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我的回憶

https://youtu.be/aS7btKPraFI?t=40

 

經過如俊法師解釋,才知道這首讚誦的創作緣起,效學真如老師對法的廣大希求,重病中,心念仍惦念著大師的教法。就像此次的疫情一樣,希望趕快回到教室繼續上課。

【廣論】

廣論進度:P173L3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 ~ P175L11漸近涅槃

音檔:[74A] 01:15 ~ [75A] 24:17

手抄稿第十冊:P41LL1 ~ P84L1

桌牌:煩惱,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

標題:因為愛你所以離開你。

【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一、明求解脫之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門中思惟

                   壬一、思惟苦諦生死過患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癸一、煩惱發生之理                 

                            癸二、彼集業之理

                            癸三、死歿及結生之理

   辛二、由於十二緣起思惟

 

 

【內容收攝】

彼集業之理

 一、 正明所集之業分二,一 思業,二 思已業。

     1.思業:「思」就是意業,是內心當中造作的力量   

     2.思已業 是由於內心的造作而生起跟它相關的身語造作

            身語業它可以分為有表相的跟無表相的這兩種。

         2.1有表身語業(如我們內心究竟有些什麼念頭,沒有通過身語表現於外,別人不知你有一些什麼想法,但若通過身語表現出來,別人立即知道當時你在想些什麼。):如禮佛、罵 

               人。

        2.2無表身語業 ( 無表業與表業剛剛相反,就是無可表示於人的業。)

    3.業的總相:善業、不善業、無記業

      3.1 善業

              A.無漏 :不流轉生死

 

          

 

 

       3.2 不善業:非福業 ( 讓我們來生墮入惡趣的業,我們稱之為非福業。)

      3.3 無記業:既非善也非惡,沒有能力造集流轉生死,如:吃飯走

                              路…

 

如何集業之理

第一個部分,聖者不會再造作引生死輪迴之業;見道位以下之凡夫會造集能引生死輪迴之業

(1)「世第一法」以下的一切凡夫,也就是還沒有成就聖者的所有凡夫,都會造作流轉輪迴的能引之業。

第二個部分,彼者如何集業之理。如何造作這幾種業?

三界的業:

1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身語意)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2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
3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結論、

1、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出離心)

2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空正見)

3修習二菩提心(菩提心)

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身語意)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喻】要成為冠軍,靠的是原則 🇺🇸 美國勵志啤酒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E7dWrVQh4&t=1s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不過常常還是可以看到新聞上的意外車禍事件

所以正確觀念從小紮根!而且正確的觀念應該是要從小紮根,

從小就了解『酒前不開車』的正確觀念 不但是保護自已也是保護他人

 

Q:請大家分享看看

 

自已一直以來有沒有其它相關的經驗 分享看看

 

因為這樣的態度跟觀念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寶蓮:有正確的觀念真的很重要,想到自家外常會有車禍,所以向相關單位申請交通號治希望能減少事故,雖然帶來一些不便但是也是保護大家。

 

素真:正確的原則真的很重要,對很多的大小事如果有自已的原則,才能得到那些原則的好處。

結論::要學習,要先建立正知見,如果搞不清楚,非但幫不了自已,也得到不好處。

 

【聽帶研討】

學習佛法後,第一次聽到資糧。

Q:什麼是資糧?

  1. 企業營打掃義工
  2. 課堂上做消文
  3. 憶師恩法會便當義工
  4. 承擔黃背心

惠琴:平常起心動念,會想幫別人,這是福資糧,至於作一個善行之前會想到用什麼方法去幫忙別人,覺得是智資糧。

 

惠琴:上課就是在集福智資糧,如果沒有上課的話,平常所做的事跟自已的私事比較相關,可是如果上課的話經過聞思,就會因為有了正念正知而去造善。

 

〈聽1〉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


這句話我們注意一下!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它分成幾個位次: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樣。一開始修的時候叫資糧,你先積聚些資糧,集聚什麼資糧呢?福、智兩樣資糧。智慧是對事情本身有正確的認識,你沒有正確的認識,那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用那麼然後呢,雖然你有正確的認識,你要照著去做的話,對不起,你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要很多條件哪,還要很多條件哪,那個條件就是福資糧。譬如說我現在要到一個地方去,到哪裡?到台北去,或者是更遠的地方去。是,說這樣的話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必須要,正確地認識、了解這件事情,這個叫智資糧;了解是了解了,現在你要去了,對不起,哎呀!路費沒得,那麼這個時候沒辦法了,於是你還要集聚各式各樣的路費,準備各式各樣的東西,這個叫福資糧。

 

現在我們修行佛法的時候呢,第一件事情也要這個東西,這個叫作資糧位。究實說來,現在我們剛開始修行,真正重要的都在這個上頭。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急著,說:「哎呀,我要求解脫啊!要求解脫啊!」這個概念啊,概念是好的,這個概念本身是好的,但是對不起,做不到,做不到!那麼為什麼做不到呢?原因就是他資糧沒有集聚。這個資糧當中分兩部分:你認識既沒有認識,就算你有認識了以後,你要完成這個目的的種種的準備也沒有,你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呢?所以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說要修行、修行,修了半天哪!白吃辛苦,一番的好心,忙了一輩子啊,浪費掉了,這個是最大的可惜啊!最大的可惜呀!

 

重點:

Q:資糧不夠,想修學佛法,絕無可能?

〈全廣 122〉

還有一種,師父在下面解釋說:在常住,平常我們覺得我就是來修行的、我就是來學的,反正我坐在這就是來教我的。然後師父就反問說:「有這個資糧嗎?」就是學法有這個資糧嗎?我們現在也可以觀察自己為常住承擔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說:「哎呀,我想要天天聽法呀!不要承擔這些事情啊!」可是常住這麼多人在一起,就是要有人煮大寮、有人掃院子、有人要關顧研討班……。很多很多事情法師如果不去忙碌的話,實際上很多人是沒有辦法的,所以必須得大家一起忙碌!

如果說一忙碌的時候就覺得是耽擱修行、沒有時間聞法,心裡憋一股怨氣,而沒有把它當作是集資糧的機會,這樣的話,很多時候忙了很多事情,是不是就白辛苦了?所以師父在揭示我們說:「不要以為在這個地方好像做點常住的事情,或者我不願意做我不相應的事情……。」師父在說我們心中的那種不解或者怨氣——覺得我不該是做這個、我應該是這樣的,我為什麼要這樣呢?實際上修行不是這樣的,就在當下的緣起點上,認真地在為大眾付出的時候,努力集資淨障。

所以師父說了幾種事情,說不應該做的是絕對不要做的,但是應該做、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常常自己是不清楚的。我覺得這個點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應該做、自己不了解的這種事情,常常自己不清楚,我們會有這種感覺嗎?我們會不會覺得應該做、不應該做我是知道的,應該做還有我不了解的嗎?我應該做這件事,我不了解嗎?而且關於不了解這件事,自己是不清楚的。那到底師父指的是什麼事情我們不了解、我們不清楚?這件事應該做,然後自己不了解這個應該做的事情;然後對自己不了解這個應該做的事情這個狀況,自己不清楚。這好幾重喔!

 這是說哪件事情啊?還記得前面聽過的嗎?就是:「我們要了解這就是我們最好的集聚資糧!」應該做的這個事情恰恰可能是我不太喜歡做的、我認為是不應該做的,但是這恰恰是我們最好的集聚資糧。為什麼要集聚資糧?資糧不夠修學佛法,師父講了四個字:絕無可能!絕無可能!我們想要善所緣在心中生起來,我們想要正念一直都在,或者我觀想什麼、提持什麼馬上就來。如果乾觀想也觀想不出來,怎樣也是沒法清晰地現起,比如說佛陀的尊身,或者我想要聽聞軌理具足也現不起來,這些所有的狀況,師父讓我們樹立一個見解——資糧未具、障礙未除!師父這「絕無可能」說兩次喔!資糧不夠,想修學佛法,絕無可能!絕無可能!

重點:所以師父說了幾種事情,說不應該做的是絕對不要做的,但是應該做、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常常自己是不清楚的。我覺得這個點大家可以考慮一下:應該做、自己不了解的這種事情,常常自己不清楚,我們會有這種感覺嗎?我們會不會覺得應該做、不應該做我是知道的,應該做還有我不了解的嗎?我應該做這件事,我不了解嗎?而且關於不了解這件事,自己是不清楚的。那到底師父指的是什麼事情我們不了解、我們不清楚?這件事應該做,然後自己不了解這個應該做的事情;然後對自己不了解這個應該做的事情這個狀況,自己不清楚。

 

Q:我們需要造福、智二資糧的目的是什麼?

重點:為了要成佛所以需要造集福智二資糧,如果還是造有漏的善業,是引生死的業,所以在造集福智二資糧的時後,心中的意樂是很重要的。

〈聽2〉在造集福智二資糧的時後,心中的意樂應該是什麼?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那這一段就特別告訴我們,我們修道的人,應該怎麼辦?同時這個裡邊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後有愛的引發的主因在這個地方。主因有兩樣東西,一個就是我們因為無明不認識而產生的這個後有愛,後有愛,由於這個而造種種的惡業。現在我們了解了說:啊!這生死這麼樣地有禍害,所以一心一意地厭離呀!由於厭離造種種的善淨之業,那個時候啊,去找生死的根本,找到這根本在這裡,那麼在這個上面努力去做,努力去做,這樣地是漸漸能夠跳出來,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應該的。所以到最後兩句是告訴我們,雖然還隨順於集,但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努力幹什麼?欸,要認識無我之慧,原來我這個東西是沒有的呀!這個才是真正智慧。平常我們講的智慧就是這個,既然我沒有的話,為我而所有忙的這種事情啊,都慢慢、慢慢地消除掉了。所以平常我們所謂持戒,不管是大小乘、念佛、參禪都在這個上頭。

重點:三主要道的次第,要厭患生死,生出離心行善法,但因尚未證得空性所以仍在輪迴中被集諦所攝,用觀察無我慧,透由生起菩提心而引入上士道

 

【善行小點滴】

 

玉梅 :因為武漢的疫情,好擔心不能參加今年的憶師恩法會,好想對師父報告自已的善行,修學佛法需要福智二資糧,只要堅持來上課,就有智慧資糧,隨手做善行也是累積福資糧。其實行善是一兼二顧的事,對師長修信念恩,及回向要將自作、教他、隨喜的善都發願求無上菩提。

 

呈賓:最近雖然比較少上課,想到用捐款作為善行小點滴,其實都有很多種方式,於是想到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做供養,雖然金額不大,為自已賺一些法財,。

 

雍凌:家裡有請了一個外勞幫忙照顧自已的公公,因為聽了全廣,所以也會聽聽外勞的心聲,希望在照顧自已公公的事項上多一些心力。

 

俊成:關懷班的師兄姐為防疫的人員做了一段小影片,來感謝所有為大眾服務的防疫人員,才知道這首讚誦的創作緣起,效學真如老師對法的廣大希求,重病中,心念仍惦念著大師的教法。就像此次的疫情一樣,希望趕快回到教室繼續上課。

疫情祈福 福智新竹關懷班 https://youtu.be/t1KKYtXv5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