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皈依法會 圓根燈會  ]
[桌牌:內心深處 一心一意 皈投依靠 ]

 

如淨和尚功德

  1. 師父說, 和尚是上座法師裡心量最大的, 所有的法師中唯有如淨和尚上座後就不會再下來了。
  2. 如淨和尚的依止法和皈依修得特別好, 師父及老師共同承許。
  3. 有一次坐車時, 遇到很危急的狀況, 正常會慌張或腦筋一片空白, 如淨和尚在後座開始念四皈依, 可見一位修行人修行的證量。
師父的宗風: 調伏自心。
如淨和尚講法, 體現師父的宗風。

 【如淨和尚開示[皈依法會前行]與研討】

照著做去想去想去想,
有一天你會突破。
突破的時候,
那就是你真的生信心的時候,
那時, 你會覺得
佛真的都沒有離開過我們。
真的, 就是那麼實在, 就是那麼實在。

[如淨和尚開示一: 暇滿及憶念師恩]

廣論P64LL6 暇滿
能夠修行的二個條件: 外緣知識, 內緣暇滿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得今已聞
人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生
從因門中觀察: 有多少人持戒造善?
從果門中觀察: 人有多少? 畜生有多少?
地獄數>餓鬼數>畜生數, 能得人身遇佛法更少
因為不知佛法不知業果, 很少不造惡業的
佛出世, 也不一定見到佛, 見到佛也不一定能修佛法, 修佛法能遇到宗大師教法更難
廣論P64L1 從旁生出得人身,較海龜遇軛木孔隙尤難故
沒有師父, 就沒有研討班, 就沒有十年二十年讀廣論
沒有師父, 就沒有法人事業, 就沒有造就我們承擔義工、淨罪集資
所以我們要感念師父恩德, 也要感念宗大師造廣論及法尊法師翻譯廣論
 Q. 這段中聽到了甚麼? 為什麼和尚要從暇滿開始講?
~靜怡:沒有暇滿就沒有機會皈依, 但有暇滿就能皈依了嗎? 如果沒有善知識引導我們接觸廣論接觸佛法, 自己根本沒有機會。因為人身得來不易如海龜遇軛木孔, 就會感受到我們真的是因緣具足能夠坐在這裡學法, 真是幸福。
~士能:像靜怡能夠因為聽法生起幸福的感覺, 讓法轉動我們內心是很重要的, 還有對於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對我有什麼意義的想法很好, 或許就像靜怡說的, 因為從暇滿難得開始不斷地感受到難得, 加上對師父的修信念恩, 才能生起聽法幸福的感覺。
~麗娟:外緣知識, 內緣暇滿, 得人身難如爪上塵, 聞佛法更難。常常人生需要遇到許多事情, 才會想找方法讓自己心理平靜, 這需要緣分, 民國100年母親離開讓自己走不出來, 接觸到廣論後發現自己好像又可以重新出發, 也去上班, 坐在這裡學法, 就是我想做的事情。
~士能:麗娟複述聽到的內容, 這樣的聽法習慣很重要。另外, 也分享自己的經驗, 在這裡學習還蠻難得的, 學習廣論的門檻還蠻高的, 如果沒有師父講廣論, 把廣論放在我們面前, 我們是很難啃得下去的。

[如淨和尚開示二: 宗大師公案]

廣論農曆10/25是宗大師誕辰及示寂的日子, 為了紀念宗大師, 舉辦圓根燈會, 皈依法會。
依文殊菩薩指示,  36歲開始閉關, 最初必須以集資懺罪為最重要的修行, 裡拜三十五佛及供曼達(勇猛精進, 磨石盤磨到見骨)
文殊菩薩開示三教授: 1. 淨罪集資; 2. 研閱無垢經論; 3. 祈禱於本尊無二無別的加持
宗大師精進地去做, 在夢中得到佛護班智達的加持, 夢醒研閱中觀思惟甚深緣起道理, 真正通達空性, 當下做出<緣起讚>
透過宗大師的著作, 從此後許多似是而非的空見見解, 慢慢被釐清清楚。
~小萍Q:中觀? 應成? 自續? 好多專有名詞聽不懂。
~士能:格魯教派中對於空性的見解以應成派為最究竟。 廣論P33L2,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以空性見解, 阿底峽尊者比金洲大師更為究竟。 可參考入行論第九品的內容。
 Q. 宗大師公案說了什麼? 這個公案對我有什麼意義?
~男雄:修行最重要是淨罪集資, 但有個疑問, 是什麼緣故, 為什麼在夢中得到佛護班智達的加持就通了?
~士能:文殊菩薩給宗大師三個教授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宗大師無論得到哪位菩薩或祖師加持, 必定研閱經論做比對; 師父說過, 如果你對經論不熟, 是無法修行的。
~游爸Q:宗大師36歲閉關, 應該也通達所有的經論, 為什麼還要去閉關?
~士能:我們知道宗大師是文殊菩薩化身, 但為什麼還一直給宗大師指示, 其實所有菩薩示現, 都是讓所有修行的人能夠依照我們修行的緣起和條件, 去看到原來修行是要這樣修的。
~游爸Q:那為什麼廣論不是文殊菩薩寫就好了呢?
~士能:因為條件不同, 就像佛說的經, 我們聽不懂, 透過菩薩祖師寫論讓大家能夠理解。師父也是一樣, 如果沒有師父淺顯的解說, 我們會去讀嗎? 如同一個台階一樣, 讓我們跨上去。師父所說的廣論開示,  是馬上可以讓我們練習的, 但是直接看宗大師的廣論, 我們可能找不到可以練習的地方。

[如淨和尚開示三: 密集嘛的由來及廣論的由來]

有一次宗大師與師長至尊仁達瓦見面時, 獻一讚給仁達瓦:
無垢智王妙吉祥(即文殊), 無量悲藏觀自在 , 雪域智嚴仁達瓦(即西藏智者頂上的莊嚴師), 宣努洛追足下禮(宣努洛追意為童慧, 係仁達瓦名諱), 啟請於我作救護。
仁達瓦立刻改為:
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無垢智慧至尊妙吉祥, 雪域學者頂嚴宗喀巴, 羅桑扎巴足下作白啟(羅桑扎巴為宗喀巴名諱)。 後來在第三句再加上: 摧盡魔軍秘密主, 這就是成為上師瑜伽教授的密集嘛
阿底峽尊者於宗大師頭頂加持說: 你當對教法做廣大事業, 成就菩提, 你做利益有情的事業, 我願做你的助伴。
並許多祖師祈請宗大師做道次地廣論,  四十六歲開始著作。
寫至現觀毘婆舍那期間生起太難耐深奧, 無法饒益眾生, 心力變弱, 文殊菩薩現身, 開示可讓眾生獲得中品利益。
世界上其實很少人學廣論, 台灣是因為師父善巧方便及眾人的善根共業。
所以圓根燈會憶念宗大師是很重要的。
~士能:師父廣論開示是講到四攝法(廣論P335), 後面奢摩他及毘婆舍那師父講略論, 真如老師發願帶大家學奢摩他及毘婆舍那(不共外道, 體認空性智慧), 在這前提是廣論要學好。為什麼要學奢摩他及毘婆舍那? 為什麼要拜懺? 讓我們的心在靜止狀態不散亂, 對經教做深刻的思惟。拜懺淨罪, 能讓自己對法的思惟能夠更深入。

[如淨和尚開示四: 皈依法會]

有下中上士皈依, 發心不同, 皈依體不同, 透過皈依, 得戒體亦不同。
皈依, 趣入聖教最勝之門, 像入學考試一樣, 皈依了成佛弟子。
廣論P114LL7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
墮惡趣的因懺悔了嗎? 憶念三寶修持皈依很重要。
 Q. 皈依對我們的好處有哪些? 哪一個你最有感覺?
 ~游爸:不墮惡趣, 八關齋戒也是這樣說, 但是應該有程度上的不同, 皈依後是否要持戒?
 ~士能:所謂下士道皈依所緣境是不墮惡趣, 也就是大乘皈依發心的前二句; 中士道皈依是要斷煩惱, 師父說真正學佛法從中士開始; 上士道皈依是菩提心的發心, 緣十方三世一切有情, 也就是大乘皈依發心後二句。 師父說, 從一開始到最後都在學皈依皈。皈依體, 體即是業, 有了皈依體, 心力強, 遇生死問題無所畏懼。皈依沒有要守戒, 但要守學處。

[如淨和尚開示五: 佛與師父功德]

要常常思惟佛的身語智悲功德及業功德, 任運無間的身語意功德。
業功德就想到師父的功德, 有一居士聽師父開示不斷流眼淚, 即開始學廣論; 有一黑社會, 太太學廣論聽師父開示, 旁聽很感動, 也開始學習廣論。
法人事業等, 師父透由身語意業利益眾生。
佛功德很難想, 但非常重要。
如淨和尚的方便, 抄佛經中佛功德(普賢行願品、賢愚因緣經), 有一天突破了, 這是宗大師給我們的教授, 照著做後生起了信心, 這時會發現佛都沒有離開過我們, 很實在很實在。
多聽聞思惟皈依, 讓皈依不斷增上, 紀念宗大師圓根燈會, 能參加皈依法會, 能夠受五戒, 是很殊勝的。
 Q. 回想一下和尚說的佛身語意業功德, 師父的功德及自己的經驗?
 ~士能:和尚講法是結合心續, 我們通常修行會希望很快得到結果, 但其實修行是很辛苦的, 要像和尚一樣, 不放棄。

 

讚頌:皈依頌 詞曲:真如

白雲來了會有雨 青青草上有露滴
今日是佛歡喜日 我呀我呀要皈依
你皈依 我皈依 六道有情同皈依
親近諸佛樂無比
永劫塵勞 永劫塵勞
洗將去 洗將去
(共唱三次)

 

 

行政事項

** 月光共學宣導 **
     歡迎加入月光共學LINE群組
** 2018皈依法會  11/24 & 11/25
** 19儲訓班即將於明年1月開課

 

★Homework 2018/11/17上課進度

  1. 廣論進度:P146L5惡淨之理者 ~ P147 LL5 精勸修習不善還出
    手抄稿第八冊:P244L9 ~ P283LL3
    音檔:[63B] 28:04 ~ [64B] 25:59
    網址:http://www.mylamrim.org/?p=15041
《廣論》:21 組消文  P146L5惡淨之理者 ~ P147 LL5 精勸修習不善還出
惡淨之理者。謂諸能感於惡趣中極大苦因,或令變為感微苦困,或生惡趣,然不領受諸惡趣苦或於現身稍受頭痛,即得清淨。如是諸應長時受者,或為短期,或全不受。此復是由淨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對治,圓不圓具,勢猛不猛,及時相續恆促等門,故無定準。諸契經中及毘奈耶皆說,「諸業縱百劫不亡。」意謂未修四力對治,若如所說而以四力對治淨修,雖順定受,亦說能淨。八千頌大疏中云﹕「謂若凡是近對治品,可損減法,彼由成就有力對治,能畢竟盡如金穢等,正法障等一切皆是如所說法,由此正理,則妄執心,所作墮處可無餘盡。
諸經說云,諸業雖百劫等者,應知是說,若不修習能對治品,若不爾者,則違正理及違多經。說順定受,應知亦是如此所說。說不定者,雖不修習能對治品,然亦應知不定感果。」如是由悔及防護等,傷損能感異熟功能者,雖遇餘緣,亦定不能感發異熟。如是由生邪見瞋恚,摧壞善根,亦復同爾。《分別熾然論》云﹕「若時善法,由生邪見,瞋恚虧損,或諸不善,若由厭訶防護悔除,是等對治,傷損其力。彼等雖得眾緣會合,然由傷損,若善不善種子功能,豈能有果,從彼感發,由無緣合,時亦遷謝,豈非從其根本拔除。如經說云,受持正法,雖其所有順定受惡,亦當變為於現法受。又如說云,復次諸往惡趣業,此唯能感頭痛許。設作是云,若尚有果,唯頭痛者,豈是從其根本拔耶。諸惡業果,無餘圓滿,謂當感受那落迦苦,若尚不受那落迦中諸輕微苦,豈非即從根本拔除。於此略起頭痛等故,豈是本來原無果報。」雖未獲得真能對治壞煩惱種,然由違緣令傷損故,縱遇眾緣亦不感果,內外因果,多是如是。故雖勤修眾多善法,若不防護瞋恚心等壞善之因,則如前說。故須勵力防護等,精勤修習不善還出。 
  1.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2.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網站 http://www.mylamrim.org>
新竹企業廣論班  http://www.mylamrim.org/
臉書FB  https://www.facebook.com/mylamrim
Email:au101112@gmail.com
LINE群組:新竹企業班    skype: lrautumn2014
*****’`認`’**`真`’**’`學`’**’`廣`’**’`論`’***
*****’`歡`’**’`喜`’**’`學`’**’`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