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262廣論班 (第86堂)課程總結         2020.05.07

 

1. 善行分享

 

堂軒 :隨喜所有班幹部給我們學習的機會,我們昨天到關新里仁,看到昭瑢師姐非常熱心在幫忙毛豆的團購事宜非常隨喜,個人感到自己還要再加油。
富美 :前幾天我朋友要求我再一次載她到山上,她在補習班上班,他們要帶小朋友去健行,她要安排路線,昨天九點多出發,到十一點鐘時走路已經熱到受不了了,為了完成她的任務,還是硬著頭皮把它完成,把所有路線都走完,可是下來之後真的感覺很舒服,有運動到了,她也完成任務。
俐齡 :昭瑢師姐問我密集嘛的定課怎麼唸?我通常中午都去做的快走運動,那時會唸密集嘛,但有時候忘了帶計數器,我用手來計數,我左手數的是個位數、右手數的是十位數,這樣就不會忘記,這樣做可以達到運動效果,而且心經與密集嘛的定課也都完成了。
文郁 :今天去爬飛鳳山,遇到北視的攝影記者,背著非常重的攝影器材要去拍桐花,可是這個時間點,桐花已經都謝了,地上一片花瓣都沒有了,我就跟他聊天,他知道我常去飛鳳山,也拍了很多桐花相片,就拜託我把相片送他,我就跟他加LINE,把我拍的相片送給他。
如瑜 :最近我爸爸腳被排氣管燙傷,每天早、晚上都是我幫忙換藥,週五在聽如俊法師開示讚頌,我沒有跟我爸爸說我在上課,他要我幫他換藥,我就下樓去幫他換藥,所以上課就只上一半;週日又再上線,這一次全部聽完,感謝師父、真如老師、佛菩薩的慈悲,讓我能聽到這麼美妙的讚頌,很高興我有學廣論才有機會接觸佛法及聽到如俊法師的開示,當法師講到眼耳鼻舌身,對到色聲香味觸的時候,我能體會到心經講的意思與含意,蠻歡喜的也很高興我可以有機會接觸到佛法。

 

2. 線上浴佛法會 —

師父開示: 浴佛意趣 + 真如老師開示: 浴佛法會前行 + 浴佛影片 + 讚頌 (佛面猶如淨滿月) + 發願迴向
讚頌 — 佛面猶如淨滿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jnJrRxVZs
(1) 佛面猶如淨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目淨脩廣若青蓮 齒白齊密猶珂雪
(2) 佛德無邊如大海 無限妙寶積其中
     智慧德水鎮恒盈 百千勝定咸充滿
(3) 足下輪相皆嚴飾 轂輞千輻悉齊平
     手足縵網遍莊嚴 猶如鵝王相具足
(4) 佛身光曜等金山 清淨殊特無倫匹
     亦如妙高功德滿 故我稽首佛山王
(5) 相好如空不可測 逾於千月放光明
     皆如焰幻不思議 故我稽首心無著
     故我稽首心無著
真如 曲      出自《金光明最勝王經》

 

3. 廣論學習:

 

(A)廣論科判:
科判分二
初皈敬頌及略述本論之重要
次開為四門
甲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
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續)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續)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續)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庚二、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
                壬一、由依何事為歸依因
                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
                    癸一、正明其境
                    癸二、應歸依此之因相
(B) 廣論原文
P98L4第二習近後世安樂~P100L4愚夫而受苦
手抄稿第六冊 P63L9~P98L5
音檔:[42B] 26:57~[43B]19:30
第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分二:① 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② 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初中分四:① 由依何事為歸依因,② 由依彼故所歸之境,③ 由何道理而正歸依,④ 既歸依已所學次第。今初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
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發生求依之心。猶如陳那菩薩云:「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總為二事, ①由惡趣等自生怖畏,②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第二、由依彼故所歸之境分二:① 正明其境,② 應歸依此之因相。今初
如《百五十頌》云:「若誰一切過,畢竟皆永無,若是一切種,一切德依處。設是有心者,即應歸依此,讚此恭敬此,應住其聖教。」謂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應歸依,無欺歸處佛薄伽梵,由此亦表法及僧寶,如《歸依七十頌》云:「佛法及僧伽,是求脫者依。」
應歸之相分四: ①初者謂自即是極調善性,已能證得無畏位故,若未得此則如倒者依於倒者,不能從其一切畏中救護他故。 ②第二者謂於一切種,度所化機,善方便故,此若無者,縱往歸依,亦不能辦所求事故。 ③第三者謂具大悲故,此若無者,雖趣歸依,不救護故。 ④第四者謂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養,乃生喜故,此若無者,則定顧視先有恩惠,不與一切作歸處故。
因雖多種,然於此中是如前說,於現法中速死不住,死歿之後,於所生處亦無自在,是為諸業他自在轉。
其業亦如《入行論》云:「如黑暗依陰雲中,剎那電閃極明顯,如是佛力百道中,世間福慧略發起,由是其善唯羸劣,恆作重罪極強猛。」諸白淨業勢力微劣,諸黑惡業至極強力,故墮惡趣,由思此理,起大畏怖,次令發生求依之心。猶如陳那菩薩云:「安住無邊底,生死大海中,貪等極暴惡,大鯨嚼其身,今當歸依誰。」總為二事, ①由惡趣等自生怖畏,②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廣論熟文 問答】
Q1: 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歸依分四,是那四個 ? P98 (22組)
Q2: 為什麼要歸依的理由可總括分為那兩個?  P98 (23組)
Q3: 求解脫者的真實歸依處是那三個 ? 為什麼 ?   P99 (24組 )
Q4: 要歸依三寶的因相可分為那四個 ?   P99 (25組 )
Q5: 若想要得到救護, 還必須同時具備那內、外二支因 ?    P99 (26組)

 

(C)聽帶與研討
【總為二事,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手抄稿第六冊 P75LL3~P78L5 音檔:[43A] 10’08”~16’04”
當這個惡業成熟的時候,你墮落這個形勢啊,沒有一個力量可以擋得住。所以趕快趁還沒有到這個時候啊,趕快早努力去皈依,這個菩薩也這麼說。這是我們要了解:啊,這是我們皈依的原因—因為這樣,所以要受苦,所以要趕快為求脫苦找皈依
那麼他把這個道理總結起來: 【總為二事】 哪兩件事情?
第一【由惡趣等自生怖畏】 這是一個原因。對於這個「惡趣等」,這個惡趣包括多方面的:種種的身心、痛苦、煩惱、不自在,這些生起絕大的恐怖。既然生起了恐怖以後,然後你一心要跳出恐怖,這是第一個原因。然後呢,進一步你就要找,誰能夠救護你跳出這個恐怖來的。所以世間的宗教都從這個上來的,那麼我們信佛的人呢,曉得說唯一能夠幫助我們、引導我們、解救我們的只有三寶。
第二【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 這個時候就對了!我們信得過,而且深深地了解,確信這個只有三寶能夠把我們從生死當中救護出來的,這個是真正皈依。現在我們皈依了,大家想一想看:我們了解不了解我們為什麼皈依的?說他完全不了解,不!說他完全了解,恐怕很少。大家都說:「哎呀,這皈依了好。」是的,的確是為了好處。反過來說就是什麼?要去掉痛苦。但是呢,到底痛苦的特質是什麼,我們不一定了解;好,到底好到什麼程度,好的內涵是什麼,我們不一定了解。現在這個地方就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而且這個界限劃得這麼清楚,一點都不遺漏,一點都不遺漏。如果說你找不到這條路的話,唯一的—苦,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現在你唯一的一樣脫苦的辦法,就這個!所以必然產生的這樣的一個結果,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你能夠對這個認識了以後,然後去皈依,這個皈依有力了。否則的話你總是跑得去,「皈依佛不墮地獄」,念它三遍,「好了,我算皈依了。」這個沒有真實用場,只是集一點善根種子。
【故若此二唯有虛言,則其歸依亦同於彼,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 所以假定上面這兩件事情—換句話說,這兩件事情就是皈依的原因—假定這個兩件事情只是空話,換句話說這個原因都沒有的話,那你有這個果嗎?所以你這個皈依也只是空話而已。如果這兩件事情是真實的,這個因如果確實的話,那一定能夠感果。那麼因既然堅固,這個皈依也猛利。這個猛利的皈依有什麼啊?「亦能變意」,這「變意」兩個字是什麼意思?說一下,然後呢,自己衡量一下。前面告訴我們,因為我們感受到住這個三界之苦,所以體會到唯有三寶能救護,那個時候你心裡面哪,哎呀,你實在害怕這個世間啊!有這種害怕,第一個。因為你害怕要找救你脫苦的這個地方,找皈依。所以假定這兩個因是確實的話,那個時候你的心裡面,產生什麼現象?啊!產生一心皈投依靠三寶,那個時候叫變意。
現在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在說修念佛法門,它念佛法門當中,主要的告訴我們什麼東西?信、願、行,這個叫三資糧。說往生與否,看你有無信願—信什麼?願什麼?信娑婆是苦,信極樂是樂。現在在這個地方想一想看,跟我們這裡說的,如果你一想的話發現原來是一個,一點都沒有錯!哎呀!這個娑婆啊,三有當中充滿著苦啊,而且這實在是不曉得怎麼辦啊!所以你對它恐怖,對不對?信得過。第二個呢?然後呢,唯有這個地方能夠解救你,所以極樂是樂,你信得過對不對?
如果你這兩個信得過了產生什麼現象啊,你對娑婆是無比地厭惡,對極樂是無比地欣樂,對不對?這個就是你所願處。
然後你一心一意「南無」—南無是什麼?皈依嘛!那個時候你說「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就要去皈依阿彌陀佛。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不管你嘴巴裡面唱不唱這個佛,你心裡面是心心念念在皈依。這一句佛號啊,一句佛號是欣厭具足,對嗎?
可是現在大家說念佛,這個道理都不懂你怎麼個念呀?假定是你就把前面的道理如法地一步一步過來的話,叫你蒙上了嘴巴,沒有關係,你心裡面還在拼命地念佛,「哎呀!這個世間苦不堪言。」然後你一心只有皈投依靠,這句佛號能不往生嗎?這句佛號能沒有欣厭嗎?所以就「一句佛號欣厭具足」,到那時候念下去,你自己心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哎呀!這個世間是一無可取,你唯一的辦法是皈投依靠阿彌陀佛。
這個心裡面產生什麼現象啊?嘿!以前你對這個貪著難捨,現在拒之唯恐不暇。以前教你提起來你提不起來,現在教你不念也作不到,是不是變了你的意啦?你會不會說煩煩惱惱,哎呀!這樣也不好,哎呀!那樣也不好,這樣也坐立不安,那樣也坐立不安,會不會呀?你拼命念佛都來不及了!說嘛是說修行,結果呢,吃飽了飯在那裡坐立不安,幹什麼啊?主要的原因就在這裡。原來這個道理告訴我們這麼清楚啊!所以你真正地把這兩樣事情了解了,這就是你的皈依的因,有了這個皈依的因,自然而然你去作的話,這個因地當中,心心念念產生這樣的結果的話,這個淨業集夠了能不去嗎?這個果會不出現嗎?
所以他最後兩句話,「故應勵力勤修二因」哪!所以我們現在說要修行、修行啊,我們真正要修行的是要修這個啊!這個地方才是值得我們努力啊,努力啊!了解嗎?信得過嗎?道理懂了,下面好好多思惟,如果不思惟的話,辛苦了半天又白懂了,等一下書本一合又忘記掉了,然後又被那個閒閒煩惱又跟著它去了,等一下又張三長、李四短,這樣。
了解了說這個生死當中這麼個恐怖法,那個時候就要求皈依了,只有這個地方是能夠救護我們出來的,所以這兩件事情就是我們皈依的原因。然後呢,皈依卻有深淺不同,深淺不同還是看你這兩個原因。假如你這個兩個原因哪,認識得不夠深,只是說,哎喲!看見這個惡道的苦而皈依的話,那麼你只求生天。假定你更進一步看見生了天以後還要墮落,還是苦的話,那你看得更深的話,你要求解脫,這共中士了。你發現解脫了以後,這個眼前的這個煩惱的苦是解決了,還有沒有圓滿解決的苦,那個時候你要就更深入;或著由於你推己及人,而能夠推廣你這個救苦、脫苦的心。而不管是從前者智,從後者悲,而進入最圓滿的脫苦的道路,這就是上士。所以不管是下士、中士、上士,脫苦的方法都是皈依,看脫苦的因認識得深淺,因還是這個,這個我們要了解的。
Q1: 若是對於這兩個歸依的理由不了解,歸依會有什麼問題 ?  
Q2:【若此二因,堅固猛利,則其歸依亦能變意,故應勵力勤修二因。】變意的內涵指的是什麼?   (All)
(D)本週金句
三十八攝頌 – 皈依三寶
能除眾怖作依怙,真實不虛無他方,虔皈三寶受學處,總別遵行求加持。

 

4. 宣導

 

一、勤洗手、茹素、造善業。
二、每天定課:每天心經七遍、密集嘛108次。
三、到里仁買一把成佛菜,
四、蔬食A計畫表單登記
五、隨份隨力持續護持教室運作正常(租金)。

 

5. Homework

 

下週進度:
P100L5  第三由何道理而皈依者 ~ P102L5 應隨憶念
手抄稿第六冊 P98L6~P130L10
音檔: [43B] 19:30~ [44B] 15:00
http://www.mylamrim.org/?p=2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