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金色雨滴】

 

詞曲:真如  

雨滴 雨滴 跳蕩的雨滴
雨滴 雨滴 虔誠的花絮
雨滴 雨滴 跳蕩的雨滴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慈大悲的你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慈大悲的你
雨滴 雨滴 金色的雨滴
點點 滴滴 撲向大悲的你
雨滴 雨滴 金色的花海
旋繞 旋繞 散落在你大悲的身語意
雨滴 雨滴 我虔誠的心意
雨滴 雨滴 成群地撲向你
散落出虔誠的花瓣 開出了幸福的吉祥雨
雨滴 雨滴 虔誠的雨滴
渲染出虔誠的花絮
雨滴 雨滴 旋繞在金色的河流
旋繞你 旋繞你 千生萬世 無有盡期
雨滴 雨滴 跳蕩我的歡聲小雨
雨滴 雨滴 陪伴著幸福的回憶
雨滴 雨滴 是我獻你的讚禮
雨滴 雨滴 那是你數不盡的大悲的心意
啦… 啦…啦… 啦…
啦… 啦…啦… 啦…
啦… 啦…啦… 啦…啦… 啦…
雨滴 雨滴 燦爛的心續
雨滴 雨滴 大悲的花雨雨滴 雨滴 相見的彩虹橋
金色的雨滴 不停地飄落 飄落
是我讚美的花絮 是我讚美的花絮

 

~ 有一次真如老師重病狀況很不好,隨時都有可能昏倒,真如老師的其中一位上師(仁波切),在得知真如老師的身體狀況後,特地來到真如老師身邊關心他,並且一起用午齋。
用完午齋後,真如老師的上師希望真如老師能陪他一起到外面走走,可是那時候外面正在飄著小雨,並且帶著一點涼意(通常我們遇到這種狀況,都會直覺覺得,師長不是要來關心我的嗎?怎麼我病成這樣子,不讓我好好休息,還要在下雨天陪你出去散步,可是真如老師不是這樣想的,真如老師知道他的師長是要來幫他的。

真如老師跟在仁波切後面,看著小雨打在仁波切身上,看著仁波切的背影,於是真如老師感恩仁波切的慈悲,做了這首金色雨滴。

 

【廣論】

廣論進度: P16L7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 ~ P16LL1起承事聞法

<http://www.mylamrim. org/?p=11122>

 

 

[科判]

 甲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

       乙一、聽聞軌理

             丙一、思惟聞法所有勝利

             丙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丙三、正聽軌理

       乙二、講說軌理

       乙三、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消文&收攝】

對於法及說法師要一心恭敬地去承事他。

地藏經:「專信恭敬聽聞法, 不應於彼起毀謗, 於說法師供養者, 謂於師起如佛想」

菩薩地: 一、離雜染,二、不作意法師五處

一、離雜染:

1、離高舉雜染:應時聽聞, 發起恭敬, 發起承事, 不應忿恚, 隨順正行, 不求過失。

2、離輕蔑雜染:極敬重法及法師, 於彼二不生輕蔑。

二、不作意法師五處:戒穿缺, 種性下劣, 形貌醜陋, 文辭鄙惡, 所發語句出不悅耳。

本生論也說:「在聽法時,自身應該處在最卑下的座位,發起調伏身心的德行,以洋溢著笑意的雙眼注視說法師,如同汲飲宣示正法的詞句甘露。並且發起恭敬、專致虔誠,內心純淨而不染垢之心,如同病患聽從醫生的指示一般,去侍奉說法師而聽聞正法。」

引如亨法師的總結:

前面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用意是要我們感恩; 菩薩地中所說,而正聽聞, 則是取對生命有意義的部分; 最後引本生論的部分, 則是收攝外相與內心對說法者要歡喜恭敬。

【喻 – 條春伯

吳念真導演很小就遇見他的啟蒙者,是常幫礦區家鄉人寫信、讀信的條春伯。條春伯是他心目中真正的知識份子,給他很多教導, 讓他今天成為一位成功的人士。

Q: 吳念真導演是用什麼樣的態度跟啟蒙老師條春伯學習?

~ 芬芳:吳念真導演從小就是一個很會觀察周遭生活的人,也是很愛讀書的人,文筆很好,是個成功的作家、導演。透過條春伯讓他體會到知識是用來幫助人的, 是用來奉獻的,  不是用來謀利的。

~ 雍凌:是智慧的學習與成長。覺得智慧是需要學習、累積與傳承。

~ 素月:回想到小時候農村的場景,吳念真導演是用歡喜的心,看到長輩有寫信、讀信的需求,有能力願意去成就它。

 

吳念真導演從小就很聰明、很聽話,還有雙發現美的眼睛,發現條春伯經常幫助人,想跟條春伯學習,想要成為他。

 

【聽帶與研討】

  • 在學習過程中,對ㄧ個老師喜不喜歡,跟學習成效有影響嗎?

師父說:後面曾經有一個這個例子,那個也是這些大祖師們。有一次一個大祖師經過一個地方,正好那個地方有一個法會。然後他就叫他後面的這個伺候的侍從的人―侍者,「停下,停下!這個地方有一個法會,去聽法。」結果那個法會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一個人在那裡講法。結果那個下面的侍者,受了一肚鼻子委屈!覺得我這個老師,當代最高的一個大善知識,跑到這個地方來聽這個人講,那個人講還不如我啊,怎麼跑到去聽這個東西!但是他那個老師,善知識,在那兒認認真真地聽,他也莫可奈何,勉強一肚鼻子委屈。聽完了以後,他心裡面有點不高興。他說:師父啊!這個人講的這麼個平常,你跑得去……。意思就好像不是委屈了你的身價了嗎?

那個善知識怎麼講?「哎,你怎麼這樣講的,我可是在這個地方得到了兩樣大好處啊!」「得到什麼兩樣好處?」「法啊!他在這裡講法,我無比地恭敬,讓我又能夠在法上面能夠隨轉。無比的好處啊!今天就因為聽了他講的這個法,我得到好處。然後呢,他這個法會我去隨喜,這個都是無比的功德!平常跟你們說了個半天,你們聽的法都聽到哪裡去了?有這麼個好機會!」啊,一點都沒有錯!那個大善知識的行持,樣子就是這個樣。現在我們跑得去,懂了一點點跑著去聽:「唉,這個傢伙說這些是幹什麼啊,真是!」然後他說得你好的,「他好!好些什麼?我才不在乎他咧,他好!」他比你好嘛,又不行;他比你不好嘛,又不行。這不是他好不好,是我們心裡面;毛病就在這裡,這真正我們要淨化自己的。

~ 我的內心形相比較像公案中的侍者,還是比較像這位大善知識?

~常憶念頌:「己過如山積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 法不相應實由此,勤加懺悔常憶念。」

~ 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不善者而改之。」

~ 善人是師,惡人是自己的資。

 師父說:我記得我們中國歷史上,有一很有趣的公案,很有名的公案,與其說有趣,不如說是最感人的一個公案。南山道宣律祖,那真了不起,對我們中國貢獻,對佛法的整個的貢獻。他先跟他的老師學,他老師跟他講戒,聽了一遍覺得:欸,懂了。戒,這個東西嘛,一聽,他絕頂聰明的人哪,覺得就是這樣了。然後呢,他也是講來講去就是這個東西,他 自己覺得到外面去參學。那老師:好了,你要去外面就去參學。結果他就出去。結果轉了個大圈子,看來看去外面也不過如此,沒比他師父更高明的,所以他又回來。回來啊,他師父把他趕出去不要他,他又拼命地求懺悔,懺悔也不要他。跪在那裡苦苦地懺悔,怎麼說他要努力,最後又回來了。

回來了以後,老師沒別的,還是講那個東西,還是講以前的東西。他自己多少年已經聽了,已經都聽懂了,覺得沒有味道,所以出去的,回來老師還講這個。然後他一心一意地聽了〈四分律〉二十遍,你們看看道宣律祖那個公案去,一代大祖師不是那麼簡單哪!我們現在—哎呀,這個懂啦!實際上差得很遠,我這個隨便提一個公案。

  • 聽一遍覺得懂了,跟聽二十遍的懂,差別在哪裡?

你如果聽懂了,回過頭去一照的話,啊!我現在發現我這個渾身不曉得多少的罪惡在這個裡邊,全部精神,拼命晚上二十四小時不睡覺都弄不過來。你只要一照,你就立刻發現。我想人人都有這個本事,人人都有這個能力呀!可憐的就是,嗯,就在這裡!

 

影片~我們這一班

~學習的條件不好,但學習的心是很強烈的

 有些人完全聽不懂卻不放棄,一遍一遍的聽!

~同班同學互相幫助,彼此鼓勵

   越走越堅定 面臨生命的艱困 勇氣百倍

 

★善行小點滴

善行分享就像蜜蜂採花蜜,將花蜜送到每個人的嘴裡,讓大家都得到快樂!

~妤庭:每次都會順手擦乾洗手台。

~偉森:每天隨手幫社區關燈。隨喜班長幫大家準備普洱茶。

~佩凌:有隨手關燈的好習慣。

 

Homework

 

  1. 邀請您一起加入LINE

  2. 推薦親朋好友一起來上課

  3. 請到我們心靈的家網站逛逛,看照片,看總結。

<網站 http://www.mylamrim.org>

4. 廣論進度:  P17L1 正聞軌理分二 ~ P17L11 能知自是病者

<http://www.mylamrim. org/?p=11182>

音檔: [010B]10’34”~[10B]27’17”

【廣論原文】

正聞軌理分二:一、斷器三過;二、依六種想。  今初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汙,不能成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汙,然不住內,當瀉漏之。如是雖住說法之場,然不屬耳,或雖屬耳然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等。雖無上說彼等眾過,然聽聞時,所受文義不能堅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則其聞法全無大益,故須離彼等。此三對治,經說三語,謂:「善諦聽聞,意思念之。」此亦猶如《菩薩地》說:「希於遍知,專注屬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聽聞。」

依六想中,於自安住如病想者。如入行云:「若遭常病逼,尚須依醫言,況長遭貪等,百過病所逼。」延長難療,發猛利苦,貪等惑病,於長時中,而痛惱故,於彼應須了知是病。迦摩巴云:「若非實事,作實事修,雖成顛倒。然遭三毒,極大乾病之所逼迫,病勢極重,我等竟無能知自是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