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丁一 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戊一 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戊二 顯示由三士道如次引導之因相
        己一 顯示何為由三士道引導之義
        己二 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庚一 正明因相
            庚二 所為義
丁二 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廣論內容】
1、 [如是次第引導之因相] 是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去三士道引導的原因,第一個是「正明因相」,先說明這個原因,第二個是「所為義」,說明這樣去做有什麼好處?產生什麼功效?
2、這週講到 [正明因相] , 以五個階段的次第關係來說明學習成佛之路為何要以三士道引導:
    1). 發菩提心,趣入大乘 : [轉趣大乘能入之門者,謂即發心於勝菩提]
    2). 修習發菩提心的勝利 : [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 [勝利略有二種,謂諸現前及畢竟勝利]
    3). 修共下士之意樂
    4). 修共中士之意樂 : [若於增上生及決定勝,二種勝利發欲得者,故須先修共中下士所有意樂]、
    5). 發起大慈悲心: [如是若於二種勝利,發欲得已,趣修具有勝利之心者,則須發起此心根本大慈大悲]

【聽帶與討論】
【然發此心須先修習發心勝利。令於勝利,由於至心勇悍增廣,及須歸依七支願行,是能開示菩薩道次最勝教典,集學處論及入行論中所說。】

「我們現在常常談菩提心,說菩薩行,然後說佛因地當中,做那些了不起的事情,我們也讚歎、佩服、景仰,但是輪到我們怎麼辦?「喔唷,這個好難呀!這個了不起,教我可是做不來啊!」就算你想做了,直正碰到你要去做一點點的話,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想一下:覺得師父上師很偉大,我們都要學到跟師父上師一樣,但想起來會不會覺的很難做到?

「這個菩薩行,說這個大菩提心是難極、難極了,是非常難行的一種行為,如果說它沒有特別的好處的,誰願意去做這種難、非常艱難的事情?所以很清楚、很明白,沒有一個人例外的,辛苦了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你去做它幹什麼?」
「請問一個普通的人,誰願意說無所為而為,忙了個半天,什麼好處都沒有?所以印光大師特別說,鄉下一個老農、老圃,這種田人,你告訴他:『你只要去種,你不要去問收穫。』結果你種了半天,不問收穫,誰願意去做這個事情?」

~ Q.學習佛法到底是無所求還是有所求?
A.「真正的佛法恰恰相反,它告訴你,這件事情是非常艱難的,但是你做下去有非常殊勝的好處,這個好處是不得了的好啊!」
~有所求也無所求,要看我們修行階段;依目前我們現行階段是有所求的,是要好處的。

Q.聽到好處要做什麼?
A.「剛開頭試的時候,是,你不想,這麼難;後來你想這個事情有這麼大的好處,你越想越好、越想越好!到後來發現,你所有真正的好處都還在這個裡邊,那個時候,叫你不做你也辦不到。」
~所以,要去思惟,佛法都會跟我們講好處,我們自己常常會停留在覺得很難的階段,因為我們都没有去想那個好處,所以它就變的很難。

【喻】
我們一起看了「時時助人,不求回報」的影片 — 這位熱血的年輕人真的完全不要回報嗎?如果要,他要的是甚麼?

【善行總結】
明德說自己的心情,說到自己是抱著一個想要成佛的心而來的。也祝福每一個人一起。
~以跟隨師長學到的法去抉擇自己,改變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在這條成佛的路上。

「為什麼大家為了離苦得樂而做的很多努力都失敗了?師父說,找錯了醫生、找錯了方法。可是一旦我們得到一個無錯謬的辦法,沿著這個無錯謬的辦法去努力,那就跟千佛、萬佛走過的路是一樣的,我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成功。」~上師教誡

桌牌:(由now凡夫)à增上生à決定勝(成佛)
大標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