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

廣論進度:P215L4第二如次正修分三~P217L3則念恩等無所依故
音檔:[93B] 20:50 ~ [94B] 18:59
手抄稿第十二冊:P168L11~P205L10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p=18403
[主題:清心若水可映月 ]
[桌牌:修知母,念恩與報恩是為引發悅意可愛之相]
【內容摘要】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四緣、四因、四力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辛一 修七種因果教授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壬二 如次正修
                 癸一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         
                    子一 引發生起此心之所依
                    丑一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丑二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子二 正發此心
               癸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辛二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廣論內容】
壹、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 二,正發此心
        一、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一)  該如何對一切有情修平等心呢?
  1.               應先善修下中士法類,這是菩提心的前行,再遮止分黨,修捨心。
  2.               所修的捨心,是指無量捨心,所修的方式,是於眾生,自離貪瞋,令心平等。
                          1).      立宗:修捨須遮止貪瞋令心平等。
                          2).      捨有三:
                                a).      行捨(所造不善不惡的無記業):與善心相應的心所,即緣善法令心安住於平等,遠離昏沉、掉舉等過失。其作用是不讓根本煩惱與隨煩惱生起。行捨屬於五蘊中的行蘊,故稱為行捨。
                                 b).      受捨:不苦不樂的捨受。
                                 c).       無量捨:面對無量有情,遠離貪瞋的平等心。
  1. 如何做到無量捨,依次第而修,易生起平等心:中庸→親友→怨敵→一切有情
    修無量捨之次第,先以中庸為所緣事,漸次令心平等。若於中庸心平等已,繼而應緣親友修平等心,緣親友心平等已,依序於怨敵、一切有情修平等心第。
  2. 如何修斷除貪瞋不平等的心?
            1).    就有情:應如是思惟一切有情都和我一樣,想要離苦得樂,既然都有相同的想法具有相同的能力,貪著一類、損害另一類是沒有道理的。
             2).    就自己:應如是思惟從無始以來,在生死輪迴當中,沒有一位有情,不曾百次作過我的親屬,既然都是親屬,我該對誰貪?又該對誰瞋呢?
  1. 應如是思惟滅除〝於親生貪〞、〝於怨生瞋〞此二心。
            1).    如《月上童女請問經》所說,於親屬起貪愛,應思惟。
           2).    如中士道之思惟六苦所說,〝親怨無定過患〞速變,應思惟。
  1. 所謂滅除怨親差別的意義:
            1).    不是不准去區分這是親友、那是怨敵之分別心。
            2).    是要滅除因為區分,而生起的貪瞋二心。
(二) 如何修對一切有情生起悅意之相呢?
  1. 總說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1).      先對有情引發悅意慈→再修悲心。
           2).      先修等捨→次修悅意慈→再修悲心。
  1. 別說引發一切成悅意相的三次第:
            1).     修〝知母〞:
                    a).      眾生皆曾是我母。
                    b).      眾生昔曾為母,未來亦當為母。
                    c).       若善修而定解〝知母〞,則〝念恩〞等,易生
             2).     修〝念恩〞
             3).     修〝報恩
【聽帶與研討】
Q:我們學習廣論有學到一些東西,有沒有什麼東西想做做不到?或者跟我生活習慣是有衝突?
~游爸:在公司用餐會自己帶餐盒打飯菜,但做一段時間後不見了,又拿公司的便當盒。另外,到傳統市場買菜,會自己帶洗好的塑膠袋重覆使用,做一段時間也不見了。我想關鍵是開始做這件事情,覺得是好的,但最後不見,可能看到一堆人沒有這樣做,起不了示範,直到有一天突然驚覺我怎麼又拿便當盒,怎麼又拿塑膠袋,所以我覺得想做做不到,是因為心意不夠。
~麗明:這種狀況我覺得學佛法還滿常發生,有做,只是不夠持續,一段時間後就不見了。
【修此漸次為易生故】
師父說:所以平常我們修行,我們往往說:「哎呀,看見這個好,我馬上就去修。」就像我們現在懺悔,啊,說一百零八拜,好,我也跑得去上面去。聽得很好,結果跑上去,拜了第一次沒拜完,拜的半當中就腰痠背痛,第二次就想一個辦法,哎喲……。所以它每一個地方,這麼小地方是如此,大地方也是如此啊!所以你們千萬注意呀!我們真正的毛病始終在這個上,一聽見這個好─要!是,你要把這個好的要,但是呢,你必定要曉得,它這個好的是怎麼樣的次第上去。你要曉得,這個好的果一定要好的因,這個因是一點都不能錯!你從這個上面了解了,然後你必然推到什麼?啊!最第一步─親近善知識,然後呢如理聽聞。看起來好像慢一點,實際上呢,是最快速的路子,而且也是唯一的路子!
~麗明:我們平常聽到好的就馬上去修,但修的過程會發現碰到很多困難,就會很容易起退心,師父說我們始終的毛病在這裡。這裡告訴我們看到這是好的時候呢?不要馬上去修,應該要先了解次第,還有因果關係。所以第一步親近善知識並透由如理聽聞,了解真正次第再去行持。而在作義工常聽到說要種正因。所以很多事情在修之前,要了解次第關係,然後最重要掌握根本因。
師父說:後面這一句話,在剛開始的我們不懂得,現在我們學了十二因緣以後,就懂得了。大家記得不記得十二因緣當中說,這個從因感果最快的兩世,最慢的三世,大家還記得嗎?為什麼最慢的三世啊?它有一句話,說中間經過的無量世感果啊,這個無量世是其他因果在那兒在轉,不是這個因感果的。這句話容或有的人還不了解,如果不了解,你們好好地看一下。換句話說,這個因下去了以後,感果的話,最快的是兩世,最慢的三世。中間雖然經過無量世不感果的因,因為這個因它沒有遇到緣啊,沒有結果。所以如果這個因要結果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必定還要跟那個因緣相順的,它才能感果。壞的是如此,好的也是如此。現在我們要求好的果,要想得到這樣的圓滿的果的話,你必定要有圓滿的因。
所以不是說,哎呀,現在你害怕覺得不行啊,你停在那裡。停在那裡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引發你要求這個善果的,這個因不下去的話,請問這個善果會不會自己掉下來?不會。到什麼時候會呢?一直等到有個其他的因緣,你到那個時候又想:「哎呀,我要去做!」然後你還得照著它如理如量地去做。那個時候,當初你一念想求圓滿這個果的這個心啊,不斷地以善法欲,然後努力勤精進去策發,然後再感果,對不對?
中間可能隔無量世,是的,但是在其他的無量世,都是你在惡法當中。既然是惡法當中,也說明了什麼?你要嘛不讓它感果,要感果唯一的方法,你一定要拿正確的善法欲,把這個因做對了,去做到。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這也是唯一的一條路。假定你了解了以後,現在這樣做的話,欸,不會中間隔無量世。所以結果是什麼呢?也是最快速的一條路,現在懂了嗎?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清楚。你如果弄清楚了話,我們才不會偷懶,說:「哎呀,馬馬虎虎、不行啊!」因為你現在怕苦,馬虎的結果是什麼啊?墮地獄。現在這麼一點點小苦啊,你還有機會啊!稍微撐起來就行的,克服了!到了墮了地獄的話,不但沒有機會,而且大苦是無量無邊,就行了嗎?所以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啊!
~麗明:要求好的果,一定要有圓滿的因,才有辦法有圓滿果。如果停在那邊沒有動的話,基本上要感果,是永遠不會發生的;而造業是從意業開始,對每件事情,不要等在那邊,應該要去想:「想完成那一件事」。
Q:為什麼在佛法裡一直叫大家發願?它會有什麼衝突?還是有什麼樣狀況?
~游爸:感覺發願這件事,不是這輩子要完成,比如發願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們都在發願,但這不是叫我們這輩子要完成,是累世。所以覺得最大的困難點在於人情壓力,答應了,有事三天兩頭沒有去,這才是最大難點。
師父說:所以我在處處地方聽見這種,我的師長常常告訴我:「你平常的時候儘管做不到,可是你一直發那個願,說我決心一定要克服這個。」克服的什麼呢?不但現行一定要破,然後這個種子習氣一定要徹底拔除,絕不遺剩!不要單單地發那個心喔!發了這個心,然後你找種種的方法,怎麼樣在行持上面去做到它,千萬不要一點寬恕,不要一點藉口。
~麗明:做事情先不要評估你做不做的到,而去想這一件事情是不是你應該要做的,如果“是”就發願說我決心要克服一切去完成它。當發這個心,過程裡碰到困難就把它拔除,儘管碰到很多困難,沒有辦法百分百拔除,但因為發願:「我一定要做到」;這種行相跟一般我們沒有發願,有什麼不同?
~宏仁:剛剛講到護持,對我好,當然就去,可是對於排課,沒去不會影響到別人嗎?所以就不敢答應,因為若我自己走一步算一步,走二步算二步,可是答應別人要全程走,就不敢答應。
~義兵:我的想法是這樣,是好的是善良的,想要,雖然不能做到十次,只能做一次,但是如果拒絕一次都沒有。
~淑芬:我護持19秋報到組,我都會被算為餐飲組,前半段我支援餐飲組,後半段再回報到組,結果我被列為餐飲組,有一次沒有辦法護持,餐飲組就在找我,就覺得有點小小壓力,後來當不能到時,會在前一天回報,所以就覺得不太敢輕意答應,怕答應之後,我又不能做到,會造成人家的困擾。
~麗明:師父這邊有提到一個我決心要克服,就是你碰到每一個境,你會朝著你發願的方向前進叫做種因。所以才一直講說,你要發願種正因,這樣才有辦法達到好的果,因為發願的目的是透由你的造業種正因的方式,讓我們對果越來越接近,就像之前家瑗師姐分享發願的事情,還有焱茗師兄也有提過發願護持四日企業的事情,結果真的不一樣,大家可以試試看。

 

【喻:岐路亡羊】

~學長:大家在生活上,有沒有碰到一些為達到目的,可能有很多方法,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去抉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r3JHMa0w
~原文: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 追者之衆?”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 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 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
Q: 為什麼他會講牠不只是一隻羊?如果你是那個人的話,你會怎麼做?
~宏仁:我們在猜那隻羊,是唯一的一隻母羊,會生後代,比較值錢,所以不止一隻羊。另外我個人猜測,他幫人家看羊,有責任在,被人家的羊搞丟了,其實損失的不是一隻羊,是自己清譽問題。第二個問題,我個人經驗,如果是我,我會去求籤,而且我會很虔誠去祈求。
~男雄:基本上想到兩個東西,我們在猜楊子可能覺得這麼多人去找羊,結果是這樣子,感覺大家只是把事情做完而以,沒有把事情做好,沒有規劃。另外,如果東西是我們比較重要東西,我們提到個人健康,會很積極的去做,覺得這事對你很重要,可能還沒發生就先規劃好。
~義兵:我們在學習跟這道理一樣,碰到困難,沒有完成,就放棄,這樣表示這情況還會不斷發生,就像羊還是會一樣的不見。如果是東西掉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平常掉東西找不到就算了,我的方法是把那個東西,當作再也不是自己的東西,就不在執著對它的歡喜,就去做其他更開心的事情。剛剛學長師兄問我,學佛法也是這樣嗎?這個題目就很有挑戰了,我覺得身外隨時可以放棄,如果是學佛法這樣的話,我有兩個方法,一個方法就是不放棄,我雖然不知道,我每一條都去試,第二個方法,我可以去問有經驗的人,看那一條路才是對的。
~學長:大家都有一些觀點,想找一些有經驗的人,告訴我們要怎麼做,先做好規劃,就像我們在廣論班有師父,有老師對我們的教導,讓我們知道要怎麼去走,有句話叫作『成功是給準備好的人』,大家都做好準備,準備當中要去問一些有經驗的人,而不是我想要,我就一頭鑽進去,不知道說要走那一個方向?在《廣論》裡,宗大師有講一句話『初一若錯乃至十五』,所以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就去找那一條路會非常的艱苦,我們可以去想說,我現在做的任何事情是不是為了達到目的,做好準備的人。
~麗明:如果只是羊,不見就不見了,換個方式,如果那東西很重要,在思惟的角度就不一樣,你會想盡任何方式找的到,甚至不要丟掉。這其實在我們很多學習的態度裡面,你對這件事情覺得到底有都重要,會影響你對事情的處理方式,如果是很重要的事,就像楊子在思考時,就不把牠當作只是羊而以,如果我們學習佛法也是一樣,對你的生命很重要的話,你碰到這麼多的抉擇,你怎麼辦?是東看看西看看?還是做些什麼,讓自己清楚知道那一條叉路,才是你要走的路。

 

★讚頌:橡木子 曲:真如

橡木結子啦,綠色的小陀螺帽子圓圓
掛滿高高枝幹,藏身在片片綠葉間
風來啦,盪呀盪鞦韆
雨來啦,撐呀撐小傘
滿樹玉掛掛,琳琳瑯瑯
風度更翩翩

 

★行政事項

  1. 1. 2019憶師恩法會
10/10(四) 機動組義工
10/11(五) 打便當義工
10/12(六)  正行
10/13(日)   正行
  1. 佛七
  時間 : 11/27(三) ~ 12/3(二)
  地點 : 園區宗仰大樓

 

 ★Homework 2019.08/24上課進度

1‧ 廣論進度:P217L04二修念恩者~ P219L07然此亦合苦惱之理
  音檔:[94B] 3:23 ~ [95B] 5:35
  手抄稿第十二冊:P205L11 ~ 第十二冊P236L6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p=19028
《廣論》:19 組 P217L04二修念恩者~P218L1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二修念恩者。修習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緣於現世母修速疾易生。如博朵瓦所許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顯,次多思惟非唯現在,即從無始生死以來,此為我母過諸數量。如是此母為母之時,一切損害悉皆救護,一切利樂悉皆成辦。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恆久保持,次產生已黃毛疏?,附以暖體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口拭涕穢手擦屎尿,種種方便,心無厭煩而善資養。又饑渴時與以飲食,寒時給衣,乏時給財,皆是自己未肯用者。又此資具皆非易得,是負罪苦及諸惡名,受盡艱辛求來授與。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較其子死寧肯自死,較其子病寧肯自病,較其子苦寧肯自苦,出於自心實願易代,用盡加行除苦方便,總盡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樂無不興辦,凡有損苦無不遣除,於此道理應專思惟。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虛言真實生者,次於父等諸餘親友,亦當知母如上修習。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親心,則於怨敵亦應知母而正修習。若於怨敵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為先漸廣修習。】
  1.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1.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網站 http://www.mylamrim.org>。
新竹企業廣論班  http://www.mylamrim.org/
臉書FB  https://www.facebook.com/mylamrim
Email:au101112@gmail.com
LINE群組:新竹企業班    skype: lrautumn2014
*****’`認`’**`真`’**’`學`’**’`廣`’**’`論`’***
*****’`歡`’**’`喜`’**’`學`’**’`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