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庚二、修菩提心次第分二(一)七種因果教授(二)寂天教授。

辛一、七種因果教授分二(一)於其次第漸發定解(二)如次正修。

壬二、如次正修分三(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二)修習希求菩提之心,(三)明所修果即為發心。

癸一、修習希求利他之心分二(一)引發生起此心所依,(二)正發此心

一、課文大意:

(一)、正發此心分三:

1、修慈:就是把快樂給所有的有情,修慈心生起一點點比之以廣大財物供養佛功德更大,修習次第先親、次中庸、後怨敵。

2、修悲:把有情的痛苦拔掉,修習次第同前,達到如同母親看到愛子痛苦,一心想要幫他除苦一樣,這個是我們初初發心要幫助一切有情要努力修的。

3、修增上意樂:(下週進度)。

二、聽帶討論:

1、怎樣思惟佛法內涵能觀察又不會因此關他人過

A:師父說「第二正發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那個地方分三部分來說。第一個呢,修慈。慈是什麼?一種心理狀態,就是你要把快樂給人家,所以一定有一個對象受你快樂的。所以這個慈心所緣的是什麼?是「不具足安樂有情」,說那些有情他沒有快樂,那是你所緣的。行相呢?那個時候你的心理狀態呢?【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你怎麼樣使他得到快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你一心一意只有想:怎麼使他快樂?還有重要的,這個快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就這三樣。第一個,怎麼樣使他快樂?第二個,你心裡面一心一意只有想使他快樂;進一步,我要使他快樂!現在講到這地方,我們又停一下。現在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是種種毛病,無非是為什麼啊?你希望快樂,不希望他快樂。現在你有了這個心,你只希望人家快樂的話,眼前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找不到了,對不對?」

希望別人快樂就是修慈心,因為都想著別人的安樂,自然「我」變小了,而煩惱的根本就是因為有「我」,所以修慈心是調伏煩惱最好的方法,如果對一般人能有母親對孩子的慈心,那就不會觀他的過失,而是一心怎麼使他快樂,自然問題都解決了

2、什麼是修行

A:修行在修兩種東西:修心理的狀態、習性及修見解。

修見解:修對事物的正確認識見解,用正確見解去看這個世界,增長智慧。譬如:過去我們認知的快樂其實是苦,或是我們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正確的見解告訴我們沒有我。

修內心的狀態:譬如對師長沒有感覺,修完之後對師長升起淨信心的心理狀態,對路人沒有感覺,修對路人升起慈心、悲心,圓滿就是菩提心。

智慧及菩提心都圓滿就是佛。

 

3、現在師父跟你講一個方法,你只要修慈心,什麼問題都會解決掉,為什麼?

A父說第一個:怎麼樣使他快樂?第二個:你心裡面一心一意只有想使他快樂!進一步:我要使他快樂!現在,講到這地方,我們又停一下,現在我們平常人與人之間,是種種毛病,無非是為什麼?你希望快樂,不希望他快樂?現在你有了這個心,你只希望人家快樂的話,眼前我們所有的問題都找不到了,對不對?結果呢?這個時候,你卻增長什麼?增長了無上大菩提的功德!啊!那個是佛法之美!前面已經告訴我們,那麼好!所以,你看這愈向後,這個愈好,然後你的煩惱,自然而然慢慢、慢慢地淨化掉,淨化掉了,如果你能夠把現在這個東西,跟前面的再配合起來的話,哇,那運用的天衣無縫!那個是真的叫圓融無礙」。

所以修慈心怎麼的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