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262廣論班 課程總結(第46堂)(2019.7.4)
  1. 善行分享
《希望.新生》四季法語 第74頁118則
加油!行善的人
行善並非易事,先要扭轉自心的方向。風和日麗下的善行,美妙溫馨,淒風苦雨中的善行,更如彩虹亮麗。無須停下腳步,行善的人們啊!加油!——真如老師
俊吉師兄:
(1)星期二晚上發現公司健身房有隻麻雀飛入後,和另外一個同事合力將它引導出去!
(2)星期三晚上母班上課,同組師姐一位新同學,說”只有星期三晚上有空,關新教室這最方便”,於是在想19秋的開班時間地點,最後請那師姊幫他準備手抄和音檔!隨喜他有認真聽也準備趕一下進度!
(3)隨喜有五位同學報名參加6/29的淨街活動!待會也請同學分享一下。
仁封: 我有參加6/29的淨街活動,有注意到菸蒂和塑膠分類的問題,等等。本週善行多!例如,今天參加捐血!前幾天也參加捐款!最近還做了一個功課是:之前,對於負責我住家工程的一個人員有一些抱怨,現在知道不好!慢慢觀察到自已能關心對方,而且注意到一些小地方, 不會責備對方!很值得去做(修),謝謝。
銘真: 最近參加龍鳳漁港的放流(生)活動很開心!可以忘記很多煩惱,有認識一位師兄指導和提醒:小心,回家容易打回原形(煩惱又來)!還好有想起來這位師兄的教誡而調伏!他也有指導我說話的問題,很感謝這位善知識!
義成師兄: 補充”放生功德”,在<<廣論>>第141頁, 異熟因分八:初者謂於有情,不加傷害,及正依止不害意樂。又云:「善放將殺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眾生,則當得長壽。承事諸病人,善施諸醫藥,不以磈杖等,害眾生無病。」
泰政:上週做氣功,遇到一個case是,幾個月前有一個小孩跌倒樹枝竟從鼻孔插到腦部!聽說開刀開了三次!所以,意外真的很無常!有建議他媽媽幫他念<<金剛經>>還有很多人幫忙他練氣功等等!現在已經能說話,慢慢恢復中,很不容易! 另外,請問為何道教有人說不能迴向? 謝謝。
榮華: 雖然我不太懂道教,但是就我一般所知: 道教教人做善事,不要做壞事!佛教對生死看淡,但是道教對生死看得較重!所以有恐懼感,怕” 迴向”會把不好的帶回來!以”迴向”來說,像世界其它宗教,如伊斯蘭教,基督教等等,都和祈禱很類似!而我們的佛教,就像大家上完課後的”迴向”的感覺,雖然不確定功德有多少, 但是會覺得很平靜,而且會增長慈悲心, 好處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謝謝。
  1. 宣導
>>2019 企業營義工 (7/10~14)
>>月光共學 《吾願無悔》如俊法師 導讀錄影 @關新教室4-1
時間:7/16上午 09:10-11:30  (08:40開始入坐)
對象: 研討班學員與福友
活動報名連結網址:https://forms.gle/Uuq5C8muEWy6X9fZA
>>由時大音樂製作、夢蓮花文化藝術基金會發行的《綻放》合唱專輯、入圍2019年傳藝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最佳編曲獎」。
>>《花之夢》蘇顯達小提琴演奏專輯(shiny)入圍「最佳演奏獎」、「最佳編曲獎」、「最佳錄音獎」。
>>好書推薦【福智文化新書|《願我如花,綻放於你心》6/24 溫情上市】
>>里仁蟬聯2019《康健雜誌》讀者票選【信賴品牌】有機通路第一名
  1. 發心提策 — 全球廣論 II 講次 0129
  師父接著幫我們分析了一下說:「這兩個差別大家分得清楚吧?」那我先問一下是哪兩個差別呢?就是抱怨和什麼?和法相應。師父說:「我們平常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抱怨,講了很多道理。這個道理幹什麼?增長自己憍慢,然後還要造很多惡業,我們到底是學什麼啊?」注意這一段哦!我們平常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抱怨。這一點點事情都是什麼呢?跟這麼大的車禍的事情比起來,肯定是芝麻綠豆的事情:人與人間的摩擦呀,甚至是誰多幹了點活、誰少幹了點活,誰臉色不好……,都是這些摩擦。碰到這點事情的時候,心裡的波濤就起來了,不再平靜。不再平靜幹什麼呢?就抱怨。尤其是學法了之後,因為總得講原因嘛,抱怨的時候還要講出很多道理。這個道理肯定都是說對方的,或者說自己所在這個環境不好的,所以才讓我自己感到痛苦,或者事情才出了錯誤,都是由於這些等等、等等的原因。 [01′22″]
  講了很多道理,這些道理到底有沒有去除自他的痛苦呢?有沒有讓問題得到解決,而且也讓事情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呢?看起來都沒有,只是做什麼了呢?增長了自己的憍慢。因為所學的道理拿來說別人,成為抱怨的一個理由,所以增長了自己的憍慢。憍慢是苦因啊!師父接著說:「然後還要造很多惡業。」師父說:「這也叫相應」,相應什麼呢?「增長煩惱!」 [01′55″]
  前面那個人遇到了這麼大一個事情,他心中現起的是這個,趕快跟師父報告他心裡有什麼什麼狀態。而平常沒遇到什麼事情的修行人,卻一點點事情就朝外面去觀察過失或者找別人的麻煩,所學的法都拿來做所謂的照妖鏡了。師父就是在讓我們分得清楚這兩種聽法後的差別,一個是增長煩惱,另一個是淨除罪障、積聚資糧。師父說:「這個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聽完之後在對境的時候要做這兩件事,就是淨除罪障、積聚資糧! [02′49″]
  1. 廣論學習
廣論科判:
科判分二
初皈敬頌及略述本論之重要
次開為四門
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意樂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廣論原文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親近幾時者,如博朵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第四、親近勝利者。1)近諸佛位,2)諸佛歡喜,3)終不缺離大善知識,4)不墮惡趣,5)惡業煩惱悉不能勝,6)終不違越菩薩所行,7)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8)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1)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2)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3)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4)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5)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又云:「善男子,6)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7)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8)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9)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聽帶研討:
手抄第三冊:P115L2 ~ P117L2
音檔:[20A] 12’37”~[20A] 16’05”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
那是真正主要,前面這個是集聚資糧,調伏我們身心,那個時候如法修行,然後證得圓滿果位。
【《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
這也就是我們的最終的目的,真正報恩是這個樣的,就是「依教奉行」。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
下面這句話對我們現在很重要!那麼不過這個它是特別在西藏,在我們這裡,我們有一個認識,在正法的時候,那些善知識固然是佛,這個弟子也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這種情況不大會發生。在末法的時候,弟子固然是差,老師十全十美的樣子,樣子也不大容易找。我特別說「樣子」,為什麼?老師還是有佛菩薩來的,但是這個佛菩薩來的,佛菩薩之所以來,一定跟緣起相順的。我們平常想像當中,啊!佛菩薩示現,好像他扮一個樣子,錯了!佛菩薩示現,一定要順著緣起示現,這個我們要懂得的。是佛菩薩示現,但是你是一個渾身凡夫相,那個佛菩薩示現那個相的話也就是渾身凡夫,比你好一點,這我們要懂得。所以那個時候這佛菩薩開起口來也是會說錯的,做起事情來是做錯的。那是—真正的原因啊,就是跟這個我們這個染污之業相應,我們要了解這一點,這個概念很重要!
這種情況之下,欸!是,除了佛菩薩示現,還有呢?的的確確是比我們高明一點師長,這種人也是有的。那這種人的話,的確他有很多錯誤的地方,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要我們的智慧去辨別,他下面就告訴我們這一點。說如果這個老師說一切要隨順他,萬一他跟我們說不合理的,乃至於告訴我們的違背戒的,那你怎麼辦呀?因為在密教裡邊,從印度到西藏,這個老師就是佛,他說什麼你總歸聽他;以前是的,以後不一定是。
最近在《佛教寶藏》裡面,有一篇相當好的文章,說這個東西,如果萬一這點用得不善巧的話,害了,害了!所以不但要「契理」還要「契機」。在這種狀態當中,契這樣的根性的人用的法,換一個機的話,他不一定派得上用場。像密勒日巴尊者那個時代的那種作風,用在現在不一定用得上。同樣地,在我們中國,我們看見那個盛唐的時候,了不起的大祖師這種作風,用到我們現在這裡,我們也不一定用得上,我們也不一定用得上,這個我們要了解。那麼現在這個時候,所以說碰見這種情況,下面告訴我們,說:
【《毘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
如果這個老師告訴你的不合理的話,你不要去做。戒上面這樣說,經上面也這樣說。
Q1: 如果這個老師說一切要隨順他,萬一他跟我們說不合理的,乃至於告訴我們的違背戒的,那你怎麼辦呀?
Q2: 師父說: 因為在密教裡邊,從印度到西藏,這個老師就是佛,他說什麼你總歸聽他;以前是的,以後不一定是。為什麼?
Q3: 為什麼佛菩薩示現那個相的話也就是渾身凡夫,比你好一點?
手抄第三冊:P128L1 ~ P129LL3
音檔:[20B] 01’21”~[20A] 04’30”
【幾時親近者,如博朵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我還記得自己一個經驗,離開現在二十多年了,離開現在二十多年了。那個時候我剛出家,因為受這個時下的影響,總覺得現在這個環境不太好,真正想修行的人一剃頭馬上閉關,住茅篷。我也這樣,一心一意呀,師父剃完了頭我就住茅篷。那個獅頭山,我在獅頭山元光寺,家師是上本下明老和尚,他已經走了好幾年了。那個地方樣樣東西是坐享現成,唉,我也可以說家師待我仁至義盡。那時候我完全不懂啊,我居然還要去住茅篷,鬧著要去住茅篷。那時候他們是十二點鐘吃飯,我因為要持午,一定要十一點半,他專門下面人十一點半把飯送上來,我居然那時候還,居然還良心發現,說:「啊!還讓他們送上來不好,我自己去拿。」現在是越想越可笑,越想越顛倒,越想越懊悔!然後下面我一個人先吃,他們還特別弄好的,就這樣,我心裡還不滿意,總覺得他們都不如法,他們都不如理!就是這樣,所以我還要去住茅篷!
結果我師父大概也忍無可忍,他老人家真好啊!他後來說:「那你要住茅篷,你就去住嘛!」欸,那天我看到那口氣,他也不會像我這樣的糟糕,他還是很婉轉的,這意思就是這樣。後來我想:「對呀!那我真的去茅篷,現在一切坐享其成。就是我下面去拿,他樣樣都弄好了。我住這個茅篷,吃哪來啊?其他東西能不能來?」我想了半天,我不要住了。我也沒講要離開,他看見我弄了幾天,他也沒講,笑了一下。旁邊有人告訴我:「某 人啊,你現在不去住茅篷啦!」我就想:「欸,不行、不行!」欸,那個時候就旁邊有人要去住茅篷,我心裡又癢癢的,後來我就想:「讓他先去,去成了我也跟著去。」結果幸好沒有去。整個過了一、二十年以後,往後我們當然中間也有機會見面,見了面以後,他懊悔了:「唉呀!某人啊,結果我就這樣拖死在這裡,自己說當初跑得來好想用功,結果用了半天呀!剛開始好像有一點樣子,到後來就這個樣,到後來就這個樣。」等到我跟《菩提道次第廣論》,一講,啊!他本來對我來說是個上座吧,我剛開始的時候,他很多地方提示,告訴我,我也一心一意地聽從他。他聽了以後覺得聞所未聞哪!跑得來天天恭恭敬敬地聽,我還覺得心裡很過意不去。我說:「這個不是我的,這個是大師佛陀圓滿的教法。」
我就隨便自己想起這段公案,給你們提一下,但願在座的諸位,不要犯我這個錯誤。至於說剛才弄了半天,大家還是這個樣,我想這一點在座的我們有幾位同修,說不定有這個經驗,或者少—乃至一年、二年,多—三年、四年弄了半天,好像還是這個樣子。但是你真正親近了善知識以後,會不一樣,你會日日夜夜感覺不一樣。
Q: 師父住茅棚的公案大家有什麼看法或啟發呢? 這跟原文有什麼關係?
  1. 讚頌
跟上文殊行          詞曲 : 真如
秋風的原野 遍地黃金   大雁過長空
最美的足跡 你走過人間 絢麗如長虹
小鳥睜眼望著天空 雄鷹請帶我行
翱行無盡智慧蒼穹 快樂菩薩行
聞思的寶山美得難忍哪 一重又一重
佛菩薩的光明如千日   大樂悲智融
五大論的妙筆繪金宮   絢麗的應成空
所有的眾生你快來此啊 跟上文殊行
從樂趣樂無能勝 輕舟萬里行
所有的眾生你快來此啊 跟上文殊行 (以上共唱三次)
跟上文殊行 (口白)跟上文殊行
<<新竹廣論學員 讚頌觀摩會>>
觀摩會時間:2019/7/21(日) 9:30-16:40
地點:新竹分苑佛堂
  1. Homework
廣論下週進度:
7/11廣論課停課一次:改為企業營營隊護持。
@造訪心靈的家,看照片,看總結http://www.mylamrim.org/
~真誠邀請家人朋友一起來上廣論課
~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