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6L9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 ~ P57L5以白善法澤潤其心。

手抄稿:第四冊 P149L1~P153L7

音檔:28B29’13” ~ 29A06’44”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作如是言,若以觀慧,極多思擇而修習者,則能障碍,專注一緣勝三摩地,故不能成堅固等持。此當宣說,若謂其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辦現新修時,若數觀擇眾多所緣,定則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來,於引定修,唯應止修,亦是我許。若謂引發如是定前,觀修眾多即許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車釋論宣說引發三摩地軌。謂如黠慧鍛師,將諸金銀數數火燒,數數水洗,淨除所有一切垢穢,成極柔輭堪能隨順,次作耳環等諸莊嚴具,如欲而轉堪能成辦。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滿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諸勝利等,時中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令心潤澤,或令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愛樂歡喜,以白善法澤潤其心。
【廣論 師父手抄稿】
【 諸於修理見解極狹者,作如是言,若以觀慧,極多思擇而修習者,則能障碍,專注一緣勝三摩地,故不能成堅固等持。此當宣說,】
上面這個是錯誤的見解,現在下面有一種呢?它錯倒不一定錯,但是見解太狹窄,那麼這種人怎麼說?他就說,你拿這個觀慧去不斷去思惟的話,這是障礙你學定,你要學定的話,專心一注貫注在這個上面,全部精神貫注在上面,它不一定定,那東想西想、胡思亂想生不起來,不能得到這個堅固的定,那麼他下面說,此當宣說,是的,這個要下面詳細,你要分別的清楚。
【若謂其心於一所緣,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未成辦現新修時,若數觀擇眾多所緣,定則不生,乃至其定未成以來,於引定修,唯應止修,亦是我許。】
是說,你現在希望安住在你所緣的,專一貫注在上頭,要想得到這樣的定,那麼要想得到的這樣根本三摩地,而這個你以前沒有學過,現在你正在修這個,既然你正在修這個,當然你心要安住在這個上面,在這個狀態當中,如果說你要思惟觀察的話,這個定的確是不生的,一直等到你得到定以後。所以為了你現在要學定,一心安住修,對的,所以「亦是我許」,我也是這樣說,沒錯,千真萬確,眼前狀態。下面這一段重要哦!下面這一段是極端重要,真的要學定。
【若謂引發如是定前,觀修眾多即許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車釋論宣說引發三摩地軌。】
剛才說你正修的時候,那麼正修的時候,還有前面的基礎什麼要的,「若謂引發如是定前」,你為了得到這樣的殊勝的三摩地--定,那麼這個前面的基礎,就是前面的加行,這個要什麼?觀修很多前面這個條件,假定說你把這個修定前面的基礎,認以為這是學定的障礙而不要的話,對不起!那麼你根本不了解這個大車,這個大車就是什麼?就是兩個大軌,不管是性宗龍樹菩薩那個,相宗無著菩薩那個,他們不管是哪宗哪派,真正完整傳承都告訴我們,你學定之前一定要很多基礎,這個基礎要經過思惟觀察,有了這個基礎,然後呢拿這個東西來安住在上面,這樣的所以假定像你這樣的說法的話,你根本不了解那些真正成就的人,告訴我們引發勝定的這個正確的道理,你不了解。下面這解釋看一看就明白了。
【謂如黠慧鍛師,將諸金銀數數火燒,數數水洗,淨除所有一切垢穢,成極柔輭堪能隨順,次作耳環等諸莊嚴具,如欲而轉堪能成辦。】
就像一個銀樓當中的技師一樣,他在正式做那個東西之前,先把那個粗胚,當然我們現在做那個金器已經完全成了金了,平常那個是指什麼?就是說他一個金沙或者礦沙,得到了這個以後,第一件事情要不斷的燒、不斷的洗,把這個裡面的雜質統統淨除,能夠純一達到了純金以後,然後把這個東西再來做你要的這個首飾,那這樣去做的話,你要怎麼就能夠完成什麼。現在同樣的,我們修學定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如是先於煩惱隨惑及諸惡行,如在修習諸黑業果,生死患等時中所說,應以觀慧數數修習彼等過患,令心熱惱,或起厭離,以是作意如火燒金,令意背棄諸黑惡品,淨此諸垢。】
那麼同樣的我們修行的時候先對我們的煩惱,這個煩惱是總的,或者是根本大煩惱,或者是隨或者是大隨、中隨、小煩惱種種的惡行,那麼這些東西就像什麼?就像下面說的修惡業的惡果!生死的過患等等,凡是這種東西都應該以觀察慧不斷的去看,怎麼看呢?說這個東西有多大的過失,有多大的禍害,等到你經過了這樣的思惟觀察了以後,你那個時候心裡面懊惱起來,以前我不懂,上了他的當,一天到晚貪著難捨啊!那時候你就起大厭離心,你就不會被他綁住了。這個就像什麼?這個作意就像我們這個銀樓的技師,用火來燒那個金沙一樣,銀樓的技師用火來燒那個金沙,把金沙裡的雜質拿掉;我們現在修行的人經過這樣的思惟觀察的話,使得我們對以前難捨的這種事情就厭離,所以佛法第一件事情要厭離心,把這個貪著淨除,這是第一個。其次呢
【如在修習,知識功德暇滿義大三寶功德,白淨業果及菩提心諸勝利等,時中所說。以觀察慧數數修習此等功德,令心潤澤,或令淨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諸白淨品,愛樂歡喜,以白善法澤潤其心。】
前面是厭患,說它的過患;另外一方面呢?對於善知識的種種的好處,對於我們難得的人身的重要,三寶的給你的殊勝的價值,以及你修善業以後得到多少的好的果報,以及大菩提心的最不可思議了不起的大利益,那個是後頭講的,始終所說,那個後頭都會講,如果說你照著他那個能夠觀察,能夠不斷的修行的話,你心裡就認知,歡喜呀!絕不會像我們現在,聽到上課就不歡喜,那時候你一聽到上課耳朵就豎起來,眼睛瞪大了就睡不著,這是這個東西滋潤了我們的心裡,就產生了清淨信心,你一點都不懷疑,就像這個作意,這種的思惟作意,就像用水洗淨,就像前面那個銀樓的銀匠,用水來洗淨,我們修行的時候,就把這種好的種種白淨品,清洗我們的染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