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69L08如是若於二種- P71L07 諸佛德海第一岸

音檔: [34B] 02’55” – [35A] 14’54”

手抄第五冊:P54LL3- P79L08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菩提之心從此發生。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非是引導令趣餘途。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即菩提心之前行,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次應總學六到彼岸,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口+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毗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毗婆舍那,是為慧學。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

【廣論 師父手抄稿】
【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
那麼對於上面這個勝利,你要想得到的話,這個,發這個心的根本什麼?大慈大悲。這個「大慈大悲」就是發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發這個大菩提心的根本,這個是次第。現 (p55) 在我們下面這個看看,下面我們看看,下面這個話就解釋為什麼。
【此復若思,自於生死安樂匱乏,眾苦逼惱,流轉道理,身毛全無,若動若轉,則於其他有情流轉生死之時,樂乏苦逼,定無不忍。】
上面已經說了,修大菩提須先修大慈大悲作為它的根本;而要想修這個大慈大悲,一定先要努力修這個共下士、共中士的這個意樂,作為它的基礎。那麼為什麼呢?為什麼呢?下面就告訴我們,要曉得下士是什麼,中士是什麼,這裡說一下。其實昨天已經講過了,下士就是要求眼前增上生的,要求快樂的;而真正的殊勝的下士,不貪現在而要求後世。他為什麼不貪現在?他這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覺得,當你一貪現在的話,你只為現在這個物慾所蒙蔽,後面的真正的好處你就看不見了。結果使得你得到大損失,乃至於眼前的增上生你都得不到,所以這是錯誤的。
所以你真正要想得到這個增上,所謂增上呢,比眼前一步一步好啊,那對不起,你一定不能貪眼前的。那麼更進一步的話,因為你要求以後的增上生,一步一步上去,發現你如果在人天當中轉的話,增到某一個時候呀,一定跌下去,喔唷,這個不究竟!所以才那個時候會策發我們,既然你要求真正的快樂的話,這個是絕不究竟,你就想辦法要跳出這 (p56) 個生死輪迴了。還是為了你得到快樂,還是為了你去掉痛苦欸,所以它這個概念是非常清楚啊!那麼,所以這個是要跳出生死輪迴,那這個共中士的,那他為什麼把這兩樣東西,作為修上士道大慈大悲的基礎呢?下面就說明。
大慈大悲是什麼意思?就是我不但自己,還要幫助一切人,把他們從苦海的這個深淵當中救度出來,對不對?這大家了解的。假定說,你自己並不了解這個苦海當中的苦惱的話,你說去把他們從苦海當中救出來,這個話從何講起?請問這個話從何講起啊?不是顛倒嗎?你叫他們不要執著,他們說:「我不要執著,送給你,讓你享受?」那我們現在就是犯了這個毛病。你至少曉得這個東西一無可取啊,然後呢你是在這個裡邊,實在是痛苦得不得了啊!你深深地了解這個痛苦,自己捨棄掉了,然後呢不忍自己一個人去,要幫忙別人,那時候才談得上說,我把你把生死輪迴當中救出來,這不是很清楚嗎?所以說沒有共下、共中的基礎的話,根本談不到上士,清楚不清楚?你必定自己對這個生死輪迴感受到、認識到絕端地痛苦,那個時候才不忍心那些人掉在這個裡邊,這個才是大慈大悲。
現在我們講大慈大悲,實際上呢,我們對這個生死輪迴的真相是一點都不了解,貪著難捨,不要說這個共中士,共下士真正的內涵都沒有—談大乘,怎麼談?所以上面,下面告訴我們,你必定要自己先要對這個生死輪迴當中的特質了解。生死輪迴當中特質是什 (p57) 麼?只有苦,沒有快樂。所以說,安樂是匱乏,眾苦逼迫,然後不但如此,永遠流轉,你一想到就無法忍受,假定你自己沒有這個,那不行。他說「身毛全無若動若轉」的話,這是一個實際的狀態。凡是修厭離心的人,一想到生死輪迴,哎呀,他眼淚直流,就怕得、就痛苦得不得了。現在我們對世間的行相講起來的話,講起來「這個苦啊!」實際上心裡面,喔唷,貪著難捨,一點苦都感受不到。所以他說身毛若無若動若轉的話,那你說救、救度別人,這話從何講起?大家想想看,對與不對?
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說這個大悲是這樣的。所以大悲的話是什麼呢?就是看見一切眾生流落在生死痛苦當中,你無法忍受,就像那母親一樣。就像一個有錢的大家,家裡樣樣圓滿,卻是一個獨生子,又聰明、長得又漂亮、又聽話。結果這個獨生子卻生了一場病,眼看著要死了,那個時候那個母親的心情是什麼?這個大慈悲心的心情就是這個,要拔掉他苦;然後好的時候呢,那母親的心情,一切的快樂要給他,這個就是大慈悲的心。所以你現在說要去救一切眾生,也一定什麼?說所以大慈,說那些人在世間是一點快樂都沒有,那麼你要給他真正的快樂。為什麼能夠說沒有快樂?因為你了解得很清楚,世間所有這個東西是虛誑不實,而且迅速無常,最後的結果墮落,而且大部分的時間墮落,絕少部分的時間快樂。
(p58) 乃至於這麼說,眼前賺到了十塊、八塊錢,本錢三千萬、五千萬這個樣地下下去,我們都做這個事情,覺得「哎呀,不行啊!」你又覺得。再不然的話覺得苦,「哎呀,他的痛苦不堪哪!」所以說你一定要先修了共下、中士,確實了解了生死痛苦;然後看見那些人居然愚癡得不了解,你看見了他們就無法忍受,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發大慈大悲。有了大慈大悲,進一步要圓滿你的大慈悲的心,那個時候你發現還非要正確的方法不可。所以,要有了大悲,還要有大智,有了大智還要去大行,那個就是菩提心、那就是菩提行,就是成功的菩提果!這個很清楚,到現在這裡,這個行相慢慢地清楚了。至於說,每一個部分,怎麼個發生死的心,怎麼樣發慈悲心,他這個確實的內涵,後面每一部分有說得很清楚、很明白的。
【《入行論》云:「於諸有情先,如是思自利。夢中尚未夢,何能生利他。】
那個論上面說,在你利益有情之前,在要想利益有情之前,對於你的自利的這個道理,連它做夢都沒夢到,請問你怎麼去利別人?這個話怎麼講呢?你利益眾生的這個、這件事情怎麼個講法呀?就是曉得生死輪迴的痛苦呀,所以你要幫忙他利益。現在生死的輪迴的痛苦的事情,你自己不曉得,那就是做夢都沒夢到,你講去利益,你利些什麼啊?所以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要弘法、弘法,法是什麼,法是什麼啊?喏、喏、喏!現在這個 (p59) 地方進一步告訴我們了。
不過在這地方我們要注意喔!我們不要因為聽見了這個話,就隨意去批評別人,這千萬不可以。這個法是主要的照自己的。我要發菩提心,那是我的事情,我認識了,救別人。你怎麼曉得他別人不是,你怎麼曉得他不是菩薩?菩薩示現不但是在末法欸,畜生道當中他都有啊!這第一個。就是他不是菩薩,你不是要說菩薩嗎?是啊,我要菩薩的話,你要救他呀!他對了,你羨慕、讚歎,跟著他學;他不對,你同情、憐憫、要幫忙他呀,你怎麼是去笑他呢?所以不管是怎麼說,你真正了解了這個菩提心的內涵,它有這個好處。真正地更進一步,到那個時候你才曉得你心裡的這個業相是什麼,就在這個上面。你同樣地一個起心動念,走對了以後一直在增上,否則的話你還自己覺得很有道理了,啊!覺得這樣,結果我走錯了。所以這個就是,正知見的差別在此。那麼關於上面這個道理,
【故於下士之時,思惟自於諸惡趣中,受苦道理,及於中士之時,思惟善趣,無寂靜樂,唯苦道理。】
你必須要走下士,以及中士,這一個—哦,說是下士,為什麼下士啊?為什麼要求後世好啊?就是說,眼前這個忙一點不究竟的,你後世萬一做錯了要墮落的,所以不要做惡事。這個是下士當中要學的,所以我們要趕快造善業,這樣。中士呢,雖然你造了善事 (p60) 以後,還要輪迴的,所以要跳出輪迴。等到你要這個心情有了,
【次於親屬諸有情所,比度自心,而善修習,即是發生慈悲之因,】
這地方交代出來了。好,你自己有了認識了,然後自己覺得:「哎呀,對呀!我只是個修行的人,還要推己及人哪!」那個時候才比度、推己及人,還要幫忙他們。想想所有的人都是你母親:啊!母親對我這樣的,現在我自己不管了,行嗎?所以發大慈之心。反過來呢,給他的快樂叫大慈,看見他痛苦,要給他去掉是大悲。你必須這樣,那個慈悲心就發得起來。那麼有了慈悲心,菩提心又從此生了,所以說,
【故修共同中下心者,即是生起真菩提心所有方便】
你要想真實生起菩提心,還必須修這兩樣東西,不是很清楚嗎?所以叫共中、共下。現在我們說:「喔唷,要修的大乘,這個是小乘行為不要了!」等於說你把根拔掉了,基礎不要了,然後要造摩天大廈,那不是顛倒嗎?這錯就錯在這裡。說:
【非是引導令趣餘途。】
這個共中下,並不是叫你停在中下欸,這個我們要了解。那麼說到這裡,我們這裡有一件事情要提一下。是的,我們了解了這個,我們絕對不會輕易去訾議這個小乘的,乃 (p61) 至於世間,像《了凡四訓》。不過我們了解,這兩個是不究竟的,這個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辨別得很清楚。
說到這裡,昨天晚上有一位同修給我看一本書,那個是一個學南傳的人寫的。現在目前我們有太多這種概念,往往由於自己不清楚,產生了種種誤解,這個是一個很可惜的、很大的遺憾。如果我們能夠把本論,這樣完整次第學下去了以後,自然很清楚、很明白,很清楚、很明白。所謂共下士、共中士,以及下士、中士的齊限,你就很清楚了。喏!到這個地方為止,這個是什麼;到那個地方為止,是什麼;再上去是什麼;一切,每一個的內容,每一個的行相。你了解了以後,那麼對於他們這個諍論,你也很清楚了,所以他諍論,諍論的差別在哪裡。這本書裡邊也談起一個:說平常學大乘人,總是說他自了漢,他覺得他並不是,就是這樣。實際上這個「自了」啊,它有一個很嚴密的定義的。我們不了解這個定義之前,反正拿到了兩個名字就亂套、就亂蓋,毛病就出在這個上頭。你真正了解了這個定義以後的話,那個非常清楚,一點都不錯,所以這個地方順便一提。好在我們一步步地學下去,把這個正確的內容了解了,自然你就不會圈在裡頭。要不然不管他怎麼講,你一圈在裡頭,引起這個諍論的話,那總歸是錯的。
(p62) 【如是又於彼二時中,思惟歸依及業果等,多門勵力,集福淨罪,如其所應,即菩提心之前行,」
好,那麼既然我們了解了,共中、共下這兩個次第當中,應該修的什麼?修的是皈依啊、業果啊!他前面說「思惟」,這就是說我們在那個階段真正修持的方法—皈依、業果。還有呢,了解了這個道理,趕快努力,「集福淨罪」。要曉得這些東西都是什麼?都是修菩提心的前面的前行。
【修治相續之方便,七支行願及歸依等。】
這些都是,都是幹什麼?修這個東西,都是修改、淨治我們身心最殊勝的方便,這個修的方法就是皈依跟七支行願。所以我們的的確確下腳的第一步,學的什麼呢?就是這個,皈依、十大願王,換句話說。你們了解了這一點的話,到那個時候就很清楚、很明白,說如果說我現在要想走這一條路,那麼也是皈依跟十大願王,參禪也是、念佛也是,很清楚、很清楚。皈依是「南無」兩個字,你把「南無佛」變成「南無阿彌陀佛」不就對了?就這樣。實際上十方一切諸佛,真正廣義地來說起來,十方一切諸佛的內涵,無非都是同樣一個:方便、圓滿,就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福德圓滿叫作無量壽,智慧圓滿叫無量光。你懂得了這個的話,那無往不利,現在所有的那些問題諍論都解決。參禪的目的幹什麼?也這個;學教的目的 (p63) 幹什麼?也這個;淨土的目的,也這個!哪有一個例外的?原則了解了,然後呢修你相應的特殊的法門,那倒的的確確是有各人有可以不一樣的。現在我們繼續下去。
【故應了知此等即是發心方便。】
這個就很清楚了。
【此中下中法類,即是發無上菩提心支分之道理,尊重亦當善為曉喻,弟子於此應獲定解。】
那那麼現在這個裡邊啊,關於下士、中士這個兩類的法則,就是發無上菩提心的部分,關於這個道理,真正的老師一定要非常善巧地說明白。老師說明白了,學的人呢對這個東西不但要學懂,注意呀!「應獲定解」四個字,現在真正對大家重要的莫過於此。現在不要去忙著去:哎呀,我要去參禪!哎呀,我要去念佛!哎呀,我要去什麼!我覺得你把這個東西真正認識了以後,你走哪一條路,走上去,一定走得上。當然,譬如說今天比較年紀大的,歲月無多,確定了,那有空的時間來學一學,作為助行,否則的話一心念佛,這是正確的,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是你了解了這個,這個就是最佳助行喔,你有了這個幫助 (p64) 的話,真正往生是如虎添翼。
所以印光大師的文鈔上面說得很清楚,你發菩提心,那是如虎添翼,那還得了啊!然後尤其是「如器、加硫」,(編者按:出自《印光大師文鈔》;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像你這個要挖一個石頭,挖了半天挖不開,拿個炸藥「碰!」一爆,整個地就炸開了,就這樣。所以說剛才年紀大,因為的的確確也許你還沒有可能學好之前,無常來了,你只能作為助行。實際上你如果做對的話,這個助行的力量,比正行的不曉得要強多少、有力多少!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一個基本概念。然後呢我們了解了以後,
【每次修時當念此義,修菩提心發生支分,極應愛重,】
所以正式我們修的時候,要念這個了,要念這個了。現在我們修的時候念不念?念。但是我們現在念的時候是什麼?念到這裡為止—念到這個嘴巴;他現在念,念到心裡,這個兩個最大的差別。你念到心裡的話,現在就創造的就是這個相應的業,你隨便一個念頭起來的是產生無邊的功德;隨便一個念頭起來的話,能夠淨除無邊的罪障。這是為什麼乃至於五逆十惡這麼嚴重的罪,欸,大乘就可以懺悔乾淨,為什麼?就是這個量大,這我 (p65) 們要了解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的話,你的的確確沒辦法分辨得出這個大小二乘的差別,這個概念在小乘的教典當中沒有的,所以在這裡順便一說。
如果說關於這個概念,我又不小心地說進去,如果有的人—學小乘的諍,我們不必跟他諍論,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但是我們自己曉得,我們走些什麼。同時真正走起來,將來的的確確的,所以前面基礎的東西,我們全部要學,一點都不能遺漏,你那個時候才會對比得出來。所以對這個菩提心的支分「極應愛重」,要絕端地愛重,絕對不會現在我們說,哎呀,我是個大乘的,那個可不要,乃至於覺得違背了。那個都是似是而非的說法,破壞佛教就在這個上頭。你沒有前面那個厭離心,絕沒有菩提心,這個我們要了解。很清楚嘛!這個世間那麼快樂,你要講的菩提心,救他出來,你不是顛倒了嗎?你救我出來,明明有好處,那不讓我去享受,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嗎?還說來救我!所以這個事情很清楚、很明白,用不著深一層來講。連它世間最淺顯、最簡單的道理,我們一講都通了,說修學佛法的人居然在這個地方搞不通,那是一個笑話。
【若不爾者,則此諸道與上士道別別無關。】
假定你不了解這個的話,你覺得下面這個跟上士道好像不相干?各別、各別的呀!這 (p66) 個時候有什麼毛病?毛病大了、毛病大了,非常嚴重!
【乃至未至實上士道,於菩提心未得定解,而成此心發生障礙,】
因為你有了錯誤的認識,覺得這個跟上士道不相應,所以你不要去學。既然不要去學的話,請問,這個東西的基礎沒有,你怎麼能夠把這個菩提心發得起來?所以由於這個誤解,使得你不能真實地發那菩提心。所以他這裡說,使得你變成功一個障礙—你沒辦法發菩提心,這個道理很清楚。所以這句話「乃至未至實上士道」,因為你還沒走到,如果你真的走到了,當然沒有這個誤解。如果你沒有走到,而有了這個誤解的話,對於這個發菩提心,就變成最大的障礙。你說:「好了,不要去修的,不要去修的!」你放掉了,結果最好的正確的指導放掉了,請問你用什麼東西修上去?
【或於此間失大利義,故於此事應殷重修。】
對這件事情是失去了絕大的利益,所以要殷重地修。現在的修就是發決定解。注意哦!發決定解,不是馬上做到它,你有了決定解了,你心裡面會絕不動搖。否則的話我們說:想想這個地方啊……。跑到那裡又看那裡好,跑到這裡,看那裡好,所以我們跑來跑去,飄來飄去,一無是處。就這樣地一飄,多生多劫地就這樣飄過去了,這個是一個很大 (p67) 的損失,很大的損失!但是這個不是說完全空,還是種點善根哦!東啊種點善根,西啊種點善根,什麼時候種多了以後,突然之間,有一次碰巧一個巧,發一個芽,那個時候就證一個羅漢果。然後證完了以後,慢慢地再走上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走那條直路的機會就比較少,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如是修習中下之道及善修習,如上士時所說道已,於相續中,隨力令生真菩提心。】
那麼這個是第一個,是說照著上面這個,先是下士,然後呢中士,好好地善巧地修習。然後再繼續地下去,說上士道,照著這個修習,使得我們身心上面真實地產生這個大菩提心。現在我們是了解這個名字,聽見這個名字;進一步呢,了解這個內容的意義,然後照著去修;修了以後心裡面真實的心相起來了。生起來了以後怎麼辦呢?
【次為此心極堅固故,應以不共歸依為先而受願軌,由願儀軌正受持已,於諸學處應勵力學。】
進一步,等到你發了這個心以後,那麼要為了堅固,「堅固」是什麼狀態?就是你剛發心的時候已經有了,但是發完了以後,等一下碰見別的緣又會散掉。就像比如我們現在說:「哎呀,這個好啊!」你看看是認真去學,等到你下了課,或者回過頭忙了別的事 (p68) 情,一忙,忙了忘記掉了,這個不堅固。如果說這個碰見的事情,又給它恰恰障礙的話,乃至於你退心了。所以那個時候,淨信發起來是非常難,還要使它堅固,這個堅固,說絕不動搖。那麼為了使它堅固,那個時候應該學不共皈依。一開頭的時候就皈依,可是到後來那個皈依,就只有大乘的特別的皈依法—這個,下面這個不一樣的。還要呢「受願軌」,這個時候就是說,我現在要發菩提心。「由願儀軌正受持已」,受了這個願軌以後,那時候是什麼?正式地學。學什麼?學菩薩行。「於諸學處」,就是真正菩薩應該學的就是菩薩戒,努力去學。發了這個心,然後呢進一步不共皈依,然後呢受這個願軌,受了願軌以後學菩薩戒。「次」,看喔!
【次應多修欲學之心,謂欲學習六度四攝菩薩行等。】
那個時候就再加強這個心!發這個心是堅固了,堅固了以後進一步曉得,你要滿這個菩提願的話,這個願心已經有了,要滿這個菩提願的話,還要修菩提行。修菩提行就是六度萬行,所以欲要學這個,曉得欲學六度四攝、菩薩行等。
【若由至心起欲學已,定受行心清淨律儀。】
這個次第很清楚,所以每個地方有個次、次、次。那個時候你經過了這個學習,一心一意覺得:哎呀,現在要學這個了。這個地方學,不是我們坐在這個地方聽這個道理,講那個道理。那個時候學的話,碰見那個境界人家來要你,「欸,沒錯!我馬上東西送給他。」心裡有一點捨不得,「欸,不、不、不,我要送給他!」這樣。然後呢人家來罵你,「啊,我修忍辱。」碰見境界上面的話,「我就持戒。」就是這種情況。這個地方不配你胃口的,「對,這個戒上面告訴我們,我要忍受。」然後呢,你這個時候叫真正學的時候,它這個學不是文字上頭的。所以「至心欲學已」,那個時候幹什麼呢?「定受行心清淨律儀」,受菩薩戒!這個時候才真的受菩薩戒哦!修菩薩戒開始這個叫什麼?行、行 (p72) 心,修了菩薩戒以後,
【次應捨命莫令根本罪犯染著,餘中下纏及諸惡作,亦應勵力莫令有染,】
那個時候受了這個東西,寧捨生命,絕不可以犯根本戒,一點都不能。其他的「中下纏」,也要努力不要去沾上。
【設若有犯,亦應由於如所宣說,出犯門中,善為淨治。】
但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是發了這個心,因為這個煩惱還在,還難免有的時候不小心,或者是放逸,或者是失念,或者是煩惱盛,又要去犯。那麼那個時候怎麼辦?馬上依照儀軌,懺悔淨治。
在這個地方願心跟行心,在大乘這個位次當中很清楚。在你前面,從下士到中士,到發這個願心,那個時候叫下品資糧位,這叫下品資糧位;然後呢,你有了這個下品資糧位了以後,自己覺得,一心一意要行這個六度萬行,開始受菩薩戒的時就中品資糧位。下品資糧位的行者,如果你回向往生的話,到極樂世界就上品,最起碼的;下品資糧位的行者,拿這個心回向往生淨土的,上品,這樣。你們可以翻開來看,往生淨土的上品的條件什麼?發菩提心,對不對?就是這個,發了菩提心,其他說沒有了,上品下生;如果你發 (p73) 了菩提心,還要做一點什麼就中品,這樣哦!就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樣。所以的的確確說,如果認識了這一點,照著去做的話,倒的的確確上品不難。
我想想現在算算看幾年哪,八、九年,好像好幾年了,我記不住。那個時候,我在美國,遇著一個老師,他也告訴我這個道理,告訴完了以後還告訴我一個表,修的儀軌。那個時候我問他:「哎呀,學那個東西啊,像我們想像當中,這個總覺得這個很難。」他就告訴我,他的老師親口告訴他的,學這個東西,從開頭第一步開始,兩年就學完成了。他那是再來人,如果我們去學的話,他就告訴我,大概稍微加個幾倍也可以。現在我了解,你真的去做的話,十年之內一定成功。地藏菩薩的《占察善惡業報經》上面告訴我們,你再嚴重的罪,你努力,「千日之功」決定可以懺乾淨,對不對?很簡單。懺完了以後達到的地位,那就是很高的地位了,那個時候你要學定的話,輕而易舉,千真萬確的。所以這不僅是說哪裡,這個我們經教裡面說得清清楚楚。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沒有得到完整的如理的教授,沒有得到正知見。還沒有學,先已經打退堂鼓了,哎喲,這個難得不得了!好,你不要去學了,不要去學了。你沒有學這個內容,你怎麼知道怎麼做呢?當然,這前面只有一條路—沒有路!換句話說,這一條路就是。這是我們現在真正可惜的地方。那麼現在說,這個地方你能夠這樣做了,
(p74) 【次應總學六到彼岸,】
那個時候就總學六度了!特別學這個。所以平常我們天台判的教的,所謂隨分的行,然後呢怎麼、怎麼這個,天台的判教的方式我不熟悉。這我們曉得,凡是這種位次都是什麼?所以天台的教當中,或者我們現在的叫信位菩薩,信位菩薩就在這個裡邊。
【特為令心於善所緣,堪能隨欲而安住故。應善學習止體靜慮,】
那麼在這個六度當中,特別因為我們要想真正地安住在這個「善所緣」,這個心真正要真修善法,那一定要在定慧當中修才有力。所以最主要的,前面這個六度是資糧,真正要學的,是學止。
【《道炬論》說,為發通故,修奢摩他者,僅是一例,覺[口窩]於餘處亦說為發毗缽舍那,故為生觀亦應修止。】
固然你要修種種的善法,要學止;還有呢佛法的特質,發了菩提心,圓滿菩提心,還非要真正地通達空性,通達空性就是這個地方所謂的「觀」,所以進一步以這個來學觀。下面這個解釋是,為什麼要這樣解釋呢?因為本論的依據是《菩提道炬論》,那麼《菩提 (p75) 道炬論》講到這個次第一步一步上來,它最後說,為了發通所以要毗缽舍那(編者按:疑師口誤,應為「奢摩他」);實際上它主要的目的,不是發通,主要的目的是在這個上面,所以這個地方說明一下。緊跟著,
【次為斷執二我縛故,以見決定無我空義。】
到前面為止所說的,所發的世俗菩提心,集聚資糧。那麼這個世俗菩提心所以能夠圓滿,成菩提果需要一個什麼?需要大智,要證得實相,證得實相,換句話說「空性」。所以等到你發了大菩提的願心,受了菩薩戒,集聚了資糧,再下面進一步,那個時候就要證勝義菩提心,勝義空。證得勝義菩提心的最前一剎那,就是見道—初地菩薩。那麼前面應該學什麼呢?就是學這個,這個時候正要斷我執、法執。真的要想斷這個,一定還有正確的方便善巧。那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要「以見決定無我空義」,所以先了解這個兩種執—「我」這個東西本身是沒有的,在理智上面先正確地了解。了解了以後,
【次應將護無謬修法,成辦慧體毗缽舍那。】
了解了以後,照你所了解的去修。所以說前面是,每一個部分都是「聞、思」,把思所了解的慧,照著去修,那個時候才能夠得到修相應慧。那麼現在你修的內容是什 (p76) 麼?是毗缽舍那,是空性,達到這個驗證真實通達無我的空性,那個時候就是初地菩薩了,那時候勝義菩提心的開始。
【如《道炬釋》說,除修止觀,學習律儀學處以下,是為戒學。】
從前我們有分過,回過頭來,我們平常說,前面那叫戒定慧,大乘叫六度萬行,實際上這個開合不同,開合不同,總攝起來,還不外乎戒定慧三學,那麽所以說,從律儀以下,這個是指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個屬於戒學。
【奢摩他者,是三摩地,或為心學。
或者是定學。
【毗缽舍那,是為慧學。】
總之就是戒定慧三學。
【復次奢摩他下是方便分,福德資糧,依世俗諦所有之道,廣大道次。】
我們另外一個分類,說從那個奢摩他以下,這個叫方便分,集聚的是福德資糧。這依什麼呢?依世俗諦的道,這是指廣大道。
【發起三種殊勝慧者,是般若分,智慧資糧,依勝義諦甚深道次。】
然後呢,我們發起這個「殊勝慧」是什麼?就聞、思、修慧,這個是般若分, (p77) 這個智慧資糧。這個智慧資糧依什麼?依這個勝義諦,甚深道。平常我們說,這個是廣大行、這個是深見行,這個是智慧行、這個是福德行,那麼因地當中是這樣。果地當中呢?二足尊,兩樣東西足了—福足、慧足,那就是佛!
【應於此等次第決定,數量決定,智慧方便,僅以一分不成菩提,發大定解。】
關於上面這個「次第」,這個次第當中,我們要了解,「數量」是包括它的質跟量。質、量、次第,要清楚明白,你單單修智慧,單單修一分,不可能成就。關於這個完整的道理,要發「大定解」!平常我們說定解、定解,他現在又加一個大定解!這個的確是要學這個大菩提心,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所以他這個地方說大定解還有個道理,就是說現在我們走的時候,不是馬上就走。只是說,對於你將來走的整個的這一條路的大綱,確定地認識,而且絕不動搖。然後呢因為你認識了,進一步找到你下手的地方,你下手的時候卻是跟你相應的,一門深入。那個時候才真的談得到一門深入,有深可入啊!道理很清楚啊。平常我們說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啊,跑到門口停在這裡呀,說叫一門深入。其實呢沒有,裡邊沒有,一點東西都沒有,深到哪裡去?就這樣。
(p78) 不過我們不要輕視哦!平常就一般來說的話,他還是—因為我們信得過,到了見了阿彌陀佛,他當然把所有的東西告訴我們,這個本身是沒有錯的。錯在哪裡呢?就是前面說過的,你將來去了以後一定還要學他,所以不要現在因地當中排拒了一切,排拒了一切,你到了時候,那個種子還在那裡呀!拿不掉的。這個是它真正重要的概念,這是在以前說過,以後有機會還會提它。
【◎ 由如是理,欲過諸佛功德大海,佛子鵝王是由雙展,廣大方便,圓滿無缺,世俗諦翅,善達二種,無我真實勝義諦翅,乃能超過。】
說由這樣的,我們曉得了,要想達到諸佛功德大海的彼岸,這個是誰做的?那是「佛子」。這個將來是怎麼辦呢?修學佛子將來圓滿成就,「鵝王」就是佛。你要走到這條路,該怎麼辦呢?因地當中要雙展兩個大翅膀,一個翅膀是廣大方便圓滿無缺的世俗諦圓滿,世俗諦圓滿就是增上生圓滿,就是你的報身報土圓滿。然後呢所以保證你圓滿的原因,還要什麼啊?還要這無我的真實義,空性。所以能夠圓滿報身報土要靠空性,而反過來,空性本身是法身,那個法身所以圓滿,也要靠這個世俗諦。這兩個是互為因果,相輔相成的。乃能夠超過這個佛法的功德大海,不是
(p79) 【非是僅取道中一分,如折翅鳥所能飛越。】
只取當中一分,像一個翅膀,不可能的。
【如《入中論》云:「真俗白廣翅圓滿,鵝王列眾生鵝前,承善風力而超過,諸佛德海第一岸。」】
這個鵝王引導一切眾生向前,展什麼?展兩個翅膀,一個是真諦,一個是俗諦。真諦是白,俗諦是廣;「白」就是清淨,徹底圓滿,「廣」就是廣大無遺。這個圓滿了,然後呢「承善風力」,要善巧地行持,然後呢這個超過諸佛的德岸,這個是最第一。這引論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