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262廣論班 課程總結(第32堂)(2019.03.21)
  1. 善行分享
仁封:團體有很多活動,參加前都會想是否會是我想要的內容?但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次淨源茶場參訪,感謝很多師兄姐費心的籌備,中午茶餐真的很棒。文郁說:蔬食可煮成這樣,以後就不用擔心吃素了,本週文郁去參加了蔬食班。最近持續在做觀功念恩的練習,在企業界講究效率,養成慢心很大,尤其對於績效不好的同事會很急躁,沒有學好真的很慚愧,還要多加練習。祈願法會有學到修心八偈,有煩惱產生的時候,可多看修心八偈,希望能可以做到「微惑尋生即覺察」。
如瑜:這次淨源茶廠參訪收穫滿滿也真的很開心,參訪中瞭解了做有機的辛苦。師父真的很有遠見,我們應該多支持有機事業;最近多一直在對父母觀功念恩,早上起來就想今天要做觀功念恩,晚上也會反省今天的觀功念恩做得好不好。
淑芬:我們全家都參加了讚頌音樂會。憶師恩法會時我對讚頌就很震撼,我很期待這次的讚頌音樂會,我非常喜歡男女高音唱讚頌的那一段,真是樂在其中,原來佛教音樂也可以這麼美妙。淨源茶廠參訪義工們的戲劇表演讓我很感動,讓我瞭解做有機這麼辛苦,也很佩服師父這麼有遠見,我要好好跟著師父學習。
堂軒:很隨喜,每個活動我都有參加,我覺得每個活動都不得了,我希望以後每個活動有都能參加;做一件事情真的都不容易,我嘗試背誦大悲咒,經過一番努力,我現在已經可以跟得上,很隨喜我自己;參加學習半年多來,我覺得每個活動都有珍貴的一面,每個同學都應該珍惜。
怡伶:這次參訪我最有感受的是品茶這一段。有一位台上師姐說要「用心」,她說以前不知道怎麼用心,因此在照顧小孩時,都會手忙腳亂,他父親告訴他一個方法,用心就是要瞭解對方的特性,瞭解之後才能在對的時間作對的事情,照顧他、幫他的忙,跟他合作做出大家期待的結果。用這個方法(瞭解對方:聞茶香、觀茶色)可以用來泡茶。有機不只是耕種法而已,而是一種心態,有機的核心是合作,藉由人、環境、一切生物緊密合作。
桂蘭:我與一位長者都曾是生命線義工,這一位長者因年紀大了,因此搬至台中與兒子同住,年長者生活會覺得無聊,就像小孩一樣,需要人家陪伴,因此常北上找我們聊天,有一次好像生病了,我們就將他送去醫院,我的媽媽年紀也大了,鄰居也常幫助我們,我們也要幫助別人,要觀功念恩,要有互助合作精神。
  1. 消文
廣論進度: P26LL02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 P27L5所餘三種亦如是說
音檔:[15A] 07’23” ~ [15A] 28’06”
廣論段落: 【此亦如云:「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非移自證於餘者,示法性諦令解脫。」】
廣論手抄: 這佛啊,不是拿水來把你的罪洗掉,也不是用他的手,他雖然有神力神通,欸,沒辦法幫你除掉苦,也絕對不是以自證的移到你身上面。他怎麼?把那個法的真實的內涵告訴你、開示給你,教你這樣認真去做,得到解脫。那為什麼這個地方要插這段話?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善知識的行相認得了以後,你從善知識那裡到……,不是說善知識啊,你只要靠著他啊,然後他就把你一口氣一吹,然後呢像泥塑木雕捏一捏,把你捏成一個佛,不是的。把這個佛法的道理告訴你,你還是要很認真努力精進去學,那時候得到解脫。
這是為什麼我要鼓勵諸位看那個善知識的傳記,否則的話,我們大家總覺得:「哎呀,現在我是凡夫啊,然後我在這裡磕了一個頭,磕到哪一天的話說不定開悟了! 啊,好!」沒有這件事情,絕對沒這件事情!必然的沒有一個例外的,你一定要了解,那時候我們聽聞。聽聞啊如果你把握不住這個原則的話,也是這樣的,越聽越遠,是越講越遠!這個重要的概念。下面才告訴我們:
【若除為他說無謬道攝受而外,無有以水洗罪等事。】
所以總結一句話,一句話:除了把正確沒有錯誤的這個,告訴你攝受以外,其他的絕無任何方便能夠淨化你的罪。
問題1: 「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眾生苦」,經過藥師咒加持的甘露水有用嗎?幫別人迴向有用嗎?
問題2: 佛菩薩是用什麼方式幫我們?
知岳:本組有很多種想法,但是懷疑佛法的比例蠻高的!”甘露水”有心理安撫作用,以前有過類似實驗,應該有用!至於”幫別人迴向”,如果在同一空間,對方還可以感受得到,假設是要給遠在美國的阿嬤,就不確定了!
泰政:我覺得是沒用的!只有把自己(善行)的迴向加注在慧力上才有用!然後由慧力再轉變為功德就能起作用!否則只有口中唸佛,心沒念佛,沒有用!例如,像心靜下來唸佛經有用!若心靜不下來,唸沒有用!
【如是若於諸所學處,不樂修行,唯讚學處所有美譽,或其功德以謀自活者,則不堪任為善知識。 】
所以我們真正要在這個地方重要的,不要對別人去評頭論足,他好,讚歎不已,他壞,你就說他。你自己看,我應該怎麼辦?「見賢思齊焉」。看見他精彩,想:我怎麼樣才能夠跟他學,他為什麼能夠做到,找到他做到的因,你能夠努力去做,你就是他,就是佛。「見不賢是內自省也」,看見人家不對,自己反省,說:「啊,我可不要這樣!」我們不要去評頭論足別人,那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一點意思都沒有。
Q1 : 師父說:[不要對別人去評頭論足,他好,讚歎不已,他壞,你就說他],為什麼?
Q2 : 他好,你讚歎不已,有錯嗎?
堯仁:不要對別人去評頭論足,他好,可以適當稱讚,他壞,也沒必要講他,有些人講了未必會改,不如由我們自身去提升比較有用。我們若沒觀別人的恩(功)就會觀別人的過,所以要多去觀別人的恩(功)而不是一直去觀別人的壞。下一題,是可以去稱讚別人,但是還是建議把多一點時間留給自己修行。
盈嬌:我們不要對別人去評頭論足,他好,找出他好的原因跟他學習,把自己變得更好;他壞,我們評論他對我們自己沒有用處,我們要警惕自己不要跟他一樣。第二題,對他讚歎沒有錯,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認真修行,修行的成就是我們自己的,要確實去做。
俊良總結:見賢思齊,看別人不只是思,還要去實修。譬如在職場我們看到前輩的簡報做得好,我們可以學習,讓自己向上提升,看到同事不好的時候,例如發了脾氣,我們要警惕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我們聽聞之後,還要思維,更進一步實證實修。
班長收攝:跟別人說謝謝或在網路按個讚的時候,是真心的嗎?要常常檢查自己的內心。又例如公司同儕升官加薪,我們一般升起的是忌妒羨慕的心,會讚嘆他進而想到要找出他成功的原因嗎?因為我們是要修解脫的人,不是單表面上看這個人的好或壞,不管順境或逆境,都要回來檢查自己的內心狀態,是見賢還是在思過?才不會落入只讚美尸羅,卻不求尸羅沒有修行的狀況。要知道戒的內涵,一定要多聞,要多聞一定要親近善知識,這也是為什麼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這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