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月光下真如 詞曲

當心沉澱下來,卸下外在的紛擾,
就能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
靜靜聆聽【月光下】,
與心中晶瑩的夢想、濁世中的白蓮花,
在月光下……靜靜相遇。
http://www.luciditv.com/2017/10/27/midnight-music_in-the-moonlight/

 

【廣論】

P42L7 三門別禮中 ~ P44L4 猶如貧者獲得寶藏     <http://www.mylamrim.org/?p=13622>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丁一、正明修法
                          戊一、正修時應如何
                                                                 己一、加行
                                                                 己二、正行
                                                                                庚一、總共修法
                                                                                庚二、此處修法
                                                                 己三、完結
                          戊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丁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內容收攝】

 

當我們做禮敬、供養等時,禮的對象要達到最多,內心的作意也要達到最大,這一切都需依靠普賢菩薩的行願力方能成辦,並以最好的清靜物品來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希望得到最大的功德好處。
而懺悔時要先曉得自己哪裡有錯,才能針對所造惡業做懺悔,才有最好的效果,而自己做的惡業包含了自己作的、教別人作及見作隨喜三種,特別是後二者我們常會忽略。師父說:我們經常很容易犯,例如跟某一個人不大好,當他受苦時會有幸災樂禍的心情,或是別人做錯了,我們通常會理直氣壯的指責對方,認為自己有道理,甚至作證他人犯罪等;師父說:這樣錯了,不管是從出世間的聖人、佛,到世間的孔子都跟我們講說不要去隨喜造惡,應該要隨喜造善,當我們自覺理直氣壯時,一定不會認為自己有錯,不知道錯就不會有慚愧的心,更不會想要去懺悔,惡業就會愈積愈多。
特別對於不可「證人入罪」我們可能暫時無法接受,師父說:先不要否定聖人的說法,可以這樣思惟:他為什麼這個樣,我為什麼這個樣?了解凡夫處在無明的狀態,需要聖者的智慧指引,用這樣的態度慢慢學上去,一步一步的求證。

 

博物館驚魂夜

一位非常具有道德感的修女,以她的認知對博物館內赤身露體的雕像進行破壞!克盡職責的博物館警衛迫於無奈,寬衣解帶只為拯救藝術作品。正當兩人僵持不下時,聽到警鈴趕來的警察毫無懸念的將警衛抓了起來………

警察眼見為憑,他們認定警衛有罪,錯了嗎?百口莫辯的警衛,他做錯了嗎?

 

Q :片中的三位主角: 警衛,修女以及警察,有各自看事情的面向,所以對事情認知有所不同。那在我們生活經驗中有沒有類似誤會別人的經驗呢?

~素琴:我們剛剛討論,覺得生活上的問題可能有三種狀況: 1. 只知道發生事情,但是看不到事情的全貌與真相。2. 自己雖然知道問題在哪裡,但是因為不想承認所以會逃避事實的真相。3. 自己不知道而且別人也不知道,所以會陷入困境。例如有個人一直以為是皮膚病,看了一陣子皮膚科醫師也都沒醫好,後來發現原來是淋巴癌,知道時卻已經太晚了。
~素貞:在企業營當菜頭義工,當我們做完時將菜刀和砧板都清洗好並且排著晾乾,卻突然有人說還要再開三桌。原來是隔天早餐用的地瓜切得大小不一致所以要改刀,我心裡就想,以我的經驗,地瓜不論大小應該都可以蒸得熟吧,不需要勞師動眾再來改刀。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擔心地瓜的數量不夠,所以需要將太大的地瓜再切小,所以自己的想法常常會與事實是會有出入的。
~素月:我也是去當菜頭義工,出發前就想切菜應該難不倒我,但是帶隊師姊還是一直強調要聽話,要聽清楚要我們怎麼切菜。結果切到高麗菜的時候,師姐說要先切橫的,然後再切成3公分。有位師兄說很簡單,拿起菜來就往縱的切下去。還好師姐看到了,馬上就改刀,發現錯誤馬上修改。

 

【聽帶與研討】

【依三毒因,身等三事,其罪自性謂我所作,此復具有親自所作,及教他作,或於他作而發隨喜。總攝一切說「諸惡業。」應念此等所有過患,悔先防後,至心懺除,則昔已作,斷其增長,諸未來者堵其相續。】
這個地方,這個「見作隨喜」,我們不大注意,但是我們經常很容易犯;譬如說,我跟某一個人不大好,然後這個幸災樂禍的心情,就是這個,你看見他,你的冤家,受了痛苦,你的心裡這樣想:「活該!活該!我真高興,這個傢伙,真活該!該受罪!」你還覺得很有道理的,你便是在造「見作隨喜」的罪業。所以這個戒經上面,不要說比丘,就是受五戒,它的妄語戒當中有這一條。我當時一直不大懂,現在懂了。就證人入罪,如果有人犯了罪了,叫你去做證人,你看見的,你說:「對!我看見他。」不可以!我說:「他明明犯了罪了,我只是說實話,難道叫我說妄語嗎?」你們倒想想看,為什麼?要嘛佛不如你,你對,如果,你信得過佛的話,這個地方,它就有關鍵所在,所以不要說,他就是錯的,我就在這個地方的話,好像理直氣壯,就這個樣,這你就錯了!

 

 Q :他明明犯了錯,我只是說實話而已,為什麼不可以證人入罪?

~ 偉森:我們以兩個方面來看,一是事情發生之前,若是幸災樂禍的心態就是不好的。但若是我們在車禍現場是唯一的目擊證人,若是為了幫助受害者而說出事實,應該算是正確的。
~ 玉晴:我們因為不了解犯了錯的人,所以很難。像是最近我有一位朋友的長輩,可能因為平常太寂寞所以去參加了一個比較不好的團體,我們都認為是詐騙集團所以想阻止這位長輩。但是後來想一想我們是否真的了解長輩會去參加的原因?若是我們了解他的動機以及知道他需要甚麼,而不是用我們自以為對他好的角度來做才不會得到反效果。

~ 我們很容易幸災樂禍,而隨喜造惡;

   而理直氣壯的心態,也讓我們不會認為自己有錯; 雖然說眼見為憑,但是因為我們觀察的工具、心態不圓滿,觀察的結果通常也是不圓滿的。

我們不要說佛法,世法中也是如此,記得不記得孔老夫子告訴我們一個最好的典型的故事,有父子兩個人,父親偷了人家一隻羊,然後他的兒子去偵察,說我的父親偷了人家羊了。人家說,這個人很直啊!孔老夫子聽見了,搖搖頭,「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我想大家可能聽說過這個公案,聖人教人的方法,的的確確不是我們無明愚痴的人所看得見的。這個父親偷了人家羊,怎麼辦呢?這個兒子代父親隱。反過來,兒子偷了羊,父親要代他隱。那我們想不通。這地方我所以說這樣的話,倒不在這裡深一層的追究這個理論;說明不管世間的聖人,出世間的聖人,他們的態度是這樣的。假定你自己覺得,我比佛、比孔老夫子還強,那你願意,你行你素,可以。假定你自己覺得,我們在無明當中,對不起,那麼這種概念,第一個要先打一個問號;也不必馬上摧毀它,先找,他為什麼這個樣,我為什麼這個樣?你這樣的話,我想大概可以改變了。

 

Q :對於「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大家討論一下,覺得道理在哪裡?

~ 美慧:以偷羊這件事情來說,我覺得要看一下背後的動機。若是家裡真的很窮,父親不去偷羊可能小孩會餓死,這就情有可原。但若父親是個慣犯,常常犯偷竊的事情,那可能就必須要善巧地去引導他,規勸他。

~師父說:先不要否定聖人的說法,可以這樣思惟:他為什麼這個樣,我為什麼這個樣?了解凡夫處在無明的狀態,需要聖者的智慧指引,用這樣的態度慢慢學上去,一步一步的求證。

 
 

 

與善知識的心靈對話 到底是誰的錯?http://www.luciditv.com/2016/05/09/mastertalk-whose-fault-is-it/

  我們看到他人犯了錯,甚至是做了傷害我們的事情,我們應該要如何反應呢? 若是我們一樣心生憤怒仇恨,想要去報復他人的行為,那麼,我們是否也會變成那個傷害我們的人一樣呢? 如果我們想要原諒他人,又應該要如何思維,如何去做到呢? 我們聽聽如得法師怎麼說!

 

 ​★善行小點滴

~ 婕瑀:周末沒去當義工是因為家裡拜拜,我在家幫忙煮東西。這次我做了大餐,看到大家吃得很歡喜我也很高興,不過好像大家吃不太夠加上姊姊不在家沒能吃到,我心裡就產生了一些煩惱。我想,以後做事情應該要先放下煩惱會比較好。
~ 友濤:上週六去企業營做餐飲義工,行前師姊告知要”聽話”,我也試著做。不過後來發現一件事就破功了,因為我發現菜籃子太髒了,裡面放的是食材,可是大家都只將籃子用水沖一下而已,我就自己跑去刷籃子。結果後來全部的籃子都拿來給我刷,到我離開的時候也都還沒做完………

 

行政事項  

~7/28與16秋一起廣大供養,請大家隨份隨力準備供品,以最大的歡喜心 發心,得到最大的功德.
~ 18秋企業班開班,歡迎大家一起來,
    7/26 18:45~19:30 歡迎義工
    8/4起 連續六個週六 08:30~09:15 交通義工/歡迎義工

 

★Homework

P44L4 勸請轉法輪支者 ~ P45L5 一切障緣悉當寂滅
手抄稿第三冊 P240L3 ~ P255LL1
音檔:23B0915 ~ 24A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