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

 

凝眸

 

大家一起來看師父的眼睛,您能看出什麼呢?

歌詞中的悲智力的雙眼,大家在誦 《密集嘛》時有想到悲智力嗎?悲是觀世音菩薩、智是文殊菩薩、力是大勢至菩薩()

慈悲凝成你柔情的眼,智慧化成你深邃的眼,勇悍變成你威猛的眼。

 

剛開始跟這首歌相應都是想到師父的智慧方面,最近上課都一直提到悲,以悲為上首,所有的東西在悲裡,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功效。所以現在聽這首歌,感覺跟以前不太一樣,除了智慧之外,比較會想到師父散發出來的慈悲。

 

盧師兄有提到一個師父的公案。

早期盧師兄負責開里仁事業的蔬菜運輸車,結果被歹徒索車勒索,請示師父該如何處理。師父希望盧居士請歹徒先把車還回來,再匯錢給他們。這樣的作法主要是為了破壞對方的勒索及竊盜之業,免得讓他們造下惡業。也因為認為歹徒有需要錢才會出此下策,所以還是匯錢過去。

 

另外,對方好不容易照師父的方式完成之後,師父還請盧居士轉告他們,他們也需要健康,請他們到里仁坐一坐,請他們吃里仁有機蔬食。師父對他們ㄧ視同仁,有什麼好東西也ㄧ樣要給他們.

 

以學佛及師父的出發點來看,這樣的處理方式看似很自然,但以世間的角度來看,實在很不可思議.所有的人都有善根,只要我們以不一樣的眼睛看出去,看到的世界就會比較不一樣.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心態看事情,所得到的回饋應該會比我們預期的好很多.

 

 

《海報》: 【跨越障礙,養成習慣】

《桌牌》:【 母當望子,子應濟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報其恩。】

 

 

【廣論】

 

廣論進度:P219L8第二正發此心分三 ~ P222L3亦需發起如是之心

音檔:[95B] 05:36 ~ [96A] 29:24

手抄稿第十二冊:P236L09 ~ 第十二冊P270L06

 

【科判】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己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己二、如何發生此心道理

           庚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四緣、四因、四力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

                辛一 修七因果教授

                               壬一 於其漸次令發定解

                               壬二 如次正修                     

                                   癸一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         

                                        子一 引發生起此心之所依

                                         丑一 於諸有情令心平等

                                         丑二 修此一切成悅意相

                                         子二 正發此心                                              

                                            丑一  修慈

                                            丑二  修悲

                                    癸二 修習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 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辛二 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而修

         庚三、發起之量

         庚四、儀軌受法

 己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內容收攝】

 

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 引發生起此心所依
  • 正發此心
     ① 修慈    ② 修悲    ③ 修增上意樂
  • 修〝慈心〞

 

  1. 〝慈心〞的對象是指缺乏安樂的有情。
  2. 〝慈心〞的行相是指心裡應該怎麼想呢?有三:

                   ⑴先思惟:如何令有情獲得安樂?

                   ⑵次發願:一心祈願有情獲得安樂。

                  ⑶最後親自負起:我應當負起給予有情成辦安樂的重擔。

 

  1. 〝慈心〞的勝利:

                 ⑴ 勝過供佛。

                 ⑵ 勝過長時於千莊嚴佛土修淨梵行。

                ⑶ 能得慈法八德。

                ⑷ 慈心是最殊勝的守護者。

                     

  4.修慈次第:

                     ① 先於〝親友〞修       ② 次於〝中庸〞  修                          

      ③  次於〝怨敵〞修      ④ 最後遍於〝一切有情〞修

 

                   

  1. 修慈道理

(1)於有情數數思惟苦苦道理

(2)餘諸有情,數數思惟缺乏有漏無漏諸樂。

(3)作一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 修〝悲心〞

 

  1.〝悲心〞的對象是指具有苦苦、壞苦、行苦的三界有情,一切苦惱眾生。

 

  2.〝悲心〞的行相即悲心的心理相狀,有三:

              ⑴先思惟:如何能夠令這些有情脫離這些痛苦?

              ⑵次發願:祈願這些有情能夠捨離種種痛苦。

             ⑶最後親自負起:我應當使這些有情成辦遠離這些痛苦的重擔。

 3.〝修悲心〞的次第

                ⑴首先緣〝親友〞修   

               ⑵ 次緣〝中庸〞修

               ⑶ 再緣〝怨敵〞修   

                ⑷ 最後遍緣〝一切有情〞修

 

 

               修等捨時應分中、親、怨,各依次第而修

             修慈、修悲時應分親、中、怨,各依次第而修。

             兩者次第不同,按照兩者容易生起所緣順序來修。

            需先別別修,否則初緣總修以為生起,皆悉未生,最後才緣總修。

     4.修悲道理

        A.略說

                   ⑴ 思惟如母有情受輪迴總别苦的逼惱

                    ⑵ 先有出離心的基礎,再修悲心

                             ① 思自己受輪迴總别苦,能生出離心

                             ② 再思有情受輪迴總别苦,能生悲心

                         、未先生起出離心,則悲心難生

           B.廣說

              (1)菩薩的慈悲,較聲聞為深廣

              (2)由無量門思惟無樂苦惱道理,菩薩的慈悲亦較聲聞為多。

               (3)恆思惟則能發生猛利堅固。

               (4)知解要善分別,不能只是略生感觸,全無用場。

 

  1. 悲生量

                 入大乘的根本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

               心中最愛幼兒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幾許悲痛,即以此許而為心量,若於一切 有情悲任運轉,說為圓滿大悲體相。任運轉即是不加思                   索。

                 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當了知。

           

            

      

  

 

按下去的是琴鍵,彈出來的是人生。

 

別害怕,別在意周圍的人事物,別擔心你的手和身體,而是當你演奏時,你可以想想讓你印象深刻的事,讓你很感動的事物,這些時刻會豐富你的音樂,音樂也會為你的回憶增添色彩。這些是關鍵時刻。然後你可以想想讓你難過的事物,那時你可能會發現……悲傷中,也可能有好是事,有讓妳快樂的事,這些回憶永遠在你的心中,永遠無人可以奪走。記住,別管任何人,別為他們演奏,只有一個人需要感受到音樂,那個人就是你。

 

書維前言:我很喜歡這支影片,雖然這支影片在黃背心共學票選時是落選的,但我很陶醉在其中,對它很有感覺,所以我還是決定翻盤用它。就算跟廣論沒有什麼連結,也覺得看了很舒服,這意境及相對深度比較高,不容易第一次看就能深入,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導師或老人如何教這位小男孩學鋼琴。

 

Q我們如何去學一樣東西?或是學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如何克服的?我們學新的事物時,都是用什麼方法學的?

 

偉森:

我喜歡看文學,不管是學鋼琴或文學都是一種藝術,藝術有很多媒介,鋼琴也是一種內心的表達。那位老人告訴他,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對周遭覺得害怕,看你要表達什麼,不管是喜怒哀樂。重點是即使是想到悲傷,也可以去學習一些快樂的東西。

華人第一個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是高行健。這本得獎的著作書評中提到,寫的不是為了別人,或是為了商業而寫。意思是說,一個真正偉大的作家,如果為了商業的牽動、迎合市場,就有點走偏了。如果純粹只是為了自己,為了表達心情而寫,那你這本巨著才是真正有它的價值,我覺得的這個意涵跟這影片有點吻合。

 

書維:跑馬拉松也是一種學習,如果能抓到正確的起心動念的話,通常做出來的結果都會比較正面。

 

惠玲

美慧師姐提到小時候有很多才藝都想學,例如鋼琴、繪畫等等。但提到學習都有個曲線,先是熱度高但慢慢就又冷下來。學琴是很快樂,但練琴卻是很辛苦的。遇到瓶頸過不去時會非常沮喪,我的小孩也是這樣子。

我一路在陪伴她們學習的過程中,我會扮演一個滿重要的角色。我自己小時候學鋼琴只學到小學三年級,那個年代父母忙比較沒空陪伴我們,現在兩個女兒都學到六年級了,大的因為課業重停了,小的因為有我在旁陪伴,可能就像影片中這位導師在旁邊給她一些能量,我相信她之後會繼續朝著這個學習方向發展,會學得比較順遂。

 

俊成:

彈琴或唱歌要融入感情,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融入感情,飆高音有時讓人甚至讓人覺得很刺耳。

影片中小男孩一直在回憶那位師長講的話,好比是與知母、念恩、報恩有關,我們為什麼要先從知母開始,因為母親是我們最熟悉、最偉大的。廣論中提到,念母念不起來,你可以念子、念父或念師長,隨時都會以她的話及精神去幫助我們突破難關。

如果要結合到廣論的話,我覺得彈琴是一種技巧,可以想成是智慧,當你琴彈得很好的時候,你就好比小乘的聲聞緣覺,已經證得空性。但如果你沒有感情或心量支持你,就無法感動人,這就好比是悲和菩提心。鋼琴技巧是基本、是智慧,感情像是大悲、是上首。沒有的話就只是表面的東西,具有的話就能走它的方向,可以感動人、可以幫助到人家。

 

素琴(分組時所分享):

片中的小孩老師教他完美的演奏,就是全心全意將自己的身心與琴音結合,不必理會觀眾的反應及周遭的干擾 。 只為將心靈的悲歡喜怒,高低跌宕真實借琴音流露。

就像我們現在對佛法的學習,也是要向自己的內心看,內化到靈魂的深處。當我們能夠看到生命更高遠的目標時,就不會被眼前生活中的枝節障礙、牽絆,因為心心念念有那個高遠的目標要完成,眼前生活的各種困難將更容易跨越。

 

  【聽帶研討】

 

Q菩提心要先修習利他,要為利有情願成佛。什麼是為利有情?以世間話來說是什麼?

 

A 我要對別人好,而且要對所有的六道有情好,對螞蟻、蒼蠅都是

如果有一塊蛋糕,自己和別人都很想吃,是塞進他的嘴巴比較快樂?還是塞到自己的嘴巴比較快樂呢?

要修到自己吃覺得快樂,別人吃也覺得快樂。這困不困難呢?

 

〈聽1〉

【又當作意種種妙樂,施諸有情。】
進一步,最好的快樂來布施、來供養、來給一切有情哪,這個就是「慈」所緣的,慈所緣的。那麼在這個地方有一件事情,我們容或有的時候啊,就像眼前我們總覺得這個事情,覺得千辛萬苦,好像很難。往往這個概念會把我們修行會障礙住了,會障礙住。聽了道理,容易;做起來,唉呀,覺得很難!現在呢,你換一個方法想想看。
比如說,我們現在眼前,有的人有各種不同的嗜好─吃辣椒。你剛開始吃辣的時候,這個天生來就吃辣來就好吃啊?不會呀!一吃,哎呀,辣得個要命!哎喲,你教那個時候那真……尤其是小孩子,吃了,吐啊,弄了個半天,不曉得怎麼樣是好。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就看見,我自己也沒這個經驗,我自己的事情總是忘得乾乾淨淨。喔,看見那弟弟妹妹,或者別的人哪,那個小孩子斷奶的時候,就是斷不了,那麼怎麼辦呢?欸,那個母親啊,就
用點辣的東西塗在那個奶頭上那他一吃,哎呀,那從此以後看見他就不要吃了!幾乎沒有一個例外的,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等到有一段,你上了這個、這個嗜好養成功了,叫你沒辣的,你就沒胃口了,對不對?欸,那是人人有這個經驗啊!
所以問題在什麼地方呢?你就
不斷地薰習,所以叫「習」啊!修習、修習。然後你吃,沒有一個例外的,比如說茶,現在我也滿歡喜喝茶,可是我現在因為這個不好,所以不喝茶。剛開始的時候,喝一口,欸,苦苦的,有什麼好吃啊?到後來,就是覺得到那時候你沒這個茶下肚子,覺也睡不著那個味道就來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人,然後呢,抽菸什麼……眼前的所有,沒有一個例外的。你只要這樣想到的話,你曉得:啊!不難,一點都不難。這個概念不是難不難,要你克服你的心理。所以我們往往啊……一再告訴大家,不是這個事情本身難,就是你自己的執著障礙啊!這無始以來的習氣,你還沒有做嘛心裡就:「唉喲……」對不起,你就沒有機會啦!所以第一個要把知見轉過來,知見轉過來,你只要去努力去做,練習的話─欸,養成功習慣的,到那時候叫你不做還做不到。這個概念你第一個要養成功,第一個要認識。
所以我在這個地方舉世間的幾個比喻,像福特啊,像愛迪生啊,像這種啊,這明明世間大家覺得不可能,他都做到了。現在呢,佛法,以前你不懂的時候,唉呀!聽得這樣;現在那個次第這麼明白,而且每一個次第所講的內涵,在我們的心裡的心相上面,馬上讓你感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始終只是一樣東西,什麼呢?就是自己的業障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要懺悔呀!聽的時候滿來勁的,聽過了以後,等下你回去時候,又那麼一癱─好囉!我是說這個心理狀態啊!如果你那個時候心裡面挺起來,對啊!你只要把持住這個概念,你這樣衝過去!
所以那天我告訴你們這個老和尚的公案,你們記著,不是叫你們要去做,那表示他這樣的狀態當中,他只要肯那個克服的話,沒有一樣事情例外的,都能克服。何況這件事情有這麼殊勝的利益,這個利益之高,是不得了的利益啊!你時時記得一句話,你之所以不能做的話,為什麼不做啊?貪眼前的小便宜!如果你能夠如理如量觀察的話,結果發現
你貪了一點點小便宜,受無邊大苦,你大虧本哪!我們人就這麼愚癡啊!明明賺大錢就偏偏不要,偏偏要做那個虧本生意,這個人的愚癡到極點哪!所以這個概念你第一個擺在腦筋裡頭,下面的問題都解決了。
然後呢,到那個時候,我們眼前就好好地去
懺悔。至於說這個次第等等,記著啊!不是說:「喔,那我也學學老和尚這樣,今天晚上,好了,你們不要管我,哪怕死,明天抬出去!」不是啊!不是、不是、不是!唉,他告訴我們一定的次第的。所以現在我們真正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把這個次第學好了,然後呢,安排自己相應的量。總一直逼你自己,要逼三分,最大逼七分,絕對不能再超過,超過了不行的。在後面講精進的時候,他有非常完整的說明,一直要逼。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心裡面還沒有做事情已經是癱掉在那裡的話,沒有一樣事情做得成功的。

 

Q這一大段,大家聽完有什麼心得?

 

素真:

 

我最近在IC之音聽到介紹一本書名:別逼貓啃狗骨頭。因為每一個世代,它的因緣、環境、條件不一樣,見解及感受也會不一樣。

 

剛剛師父有說:遇到什麼困難,換個方法想一想。或是自己有哪一方面執著的障礙,是不是自己有覺察到?

 

書大概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年紀大概都是狗是代,狗都很真誠,在公司就是拼命地做。但新世代就像是貓。就像我們家裡有養貓狗的,狗一聽到主人回來,就會馬上衝出來,一直看著你。但貓就不一樣,牠會站得遠遠的。

 

東西要給牠吃的時候,狗會一直望著你,一直等一直等,但貓可能望一眼,就像你養小孩一樣,東西煮好放你面前,吃個兩口,說不好吃就走了。現在的世代大概就是這樣子。

現在公司的管理階層大概都是狗世代,新基層大概都是貓世代。狗世代會說,只要你像我一樣拼命努力,你就會得到狗骨頭,抱歉,貓不愛狗骨頭,不吃狗骨頭。

所以在職場或親子關係上要多一點理解,都是需要學習,看到一本書或聽到一個書評就是學習,我來這裡學佛法,也是一種學習。透過學習,就可以多一些理解,就可以多同理到別人,喔,原來我是狗,他是貓,千萬不要硬要他啃你的狗骨頭。

 

 

良旺補充:

最近常聽到一句話:「不要跟豬打架」。這是一本書名。因為豬很臭,你跟豬打架,你也會變得很臭。

 

 

 

重點:不是事情本身難,學佛修慈的過程必定會遇到許多的障礙,但我們要克服心理,自己的執著障礙習氣拿掉知見轉過來,不斷去薰習,就可以做到它。

 

沒有做不到的道理,只是自己的業障,所以要懺悔。通常克服不了,都是因為貪眼前的小便宜,愚痴到了極點。

要勉強自己去嘗試,最大逼七分,但也不能超過,否則物極必反。

 

 

〈聽2〉慈悲的次第

【如是於其等捨慈悲別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蓮華戒論師隨順《阿毘達磨經》說,此極扼要。】
這句話重要喔!不要隨便看過喔!就像上面告訴我們修習的次第:第一個,修等捨,就是無量捨,令心調柔。然後呢,再修慈,慈是依什麼?依知母、念恩、報恩開始。然後呢,慈、悲,各別各別分開來對境而修,要這樣的次第一步一步來。這個次第是誰講的?是蓮華戒論師說的,他不是沒有根據,他是隨順著《阿毘達磨》論藏。「極扼要」!下面說啦:


【若不別分,初緣總修似生起時,各各思惟,皆悉未生。】
如果你各別這樣不分開來,一下開始總共地來修,一修好像生起了,等到你各別思惟的時候,沒有了!這點非常重要喔!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常常這樣,叫你一步一步來,哎呀,就麻煩得要命,你就坐下來想一個佛不就行了嗎?你想慈悲:對啊!你想:哎呀,苦啊,好像有了。欸!這個事情「似生起時」,你緣一個總相去修,好像生起,但是你各別各別去思的時候,沒有!


【若於各各皆生前說變意感覺,漸次增多,後緣總修隨緣總別,清淨生故。】
反過來,你各別各別地照著前面這個次第而修,然後呢,「變意」,這個什麼意思啊?本來你沒有修的之前,你的心是什麼啊?這種狀態,一直跟煩惱相應的,看見別人家快樂,羨慕他、嫉妒他;看見別人的痛苦,活該的!現在不是,喔!看見人家痛苦啊,你要拔掉它,看見人家快樂,正是我要給他啊!就是這樣,那心情轉變過來了。就像以前對辣的東西,喔唷,一碰到就害怕得要命,現在呀,哎呀,就少不了它!

 

 

重點

要先修平等捨,把地整平。令心調柔,先修知母、念恩、報恩,才能把有情都視為可愛悅意相,歡喜的對象,然後才容易對他們修慈修悲。

 

為什麼平等捨和和慈、悲要分開來修?

 

因為所緣不同,次第不同。

 

因為修平等捨和修慈、修悲的次第不同,修平等捨是從容易修的中庸開始修,再來是親、怨、然後再一切有情。

 

而修慈和修悲是從容易修的親開始,然後再中庸、怨再一切有情。所以要分別修,各個修好了再變改心意,漸漸增多,再緣到一切有情的總修。質要對 ,量要越多越好。

 

 

七因果教授是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  ( 與樂慈和拔苦悲 )、菩提心。

其中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是一體兩面。

 

〈聽3〉如何逼自己

 

所以我們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故事。有兩個名人─蘇秦、張儀,兩個人都掛六國相印,喔唷,好了不起喔!他們當初用功的時候,所謂「火焠掌」、「錐刺股」,「懸梁刺股」那個公案。到了這個晚上,念書念得累得不得了,實在打瞌睡了,怎麼辦呢?有一個人拿了一個很快的一個錐子,就往大腿上「噠、卡!」痛得不得了。哎呀,咬緊牙關,然後回來坐,就是這樣。然後呢,還有一個那點一個燈,把那個掌擺在那個上面烤,哎呀,痛得……!然後這樣子。那只求世間的一點益利喔,他們還要尚且這麼努力喔!他最後有一句話:「我為什麼能夠這樣努力啊?」因為「窮無立錐之地」,太窮了,人人看不起他。所以他說:「假定我有一點點富國之田……。」這個話很有意思,假定我有幾畝田的話,那自己覺得日子過得滿好啦,就不會這麼策勵的。

 

 

 

重點:因為太窮了,窮到無立錐之地 ,所以才能夠懸梁刺股這麼努力。若有幾畝田,一點點負郭之田…,就不會如此認真了。

〈聽4〉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就是你們千萬不要現在忙修那些,修了一點點啊,你自己覺得有一點感受了,喔唷,你還自己覺得很得意喔!或者你看懂了一點什麼,或者嘛你坐了學定得到了一點什麼,那個時候會你執著得不得了。這個人無始以來的習性,就是養成個無明的力量。不管你做什麼,不要說出世間的,乃至於世間的一點點,你得到了一點,哎呀,覺得這個沾沾自喜,總覺得這個好得不得了。我們看了一點報紙上的常識,就講營養:「哎呀,這個營養,那個營養……」就放不下。懂得了這麼一點點,等一下又講那個,然後修學了一點佛法又講那個,都是「富國之田」,你要想再進步,進不了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特別注意喔!這幾句話,就是你千千萬萬不要自己覺得你有了一點東西了然後呢,我們常常有人說:「哎喲,這個道場,這個樣,好!」嗯,現在認識了這個教法,什麼都放下來,你先把他那個圓滿的教法認識,然後把前面這個垃圾拋得越乾淨越好,不要讓它沾到一點邊。那些垃圾沾到一點邊,就把它拖住你呀,你就上不去了我告訴你。那這個概念很重要,很重要!這樣。

 

重點:不要得少為足。不要自己學到了一點點什麼,就沾沾自喜,以為負郭之田,已經有一點東西了, 這樣會拖住你,讓你上不去。

 

 

〈聽5〉最後的收攝

 

所以我們眼前要正規走這條完整路子的話,第一件事情,你必定要把那個整個的圓滿的構架,認識得很清楚,然後在那個地方,找到你自己眼前下腳的那一步,這麼上去的話,那是一條大路。你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然後呢,你一生的精力就是如此,這個地方沾掉一點點,那個地方去掉一點點,那個地方去掉一點,七折八扣、拿掉零頭,剩下來─沒有了!

 

 

 

重點:所以我們學佛必須要有1.正知見 2.完整的次第 3.遇到瓶頸逼自己一點點

 

 

【善行小點滴】

 

雍凌 :

我很喜歡素真來上課,也很喜歡搭素真的便車,大概10~15分鐘的車程,她總是給我很多的正能量。我很隨喜素真,有她這樣的一位善友,實在是很值得珍惜。

 

素真:

我剛剛講的是有關主管,「不要逼貓啃狗骨頭」。

而「功勞只有你記得,老闆謝過就忘了。」這是一本書名,針對職場的這些人對於主管的一種渴望。這本書也不錯。我們常會覺得自己對公司貢獻多大多大,對不起每個月都付你薪水,我也給你升官加薪了,你的功勞已經是過往了,我們已經扯平了。

 不要覺得對公司貢獻多大,為公司做牛做馬,老闆就應該要怎樣,其實不是這樣的。不要有這種期待。這兩本書滿有趣的,跟大家分享。

 

 

 

美慧:

我們對小品種的芭蕉情有獨鍾。安哲喜歡種種東西,剛好我們田的鄰居的架上有香蕉,我就跟她買了3串,結果他又送了我好幾串。我就很高興拿去送同事,請廣論班同學,也拿去送我的朋友。

 

我正巧跟朋友說,我最近什麼都好就是眼睛衰老,因模糊去做了雷射。沒想到她說她也準備個禮物要送我,正好就是跟眼睛有關的,用喝的白蘭氏的葉黃素。我才做一點小事對朋友好,沒想到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非常令人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