入。本來佛告訴我們什麼?苦諦。平常是浮淺的一面,因為她的信心慢慢地清淨了,所以跟煩惱不相應,越來越自己淨化了內心。結果,開悟了!證了初果。哎呀,她歡喜得不得了!再抬起頭來一看哪,欸,那個老比丘跑掉了!哎呀,她感激啊,然後她就跑到僧團裡面找那個老比丘,她要感謝他。結果那個老比丘根本不曉得這件事情,他逃回來了以後也見不得人,關起來就不願意出去。那個女人跑到去感謝他,他以為來……哎呀,大概吃過了以後不告而別有什麼問題,她越找,他越害怕。結果這個女人卻是一定要找到他,結果後來找到了,找到了以後就說那個公案。啊!那個老比丘聽了以後,無比地慚愧,發了個大慚愧,結果那個老比丘也證了。《雜寶藏經》上面有這段公案,你們仔細看看。

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大乘,小乘也是這樣的。這是我們第一應該好好警惕反省的地方。不過現在呢說實在的,我們乃至於要想警惕反省,這個程度還做不到,為什麼?我們心裡現在煩惱非常重、非常粗猛,有的時候,是,聽見了很好,有的時候話都聽不進欸,那是為什麼?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粗猛的煩惱,這是我們真正應該認識的

所以不管顯密都是告訴我們,你能夠把善知識看成佛那麼你就得到最大的好處。所以剛才特別是引那個小乘的公案,她就把他,對方那個人,看成功毫無瑕疵地圓滿的,結果,她得了好處。

Q :為什麼老比丘沒法,而女居士會證初果?到底她甚麼樣的狀態是我們學習需要具備的?

A :女居士對老比丘都從正面去看,因此產生強大的淨信心,於是內心容易跟法相應,於是證得初果。所以學習不在對方的條件,而在於自己具備正確的學習態度..就能趨入法.

Q :老比丘聽了這故事以後就證果了,為什麼我們聽這公案卻沒有證果呢?

A : 老比丘看到女居士能用正面角度去看善知識,因此與法相應得到證果,於是內心生起大慚愧心淨化內心,也得到證果的功德。反觀我們因為內心仍處在粗猛的煩惱狀態,連生起反省慚愧的心都還做不到,所以很無法證果,因此首先要好好依著師長安排的學習次第,先把粗猛的煩惱調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