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善友
青山伴著白雲飛 天多美         人生路上有你隨 太芳霏 太芳霏
流水月光風舉霓裳                  梵音裊裊 心地清涼
野風送來千古的梵唱              在你心我心 悠揚悠揚 悠揚悠揚
萬世飄香 飄香
流水月光風舉霓裳                  梵音裊裊 心地清涼
野風送來千古的梵唱              在你心我心 悠揚悠揚 悠揚悠揚
萬世飄香 飄香 飄香
線上聆聽: http://www.luciditv.com/2016/08/05/midnight-music_friends/
【科判】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乙一、聽聞軌理
丙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丙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丙三、正聽軌理
丁一、斷器三過
丁二、依六種想
乙二、講說軌理
乙三、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進度】P20LL3 第二說軌理 ~ P21LL2 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第二說法軌理分四,一、思惟說法所有勝利,二、發起承事大師及法,三、以何意樂加行而說,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 今初
若不顧慮利養恭敬名等染事,而說法者勝利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云:「慈氏,無染法施,謂不希欲,利養恭敬,而施法施。何等二十,謂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於眾經中所說勝利,皆應至心發起勝解。其中成就堅固者,新譯集學論中,譯為成就勝解,諸故譯中,譯為成就勇進。
發起承事大師及法者。如薄伽梵說佛母時,自設座等,法者尚是諸佛所應恭敬之田,故應於法,起大尊敬及應隨念大師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以何意樂加行而說中,其意樂者,謂應安住,海慧問經所說五想。謂於自所應起醫想,於法起藥想,於聞法者起病人想,於如來所起善士想,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及於徒眾修習慈心。應斷恐他高勝嫉妬,推延懈怠,數數宣說所生疲厭,讚自功德舉他過失,於法慳悋,顧著財物謂衣食等。應作是念,為令自他得成佛故,說法功德,即是我之安樂資具。

【消文】
第二科、說法軌理,分為四科:一、思惟說法的殊勝利益;二、恭敬侍奉導師世尊及正法;三、以什麼樣的動機及行為進行宣說;四、對所講的對象,在什麼情況才該講,在什麼情況不該講之間的差別。˙
在毫不在意美名、厚利及恭敬等而宣說正法,利益極大。《勸發增上意樂》中說道:「彌勒菩薩!無雜染的法施,亦即不追求財利、恭敬,而施捨法施於人,有二十種的大好處。那二十種呢?一、具足不忘文詞義理的聞慧正念;二、具足殊勝慧;三、具足覺慧;四、具足堅固;五、具足智慧;六、能隨順證達出世間的智慧。七、貪欲漸趨輕微;八、瞋恚漸趨輕微;九、愚癡漸趨輕微;十、惡魔無機可乘。十一、諸佛世尊護念;十二、眾多非人等,都會前來守護;十三、眾多天神都會助長其威德;十四、不友好的人們無機可乘;十五、親友們不遭迫離;十六、發言深具威信;十七、此人能坦然無畏;十八、心中越發喜悅;十九、智者會稱讚;二十、其人所作法施都足以被人憶念。」對眾多經典中所描述的利益,應當從內心深處生起信解。文中「具足堅固」一詞,在《集學論》的新譯本中翻成「具足勝解」,某些舊譯本則翻成「具足勇進」。
第二科:恭敬侍奉導師世尊及正法:如同釋加世尊往昔宣宣說《般若經》時,親自鋪設法座等,正法是連諸佛都應恭敬的功德田,因此應該非常敬重佛法,並且憶念導師世尊的功德,以及憶念如來深恩,而生起敬重之心。
第三科:以什麼樣的動機及行為進行宣說:其中動機的部份,應該心懷《海慧請問經》中所說的五種想,亦即對自身生起醫師之想、對正法生起良藥之想、對聞法者生起病患之想、對如來生起勝妙士夫之想、對於正法的內涵生起久住之想;並且對弟子們修習慈心。摒除擔心他人勝過自己的忌妒、推遲拖延的懈怠、由於一再地宣說所引起的疲倦厭煩、自我表揚並舉發他人的過失、心慳吝法秘不示人、以及顧戀衣食等財物的過失,從而想道:「為了使自他都獲得佛果而說法,所得的福德本身,就是我的安樂資財!」
收攝:
聽聞有十種勝利: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攜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
說法有二十種勝利:成就念、成就勝慧、成就覺慧、成就堅固、成就智慧、隨順證達出世間慧、貪欲微劣、瞋恚微劣、愚癡微劣、魔羅於彼不能得便,諸佛世尊而為護念,諸非人等於彼守護,諸天於彼助發威德,諸怨敵等不能得便,其諸親愛終不破離,言教威重,其人當得無所怖畏,得多喜悅,智者稱讚,其行法施是所堪念。
聽聞軌理的依六想:1於己作病者想,2於師作醫想, 3於教誡作藥品想, 4於殷重修起療病想, 5於如來所住善士想,6於正法理起久住想。
說法軌理的五想:1謂於自所應起醫想,2於法起藥想,3於聞法者起病人想,4於如來所起善士想,5於正法理起久住想和對於聽法者修習慈心。
【一輪明月】

喻 弘一大師 (1:20:32~1:23:26)

想一想:弘一法師到青島湛山寺弘揚律法對自己有哪些要求?為什麼他要這樣要求自己? 是否為無染的法施呢?

【聽師父音檔】1.

1. 所以說法的功德,當然我們說法一定有功德,這個才是我的安樂的資具,而不是眼前的名聞利養,這個就是我們最高的目標。所以現在常常說我要無所求而求,在我們凡夫要無所求而求真難,所以等到我得到了一點點的教授,現在真歡喜,是有所求的。求什麼?求這個,因為我求這個,高的目標擺在這裡,所以眼前那種小小的名聞利養就擋不住你了,這個倒是千真萬確的,我的經驗。平常叫你什麼都不要,這個東西很難。所以印光大師特別說:鄉下的老農老圃,你告訴他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忙了半天,你不管它收獲,可能嗎?我們都是凡夫,都是鄉下那個老農老圃一樣的,你說好了,你現在無所求,你什麼都不要管,你只要修行,這個事情很難。叫你名聞利養都不顧,這做不到,他現在不,叫你不要顧小名小利,然後那個大名大利擺在這個上頭,然後呢把這個利害擺在這裡,你自然而然很容易捨得掉了。

在世間做任何事情都是從「有所求」開始,佛法的學習也是一樣,從1.「有所求」開始的,之後要有一個2.「高的目標」,這樣就不會被眼前的小名小利擋住

【如得法師開示】什麼事都講功德很勢利?

http://www.luciditv.com/2017/11/13/mastertalk-everything_speaks_of_merit_is_snobbish/

佛家不是應該要淡泊名利、無欲無求嗎?怎麼好像有些人說什麼凡事會有功德,聽起來好像很勢利在計算這些的樣子??
想一想:怎麼樣由有所求,慢慢進步到無所求階段?
次第 => 愚癡的小我(為了讓自己快樂,用的方法是讓自己不快樂的) => 聰明的小我(知道正確的方法) => 大我(透由利他兼成自利) => 無我(有我的執著還是不會快樂的)
【聽師父音檔】2.

2. 現在我們這個腦筋裡這種貪也是如是,你不要一口氣,不要拿掉它,不要斷掉它,你善巧的把它轉化,本來是最危害的東西,變成最好的東西;這個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轉煩惱為菩提,轉過患為功德。」最後即煩惱就是菩提,不要你轉,它本來就是。就因為你在痴、無明當中,這樣好的。所以他告訴我們:「你要貪,要貪這個。」這個就怕你不貪,不過,他不用同一個貪,因為用了同一個貪,我們不知不覺把我們的老毛病又現起來了;所以另外一個名詞--善法欲,還是個欲。

【由盜轉施的黑手師兄】轉心、轉利 (由世間的貪轉成佛法的貪)

http://www.luciditv.com/2016/03/26/weekend-microfilm-robber/

一、 真正的佛法並不是要把是把「貪」斷掉她,而是正確的轉化成對我們有利的東西,這種對佛法的「貪」用另外一個名詞『善法欲』
二、 黑手師兄之前貪的是->油,雖可以省下一筆油資,換來的是內心的不安。透過廣論學習後貪的是->法財,把聽到的道理如實的實踐出來,得到的是內心的安樂。

【善行小點滴】

也曾:感謝國銘師兄每週很開心帶著笑容幫大家拍美美的照片。

小文娟:今天在新豐火車站風很大,下樓梯時看到一個小妹妹手拿零錢箱,覺得她很辛苦就捐了一百塊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