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

菩提心讚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OS7l3n0m0&ab_channel=%E6%BE%88%E8%A6%8BLucidiTV

 

十方所有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虔誦大乘莊嚴論 諸佛菩薩請傾聽

當如發心讚發心 弟子如是供世尊

如地如淨金 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寶源 如海如金剛

如山如藥王 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樂 如王如庫倉

如道如車乘 如泉如雅音

如流亦如雲 發心譬如是

十方所有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

 

廣論(P222 LL2) :「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這二十二種發心在般若現觀莊嚴論一切相智品第二,比喻表示的:

  發心為利他 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經中 略廣門宣說

  寶源大海 金剛 如意寶

 大路 車乘泉水 雅聲河流 分二十二種

 

 

 

「菩提心讚頌」

 

 

將菩提心分為二十二種比喻:(請對照讚頌內容)

 

  1. 如地,菩提心就好像「大地」一樣,一切萬物都要依靠大地而生存,佛法要依靠菩提心來修行。
  2. 如淨金,菩提心就好像「黃金」一樣的不變異,菩提心從我們開始學佛一直到我們成佛的時候,永遠都不會過時。
  3. 如月,菩提心就好像「上弦月」一樣日日增上,依靠菩提心我們的修行會越來越進步。
  4. 如增火,菩提心就好像會燒掉木柴一樣,菩提心會燒掉我們的煩惱障和所知障。
  5. 如藏,菩提心就好像「」一樣滿足我們所需,依靠菩提心會得到我們想要的寶物。
  6. 如寶源,菩提心就好像「」一樣,這個寶不是世俗所稱的財寶,富有的人不一定是快樂的人,讓我們快樂的泉源才是寶,真正的寶是「智慧」,有智慧的人是永遠快樂的,而「智慧」是從佛法而來,「佛法」是從佛陀而來,「佛陀」是從菩薩而來,「菩薩」則是從菩提心而來,所以菩提心就好像寶一樣。
  7. 如海,菩提心就好像「大海」一樣,誰都沒辦法混亂大海,即使颳颱風也只是表面的風浪而已,海底是不動的,誰都無法混亂菩提心。
  8. 如金剛,菩提心就好像金剛杵一樣,金剛杵在西藏是堅固的象徵,菩提心的堅固就好像金剛杵一樣無法分裂。
  9. 如山,菩提心就好像一座「」一樣,風再大也沒辦法搖動一座山,只能搖動一些樹和草之類的表物,再多的念頭也沒辦法搖動菩提心。
  10. 如藥王,菩提心就好像「藥物」一樣,我們生病吃藥可以醫治我們身體的四大不調,菩提心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和痛苦。
  11. 如友,菩提心就好像「善知識」一樣,善知識有很多善巧的方式來利益眾生,菩提心有很多善巧可以利益眾生。
  12. 如如意,菩提心就好像如意寶一樣,傳說中「如意寶」我們想要什麼它就會給我們什麼,滿我們一切所需。
  13. 如日,菩提心就好像「太陽」一樣,動物和植物依賴太陽而成熟,菩提心讓所有的善業成熟。
  14. 如美樂,菩提心就好像「很好聽的歌聲」一樣吸引人,我們對有菩提心的善知識會不知不覺被他吸引。
  15. 如王,菩提心就好像「國王」一樣,國王要度他的眷屬是沒有困難的,以菩提心度眾利生是沒有困難的。
  16. 如庫倉,菩提心就好像一樣,它可以儲存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
  17. 如道,菩提心就好像「大路」一樣,是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都必須要經過的路。
  18. 如車乘,菩提心就好條一匹不會繞歧路的「」,它會帶我們走正確的解道路。
  19. 如泉,菩提心就好像「無盡的淨水」一樣,取之不盡。
  20. 如雅音,菩提心就好像很好聽的音樂一樣,讓想要解脫的眾生滿足和歡喜。
  21. 如流,菩提心就好像「江河」一樣,它不需要特別的努力,它自自然然會流向大海,依止菩提心成佛之路不需要特別努力,自然就會成佛。
  22. 亦如雲,菩提心就好像「」一樣,滋潤大地讓莊稼生長,菩提心會增長眾生的智慧。

 

 

 

《海報》: 【海報:心量有多大,你的漣漪就有多寬】

《桌牌》: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滅

 

 

【廣論】

廣論進度:P207L9若勤修此生真實心 ~ P209L4非就所為而為安立
音檔:[90A] 7:02 ~ [91A] 1:28
手抄稿第十二冊:P42LL3 ~ P74L4
連結
http://www.mylamrim.org/?p=18393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一、能入門者,唯菩提心

               二、菩提心者猶如一切佛法種子

                三、精勤修行菩提心能發大勝利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四緣、四因、四力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內容收攝】

          

 

  1.未發菩提心則雖修布施等亦不入菩薩行

  • 若菩提心未修至扼要,即使多劫中努力修持善行,也不會有大的進展,如以鈍刀割草一樣。
  • 如果使菩提心達到扼要,則如同努力磨刀,雖然暫時不割草,但等刀磨至鋒利後,便能很快地割下許多一樣,進道的速度將極為迅速。

2.引教證說明菩提心的三種功能:

  • 以菩提心能速疾淨治罪障。
  • 以菩提心能速疾積集資糧。
  • 以菩提心能令善根增長無盡。

3.四緣發心,發心有四種理由:

  • 是看到或聽到了諸佛菩薩的廣大神通力,產生隨喜而發起菩提心;
  • 是從法師聽聞大乘法藏,信解佛智而發菩提心;
  • 不忍正法衰敗,為使正法久住而發心;
  • 是知菩提心的功德極大義利非常殊勝珍貴,而發起菩提心。

    具一即可,也可以是多個緣而發其心。

《由於菩提發欲得心而為建立,非就所為而為安立。》

我知道這個很珍貴我就想要得到。例如:郭台銘很有錢,我想要成為郭台銘,還沒有去想說,要成為他我要做什麼事情。

是指不是單純只為了利益他人的心而安立,而是我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我自己要先成佛,成佛才有能力去利益一切有情,所以發欲得心。利他兼成自利,在利他的過程中,自己也圓滿了自己的修行。

   

 慢飛天使 完整版街頭實測影片】

身障童遭歧視,你會伸出援手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FNfgagX38&t=94s&ab_channel=%E4%BC%8A%E7%94%B8%E5%9F%BA%E9%87%91%E6%9C%83

 

 

書維:以前小時候我爸爸帶我去吃早餐,見到也有像這樣的小朋友,爺爺奶奶在陪著他玩,我就叫爸爸看,爸爸說,「有這樣發展遲緩的小孩的家人都特別友善,其實這些小孩都是天使。」爸爸說的這些話讓我一直記到現在。

通常這種家庭有智慧的家長,都能夠體會,他們的出生是來讓家人從中去學習更多的東西,是他們人生的老師。

尤其現在來學廣論,對這些話特別有體會。

 

Q 你覺得在什麼狀況下,你比較容易發起幫助別人的心呢?為什麼?請說說您的經驗。

 

安哲: 看到身著破衣服的乞丐,給些小錢沒關係,即使是被騙,或被拿去喝酒。另外父母的身教非常重要,不應只會說,而是應該要做的正才是重要。

美慧:我們還是相信人性本善,但是現在社會就是會利用這些弱勢者來做欺騙,就會讓我們這些想做善事的人開始猶豫,我到底要不要幫助他們?我是幫助他?還是幫助後面的那個人?是不是應該不要幫助他,讓後面的那個人終止。

另外有的人四肢好好的,為什麼他那麼頹廢,要出來做乞丐呢?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歐洲也很嚴重。幸好我們在這裡有一群同行善友一起學習,然後慢慢去影響其他人。我們用我們的善心去幫助人,希望他們也能有善的循環,了解自己未來該怎麼走,能不被操控或當個懶惰的人。

 

友濤:我覺得要給與否這真的很難區分。像我常去大陸,那是開放老兵探親的時候,在香港機場,那些老兵根本不知道要轉機要蓋個什麼章,以為服務人員會給予幫忙。可是我就看過很多次,像國泰航空的航空小姐,用非常歧視不禮貌的方式,對待這些老兵,甚至有時候不耐煩就飆英語說你是白癡啊,我看到這種情形我會帶這些老兵去反擊,因為老兵有時候因為這樣趕不上飛機就得在候機室多睡一天再坐隔天的飛機。人跟人之間常因為誤解,就會有些人看不起這些身穿破衣的老兵,其實他們也帶很多錢回去修祖墳及給親戚。

另外,以前我在美國,住在風景很棒的海邊,就會有流浪漢不工作敲門跟我要錢,說沒有錢吃飯,我給他五塊美元,他說:“五元不夠我要十元,我要喝咖啡。”他還很有尊嚴很理直氣壯地說,覺得做這事情就是他的生活,本來就不需要工作。我是不理他,五元不要就拉倒。

不知人的心到底在哪個地方?有時候他是弱勢,我們會幫忙但像這樣,不是真的弱勢,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

 

 

收攝 有人問過性冠法師類似的問題,如果我們幫助人,結果他又去做些不好的事,那我們的幫助到底是有沒有必要?法師回答,看你當下願不願意用一種無限生命的心態去幫助他,如果你願意用生生世世一直去幫助他的心態去幫助他,那你這個幫助就是有意義的,如果你的幫助是有侷限性的,縱使有幫助,效果就會是短暫的。所以他建議用無限生命的眼光去看待善行。

 

重點是人的發心。

 

【聽帶研討】

同學提問Q:總說和別說有何不同?

A總說和別說其實是相同的,前面是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說的,後面是瑜伽師地論經典上說的。總別之差別,只是我們後來我們把它分類的方法。

 

 

Q大家覺得發菩提心難不難?自己發菩提心了嗎?

回答:難,因為心很難控制;發願有這個心;跟著發心的師父和班長…

 

 

雍凌提問Q班長有發心嗎?我每周在19秋護持,只是利益某部分的同學,不是一切有情,這樣算是菩提心嗎?

 

回答:發菩提心也是有階段性,要先照顧到某部分的人才有辦法照顧到所有的人。先發欲得心,先從自己再到周遭。在利益別人之前先成長自己。於道總發決定解,顯示由三士道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分二:正明因相及所為義。

發菩提心前應修因相:1.修習發心勝利 (現前增上生及畢竟決定勝)  2.發欲得心 3.修共下共中士道 4.獲定解堅固菩提心。

 

結論現階段至少有發菩提欲得心,這樣就算是發菩提心了。

 

 

〈聽1〉

 

這個裡邊有兩點:第一個呢,我們見到世間的行相的錯誤顛倒,然後呢所以要改正它; 還有一個呢,看見它難發而發,這個兩個心。我為什麼要這樣辨呢?你們了解了這個以後,然後可以檢查自己的內心,然後學的時候,就可以根據正誤,然後呢拿正的來淨除自己內心的錯誤的,那我們就有希望學上去。
關於這一點哪,我們往往發現我們很多同學啊,來,未嘗不想學;但是你要學,學些什麼?正是把你所不知道的,你所不會的學會啊!這個是非常明白的一件事情。結果他要學,學了以後呢,他對他不知道的事情啊,畏縮;對他不會做的事,又不肯。請問:你來學,原來是要學你不知道的,把它學會,把你不會的要做會;結果來了以後告訴你,欸,你又不想學,教你去做,你又不想做,你跑來幹什麼?這個概念我這地方特別指出來喔!針對著毛病─對啊,這個很正確的。所以我們現在要每一個地方找到這病理的行相,說暫時不一定馬上找醫,可是你必定要先曉得你的病,曉得了病,你才肯找醫生啊,對不對?想想看對不對?
再說一遍,說你跑得來幹什麼?說這個學院,是來學的。好!你學些什麼?對你不知道的,你要知道,對你不會的,要會,是不是這樣?所以現在看─哎呀,學了我不懂啊!這個所以你要來嘛,你懂了你來幹什麼!想到這個地方的話,那對了!是的,正因為這個地方能夠讓我懂啊!所以這個關鍵所在找到了。所以進一步不是說,哎呀,那退縮;進一步,欸,對,然後我找到了以後,總有什麼地方、細節上面……。這個總相找到了,細節上面找對了,你就會了嘛!你之所以處處地方不如人,就因為你不會嘛!現在這個地方讓你了解、會的話,豈不是最好的機會嗎?你放棄了,你完了!不要說佛法啊,要解救一切眾生哪,小乘要自己解決尚且如此。不要說佛法,就世間哪,你想做一件事情都要懂得,現在碰見了這個關鍵,最好解決了問題了,你反而退縮了,你豈不是顛倒了嗎?這個順便一提啊!
所以儘管我們眼前說大菩提心一時還談不到,但是呢就這個關鍵,你能夠把這個克服了,到那個時候的話,像碰見這種事情啊,自然迎刃而解。它所以,我們本論下士、中士、上士那個次第,真正妙的就是妙在這個地方,就在你眼前生活當中,每一個關節所在,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只要了解了跟走上去,就拿這個東西,你能夠一直走到最究竟的地方去,對不對?啊,好啊!大家注意。所以這件事情你真的把握住了,的的確確不難哪;反過來啊,你覺得難而不走的話,那個才是真正痛苦啊!因為並不是你做不到就在那兒躺在床上睡覺,你卻是在地獄當中煎熬啊!到那時候來不及了。現在眼前一點點的小苦都受不了、都衝不過,到那時候,對不起,你逃也逃不走啊!這是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必定應該認識的呀!

 

 

Q針對廣論或世間的學習,主要想學什麼?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會如何反應呢?學習時,遇到困難起退心了怎麼辦?

(呼應 見難發心而發其心,難而不走才是真正的痛苦……)

 

 

雍凌:我始終覺得在母班學習非常快樂,就是那種被呵護、幸福的感覺。但相對在19秋的護持,護持時很歡喜,但在上課前和上課後其實很掙扎,到現在仍是還沒克服。就像最近20秋開班也是一樣,護持當時因為境及善友,自然覺得非常歡喜,但之前之後仍是有些糾結,過程是辛苦的,無法突破,這是我學廣論所遇到的困難。

 

 

玉梅:一日營的時候,我本來也很糾結,學到業果後,知道如是因感如是果,我們要種正因。我們要發菩提心的種子,我們現在護持,將來感得一群人也來護持。所以有種這樣的正因,你就會覺得歡喜。

 

 

重點:佛不是只是在深山打坐、坐禪,祂是全方位的,什麼都要會,佛有五明。我們護持企業營什麼都要學習,關懷組、大寮、課務組…等等都要學。

發菩提心也是會退失,只有到八地菩薩才會不退轉。師父說凡他走過的,我們都需要走過,不會的不懂的都要學。我們都習慣在自己的舒適圈,要踏出不是那麼容易,但想到要成佛,就會有動力。我們不要退縮,要勇敢承擔,找到方向和細節和方法。

目前我們能做的:知難還是要走,因為難而不走,才是真正的痛苦。

淨戒為根本,施等助伴,發無垢淨願。

 

 

【憶師恩全廣研討】

 

全廣第35講

師父開示段落

03:02

所以這個後面,他會告訴我們的:是,我們修行一定是一門深入。這個根本的道理在這裡。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假如你真的一門深入,找到了門還好,不幸的我們往往是什麼?在門外空轉。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閉門造車」,現在不是,門都沒摸到,門都沒摸到,乃至於什麼?在原地踏步,我們自己覺得在修學佛法。就像剛才說,我們覺得修學佛法,實際上,在修學的是個「我」,弄到後來,「我」是越弄越大。

03:40

現在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妨仔細檢查一下看看。平常我們最流行的,也可以說最適應我們現在時代的,就是淨土。這個印光大師,是淨土的大德,他特別說明,有很多人,弄了個半天,是念佛也好、什麼也好,越念是煩惱越重。對不起,弄錯了!你說怎麼會呢?就是剛才這個道理——我覺得對了,實際上呢,沒有真的對。所以前天說的,未會先會,千萬不要!我們修了個半天,不是修的佛法,是修的「我」,把那個我是越弄越大,那個冤枉苦頭吃得太多、太多!不過這個詳細的內容在下面。所以我談到宗喀巴大師,當年修行的狀態,他所以有這麼高的成就,所以能夠幫這麼多人的忙,乃至於把整個的教法這樣地振興,到今天我們還有這個受用的原因,就指出這一條路來。這個也就是我所以選取本論,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共同研習的原因。

 

Q 學了廣論之後,你覺得你的煩惱是變多了還是變少了呢?為什麼?

 

 

重點:學了廣論之後,煩惱變少才是對的。其實煩惱增多也是對的,因為以前覺得快樂的、愚痴的,現在發覺這些都是煩惱,然後知道後去對治它,廣論教我們的就是方法。所以煩惱增多是對也是不對,都可以,是看你的心態及看它的角度。

 

如果覺得煩惱變少了,方向就是對了。但對還是不對,到底由誰來決定?應該不是自己決定。應該要有參照的觀察點。學廣論就是給我們參照點

 

 

全廣第36講

老師全廣II

「自己覺得在修行佛法,實際上,我們修學的是『我』,到最後『我』越來越大。」注意,原地踏步的行相出現了!什麼行相呢?就是「我」越來越大。師父希望我們能夠仔細檢查一下:不管是學什麼、做什麼也好,它的相狀,注意喔!「越念煩惱越重。」這個其實我平常也聽到很多居士說:「哎呀,我修學這麼多年了!在這裡承擔、那裡承擔,不承擔還好,一承擔,哎呀,全是煩惱!好像我修行,煩惱越來越重了。」如果這個人發現煩惱越來越重了,那接下來要怎麼做啊?他有沒有在觀察自己?有吧!有觀察自己才發現煩惱很重。這個有兩種狀況:有一種可能是真的比原來瞋心大;還有一種狀態是,欸,覺照的陽光照進來了!根據這個覺照的陽光,他看到屋子裡有很多灰塵,看到了煩惱的塵埃。這說明他對自我身心覺照的清晰度有強烈地增加,所以這個時候他說:「煩惱越來越重」是個好事情,因為他看到了!

01:28

但師父此處絕對指的不是這個,是真的煩惱越來越重。因為什麼?「弄錯了!」本來是向彼地走,如果向此地走,那一定是距離越來越遙遠。他為什麼會弄錯了呢?注意看!「就是剛才那個道理」,哪個道理呢?「我覺得對了」。注意!他是自己教自己修行、自己看自己在哪裡,都是「我」。我給自己引路、我自己……全部都是「我」!「實際上,沒有真的對。」注意!「實際上,沒有真的對」這句話什麼意思?誰說的「實際上,沒有真的對」?是那個「我」說的嗎?不是。這一定是出現了什麼?另一個參照的觀察點。我覺得我對了,可是在旁邊的人看起來,「你沒有、你搞錯了!」而且犯這個錯誤是「未會先會」,師父說:「千萬不要哇!我們修了個半天,不是修的佛法,是修的『我』,把這個我是越弄越大,結果吃得冤枉苦頭太多、太多了!

02:45

為什麼這個人不知道「我」越弄越大呀?為什麼弄成這樣?是不是沒有明白的人告訴他?還是他不相信明白的人告訴他?另外也沒有道友吧!道友也會告訴他:「你最近這個好像不太對哦!一張口好像很多見解不太清淨,另外這種習染不太好吧!」同行善友也會提醒,善知識就更會提醒。看起來,師父講的這個人是不是一個很孤單的修行者?也許沒有善知識攝受,也沒有同行善友的提醒,所以把「我」越弄越大。自己知不知道?不知道!

 

Q師父常提醒我們,我們是來學佛,不是來學我,您覺得呢?

 

俊成:參照點,書寫的是白紙黑字很清楚,以前剛來學廣論的時候,以我的認知,在工作、社會上的成就上得到還不錯的結果,可是師父的開示,為什麼跟我的理解不一樣呢?我會懷疑這樣說對嗎,可能有問題,然後把它擱著。

多年後的現在,我懂得去審視。回到之前很卡的地方,我的心態跟以前不一樣。我會想師父這樣講一定有它的道理、出處及邏輯性,我會去找其他的地方求證,設法找出那個認知不一樣的那個點。

我們可能覺得很多事情我們不會,不想學我很累,很多事情都以我為開頭的話,那這就是陷入老師所講的學我。

 

 

老師全廣II

 

師父在這個地方,列舉了非常用功修行,又自己覺得很好、很努力的這樣一個修行者很可悲的現狀——就是他在原地踏步!他用了那麼多心血,可是並沒有進步,而且還把「我」弄得越來越大了。「冤枉苦頭」,冤枉啊!師父為他叫屈呀,冤枉!「苦頭吃得太多太多!」師父是非常不忍這樣的修行。看到花了那麼大的心血,結果弄成這樣,師父是非常非常地惋惜、非常非常地心疼我們!應該是這個原因,才發心為我們講《廣論》的吧!應該是看到很多很多修行者拼命地修行,結果在原地踏步,甚至門在哪也不知道,拼命地折騰,對於這種現狀師父應該是流了很多眼淚吧!

04:34

所以師父說:「談到宗喀巴大師,當年他修行有這麼高的成就,能夠幫這麼多人的忙,乃至把整個的教法全部這樣振興起來,到現在我們還有受用,就是指出這樣一條路。」師父說:「這個也就是我所以選取本論,在這個地方跟大家共同研習的原因啊!」就像宗大師造論之前的那個原因,對不對?「觀視佛語多片眼」,下面什麼?「復乏理辯教義力,故離智者歡喜道」,離開了智者所歡喜的道,我們自己在那兒想一齣就是一齣,在那兒修行,費了那麼多的辛苦。所以師父不忍這樣的修行者,在這樣一個苦境裡煎熬卻不自知、又找不到出路。所以為了這樣的一個原因,師父才找到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一步一步地引導、次第明晰、目標精確這樣的一本論,而且一行一行地講給我們。所以這是一個很深的恩德呀!

 

重點:師父有發大菩提心 ,看到我們這麼暇滿努力修行,卻原地踏步感到非常不忍。師父找廣論來教我們,無庸置疑是發菩提心,這跟前面所提發菩提心的四緣都有關係。

我們在判斷一個事情,都有一個標準,廣論寫得很清楚。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要看我們煩惱是否越來越少了越來越歡喜。

學習就是要鬥煩惱,如果你覺得煩惱越來越重,學什麼都不歡喜。顯然你有某個地方出問題了,沒關係,大家有同行善友,在有師法友的環境下一起努力,當別人講你錯的時候,請別起煩惱喔~

 

 

【善行小點滴】

 

雍凌 : 今天早上素琴沒來,只看到友濤師兄一個人帶著丈母娘到教室來,這在我們家絕對不會發生,非常非常隨喜友濤。(素琴慢半小時才來上課)

 

惠琴我們到鳳山寺的護樹活動,日期要定在10/18或10/25 都可以,討論後再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