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秋231】20200215課程總結『虧本的生意沒人做』

 

【讚頌】思念

 

https://youtu.be/wr8jPc8UejI

 

都不知道自己是誰 我在人世間昏睡 朝朝日出而作 日落卻無法而息 我的心在飄離 似乎要離我而去 總有一些心事無人能懂 有一些不能契及 海水潮潮漲潮息 天天日子這樣過去 上師啊 我的心在思念你 何時你來找我回去 上師啊 結束流浪的日子

直到遇見你 心靈的皈依 直到遇見你

 

【上課進度】

廣論進度:P155L8 第二正修苦分二 ~ P156LL3 非定皆是止觀之果

  手抄稿第九冊:P129L3 ~ P148LL4

   [ 主題:虧本的生意沒人做 ]

   [ 桌牌:苦因彼滅如是道,應知應斷應正修 ]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裡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癸一 、 顯示四諦先說苦諦之意趣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丑二、思惟六苦

                                                              丑三、思惟三苦

                                      子二、思惟別苦

              壬二 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辛二 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己二、彼生起之量

              己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

              己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內容收攝】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癸二、正修苦諦 ,子一、思惟生死總苦, 丑一、思惟八苦

 

一、八苦的出處: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取蘊苦。

二、八苦前修行的心要:(共下士道的法類應先修習堅固)

(一)根基的差別:
1. 依自己相應的法類來修。(若慧力不夠,先把基礎打好,先修應時義體。)
2. 還是要保持內心明淨來修。
(二)引經據典說明三乘的功德:

  1. 《入行論》云:不可散亂。雖然是以思擇修的方式修習,但並不因為是思擇修,就可以隨意散亂,不散亂才能正思法義。
  2. 《修信大乘經》云:不散亂才能正思法義。這裡所說的不散亂心,就是指除了專注在善所緣之外,不向其他所緣散亂。正思惟,是指以觀察慧數數思擇法義。
  3. 引發三乘的功德需要二事:奢摩他(止)、毗缽舍那(觀)。

一切的功德都來自於止觀。觀修就是反覆思維法義,止修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安住在先前思維的法義上面。

止修就是專注的修行,奢摩他的隨順;觀修就是思惟的修行,毗缽舍那的隨順。

【喻】一則溫馨的日本家庭廣告「分擔家事之家」

      https://youtu.be/CdXdlvCbAus

 

一個雙薪家庭的夫妻與子女,一開始只會彼此抱怨,經由30天分擔家事的過程,變成全家皆能彼此體貼並感謝對方的溫馨感人故事。

此過程之初,即使先生幫忙,也非常不以為然,覺得越幫越忙,後來發現自己也不好,由於每個人對家事的要求基準不同,未達到標準,就覺得煩躁。先生分享自己想法,很想減輕太太負擔,結果常被太太潑冷水,於是兩人互相說對不起。之後,彼此漸漸都能替對方想,即使沒做好也不打算再指責,全家一起做家事相互體貼,和樂融融……..

 

Q:請問這對夫妻他們後來能變成如此和樂圓滿,是運用了我們廣論裡學到的那些法類?

討論:太太一開始觀光念閒,開始做之後就關過念怨,後來能觀功念恩。先生先是被侍候得好好的,後開始做家事後,懂得察言觀色,類似華嚴九心。

 

書維:影片中發生的所有橋段都在我原生及現在的家庭發生一圈。例如我常替老婆買東西,結果不是她所要的,可是我是很用心買的。以前覺得爸媽好像沒做什麼事,現在有了自己的小孩後,發現爸爸媽媽做的事其實蠻多的。現在有了學習後,知道要多觀察別人的需要是什麼。

 

文志:做家事來說,從對方的角度想,永遠是不夠的,不會滿足的。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自己怎麼作意,所以把對方想成是善知識。

 

良旺回想以前談戀愛剛結婚時,太太覺得好像什麼事都不用說,我就都知道。慢慢慢慢地就常聽到她說,我以為你知道。所以,我就會說,妳不說我怎麼會知道。(現在呢?觀眾說:一個眼神就知道了。)我老婆很喜歡也很會做菜,以前我買里仁的有機菜回去,她常會嫌不是太貴就是不好吃。那陣子她常會心情不太舒服,而我會覺得她不了解我的用意。所以我覺得彼此應該要多用一顆心去觀察體會對方。對方不一定知道,所以一方面要說出來,一方面要自己用心去體會,不要覺得久了習慣就放輕鬆。

 

素真:一開始我個性比較急比較跋扈,還好我老公大我7歲,她還蠻會讓我的。因為他常常這樣讓我,我也就越來越少發脾氣,也兇不起來了。夫妻親子之間多說「謝謝」「對不起」其實蠻好的。像昨天情人節,晚上我去張老師做義工到很晚,老公會在我們家的line群組說我在等我的老情人回來,好窩心!昨天做義工時,接到很多電話,很大部分都在講感情,分手、先生外遇、有小三或找不到伴,他們的心情很不好,我覺得這世界真的是需要愛,就像班長講的就是那顆心。

另外,我常常在廚房摸很久,老公就會覺得我花太多時間且做得太細了。我就對他說:對啊,我的個性就是有點龜毛。他就笑一笑,我就踢他一下,你笑什麼?我說:其實妳不覺得龜毛的另外一面就是仔細嗎?他就說,對對對,不管龜毛或仔細我都愛。,哈哈……女生就是愛那個哄,做死也甘願嘛~

 

雍凌:我和素真不同,老公只大我一歲,我跋扈時他更跋扈,所以我們兩個從年輕時就一直鬥,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委屈,別人家老公都會呵護老婆,為什麼我不但類單親,只要我稍微生氣一下,他就不開心,工作已經夠累了,回來還要面對我。後來我學了廣論後,整個人生不一樣了。不是男人就一定要呵護女人。也不一定是女人就一定要做什麼。後來我也慢慢學會去關心他,發現所得到的回饋是非常大的。只要是人,都是需要被關心的。

另外,昨天情人節,晚上我來護持19秋時,接到我兒子的電話,他說媽媽妳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情人節快樂!我真的超開心的,不管回家後我老公有沒有跟我表示什麼,哈哈…..跟大家分享。

 

昌慧:有時候曬衣服時,老公或孩子不照我們的方式曬時,到底我們要不要堅持?還是人家已經幫忙了就感謝他別再吹毛求疵。因為廣論教我們,不要總是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自己的心態拿捏好,別人有照著做,就100分,沒照我們的意思做,也不要不開§心。人總是不滿足,如果他已經照我們想要的方式曬,我們仍然會不滿足,我們往往又要求其他更多。

 

書維:因為是雙薪家庭,事情忙不完,常常要洗的衣服堆一大堆。我就建議老婆乾脆買烘乾機一次到位,省時間也比較不累。老婆就不高興,說以後就她來做就好。(瑞枝師姐建議,採中庸之道,假日有空時衣服多曬,平日忙或陰雨天時就用烘的。)

聽帶研討】

Q:為什麼在講八苦之前要講止觀呢?

止就是一心專注,觀就是專注所緣,各別觀察。有了止觀才能得到定慧。修行分兩部分,一是止住修,以不散亂心,也就是奢摩他,一是觀察修,正思惟法義。所有道次第的法類都是以觀察修為主,止修為輔。思維八苦、思維三苦等等這些都是觀察修。

Q:為什麼我們每個周六都來此上課,目的何在?一開始就知道嗎?現在上兩年多了,有比以前更清楚嗎?

惠琴:主要是因緣到了。大家知道我和心慧很好,其實93年,我和她是同事,她很虔誠一心一意想做法人全職。那時只是想說以後會有機會就擱著。直到17年的春天,國中同學的女兒爬山往生了,給了我一個契機想利用轉行空閒的時間,積極去尋找廣論班。剛開始在苗栗上課,但有點不相應。後來朋友介紹我來新竹週六的企業班,且把所有的手抄稿都借給我了。以前覺得不能克服的,現在全都想盡辦法克服了。能堅持來上課的原因是什麼?常常是因為看到別人學了佛法後,應對和處事有很大的改變,所以來學。我呢?在工作不開心時,往往會發現在剛好前幾堂或後幾堂就有提到該如何去對治它。原本覺得佛法離我們很遙遠,但來這邊上課,覺得非常生活化很實用。同事問我你為什麼每個星期六那麼興奮地去上課,我說其實來上課對我而言是一種放鬆、舒壓及轉變我們的心境。

 

〈聽1〉這個法,所以我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你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了解什麼?兩件事情,哪兩件事情?這個目的何在?還有習氣是什麼?我們因為宿生的習氣所使,因為宿生的習氣所使,所以自然而然又跑到佛門當中來。但是剛才說過了,雖然來是來了,來了目的幹什麼?一下的的確確弄不清楚的,這個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極少數的大根性的人,他很快相應。比如六祖大師,他聽見了人家唸一句金剛經,行了,就這樣。可是這種人畢竟少數,我們大部份人,你看見這個廟很歡喜,你只是歡喜而已,這已經很難得了,

 

重點:每個人進來廣論班的因緣都不同,想想這麼多的人進來,現在留下來的有多少人。除了具有善根外,這和我們宿生的習氣很有關係,以無限生命來說,我們已經有接觸過,現在繼續再把不足的地方把它補足。

 

〈聽2〉但是呢?我們在這個習氣當中,所以現在眼前進來第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把這個,如果說弄不清楚的話,千萬不要說,哪裡有大法去求?哪一個什麼好?不是的。主要的根本地方把握住,根本因,進一步是圓滿因。就像你賺錢一樣,你先要了解,你做這個生意賺錢不賺錢,賺錢的,再談那個生意做下去。所以你弄不清楚,明明虧本生意,你拼命的做,愈做是愈虧本,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實際上,他前面告訴我們,如果自己的慧的力量比較差的話,那應該修學應時體義。慧的特質是什麼?慧的特質是對治煩惱,你必定要認識這個東西,你才談得到對它對治。對治了煩惱,才能夠解脫生死,這個才是我們進入佛門當中修行的特質,否則的話,你把世間的事情拋棄掉了,跑到這地方來,你不顛倒了嗎?你忙這些事情幹什麼?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重點:習氣有好的和不好的,透過學習把不好的習氣改掉。我們來這裡上課要知道目的是什麼,知道要對治煩惱才能解脫生死,知道根本因和圓滿因,不然來上課就白來了就是一種虧本的生意毫無益處。

 

Q: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的科判有何不同?

共中士道的己一到己三都相同,但多了己四,抉擇能趣解脫道性。

 

Q:你平常都做怎樣的舒壓?

   聽音樂、睡覺、打電動或看電視電影等等

 

〈聽3〉那有一個同修就說有的時候,覺得用功用的心裡很緊。那是一個的確非常好的一個同修,他然後用功用的很緊,所以這個心裡就非常緊張。覺得這個死,又是一旦生命失去了,那都是好現象。然後呢越弄越緊、越弄越緊,到那時候,睡也睡不著,到那時候,書看起書來這樣。那怎麼辦?他就想一個鬆弛的辦法,最後有的時候找到了一個鬆弛的辦法。那麼那位同修是一位在家的同修,他說,因為在家人,以前譬如說有的時候聽聽什麼,外面偶然,這個很輕鬆的這種音樂等等,這個是蠻好,這樣,對呀!然後呢放輕鬆了以後再來。他說我的的確確得到,我並沒有染著這個音樂,可是那個時候,卻是放鬆了我的這個心情,在他想起來很好。原則上面,我也非常讚歎他,可是那個時候就顯著那個討論的非常重要了。所以我那時候舉了一個比喻,我當時也沒有談,是非常好,可是我舉一個例子給你聽聽,他說好。
你聽看電視看過沒有?看過,然後正在一個重要的節目,你聽的看得很起勁的時候,忽然之間來了一個廣告。你就覺得這廣告真討厭,怎麼來這個東西,趕快過去。是,廣告商也未嚐不知道這樣,但是他就把那個廣告插進去,你曉得他為什麼?妙了,你那個時候固然一心一意,正因為一心一意全部吸引在裡頭,那個廣告上讓你討厭,等到完了以後,你不在這個節目當中現行,有一天你想到要用的時候,你就想到當年討厭的東西就是你現在要的,他就派上用場了。對呀!現在你想想看,那個是沒錯。你現在覺得很緊的時候,讓你調一下,是的,你覺得現在的心裡並沒有什麼。可是調的這個,那種世間的這種靡靡之音的種子,落在心裡面。假定說你證得果的聖人,不怕,佛根本不在乎。你是個凡夫,你還有無比的染污的種子,還有很多無比染污的外緣,當另外一個時候,你的心不在正念上頭的時候,然後呢你心裡本來就在這個世間的染緣當中,它又升起來了,因為有這個種子,裡邊有這個種子,外面有這個緣你就跟著它去了。他想了半天,沒有錯。就像你雖然當時是討厭這個廣告,但是對不起這廣告就派上用場了。對嗎?是啊!

 

Q讀得很累,聽輕鬆的音樂放鬆心情與進這個廣告的公案有什麼關係?

對我們要修的這件事情是好的嗎?

 

重點雖然聽世間的音樂也是達到放鬆的目的,為什麼會說不好呢?我們學過在未修中間應如何。有四種資量。廣論46頁,隨時保持在正知正念。我就是要放鬆啊,為什麼要保持在正知正念,這樣不是很累嗎?

 

瑞枝:師父說表決的時候,不是對就是錯,沒有中間的地帶。我們的念頭是念念相續,若不是在正念的時候,你就是在妄念中。我們來上課,我們都是緣在正念上。可是我們在外面時我們有多少時候緣在正念上。所以我們看電視聽音樂,我們也沒有特別什麼念頭,但其實並沒有在正念上,有可能是在放逸中。

 

重點:當下可能覺得這個沒什麼,但是這個種子已經種下去了,一旦遇到了那個緣,就會發芽,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隨時保持在正知正念上面。這就是一種習氣,如果你不把它制止它就會一直相續下去。所以就是要種好的因去截斷那個續流。大家不要壓力太大或太緊,但要隨時注意到師父所講的內涵。

 

 

〈聽4〉所以我就特別提醒你們,你們不要怕,眼前好像顯得怎麼也摸不進去,你不要忙,只要因,這個因地當中你做對了,你只要再摸,你不要問它摸得進摸不進,這個因地在對了,你正在進去,很簡單嘛!到那時候,到某個時候,它這果,自然必然現起來。這是所有過來佛菩薩,都是這樣的經驗,他也告訴我們,眼前就是像我們普通這麼看看,大家推起來,你看看、我看看,我跟你都差不多,的確差不多,但是他的因地上面如法走,馬上見效。所以像這樣完整的次第,你只要肯做,立刻見效。現在我們有了這個次第,有了這個認識,那時候正修了,原來在這裡呀!
重點:進入中士道了解苦之前,要能夠先把心專注然後去思惟觀察。

【善行小點滴】

素月最近這一兩個禮拜,利用武漢肺炎的這段時間,我把心經整段背下來。看了網路上一些心經的解說,在背誦時就會比較有次第和順序,比較順一點,這點供養大家。

 

瑞枝種樹時碰到台北宗行班的師姐,她在鳳山寺誦經,知道我們要種樹,覺得很殊勝就很希望能跟我們一起。事後隨喜素月師姐還送她去新竹火車站坐車回台北。更要隨喜惠琴師姐,問說妳的車還要等多久?她回答說沒關係,我可以利用此時間誦般若經,太隨喜她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