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一、思總業果。
壬二、思惟別者。
壬三、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癸一、總示
癸二、特以四力淨修道理
【廣論內容】
1.  遮止惡行之理者。如《諦者品》云﹕「大王汝莫為殺生,一切眾生極愛命,由是欲護長壽命,意中永莫思殺生。」謂十不善及如前說,諸餘罪惡,發起意樂,亦莫現行。
2.  若未如是遮止惡行,雖非所欲,然須受苦,任赴何處,不能脫故。
甲、 諸少慧愚稚,於自如怨敵,現行諸惡業,能感辛楚果。
乙、 如從鐵起銹,銹起食其鐵,如是未觀作,自業感惡趣。
3.  「善知識說唯有業果,是極緊要,現今講說聽聞修習,皆非貴重,我念唯此極難修持。」
4.  樸窮瓦云﹕「我至老時,依附賢愚。」

【聽帶研討/課程研討】
Q:討論一下,生活上所有遇到的狀況,都是我過去生造業所感得的嗎?
Q:大家覺得自己是好人嗎? 下輩子確定得人身,而且一定會有好果報嗎?
【是故現前似少安樂,然果熟時,雖非所欲,流淚覆面,而須忍受,如是之業是非應作。】
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一切時處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因地當中注意這個業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假定你不如理去做、如理修行—修行本身是一件苦事哦!不過苦雖然苦,心理上卻是快樂的。我們常常那個比喻:就像打勝仗一樣,打仗總歸是苦的,但是打勝了真快樂;不管做任何事情,做生意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反過來呢?對不起,啊,你眼前是覺得滿安樂,唉呀,這個說起話來說得好聽,站在人家前面,做起事情來,偷偷摸摸站在人家後面;好吃的東西總想多吃一點,壞吃的東西就推給別人去。眼前好像是少少安樂,但是對不起,果熟的時候,這個雖然不是你希望的,對不起,這個要你「淚流覆面,而須忍受」。像這樣的業,趁早不要做,趁早不要做啊!
A:在因地當中就注意業,修行是苦差事,要思惟感果時,你想要的是快樂,還是痛苦。每個人都會自然而然的追求離苦得樂,但是要不斷的修習業果道理。
聽聽師父怎麼說。

【「我至老時,依附《賢愚》。」】
看看!這樣的一位大善知識,他修行了一輩子,他說我到老了我還什麼?「依附《賢愚》」,賢愚什麼?《賢愚因緣經》。換句話說他一直修到老了,他一直還看什麼?看那個,喏,《賢愚因緣經》。《賢愚因緣經》就是平常我們經常舉的很多例子,說某人因地當中種了一個什麼因,感得這個果。這是為什麼我鼓勵大家好好地看看像這種書,經上面固然我們要看,乃至於現在流通的,像《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無非都是說明了這個。那些大善知識修了一輩子到老了還要看,我們現在啊,我覺得真是人人都是佛菩薩,我們剛入佛門都不要看。這個當然從好的地方說都是佛菩薩再來人,那了不起;壞的地方來看的話,那表示我們現在的這個業太重。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自己檢查了然後策勵呀!我想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假定說你是凡夫走上去的話,你去看了以後,你認真去看的話,你一定會產生很警惕的心情,乃至於你自己感覺得驚心動魄,就不會這麼馬馬虎虎了。到那時候你要任何時候覺得:唉呀,不可以啊!你如果那個時候覺得這不可以,你只 覺得,唉呀,我實在太差,那時候你就開始走上修學佛法了
A:所以,要透過多看因果故事,加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道理。

【憶師恩法會/上師開示—忍辱度】
憶師恩法會分享
23組-永勝分享:第三次參加憶師恩法會,難忘第一次參加鳳山寺打便當,隨喜大家一起做師所喜,憶念師父關心注視我們的神情,非常感動,另外,師父用齋的行誼,都是按照聖賢無垢的量則在行持,提升自己對師父的信心。
22組-桂香分享:學習是需要靠堅持,堅持並且獲得成就後,觀察自己的內心,是否升起慢心?隨喜湖口師兄,作師所喜,馬上將水梨園減少7成,因為可以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21組-俊成分享:師父喝糯米香茶的公案,就是因為好喝,所以才不喝。
20組-文志分享:公司師兄分享:學廣論學越久,看自己會越看越清楚,而且會很容易哭,開始慢慢體會這兩件事。
25組-詩勻分享:學習之後,對自己的受用,心力比較強。
24組-美淑分享:憶師恩法會一定要去,神秘禮物印象深刻。
上師開示–忍辱度分享
24組-玉芳分享:兩位法師辯論部分,將生活上遇到不如意事,都當成練習修忍辱。
21組-菊禮分享:永發師兄,剛好可以練習對上(爸爸)、對下(兒子)修習忍辱,而且要好好修習。

_廣論理路:第一仇敵是自己的瞋恚,向內摧壞,用佛子正理(需要眾多門),發生瞋心之前,會有憂惱,憂惱從不喜開始累積,上師給我們的建議”照鏡子”。
主題:鐵銹哪兒來?
桌牌:透過”觀察”,發現”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