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52L1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 P153LL1 難出此三有

手抄稿第九冊:P84L3 ~ P108L1

音檔:[67A] 24:09 ~ [68A] 05:44

音檔:

【廣論原文】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所謂雖得人天勝位,然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入行論》云﹕「數數來善趣,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極大苦。」《弟子書》中亦云﹕「諸常轉入生死輪,而於暫憩思為樂,彼定無主漸百返,漂流等非等諸趣。」故於善趣亦當厭患,猶如惡趣。《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徧皆無。」攝功德寶中亦云﹕「諸具貪生死意恆流轉。」《弟子書》中亦云。「如如於諸趣中起樂想,如是如是痴闇極重厚,如如於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闇極微薄。
如如修習淨相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熾然,如如修習不淨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殄息。」此說從無始來,執著三有盛事為樂,增益串習諸淨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淨相彼等便息,若不修習便增痴貪,轉諸有輪,故修諸有過患為要。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 正修意樂,二 彼生起之量,三 除遣於此邪執分別,四 決擇能趣解脫道性。初中分二,一 明求解脫之心,二 發此之方便。 今初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故從此脫,即名解脫,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者自家,難出此三有。」
【廣論 師父手抄稿】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
【敬禮勝尊具大悲者足。】
它每一個地方開始的時候,一定是皈敬世尊,皈敬世尊,這個道理一開始說過了。
【◎ 如是隨念當死及思死後墮惡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厭捨現世,於後善趣發生希求。】
這就是前面下士道當中所說的皈依之因。因為內心當中有了這個認識,當然這個認識一定是依靠善知識,指明世間的真相,你如理觀察思惟的結果。所以到那個時候,就要求皈依。說:
【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業果,勵力斷惡修善,則能獲得善趣妙位。】
由於這樣的因,所以你皈依,由於這樣皈依了,最後達到了解正確的佛法的根本,如法行持、斷惡修善,所以增上生。
【然非以此便生喜足,】
你不要把這個作為滿足。這個話講一下,這個話講一下。我們現在有沒有得到這個?對不起,很難說,以我來說,我自己曉得還沒有,所以我自己一點都不敢馬虎。我以前我有一個毛病,懂得了一點,哎呀,自己覺得懂得不得了,人家告訴我的就聽不進,我總覺得很懂。現在我看很多同學當中也是這個樣子,唉呀,他懂得了,他總覺得樣樣都懂了,然後呢其他也聽不進了,這個好遺憾、好可惜!世間也是如此,出世也是如此。
或者你看見,看見的不是壞喔,的的確確地,它的的確確是好。可是不幸的我們看見的什麼?我們看見的是五濁惡世的凡夫世界,在這個凡夫世界稍微好一點,然後你就覺得以這個榜樣的話,就算你做到了也只是如此欸!對不對?前面告訴我們,你證得了這個聖者的羅漢果都不行欸,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這個地方特別提一下,如果我們自己覺得「我很對!」你錯了,你錯了!前面告訴我們,你真正相應的話,如果你發現你自己錯了,那你是有智慧的人,你有了這個你就可以爬得上去。反過來說,你自己覺得你很懂啦,那對不起,你只是一個世智聰辯最多,而且這是八難中人,這是我們千萬要注意的!
所以現在前面已經提醒我們,這地方更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覺得夠了!所謂這夠了已經生起什麼?已經生起共下士之量。所以大家注意,你們自己檢查檢查,是不是你已經生起共下士之量哦?我們共下士之量生起什麼現象?一看見眼前現在,一跑到齋堂裡,「唉呀,這個東西可怕,但是我不能不吃它!」所以你每吃一口,佛經上面告訴我們,如曠野食子肉想。你越吃是越難受,吃得可以飽了,唉呀,趕快放下來,那個才是生起哦!如果你吃的時候越吃越起勁的話,對不起,連它共下士都沒有。如果在這種情況,居然喜樂的話,那完全錯了!進一步,
【是令發起共下士之意樂及發共中士之意樂,厭捨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
為什麼不能把這個就覺得滿足呀?哦!是說這個地方讓你作為基礎,先從這個基礎上面做這件事情。這個基礎部分是跟下士一樣的,這個叫共下士。然後更進一步,再上面一步—中士,這個是因為共中士一樣的,它共中士的內容是「厭捨生死一切」,不但是求後世,後世生了天你也不要。那麼依這個「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這個才是。
【故於此中,須修中士之意樂。】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下士的量了,進一步就要上去。欸,念完了小學,要學中學了,不要說:「哎喲,我小學了,我現在樣樣都懂了。」要是說:「欸,我現在小學了,念完正好念中學了。」這樣那就對了!
【所謂雖得人天勝位,然仍未能出於行苦,若即於此執為樂性,實為顛倒。】
為什麼?雖然說你得到了人天的好處,但是行苦還沒出,最後還在輪迴當中哦!假定你把這個以為快樂的話,那你是顛倒了。
【故於真實全無安樂,其後定當墮諸惡趣邊際惡故,譬如有一無間定當墮於懸險,現於險崖暫為休息。】
所以雖然共下士做到了,但是對於這個真實的究竟意義來說,一點快樂都沒有,最後一定要墮落的。就像我們現在,在這個懸崖當中暫時休息一下一樣,一動馬上就跌下去,粉身骨碎啊!
【《入行論》云:「數數來善趣,數受諸安樂,死後墮惡趣,常受極大苦。」】
這很明白。
【《弟子書》中亦云:「諸常轉入生死輪,而於暫憩思為樂,彼定無主漸百返,漂流等非等諸趣。」】
現在我們普通人是怎麼樣?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轉,而目前只是暫時得到一點點,這個三有當中的人天好的位子。把這個內容看不清楚,因為愚癡顛倒而把它看成快樂的。那個是沒有正確的認識,他自己作不了主。為什麼?看不清楚,無明,無明嘛當然作不了主。於是漸漸又轉百返,於永遠—這個「百」不是一百趟,百是泛,泛指,永遠在六道當中輪轉。「等非等」,或者上、或者下,這個意思。
【故於善趣亦當厭患,猶如惡趣。】
所以我們真正的,對好的應該產生厭惡,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無。」】
這個論上面告訴我們,真正的智者,對這個善趣看得像地獄一樣,不怕這個的,在我們這個圈子裡是絕對沒有的。注意哦!所以現在我們要了解,你一旦真正的出家,這個才是我們的目標。在這個圈子裡邊,不要說眼前,就把你生天,生到天上面去,就把你做到一個國王,就把你做到天王,你看起來像地獄一樣地恐怖,這個才是哦!
【《攝功德寶》中亦云:「諸具貪生死意恆流轉。」】
我們現在這個狀態是什麼?這個貪著生死的這個,這一個心意狀態什麼呢?永遠在生死當中流轉,這是我們應該認識,真正產生厭離的。所以任何一樣好東西,你要了解,真正修行的時候,法愛如果說不遣的話,你上不去。所以在這個五道十地當中,資糧、加行,這個加行再上面去,所謂加行是煖、頂、忍、世第一地。世第一地最後的後心,那就是見道。這個到了這個頂端以後叫「頂墮」,停在那裡上不去了。它頂墮是什麼?就是他修了法以後他也歡喜,唉呀,覺得好,他有這樣的一念的歡喜的執著,就爬不上去。看看哪!那些人都是已經我們說起來是已經真實相似見道,說大徹大悟的祖師很多是這種人,他有了這一念,上不去。我們現在差得十萬八千里,這個心裡面還這麼個放不下,這個我們要認識的。不是要去做到,我處處地方提醒,我們真正要認識的現在—正知見,見的就是見這個,然後呢慢慢地努力去對治它。
【《弟子書》中亦云:「如如於諸趣中起樂想,如是如是癡闇極重厚,】
嗯,就像這個樣,你對這個六道輪迴當中,如果說你「起樂想」,感覺得這是快樂的話,對不起,那你這個愚癡非常重。所以我們眼前看看真可憐哪!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也看不開、這個也看不開。利固然看不開,名也看不開,錢固然看不開,身體也看不開。乃至於我常常覺得,打了板了還趴這個床上爬不起來,唉,實在是,實在是,我自己深深一直為這感覺……儘管跟你們說,策勵你們,問我自己做到了沒有?我老實說我沒做到。我只是經常提醒:打了板了,趕快起來!有時候頭昏了半天。我總記得,當年我這個阿闍黎告訴我的話:「叭!你坐起來!」然後坐起來,然後呢腳放下地,哎喲,冷得要命!好,趕快穿衣服。千萬不要說:「哎喲,冷得要命,再擺在棉被裡面,反正打頭板。」那你就害了。
這個注意哦!就是你處處地方,這正知見最重要,這是我隨便一提。你從任何一件事情,不要看成快樂的,這種快樂的都是什麼?陷阱,陷阱!這是我們必定應該認識的一件事情。你有了這一個念頭,現在真正重要的就是,注意哦!這個念頭最重要。
所以眼前我常常告訴你們我自己的過錯,這有個原因的,就是你們不要害怕!就算是現在你們覺得,很尊重的這樣的一個老師,他自己都有錯誤,不但有錯,滿身錯誤。可是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呢?我自己認得了錯誤在改。因為改,所以今天你們覺得能夠尊重他,尚且如此,何況是佛呢!所以你們只要……這個才是你們該學的地方。所以注意!真正重要的,不是認得了道理看別人不是,跟別人講道理。你必定要把這個道理,看見自己錯在哪裡,然後努力策勵自己:「我總歸要努力!對不起,我爬不起來,我偏要爬起來!」就是這個。所以告訴我們,你如果對這個地方起點樂想,錯了!反過來,
【如如於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癡闇極微薄。】
對一些那快樂的事情,你能夠「起苦想」,那麼你那個時候愚癡慢慢地減輕了,這個東西叫智慧。現在有很多人腦筋的確很好,然後你把那個腦筋用在這個上頭,那就對了。哦!應該這樣地思惟,然後呢觀照自己。你能夠觀照了以後,到那時候,你往往要跟人家辯論的時候想:欸,錯了、錯了!原來不是我有道理,是我是什麼?見煩惱重。那個時候,你話到嘴邊馬上吞下去。這個時候你的這個智慧慢慢地就增長了,愚癡就減少了,這個對見煩惱而言。同時呢對思煩惱這個習性來說,也是一樣,你平常的時候覺得:唉呀,冷得受不了,你剛才說的,又想縮到被窩裡。「欸,不對、不對,這個東西不行!我寧願在那裡 咬緊牙關,然後多冷一下,然後策勵自己再穿衣服,一定要起來!」就這樣。說這個是平常我們應該知道的。
【如如修習淨相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熾然,】
下面就是告訴我們,眼前對美好的東西,你把這個美好的,覺得它好的話,害了!這個東西貪心,貪心增長,貪這個東西非常可怕,是越貪是越厲害的。這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你這麼越貪是越厲害的。所以這個「依眾靠眾」還有個好處,儘管我們現在理路或者清楚,或者不清楚,習性或者厲害,可是在大眾面前總覺得不大好意思,所以靠著大家多多少少,少造一點罪。等到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就害了,這貪心永不能圓滿。所以凡是我們歡喜的東西的話,不要看見它是清淨美好的。
【如如修習不淨極增長,如是如是貪燄極殄息。」】
你要看見這個東西好可怕的,是大騙子,這個大騙子給你一點小小的甜頭,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那時候你想到的話,你心裡面就對它起恐怖。當然真正的平常我們初心修的人,對貪心譬如說用不淨觀什麼等等,有它特別的對治,這個以後講,眼前這裡我們要了解這個原則。
【此說從無始來,執著三有盛事為樂,增益串習諸淨妙相。】
上面告訴我們,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我們虛妄顛倒的關係,把這個三有當中這種好事情,把它看成快樂。一向習慣,一向把這個妄想以為正確的,所以總把它看得這是好的,這個我們要認得它。
【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淨相彼等便息,】
它最佳的對治,什麼呢?修苦性,修苦性,說原來這是苦的;還有呢不淨,修不淨觀。實際上這個裡邊,正修的時候修什麼?「觀受是苦、觀身不淨」,這是我們最難對治的兩樣東西,最難對治的東西。但是它有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方法,下面將來告訴我們煩惱的時候,那時候我再提起。當你這個一個念頭生起來的時候,你那時候才了解了,原來你又在被煩惱轉。然後呢轉了以後,真正煩惱轉的時候,的的確確我們誰都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是可怕極了。所以你必須事前認識,然後呢思惟觀察,到境界現起的時候,這一個正法相應的這一種現行現起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有力的對治生起了。那時候你歡喜,「啊,今天我居然打了一個勝仗!」那個快樂真正的快樂。
你平常吃的東西,當你吃的時候吃得很起勁,你真的快樂嗎?那大家不妨心平氣和想想看。我們大家都有這個毛病—貪心,唉呀,好東西,事前是越多越好;吃完了以後,哈,肚子吃得脹脹的,睡在那裡,站也不是、睡也不是,就這樣。當時真的快樂嗎?吃的時候並不覺得快樂耶,我想大家都有這個感覺。你是一個勁兒就在那個地方做那件事情,吃完了以後昏昏沈沈,然後到那個時候又要來了,快樂在哪裡啊?欸,但是奇怪,它就偏偏到那個時候就讓你去這樣做,這個就是這個真正的行相。這個煩惱止息的道理,慢慢地好好地學。那麼你能夠如法地修學的話,這個就靜息了。反過來,
【若不修習便增癡貪,轉諸有輪,故修諸有過患為要。】
所以如果說你不如法地去修行,修習這個對治法的話,那麼那個時候一直增長的癡跟貪,貪裡邊一定有癡。然後呢貪的最後的結果,得不到的話,瞋也跟著來,這個三樣東西就這樣的輾轉地相應。由於這個造業,然後輪迴三有,你沒辦法跳出來。既然前面你怕、厭惡,唯一的辦法就是這裡。所以現在曉得,啊,你真正要跳出來,要做些什麼呀?它說從這個上頭,從業感果的必然性,是了解我們真正要修的,是要修三有一切盛事的過患。然後從這個了解了以後,才步步深入能夠解脫,那個才是說進入更深一層,第二個步驟叫作中士。所以現在我們看看,那麼修中士這一個內容說些什麼呢?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① 正修意樂,② 彼生起之量,③ 除遣於此邪執分別,④ 決擇能趣解脫道性。初中分二:① 明求解脫之心,② 發此之方便。 今初】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第一個「正修意樂」,喏,正修的這個內容是什麼,我們心裡應該些什麼認識,怎麼樣的做法。「彼生起之量」,第二個。「三除遣於此邪執分別」,這個是一樣的。第四「決擇能趣解脫道性」,既然你要求解脫,最後了解了,說第四個那個地方,就現在告訴我們了,我們哪,你要修解脫嗎?對了,解脫道是什麼一回事情,解脫道是怎麼一回事情。現在次第來講:「初中分二」,就是正修意樂。「明求解脫之心」,求解脫的心是什麼?第二怎麼樣發生這樣的求解脫的心,所以「發此之方便」。今初。
【◎ 言解脫者,謂脫諸縛。此復業及煩惱,謂於生死是能繫縛。】
所謂「解脫」,什麼樣呀?簡單,就是把綁住的把它解開來,這麼簡單法。那麼什麼東西綁住你啊?業跟煩惱,就是業跟煩惱把我們綁在生死當中,就是這麼簡單。
【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別,謂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處門,謂胎等四,即於其中結蘊相續,是繫縛之體性。】
說,是的,現在綁住你的就是業跟煩惱,由於這兩樣東西的輾轉增加,結果呢把你綁住了。那綁在哪裡呀?綁的地方,如果拿這個「界」,拿那個地方,拿那個範圍來區的話,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然後在這個三界當中,如果分「趣」,就是我們分成功六趣,或者就是這個六個類型,那麼或者是六等,或者是五等。如果把修羅判作天趣的話,就是五等,有的把修羅叫作非天,這個沒關係。還有一種呢,「生處門」,就是在三界當中你怎麼去出生的,那麼分成功四:胎、卵、濕、化,就是這樣,不外乎這個。
就是不管是三界,不管是六趣,不管是四生,總之前後業感緣起,前面的蘊滅,後面的蘊生,是「結蘊相續」。在這個裡邊繼續不斷地這個五蘊身,繼續不斷地向前推衍,說結生相續。那個蘊、五蘊,不是有一樣真實的東西。而這個五類東西,到那個時候舊的壞了,新的又生起來了,這一個東西,生新起來的繼續不斷向前面推衍下去,這個相續體,這個就是被綁住的這個。而業跟煩惱,綁住那個蘊體,就是這麼;就像那個繩子綑著你,就這麼簡單。這個繩子是業跟煩惱,現在這個你呢,就是這個蘊,五蘊。
【故從此脫,即名解脫,】
就是這樣,從這個地方解脫開來,就是!
【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脫之心。】
你現在呢要想從這個地方,說唉呀,不要被它綁住,我一定要想辦法跳出來,就是這個,就是這樣!
【又此解脫,非為惑業諸行生已息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
前面我們不是說業跟煩惱是能綁的東西,然後呢結蘊相續,就是我們生死的流轉的這個所綁的東西。那麼業跟煩惱的,說這個裡邊這樣,說這個業跟煩惱的諸行,它這個前面滅,後面的生。生完了以後它又滅,滅完了以後又生,生滅不停的。所以它生完了以後,它自己就會消滅。「以諸生法,於第二時定不安住」,它那個結蘊的事情,本身就是永遠生滅,永遠生滅。「不待修習」,假定說你不要去修習,說「不待修習能治等緣,則不須勵力,一切解脫便成過失」,就是說,那結蘊的體本身是什麼東西?找不到。它是怎麼一個?生滅繼續相續,換句話它一直相續的,一直相續下去的。這種情況之下,你必定要修習對治,斷了這個相續,那就對了。否則的話,如果你不修習對治的話,是呀,如果你不修習的話,對不起,它本身啊,它繼續不斷地就生滅、生滅、生滅。所以,
【故若未生對治,當於未來結生相續。】
所以你沒有修這個對治的話,它永遠接下去。
【由其發起對治力故,結生相續即便止息。】
你一定要修習,針對著這個生死流轉的結生相續,那麼它那個東西就停止了;那個停止了以後,那個繫縛也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我們要求解脫心,那麼要求什麼解脫心呢?就要對這個結生相續,要找到如法如理的對治,對治了這個東西以後,那麼這個解脫才能夠具體地成就。了解了,所以說,哦,要求解脫,要一定要有解脫的方法,正確的方法,簡單的一句話就是這個。至於這個方法的內容呢,我想留在下面一次再講,今天這一堂就講到這個地方。
今天,《菩提道次第廣論》153頁,卷六,共中士,中士道。那麼這個中士,由於前面那個基礎上來,我們進一步了解說,雖然人天當中保持了善趣,是善道,但是畢竟最後還要墮落。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想到畢竟墮落還是苦,這樣不行,進一步還要更求進一步的解決。那麼那個從這個基礎上面,又向上一步,這個叫中士。那麼次第呢分四部分:正修意樂,哪一個是正式的,就是我們說中士要修的。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裡的內容,我們應該有的認識,以及心裡這個狀態是什麼樣。那麼怎麼樣才能夠發生這樣的一個狀態,他告訴我們的,用什麼方法才行。這了解了以後,有一種錯誤的概念要去掉。對正確的了解了,錯誤的去掉了,最後告訴我們,那麼現在修什麼樣的道,能夠達到你這個目的。這個分這個四科,這個次第層層推進,圓成我們的目標。
前面已經說過,所謂求解脫的心是指什麼樣的心?那麼這個心怎麼樣才能夠發起?平常說我們大家都希望,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要想從痛苦當中脫出來,要想從痛苦當中脫出來。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可是找不到,原因呢就是自己的愚癡,自己的愚癡。因為愚癡、不了解,所以不曉得從哪裡去找。現在我們很幸運地曉得,哦,要去找一定從那個方面,這個就歸結到從三寶。那麼更從那個地方了解了,單單前面這個不夠,更進一步到這裡。
現在雖然我們進一步要求解脫,但是這個解脫的心,是曉得解脫,怎麼樣才能夠使得這樣的內心,跟他相應的如理如量的生起來。雖然我們大家都會這樣覺得,這要求解脫,雖然你要求解脫,想完了以後,沒有一個力量來推動你。因為沒有推動的力量,所以儘管想,想完了以後,仍舊陷在自己一向的這一種習性當中,這種習性就是無明相應的見思煩惱。那種見思煩惱,儘管你拿來閱讀佛經,有的讀了半天增長各式各樣的知見,增長各式各樣的知見。結果呢它本來是要指導我們,憑這個去跳出輪迴的,淨化這個知見的;結果你弄了個半天,知見增長了一大堆。知見增長了,慢心也跟著增長,結果是煩惱是越弄越多。所以在這地方我們要很善巧地,找到這個正靜息的方便。
【◎ 第二發此之方便者。】
怎麼樣能夠啟發這樣一個如理如量的認識。
【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於渴逼,見非愛相。】
先舉一個譬喻。譬如說我們嘴巴渴了以後,覺得痛苦不堪,那麼你一心一意要想去找水喝。為什麼?因為你覺得嘴巴渴的時候,那是痛苦難受。這個譬喻我們可以更加深一點說,你生了病,假如那個小病沒有關係的話,叫你去看醫生你也懶得看。但是那個病痛苦難受的話,叫你不看醫生也做不到。同樣的道理,一定是對於這件事情感到它的非可愛,就是應該這麼反面的,更強烈說可怕、痛苦的這種狀態,由於這個力量逼迫,所以你一心就去求怎麼解脫痛苦,怎麼從痛苦當中透脫出來。所以
【如是欲得,諸取蘊苦寂滅解脫,亦由觀見,取蘊苦性所有過患。】
同樣的,現在我們要想從這個苦蘊當中得到解脫,解決這個苦,也必須見到這個取蘊—這個取蘊就是我們身心的五蘊—它那個特質是苦的,以及它這個苦的種種的過失、患害。當你真實地見到了,那個時候你才一心一意才會求它跳出來。你要見不到這個的話,那根本不可能,所以說這個是道的根本在這裡。因為你要從這個地方求解脫,有找到了解脫的這個道,進而去找,找到了解脫之道,那時候你才會努力去修。你沒有這個力量的話,推動你的力量都沒有啊,所以嘴巴上面都是空話,原因在此。我們每一個地方必定要把握得住!乃至於現在你說,你為什麼要持戒?同樣的道理,你必定要把握得住這個原則,這個是最重要的。否則的話,你弄弄弄就弄錯掉了,弄弄弄就弄錯掉了。
【故若未修三有過患,於彼發起欲捨之心,則於苦滅不起欲得。】
所以第一件事情,我們先一定要認識苦蘊所在的三有,這個三有的種種禍患,種種的不理想。當你見到了不理想、禍患的話,你就一心一意產生厭惡捨離,一心一意從這個地方跳出來。為了要跳出來,你就想怎麼樣才把這個痛苦能夠解除,你才會去求解除的這個方法。這個是必須要的,這個是必須要的,這個道理,所以下面引論。
【《四百論》云:「誰於此無厭,彼豈敬寂靜,如貪著自家,難出此三有。」】
任何一個人,對於這一個事情,如果不產生厭離心的話,他怎麼可能求寂滅這個厭離的方法呢?不可能的。反過來,他因為不了解這個三有的過患,而他見到三有這麼個好,所以他貪著難捨。既然貪著難捨,怎麼可能讓他從這個地方跳出來,怎麼可能從這個地方跳出來?所以啊現在有很多人哪,哎呀,要修行,說是要修行,喔唷,乃至於說受戒,乃至於出家,乃至於認真地去學;學了半天,他根本就沒把握住—你為什麼要跑得來學?他把握不住。所以到後來,知見一大堆,學問做了一大堆,有很多這樣。結果呢他始終在那個地方空轉,那是非常可惜,那是非常可惜!
所以在這個地方,他首先把那個根本因指出來,換句話說,那個根本因有了,然後你在這個上面著力的話,把那個根本因慢慢增長圓滿,也就行了。否則的話,你忙了半天,忙了半天你所圓滿了什麼?染污之因,越做越遠,越做越遠哪,這一點是我們在這個地方首先應該認識。有了這個認識,然後你步步深入,所有的這些事情,都是幫忙我們解脫生死的。如果你這一個不認識,然後你跑進去的話,你那個知見都是不相應的,都是不相應的,這樣。那麼這種知見到後來呢,如果說你修的功德,那三世怨,到那個時候你很有錢;如果說你做學問,三世怨,你很有學問,就是這樣。
所以現在有很多很有學問的人,很有財勢的人,乃至於很有地位的人,那種人他不能進入佛法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有一類他修福德,啊,也在佛門當中布施、弄啊,修廟乃至於,但是根本因在哪裡,沒有把握得住。開始他是對的,沒有把握得住,所以他將來得到福報很大。有一類他那個時候,然後呢做學問做得很多,哎呀,經哪、律啊、論,然後深入思惟、觀察,乃至於講說,但是同樣地,根本因沒有把握得住,這一世很聰明,乃至於念書念得很好。有一類,持戒的戒相上面啊,做得非常地如宜,但是雖然如此,他真正的自淨其意,他的根本,為什麼要持這個戒的目的把握不住,這一轉世的時候,他聲望— 說官位很高,那這個都是這樣來的。
所以現在在這個地方,不管我們將來學什麼,你這一個根本因一定要把握得住,把握得住以後,然後不管你修哪一個都對。譬如說我們現在淨土念佛,是正因為如此,所以你那時候如救頭燃,「唉呀,別的我管不到啦,我只有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啊!」那時候你那句佛號就念得非常堅固。如果你持戒的話,你曉得得非常清楚,原來這戒的目的是在這個地方,自然而然你把握得住了,你就很努力。做學問也是如此。否則的話,我們處處地方產生諍論,說我這個對、你這個錯,然後呢大家又要忙這個、忙這個。在佛世的時候,這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這樣。佛就告訴他這樣,喔,他聽見了,全部精神貫注在他自己的問題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他解決了,解決了以後他煩惱解脫了,那個時候你再做就好了。
那我們現在,不,有一種人比較差的,哎呀,忙著要去解脫,不管這些。結果呢,方法得不到,儘管你關起門來修行,修了半天,在煩惱當中轉,不知道。那麼反過來有一類人是先要了解,然後去作學問,作了學問作了半天,他不曉得作學問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比較各宗、各派、各家、各門,這個對、這個不對,學問一大堆,諍論不曉得引起多少,也跑到外頭去,這個我們必須要認識的。所以現在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喏,希求解脫的方法,根本何在!看下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