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寅五.般若度

卯一.慧之自性

卯二.生慧的方便                                    

卯三.慧之差別

卯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

卯五.此等攝義    

                

丑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                              

寅一.四攝自性

寅二.立四之理由  

寅三.四攝之作業

 

 

【課文大意】

慧分三種:                                                          

1.勝義慧(真諦)~通達空性智慧。                                          

2.世俗慧(俗諦)~走大乘的菩薩須五明圓滿,即通達一切世間智慧。            

3.通達饒益有情慧~ 師父創辦法人事業.引領眾生走上去。

四攝:                                                              

1.佈施(關懷)~給予對方得到資財上的饒益..建立好業緣關係令他對你產生歡喜心。   

2.愛語~透柔軟語巧妙為他宣說佛法正確道理,讓他知道甚麼是應取應捨。     

3.利行~知道正確的道理之後能照著去作。                                  

4.同事~要以身作則一起去作。

 

Q.A &聽帶練習

Q:在實踐四攝過程中您覺得佈施. 愛語. 利行. 同事那一個最難.或做不好?

師父開示:

由於你布施,所以啊能夠使得他成就聞法之器。為什麼呀?因為你布施,所以啊他對你親切、歡喜,一親切了歡喜了,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教他了。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說你要教別人哪,不是跑得去這麼大吹大擂,乃至指責別人等等,你真正幫助別人,先必定從這個地方開始。同樣地你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會說為什麼現在人家來布施,就是壞人向來叫你要的話,你不會說:「哼!這個壞人我布施,造成功社會的垃圾。」他正因為社會的垃圾,你要幫助他,怎麼幫助他?從這地方先跟他結個歡喜緣,然後呢以後有機會教育他,才能夠把他救出來,減少這個社會問題。當然由此推廣你可以曉得,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佛法裡的真正的特質,千萬不可以拿我們的概念去討論,去看這個問題。

Q:阿難尊者跟佛陀,同樣在空王出世的時候一起發菩提心。結果呢,說阿難到現在還在學地,而我們佛陀卻已經成了佛果,這兩個人的差別,一個是多聞,一個是精進。這個上面好像:這個精進,你真正修持你只要精進就夠了,不要多聞那個樣,不但《法華》而且《楞嚴》,很多地方說這樣,大乘、小乘。那麼而在這個地方又特別告訴我們,我們要修習的時候一定要透過多聞,那麼到底這個多聞跟精進之間怎麼辨別呢?這地方不是有矛盾嗎?毛病在哪裡?    

A:修學佛法一定要從多聞開始,但不能只停留在多聞.學習佛法一定須聞.思.修並重.聽懂之後一定要透過實踐,才能產生所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