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P259L12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數決定者 ~ P262L11說如是次第

手抄稿:第十四冊P182L9 ~ 第十四冊P216L3

【廣論原文】

◎ 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數決定者。先以財捨除其匱乏,次於有情不為損惱,且忍怨害,於助他事發起精進而無厭離,依於靜慮以神通等引攝其意,若成法器次依智慧善說斷疑,令解脫故六度決定。如云:「不貪及不害,耐怨事無厭,引攝善說故,利他即自利。」此二頌說修自他利,不可不依六度,若於引發自他利理,獲得定解,則能殷重修習六度。
◎ 觀待能攝一切大乘數決定者。謂已得財位無所貪著,及於未得不希求故,於諸財位能不顧戀,有此則能守護學處,受戒敬戒。依情非情所生眾苦,能堪忍故不起厭患。修善所作勇悍無厭,修奢摩他無分別瑜伽,及毗缽舍那無分別瑜伽。以此六事攝盡一切能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發,無須更多。如云:「不樂著受用,極敬,二無厭,無分別瑜伽,諸大乘唯此。」由是因緣,欲入大乘捨棄六度,實為相違。
◎ 依一切種道或方便數決定者。謂於已得境界受用,無貪欲道或方便者,謂行惠施,由修能捨離彼貪故。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由能安住苾芻律儀,一切事業邊際散亂悉不生故。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堪忍,不厭怨害一切苦故。增善方便謂發精進,由發精進善增長故。淨障方便謂後二度,靜慮伏惑,般若能淨所知障故,故六度決定。如云:「不貪諸境道,餘防為得散,不捨有情增,餘二能淨障。」又不隨已生欲塵散亂自在轉者,謂無貪施。若先未生預遮滅者,則須尸羅,防護無義非義散亂。惡行有情數多易遇,由此因緣退捨利他,能對治者,謂當修習有力堪忍。淨善眾多長時修作,令增長者,要由思惟此勝利等,發起恆常猛利勇進。暫伏煩惱,須修靜慮。滅煩惱種及所知障,謂須般若。此於六度,能與最大決定知解。
◎ 觀待三學數決定者。戒學自性即是戒度,此要有施不顧資財,乃能正受,是戒資糧。既正受已,由他罵不報罵等忍耐守護,忍是眷屬。靜慮心學,般若慧學,精進遍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如云:「依三學增上,佛正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如是當以何等勝身,圓滿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學,能滿能攝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者。當知即是六波羅蜜。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謂貪資財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謂施及戒。設暫出離,不能究竟而復退墮,其因有二,謂由有情邪行眾苦長修善品而生厭離。能治此者謂忍及進。以耐眾苦及他怨害,經無量時猶如一日。善知修習勇悍之法。若多修練發起忍進,則能對治退墮之因極為扼要。非但修此菩薩諸行,即現在時修諸善行,於少艱辛忍力薄弱,於所修道無大勇悍,以是因緣初入雖多,然於中間能不退者,實不多見,皆由未修忍辱精進教授所致。又於中間雖未退轉,然有二種失壞之因,謂心散亂不住善緣,及壞惡慧。對治此者,謂靜慮般若,佛說散心修念誦等無大義故。若於內明法藏之義無簡擇慧,雖於粗顯取捨之處,亦起錯誤顛倒行故。此依斷除所對治品能治增上數量決定。依能成辨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數決定者。謂初四度是定資糧,以此四種能成不散靜慮故,依此因緣若修妙觀則能通達真實義故。隨順成熟有情增上數決定者,與前所說第三義同。此是聖者無著所許,如獅賢論師所立而說。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分三: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於諸資財,不顧不貪則能受戒,若具尸羅善防惡行,則於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厭難行,退緣微少能發精進,若能晝夜發勤精進,能發正定,心於善緣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勝劣的次第者。前前微劣,後後殊勝。粗細次第者,前較後者易轉易作,故相粗顯。後較前者難轉難作,各較自前故為微細。《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安住勝劣故,粗顯微細故,說如是次第。

【廣論 師父手抄稿】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259頁,關於這個數量的決定,已經說了前面兩樣,前面兩樣。第一個是增上生,這樣,就是這是所依的,我們要修學所依的這個身,暇滿、圓滿的德相所依的。有了這個身,那麼要做些什麼呢?要利益苦海的眾生,所以自他二利。前面第二個說引自他利,然後呢,下面今天講第三個。第三,
【◎ 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數決定者。】
而菩薩正所應作的就是在圓滿利他,而這個圓滿利他正所以自利,所以他那個利他啊,一切要圓滿的利他。這關於前面那一條,他並沒有強調這個圓滿的利他;所以現在這地方呢,就把利他的圓滿的所有道理,在這個地方我們來辨明一下,說這個六度也完全包含了。現在看文:
【先以財捨除其匱乏,次於有情不為損惱,且忍怨害,於助他事發起精進而無厭離,依於靜慮以神通等引攝其意,若成法器次依智慧善說斷疑,令解脫故六度決定。】
那麼我們要幫助別人,怎麼辦呢?第一個先以財捨,幫助他能夠生活圓滿,生活圓滿。所以平常我們可以看得見,如果一天到晚忙這個生活都忙不過來,你要談修行,談什麼都不可能,現在大家忙得不得了啊!就這樣。所以古人說:「衣食足,然後知榮辱。」這衣食就是平常的生活,你的生活有了,那才可以談得到所謂進德修道的事情,否則的話,忙這個都來不及,所以第一件事情要財布施。實際上呢,這個布施啊,不但是財,財、法、無畏,他的缺乏你都幫忙他,使他得到無憂無慮的生活。
那麼其次呢,單單幫助不夠,因為這個有情的的確確地,要想幫助他一定要結一個善緣,不能損惱他,「次於有情不為損惱」。那麼怎麼樣不損惱他呢?戒!所以戒的特質,尤其大乘戒的特質是在護持別人,這個不但不能損害,還要去保護他,心裡面。所以在我們皈依的時候,剛皈依談不到戒,他就說皈依了以後,就不能再傷害任何動物,讓任何有情……也是就是指從這個上面特質開出來的。第三呢,「且忍怨害」,你不但不能傷害他,而且要耐他來的怨害,要不然的話碰到一點事情耐不住的話,那自己的煩惱都沒有辦法降伏,何況是幫助人家呢,更是談不到。
那麼進一步呢,你要幫助他,「於助他事發起精進而無厭離」。那進一步幫助別人的時候,那個時候要有大精進力量;要不然呢,先哪,高高興興地幫助,做了一些時候啊就自己厭煩了。不要說幫助別人了,現在我們自己的修學,自己做一點小事情,剛開始的時候勁很大,唉,做做、做做等一下塌掉了,到那個時候怎麼教你做啊,他也不願意做了,那這種事情絕不可能的啊!現在我們要救濟法界一切有情,如果沒有精進力量,絕不可能!實際上呢,這個精進是通於一切,通於一切,那麼這裡專講利他。
進一步,「依於靜慮以神通等引攝其意」,那麼下面是定,你真正要幫助別人,那個一定要有神通。實際上呢,定它真正的主要的目的不在神通上面,是在智慧;但是這一個地方就純粹利他來說的話,那是所以說是神通,這我們要了解這個題目。那麼,最後,你前面的經過財施等等,令他沒有種善根種善根,種了善根讓他成熟,所以「若成法器」,他成了法器,那麼,最後「依智慧善說斷疑」,把正確的方法告訴他,斷除錯誤的,然後呢使他得到解脫。所以這六樣東西啊,是圓滿了這個利他的事業。
【如云:「不貪及不害,耐怨事無厭,引攝善說故,利他即自利。」】
那就是前面,「不貪」呢就是施,「不害」就是戒,「耐怨事」那麼就是忍,「無厭」那就是精進,然後呢「引攝善說故」,那這個就是定、慧,這樣地圓滿利他;這樣地圓滿利他,也就是圓滿地自利。
【此二頌說修自他利,不可不依六度,】
那是第二、第三,兩個就說得很清楚,不管你自他二利也好,純粹利他也好,都必須要六度,而且只要有這六樣東西,那就圓滿可以達成這兩個目標。
【若於引發自他利理,獲得定解,則能殷重修習六度。】
現在你的目的,不是要達到究竟圓滿的自他兩樣的究竟利益圓滿嗎?究竟圓滿的利益嗎?那麼,喏,你要想獲得這個圓滿的利益,就是這六樣東西,就這個六樣東西。所以你對這個概念認識了很清楚,確定不移了以後,那時候你就曉得,既然如此,那你全部精神自然就很認真地去修這個廣行六度。所以這前面一定要把這個該學的內容,有一個正確認識,以及確定不移的勝解。那麼再下面,第四,
【◎ 觀待能攝一切大乘數決定者。】
是啊,現在我們整個修學佛法說是自他利,那麼這個是不是還有遺漏呢?整個的佛法的內涵,大乘是圓滿的包涵。所以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說,即以大乘來說,換句話說,整個圓滿的佛法的內涵來說,它也能夠統統包涵,一無遺漏。
【謂已得財位無所貪著,及於未得不希求故,於諸財位能不顧戀,有此則能守護學處,受戒敬戒。依情非情所生眾苦,能堪忍故不起厭患。修善所作勇悍無厭,修奢摩他無分別瑜伽,及毗缽舍那無分別瑜伽。以此六事攝盡一切能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發,無須更多。】
那麼現在我們大乘要做些什麼事情呢?就是對於任何世間的一切的三有當中,任何一樣東西啊,沒有一點點的貪著,沒有一點點的貪著。所以「已得的財位」,換句話說,有形的、無形的─財是有形的,位是無形的,是一種心理上的,說一種狀態,譬如說,你位子,位子說不上來,但是就是這樣。所以不管是哪一個,世間的一切的三有之內的,沒有一點貪著。那麼,已有的不貪著,不得到的不希求,所以能夠對於這些東西啊毫不顧戀。
你必須有這個不會被它所染著,有了這個,那受戒的話,你就持得住,所以「有此則能守護學處」。因為你要守這個戒,所以受了這個戒、敬重了戒,了解這個戒的特質。真正要想徹底圓滿解決一切問題,這個對世間的染污,固然是一點都沾不上,而你的行持本身,必定還要有正確的業,才能夠感得圓滿的果。而這一點哪,非佛制的戒不可以,只有佛才徹底圓滿地認識,告訴你這樣做得這樣的果。那麼這一個佛制的戒,就是正式告訴你得到圓滿果報應學的學處,所以自然而然就受這個戒,而且恭敬這個戒。
那麼,你要去這樣去走的話,去做,然後呢要行持的時候,有了這個;可是下面哪,在生死大海當中,要經過無量生死的修習,要耐種種的苦,有情、非情。譬如冷熱、寒暖、病痛、飢寒,這是非情所生起的;人與人之間的話,彼此的互相的逼惱,有情所生起的。那麼,你一定要能夠忍耐,如果你不能忍耐的話,你一定會找錯,「哎呀,早求解脫就算啦!」實在是不行。所以啊你要善修忍耐,耐得住。不但耐得住,而且對修善法……除了外面的來加上面,還有其他的修行上的種種的辛苦,如果說沒有大精進,勇猛強悍的力量的話,忙忙、忙忙,哎呀,心裡面就疲厭起來了,這樣的話也不可能,所以它下面要忍跟精進。那麼具足了這些條件以後,然後最後修止、觀,這樣的話呢,才能夠把我們要學的一切圓滿。那這個也包含了大乘所應學的全部內容,不能少,也不需多。
【如云:「不樂著受用,極敬,二無厭,無分別瑜伽,諸大乘唯此。」】
「不樂著受用」就是不貪,布施;「極敬」就是戒;「二無厭」的話就是忍辱跟精進。能夠忍辱跟精進啊,才能夠在生死苦海當中,長夜修習這個圓滿的大乘佛法,不會厭患,不會退心。那麼最後下面兩樣叫作「無分別瑜伽」,這個大乘的內容也就這樣囉!
【由是因緣,欲入大乘捨棄六度,實為相違。】
所以我們曉得的,真正進入大乘的話,也只有這個,除了這個,那就不對,這是相違背的,既然相違背,就不能得成就。第五,
【◎ 依一切種道或方便數決定者。】
進一步說,我們大乘人要學的方法,所以這個是叫「一切種道」,菩薩正所學的,是廣學一切,然後呢這一點來論,用這一個觀點去看。
【謂於已得境界受用,無貪欲道或方便者,謂行惠施,由修能捨離彼貪故。】
是的,那我們要修學大乘的話,增上生一直在增上,然後呢這樣才能修。假定說你這個捨心沒有修的話,到那時候得到了境界受用啊就不行了,你執著在上面,所以你就為它所綁。所以這一個就「無貪欲道」,在這個一切境界上面,你能夠善巧地利用它,然後成就生生增上,達到究竟圓滿,就是布施。你能夠修捨的話,捨就是貪的正對治,這個就是第一個─布施波羅蜜。
【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由能安住苾芻律儀,一切事業邊際散亂悉不生故。】
那麼進一步呢,你要想慢慢地自己增上,對於你沒有得到的,你要想進一步去努力的話,這個散亂當中不可以。那麼要防止散亂呢,是什麼?持戒,持戒。所以平常我們總是講:「唉呀,我心很散哪!我學定啊!」那根本錯了。要曉得現在─是,定是的的確確降伏你的散亂的一個最好的一個辦法,但是如果前面沒有戒的話,你絕不可能學定。因為這個粗猛的現行當中,儘管你身體盤在那裡,坐在那裡,心裡面東想西想,忙這個、忙這個……。平常的時候在別的地方忙啊,是的呀,你手腳忙得不得了還無所謂,等到你坐下來了,手腳不忙啊,正好那時空下來,讓你更加胡思亂想得厲害。胡思亂想想完了,待在那兒呼呼大睡,打起瞌睡來,這個不行。
真正的那個時候怎麼辦呢?持戒。所以它戒的特別什麼呢?就破這個煩惱的現行。喔!你曉得這個這些東西,東攀緣哪,西胡思亂想啊,這個都不行,所以啊靠這個戒。所以說持戒不在行相上,而是在主要的正知見上,你有了正知見,認識了,你這個行相自然跟它相應哪,所以叫依體起行哪!有行就有儀相,這樣來的。這個相,等到你內心相應了,有這個行相,自然而然會達到這種狀態。當然我們也了解,剛開始的時候,外面的環境會幫助我們,所以眼不見為淨,這個是事實。所以它開始的時候啊,一直到後來,內外一定是同樣地並重。同時我們也曉得,我們的心怎麼起來的?是對境而起,是沒有境沒有心,反過來,沒有心也沒有境。所以它兩樣東西並不忽視,但是它的重點是在內心,認識什麼是如理、什麼是非理。然後呢在心理上面防範,在境界上面防範,這個主要的什麼?持淨戒。那麼那時候他能安住在這個根本的戒律上面;能夠安住在這樣的話,所有的亂、散亂,做任何事情的散亂都停止、止息了。
所以我們這裡可以想一想,四種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這不是最好的持戒嗎?實際上你能夠這樣做的話,當然這個散亂統統拿掉了。那這個東西啊,真正說起來,都是什麼?都是屬於戒學範圍之內。你能夠這樣地很慎重、努力地防護自己心裡的散亂,那個時候你才可以談得到學定,這個我們要了解。那麼進一步呢,現在我們這裡的目的,不是說持了戒、得了定要去解脫─要利益一切眾生。要利益一切眾生要跟人來往的話,那個時候非要下面的忍辱、精進不可。所以
【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堪忍,不厭怨害一切苦故。】
因為你要跟人來往的話,那一定要受種種的煩,世間所有的這種麻煩,如果你沒有忍辱的力量,忍波羅蜜的力量的話,你受不了!所以那個時候啊,要來忍波羅蜜才能夠「不捨有情」,不棄捨他喔!但是從這個上面,你還要更進一層地精進行善的話,這個力量還不夠。所以啊,
【增善方便謂發精進,由發精進善增長故。】
這個,更從這個基礎上面,不退這個基礎,還要向前猛衝,才能夠圓滿一切菩薩所應做事,所以一切種智這個必定要這些條件,是精進。
【淨障方便謂後二度】
那麼最後呢,淨帳的方便,是後二度。淨除一切障,煩惱、所知種種障,根本這個就靠止觀兩樣東西。止是伏,然後呢慧是斷,所以啊,
【靜慮伏惑,般若能淨所知障故,故六度決定。】
這也有這六樣東西就可以圓滿包括,不能少,也不需多。
【如云:「不貪諸境道,餘防為得散,不捨有情增,餘二能淨障。」】
第一個是貪;這個第二個呢,防,「餘防為得散」,這是戒;「不捨有情」這是忍;「增」就是增善方便,是精進;下面「餘二」就是止跟觀。
【又不隨已生欲塵散亂自在轉者,謂無貪施。若先未生預遮滅者,則須尸羅,防護無義非義散亂。惡行有情數多易遇,由此因緣退捨利他,能對治者,謂當修習有力堪忍。淨善眾多長時修作,令增長者,要由思惟此勝利等,發起恆常猛利勇進。暫伏煩惱,須修靜慮。滅煩惱種及所知障,謂須般若。此於六度,能與最大決定知解。
那麼,下面又把這個再進一層地來說明一下。我們修學大乘佛法,要長時期地在生死輪迴當中,而且生生增上,得到一生比一生好的圓滿,種種的財位等等。而得到了這個能夠不被這個塵欲所轉的話,靠什麼?就是施,無貪,你雖然有種種的東西,你呀,自己一點都沒貪著,所以自己不亂。然後呢,因為你不貪,能捨,所以能夠利益別人,這個只有布施,所以叫布施波羅蜜。
欸,那麼進一步呢,在這個上面,你要想真正地進一步增上的話,那個時候單單這個布施不夠了。所以要能夠斷破現行,而進一步深入定慧,這個時候啊,所以要尸羅,說「先未生預遮滅者」─尸羅。哪!你心心念念曉得你該做些什麼,然後呢,你又曉得你現在怎麼樣去做你該做的事情。這個一定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佛告訴我們的,這個叫作戒,說這樣做對的,你該去做,這樣做不對的,你不可以這樣做。做該做的、對的,那調伏你的內心,使得你的熱惱慢慢地調伏變成清涼,使得你的縛著變成功解脫,這樣。這樣把世間動亂、毫無意義的煩惱能夠一一降伏,都是這個戒的功效。
那麼平常如果我們只學自利的話,有了戒,馬上學定、慧;現在不,我要廣利一切有情。那個時候廣利一切有情啊,單單這個你自己雖然定了,可是跟人家來往過程當中,你如果不能忍受種種情、非情的苦的話,你沒辦法向上,你會退失。所以啊,所以能夠對治這個惡有情而不退失的,自己要有忍力,就是這個忍辱波羅蜜多。
單單在這個基礎上面,這個基礎是防止你不退的,不是主要的力量,在退那方面;真正向前,還要另外一個向上面這個增上勇悍的力量,這個是精進。那麼所以啊,對於這個精進要有什麼呢?「思惟此之勝利」,說這樣地做有無比的大利益,等到你了解了這點以後,所以雖然做這件事情辛苦萬分,但是你想到這個辛苦的代價雖然大,可是得到的果報啊,那更是不得了的果報!那個殊勝的意義啊,才能夠策發你的善法欲,才能夠策發你的勤精進,你在任何艱難都不怕,這是精進。那麼最後,到了這個程度,那個時候,最後的要把煩惱徹底地淨除,那個時候要靠兩樣東西:定是伏,慧是滅,是滅。那麼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曉得那─啊!原來這也是要靠這樣。
所以,關於所以要學六度,必須要學六度,同時也只要學這個六度,這個的內容啊,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說明,而且決定有這樣的認識。前面雖然是這麼隨隨便便地好像講,實際上這個內涵,我們在正式修學過程當中,必定要有相當正確的認識,而且這個認識要發生堅固決定的信解。然後呢,一步一步照它去做,絕不動搖,這樣才能夠得圓滿的果,得圓滿的果。最後,
【◎ 觀待三學數決定者。】
真正說起來,我們整個的真的要學的內容,也就這三樣東西:戒、定、慧。現在我們看,這個六度的內容跟三學的關係。說:
【戒學自性即是戒度,】
當然戒波羅蜜本身就是戒,而
【此要有施不顧資財,乃能正受,是戒資糧。】
在六度當中,在這個戒波羅蜜的之前,有一個布施波羅蜜,這是為什麼呀?說你對一切的資財,要沒有一點點耽著顧戀,這樣你才能夠圓滿地受這個戒。所以前面這個布施,正是為了你圓滿持戒的時候的基礎─資糧,可以說。
【既正受已,由他罵不報罵等忍耐守護,忍是眷屬。靜慮心學,般若慧學,精進遍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
受了以後,平常你如果學小乘,全部精神根本不管,學大乘偏要在這生死苦海當中長時輪轉,那個時候你要遇到種種不如理的,如果你不能忍耐的話,你這個戒就破了。所以要由這個忍耐,忍波羅蜜來守護,這樣這個戒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忍是戒的眷屬。有了這個戒,然後呢進一步學定,定就是心學─靜慮是心學,般若是慧學;就是心,就是來暫伏一切煩惱,般若是連根淨除。這個五樣東西。最後呢,精進是「遍通三學所攝」,要想把這個戒定慧能夠徹底究竟圓滿地做到,一定要精進,一定要精進,所以這個精進遍通戒定慧三樣。「故六度決定」,所以也有這個六樣東西呀,能夠確定地含攝,像前面一樣。
【如云:「依三學增上,佛正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
下面這個道理是說,從三學,戒、定、慧三學來看。這個三學是簡略的,然後呢,廣義的,我們把它深廣地來說,那麼這個可以開之為六,開之為六。所以前面這個布施、持戒、忍辱就是包含在戒裡邊;然後呢,後面那個靜慮、般若是包含在後面;其中有一個第四精進波羅蜜,是通攝在這個整個的這幾樣東西當中,所以戒、定、慧無不需要精進。好,那麼這個是第六,以三學來看。
經過了前面這個六種方法的分析以後,現在我們進一步看:為什麼他要以這樣的六個層次,來說明這個六度的數量決定呢?因為我們整個修學佛法過程當中,需要這樣的幾個條件,這樣的幾個層次,看看哪些層次、每一個層次需要什麼條件、內容如何,說
【如是當以何等勝身,圓滿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學,能滿能攝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者。當知即是六波羅蜜。】
現在呢,我們整個的修學大乘過程當中,他說你要修學大乘,需要依靠什麼?依靠「身」,單單普通的身行不行?不行,所以要最圓滿殊勝的身,所以說第一個「以何等勝身」,是殊勝的,不是普普通通的。那個要什麼?要增上生,就是六度當中第一個決定。那麼你有了這個身要做些什麼事情呢?說圓滿自他二利,圓滿自他二利。那麼這個圓滿自他二利,你修的這個,在佛法裡邊屬於什麼呢?說安住大乘。那麼這個裡邊用什麼方法呢?喏,就是修學的所謂一切種道這個方便;學的內容就是三學。所以這兩個主要就是說,依這個身─增上生,辦這個圓滿自他二利,這是屬於大乘,然後修一切種的方便,修學這個。這個是什麼?就是這個六樣東西。所以這個六樣東西啊,
【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
關於這個道理,我們沒有認識固然不行,有了認識以後啊,還要產生決定不移的勝解。這個內容非常地深遠,所以這個定解,不是浮浮泛泛的,要「廣大定解」,得到這個的方法是「思惟」。那麼前面呢大概已經有說明,後面再補充的:
【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謂貪資財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謂施及戒。】
平常我們所以不能超脫生死的原因有兩樣東西:一個呢貪資財,二著家室。實際上這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超脫生死,一個生死的根本─家室,就是淫欲;然後呢,這個是以淫欲而增生命,得到了這個生命以後呢,繼續保持滋長這個生命是什麼?就貪著資財。真正在生死當中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所以欲是生死的根本,飲食即生死的第一增上緣,就是這個,這是不能超出生死的原因。那麼現在對於這個,能對治這個的話,是「施及戒」。真正對上面這個問題的正對治,對症下藥是什麼呢?一個是布施,捨掉它;還有一個戒,曉得你哪一個該做,不該做。
【設暫出離,不能究竟而復退墮,其因有二,謂由有情邪行眾苦長修善品而生厭離。】
那麼進一步,說現在你不貪著了,你能夠跳出來;跳出來了以後,要長時這樣而不使得自己退心,這個有兩個原因。反過來說,有兩種原因使得你要退心,哪兩種啊?說儘管你想在生死當中,長時去濟一切眾生,圓滿無邊的福智資糧,但是你所要救濟那個眾生啊,無量無邊地多;而他那個惡行,又是不但是多,而且非常地暴惡。這是第一個,你呀忍不住。進一步呢,還要不但忍,還要修種種的善品。這兩樣東西,這是能退墮的因。
【能治此者謂忍及進。】
對於這兩樣東西能夠正對治的藥是什麼呢?忍辱跟精進。
【以耐眾苦及他怨害,經無量時猶如一日】
這個就是忍,就是忍,儘管非常長的時間,但是因為你忍哪,輕輕也就過去了,輕輕也就過去了。所以雖然很長時候,你安忍在這個地方的話─啊,很快就過去了,這個靠什麼?忍辱的力量。下面精進呢,
【善知修習勇悍之法。若多修練發起忍進,則能對治退墮之因極為扼要。】
那這個就是我們在大乘道當中,所以不能上進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這個。所以呀,對於要學大乘而不退墮,這一點是最重要的關鍵。
【非但修此菩薩諸行,即現在時修諸善行,於少艱辛忍力薄弱,於所修道無大勇悍,以是因緣初入雖多,然於中間能不退者,實不多見,皆由未修忍辱精進教授所致。】
好,我們不要看,說啊修這麼樣的無邊難行的菩薩廣大之行,不要說這個;就是眼前的那些一般的修行的好事,並不太辛苦的事情,並不太辛苦的事情,如果說自己的忍辱力量不夠的話,對不起,這個動不動啊一點點就耐不住了,唉呀,就不行!動不動,一點點就不行!所以啊,這個時候根本就談不到。進一步,就算你能夠耐得住了以後,但是你沒有精進的力量,要向上去能夠深入的這種力量又不夠,就這樣。
所以防止你退是「忍」,要向前衝要「進」,兩樣東西。因為缺乏這樣,所以眼前做一點小小的事情啊都做不到,何況是要修菩薩的大行啊!因為這樣,所以雖然很多人發心來,但是呢來了以後,慢慢、慢慢、慢慢啊,越來越不行、越來越不行,中間退掉了。所以能夠不退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原因在哪裡呢?就是對於這個忍辱、精進這兩樣東西沒有認識,沒有認真地修習,沒有認真地修習,所以我們現在這一點要有正確的認識。
那麼更進一步,好囉!第一個呢,前面這個兩個東西,前面這兩個先布施、持戒,是說能夠啊,不超出生死當中能夠超出來,然後呢,能夠在生死當中不被它染污,靠第一個、第二個。而長時候在這個地方修習,靠第三、第四個,經過了忍辱、精進這個力量的策勵的話,你能夠不退。但是呢,說
【又於中間雖未退轉,然有二種失壞之因,】
這是根本問題如果沒有解決的話,它還要壞,哪兩樣呢?
【謂心散亂不住善緣,及壞惡慧。】
說,如果你心散亂的話,這個不行。你心如果散亂,一方面不能專注做你的事情,還有一方面呢,你根本不能善巧分別世間真實的法相,所以你的見解總歸錯誤的。所以呢,更進一步還要,要了解這個智慧,這個智慧是破壞一切惡根本的。那麼對這兩點能夠正對治的是什麼呢?
【對治此者,謂靜慮般若,佛說散心修念誦等無大義故。若於內明法藏之義無簡擇慧,雖於粗顯取捨之處,亦起錯誤顛倒行故。】
所以你要想真正地產生大的功效,那麼散心是不夠的,所以佛就告訴我們,說散心不用說慧得不到,就普通一般的念誦等等啊,這個意義也不大。那麼更進一步,對於真實的內涵啊,你要又能夠抉擇,了解如理非理,然後呢,如理的是取、非理的捨,這個東西一定要智慧來辨別。你如果沒有智慧的話,不要說深細的,連它普通的你都沒有能力去辨別。這個眼前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因為缺少正知見,所以正、誤之間實在不容易分辨得清楚,這個完全是要靠智慧。下面說,
【此依斷除所對治品能治增上數量決定。】
上面這個解釋是說,我們整個修學佛法,它的障礙、問題在哪裡。那麼要想斷除這些問題,斷除這些障礙,喏!就像前面說的六樣東西也就夠了,也就夠了。
【依能成辨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數決定者。】
那最後,說現在我們要修學一切佛法,圓滿修學一切佛法,它的根本,主要的根本,那麼在下面,在下面,這個我們也來看一看。
【謂初四度是定資糧,以此四種能成不散靜慮故,依此因緣若修妙觀則能通達真實義故。】
我們真正要學的一切─前面已經說過了,一切都是止觀之果,世、出世間乃至於,當然,現在佛法包含了所有。所以前面那個布施、持戒、忍辱……是定資糧,由於這個四樣東西,能夠成功達到最究竟圓滿的靜慮。那麼由這個靜慮,然後呢才能夠修妙觀;那個由於這個妙觀,智慧的觀察,才能夠通達真實義,才能夠把煩惱、所知二障,是徹底解決。最後
【隨順成熟有情增上數決定者,與前所說第三義同。】
那麼,整個的佛法,要為了成熟一切有情,這就是四攝,這是四攝。真正菩薩所行的目的,就是成熟一切有情,那是前面六樣當中第三。第三呢就是什麼?圓滿利他,已經說了。
【此是聖者無著所許,如獅賢論師所立而說。】
這也特別說明,後面這幾樣,那就是那這個相宗,無著菩薩所傳的這樣解釋法。不管怎麼解釋,總是這六樣東西,不多不少,圓滿地包含。所有其他的,其他的法門─戒定慧呀、二資糧啊,都沒有這個六度的廣泛、那麼圓滿,能夠包含一切。所以啊,
【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了解了,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啊,對於這個六度,要策發決定不移的見解,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然後呢我們去做,我們去做。前面再提醒大家一下,我們正修的時候,不是說碰到了哪一個啊就去修,這樣做的話,不但沒有益處,結果常常是一生善行終成過失。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在前面四十五頁上頭,說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到現在我們更了解了,這不但是一生,由於自己的這個業習性所使啊,後面會生生世世地就害這種毛病。所以有的人的習性就是這樣,他就是,叫他做出來,做事情啊,他剛開始的時候非常起勁,唉呀!一股勁啊,比誰都大。唉喲,他又要這個,又要救苦眾生、又要發悲心、又要這個、又要這個,然後這個也要做,那個也要做,過了三天啊,等一下沒勁了。最多再長一點啊,維持一個月也滿好囉,這樣。到後來塌在那邊,怎麼拉也拉不起來了,都是這種毛病。
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你不是急著要去修,你先把你修的內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這認識了以後,曉得為什麼你要去修、如何修法、正確的是如何、錯誤的怎麼辨別得清楚,一切的違緣啊也都事先了解,準備好了,然後一步一步上去,自然沒問題,要不然的話,都是這個樣。這個是所以在這個地方,一而再、再而三,用種種不同的立場、用種種不同的角度,說明這一個要修學的內容。那麼現在我們了解了,前面是為什麼,我們要學的內容,就這個六樣東西啊,這樣安立的。這個內容,是數量決定。
【◎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分三:】
第二呢,也順便說一下次第決定。它這個六樣東西,不但圓滿地包含所應學的一切,而且這個六樣東西呀,安立這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它的次第,必定是從淺到深。數量錯了固然不行,次第顛倒了也不成,所以他進一步說這個次第。
【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於諸資財,不顧不貪則能受戒,若具尸羅善防惡行,則於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厭難行,退緣微少能發精進,若能晝夜發勤精進,能發正定,心於善緣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
喏,這是第一個,依照我們修學的程序,怎麼樣一步一步地深入,能夠把修學的內容如理如量地生起來,有它的必要的次第,有它的一定正確的次第。那個看:你能夠布施一切你有的東西,沒有一點貪著,沒有一點顧戀,那個時候你才受戒。要不然哪,戒是受了,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那個戒是沒有用場,不但沒有用場,反而受害。所以啊,第一個,先是能夠施。能夠施了以後,然後呢持戒。然後呢你能夠這樣地善巧地防護這個尸羅,種種的惡行不去犯它,那個時候啊,人家來傷害你的話,你就能夠耐得住,能夠耐得住。因為你能夠耐得住了,所以啊那個時候,困難你就能夠擋得住。從那個消極的擋住,更進一步啊,才能夠策發精進;否則的話,自己連小小的苦都擋不住,退下來了,你還能夠進一步向前衝嗎?所以坐在那裡啊,你站都站不住,你說我還要向前快步走,那個不可能,所以「忍」下面才是精進。能夠精進的話,那個時候才能夠學大、深入的定,所以晝夜精進,才能發定。得了定以後啊,那個時候這個心能夠如你所欲的,你要怎麼就怎麼,不會像我們現在,不是胡思亂想,就是昏沈瞌睡。這樣的話,你那個心能夠很凝聚、很深細,集中起來,才能夠深觀一切世間的法相,那個時候才能夠如實通達這個真實的道理,這樣。所以這個生起必然的次第。
說到這裡,隨便提一下一個小事情,這是因為我們常常會誤解的,說學定、學定。這個定哪,現在我們不必從理論上去講,我們從另外一點,看看我們古代那種大祖師們。那個禪宗那個大祖師們,你們看看那個境界啊,哇!那真是。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學定了,為什麼要學定、如何學定、定從哪裡學法,都不知道。看見別人家兩個腿一盤坐在那裡,他一個開頭也去學個不倒單。啊,真是啊!然後呢人是不倒下來了,一坐在那地方,呼呼大睡。然後呢到了晚上嘛不睡,然後白天嘛提不起精神來─做那個,眼睛半開不閉;做那個,眼睛半開不閉,這是一點用場都沒有!
這個的的確確的,你們看看那個祖師的傳記上面,他這個真正精進的時候啊,他是有這個精神,然後到那個累得實在不得了了,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疲倦;疲倦了,他下地,睜睜眼睛;再不行了,下來跑一轉;再不行了,用冷水沖沖面孔;再不行了……他是這樣地全部精神提起來。他不在形相上的兩個腳盤在這裡,而在精神上面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他有任何的艱苦,絕對咬緊牙關要堅持下去。所以你沒有大精進的力量,絕無可能!
啊!現在我們說:哎呀,要學個般舟三昧啊!那不簡單哪!那很不簡單。現在我們常常這樣的,以前我也是看見了,說:「喔唷,這個般舟三昧,我也想學。喔!」幸好沒有去做,那個時候我還準備好了就啊,那個關房裡面去弄。結果啊,幸好事前有人告訴我,我還是先不聽,但是他雖然不聽啊,他那個話可落在我耳朵裡面了。我自己忙了一天,忙好了,環境弄好來,第二天就跑了一下,自己唉呀,發現不行、不行!想想那個善知識的話,沒有錯!
以後我自己也遇見這樣事情,後來那個時候在紐約。那有一個同學他也想學,他倒沒有學般舟三昧,他來了以後啊他先想學定,或者學什麼。我告訴他:「你不要在那邊忙了,慢慢地來。」他心裡看看,他非常著急,我說:「好吧!既然你這樣想,你試試看吧!」那是在鄉下,那個地方很寬敞啊!哦!有一百英畝大,那一大個房子幾十間,總共兩三個人住。那個地方有一個相當大的一個佛堂,那個佛堂比我們這個房間有這麼大。我說:「那你這樣,告訴你一個方法,你也不必限定你啊一定怎麼樣。就是你告訴自己,今天除了吃飯以外,因為這裡邊大小便都可以在裡頭啦,你今天一天不要出來,不要跟人家講話,哪怕你睡覺,你睡睡看。」結果在那裡弄了一天,第二天跑得來就不要了,不要去了,不要去了。這個千真萬確的事實哦!他沒有精進的力量的話,絕無可能。現在我們啊一點都不懂,就想這樣,想這樣的話,那的的確確是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說這告訴我們哪,你要想這樣地如理生起,它一定有它的量則在裡頭,這一點我們必定要知道。那麼這前面說生起的必然的情況,下面來講
【勝劣的次第者。】
哪一個比較深細,哪一個比較粗淺。
【前前微劣,後後殊勝。】
前面那個比起後面那個,有這樣的一個勝劣的差別。
【粗細次第者,前較後者易轉易作,故相粗顯。】
這個很明白,前面這個布施,那個比較容易。定這個東西的話,你看是看不出來,但是這個東西越向後面的話,越細、越難。
【後較前者難轉難作,各較自前故為微細。】
它每一個向後的,每一個比前面的要來得深細,要來得難作。所以,一作的時候一定是容易的先做到了,粗淺的做了,你才能夠一步一步地進入深細的、難作的,這個一定的次第。
【《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安住勝劣故,粗顯微細故,說如是次第。】
這一個六度,不但是它內容包含無遺,而且這個次第的必然性也是這樣的,也是這樣的。不管從它的生起來說、不管它的勝劣來說、不管它的粗細來說,必然都是這樣的次第。所以十方一切諸佛,無不是這樣說、這樣行、這樣修證。
那麼,前面那個大概地說完了,說完了以後,我們再重新溫習一下。在修學之前, 不要先莽莽撞撞地,「我要修什麼。」必定要先了解,你為什麼要修學,然後呢為了這個原因,要修學些什麼,修學的內容是如何,一定要把握得住,每一樣東西。你如果說並不了解為什麼修學,你根本後面沒有,像一個無頭的蒼蠅一樣,不曉得你自己為什麼,糊塗蛋一個,世間的事情都做不成,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哦,確定把握得住,那麼為了你要這一個目的所以你來修。那麼說,啊!現在我們說要脫苦,從那個時候你進一步才能夠去找脫苦的內容、脫苦的方法,以及苦是什麼。這一些觀念哪,每一個地方前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一步一步地深入、一步一步地增上。所以關於這些東西啊!先必定要在理論上面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呢把這個正確的認識產生堅固的定解,然後呢在那個時候發猛利的誓願,依此修行。
對我們現在來說,都是由於宿生的善根,所以啟發了;宿生的善根雖然有,可是前面所說的這真實的內涵卻不清楚、不明白。所以要趁著我們這個善根剛啟發的時候,先把這個正確的內容把握住了,然後你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照著這個正確的認識走進去的話,那個才有把握。要不然的話,跑、跑、跑、跑!過了一些時候啊,自己的善根消失掉了,然後呢要想做的內容也做不到,啊!徬徨不已。好了!或者是退,或者是爛,這是非常可惜。
那麼,現在經過上面的一層一層,依著層次地說明、深入。前面發了心,發了心以 後,然後呢應該學習什麼,學的內容當中又分成哪幾個,所謂普通一般的顯教大乘以及金剛乘,那麼金剛乘當中,應該學的內容等等,這個每一個層次跟著這樣的次第來。最後呢歸結到─到這裡我們才說,啊!為什麼我們必須要學六度,這樣。那麼以及六度的次第都了解了,才正式地開始告訴我們六度的內容是什麼,如何學法。
看看!所以這個本論真正的構架的完整,次第的必然性,有這樣的嚴密法,有這樣的嚴密法。我們能夠照著這個次第,每一步無差缺地能夠這樣上來的話,必然產生圓滿的結果。因為因地當中,一點不遺漏,一點不錯誤,既正確、又圓滿,根本因、圓滿因都沒有一點遺漏;然後,你只要有了正確的認識,如理如量地去學,自然會達到圓滿的結果。否則的話呢,你雖然一番好心,匆匆忙忙地去做,做出來的結果啊,總歸有問題。好的呢,忙了半天哪,叫功虧一簣,啊!到做到最後了,乃至於,欸,就差了一點點;差的呀,是掛一漏萬,差的。你說:唉呀!才摸到一點點,摸到一點邊。啊!剩下來的什麼都沒有,他以為做得很得意,這是空忙一生。至於說,不得其門而入,在外面轉的,那更不曉得是多多少少!
到現在這裡為止,我們可以比一下,就了解,差別何在。平常我們說,動不動說發菩提心,動不動說六度萬行,到現在為止,我們才曉得,噢,文字上面了解菩提心的內容是什麼,那個時候才有個膚淺的認識。至於說六度的正確的內容,到現在才開始說,現在呀才談得到,說可以告訴你六度啦!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掛一漏萬固然是必定避免,功虧一簣呀,也不會發生,自然而然哪,因圓、果滿。現在我們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