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40LL6說正趣大乘~ P243L1明顯宣說

音檔:[103B] 00:23~ [104A] 28:41

手抄稿第十三冊 P229L3~P263LL3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明說,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然了義者即可。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毀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境者,謂他隨一有情。於此作何事者,謂行諂誑。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壠,後彼自願往惹瑪。《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痴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四白法中初白法中,境者,謂凡諸有情。事者,謂於彼所以命因緣下至戲笑,斷除故知而說妄語。若能如是,則於親教及軌範等殊勝境前,不以虛妄而行欺惑。第二白法,境者,謂一切有情。事者,謂於彼所不行諂誑住增上心,謂心正直住。此能對治第四黑法。第三白法,境者,謂一切菩薩,事者謂起大師想,於四方所,宣揚菩薩真實功德。我等雖作相似微善,然無增相。盡相極多,謂由瞋恚毀訾破壞菩薩,伴友,而致窮盡。故能斷此及破壞菩薩者,則《集學論》說,依補特伽羅所生諸過悉不得生。然於何處有菩薩住,非所能知,當如迦葉問經所說,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修清淨相讚揚功德。謂有聽者時至,非說不往四方宣說便成過咎,此能對治第三黑法。第四白法,境者,謂自所成熟之有情。事者,謂不樂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此就自己須令所化受行大乘。若彼所化不能發生大乘意樂,則無過咎非所能故,由此能斷第二黑法。若由至心欲安立他於究竟樂,定不為令他憂惱故,而行令他憂惱加行。《師子請問經》云﹕「由何一切生,不失菩提心,夢中尚不捨,何況於醒時。」答曰﹕「於村或城市,或隨住境中,令正趣菩提,此心則不捨。」又《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說,「若具四法不捨大願,謂摧伏我慢,斷嫉,除慳,見他富樂心生歡喜。」《寶雲經》說,「若於一切威儀路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以菩提心而為前導,於餘生中亦不捨離如此心寶,如如若人多觀察。」等明顯宣說。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說正趣大乘諸有情之惡名等。】
第三點,對於這個正趣大乘的有情啊,說他的壞話,說他的壞話。那個我們的《寶積經》上面講:「求大乘者,訶罵、誹謗、廣其惡名。」正趣大乘者,就是趣大乘的行者嘛,你說他的壞話、毀謗他。那麼這個境,這個對象呢?
【境者,有說已由儀軌正受發心而具足者,有說先曾發心現雖不具為境亦同,此與經違不應道理。】
這個對象是指大乘行者。那麼有的人說這個大乘行者已經受了儀軌,發了心的這個;有的人說先已經發了心,現在雖然不具,換句話說這個宿生是發了心的,這一生雖然沒有,這也算。但是第二點,本論上面說,不,不算。
【其《釋論》中僅說菩薩餘未說明,然餘處多說具菩薩律學所學處者,謂正趣大乘似當具足發心。】
下面就解釋為什麼第二種不算的道理,這個。所以因為在這個《釋論》當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別的地方都說得很清楚。這個大乘行者一定是什麼?具足菩薩戒,正在學的。所以應該說是具足發心,像照前面這個儀軌,這樣才算是所對的對象。你誹謗的對象,要是這樣的人。
【於此作何事者,謂說惡名等。】
做了什麼事情呢?說他壞話。
【由瞋恚心發起而說,與《釋論》同。對於何境而宣說者,《釋論》說云:「如彼菩薩欲求法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學,為遮彼故對彼而說。」】
因為你心裡面討厭他,不歡喜他,瞋恨他,這樣。那麼說些什麼呢?譬如說這個菩薩為了求法,「信解大乘」,要想修學,但是你不歡喜他,然後呢你妨害他,這一種情況之下,或者是毀謗,或者遮止,或者等等。
【然了義者即可。】
他聽見了,那麼就是。
【其惡稱者如云本性暴惡,未明過類。】
說他的是什麼壞話呢?他並沒有明說哪一些。只是說譬如這個人哪,什麼不好啊!任何一個。
【惡名者如云行非梵行,分別而說。】
這是解釋這個。
【惡譽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廣分別說。】
這是容易了解。
【惡讚者通於前三之後,是《釋論》解。此於我等最易現行,過失深重前已略說。】
這個的的確確非常容易現行,啊!非常容易現行。我們動不動就批評別人,動不動就說別人的壞話,或者是於見解上頭的差別,或者由於情緒上頭的問題,動不動說別人。而這個犯是容易犯,這個過害是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非常厲害!所以菩薩戒上面就告訴我們說四眾過,然後自讚毀他,這一點哪,啊,真是!又如前面告訴我們哪,說你毀呀什麼諸佛的塔廟等等這個罪,比起瞋恚菩薩,那罪還要小;瞋恚菩薩的罪遠來得大呀!所以這一點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
【又如菩薩起毀訾心,則此菩薩須經爾劫恆住地獄。】
我們對一個像上面所說,發了菩提心、修菩薩行的行者,你起一個瞋恨、毀謗的心,那個時候,這個「則此菩薩」,他自己也是個菩薩哦,那普通人更是不得了哦,你看哦!就要「經爾劫恆住地獄」,你這個心有多久,那麼就要經過多少長的劫數住在地獄裡邊。自己已經是菩薩尚且如此哦,何況我們凡夫!啊!所以這一件事情啊,實在是千萬注意啊,千萬注意啊!
【《寂靜決定神變經》說,唯除譭謗諸菩薩外,餘業不能令諸菩薩墮於惡趣。】
另外一個經上面就告訴我們,這個修學菩薩行的人,其他的造的業他不會,也不容易墮落;但是有一個例外,如果說毀謗其他的菩薩的話,他就墮落,所以這個毀謗菩薩的這個罪過之大!同樣的道理,這個毀謗大乘經典也是這樣,也是這樣。以前我曾經告訴過你們這一個典型的公案,啊!那個事情的的確確的。所以,以後當這個大乘跟小乘,大家彼此見面的時候,這一點要千萬注意,千萬注意!
說到這裡,我最近遇見這麼一件事情,哎呀,我聽見了非常讚歎。這個泰國派來的,是一個非常精采的,一共三個人,一共三個人。那麼他對這個泰國的這個教法等等有很深切的了解,到台灣來。我直接沒碰見他,我有一個同修碰見他了,他說他遇見一個這個泰國的出家人,一談之下,啊!他對他非常佩服。那三個人當中,有一個人中國話說得很通。他來了以後,嘿,妙咧!他就穿我們中國的衣服,中國的僧服。他來的之前,他們那個上座就跟他說,這個中國就是這樣,你到他那地方就是這樣。一點都沒差,他這個叫作什麼?隨方毘尼。他絕對不會說,啊!那個泰國的戒來得高明!他跑到這個地方,他不,就這樣。然後他就談起了教法的時候,他就這麼說:「論這個……」大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說論現在真正持戒的戒相的話,他覺得泰國是比較來得認真一點。這個話就這麼平直,但是內容確確實實,就算聽了以後,我們也不會覺得刺耳。然後他就說:論這個教理的完整的話,現在在西藏──藏密。然後呢中國的特質是什麼?對於禪,真正見到空性的方便善巧的話,也是獨一善巧。
我聽了真讚歎哪!你看,就算他們……我們平常總覺得:啊,他好像條件很不夠啊,實際上啊……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我們處處地方真正要看看人家的樣!學啊,我們還沒有學通之前,隨便亂開口,隨便從行相上面就加以批評,那真是一個絕大的錯誤,絕大的錯誤!我們這地方呢隨便談一下,隨便地談一下。我為什麼這地方引證這一點呢?就是我們真正的內涵不大容易學到,但是那個外表的的確確的,一看,看見了以後,然後根據我們的個人的喜好,再加上了我們的無明所使,就任意輕加是非,不知不覺當中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禍害。下面我們繼續看經。
【《攝頌》亦云:「若未得記諸菩薩,忿心諍毀得記者,盡其惡心剎那數,盡爾許劫更擐甲。」】
好可怕!沒有得記,沒有得授記的菩薩,如果說以瞋恚心毀謗得授記的,那麼他這種情況之下,他這個毀謗的惡心有多久──就剎那的數目哦,不是時間哦!這個剎那非常短哦!就是一剎那就有這麼長的劫,多少剎那,就要多少劫重新來過,重新來過。他為什麼只說未得記呢?因為真正得記的,他一定得到了淨心相應,他就不會犯這個毛病。而實際上,下面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那些人,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
【謂隨生如是忿心之數,即須經爾許劫。更修其道,則與菩提極為遙遠,故於一切種當滅忿心,設有現起,無間勵力悔除防護。】
所以你看看,在只起這麼一點、剎那一起,要經這麼長劫地重來。我們現在已經修學得……不要說長劫啊,叫我們跑到這裡佛學院裡面念書,念它三年,啊,覺得好辛苦哦!就這樣啊!那一生已經很辛苦了,叫你長劫的話……。可是你這樣地積累的努力,你只要起這樣的一個惡念的話,你就會有受這麼嚴重的果報啊!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呀!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這個心裡面,一定想辦法把它防治,如果起來的話,馬上努力地懺除掉,馬上努力懺除掉。
【即前經云:「應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後莫愛樂,彼當學習諸佛法。」】
這個前面的經上面又緊跟著告訴我們:要曉得這種心裡邊不好啊!前面的,懺悔;懺悔了呢防護後面,千萬不要再讓它生起。要努力地、真正如法地去修學。
【若有瞋恚則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無者雖久修習亦難新生,是斷菩提心之根本。】
如果你有瞋,那麼這個慈悲心,先如果有的話就薄弱,因為慈悲跟瞋恚兩樣東西,恰恰是兩個敵體相反的對治。既然真正的大菩提心,最重要的強盛有力的是慈悲,所以你生瞋心的時候,損害了那個慈悲。已經有的嘛,使它減弱;如果已經沒有的話,你長時修習也難生起,所以這個是斷菩提心的根本啊!
【若能滅除違緣瞋恚,如前正修則漸漸增長以至無量。】
所以他告訴我們這個是相違背的,敵體相違的,如果能夠滅除的話,那麼它,你能修的時候,就很容易地增長,乃至於增長到無量。
【《釋量論》云:「若無違品害心成彼本性。」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此諸悲心等,若修何能住。」】
定說沒有違害品──就是說違害品,這個所以違害的話,跟它相反的──沒有的話,那麼這個心自然而然了。沒有違害的話,它這個就增長了,就成功了。現在慈悲跟那個瞋恚恰恰是相反的,沒有這個瞋恚去違害的話,那個慈悲的心就成長了,就是這樣。就像我們房子裡邊,燈亮了,黑暗就沒有了,然後呢黑暗來了,燈一定沒有,嗯,就是這個。又云:「由前等流種,漸次增長故」,假定說你任那個違害的這一個心情在這個地方,瞋恚心在這個地方的話,因為這個心念之流啊,這我們現在了解那個等流,對吧!眼前你雖然好像沒有強烈地現起,但是那心念之流一直在這個狀態當中。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這個業的增長、造作的增長。你讓它繼續地漸次這樣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違害的話,那麼它這慈悲就長起來了。反過來,你如果在瞋心發了以後,完了以後,這個瞋心的等流一直下去的話,那個悲心你就生不起來。所以他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有了瞋恚的話,就算你長久學習也難得生起。
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所以現在我們正學的時候,在任何情況之下,那個瞋恚之心是萬萬不要發。不要說你有道理,唉,你有道理已經是錯到不曉得哪裡去了!這是這個地方特別說,尤其是見解特別強的人,不要動不動講道理。講了道理真正害的還是害你,還是害你自己。我們學很多見解,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淨化自己的,不幸的是我們學錯了,結果學完了,都是在害自己,這一點我們要特別了解的,特別了解的。嗯,最後一個:
【◎ 於他人所現行諂誑,非增上心。】
《寶積經》上面就說「以諂曲心,與人從事」,這個文字雖然不同,內心一樣。什麼諂曲心呢?不正直,「非增上心」。增上心就是說你正直的,自己本心就是這個樣的。那麼這個要解釋一下。
【境者,謂他隨一有情。】
這個上面說的,或者菩薩,或者尊長。現在這個地方不是,任何一個對象,任何一個人。那麼對這個人做什麼事情呢?
【謂行諂誑。】
行這個不正直的心裡面,他先把那個正直兩個字──「增上」,
【增上心者,《釋論》說為自性意樂,】
就是說,你本來心裡面是這樣的。換句話說,你心裡想這樣想,這樣想嘛就這樣想了。平常我們往往……明明哪,比如說,我隨便現在舉一個例子噢!假定說我不歡喜這個東西,譬如說廚房裡我看見這個東西不歡喜。然後呢我平常我不會說不歡喜,唉!這東西不好啊!沒有營養啊!你那呀什麼呀,說了個半天。實際上呢,它有沒有營養,不知道,只因為我不歡喜,就是這種心情。這個好多這種地方,跟你不相應了以後,他就轉彎抹角說了個半天,說出你不歡喜的這個道理來,不好,然後讓人家聽信你,跟著你走,這個就是這種心情。我們心裡面,一天到晚這麼彎彎曲曲地做這種事情。真正修學佛法的人,這種都是什麼?都是垃圾,都是垃圾。而所以這樣就是保護的東西,保護的東西不是見煩惱,就是思煩惱,無明、塵沙更不談,所以塵沙、無明都是這種事情。這個是隨舉,那麼下面又解釋。
【諂誑者謂於秤斗行矯詐等。又如勝智生,實欲遣人往惹瑪,而云遣往垛,後彼自願往惹瑪。】
就是這樣。你故意說:「啊,帶你到這個地方去啊!」這樣。然後他自己願意了,那就去了。
【《集論》中說,此二俱因貪著利養增上而起,貪癡一分,誑謂詐現不實功德,諂謂矯隱真實過惡,言矯隱者謂於自過矯設方便令不顯露。】
這種情形,就是這個例子啊,實際上就像我們剛才說的,你實際上你心裡上想的是想這件事情,但是你嘴巴上面說的時候,故意兜一個圈子轉彎抹角,然後呢讓他最後在這個你的暗示當中,走上你所希望要說的這件事情上面,就是這種心理狀態,就是這種心理狀態。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下面就告訴我們,「貪著利養增上」,嗯,就這樣。所以一個是貪,一個是癡,兩樣東西都在這個裡頭。
然後他又解釋一下,說「誑」啊,「詐現不實功德」,欺詐,是不實在的。這個單單那個文字啊我們不一定很清楚,所以我譬如剛才說的,唉,雖然你呀不歡喜這個東西,你不明說不歡喜;然後你說:哎呀,這個東西有什麼不好啊,有什麼不好啊,什麼營養啊,或者什麼。其實到底營養不營養啊?不一定。究實說來,尤其是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修學佛法的人什麼最營養啊?跟法相應,最簡單不過。你最好把那種東西放得乾乾淨淨,這個是最營養的東西,對吧?喏、喏、喏、喏,就是這樣。實際上你現在把世法上的,就算真的世法上就營養都不對,何況世法上面不一定有真的營養,你還說那些東西呀!這是我們要真實了解的,這一點啊!
「諂」者謂矯詐,就是「隱真實過惡」,你把你真實的罪過掩蓋起來,掩蓋起來。就像剛才說,其實是你心裡面貪著這樣東西,然後呢你掩蓋起來,假說另外的一樣東西,「啊,是這樣、這樣。」然後呢讓他改變過來,就是這個,就是這種心理,這個叫諂誑。那麼這個是四黑法,這個是四黑法。
現在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個四個黑法的內容,我們重新再看一下。實際上呢尤其是這個裡面,我們把一點一點不妨來仔細地、仔細地談一下它那個原則,不一定講那個文字。這個我們學菩提心,菩提心的直譯的話叫什麼?覺,而且這個覺是最圓滿、最大的覺。那說明了我們現在什麼?我們現在不覺,或者叫無明。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必須依靠自己的尊長。這個尊長當中,或者是親教師,或者是阿闍黎,或者是其餘的尊長。那麼你所以能夠得到的,能夠改善的,一切一切無非都是靠了這個力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呀唯一的辦法就是處處地方,要從這個地方他學習了解自己的過錯,然後呢內心改過來。
再反過來說,對換義來說,所以作為我們的尊長,不管是親教、阿闍黎,乃至於其餘的尊長,他們對我們唯一的功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指出我們這個。結果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隱瞞欺誑,請問這個什麼狀態?請問這個是什麼狀態?眼前騙過了容易,但是這個心裡邊,既然你在這樣的話,那表示了,很明白地表示我們的心理的什麼狀態。這個心種留在這個地方的話,對不起,慢慢地發酵,像毒一樣。你別看那個毒蛇咬一口,讓它去的話,對不起,流到心臟你就完了!
現在我們要靠著這樣的這種指導慢慢、慢慢、慢慢地改善,必須要剷除罪障,集聚資糧。是啊,所以要剷除罪障,一定要懂得正知見,正知見從這地方來的,你把它一下齊腰斬斷,當然這個不行。然後呢集聚資糧。所以他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尊重等等,都是這個樣。凡是福田,譬如父母什麼等等,那個是增長你功德最好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瞋了,欺誑心的話,完了!你集聚功德,然後淨除罪障那個路,就被你一下完全切掉了。世間小小的都不可以,何況是這樣。所以這一點哪,的的確確、的的確確,這個妄語這個事情,實在是啊,說它小吧很小,說它嚴重是嚴重得不得了,因為它很容易犯哪,很容易犯,小小的地方。
那麼第二個呢,這個我們不認真地去說它。第二個文上沒有講,可是平常我們呢有幾種可能性。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說也許我們自己不了解,只是他的作法跟我們不太一樣,所以申述我的意見;也許由於自己的特別的理由,然後去使他追悔。總之像這種事情的話,我們現在修學佛法的人,只有一個目的,尤其是大乘佛法的人,無非是要利益別人,要幫助別人去增長善法。他現在明明在增長善法當中,你讓他疑悔,斷人向善,跟你的目標如何?當然完全違背,當然完全違背,這樣。當然完全違背。如果把這個心理的行相以及這個業增長的話,自然你造的業慢慢地、慢慢地越來越增長、越來越增長,這一世容或現在這個心相續滿強烈地繼續下去,到了下一世,完了!
所以第三那個毀謗,那個東西是最可怕,前面後面在太多太多地方說這件事情。這個所以那個三藏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有這麼一段公案。那個有一個叫無垢友,我想是不是叫無垢友?如果名字記錯的話,我下一堂要告訴你們的,哦,上次曾經好像跟你們說過的。當這個我們的奘大師到印度去的時候,還親眼看見那個無垢友尊者下地獄的,下阿鼻地獄的那個坑,現在還在那裡,這樣。無垢友是當年印度的一個小乘的大論師,非常了不起、非常了不起的,博通三藏。
有的地方大、小乘是互相融的,有的地方小乘跟大乘之間,彼此之間鬧得很厲害,鬧得很厲害。那麼那個時候,他,這個世親菩薩已經涅槃了,涅槃了。那世親菩薩在世的時候有曾經,後來……他早年本來學小乘的啦,後來改學大乘。改學大乘以後,曾經有人批評他,有人批評他,但是他世親菩薩並沒有跟他兩個人來談。當初那個世親菩薩的弟子就說:「欸,有人,某人批評你,你假如說不跟他兩個人談的話,你顯出來好像我們不如他呀!」世親菩薩怎麼說啊?「欸,這是非曲直,昭然如日月!何必跟他辯,不要跟他辯,讓他去好了。」那弟子大家心裡覺得他明明錯了,欸,那世親菩薩也不管他,就這樣。所以他也沒有機會能夠跟世親菩薩辯,那麼這個事情是一個很有名的一個公案。
後來呢他們也都走了,走了以後,後來就是無垢友尊者。無垢友尊者他學小乘的,經過那個跟世親菩薩辯那個不曉得叫什麼,眾賢論師,還不曉得什麼,我名字也記不住了。他有一個塔在那裡,他看見了以後啊,他就對這個眾賢論師非常推崇、非常讚歎!說:「你呀真是在我們這個教下是了不起的大德,當年你能夠弘揚我們本宗的宗旨,可惜的是你沒有機會跟那個某人(某人就是指的世親菩薩啦)……。這我現在雖然位忝末學(他很客氣,換句話說,我是末學),總算能夠跟上你呀,今天也學了這個,了解了這個,我一心一意地志願要把世親(他輕視那個世親菩薩大乘的)要滅其名,把他所有講的這個論述,要徹底地把它毀除!」就這樣。在那個塔前面讚歎,然後呢說這樣的話。
他話沒有說完,他那個舌頭就伸出來,啊!一直伸出來就縮不進去了,然後呢就七孔流血。他那個時候就感覺得恐怖了,他因為,凡是這種人,他未嘗沒有接觸過,只是呢他的偏見所在。所以他那個時候懊悔呀,啊!他自己覺得不對了,這樣。然後那個地也就裂開,陷入地中,那麼就這樣完了。後來有一個羅漢經過那個地方,看見那個洞,一看,啊,說那個人啊,他以他的神通看見進入阿鼻地獄,那個地方就立了一個這個塔,玄奘大師到印度去的時候,這個塔還在。所以這個《大唐西域記》上面,還記載這段公案。
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平常要注意的。不管是大乘的法也好,大乘的行者也好,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正在學這個大乘的行者的話,這一點千萬注意!平常因為我們平常慢心、憍心,總是看別人總是覺得總是不對;這也是事實啊,要找別人的缺點是很容易的,就這樣。我們也不知不覺當中,就是犯了這個毛病。所以最好的話,你能夠隨時反省自己的話,當你自己看見了自己的缺點的話,哇!你的眼睛一天到晚,說眼睛生到這裡誰都不敢看哪,那就事情就好辦了,那事情就好辦了,這樣。那麼關於那個諂曲的事情呢,那我們就不必細談。
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241 頁,這個四黑法已經說過,現在反過來四個白法,這是恰恰相反的。犯了四個黑法,現生呢就削弱這個菩提心,下一世會不現行。這個菩提心它生生增上的,結果犯了以後呢現生削弱,將來沒有,所以這是它最大的一個障礙。反過來,白法,它不但克服這個障礙,而且增長它。現在看:
【◎ 四白法中初白法中,境者,謂凡諸有情。】
說對象是一切有情。
【事者,謂於彼所以命因緣下至戲笑,斷除故知而說妄語。】
這些有情前面做什麼事情呢?就是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說虛誑的語,乃至開玩笑,乃至開玩笑也不要隨便說。我們往往覺得是開玩笑,無所謂的。要曉得: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起一個念頭,然後呢一舉一動,識田當中就落下來一個影子。現在我們既然了解了要走無上圓滿這條路子,這條路非常遙遠,意義非常偉大,所以我們一切時處一定要防範。那麼尤其是現在呢,我們真正能夠防範的,還非是從小地方做起不可。這個習慣往往很難斷,所以啊沒有的最好,如果有的話,那千萬這個要注意,千萬注意!
【若能如是,則於親教及軌範等殊勝境前,不以虛妄而行欺誑。】
說你普通一切有情之前都不欺誑的話,自然在尊長前面當然也不欺誑,尊長前面絕不欺誑。
【第二白法,】
第二,「境者」是對象。
【境者,謂一切有情。】
還是有情。
【事者,謂於彼所不行諂誑住增上心,謂心正直住。此能對治第四黑法。】
這個我們了解了,上面黑法當中第四個了解了,那麼反過來這地方就很清楚。就是一切有情在他跟前,你心裡面要「正直住」─直心。關於這個直心哪,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當中的,《大寶積經》上面有詳細的說明;那麼如果《大寶積經》不太清楚的話,這個《了凡四訓》上面另外一個。平常我們就直心的話,實際上呢,這種人哪,有很多人剛愎自用是以為直心,什麼事情衝口而出,也不是這個樣,也不是這樣。那心裡面並沒有這種彎彎曲曲的心裡邊,這是第一個─根本。第二個呢,也不是逞強好勝,你處處地方你能夠護人家的意,然後呢,而對自己心裡面是正直的,這種狀態才算。這個我們簡單地說明它。
【第三白法,境者,謂一切菩薩,】
第三個白法,前面是說毀謗菩薩,現在這地方呢讚歎、稱揚,所以對象就是「一切菩薩」。那麼做什麼事情呢?「謂起大師想」,對這個菩薩起覺得他就是佛。
【於四方所,宣揚菩薩真實功德。】
在任何情況之下,處處地方啊,要稱揚讚歎菩薩的真實功德。實際上,我們說好像菩薩還沒到佛的地位,在經論上面處處告訴我們,這個佛的因是什麼?菩薩。他先發因地心,然後呢證果地覺。所以經上面有比喻,譬如說種一個最寶貴的藥樹,最開始細心努力護持的,是那個幼苗、樹苗。佛菩薩尚且這樣,那我們凡夫要學佛菩薩,當然更應該這樣。所以對於一個初發菩提心的人,你能夠稱揚讚歎那個功德,絕對不亞於佛;反過來,如果是你毀謗他的話,就很糟糕。這毀謗有的時候我們是有意,有的時候是無意。有意的不大容易犯,無意的是習慣,而且往往由於自己的憍慢或者什麼等等啊,總是不知不覺這樣地輕視別人,很容易看見別人的過失,看不見別人的長處。這個本來自己已經是煩惱,本來已經是非常嚴重的過失,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對象是菩薩,你再加上任意輕毀的話,那我們永無翻身之地,所以這地方啊千萬注意!下面告訴我們:
【我等雖作相似微善,然無增相,盡相極多,】
我們雖然平常也好像做一點好事,他那個好事啊,下面四個這四個仔細看:第一個這個善叫「微善」,而且這個微善還「相似」,看起來好像是,看起來好像是。我們的的確確,如果你仔細檢查的話,你會發現簡直是一無是處,本來就已經非常少,而且這個又是相似的,相似的換句話,本來就不真實的。這個是所以為什麼我們雖然學佛,雖然學是要學大士,實際上呢我們卻是要從像俞淨意公那種地方學起。這麼現實的例子擺在這地方,假定說我們連像俞先生那樣做不到,而我們說學大士的話,那不是完全顛倒,完全自欺欺人嗎?所以這個起心動念之間最重要,起心動念當中如果說這個慢心、憍心還是照樣的話,那一點用場都沒有。而這個慢心、憍心最糟糕的地方,你自己不感覺到的,自己總覺得還樣樣對,看看別人是樣樣不對。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儘管你稍微做一點好事啊,這種好事都是相似的。
所以說到這裡順便一提,一開頭我們學的時候為什麼他還沒有講,先告訴我們要我們斷三過,然後呢說我們具六想。第一個想就是,喏,我們在病當中!那麼,這個想呢經過前面共下、共中已經告訴我們,我們確確實實在病。理論上了解了,可是現在怎麼要想辦法把這個理論,在實際上的心相上面要認得它,這是我們現在修行第一重要的事情,第一重要的事情。那麼為什麼說這個,就算是一點小善哪─無增相,連它這個小善增加、增長的都很少,而反過來,「盡相」啊,處處損減倒是很多。為什麼呀?喏,下面這個:
【謂由瞋恚毀訾破壞菩薩,伴友,而致窮盡。】
所以心裡面有一念瞋心,乃至於啊平常的,說毀謗、破壞菩薩,以及同伴的同行者。這個的的確確是,我們很容易犯,尤其現在這種情況,大家住在同樣一個環境當中,難免的,我們有無始以來的習氣啊,總覺得「唉呀,這個不大對,那個不大對。」那麼這種情況之下,各人有各人的意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就很容易這批評啊,輕輕地、這樣地隨便說一點的話,這往往會產生很大的流弊,很大的流弊!這個因為這樣的關係啊,就算積一點,自己也造了這樣的惡業,破壞無餘。
【故能斷此及破壞菩薩者,則《集學論》說,依補特伽羅所生諸過悉不得生。】
假定這個毛病你能夠斷絕,能夠斷絕,能夠不去破壞菩薩,那麼就像這論上面說,依普通人所生的過患啊,他都能夠消除掉,都能夠消除掉。下面緊跟著又說:
【然於何處有菩薩住,非所能知,】
但是究竟哪一個是菩薩?那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他心裡怎麼想、他心裡發些什麼心,的的確確我們不知道。所以啊,應該像《迦葉問經》,就是《大寶積經》上說的,
【於一切有情起大師想,修清淨相稱揚讚歎。】
這樣,所以應該學這《大寶積經》上面迦葉尊者所說的:啊!從此以後,他對任何一個人哪,起佛想。那麼儘量地修清淨相,就是看見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值得稱揚讚歎、清淨的,這樣。實際上呢,的的確確,就算他不是菩薩,你能夠修清淨相稱揚讚歎,結果好處是你的,不是他的;反過來,就算他不是菩薩,你呀批評他,對不起,對他沒有什麼用場,真正的過失還是你的,還是你的。這點哪,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要了解。平常我們講講道理,空口說說白話,那反正本來就是這樣無所謂,弄完了以後下地獄就下地獄了;現在我們真正想認真學修行的話,這個地方很重要,很重要!所以不是一個道理,處處地方你要了解:嗯,怎麼樣把這個道理運用在身心上面,淨自己的過失,增自己的功德,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我特別常常強調,當你看見外面的境界不理想的時候,你會感覺得:嗯,這麼不好。那個時候千萬注意!立刻反省一下,立刻反省一下你自己的內心。那個時候你就發現,你看見外面在說他是非的時候,那時候內心的煩惱相,這個我們第一應該了解的。不要說上士,連它共中士剛開始第一步我們都不認識。或者退一步說,就是要學共中士,你真正的目的幹什麼─淨除煩惱。現在那個煩惱相已經現起來了你都不認識它,你談什麼修行,這一點我們千萬要注意!但這個地方並不是說「喔,他們都是對的。」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個意思。那麼詳細一點說:就是當外面的情況,一個境相現起的時候,你那時候感覺得他對或者不對,說現在我們特別說不對啦,因為這個時候會引起我們對他批評,然後不滿意或者什麼,那個時候內心上面哪,的的確確,我們要曉得這是煩惱相。
所以我們真正修學的人,第一件事情啊,就把內心上面認得了,怎麼把它,欸,拿掉它。持戒、持戒,戒指什麼?就是這個。所以六祖大師有一句話─心平何勞持戒。喏!很簡單,你心裡面保持到這樣的平穩。當看見了個境界,你的心裡面已經是起伏不平了,你談還什麼?當然這是講的戒的特質,戒法、戒體來說。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辦法,欸,對,用這個如理的教法來淨除、調伏自己的內心相,調伏自己的內心相。以前我們沒有聽說過教法,不懂得,拿世間的標準去衡量,那覺得對,自己很對,他人錯,那個都是啊流轉生死的源源不絕的惑業當中;現在了解了,從這地方停止起。
停止了以後,然後呢,你心裡面能夠把穩了,如果說你只求自己解決的話,那不管它外面天塌下來,你只是一心一意地淨化你的內心。當然從這上面進一步說,我是要學大乘的,那個時候你才心平氣和地想,欸,他這個是不對,你用什麼方式幫忙他解決。那個時候你的心裡面住在什麼?住在憐憫善心相上頭,那時候就可以談得上幫人家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千萬不要開口,單單這個意念本身已經錯了,一開口那更是錯上加錯,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
所以,不是叫你說什麼都不辨別的、不管,你必定要了解你的目的何在。如果你是講世間的道理,對!如果你想真正淨化自己,那從根就錯!然後呢要想自己淨化的有兩條路子:求小乘的,那時候你只管把它內心淨除乾淨了以後,好囉,你就停在那裡,其他的什麼不管。如果你要進大乘的話,自己淨化了,那個時候你更進一步說,是的,我現在內心已經平伏了,然後呢,那個時候啊,依你的憐憫心、悲心、利他心,這樣善淨之心進一步方便善巧地幫忙他。而不是拿一個標準說「他不對,他要這個樣,他要這個樣!」不!不是這個樣的。這一點我們在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一下,特別說明一下。那麼下面有一個,
【謂有聽者時至,非說不往四方宣說便成過錯,此能對治第三黑法。】
這一條是告訴我們稱揚讚歎菩薩的真實功德。那麼這個稱揚讚歎是指什麼?說有人來的時候,當我們啊碰見大家談話的時候,不是說你不到別的地方去,到處,現在我們修行不必,我們就在這地方。可是外面有一種境界來的時候,那個時候啊你就把持前面這個原則,把持前面這個原則,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第四白法,境者,謂自所成熟之有情。】
最後一個。對象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已經成熟的有情,這個成熟就是善根成熟的。
【事者,】
那麼對他做什麼事情呢?
【謂不樂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此就自己須令所化受行大乘。】
前面是說,他本來做得對的,然後呢你讓他生憂悔;現在這個情況是說,不要讓他生起憂悔。這是指什麼?他自己呀,不願意走這小乘,而正要趣向大乘的這種人。那正是學菩薩,我們不是學了菩薩發了願心然後談這個嗎?那正是我們自己要幫忙他、濟度他的這種人,這個。
【若彼所化不能發生大乘意樂,則無過錯非所能故,】
假定說對方是一個小乘根性的人,他不是一個大乘根性的人,勸他沒用!那麼這種情況,那沒問題,沒問題。換句話說,這個黑法跟白法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他是一個大乘行者,他正是在這個上頭路上做,而你現在是一個學菩薩的行者,你正應該幫助人家。他現在自己學,學對了,你反而令他、使他自己對做對的事情生起疑悔的心情,你不是害了他嗎?不可以!所以這個白法的話呢,就是,喏!現在你正要度化的有情,他在走在這條路上面去,你不要讓他生悔,然後你稱揚讚歎幫助他,稱揚讚歎幫助他。那麼,反過來說呢,他如果小乘的行者,那個雖然你要去幫助他,但是啊他不行;不行,那沒辦法,因為他根性如此,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
【由此能斷第二黑法。】
這前面的黑法跟這裡的白法一對比就了解了。
【若由至心欲安立他於究竟樂,定不為令他憂惱故,而行令他憂惱加行。】
就是,就是!剛才已經解釋了。
【《師子請問經》云:「由何一切生,不失菩提心,夢中尚不捨,何況於醒時。」】
經上面告訴我們,總的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真幸運啊,得到了這個無上、無比的大寶啊!那怎麼樣想辦法從生生死死,在任何生死當中啊,不再失去這個─菩提心大寶。這個不要說醒著的時候,乃至於做夢的時候啊,尚且也是這個樣,這樣。那麼,
【答云:「於村或城市,或隨住境中,令正趣菩提,此心則不捨。」】
是說,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熱鬧的地方也好,清淨冷僻的地方也好,隨便你在任何情況當中,使得這個心、內心啊,一直正現在前,心心趣向菩提。你能夠這樣,現在已經發了,繼續不斷地當然在增長,既然增長那就不會捨棄。
【又《曼殊室利莊嚴國土經》說,】
另外一個經上面:
【「若具四法不捨大願,】
你能夠具足了這四樣東西,那麼這個願就不會棄捨。哪四樣?
【摧伏我慢,斷嫉,除慳,見他富樂心生歡喜。】
這個四點你能夠做到的話,那就不會捨棄。前面我們已經了解了,尤其在自他換當中特別說明,現在我們了解啊,我們生死當中第一大怨家、大仇人,什麼?就是我愛執。一有這個我愛執這個慢相就生起來了,這自然而然我總歸是最重要,我總歸是最高!不要你去想的,它任運地在一切時處自然而然這東西。現在你能夠把它摧伏,它不是斷除喔,把它降伏它,處處地方尊重別人,處處地方把那個我拿掉。我們剛才說,所以動不動看見人家不好,或者什麼等等,主要的還是這個,還是這個─我慢。
我們譬如說,隨便說一件小事情吧!我們譬如談論眼前事情的時候,總是看見這個不理想、那個不理想、這個不理想!結果呢?我們不妨想一想看,以起我們現在的來說,譬如常常講的這個,啊!說我們現在這個、這個很多地方啊,到處,不但是我們這裡啦,別的很多地方你看見,落伍的國家固然如此,前進的國家還是如此。說很多這政治上的官吏等等啊,他都在這地方的所謂徇利,唉呀,都是只要好像保穩啦,不敢做事情。實際上呢,這個情況啊,為什麼?因為你要想努力去做事情,你辛苦了半天,真正現出來的好處,人家都覺得當然的,他不會來讚歎你,他不會感激你。但是呢你要嘛不做,做了以後它一定有所改變,一定有它不方便人的地方,結果各人有各人的意見,大家只是看見這一點。
大的是國家,小的我們眼前的很多地方,這個人辛辛苦苦在廚房裡忙了半天,你不看見他,倒是你只會看見他,唉,這口味不配你胃口,今天太鹹了,明天太淡了,就是這樣,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覺。所以啊我們真正修學佛法的時候啊,必定要從哪裡開始?要從這個地方自己注意。那我們任何情況之下一起念,只看見人家的不是。所以在這個地方啊,我們也可以說很值得我們學的。
我們首先為什麼一再提,提醒自己說,「我到這裡來幹什麼的?」我到這裡來,不要說你來修學佛法,那至少你說,唉呀,這個很痛苦要改善它。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這個痛苦的根本是什麼?就是你的業。而業前面的上首引導它是惑、無明,這種情況就是無明相。如果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你一定了解得很清楚,不是忙別人,忙自己。它任何一個起心動念的時候啊,你覺得:「欸,又不對了,要改善它!」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你不懂得多少經論等等,你對了!反之,儘管你三藏十二部樣樣都通,寫多少文章,講多少大法,對不起,你在門外,根本完全不相應,根本完全不相應!再聰明,再什麼,那是世智聰辯,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我們要了解的。而根本在哪裡呢?就是這個─我慢,我慢。前面已經說過了,向後面呢他還特別提這件事情。
所以我們現在啊,常常提醒自己:我們真正的生死當中第一大怨家,就是這個我執,這個我執。然後呢當你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隨時會感覺得:「欸,這個我在背後。」有的時候很明顯的在前頭,有的時候在背後,你只看見這個人不對,那個人不對。誰在看見這個人不對啊?好,那個時候你才回過頭來一照,原來啊背後有個東西,那就是這個─我,這樣。人家對不對無關緊要,就是你起了這個心的話,那是把你就困在生死當中已經。
然後呢,嫉、慳這個容易,人家好了你嫉妒他,然後呢,你自己有的東西捨不得。看見他的富樂的話,那麼,這麼「見他富樂心生歡喜」,所以應該是說,斷除了這些東西,那麼看見別人好心裡面哪……這個,這一點哪,應該是見他富樂,這個羨慕他、仰慕他這種心情我們不要;再不然的話,就是見他富樂,嫉妒他、不歡喜心這個不要。這個就是我們要了解的,前面這個文字,就是把那個東西總是拿掉它。
【《寶雲經》說:「若於一切威儀路中修菩提心,隨作何善以菩提心而為前導,於餘生中亦不捨離如此寶心,如如若人多觀察。」等明顯宣說。】
下面另外一個經,說不但是我們起心動念,除此以外啊,行、住、坐、臥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修這個,那麼這個是心裡面呢提持它。更進一步,做任何事情呢都以這個菩提心為前導,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呢?目的是為了它,這樣。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記得《華嚴經》上的一句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你發起了以後,一旦忘失的時候,你做的那個善法,對不起,魔業。為什麼是魔業啊?因為如果說你這個行為跟菩提心,或者跟覺心不相應的話,不管什麼都是集諦所攝。所謂集諦所攝的,就是設使你做了善法生了天,完了以後啊又三世怨,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現法是如此,你能夠這樣努力的話,自然而然一直增長,增長的話,將後來啊,它當然也不會離開。像這樣啊,那我們是應該多多觀察,觀察內心使它步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