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供曼達真如 詞曲

嗡啊吽 嗡啊吽 
嗡啊吽 嗡啊吽 嗡啊吽
妙香遍塗花散之大地
須彌四洲日月所莊嚴
淨如佛土我樂敬供養
願諸有情共享此淨土
嗡 意當木 古如惹那
曼遮那岡 尼雅達雅昧

 

供曼達是積聚福慧資糧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供曼達不僅是獻手印及所依這些米及珍寶,更重要的是要將我們最珍貴的菩提心一起獻出。獻曼達會令一個人的心豐富、知足、感恩。

 

【廣論】

廣論進度:P40L6 親友集云 ~ P41L7 及求知識不知厭足善財童子。
< http://www.mylamrim.org/?p=13418>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ㄧ、意樂親近軌理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內容收攝】

上週講惡知識所引發的壞處,本週則指出惡知識行相: 無信而慳吝,妄語及離間。
無信,這信是有佛法內涵的清淨信心,這是進一步把煩惱淨化了,或者可判別,我們平常是在煩惱當中談是非的妄分別,還是內心很清楚對方的問題在那裡,卻不隨煩惱所動,只想去幫助別人的正分別。
我們要遠離惡知識,親友集云: 人近非應親,由彼過成過,如毒箭置囊,亦染無毒者。善知識敦巴亦云: 下者雖與上伴共住,僅成中等。上者若與下者共住,不待劬勞,而成下趣。
世遍讚說尊長瑜伽教授者,應知即是如前所說。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我們修習親近善知識,一定是要恆常練習,才能達要想要的結果。

 

熟能生巧

我們平常都在練習甚麼? 我們想要練習甚麼?
在明月當空的晚上,你會讚美月亮的美,還是會不由自主地開始抱怨”為什麼天這麼黑”呢?若我們平常一直在練習抱怨,那麼,我們不論面對甚麼樣的環境,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開始抱怨,而且非常順口,不假思索。那麼如果,我們練習的事情是快樂呢!

 

Q :有甚麼自己不錯的技能,是透過不斷的練習而成的呢? 又有甚麼經驗,即使不斷的練習之後仍然失敗的呢?

~ 雍凌:我希望小孩平時上班之餘,可以訂定一個學習的目標,最終可能無法達成目標,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可以有成長與學習,這就是很好的事情。
~ 婕瑀:從小父母就教導見到長輩要面帶笑容,看到人要打招呼,但是我一直沒能練習好。最近工作很累,回家就比較沒笑容,也不想講話,媽媽看到了就會提醒我幾句。我要再多加練習。

 

【聽帶與研討】

收攝:

師父以兩個公案來彰顯親近善知識的形相;

接電話及開心果兩公案中,為什麼要學接電話的法師?不要學開心果的法師?

他們的差別在那裡呢?想一想,我們平常的生活習慣或是概念比較像那一位呢?

師父要我們常常去檢查一下,我的內心行相有那些還要持續去改善。

 

宗大師也再次的提醒:要先把與老師不相應的因懺除,也要防範新造,接著多去思惟親近善知識的好處,沒有親近的壞處,而我們一般的狀態是即使文字懂了,卻因為無始以來的強大業流習氣而做不到,對治他的方法呢? 數數思惟!! 就是聽完了以後,馬上去思惟、觀察、深入,那個才是真正產生功效的。讓自己能成為一個具學習條件的好學生,終不遠離善知識的教授,直到究竟得到圓滿成就。

師父更進一步具足悲心的提醒初學者的我們,若眼前沒有能力,可以先了解整個次第綱要,然後一步一步地慢慢深入. 應該這樣地認識。千萬不要一開始聽,覺得很難做不到就退失了。

 

 

聽帶與研討

~【若一二次,修所緣境,全無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須恆親近,無錯引導,最勝知識。】現在我們緣什麼?緣這個「法」怎麼依靠善知識,所以,這個時候就是我們修的時候,次第就是照著前面告訴我們,他不是說一趟兩趟。一趟兩趟都不夠,何況是我們:「啊,懂了、懂了,聽懂了!」書本一合,這個不夠的。不過目前,既然我們的重點先要了解、認識,重點是擺在這個上頭的。是!有能力馬上就修,沒有能力,先把本論的整個的次第、綱要了解了,然後一步一步地慢慢地深入,這樣的做法,應該這樣地認識

 

~【爾時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時,恐有所失。」謂若不知依止軌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虧損。】有一天我在房間裡面,聽見那個電話響了,我就拿起電話來,一看那個電話不是我,找別人的,馬上有一位同學:「啊,找哪一個?」他本來在那兒自己用功,聽見了以後……。啊!我覺得真是我的善知識。儘管我,實在是談不到什麼,可是在那個地方,也只是像那個什麼錄音帶一樣,把那個我老師告訴我的,告訴你們一遍,但是他心目當中就很認真地這樣。啊,我覺得這是我的善知識!是說明什麼?說明真正的依善知識的相,就是他處處地方一心一意地。我看見古來很多那種大德們,他的的確確,就像是所謂的孝子心一樣,他一天到晚想,這個善知識怎麼樣,他怎麼樣去承事他,就怕一點點的、小小的錯誤的地方失着。

 

說到這裡,譬如我們現在這裡,有一個人離開這裡,那個離開這裡的我沒留他。他一來的時候,我對他印象很好,覺得這樣……總是不管任何人,現在只要他肯跑到佛門當中,我總是無比地讚歎。他來了第二天早晨,正好有居士們來給我什麼開心果,好像,然後呢我放在我房裡,第二天早晨我就拿出去,我就跟他說:「某人啊,你去供供佛,就這樣,等一下拿到齋堂。」他拿了這個東西,放在那裡一放,也就不管它了,那我也沒有說他,又過了個半天,這樣。後來總算看見供在那裡,我就跟他說:「那麼供好了,你收上去。」他說下午供的,要擺到明天。結果交到他手上開始,到等到齋堂上面,三天以後。我一看啊非常可惜,非常可惜!我在那個時候心裡想:唉,我不曉得用什麼方式能夠幫他忙,但是我一定要努力去幫他忙。

 

我所以說的這兩個公案,同樣的這兩個人,我心裡面,拿世間一般來說,說不定你們會歡喜那個人,但是我自己那時候開始,處處地方告訴我,喏、喏,這兩個都是我善知識,我可不要學這個,應該學那個,這裡隨便一提。所以他們真正地依止善知識,的的確確有他的成就的條件在,這是我們應該學的地方。

 

Q :上面這兩個公案中的兩位主角,特質為何? 你Like哪一位?

~ 友濤:第一位一被電話干擾就會忘了自己手上的事,第二位接受了師父交代的事情,但是可能還專注在自己手上的事情所以沒馬上去做。
~ 雍凌:第二位好像是接受了委託,但是沒放在心上馬上去做。雖然師父對他第一印象不錯,但與後來認識的形相有蠻大的差別。
~ 素月:我們現在學習依師軌理,以這個觀點來看,第一位在師父接電話時,就會拉長耳朵,一聽到有事,就是弟子服其勞,趕快問電話裡要找的人,然後馬上再回來做自己的事。第二位很有主見,師父要他做的事他以他自己的想法去做而不是依照師父的意思去做。所以我們這組討論後比較喜歡第一位。

~ 還記得華嚴九心嗎? 孝子心的形象是不是: 棄自自在,觀父容顏,隨善知識意樂而轉。

親近善知識是不是要能戰戰兢兢,恐怕有所失著,種下遠離善知識的因.

~ 第二個公案中,師父說”非常可惜”,是不是因為好不容易來到這裡學習,卻仍然依照自己的習性,沒有好好 依止善知識,這樣是沒辦法學好法的。

~ 用一般世間來看,會認為第一位比較好,是善知識。當我們具慧能判斷時,會想學習第一位而避免當第二位,以這樣來想的話,其實這兩位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Q :師父說: 當你說別人錯時,你已經不知道錯到哪裡了。那別人有錯時怎麼辦? 可以談嗎? 怎麼談?

~ 玉晴:老闆常常會指責我們的錯,我們不想接受,是因為老闆是用指責的方式。若是用當事者可以接受的方法去談是否做錯,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
~你說真正修行人是非都不談嗎?談!什麼情況下呢?要辨別清楚,怎麼樣去惡從善,他辨別得很清楚,是!但是他絕對不是像世間上面的這種,談論是非的方式。這個我們要差別弄得很清楚,修行絕對不是大糊塗蛋,修行是決定大智慧,他對任何一個行相判別得非常清楚,是、非,但是他的判別是什麼?曉得怎麼去去染轉淨,壞的,你怎麼樣去淨除他,怎麼樣防止自己不受染,淨化,然後怎麼樣去幫助別人,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有這個毛病你如何去幫助他,當然你還曉得他的病根何在,所以你一定,對方也知道他,可是這種知道的,跟平常,我們在煩惱當中這個行相絕大的不同,你後者的知道,你完全不動,所以你能夠他的是非看得很清楚。另外一種的話,你自己完全纏在裡面,你也不曉得自己染污不染污,實際上呢,一團黑,所以前者是正分別,這我們必須要的,後者是妄分別,這是我們要去掉的,而我們所以能夠去掉妄分別,就是靠你那個正分別。
 

~【故應了知如前所說,勝利過患,數數思惟,】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前面告訴我們的道理—不要看那個道理,這個道理究實說來,就是對我們最切身相關的,最切身相關的。照著去做,對你有這樣殊勝的大利益,不照著去做,對你有這樣地嚴重的害處。那麼為什麼我們了解了以後做不到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這個業力很重。所以他下面告訴我們,我們真正重要的應該什麼?「數數思惟」。這個「思」就是我們的業流,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業流非常強,所以聽的時候儘管很好,聽完了,這個業流又來了!那麼你唯一的辦法怎麼辦呢?就是聽完了以後,馬上去思惟、觀察、深入,那個才是真正產生功效的。

所以以前最早的時候我曾經說過,我們現在往往有這個感受,說這個佛法上的道理是明明知道了,但是呢就偏偏做不到。為什麼?跟大家提過這個事情,我想在座的一定有同修有這個感受,原因在哪裡啊?就是這個。對治它的方法呢?「數數思惟」。第一個,不懂,固然一點辦法都沒有;懂了以後做不到的原因,就是你沒有如法地修持。

 

 

 ​★善行小點滴

~ 婕瑀:我在COSCO前看到推車到處丟得亂七八糟,所以我就下車幫忙將賣場到停車場的推車一輛一輛排好。剛好看到有人將東西拿走後留了裝東西的紙箱在推車上,我幫忙收拾時發現錢包和鑰匙還留在紙箱內,就趕緊叫住準備要離開的失主,物歸原主。
~ 惠琴:上午搭高鐵來上廣論,要下車時在走道上看見一位阿姨推了2個大行李箱,於是我就跟她說我可以幫她推一個行李箱下車。下了車後我本想事情就結束了可以趕快來上廣論課,沒想到她在前面自顧自的一直走還搭電梯到一樓去搭來接她兒子的車。因為兒子又帶了孫子,一家三代其樂融融都忘了還有我在旁邊,我趕緊說我還有事就趕來上廣論課了。

 

 

行政事項  

~7/7企業營餐飲義工報名

~蔬食集點卡蓋完了,可以舊卡換新卡。

 

★Homework

廣論進度:P41L8 略說修習軌理分二 ~ P42L6 何況緣禮爾許諸佛。

手抄稿第三冊 P202LL3 ~ P222L6音檔:22B1023 ~ 23A0949

< http://www.mylamrim.org/?p=1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