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發起之量,(四)儀軌受法。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二(一)七種因果教授(二)寂天教授。

辛一、七種因果教授分二(一)於其次第漸發定解(二)如次正修。

壬一於其次第漸發定解分二(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本週進度)

 

一、課文大意:

前面開示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這裡第二、解釋(七因果)其餘因果也是以大悲為因果。

 1、生起大悲的因:由修習知母、念恩、報恩,對親怨中庸的眾生引發平等的悅意之情,然後發起互為因果的”與樂慈”與”拔苦悲”。

2、大悲心的果:增上意樂與大菩提心是大悲心的果。大小乘的勝者都是慈悲無量,但是親自荷負一切眾生與樂拔苦的重擔,唯有大乘才有,所以必須修強大的增上意樂,才能得到大菩提心果。

佛法的根本是菩提心,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有了大悲心,就會推動我們去學習到一切佛法。菩提心是修出來的,但是眼前會覺得跟我有點遠,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得到呢?例如:平常與同事討論事情通常習慣都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開始練習用別人的角度、立場去思惟,眼前很多的困難都可能不再是問題。

 二、聽帶討論:

 1:(看影片)小學生用電話對媽媽講母親節快樂,為什麼難啟齒、會流淚?

A:因為平常不習慣對媽媽表達愛,真實去做(知母)的時候,若有真實(念恩)、愧疚或想(報恩)的心出現,則會流淚。

2:(看影片)失智媽媽連上一句話剛問完都不記得內容,為何會不斷詢問兒子吃飽沒?兒子內心是怎麼轉變,以致災難變成喜劇?

A:詢問”吃飽沒”是一般人最基本的關懷,即使媽媽已經失智了,就只剩下關心兒子是否吃飽。兒子若用正常人的思維去面對失智,久了就會抓狂;但他想到媽媽一生都在擔心著兒子,順著媽媽的話,說自己還沒吃飽,媽媽心裡反而覺得有關懷到兒子而皆大歡喜。

3:(看影片)我們若第一次看到尿失禁的媽媽,內心是如何?如果把媽媽換成自己的幼兒,內心又如何?

A:我們一向覺得媽媽是萬能的,一旦失常反而覺得麻煩、不接受。如果是自己的幼兒,幾乎不假思索,再髒也幫忙換洗便尿。這些是對眾生的不平等心顯現。

4:有了大慈悲心後,可以修成大菩提心。那我們趕快去護持法會、當義工來修慈悲心?

A師父說:親之究竟是為慈母,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

從這樣地辨別以後,我們了解,既然你要引發這種心情的話,那最親密的人。而最親密的人當中,最究竟的是什麼?是母親,是母親。所以,第一個要曉知母。而母,而講知母,這個詳細,這個「知」字在下頭。然後曉得了這個母親的話,那麼進一步你想:母親對我們有什麼恩?你想到了這個恩哪,那時候由不得你就不報,「報恩三」。因為你要報恩的話,所以下面那個與他的樂、拔他的苦都生起來啦!所以這個東西是這根本因。所以這三樣東西,主要的目的為什麼呢?是「引發悅意可愛」,我們了解了。這個次第何等地清楚,何等地清楚!所以平常我們總是覺得:「哎呀,我們趕快修啊!」現在到了這裡,「趕快修」這個概念是千萬使不得!

我們每個人家裡的父母親,就是我們修慈悲心的下手處。如果連對撫養自己長大最有恩的父母親,都生不起知母、念恩、報恩的感覺與行動,卻急切地往外護持義工,那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