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寒梅綻放于冬雪】

 

寒梅綻放于冬雪 孔雀行經于毒草叢
大鵬展翅千萬里 蒼龍潛行在巨海中
輪迴寒冷你如春 勇敢的菩薩不畏難行
開展深廣雙翼飛 虛空無涯亦無形
我此知識具勇猛 輪迴視如喜樂行
經論海洋心續納
悲智如蒼穹 悲智如蒼穹
詞曲: 真如老師
@ 菩薩勇處輪迴,雖有百千苦毒,卻用悲智善巧的力量,將煩惱毒轉化為絢爛的菩薩行。
@ 我要發心做一個菩薩,擁有孔雀般的菩薩精神!

 

【 廣論 】

 

※ 廣論進度:P36LL3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 ~ P38L3 一切利益希能成辦
※ 手抄稿第三冊 P115L1 ~ P139L6
※ 音檔:20A12’35” ~ 20B21’16“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 內容摘要
【◎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
~ 那是真正主要,前面這個是集聚資糧,調伏我們身心,那個時候如法修行,然後證得圓滿果位。
【《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
~ 真正報恩是這個樣的,就是「依教奉行」。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
~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要我們的智慧去辨別,他下面就告訴我們這一點。
【《毘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
~如果這個老師告訴你的不合理的話,你不要去做。戒上面這樣說。
【《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
~經上面也這樣說,所以對於不如理的不要照著他去做。
~那個時候重要呀,你必定要辨別說如理非理。
【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
~說老師告訴我們不合理的不做的話,除了上面經上面,論上面也明白告訴我們。
【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
~但是絕不可以因為這樣的關係,說這個老師說的不合理,你就對著自己的老師不恭敬!不恭敬都不可以,何況你毀謗他,何況你批評他,這個是萬萬不可以!
【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
~照著道理你不能做的話,你說:「不行。」
【應善辭謝而不隨轉。】
~要很善巧地、很婉轉地說:「師父呀,我實在不行!我請你多多原諒,我做不到呀!」
【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
~我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呀?受法分—佛法,這個是增長我們功德,我們親近知識,不是為了世間的財。
【是須受行正法之分。】
~我們所以跟他,為什麼?增長法身慧命,從這個地方開始。
【博朵瓦云:】
~下面這個祖師引一段公案,說:
【「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 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
~這個佛選那個侍者的時候,大家都希望阿難來承事。阿難他說:「我啊也想侍候佛,但是要侍候佛的話,有幾個條件。」什麼條件呀?「大師不穿的衣服我不要,大師不吃的餘食我不要,還要許一切時可以到大師前。」
~那麼為什麼一切時到大師前?為了法!他之所以來,為了法。
【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
~為什麼這樣慎重呀?那就是教化我們,我們要學就從這個地方。
~那麼我們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
~我們現在對佛法不計較,我們計較些什麼呀?唉,真可憐!少到一點點茶都要去計較,吃一口茶都要去計較。「他有我沒有!老師歡喜他,是虐待我;他吃掉了,我沒有吃!」什麼?「內心腐爛之相」。
【幾時親近者,如博朵瓦云:】
~親近的時間也有了,仍舊引博朵瓦的話,說:
【「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 近適中經久修習。」】
~每有一位弟子來,就會增加我的負擔;每有一位弟子離開,負擔就減輕。但另居別處的話,沒有好處,所以必須在這適中之處長期修行。
~現在我們很多人覺得,懂得了一點點,自己關起門來去閉關去自修,不要說你沒有聽懂,你聽懂了,這樣去修都成就不一定高。
~但是你真正親近了善知識以後,會不一樣,你會日日夜夜感覺不一樣。
【◎ 第四親近勝利者。】
~親近善知識的殊勝的好處。
【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墮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眼前究竟一切利義。】
~第一個「近諸佛位」。我們到這裡來幹什麼?要學佛!
~他步步上進,步步上進什麼?近諸佛位,這麼簡單,就這樣!
~因為你如理地上去了,所以「諸佛歡喜」。啊,對呀,對呀!你這就對了!
~「終不缺離大善知識」,因為你結的緣就是這樣嘛!
~「你能夠接近善知識,當然你不會墮落惡趣啊!
~壞的、業障慢慢地消除,「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煩惱也不會影響你,惡業當然也不會。
~現在我們一天到晚在惡業煩惱當中轉,你有了善知識,這個就擋住了。你的行為呢?就不會違菩薩所應行的。
~「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因為你能夠親近善知識,得到善知識的教導,所以你認識也好,起心動念都是跟應該有的這個行為相應的,這個是「正念」,這點很重要;所以你由於這個正念的關係,所以你行持自然都在淨除煩惱,集聚資糧,所以這個是「增長」。因為你淨除煩惱,集聚資糧,所以你的感的果—眼前的、究竟的,一直在增長當中,樣樣都成就,「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
【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
~於是在這種狀態當中啊,你要求的自利利他,現在我們做的自利利他在資糧,資糧順了,將來果自然順,都圓滿,這麼大的好處!
【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
~如果說修行菩薩的人,假定說你能夠得到善知識的攝受的話,那絕不墮落惡趣!
~還有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如果善知識思念你的話,你不會違背。
~「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間。」欸!這個時候,世間沒有一個能比的。
~「若諸菩薩,承事供養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又對了!這是應行的,絕對不怕!你錯了,他會時時點醒你,這個環境當中,他會不允許你錯。
~「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業、煩惱難以取勝,你就成就了嘛!
【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
~佛世尊歡喜的什 麼?歡喜你早一點成佛嘛!你能夠聽著善知識的教誡,你真的做到,當然佛菩薩歡喜。
【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
~把善知識告訴你的話,先要認識,認識了以後,內心上去操持,一心擺在心裡面,不跟它相違背。不違背啊,「近一切智」。欸!你就靠近佛的智慧智,你就差不多了。
【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
~對善知識的言教沒有一點懷疑則乃能親近。
~否則你會心裡又想:「欸!他告訴我這個,他有什麼動機啊?」你心裡一個懷疑,完了!
~你心裡一念的疑念的話,你就沒辦法靠近善知識,這麼個嚴重法。
~所以我們真正第一件事情為什麼要修信啊!
【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不但是不能疑,還要起心動念,「作意」就是你起心動念的、主動的心。一直在想: 哎呀,你絕不可以離開善知識!
~如果說你能夠認真這樣去做的話,阿彌陀佛就在這個世間,用不著到極樂世界,要到幾十年以後,眼前就有。

 

【 影片討論 】這個真的只有你才有

 

@ 老師比較喜歡我!?
Q : 想想看,在成長過程中,我有做了什麼讓老師、長輩或者是長官喜歡我,如果能夠重來,我還會那麼做嗎?
@ 英雄:如果主管指導錯誤的話,我還是會耐心地聽完,等主管詢問的時候,我再把想法講出來,我現在已經比較會忍了。再者,我會盡可能按照老闆的話去做,讓老闆開心。
@ 嬋媛:就像 師父講的一樣,媽媽講的話,不管對不對、能不能去做,我都不會去質疑、頂撞。在我這麼做之後,媽媽的態度更柔軟了,我們更可以用平和的態度去溝通,我蠻感動的。

【詹敏的問題】@ 在我很小時,我有一個舅公的女兒因為信仰,把家裡的財物都供養出去,而導致家裡變的非常貧窮,這樣是好還是不好,對還是不對?
@ 姝婷:真正的善知識接受我們的供養是為了我們好而不是為了那些財物。但不顧一切去供養,以致家裡由富轉貧,這樣是不是太過,我沒辦法判斷。
@ 游爸:如果她跟她的家人內心是清淨的供養的話,就有莫大的資糧跟福報,那就不在乎生活的外相是如何了。
~~貢獻財物的目的是累積資糧,而善知識接受供養是成就你的捨心、成就你的資糧。
~~但練習是要有次第一步一步來的,先從供養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開始。就像 師父所講的,你可稍微勉強一點點,然後慢慢練習你的捨心。
~~如果一開始就把你全家的財物貢獻出去,而造成生活的困難,以致家人怪你,造成你的煩惱。那,善知識應該是不會要你這樣做的。
~~所以我們在講財物供養以及身語承事,都要看每一個修行人當下的條件。要經過累世累劫不斷的修行,累積我們的資糧,最後才能做到「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這樣的地步。
【英雄的問題】@ 孝子心說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但善知識還沒有到成佛的條件,不一定說的都對,我們可以盲從嗎?
@ 師父說:「對於不如理的不要照著他去做,那個時候重要呀,你必定要辨別說如理非理。」但我們就還沒有辦法辨別啊,怎麼辦?
~~這就是我們的業,我們就是沒辦法去判別啊!那怎麼辦?
~~師父也有說,就努力懺悔,然後依照從前面所說的弟子相等等,好好去學習,然後依照我們所的去判斷、去抉擇。慢慢地,我們就會知道這個是對的還是錯的,這就是學習的過程。
~~但即使是老師錯了,師父說,你也不可以對老師不恭敬,這是這一段的重點喔!
【師父音檔】
「『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我們現在對佛法不計較,我們計較些什麼呀?我們計較些什麼呀?唉,真可憐!少到一點點茶都要去計較,吃一口茶都要去計較。「他有我沒有!老師歡喜他,是虐待我;他吃掉了,我沒有吃!」什麼?「內心腐爛之相」。不過現在這裡我們要了解,我們無始以來就在這個無明當中。我們現在非常幸運,宿生的努力,了解了這個病根所在之處,正好從現在開始力上進。」
【問題】@ 內心腐爛之相,是什麼意思?
@ 美蘭:就是心一直在計較,今天是計較茶的多少,明天計較說老闆是不是對我特別好,心一直在計較中打轉,計較的就會越來越多,所以心就會越來越腐爛。
~~計較有什麼不好呢?計較不是會讓我得到更多嗎?
~~計較會讓我們的心裡一直在攪 “煩惱” – 貪、瞋、癡。
~~腐爛,就是 師父所講的,我們一直在這個無明當中。
~~我們內心的腐爛之相,就是貪、瞋、癡。
@『看得破,忍不過; 想得到,做不來』嗎?
【師父音檔】
「所以佛菩薩真了不起,他安慰我們,不是說你做不到叫破戒;你不肯去做、不了解、懶惰、馬馬虎虎、不好好地做,這個叫破戒。《瑜伽師地論》上說得很清楚,我們一直在犯戒,然後呢,犯戒懺悔,努力拼命求上進,你只要上進,慢慢地改善,這就對了!你不要說我反正懺悔,懺悔完了以後,依舊如此這般,那就完全破了!這個概念本身就錯到底,非下地獄不可!這個一點不能錯的,我們要弄得很清楚哦!不要說《瑜伽師地論》上說這個破戒不算犯戒,那我們就破去了,只要我懺悔就好了,那註定你在地獄裡面,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能翻身。正見是什麼?就是正確見到我們的煩惱相,然後我們向上努力,拼命努力!那個時候,當然你在努力向上嘛,對了!」
~~不是說你做不到叫破戒;你不肯去做、不了解、懶惰、馬馬虎虎、不好好地做,這個叫破戒。
~~我們一直在犯戒,然後呢,犯戒懺悔,努力拼命求上進,你只要上進,慢慢地改善,這就對了!
~~你不要說我反正懺悔,懺悔完了以後,依舊如此這般,那就完全破了!
~~我們要能夠了解 師父在這裡所說的,心裡頭細微的差別。
~~所謂的知錯能改,能改的那個〝心〞才是最重要的。
~~正見是什麼?就是正確見到我們的煩惱相,然後我們向上努力,拼命努力!
【筱梅的問題】
@ 我們學廣論叫我們要觀功念恩、要有善執~對於事物要以正面思考,但是當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是要選擇善念或保護自己?舉例來說我上個星期被狗追的時候想到的,我手無寸鐵~被狗追著跑!只能拼命跑,但如果那時手中有棍子或其他武器的話,您會怎麼做呢?
@ 姝婷:只要蹲下來做賽跑起跑的姿勢,就可把狗嚇跑。
@ 南屏:我從小就很怕狗,小時後被咬過一次,還因此住院;可能這就是業吧!
~~隨喜筱梅在遇到危急的時候,還可以想到〝我們是要選擇善念或保護自己?〞
~~大家可以想一想,善念或保護自己,這兩者是有衝突嗎?
~~只要遇事,我們能夠想到這一個問題,那就表示我們在進步。
~~志強:師父小時候很怕蛇,但學到法,知道可以幫動物皈依之後,就追著蛇要幫牠做皈依。
~~鼓勵大家多聽師父的音檔,我們可以從 師父講廣論的音檔中,領受到 師父對法的強大的信心。這是光看文字感受不到的。

 

【善行小點滴】

 

@ 英雄:要表揚蟬媛,在我還沒來上課時,會打電話來關懷我的善行。
@ 應增:泡茶給同事喝,改善辦公室的氣氛。
@ 宜臻:搭公車的時候,我會讓老人家先上;下車的時候,我會先下,可以觀顧老人家的安全。
@ 美蘭:這次去旅遊,我會補領隊的不足,把隔天的天氣與交通資訊查好,分享給大家。雖然領隊有點散,但我不是在那邊碎碎念,而是學習著觀供念恩、代人著想。

 

● Homework

 

1.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隨喜自己,隨喜他人
2.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3. 溫習。預習。翻開廣論聽音檔。
6/15/2017
廣論進度:P38L3 不可思議秘密經 ~ P39L3 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
手抄稿第三冊 P139L7 ~ P161L3
音檔:20B21’17″ ~21B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