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60L01 思惟病苦分五~ P162L04 如是思惟

音檔:[69B] 20:46 ~ [70B] 11:43

手抄稿第九冊:P167L6~P198LL2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思惟病苦分五。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謂若有云,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當於此等審細思惟。《廣大遊戲經》云﹕「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眾生,當觀老病壞眾生,惟願速說苦出離。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眾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令盡財穀及大藏,病常輕蔑諸眾生,作諸損惱瞋諸愛,周徧炎熱如空日。」
思惟死苦分五。謂捨離圓滿可愛財位,捨離圓滿可愛親族,捨離圓滿可愛朋翼,捨離圓滿可愛身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乃至意未厭此諸苦,當數思惟。前四為苦之理者,謂見當離此四圓滿而發憂苦。廣大遊戲經亦云﹕「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眾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眾生,猶龍金翅象遇獅,同草木聚遭猛火。」
思惟怨憎會苦分五。謂如遇怨敵,便生憂苦,畏其制罰,怖畏惡名,遭非讚頌,畏苦惱死,違正法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思惟愛別離苦分五。謂若捨離最愛親等,由此令心發生憂慼,語生愁歎,身生擾惱,念彼功德,思戀因緣令意熱惱,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如愛別離,求不得者,謂務農業秋實不成,及營商賈未獲利等,由於所欲勵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憂苦。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其中初者,謂依受此取蘊,能引來生以後眾苦。第二謂依已成之蘊,為老病等之所依止。第三第四,謂彼二苦粗重隨逐能生彼二。第五謂初成取蘊,即便生為行苦自性,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於三苦時此當詳說。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發生此者,亦隨當從無垢聖語,如量解釋,先正尋求清淨了解。次須長時觀擇修習,引發其心猛利變動。故薄伽梵令知苦諦生死過患,宣說八苦,所有密意,如聖無著極善決擇而為宣釋。如博朵瓦云﹕「於六趣中,隨生何趣,其後發生病痛死等,眾苦惱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應,忽爾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時,必不能越。我等於此,若起厭離,須斷其生,此須斷因。」當於前說,生老病死等已生眾苦,如是思惟。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思惟病苦分五。】
苦也分五個,把它唸一下。我想這個苦大家都容易體會得到,所以唸一下你們自己去體會它。第一個:
【身性變壞者,謂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增長憂苦多住憂苦者,謂身中_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
這是第二個。
【不能受用悅意境界者,】
平常的時候,你要眼睛也好,吃也好、玩也好,那個時候都不行了。
【謂若有云,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諸非可意境界受用,雖非所欲須強受用者,謂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
前面是說你歡喜的,對不起,不行。你不歡喜的偏偏要,就這樣。
【速離命根者,謂見病難治,便生痛苦,當於此等審細思惟。】
同樣的。
【《廣大遊戲經》云:「多百種病及病苦,如人逐鹿逼眾生,】
就像人,打獵的人趕那個鹿一樣,這個病,這個病來害我們也是這個。
【當觀老病壞眾生,惟顯速說苦出離。】
趕快啊!要從佛那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個苦,從這個地方想辦法跳出來啊!
【譬如冬季大風雪,草木林藥奪光榮,如是病奪眾生榮,衰損諸根及色力。】
一樣!
【令盡財穀及大藏,病常輕蔑諸眾生,作諸損惱瞋諸愛,周遍炎熱如空日。」】
這個文字也不必解釋,這個文字自己仔細地觀察,反正像這種東西自己都體會得到的,很容易。體會得到的,體會;體會不到的,信得過佛,努力去思惟、觀察。現在目前這個時候最切要的一件事情,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概念提起來。 最後,生、老、病、死當中,「死」:
【◎ 思惟死苦分五。謂捨離圓滿可愛財位,捨離圓滿可愛親族,捨離圓滿可愛朋翼,捨離圓滿可愛身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乃至意未厭此諸苦,當數思惟。】
只要我們的心念當中,對前面這個真相不認識,因為不認識而不厭離,乃至於貪著。在這種狀態,要不斷地思惟,現在我們不忙別的,真正要忙的是要忙這個啊,這個要注意啊!我們現在這裡要求學問,不要把它看成學問看,它是目的在這裡。你能夠在這個上面,那就是你的大學問,否則你認識得再多是沒有用啊!
【前四為苦之理者,謂見當離此四圓滿而發憂苦。】
這個就是說財位、親屬等等。
【《廣大遊戲經》亦云:「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眾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
這個是自己的業力所感得的,你沒有辦法可想的。
【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眾生,猶龍金翅象遇獅,同草木聚遭猛火。」】
這個死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不管在任何狀態當中,一旦死來了,好,就這麼一條路,就這麼一條路。這個是生老病死,這個四樣,今天這個地方說一下。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第161頁。八苦已經講了生、老、病、死,每一個裡邊分五個項目,每一個裡邊分五個項目。這個是多去思惟、觀察,那麼那個時候,會產生強烈的一種感受,說人生無非都是痛苦。那麼下面另外四個,那就是眼前我們處處地方,感受這個三種,最後一個實際上呢,這就是根本,最重要的。現在一個一個地我們討論下去,看文:
【◎ 思惟怨憎會苦分五。】
也分五樣。
【謂如遇怨敵,便生憂苦,畏其制罰,怖畏惡名,遭非讚頌,畏苦惱死,違正法故,畏懼死後,墮諸惡趣。當思此等。】
世間理想的事情,偏偏不容易找到。那麼不理想的呢,我們不希望的呢,偏偏排遣不開。怨的冤家,瞋的,你所討厭的,偏偏要讓你碰到。我們眼前想想看,的確隨時隨地沒有一樣東西稱我們心。那麼這個裡邊分五個項目。遇到怨敵,就生憂、苦—心裡面憂愁,然後呢,怨敵互相傷害,身上面苦惱。這憂苦也可以分身心、兩方面,也可以總和身心而言。
那麼又怕他,這總的,怕他傷害你,怕他傷害你,這第二個。由於這樣,同時呢「怖畏惡名」,這個怨家,大家都—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那麼種種的對我們的誹謗。然後呢,「遭非讚頌」,讚跟頌是我們希望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偏偏不但得不到,而且傷害你。還有呢,怖畏惱死,不但是眼前實際上的名譽,實質上的傷害,而且乃至於因此而送掉性命。送掉了性命呢,「違正法故」,還要怕死後墮落惡趣,這樣。這個五個方面。怨的呢偏偏碰到,反過來你希望的嘛,偏偏要別離!
【思惟愛別離苦分五。謂若捨離最愛親等,由此令心發生憂慼,】
第一個憂愁,心裡邊真是……。
【語生愁歎,】
心裡面嘛,憂慼;開起口來嘛,唉呀,真不曉得什麼是好!
【身生擾惱,念彼功德,思戀因緣令意熱惱,】
因為想起來這個恩愛的人有種種好處,捨不得啊!心裡面就放不下。
【應受用等有所缺乏。當思此等。】
因此我種種的受用也缺乏,也分五項,這都容易懂。
【◎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
這第七個,你要求的呢求不到,
【如愛別離】
就像愛別離一樣,愛別離是你親愛的,所
【求不得者,】
就是你忙的事情。
【謂務農業秋實不成,】
種田人呢忙了半天,收成不好。
【及營商賈未獲利等,】
作生意人呢,得不到利益。
【由於所欲勵力追求而未得故,灰心憂苦。】
這個文都容易懂。那麼我們這是把這個所說的意義,隨時隨地多方面,擺在我們現實生活狀態當中去體會。譬如說,乃至於我們出家了,修學佛法了也是,唉呀,想像當中一番熱誠,可是跑到哪裡呀大失所望!那就是什麼?求不得。求不得的另外一面呢,偏偏碰見的,那還不如我們想像。萬一你覺得滿好的話呢,也不一定能夠好—覺得現在,喔唷,許多真正有成就的等等,偏偏你又沒辦法跟著他,就是諸如此類。不管是世間、出世間,在在都是這種現況。最後
【◎ 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分五。】
平常我們常說「五陰熾盛」、五陰熾盛,到底怎麼個熾盛法呢?那麼這一個地方說一下。實際上呢真正這個思惟這八苦當中,真正最重要的歸結起來,就是這個最後那個五種取蘊當中的這個苦。我們修中士道的重點,重點就在這個地方,現在把這個我們好好地學一下。
【謂是當成眾苦之器,及依已成眾苦之器,是苦苦器,是壞苦器,是行苦器。於此諸苦當數思惟。】
這五個取蘊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所謂的五蘊。「色」,就是我們現在的色身,有色身,形色所成的,然後呢「受、想、行、識」,那是心蘊。「識」,最後那個識是識體,它識的心所法,它識的功效—受、想、行三樣東西。那麼總合起來呢,有這個五個大類的東西,合成功一種身心相續,這個身心相續在五趣當中是不斷地輪轉,所以叫「數取趣」,不斷地在這個輪迴當中輾轉,這個東西—五蘊、五取蘊,平常我們說的「人」。這個人擺在自己身上那就叫「我」,一切問題無不都從這個上頭出來的,這個是整個的一切問題的根本。現在我們看看,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平常所要求的一切一切,無非都在忙這個,無非都在忙這個,現在看看這個是什麼?
說這個東西,「當成」,將來還沒有成之前,那所以說將來會得到。當你得到的時候—眾苦之器,對於未來來說,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器」就是個器皿,譬如說我們這個茶杯裝水的,現在這個五取蘊呢是盛苦的。這個東西將來一旦成就了,幹什麼?喏,就是裝一點苦,沒有別的,它這東西就是這樣。「及依已成眾苦之器」,已經成就了呢,一切的痛苦是依這個上面而來的,這個東西有這樣的不理想,除了苦沒有別的。然後呢本身就是「苦苦器」,它本身就是苦苦,對於苦的東西當然是苦!這個苦,哪裡?就在身心上感受的。那麼還有快樂呢?對不起,快樂是「壞苦器」!它快樂是壞的,它壞的時候,你也痛苦得受不了。還有呢,「行苦器」,平常的是雖然並沒有感受到苦樂,對不起,它停不住的,諸行無常,永遠向前推衍。推衍的結果呢,你總還在這個苦當中轉,對於這個應該數數思惟。
我們真正應該認識的,指的苦諦,特別從這個地方,這是根本。這個各式各樣的因很多,平常我們討論問題這裡要注意喲!就是我們必定要把握住根本何在。平常我們往往學了很多東西,你所看見的也許你很有道理,可是總在枝末上面轉,結果看了半天把握不住這個根本,走遠路,乃至於越走越遠,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同樣地,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你必定首先要把住根本在什麼地方。平常我們真正講的苦,各式各樣的,歸納起來無非要找到:欸,是苦!那麼你要除掉苦,根本在哪裡呢?這個你必定要首先認識它。
同樣地,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現在這個佛法是浩如煙海;不要說佛法浩如煙海,三藏當中我們說,唉呀,我們下腳第一步—戒,戒又這麼多。啊!然後這個東一部、西一部,大眾部、上座部、一切有部,乃至於你的的確確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是在任何一方面,你要找到它的最主要的根本,從這個地方,那麼然後呢從根本上面把握住了,慢慢接到枝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也唯有這樣才能夠解決,要不然這個問題總歸不能解決。那麼現在我們這裡看下去:
【其中初者,】
這第一個。
【謂依受此取蘊,能引來生以後眾苦。第二謂依已成之蘊,】
這只是當成的,一受了這個取蘊以後,受了這個取蘊,就因為……譬如說我們現在有了這個五蘊以後,我們造種種的業,將來一切的以後的苦都是現在造,然後呢引來以後的,引來以後的。然後同時對現在來說呢,一切的苦也依於現在,所以它現在固然是苦,同樣也引發以後。當你引發以後,以後這個現起的時候,它又再引發以後,永遠這樣地增長。現在的苦是什麼?
【為老病等之所依止。】
前面說的生、老、病、死,然後呢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都從這個上面,所以它那個根本就在這裡。
【第三第四,謂彼二苦粗重隨逐能生彼二。】
第三、第四呢,就是苦苦跟壞苦,這個兩樣東西是為什麼呀?因為由於這個當成的五取蘊,以及已成的五取蘊,這個兩個上頭「粗重隨逐」。就是這個我們的身心,是煩惱雜染所感得的,這個煩惱雜染所感得的內容,無非是異熟、等流、增上輾轉相應,一直在這個「種、現」(編者按:指種子、現行)輾轉地流轉當中,所以這個叫「粗重」,一直不斷地在這個上面。由於這個輾轉地引生,所以無非是苦苦、壞苦。那麼最後一個行苦呢,
【第五謂初成取蘊,即便生為行苦自性,】
一開始那就一直在行當中,實際上所以說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在我們感受得到的這個情況之下。那以前有沒有?有,只是我們感受不到的。實際上這個行蘊,從無始以來,一直從來沒有停過地一直在進行當中,這個真是問題的中心。
【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是行苦故。】
因為我們現在的一切諸行是什麼?以前往昔的無明,由無明所造的種種雜染之業所感得的,所以必定還是按照這個惑業的行相來轉,一切都是惑業來決定的,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必然之間,會隨著這個因行而向前流轉,這個是行苦。那麼關於這個,
【於三苦時此當詳說。】
苦苦、壞苦、行苦,這個下面會詳細告訴我們。為什麼他下面還要詳細告訴我們呢?因為這個是根本,最主要的根本。你認得了這個取蘊的特質以後,那個時候你才會產生大厭離,要不然我們一天到晚就忙什麼?忙這個東西。實際上呢這個才是我們的生死根本怨家,生死根本怨家!所以佛一再告訴我們,這個東西是一無是處,一無是處啊!這唯一的好處是什麼?湊現在這個東西能夠修行。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你為了修行,你還逼不得已地要吃的、要住的。那吃怎麼辦?去討飯,討到什麼只要塞飽肚子就行;住呢,唉呀,你哪裡都可以,樹下一宿就得。現在我們呢遠不止此,因為我們不認識,所以一天到晚就講究這個東西,一天到晚講究這個。因為講究這個呢,一切的煩惱是由此而生,一切煩惱由此而生!
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在家人忙些什麼?說到最究竟的,這個是兩大主題之一,兩大主題之一:一個是生命的保持,一個是生命的延續。生命的保持就是為這張嘴巴,就是這樣。然後呢我們出了家以後,照理說要解脫這個東西,實際上呢因為這個根本問題沒有認識,所以一天到晚是還忙著它。那個嘴巴是啊,那真是,說起來,不管你怎麼說得頭頭是道,一跑到那地方問題都來了,問題都來了,還有種種的藉口。這個原因為什麼?就是我們對這個基本的概念不認識。
前面儘管講很多苦,是的,可是他找不到根本。現在這個地方,把那個根本找出來了以後,到那個時候,你把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了。當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了,前面所有的苦,都是由於五取蘊而產生的,當那個五取蘊的問題解決了,連根拔除了,上面的都沒有了。所以要說前面那些問題的,為什麼?就是策勵你對現在的這種狀態,感受到絕大的不如意,然後呢那個時候你努力地,去要找解決這個問題。要去找解決,然後呢你追根究底找到根本,於是就拔除了。
這個概念為什麼一再強調?為什麼佛在前面的時候告訴我們?這是我們現在處處地方,為什麼必須要知道?說你要講修行,是的,那麼你從哪裡修行起?如果你不了解這個,你修了半天,那不是空忙嗎?因為你摸到的只是邊邊的一部分,說要修行、要修行,有很多人就是這樣:唉呀,最好我去修行,你忙這個幹什麼!你為什麼要修,修些什麼啊?他也不知道!那既然不知道你怎麼修?另外一種呢,說那我要懂道理的,忙了半天越走越遠,文字上面越扯越不曉得扯不清去了。所以在這個地方再強調一下,強調一下,你必須要把握住這一些問題,把我們有限的精力集中在這個地方!然後你把那個中堅問題解決了,好!下面自然就跟著也都解決。
下面再說,說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這個問題在這裡。反過來,假定你對這個問題不了解,那什麼現象呢?
【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則其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
假定關於這個問題,換句話說,五取蘊的本質是什麼東西,你根本不認識。因為它本質是苦的,你不認識是苦,既然不認識苦的話,我們還直覺得這是我,快樂得很啊!要營養,要長得胖胖,要長得肥肥,然後呢要求它舒服,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切問題都來了,當然,哪可能發生真實厭離!現在前面已經了解了,所謂解脫是什麼?就是從縛著當中解開來。什麼是縛著?惑跟業。這個惑跟業綁著什麼?就是綁著我們這個五取蘊。所以你必要在這個五取蘊上面,產生絕大的厭惡,求解脫的心。那個時候才進一步去找,它什麼原因而綁著的等等,整個的修行佛法的根本從這裡。
現在既然你不了解,於是就不能發起真實的厭離心;既然不能發起真實厭離心,你求解脫的心請問從哪裡發生起?因為你要解脫,所以那個時候你要去求種種解脫的方便,修那個道。那個時候才會有:啊,持戒是必須的!在這個基礎上面,念佛也好、參禪也好、學教也好。現在關於這個問題你找不到,沒有把握住,然後你說念佛、持戒,然後你說參禪、打坐,你坐,幹什麼啊?你幹什麼啊?你作了很多學問,你為什麼?我們不是在無的放矢嗎?所以前面說這個問題你沒解決,就像射箭,就像我們打靶一樣,靶在哪裡不知道,拿了槍朝天亂放。朝天亂放那最多浪費你子彈,我們現在是亂放的話打死了很多人,然後呢你就賠這個命欸!我們就是做這個事情。
所以這一點大家不必忙著去修行,你必須忙著—我為什麼要修行!然後你有了這個,然後再找你修行的方法,那個時候你覺得:啊!這個方法配我的胃口,適我的根性。然後你全部精神,你自然解決嘛!哦,曉得現在這只有念佛,於是你聽見了牢牢抱著一句佛號,不管人家天塌下來,那是人家的事情。如果你發大心,「等到我去了,然後回過頭來幫助別人」,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你持戒,你只要把握住一個,哦,那戒上面告訴你,你能夠這樣清淨的話,小則生人天,大則得解脫,你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乃至於,所以為什麼人家說「乘急戒緩」,它的目的在什麼?在這裡,你把握住這點的話,你乘急戒緩也可以解脫。否則的話,對不起,那一定出毛病的,因為戒是根本嘛!
為什麼講乘急戒緩也可以解脫呢?他到那個時候來講,「喔,這個是根本啊!」他一定要全部精神把那個根本問題解決。所以他把那個根本的,持這個戒本來要三具,身、口行持一點都不能錯,那時候他發現:只要把他的意把握住了,其他枝葉慢慢地再來,這樣。所以如果是念佛的話,他腦筋裡除了一句佛號什麼都沒有了,當然解脫!然後參禪的,他一天看著是「念佛的是誰?」、「拖著這個死屍的誰?」一定要找到它。欸,結果找到它了,跟空性相應了,那當然問題解決了。所以人家古人所以說「乘急」,是從這個地方急起啊!我們現在講乘急戒緩,緩了半天,乘急不急,戒又緩掉了,不墮落,到哪裡去!反過來說,那好,我們戒急了,它戒為什麼教你急呀?它目的還是這個,告訴你這個是生死的根本,不可以做啊!要在這個地方擋住!啊!於是你內心當中戰戰兢兢,因為了解:我們對事情的真相,凡夫畢竟是凡夫,不可能了解!
所以有一天一位同修來跟我談,他是一個非常精采的人,哎呀,曾經弄過那個戒律。他當時告訴我:真正我們弄這個東西要到羅漢。我非常讚歎,一點都沒錯,為什麼?我們到了那個時候,心裡才不會被現行煩惱所轉,那時候你能客觀地見到這個問題。這個話是對的,可是我們現在做得到嗎?這個我們不談,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們雖然做不到,可是我們要問現在我們因地上面忙些什麼?哪!就在忙這個。你把握住這個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儘管我們不可能把這個東西的問題,能夠圓滿地把握住,不怕!根本在哪裡你把握住了,你只要在這個地方下去,那一定問題解決!而這個戒的真正的目的在哪裡?就是這個。否則的話你如果弄不到的,然後戒行、戒相上面,喔唷,這個、這個,這個、那個,弄了個半天還是越走越遠了,這個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告訴我們:假定你對這個的生死取蘊的自性,沒有真實地了解的話,你求解脫的心無發生處。現在出家修行的目的幹什麼?前面告訴我們不但是單單作一個羅漢,作羅漢你八關齋戒也可以解決,你何必這麼行?沙彌也可以解決,像均提沙彌等等,你何必弄個兩百五十條這麼難行,得到一點的義利啊?這個我們必定要了解啊!所以這個是它的根本哪!
【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
對自己呢,發厭離心;然後因為自己了解,原來這個東西這麼個可怕法,這個問題都在這個地方,由此而推己及人,那麼那個時候發大悲。所以大悲,必定自己深深見到這個東西的可怕,然後你憐憫別人。現在你對這個東西都貪著難捨,你憐憫,你憐憫些什麼啊?那不是完全顛倒了嗎,完全顛倒了嗎?所以這地方很明白的,是沒有厭離心絕不可能有大悲心,所謂大悲心那只是騙騙人。不過在這個地方我們有一點要注意哦!這是理路是我們清楚,然後呢行持上去的時候,必然地先了解了理路慢慢上升。所以我們是一個凡夫,你問我:你有沒有厭離心?我懂得厭離心,有的時候碰巧,碰到一點點,經常狀態只是策發自己—就因為自己不能厭離所以策發!但是我雖然現在連厭離心做不到,可是我的目的是要成佛,所以我時時提醒我要發大悲、大菩提心,這個絕對正確的,絕對沒有錯。就是你了解了這個理路,然後一步一步策勵自己上去,這個是正確的路子。
所以剛才講那個道理,一開頭你一定要圓滿地認識,不是圓滿—正確地認識,然後呢步步上升,你就不會走冤枉路,這個是它最主要的,最主要的。那隨時弄錯了,欸,弄錯了,拉回來;弄錯了,拉回來,那麼那個時候大家師友之間啊,就產生了最好的互相的助力,這個根本的問題。所以現在人家說:「哎呀,我是個大乘菩薩,這個出離心這個都小乘行者做的。」我也不曉得他這個佛法是哪裡學起?至少在我是不懂的。我看見龍樹菩薩,人家都說這個是「八宗共祖」,最了不起的,無著菩薩,不管是哪一個完整的傳承當中,說得清清楚楚,他那個大悲心一定從這個上面發生的。是,等到他啟發了大悲,他主要的一天到晚,那個時候忘我而忙別人了。所以他那個形象上面,的的確確是跟那個全部精神貫注在只解決自己問題的形式,有一點差別。但是你根本地深入去探索的話,這個內涵本質是完全一模一樣。內涵是什麼?喏!這些數取趣在生死當中痛苦,他要把他從生死當中透脫出來。他深深地了解這個取蘊的本身是苦,這一點絕對共同,絕沒有例外!這一點沒有,沒有佛法!所以這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的。
所以現在第一個概念從這地方,我就非常歡喜,從做不到這一點來說,我常常覺得難過;從了解這一點來說,我無比地歡喜。唉呀,我覺得在今天這個末法時代,大家這麼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不曉得什麼是好,居然最完整、根本的教法在這裡,啊,感到無比地慶幸!如果我們不是宿生有相當的善根,碰不到。為什麼?業感緣起,就是這樣簡單。你沒有積這個善根絕對碰不到,想到高興啊,想到高興啊!然後推動著自己,趕快努力。既然前面告訴我們有這麼事情做不到,現在又了解了怎麼去做,這個力量就來啦!一個是拉你的,一個是推你的,又拉又推那當然上得去。
所以當你感著得拉了歡喜的時候,一個不小心歡喜到別的地方去了,趕快想想:唉呀,我還有這麼多錯!所以那個拉到別地方歡喜心,就被這個苦切的心情把它對治掉了,變成功推的力量。結果那推、推、推、推,推得太緊了,到那個時候心裡面又換一個想法,變成拉的力量,啊,心裡又歡喜!這樣狀態當中,不管你是歡喜也好,不管你是悲切也好,方向總歸是一路向上,這個是我們這個地方應該了解的,應該了解的。
然後呢方法上面,同樣地我們要認真探討,儘管,是!無不是走這個出離的路,不管是自利利他,但是那個方法萬一弄得不對的話,我們以為做對了,結果走、走、走、走,走到邊路上面去了。就像剛才說的,喔,又講修行,結果呢他自己不懂得道理;然後呢要講道理,又把握不住這個中心,諸如此類。
【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
所以不管你大乘小乘,這個概念、這個認識最最重要的,這個是問題的中心。到了這裡我們大家曉得:為什麼現在我們好像要學很多東西,卻以本論為先,大家了解了,喏,就這個。你把握住這個根本,然後你才曉得:啊!那個時候我要學什麼?要學戒。戒的目的什麼?在這裡啊!嗯,那就對了。然後你曉得要念佛,哦,為什麼要念佛?原來這樣啊!那持戒等等無不在這個上頭。所以你把這個概念把握得住,學什麼就成什麼!
【發生此者,亦隨當從無垢聖語,如量解釋,先正尋求清淨了解。】
欸,曉得了,那麼又告訴我們學的次第呢?那麼這樣的一個重要的真正聖道的命根,它這個根本怎麼發生的呢?唔,必須要隨「無垢」。他不說正確而講無垢,妙了!有的時候我們正確,這個對了,但是對不起,你這個對、他那個也對、他那個也對,這個這麼多「對」當中,這一個地方也許有的是枝末,有的是根本,你要轉圈子。他反過來—無垢,就是說他這個絕對沒有錯的,都是正確的、正面的。所以這個用反面的反顯,跟正面的提示,兩個的差別我要說一下:正面的提示提出來了以後,有的時候有漏洞的;如果反面反顯的話,換句話說,他把錯誤的地方整個地擋住了。
譬如說我昨天講的,一個同修講的這個經驗。他說他到那時候用功,哎呀,用得心裡很緊,然後因為他是一個在家居士,那當然了,可以有的時候聽聽那個輕音樂之類。嗯,這有它的功德的,有它正面效果的,但是它不是「無垢」。昨天我就解釋了,你們了解了沒有?就像我這講那個關於這個電視當中,插一個廣告進去的道理。所以這個真正的嚴密的,凡是遵循法相上頭的,它為什麼這麼個好法。同時這地方也說,念本論就算很辛苦啊,你不要怕辛苦,它正因為你前面稍微辛苦一點,所以它學得圓滿一點漏洞都沒有。到那時候你修起來,一點漏洞都沒有的話,百分之百地安全。
現在前面你要圖一點省事,我舉個比喻吧,比如你造個船,前面造個船,圖一點省事,結果漏洞很多。你以為造好了開出海去,這個地方漏水,那個地方漏水,到那時來不及了,一條路—死。所以現在我們這個地方,真正的這個原因告訴我們,這無垢的,絕對不會有漏洞的。這個聖語聖者,這個「聖語」的特質是什麼?針對著問題來解決的,所以無垢的聖語。儘管現在的書好多,各式各樣的書,但是這些書當中,我們一定要選擇,要如理地抉擇,這個才對,所以這個質本身不能錯。還有呢,「如量解釋」,根據相應的,解釋得清清楚楚。對這個道理「正尋求清淨了解」,這裡面次第已經包括:你先了解,了解了對了,
【次須長時觀擇修習,引發其心猛利變動。】
這是平常我們真正修行的重要的關鍵哦!所以為什麼我們懂了做不到?通常實際上,我們沒有真的懂,這是第一個。現在在這裡我們了解了:啊!關鍵在這裡。懂是真的懂了,但是雖然真的懂了,因為無始以來習氣還在,在無始的習氣的現行當中。這個無始的習氣是什麼?雜染的。既然在雜染的習氣當中現行,你所做到的還是生死染污之業,還是感得這個苦惱的苦報,你怎麼可能解脫呢!所以這個地方,進一步告訴我們:你要長時地觀察,然後修習,就修改那個心,一定要令我們的心意轉變過來。如果做到了就行,做不到了,是趕快猛利懺悔。
所以我們現在馬上就回想一下,對!當初在前面告訴我們正修的時候怎麼修啊?說先把佛像安置,然後呢我們一心皈依,這皈依這個意都在裡頭。萬一你資糧未具,業障未除,到那時你皈依是皈依不起來。他告訴我們的皈依有個特定的特質,一定要使身心相續和合,這幾句話。現在我們了解了,什麼叫「相續和合」?就是問你為什麼皈依的?啊,原因了解以前的苦,所以要找快樂,這個快樂所依靠的地方是這個。所以那個時侯,你一心皈投依靠他,那個時候心裡面什麼個現行?以前是一無可取,是唯一可以皈投啊!請問這種狀態的心裡的現行是煩惱還是隨順正法?是隨順正法嘛!一點都沒錯嘛!
所以那個時候假定你念佛的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累了嘴巴儘管不想,腦筋裡面還阿彌陀佛,等到你睡覺了作夢你也在阿彌陀佛。如果你參禪的話,一天到晚就看著這個;如果你持戒的話,自然必然會自淨其意。啊,人家各宗各派的,他怎麼說、他怎麼說,那我不去管他,那我不去管他,這各人的根性不一樣,我曉得這個針對我的毛病,我就照著這個自淨其意,哪裡還有什麼質疑的問題?沒有啦!結果呢,對不起,嘿,我們資糧未具,我們的障礙未除,或者在思惑上轉,或者在見惑上轉。見惑上轉那些人,腦筋很聰明哦!這個見解文字很通達。思惑上轉的人,那個習性很強,叫他不要發脾氣,他也曉得發脾氣不好,碰見這種情況,就是要發脾氣,看那個人也看不慣,看那個人看不慣;貪心不好嘛,講的時候滿好,等一下看見了東西,唉呀,食指大動。原因是什麼?就是這個。
那麼怎麼辦呢?要懺悔。那麼懺悔的時候第一個就「破現行」,啊!現在我們心裡曉得了,原來這問題是這樣。那要怎麼辦?要長時候地觀察、思惟、修習,然後呢「引發其心,猛利變動」。怎麼變動啊?以前哪,心一天到晚在煩惱上面轉,現在整個地改過來了,啊,原來這個樣的!很清楚、很明白地變掉了,這第一個。還有呢變掉了以後,因為是煩惱,煩惱的行相是什麼?煩煩惱惱嘛,很簡單嘛!等到你變過來了以後,當下—平常你一直,你這個貪心放不下,到那放下了,哎呀,你那時覺得:啊!滿心清涼。本來你看見這種地方看不順眼的話,你瞋心放掉了,啊,你只覺得安樂無比。平常你在知見上面老轉的,現在發現原來是知見稠林,一點用場都沒有,那時放下了。
所以不是說等到果位上面,因地上面你已經是感受得到這個法樂,這個才是真正的法樂。不是說:唉呀,那個講的個文字聽得很美。如果說講的文字聽得很美的話,你跑到說書場裡面,唱相聲的,說實在那個唱相聲的,遠比我們精采,我怎麼比得過一個唱相聲的人!這個概念你們務必要知道,務必要知道。所以法樂是跟法相應,法的特質是淨化煩惱,那個時候你因地上面很清楚、很明白地降伏了。有這個因,將來感得的果是什麼?清淨之果。清淨之果就是不輪轉生死的,兩個的根本差別。所以說:
【故薄伽梵令知苦諦生死過患,宣說八苦,所以密意,如聖無著極善決擇而為宣釋。】
所以佛陀為了要讓我們了解這個苦諦的特質,喏,就是這樣,所以說這幾樣東西。他這個真正重要的密意、內涵就是這樣的。那麼這個聖者,佛所說的是比較深奧,現在經過無著菩薩,非常善巧地把它解釋了,哪!就這個道理。啊!現在我們懂了。
【如博朵瓦云:】
那麼這個祖師也告訴我們:
【「於六趣中,隨生何趣,其後發生病痛死等,眾苦惱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應,忽爾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時,必不能越。我等於此,若起厭離離,須斷其生,此須斷因。」】
下面告訴我們,這個祖師說:在我們這個六道當中,不管三界、四生、六道,不管你在哪一個地方,所有的這些東西,種種的痛苦啊!然後這個種種的身心的苦惱,不管是病、死等等,它這個東西,不是說沒有理由地突然之間跑得來,不是的!它總是在這個地方,你在雜染的情況,感得生死的輪迴以後,它那個性就是「生死性」,相就是「生死相」。你只要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你決定沒有辦法超越跳出。對於這一點我們要認識,認識了以後要發起厭離。你真正要厭離、要斷除的時候,要怎麼辦哪?那時候進一步要找它,它為什麼來的?哦!有這個原因。既然是這原因而產生這個結果的話,那個時候你要斷其因,所以從苦諦而推到集諦。如果你這一點沒有的話,的的確確地,儘管我們講:唉呀,這個三毒啊!但是你看起來這個不是毒,喔唷,這個三種什麼最寶貝的東西哦!看見那好東西,哎喲,唯恐少,這樣。教你修行一點事情的話,唉呀,這個東西苦得受不了,偷懶,不要說偷,這個話不必這麼說啦,總之就是問題沒有找到的話,你總歸在外面空轉。
【當於前說,生老病死等已生眾苦,如是思惟。】
就要照著前面這個這樣來,這個是正說八苦的根本原因,所以它的重點現在我們認得了。那麼至於這個五蘊,他是說出重點來,五蘊當中最特別的,所謂三苦—苦苦、壞苦、行苦的特質,在最後那地方還要講。這是分八類來講。第二思惟六苦,思惟六苦。那麼這個方面我們也把它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