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開工了。生活又回到既定的節奏之中。
幾點起床,幾點出門,跟誰吃午餐,什麼時候開甚麼會,交甚麼報告。
是平穩,還是平淡。是一成不變、沒有驚喜,還是一切皆如預期、沒有驚嚇。
每晚,是期待明天? 還是,咀嚼今天?
是回想今天所遇見的美麗的人、善良的事,還是拼命想甩掉一些煩躁?
每一天,我有沒有給自己攢一顆細細的金砂?
@ 想一想,上一堂廣論課我們學了甚麼… 
~”掌握自己的命運”~
【科判】: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分二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分二 
    1.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親近知識之理分六     
        ①所依善知識之相
        ②能依學者之相
        ③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④依止勝利 
        ⑤未依過患
        ⑥攝彼等義
   2.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課程內容與總結】

一、這一堂課是對<所依善知識之相>的收攝,也就是再略為整理、提醒和小結語。

宗大師再一次叮嚀學習的人:
–末法時代的人,多是喜歡聽聞佛法,讚揚佛法,但自己卻沒有好好去修行。
所以,
學的人應該要:「想要修行解脫獲得究竟快樂,一定去找到有這樣能力,可以幫助我的善知識,然後完全去依靠他」。
— 要求善知識的德相,必須具備這個勤於修學佛法的條件。
所以,
教的人要具備:「作為學的人所依靠,要去傳承佛法事業,努力使自己具足、做到這個佛法條件的德相。
二、課堂上看了兩段新聞,一段是說台灣人的”菜英文”,竟然在國際上排名第25而已。一段是一位六旬水電工,靠著自力學英文,英檢成績近滿分。
這裡,可以思考的是,我們都覺得英文很重要,也都會跟別人或孩子說學好英文有多好,可是,許多人學了好多年,還是覺得英文很菜,為什麼呢?
三、我們一起聽了一段 師父的開示
— 世間的一般人撥無因果,否定三世,最為愚痴。
— 另一種人講命運,又變成三世的定命論,樣樣是命,定死的,這也是錯誤。
— 師父提到<了凡四訓>這一本書,袁了凡先生的實例,說明佛法的特色:
    ** 袁先生前半生的命運,被算命先生算得絲毫不差。後半生聽了禪師開示後,從被動變成主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 佛法的真正特質,是講「業感緣起」、「因果報應」。
    ** 宿生造的因感得目前的果報,今生只要努力造好因,那未來的命運是可以變好的。
佛法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它本身是很積極的,你希望未來好的話,眼前你就是好好的去種那個正因願意努力這樣去做,很認真的種善因,因感果就都是這樣不斷的呈現,這就是一個善的因果循環,那未來就會有好的果報。
所以, 師父說,現在是末法啦,趕快努力啊! 你只要努力,你就向上了。

 

 

@ Homework 

聽師父講<廣論>

廣論進度:P27L8 由時運故~P28L1為下邊際

 

音檔:15B 10’30~ 15B 28’30

 

手抄第二冊:P238L1 ~ P247L1

 

【廣論原文】

 

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若未獲得如是師時,將如何耶。《妙臂請問經》云:「如其僅有一輪車,具馬於道亦不行,如是若無修行伴,有情不能獲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諸能完具如是德,於諍世中極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應依如是咒師伴。」此中所說圓滿伴相,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鐸巴所集《博朵瓦語錄》中,述大依怙說尊重相,亦復同此。故於所說完具圓滿諸德相中,隨其所應配其難易,具八分者,為下邊際。

 

@ 明天晚上 ,想一想… 
      … 要找一位具備所有條件的好老師,容易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