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92LL2又應希願~ P193L9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音檔:[83B] 20:00 ~ [84A] 24:1

手抄稿第十一冊:P97L~P118L3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云尋香城。」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此之主要為慕近圓,《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廣論 師父手抄稿】

【又應希願,住藥草地流水邊岸,思惟水浪起滅無常,與自身命二者相同,以妙觀慧滅除我執,三有根本能生一切惡見之因,】
再進一步,一步一步地,不但一步一步地深入,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觀點,多方面地策發我們正確的認識,然後策發我們精進好樂之心。總是處處希望願求住在這個地方,那個地方所謂「藥草地」,實際上就是那個草,就是那個普通一般的地方。「流水岸邊」,那個時候,那個地方是一個安靜的地方,一者。還有呢,「水浪起滅無常」,那個正好策勵你:唉呀!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啊,也是這樣啊!讓你從這個地方引發什麼?引發原來是無常、苦、空,我們這個東西本質啊,所以然後以這樣的妙觀的智慧來滅除這個我執。我執是什麼?我執是三有根本,所以在輪迴當中輪迴的,是因為什麼?煩惱,然後起業、感果。而這個煩惱是種種的因,從哪裡?從這個地方開始的。找到這個「我」啊,原來根本沒有真實的,是無常、苦、空,所以無我。於是你了解了以後,那不再執著。
【背棄三有所有歡樂,數數思惟依正世間如幻化等。】
這就是我們出家真正殊勝的好處,你在家人怎麼可能,你說!唉呀!在家人是忙得啊……說沒有錢嘛要忙錢,忙了錢,唉呀,更忙錢,你永遠不得個停止。作伙計,你反正是看:「七點鐘還早,反正沒關係等一下,到了七點三十分正好。」作老闆的人可不是喔,八點鐘要開門,樣樣東西都在那兒忙。可是人就是這麼顛倒,人就是這麼顛倒。所以這個地方,還記得吧?十二因緣這個流轉圖當中那個愛,愛是什麼?這個圖─一個酒鬼,那旁邊一個女人,醇酒美人,這個東西,那的的確確這種心理的行相。你永遠是貪著了,再多也不嫌多的,永遠反而增長你這個東西,這就是這麼個嚴重法。而它的根本在什麼上面呢?在這個「我」。他現在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在這個世間專門忙它,根本就牢牢地捆死在厚重污濁無明當中,你絕不可能認識這個。你只有出了家以後,把粗重的拿掉了,然後把你的腦筋能夠空下來,那個時候才有智慧步步深入,才能夠真正認得它的真相,加以對治滅除。所以真正修行是必須要出家,原因在此。
而這個出家,還不包括它特別的這個功德在裡頭,就是出家的本身就有這樣的殊勝好處。而所以說出家的還有大、特別好處,因為這是三世諸佛的清淨幢相。我們隨便舉一個比喻吧,譬如說一塊布,那個布本身的話就是一塊布嘛很簡單,也沒有什麼多大意思。是的,你可以做衣服,可以擦臉,可以做什麼,只代表這一塊布……。所以這個是就是出家上面講的功德;現在呢,這個出家也代表了清淨幢相,清淨幢相是三世諸佛的標誌。像一個國家一樣,那個國旗,啊,這一下這個國旗珍貴無比,代表整個的國家喔!現在它這個出家相,代表整個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啊!所以為什麼這件衣服的如此珍貴法,如此了不起!我們現在辛辛苦苦念佛,你要念到一心不亂,真不容易。可是你只要穿了這身衣服,如法如理地去學,哪怕一天一夜,你能夠做到的話,迴向的話─往生,保證,而且中品。何在呢?喏!就是這件衣服的功德,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這個出家的功德,在任何情況之下,任何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比的。
所以佛、法、僧這個三寶。我們明明說有菩薩,他卻不講菩薩也是一寶,卻「僧」是一寶,為什麼?這個懂不懂?喏,就是這樣。這個清淨幢相,你如法行持,才能夠把佛的圓滿的教相維持在世間,不是菩薩,不是個人,這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樣。所以這一點的這個功德,啊!那更……。在這個上面並沒有講,但是我們要得到功德的話,要怎麼得到呢?就是你只要照這前面這樣地去做,你思惟、觀察,歡喜了這個,你內心有了這個歡喜了,你才能夠捨得掉世間的這種貪著。捨掉世間貪著,那個時候你如理去做;如理去做,內心上面生起這樣好的喜樂,而內在得到的功德就是無量無邊。所以你看,世間哪有一樣事情可以能跟它相比!
所以在這個地方處處勸勉各位,已經出家的同修─是,沒出家的,要想辦法覺醒這個好的習氣─已經出了家的,要感到慶幸。如果一點小小的不如意,總覺得:挺起來,哪怕這個生命丟掉,生命丟掉有什麼關係呀?我只要把那個清淨幢相撐起來了。欸,你撐起來了,到極樂世界去,難道還不好嗎?這個世界是一無是處,如果你真的想到的話,的的確確你什麼都捨得掉了。你真的能捨得掉的話,你要的東西沒有一樣得不到,這是我們必須眼前第一步應該把握得住的─就是知見。注意哦!我前面說過很多次,這個知見不是叫你馬上做到,有了這個知見,要去做到它還有一定的次第,不是有了這個知見硬來,那個不是佛法,佛法有它的善巧。凡是做任何事情,第一個就是什麼?建立正知見,我們世間所謂的心理建設,這個最重要,這個所以重要!我們繼續看下去。
【「何時住水岸,藥草滿地中,數觀浪起滅,同諸命世間。破薩迦耶見,一切惡見母,何時我不樂,三有諸受用。何時我通達,動不動世間,等同夢陽燄,幻雲尋香城。」】
他處處地方說:唉呀,我什麼時候能這樣啊!我什麼時候能這樣啊!他真正了解了,他一心追求的,絕對不是說:哎呀,我什麼時候要發財,我什麼時候……。他拼命丟都丟不開,逃都逃來不及,還忙這個忙。啊!他真正要的,我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這個!我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這個!像這個,住嘛住的地方這個;然後呢,所對的對象嘛是這個;觀察,觀察這些事情,看那個生命像浪一樣,啊!那是一無是處。你能這樣地生活,然後配合這麼簡單的生活如理觀察,然後破除這個惡見的根本。這個惡見就是三有的根本─薩迦耶見,是一切惡見之母,「母」就是根本嘛!到那個時候,啊!你徹底地從根拔起,從根拔起。所以那個時候,我就通達動、不動的世間哪,真像夢一樣,就像陽燄一樣。那「幻雲尋香城」,都無非是如幻、如夢,是如泡、如電,就是這樣。看起來好像有的,實際上呢,是虛假的。真實的,那再不被它所騙。
【此等一切皆是希願,作出家身,作此諸事。】
那個就是我所希望的!要想得到只有出家,而出家的目的,也就是做這個。
【伽喀巴云:「若能以大仙行,住苦行山間,始為文父真養子。」】
能夠照著大仙,「大仙」就是我們佛陀,就是勝者,真正地住在山當中行苦行。我們剛才不是說了這麼多快樂嗎?欸,要曉得這個快樂對世間人來說,對世間人來說這就是苦事情。實際上呢,也的的確確你真正去做的時候,要克服你的很多習慣嘛!平常的時候你住的時候住得安安樂樂,吃的時候吃得舒舒服服,那些朋友……到那時候你都要克服那些惡習,那個倒的確是苦的。但是呢它產生的結果啊,那是無比的樂。所以真正地出家,我們要了解這一點,要做這一種努力精進地去。你能這樣做的話,那個才是我們佛陀的真正的兒子。
【霞惹瓦亦云:「於諸在家事忙匆時,應披妙衣往赴其所,令彼念云出家安樂,則種未來出家習氣。」】
嘿!你出了家以後,不但自己好,而且對於那個在家人忙的時候,你就披了這身衣服,嗯!跑得去讓他看看,喔,說:「哎呀!這個我在這兒忙,看那出家人多好啊!」讓他種個習氣,讓他種個習氣。這個時候,哪怕你到在家人家裡面去,這也是無量的功德。不過這個注意喲,你要如理地披起這件衣服來喔!所以這個地方有很多在家同修還在這地方,所以我想出家同學都曉得的,這是出家的戒律上面,乃至穿衣服,一舉一動都要有它的威儀。為什麼呢?哪!從這個形象上面,讓他立刻感受到你的真實的內容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要說,哎呀!現在我們出家了,好像這不是我們的事情,完全錯了!出家的事情就是這些!出家的事情就是這些!這千真萬確的,你牢牢記住這句話。現在有太多的人,我一再地強調,太多的人不認識這個出家的真正的真相,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情,你必定要了解這一個特質。
剛才我們說佛在世的時候,舍利弗遇見馬勝比丘的公案。以前我們也一再提過,宋朝的大儒程頤、程顥,何等了不起啊!不但宋朝,宋、明以後,始終執儒家的所謂牛耳的,就是他們幾個了不起的大儒。以這麼樣一個世間了不起的德行修相的人,跑到廟裡去一看,一個普通的和尚,啊!佩服得五體投地,說:「啊!我們所宗仰的聖人的風格全在這裡。」我們要有這樣;你這樣,然後呢你跑到人家家裡去。所以我們在這裡有一位同修,我真是歡喜,他有機會能把出家人的真實的形象,幫忙我們整理起來,慢慢、慢慢地我們都有這個機會的,都有這個機會的。再繼續下去。那麼他這樣地看見了以後,他一念看見的歡喜,就種下了未來出家的習氣。像平常我們看廣告,你討厭它都種下一個習氣,何況他看見了以後這麼歡喜。他種下一個習氣,對不起,你的功德也就增長了,這個功德無時無地不在增長呀,一直在增長。你馬路上面跑,人家看見你:咦!這個人樣子不一樣,這個人走出來很有威儀。哪怕他這個人覺得很奇怪,你能夠這樣如理如法的話,欸!代人家種下一個善根。人家只要種下一個善根,你的功德就增長了,有這樣殊勝的好處啊!在家人可能嗎?絕無可能啊!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但是要注意哦!始終要注意,不是說我今天剃了個頭,穿了這身衣服就夠了。如果你剃了個頭,穿了這身衣服,叫人家一看就討厭的話,是!人家是種子是種下來了,可是你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下地獄哦,這個事情是非常划不來的事情哦!然後人家看了你討厭的話,他也是受害,他受的害你還要代他還哦!這個業感、因果之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必定要了解。你同樣地像我們剛才說的,以前你做過的事情,苦也好、樂也好,現在回想起來一個夢,可是眼前這個感受是真實的呀,向後的感受就是等在那個地方啊!既然如此的話,為什麼我不努力一點呢?過去的事情都像夢一樣,所以你努力一點,到現在是感覺不到什麼壞,可是現在跟以後得到這樣大的報酬─啊!美不可言哪!我們想到這裡,自然不知不覺心裡面好樂、踴躍之心生起來了,踴躍之心生起來了。
所以最近有一個同修,因為學了這個本論,覺得很歡喜、很高興,但心裡很著急,說:「學是學了,就做是做不到啊!」哪有做不到的呀?我們不要忙深的,就眼前這麼簡單的,你懂得了以後,然後呢知見上面一轉,說:我今天掃一個地,哎呀,高興啊!以前忙那些世間雜染的事情,現在在這個地方維持三寶。做任何事情欸!實際上,你說這個幹什麼?如果說,你拿修行一定限在一個範圍之內的話,那好像是苦事;實際上修行不是欸!在任何情況之下,掃一個地,然後呢點一根香,然後呢打一個板,乃至於吃飯。「以前吃飯講那個口味,現在曉得了,啊,原來不是啊!」儘管你還做不到,你心裡能這樣想的話,這功德在增長。哪怕你睡覺,說:啊,那個以前睡覺的時候家裡面這樣,現在不是了,我睡的那個床嘛是如法如理的;睡覺了以後幹什麼?明天起來還要用功。所以你只要真正善巧的話,你隨時運用這個道理,功德隨時增長,隨時在修行嘛!
尤其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說假定說你業障重、智慧淺,那個時候最佳的辦法是什麼?供養。大家還記得吧?在皈依那個裡邊,供養當中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我們現在說:「哎呀!我出了家我來修行了,還要忙這些事情啊!」欸,那個時候停下來想一想:我們深的,的確還沒有學到,出家的目的已經把握住了,可是有一個基本概念認識的,什麼?業感緣起,空,因果緣起。你為什麼不能住在佛世?為什麼不在極樂世界而在娑婆世界?沒有別的,業啊!既然想到業,現在這種情況就是你以前積的業,既然你要想好的,你趕快在因上面努力啊!那就沒什麼好抱怨,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呢,假定沒有機會的話,那倒很可惜,你知道了做不到;眼前是遍地黃金俯拾即是,哪裡啊?就是這個嘛!那你這不在廟宇裡邊、寺院裡面、長老面前你供養嘛,很簡單哪!跑得去上一根香,你至誠恭敬地上一根香,抹一個桌子,我今天一定抹得乾乾淨淨,這樣去做。
是讚歎、隨喜,以至憐憫、同情。哪怕打掃廁所,儘管我跟大家說馬馬虎虎算了,同學還是很用功地去做,我還是歡喜:「啊!他是很勤力。」有的人不是,叫他洗一個毛巾,他把那個水裡面就沾一沾,那麼攪一攪,袖子也不捨得捲起來。唉!要我以前的話我也會覺得:幹那個!我現在覺得憐憫,我想:「唉,這種人真可憐啊!」那怎麼辦呢?我趕快努力啊!我要努力了以後想辦法,我總要幫助他,這樣。因為我自己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你真正了解了正知見的話,就是你不做,欸,我自己發現我的功德也在增長啊!這麼大的好處,哪裡有說不能修行的?你做,做也增長;你不做,不做也增長。請問:除了出家、除了學會正知見以外,你還有別的地方也能得到嗎?所以現在真正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就在這個上頭,到那時候你自己腦筋裡清清楚楚,你就這麼歡歡喜喜欸!
隨便談起那個事情,比如說又講起剛才那位同修,那個老和尚又說了,啊!讚歎那個他:「哎呀!這個人轉過來,將來了不起,我真歡喜啊!我真歡喜啊!」完了以後呢,他又說:「你不知道那個人多固執,喔,他那個時候還跟我爭,但是我當前沒發脾氣,我心裡面只是可憐他。唉呀!我覺得你這麼一個難得的人才,學了佛還這麼固執,沒得到正知見。」當時我聽完了心裡就:「啊!老和尚的真正了不起的地方。」要碰見我們平常碰到這種地方的話,我們自己也發脾氣,覺得:「這個大長老如理告訴你,你不聽!」現在呢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他不相應的境界,他不瞋,第一個成就他的忍辱;他還引發他的憐憫、啟發他的慈悲。瞋境嘛,壞的境界增長功德,好的境界隨喜也增長功德。所以呢你做,做也好;不做,不做也好。啊,實在好啊!實在好啊!這個是我們現在第一個應該了解的。了解了以後第二件應該什麼?如法思惟。的的確確這個環境之好啊!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在這裡,哎喲!我就怕人多,人太多了,這樣。現在慢慢、慢慢地我覺得同學這麼多,我就怕人少,越多越好嘛!你有一個人,欸,我在旁邊隨喜,隨喜功德嘛只隨喜到一個;你有十個人,我就有十個;你有一百個,那我的功德更不得了!我們同修,不但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是如此。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想:啊,真好啊!現在呢,他下面再引經上面告訴我們,說:
【《勇猛長者請問經》亦云:】
不管是前面講的道理,然後─祖師說的,現在─佛親口講的:
【「我於何時能得出離苦處家庭,】
說我要什麼時候能夠從這個苦的地方跳出來啊?哪一個苦?家。在家的人固然是千萬要跳出來,出家人也注意喔!你別以為我剃了頭就是出了家了,欸,這個「家」的定義要注意,你心是不是跟它相應了,這個最重要的。而心真正重要的,就是你知見是不是改過來,這個第一個。只要這個改過來了,下面的問題都解決了,自然而然一步一步,就這樣。
【如是而行,何時能得,作僧羯摩,長淨羯摩,解制羯摩,】
美極了。
【住和敬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
出了以後怎麼辦呢?像這樣的作法,嗯!這個是如理的,能夠得到「作僧羯摩」。「羯摩」,這個是梵語,像我們現在來就是做的事情,出家人該做的事情。這個該做的事情內容只有什麼呢?就是無非是增長我們的善淨之業的,「增長清淨羯摩」。「解制羯摩」,它這個種種有它的規矩,我們要立這個規矩是用什麼方法,然後改變那個規矩的時候用什麼方法,這個簡單的內涵是如此。在講到戒的時候,關於這些我們都會說得清楚。總之真正這個僧團,任何一個地方有它的規矩、法則。所以戒、律,「律」就是這個儀則,我們的行持,一舉一動都有它的特質的內涵在。
那個時候,「住和敬業」,所以這個僧團什麼?和跟敬。和是六和,理和同證,事和同修。「理」,共同的,大家一定「證」,證得法性─空、緣起,所謂真如等等。「事」呢,就是六和,這六和之首是什麼?見,見解,大家共同的見解,這個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然後呢大家共同和敬,啊,那真歡喜啊!
這個在家,拿情來繫的,這個情這個東西染污得不得了。在一塊的時候覺得好得不得了,但是大家碰到的時候痛苦不堪,所以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偏偏又被那個染污之情綑在那裡,跳也跳不走。跳嘛跳不走,一天到晚大家,哎呀,吵吵鬧鬧痛苦無比。出了家以後,你弄得不好的話,家世俗的這個情沒有了,可是呢法沒建立起來,然後跑到這個地方去的話,我看你不對,你看我不對,就出了毛病。現在不,這個地方是淨化我們這個染污的習氣,等到你淨化了以後,欸,大家彼此間就好起來了。
淨化有一個標準,一個準則,準則就是我們共同遵守的,就是我們的目標。所以這個見解,見和─原來我們大家趨向這個完整的目標,然後呢共同攜手合作,我幫助你,你幫助我,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你自然會無比地和樂,無比地景仰。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我們現在不必談佛法上面,說佛他圓滿這個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要捨那些東西。就世間的我們來看,像那個俞先生,像那個袁先生,袁了凡先生,他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情,送給了一點東西,結果呢本來小官變成大官,本來沒有兒子有了兒子,本來短壽變成長壽,你看這不是很明白嗎?結果那東西給了別人,他自己更多,那個佛法還是最下士,只求世間的哦!這佛法真美啊!所以你看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不和,怎麼不敬呢?
所以現在大家有這個機會還要偷懶,有這個機會讓你種福,是真是啊,我代他可惜啊!反過來我是代他歡喜啊!真正重要的,不要代別人,自己還最重要的,這個真正最好的功德還是自己。然後呢別人既歡喜,你也歡喜,你在這個團體當中哪有不歡喜的道理!如果有不歡喜的,立刻感覺到:「欸,來了、來了、來了!就是我無始以來這個惡習。」你馬上警覺到了,靠了個正法又把它淨化,當下你也覺得清涼,好啊,好啊!那都靠什麼?都靠這個同修當中,上面尊長的教導,同修互相規勸、策勵。就是不開口,你看看別人,「喔唷,你看,他這麼用功,我趕快努力啊!」那就來了啊!所以這個是和敬之業,「彼當如是愛出家心」,我們要這樣做。
【此說在家菩薩應如是願。】
上面是告訴我們這個在家人應該這樣。另外一方面,就說明這個出家人有這麼多的好處啊!
【此之主要為慕近圓,】
這個主要的什麼?比丘,注意,這個才是圓滿德相。
【《莊嚴經論》云:「當知出家品,具無量功德,由是勝勤戒,在家之菩薩。」】
我們必定要曉得,這個出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這個不得了的!前面一再說過,一再說過。所以你單單出家本身,就要遠遠地超過了在家菩薩,他同樣地也是學,但是他在家。而且什麼?「勤、勝」兩個字,非常精進、非常超勝,非常超勝的精進的在家的菩薩;可是你呀這個出家的菩薩,你只要稍微做一點,功德就遠超過他。啊!所以這個出家不得了的功德,所以我們想到這裡的話,啊!那一定走這個路。所以你單單把這個幢相撐起來,就這樣的功德,再做一點點那更不得了,下面還有得講,所以我們這裡暫時打住。
【如是非但修行解脫,脫離生死歎出家身,即由波羅蜜多及密咒乘修學種智,亦歎出家身最第一。】
不但是說「修行解脫」,這個解脫就是指只求解脫生死的,這種情況只有出家的身最妙、最好,最妙、最好。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妨想起那個老比丘被人欺騙那個故事。一個老比丘被人欺騙哪,叫他坐在角落裡邊,用一個球把他頭上打一下,證了初果的。在家人你看可能不可能哪?我告訴你:不可能。為什麼?在家人平常忙的什麼?他忙的不是羨慕這個欸,對不對?他在他的圈子裡邊,在家人在忙的圈子裡─「喔,他發大財,我可沒有!」他要忙這個;「喔唷,他這個人等一下到了冬天來了以後,這個貂皮大衣穿在身上,我這件不是!」他也羨慕這個;「等一下人家那部汽車又換新的!」你羨慕這個,就這樣。他一天到晚羨慕這個,他忙這個,然後呢越忙下陷越深。
出了家以後,他幹什麼?他的圈子就是這樣嘛,他自己儘管做不到,他去羨慕這個:「哎呀,你看這些年輕人多認真地做。」他一心地欣樂、好樂、羨慕,儘管他自己老得一點沒有力量,他但是呢非常恭敬、非常羨慕,就這個心!欸,結果這個年輕人哪怕騙騙他,用那個球讓他身上打四下,他就證羅漢果了,就是這樣。這個裡面有兩個狀態,前面已經說過了,在這裡再說一下。第一個,出家以後他本身的環境跟心境本身,就完全不一樣!這點很重要,這個是我們現在第一個要建立起來了。不要說,哎呀,看見那個出家人,反正一吃吃現成哪,我也去啊!那你完全錯了。反過來說,你不要說現在出家了,找一個師父,那個寺院大啊,那有吃有住。你完全錯了!這什麼?欸!這個地方是如法如理的,再苦,這個是你要的,這個才是我們希望的。所以你跑到這個地方去的話,處處地方策發我:「哎呀!別人努力,我要努力,看見那個小地方千萬不可以偷懶。」這是出家本身能策發我們的;而這個最主要的,就是要從這個地方把握得住出家的重心─正知見。
第二點,剛才說的,一再地要記住,這個東西,換句話說袈裟─十方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你一披,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無量大功德。就像交通工具一樣,你一碰碰到的就是個火箭。你只要如理如法,換句話說,你對那個火箭的駕駛的技術,你只要一點都不出毛病,到美國什麼……一去三兩步「蹦!」一下就去了,這麼個快法。所以說這個地方,「脫離生死讚歎出家身」,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因為這兩樣的原因,所以儘管他是又老又衰,但是他心裡面有好樂出家、欣仰出家,只要如法去做,外面這些功德幫助他,欸,被打四下,就行了。我們現在乃至於大打四下都不要,你出了家以後,你說我現在如法去做,我要願求極樂世界,你就中品。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哦!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個地方。然後呢,「即由波羅蜜多」,然後呢大乘……上面是說這是自己只求解脫,進一步大乘,大乘也是如此。反過來說,小乘尚且如此,何況你要更大的嘛,當然你要更圓滿,而所有的六道當中,唯一真正圓滿的,就是這個身,就是這個身。那麼:
【出家律儀,即三律儀中別解脫律儀,故當敬重聖教根本別解脫戒。】
這個出家不是單單出個家,有它的一定的內容,就是這個律儀。這個「律儀」就是我們現在的「別解脫」,就是比丘戒。現在我們繼續下去,那個是說我們修道的時候,要具什麼條件─所依靠的身,現在了解了,啊!原來這樣的。那麼有了這個能修的工具以後,要修什麼樣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