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二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分二
丙一、另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分六
丙二、總略宣說修持軌理分二
丁一、正明修法分二
戊一、正修時應如何分三
己一、加行
己二、正行分二
   庚一、總共修法
   庚二、此處修法
【廣論內容】
一、正行分二:
1、總共修法:總體說明修行共同的基本大原則和方法。(本週課進度)
2、此處修法:拿總共修法所敘述的基本大原則和方法應用到眼前要修的法類。
二、
1、所謂「修」就是不斷地在善的所緣境上,使自己的心安住在上面,並且不斷地練習去保護這個所緣的行相。
 但是如果我們遇到任何相應的境,就隨便跑去修持的話,不但對於善的所緣境一定生不起來,而且無法任意安住在善的所緣境上面,使其成為修行上的大障礙。如果一開始修行就養成這樣的壞習慣,那麼一生所做的善行,全部都會變成過失。
所以,首先對於所欲修行的所緣境內容的質、量與次第,必須先有正確的認識和決定。然後應該發起猛利的誓願,不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按照所決定的來修,絕對不會改修其他的。
最後應該具足正念、正知來正確的修習。
【聽帶&研討】
1、「為什麼要『修』呢?」
Q.什麼叫做修?為什麼要修?哪些動作叫做修?
世間:修燈泡、修馬桶…,修;是把不好的東西變成好的。
現在學習,講的修是怎樣讓我們心裡不好的心裡狀態變成好的心裡狀態;實際上佛法所講的內涵就是在講這件事情,所以為什麼要修?什麼叫修?
師父開示:「」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這個識心,他要怎麼辦就怎麼辦。他要睡覺了,我們要他提起來,他就是提不起來;我們要他睡覺,他又睡不著。現在曉得不要貪,他就是擋不住;叫他不要發脾氣,他又不行。課堂中我們也一起想像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心嗎?像打坐、數息,結果呢?我們發現我們的心很容易就隨著外面的狀態被拉著跑。
「那這樣會有什麼問題呢?不是一直也都過得好好的?」原來真正嚴重的是這個識心,一天到晚都跟著煩惱在轉。
2、「那什麼叫做『任遇所緣』呢?
Q.平常的什麼狀況是如此呢?
仔細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上的很多情況都是:當生病時,有人說看中醫比較有效,就聽著他的話去看中醫;有人介紹那一個西醫比較厲害,就趕快去看那個西醫。例如逛百貨公司,可能只是走走或去超市,結果看到打折或特賣會,卻買了一堆當初沒計畫要買的東西;所以,遇到什麼就做什麼就叫「任遇所緣」。
在我們學習佛法上是否也會有任遇所緣」的情況?是有的。
例如有人說打坐很好,就跟著去打坐,打坐在修習佛法上,是比較後面的學習,但我們實際是完全不了解打坐它在整個修行次第的位置;通常我們會這樣做的原因是想快速成就。但這樣會有效果嗎?沒有,會得不到想要學的東西。而且真正的問題是如果一開始就養成這個惡習慣,那下輩子來的時候還是一樣的習慣,故對整個生命是沒有幫助的。
【喻】
我們一起看了:「怪怪der中國新聞:反恐和尚、家暴教育美國人、小三是史努比?│老外看中國│」的影片;眼睛看到的?心裡看到的?聽到什麼就跟著轉?!遇到什麼就做什麼?!
【結語】
1、因為『任遇所緣』對我們生命没有幫助,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是對於我們要修的內容的質、量與次第,要有圓滿的認識。
師父以燒飯為例,所謂的質就是米;量就是如果需要份量,就準備多少份量;次第呢?煮飯的步驟:首先要先洗米,然後放電鍋、加水…。
第二步是要發起猛利的誓願,不再被任何東西所動搖。
第三步是正式去做的時候,必須具備正念和正知來做。這樣就會達到修行的效果。
這三個步驟正是所謂「總共修法」的內涵。
修行的次第如果掌握不到,想要有好的成果,時間是會拖很久很久的,反之,如果有照次第來修習的話,是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