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
  子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 
    丑一.學修六度熟自佛法
     寅一.學習布施
       卯一.布施度性
       卯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
 

課文大意:

1.生起布施波羅蜜心的方法—透過多思惟能捨的好處,及貪著的壞處。
  —凡是會增長貪心、障礙捨心增長的財寶名位都應該去除。
  —貪心重,則應憶念佛陀捨棄一切而成佛,自己應誓願效學。
  —若還貪著這些財物,就等同象洗垢的故事,沒有道理的。
2.透過前面次第修習慈悲心、思惟諸佛的傳記,進一步應生起能捨的心
  —把身受用所有善根都佈施給一切有情
  —眼前力量還不,不應該把身體佈施出去,但應該淨修能捨的心
  —一心想要佈施出去,卻又受用已經捨去的東西時,內心應該想是為了
   利益一切有情才受用這些東西。
 

 聽帶討論:

師父開示:

第二呢,我想我們大家,這個經驗大家都有的,你本來一件小小的不如意,然後心裡想,越想越難過,越想越氣,小小的一點事情,你越想越氣,想到後來,把你自己纏在這裡面,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實際上,你想開了,實在是沒有什麼事情呀。你從這地方了解了,我們可以處處體會,真正重要的事情,就在這地方,如果你能真正能了解,這個法的這種殊勝利益的話,這種地方,你就一碰見,呀,對了對了,你就隨時能夠善巧的利用,善巧的利用。
   Q:常常會為了小的不如意事放不下,明明知道不要想,但為何我們沒辦法想開?
     師父舉下面本身的親身經驗,來說明問題在哪裡?及如何解決?
  
我自己苦了一二十年,現在才多多少少體會到一點,這個味道真美,甜極了,可以說,嚐到那個甜頭,你嚐到這個甜頭,別的什麼東西你都不要了,你問我現在這樣情況好嗎?你們也看得出來,我這身體實在是,有氣無力,這兩天我為什麼早晨要去資源室,的確是,早晨如果說,早課我用一點聲的話,我上課沒氣了。然後很多地方,那個腸胃也不好,少吃了嘛,等下到了傍晚,就冷得要命,氣力幾乎沒有了,多吃了嘛,肚子又脹,又難過,經常都在這上面,還有背脊骨又受了傷了,一直在痛,一直在酸,如果在以前的話,我自己曉得,不要說這挺挺不起來,躺在床上還哼呀哈呀,到處,到處找醫生,到處找這個,求這個,好處在哪裡呢?佛陀,那的的確確。
我凡是碰到這種情況,越是來,精進的心越強,
 
馬上感覺到,這是什麼呀?業感緣起,唉呀,我宿生多生多劫,就為這個東西忙了半天,忙了半天它不但沒有保護你,沒有對你有好處,反而讓你造了很多惡業,結果到這一生,我現在就懂得了佛法,還在這感得這東西,這東西多可怕,他現在又來了,告訴你,這善知識告訴你,趕快精進喔,趕快精進。是呀,他現在這地方,肚子一下,一下飽,氣也沒有,頭又痛,我是莫奈何你!我的確莫奈何你,但是我今天,我談不到學菩薩,認得了你,我這個心就不屈服,不再為你做奴隸,不再忙你的事情,你也莫奈何我,宿生造了惡業今天這樣的話,什麼時候要走,莫可奈何的事情呀,這事情就是如是因感如是果,好,但是趁這口氣還沒有斷時候,我要盡量的利用他,今天多拜一拜佛,多跟同學講一點,那好,至少下一世我可以少一點這種痛苦吧,你想對不對?佛陀告訴我們就是這個,這知見本身太重要了,平常瞋我的就是這個,就是這個。
所以我想到這個,真歡喜呀,一歡喜歡喜,過了一下,頭也不痛了,氣也來了,當然了,實際因為這個身體虛嘛,完了以後人家以為痛,痛也沒關係,我是躺在那裡也要去想它,儘管身上是苦的,心裡卻是快樂的
眼前我們要兩方面雙管齊下,雙管齊下。我們也不要說,既然懂得了這 (p265) 道理就好了,這其他的行相不管了。剛剛我們初機開始,這是大話,說起來沒有用,坐在這地方講可以,不要說你們如何,就是我,我講得頭頭是道,好的時候是這樣,不是一切時,經常情況下,壞的環境中,還是把善法忘得乾乾淨淨,何況是諸位?諸位當中有的好的固然好,有不太理想的同學,大概有這個經驗,聽的時候很來勁,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豎得直直的,聽得很來勁,書本一合,不行。然後無始以來的習氣,跟著流轉,那時候靠什麼?靠這環境了,所以說一定是雙管齊下,這我們要了解的。順便一提。
Q:為什麼師父身體苦哈哈,但內心卻是快樂的?關鍵在哪裡?
  1. 師父碰到苦的境時現起的是業感緣起的概念,了解眼前的苦是過去造的業感果了,沒辦法改變只需要接受它,但當下可以做的是去種正因改變未來,這樣的角度去想就很容易想開放下。「業感緣起的知見」很重要,對境時要馬上現起,才不會一直被煩惱纏在那裡了.
  2. 而要做到對境能立即現起正知見,對初機開始學習的我們不容易,所以需要考好的環境—師友來保護。眼前師父已經幫我們架好最佳的師法友環境,只要我們能夠好好的在這裡面學習,慢慢的薰習久了,我們對境也能夠自然現起正知見破除原有的習氣。
  3. 所以為什麼對不如意事,想放下卻做不到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對境時現不起正知見。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透過好好學習佛法,把正知見在內心建立起來,才有力量從境中跳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