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小

課程名稱: 觀功念恩 ( 十一)

課程目標: 數思圓滿德相知識–師長的語功德(二)  

 

 

觀功念恩(十一)-1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現在呢,我又下面要用我們中國平常所慣用的幾樣東西作為印證,來說明這個《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的特質,以及其重要性。用的哪幾本書呢?不應該說書,應該說用這主要的幾個現在我們慣常用的所謂宗派,第一個是南山道宣律祖的所謂律宗,因為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那麼其次呢就是淨土,這是對我們現在來說最應機,而且它也含攝得最廣。再下面呢就是天台、賢首,也就是《法華經》跟《華嚴經》兩個來印證。

為什麼要作這樣的印證呢?我要首先加一個說明。這個我在本論一開頭的時候,曾經給大眾說過,說我剛開始因為念佛而進去,又特別偏重於持戒,可是我到後來真正地對念佛跟持戒稍微有一點體驗,還是學了《廣論》以後。那麼乃至於到以後有機會接觸了這個《法華》、《華嚴》一點點以後啊,發生了很多特別的這個矛盾都無法解決,一直等到接觸本論以後;接觸本論以後啊,也可以說大致上面,或者拿佛法的術語來說,那個總相整個地都解決了。哎呀!那個時候自己覺得歡喜啊,覺得高興啊!這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以後,到哪裡這本書總歸帶在身邊,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凡是佛法上的問題,乃至於各宗各派彼此之間,所不能解決的這個矛盾─說得更正確一點,就是我們修學佛法過程當中的那個障礙啊,都透過這一本論上面告訴我們這個確實的方法以後,圓滿地指導以後才解決,不管是淨除障礙也好,集聚資糧也好。

 

 

觀功念恩(十一)-2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所以我說,我下面要用我們剛才所介紹的這個幾本經,也就是說這個四家的不同的學說,在這地方特別來會通一下,讓我們了解。讓我們了解,說原來這本論哪,實實在在、真真實實地在介紹我們所要的東西。所以當你能夠透過這樣的認識,於是在任何一個角度上面,我們的這個障礙都除掉了!而裡邊還有一個特點,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更重要的一個問題。哦,我想這個更重要的問題啊,還是不前面先去談,等到我們後面引用這個,尤其是《華嚴》、《法華》這個兩家的學說,以及這兩個經典來印證的時候,自然而然會了解這個特別的好處。

 

 

觀功念恩(十一)-3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這個說到這個南山一宗啊,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在這個地方說一下。第一個呢,就是戒本身是三乘的共基,而一般說起來,它只是限在這個小的部分。譬如我們現在來說,不管你將來最後完成的教育是如何,一定從小學開始,一定從小學開始,所以戒本身呢就等於說那個小學的部分。可是那個時候,因為一般人的根性的問題,所以他從小的地方就沒辦法體會到上面深遠的這個特質。那麼後來呢,經過了南山道宣律祖以《法華》、《涅槃》這個真正的精義,所謂開權顯實來融通這個律學以後,才使得這個整個的這個戒基能夠穩固下來。說,喔!原來這是三乘共基。那麼在南山的這個著作當中,這一點有很重要的說明。不但這個說明,而且啊再把所引的經義,譬如說《無量義經》啦、《勝鬘經》啦、《大集經》啦,這是佛說的;乃至於祖師說的,像《大智度論》上面的等等,來說明這個道理,說明這個道理。這個第一點,所以這個南山一宗的殊勝的地方。

 

當初弘一大師剛開始學的時候,他廣學各部的律,最後他發現「說一切有部」最完整,所以他很歡喜,一心想學。一直等到後來,他見到了這個南山所謂一宗的真正殊勝的地方以後啊,他才深深感覺得這個懺悔。所以他自己說啊,後來他很懺悔這個事情,而且發誓、發願生生學習、弘廣這一宗。

 

那麼另外一點呢,就是正知見,正知見。這個因為以律來談律,譬如說戒學來談戒學,戒學是特別重在行持的。通常我們總說這個毗尼一藏,毗尼就是戒啦,不外乎是開遮持犯,以及輕重因緣等等。而平常人是往往只從那個行相上面來判斷他的持犯,因此不大容易了解這個義解的重要,而忽視這個義解。卻不知道沒有義解,根本就談不到這個律。就以律來談律,那麼真正說起來,這個律當中真正完整地,所謂戒一定包含了這幾個重要的內涵:換句話說,完整的這個戒,一定具足法、體、行、相─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在這個弘一大師集的《南山律在家備覽》,他把這個南山歷代這個所謂祖師 也就是說道宣律祖跟元照律師 的重要的著作裡邊,一開頭特別說明這一點。必定要把這個如理如量地了解了這個,那麼這個所謂先了解這個戒的法。

 

因為這了解了依的法,然後呢再授受,這個必定要有夠條件的老師,所謂善知識,是具相善知識,這樣的師長的授與,那麼說明。而也同樣要有條件的經過如理如量學習,能夠肯行持的具相的學者,如法地受納於心,那個所受納的法體啊,才叫作戒體;得到了這個戒體以後,那麼然後呢依體起護。所謂戒體,就是防非止惡的這個心種,那個時候啊,怎麼樣去保護它,所謂才能夠依體起護,才能夠產生防非止惡的三業行為。由於這個三業的行為,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業行,說這個業行正是在我們生死當中的善惡的業行,將來感得上升、墮落的善惡業,乃至於念佛往生的淨業的業行,就是這個上面。這個時候才談得到說,哦,由於這樣的行,那麼行一定有相,這個才是戒相,這個才是戒相啊!

 

所以平常我們往往不了解,所以在這個南山《行事鈔》以及《資持記》當中啊,特別重要地說,很多地方說:現在很多學的人,說是學戒,實際上呢他並不了解這個的內容。等到臨時上壇的時候,老師嘛就照著文唸一遍,學生也跟著唸一遍,到底說些什麼,所謂受的戒,戒是什麼都不知道,一生就往往空過啊!所以究實說來,你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要受戒,戒是什麼,一一應該很具體明白地了解呀!結果呢,由於現在我們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往往就是雖然作了這個行相,得不到真正的這個好處啊!這個是很容易、很容易犯的這個一種狀態,一種狀態。

 

那麼所以在這個地方,我也隨便地摘錄出來,在這個《資持記》當中的一段話呀!這個在《南山律在家備覽》當中,剛開始的就說啦,他說這個「所以別解脫戒,人並受之」,所以說這個別解脫戒很多人去受。「及論明識,止可三五」,真正談到了解而認識所受的內涵的,那只是三個、五個啊!原因呢,他就說「皆由先無通敏,不廣咨詢。致令正受多昏體相,」都是因為先頭並沒有真正地如理地學,然後呢了解這個內涵;也不去廣泛地、多方面地去參訪、咨詢,因此受的時候啊,不曉得受些什麼。所以他講,下面說「盲夢心中緣成而已」,第一個「盲」就是瞎眼的盲眼,第二個「夢」就在做夢當中,或者像根本眼睛瞎的一樣,或者夢當中一樣,那只是結一點緣哪!

 

「及論得否,渺同河漢」,至於真正說是不是得到求戒、受戒應有的戒體啊,他根本不曉得說些什麼。於是他下面說,「故於隨相之首,諸門示現。準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後持犯方可修離。」所以真正說起來,在你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多方面地說明、認識,那麼才曉得自己受戒的時候得到了這個戒體與否。得到了,那麼然後呢根據這個才談修持。這樣才說,啊!戒、定、慧。

 

現在前面這個基礎也沒有,哦,所以現在的人往往說:哎呀,五年學戒。要學的這個才是很重要的一點哪!平常我們一般人根本不談,就算是有少數人,哦!說這個佛法一定要依照那個戒定慧的次序來學,他也很重視,可是往往也不明白這個意思,還在戒相上面,耽在戒相。戒相不是不重要,但一定要由得戒體以後;那麼得戒體一定要了解這個戒法,而這個戒法本身的話,那就是完整的佛法,所以要這樣的根本原因,就這樣。

 

那麼這個裡邊我們通常說起來啊,以戒來說的話,佛說的法有它的一個特別的分類方法:所謂化教、制教。化教是一般的,制教是特別講律。那個化教應該是說什麼呢?就說明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因啊!你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然後你如法行持的時候,那個時候你要進一步照著它的次第去做,那個就是制教。所以它前面一定有它的一個次第的,這樣的因,那麼進一步呢,進一步達到這樣的一個原則。所以前面這個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識的話,後面那個也就沒辦法完整地、真正地這個實踐,真正地實踐。

 

說到這裡我再引一段弘一大師的話,弘一大師在《含註戒本隨講別錄》當中,有這麼一段,有這麼一段。他是一開頭,一開頭就特別指出這個正知見的重要,為了避免人家有這個誤解,上面說的。那麼他怎麼說呢?他是自設問答,自設問答,就是由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說明,遣除人家不了解乃至於懷疑。他這個問答怎麼說呢?「問:常人皆謂學律者應偏重行持,未審然否?」意思是說,普通人大家都說:學律的人只要努力行嘛就好啦,這個道理不必啊,是不是對呢?「答」,他下面就答說:「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他的回答當中說:「了解啊像眼睛一樣,行持呢像腳一樣,你眼睛如果看不見你怎麼走呢?」所以他下面說:「行持是固然重要,因為你不走的話,單單看見也沒用啊!但是啊,不曉得了解這個內涵是尤其重要啊!」

 

他下面繼續地說,說:「若於律義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見率爾行之,執非為是,謗是為非。他人不知,群起倣效。壞亂正法,其罪極大。古人謂惡紫奪朱,即此意也。」那個意思是說:假定你對這個律學的這個道理,不十分清楚的話 ─這個十分清楚一定要有傳承,如理地學習,如理地學習。否則你單單憑這個條文,以自己的這種「臆見」,所謂依文解義,乃至於自己的妄加測度啊,隨隨便便照著去做。那個時候你沒有辨別得清楚,辨別清楚它真正的是非、內涵,於是往往會產生所謂「執非為是」。實際上它那個不一定對,欸,你就把它看成對的了;乃至於呢它是對的,你看錯了,你以為這個不對。

 

那麼你學的人是這樣,別人不曉得的呢也跟著你走,這個結果是「壞亂正法」啊!就因為你這麼一來啊,把那個正法就敗壞了,罪過非常大、非常大!所以我們中國古代有一句話「惡紫」,紫顏色啊,所謂紫能亂朱。別的顏色不會,可是那個紫顏色看起來好像是跟那個紅顏色一樣,以為它對,實際上呢它那個錯掉了。所以佛在世的時候也說:佛法真正損害的,不是外道、天魔能破,而是什麼呢?說一個佛弟子說相似法,前面這個是這一類。你說他不懂嘛,他好像很認真,你說他懂嘛,那就上面這個。那這個是非常壞、非常壞的!這個前面一段就說明了這個,那不了解內涵不可以。

 

反過來呢,下面說:「若於律義果能十分了解,雖行不足,亦可對眾宣揚,續佛慧命。以正知正見,接引後學。彼雖不行,而其學者或能行也。」下面是說:反過來,假定你對戒律的這個內涵、意義,果然能夠了解得十分清楚,只是你的行持不夠。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行持不夠啊,你還是可以給大家去講。而這樣的說法,確是在續佛慧命,能夠把佛法真正地弘揚開來。為什麼呢?他因為啊,你拿正知、正見來接引那些後學,雖然自己不能做,但是人家學的人,因為學到的是正確的知見,沒有錯,他或者能行啊!這樣地輾轉地弘傳開來,只要聽見的人肯學,都對啊!

 

這個他下面又舉個例子啦!說以前這個鳩摩羅什大師,他為他那個時候的姚秦那個王所逼啊!逼著他,啊,說因為 ─這個也是一個很有趣的公案。鳩摩羅什大師很了不起的聰明人,那個時候那個南北朝,乃至說於北朝的那些這個君王,那都是這個出身哪,所謂不一定是有很高水準的人。欸,他說,哦,這麼聰明的人哪,要把一個種留下來,所以強逼他要收那很多美女。那麼鳩摩羅什大師為了弘揚佛法呀,他就接受下來了。結果呢他就是給那些當時的很多大德,他自己怎麼說呀?他說一個比喻,譬如說污泥當中出蓮花啦,你們只要看那個蓮花不要看那個污泥啦!他特別說:是「依法不依人」哪!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結果下面弘一大師有一個結論,說:「由是觀之。解義而行持不足,猶可弘護正法。」由上面這個說明跟那個例子來看,你了解了正確的內涵,在這種狀態當中,你有正知見,雖然自己的行持不夠啊,你還是可以弘法的,還是可以弘法的。「雖行而解義未徹,不免誤入歧途。故曰解義為尤要也。」下面呢,就是說雖然你去行,好像看起來啊很認真地做,但是你意義、內涵不徹底的話,不免反而走到錯路上面,乃至於一盲引盲啊,這個很糟糕!所以他特別說這個解義是尤其重要,這個是說明這個正知見的重要。不過這裡順便一提哦!欸,我們也不要說:「啊,那我得到正知見了,這個不管了!」那完全錯了。這個正知見兩個字不容易啊!在這個本論前面所一再強調說明,我這個地方只是說明了以律言律,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這樣的這個重心。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你能夠這樣地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話,自行化他等等,都會產生正面的功效,這個地方呢就特別說明。

 

那麼前面那個關於第一段文,說南山它這個開權顯實這一點,這個內涵來說,因為下面回頭我們還要講《法華》、《華嚴》這個開權顯實跟本論的關係,所以這一點留在下面與《法華》、《華嚴》融通的時候再來講。所以這個以上這個兩點,以上這個兩點啊,《廣論》當中都有圓滿、詳細的說明,這個我想我這裡也不多講,不多講。如果諸位仔細地一回味的話,那個時候自然會曉得:啊!就是這樣。以我個人來說也是如此,當年我剛開始的時候,學律也是好認真、好認真,我在前面曾經說過了。實際上呢真的了解嗎,說實在不了解。就是以《南山律在家備覽》來說,我剛開始就得到這樣的一本,很認真地看,看了半天也不懂。一直等到後來把《廣論》有一個基礎大概的認識以後,回過頭來再去看那個《在家備覽》,哇!那時候看得非常高興。它這個妙義,真正的內涵哪,一一都了解,一一都了解了。

 

所以這個精義,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正知見這個義解你了解,然後你運用這個義解的話,要深就深、要淺就淺,在行持方面等等的話,都能夠把握這個原則,把握這個原則。所以說,如果在學律的時候,如果你能夠跟這個本論配合的話,那時候真是如虎添翼呀,真是如虎添翼!上面所說的這種隔礙,或者是偏重於行持,或者是偏重於義解而忽視行持啊,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迎刃而解。乃至於這個律典當中許多隔礙的地方,以及它的精神重要的地方,你都能夠了解。因為你對這個了解了,所以你能夠如理行持;因為你能夠如理行持了,那個時候啊,那你所要求的是無往不利,是無往不利。平常我們來說,這個持戒,那個是最好的保持,所謂人身也好、要求得什麼東西也好。所以啊你要求人天,一定得到人天,然後呢學淨土的話,那是肯定往生,肯定往生。

 

 

觀功念恩(十一)-4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那麼再下面呢,我要特別地說一下,它跟《法華》、《華嚴》兩個的關係。嗯,首先我們來說,通常我們一般來說,在我們國內,在我們中國,所謂這個大乘教法弘傳的時候啊,這是經過祖師們的這個多少年代、多少的心血地弘傳以後啊,大概有一個共識。哦,這個佛的這個說的那麼多經典,乃至於菩薩、祖師的造的論典,千差萬別。但是它有一個原則可循,什麼呢?就是隨順各個根性不同,所以判為它或者是剛開始的根基上頭一步一步上來,乃至於經過中間,達到最後圓滿的程度,所以或者是判三時,或者是判四教,或者五教。而我們目前的狀態當中,經常一般採用的,而也流傳最廣的,是莫過於天台、賢首。

 

天台所謂有藏、通、別、圓四教之分,那麼賢首呢有小、始、終、頓、圓。它就能夠把整個的佛法,根據這個不同的根性,依著層次來這樣地分類,使得我們學的人哪,對這個內涵,次第不紊。不會說:啊,到底這個上頭是說些什麼呀!好像他說他的,你說你的。那時候我們曉得清楚:不是的,它有它的必然的層次的。就像學校一樣,雖然同樣的學校,欸,可是呢對那些初機來說,說這是幼稚園,然後上面嘛小學,然後中學、大學,乃至於研究所等等。正因為有這樣的完完整整的次第,所以才能夠把一個小孩子,從無知無識,教育到最徹底圓滿豐富的,能夠產生最大功效。那麼佛法也是如此,一個凡夫啊從一無所知開始,一直到圓滿成佛。

 

那麼在這個裡邊呢,特別我們通常說,說有兩部經是最高明。哪兩部呢?所謂《法華》跟《華嚴》。而佛自己也在這個經裡邊說,在《法華經》當中,佛一再說,說:這個我以往所說的經典當中,比較起來,這一本經是最好。欸,假定說《法華》是說在很早的話,那麼後面還有很多繼續說的,那個好就不一定了,而《法華》是到佛臨涅槃那個時候才說的。所以,這個地方說的「我所說的」,換句話說「我」就是佛啦,佛所說的這個最好的話,的的確確是包含了佛所有的。那麼在這個裡邊哪,我們現在也不妨引用《法華》的內容 ─當然《法華》跟《華嚴》我們摻雜了,大家在這個地方比較一下,比較一下。

 

這個先說一個大概,這裡先說一個大概。先說大概是指什麼呢?《法華》,平常我們說它最好,「純圓獨妙」,它妙在哪裡呢?妙在哪裡呢?在這個上頭,說「開權顯實」。他 ─我們釋迦世尊前面說法說了所謂四十九年,說的種種那個都是權巧方便,由於各個根性的不同,適應他們起見,以他們的適應的條件而說的。關於佛出世真正的內涵,他想要說明的完整的內容,卻始終沒辦法說明。一直等到最後說《法華經》的時候,說出來了!說出來什麼啊?說:啊!原來你們最後都成佛的,這不但是你們在這個地方的,將來任何一個人,只要接觸到佛法,最後也是。那麼為什麼呢?說佛他出世的中心目標是什麼?就是引導一切眾生成佛。

 

這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引導的原則,就是把一切眾生都能夠引導到成佛,成就無上菩提。

現在我們就引那個《法華經》,引那個《法華經》,這裡我們沒辦法廣引那個這個兩本經典,因為兩本經典內容是非常豐富。我們只是撿它重要的內涵,有一些地方呢,只是把那個經文把它引出來,有些地方呢把它的內涵來說一下。如果諸位真正有興趣的話,可以好好地看。實際上呢,非常值得我們把《法華》跟《華嚴》同時在這個地方,好好地趁此機會,這個或者是讀誦或者是學習一下。

那個《法華經》一開頭的時候,佛先說一個叫《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呢,入這個無量義處三昧。然後呢,經過這個時候啊,他就放種種的光明,這個光明是非常地殊勝。那個時候有無量無邊的菩薩以及聲聞,一切世間天人、八部的大眾,在那個地方,那個地方。那個時候他放了這個光明以後,欸,大家看見這個光明是非常地殊勝,裡邊有種種的不可思議的很多的這個殊勝的現象。那麼平常碰到這種情況的話,也許人天大眾不知道,小乘的這個聖者不知道,可是那個大菩薩們都會知道的。可是那一次放的光啊,乃至於我們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他也不能太究竟。不是說他完全不知道哦!是他只是說關於這個究竟的因緣哪,他就不太清楚了。所以他看見了這個光以後啊,他自己也心裡想:嗯,有一點懷疑。可是他同時也就想:欸,下面那些人他不了解都在看我,這我也不了解,那怎麼辦呢?欸,那只有問那個文殊師利菩薩。通常啊這文殊菩薩,的確他是了解一切,那麼彌勒菩薩就問了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就說:「嗯,據我所知,佛這樣的情況啊,他要說一個這個大乘經,最了不起的!」那麼他就說起這個因緣,他就說:以前有無量無邊劫以前─通常說這個以前,那個時間是不曉得多長以前─那麼那個時候呢,有一位佛出世,那位佛是什麼佛呢?叫日月燈明佛。那麼這個日月燈明佛出世了以後,然後呢像普通一般的情況,他是轉法輪。剛開始的時候轉四諦法輪,然後呢繼續的是轉十二因緣法輪,然後為那些上根利智的菩薩嘛,說大乘六波羅蜜法門,這樣。這麼一個佛過去了,然後下面一個佛緊跟著來,也叫日月燈明,這樣的日月燈明佛,一個接著一個,有兩萬個佛。

那麼最後一個日月燈明佛,那個時候出世的時候啊,這個時候這個他有─這個日月燈明佛沒有出家的時候有八個王子,那麼這八個王子也都有名字。後來嘛他出了家,他成了佛,成了佛以後呢,然後呢也同樣地像前面一個一個轉種種的法輪。轉完了法輪以後,那麼那個時候,那個時候這個佛最後說了,說什麼呢?也像現在一樣,先說一個《無量義經》,說完了《無量義經》,然後呢就入無量義處三昧,放這個光,放完了光以後呢,下面說一部經叫大乘經。欸!那個時候,佛在這個這樣的過程啊,現在我們釋迦世尊亦復如是。先說《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呢入這個無量義處三昧,然後在無量義處三昧當中啊,放這樣種種的光明。哪!我以前看見的就是這樣,現在看見的,因為同樣的,所以曉得佛要說一個殊勝的大法,叫作《妙法蓮華經》。就這樣。

當時他繼續地還說:說完了《妙法蓮華經》,佛就涅槃了,佛就涅槃了。那麼佛涅槃了以後,那個時候啊當然下面,那個時候在像法當中,他佛走了以後,那個時候有一個菩薩叫作妙光,那麼專門是弘揚這個《大乘妙法蓮華經》。這個時候他有很多弟子,說有八百個弟子,八百個弟子啊,然後都由妙光這位大菩薩來教導。教導了以後啊,現在都已經成了佛了,都已經成了佛了。其中尤其是,這個最後那一個日月燈明佛的八個王子,那個八個王子最後成佛的一個就是燃燈佛。而這個燃燈佛就是我們釋迦世尊以前授記的,兩大阿僧祇劫圓滿,授記我們本師釋迦世尊的那尊佛哦!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這個,妙光菩薩教這個八百弟子當中啊,現在其中有一個人叫作求名。為什麼叫求名呢?因為他這個對世俗的利養放不下,對這個真正重要的該學的東西常常學不好,他因為這樣所以叫他求名。就是這樣,現在這個所謂當初的那個求名,八百弟子當中的求名現在也要成佛囉,雖然還沒成佛。那麼當初的因緣,他就說出來了:「那個時候這個求名就是你啊,彌勒;妙光呢就是我。以前的這個因緣是這樣的,所以我現在看見了,一想:嗯,我們釋迦世尊也要說這個《妙法蓮華經》。」

再繼續下去之前哪,有一點事情我隨便一提,避免大家誤會。我們不要看了這個經,啊!說彌勒菩薩是個求名啊,這個是千千萬萬不可以!萬萬不可以!當年我以前哪,就在這個上面自己害了很大的錯誤,害了很大的錯誤。我們不管是哪一個佛菩薩,對他要無比地恭敬,我們必定要時時反照我們自己,反照我們自己。我們不要看那個佛的因地當中,這樣,我們只有觀照我們自己。這個是隨便一提的啊!避免我們學了佛法得不到好處,反而產生反效果。

這個序以後呢,下面緊跟著正式地,佛就從那個無量義處三昧當中就起來了。起來了以後呢,那個時候他不是直截了當地就說,就是說什麼呀?欸,他就讚歎這個諸佛的甚深無量法門。所以佛從那個這個三昧當中起來了以後,就告訴我們的大智舍利弗尊者,說怎麼說呀?他說:哎呀,這個諸佛的智慧真了不起啊!深妙是無量啊!再任何人所沒辦法解決、了解的啊!他一再地說。然後說:哎呀,這個佛深妙到極點,也是沒好說的,好了,啊,這樣地難說啊!哎,也不必講啦!這樣。他自己這個舍利弗也覺這奇怪啦:「嗯……這個佛為什麼一再這樣地讚歎這個,這樣的深奧的內容,而又說,哎呀,這個佛陀的大法是這麼深奧地難懂呀!」他自己懷疑。

然後另外呢,同樣地因為在座的是有人天百萬大眾,以及諸大弟子,乃至於大菩薩眾。那個時候在大眾當中─也是經上面說啦,這個在這個〈方便品〉當中說:這些大眾當中有很多那個大阿羅漢,譬如說像阿若憍陳如等一千二百個常隨眾。大家都心裡面就是想:嗯,那個我們世尊,為什麼這樣地認真、認真地一再讚歎,說這個佛法這麼深奧難懂,要是說出來沒人懂啊!它不是我們一樣地也了解了佛法,乃至於照這個佛法得到了解脫,已經得到了涅槃嗎?這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個並不是這麼難呀!他始終覺得不了解這一點,而這樣地一再地說明、一再地說明。

所以這個這樣一來的話呢,他舍利弗尊者就再向佛請問。但是佛不說,說:「你不必說啦,不必說啦!這樣深奧的,說也沒有用啦!」那麼舍利弗尊者呢一再地請,這樣地殷勤地佛自己的讚歎,舍利弗嘛這樣地認真地、殷勤地,去啟請佛陀他老人家說。說三趟請,前面兩趟都說:「啊!不、不、不、不,這個跟你們講了也沒有用。不、不,跟你們講了沒用。」最後啊,一直經過了這樣地認真地勸請以後,佛就說了:「欸,你已經一再地殷勤地勸請啊,我也不能不說囉!」

這個時候,妙咧!這個前面我們說,先哪,佛講的時候大家不懂,乃至於阿若憍陳如也覺得:嗯,這個佛講的這個,我們不但懂,而且也證得了,他為什麼這樣呢?他們雖然證得了,還只是自己只是懷疑,確實那個時候,所謂有五千退席。他自己─這個五千人怎麼退席呢?嗯,他自己也是這樣想:「嗯,這個?」通常我們來說的,好像他這麼說這麼多重要的,賣什麼關子?「這個東西我們也懂啊!」就退席了,退席了。那時候佛就說了:「好啦,這五千人退也好啊!他們就是條件不夠,都是增上慢人啊!根本沒有得到,自以為得到啦!現在剩下來那個,都是條件具足的啊!好了、好了,現在跟你們講。」這個裡邊有一個特別的關鍵所在哦!我後面慢慢地來說明,他為什麼說佛一再讚歎,然後呢,大家這個會中有這樣的一個關鍵,這也是個事實。

那個時候,就佛就開始說了:唔!你要曉得呀,佛出現在世間只有一個最最重要的目標,最最重要的目標─所謂「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個地方不單單是我們釋迦世尊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在這個世間出現只有一件事情,只有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只有這樣的重大的因緣才出現在世間。那麼這是什麼呢?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啊!就把成佛的這個完整的內容和盤托出。

下面緊跟著又說,下面緊跟著又說:要曉得呀,這個佛,一切十方三世諸佛,

【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

只有為了這個,

【若二若三】

根本沒有其他的二乘、三乘。所以這個文上面啦,在〈方便品〉上面特別說,說:

【佛告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這個在〈方便品〉上面,如果你們有《法華經》可以翻開來看,《法華經卷一.方便品第二》。我現在繼續地把這個文哪,這個我們的經文唸一下。說:

【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 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總之,說:「不但我呀,」這個經文這一段文意思就是這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以種種的方式給一切眾生說。不管說的什麼樣的內容,所謂種種的譬喻、言辭,種種的因緣,他的究竟的目標,都是這個─一佛乘。那麼那些眾生不管他聽見的什麼,什麼樣的因緣,他就聽見什麼樣的內容,但是究竟呢,他都從這個上面引導而得到所謂「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那麼他為什麼要說這麼多種種不同的法門呢?那是因為那個眾生不同的根性,眾生不同的根性。所以它經上面又說啦,說因為知道眾生種種的欲─種種的欲望,就是根性啦,種種的知見,而偏偏你又非常執著。所以啊隨著個人的根性、個人的好樂,那至少在先要配他的味口。那麼這樣的話,跟他一步一步地引導上來,所以,只是隨宜說法,隨宜說法。

它這個裡邊哪,這個裡邊,下面我把那個〈方便品〉裡邊的這個偈子啊,稍微引一點、引一點,引一點。所謂: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十方三世一切佛啊,真正說起來只有一乘大法,沒有什麼二乘、三乘。只有一個例外,什麼呢?佛方便說法,只是接引不同眾生隨宜所用的方法,是有差別的。那個時候啊就是一個,假借一個名字引導眾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真正出現的目的就是這一個。

為什麼要這樣呢?他下面又說: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那要曉得呀,我當年所以成佛,這個成佛是果,因地當中是什麼呢?我發大願,所謂大菩提願心。不但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菩提願心是一樣的。而且沒有菩提大願作為因,然後根據這個因而行這個菩薩的大行,不可能感果,沒有一個例外。既然如此的話呢,現在由於這個心,而按照著他發的菩提心而行菩薩行,現在呢滿願了,行成了,證得果了,怎麼可能不把這個圓滿的教法來教導眾生,使得眾生成佛呢?假如不這樣的話,他怎麼算是佛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明白、很清楚嗎?這樣。但是他為什麼一開頭的時候不說呢?那是因為啊眾生的根性、種種的樂著。

所以,佛在菩提樹下證了果以後,他就有這麼一段公案:唉呀,說這個佛法深奧廣大呀!假定要想給那些現在一般眾生,又這麼愚癡、又這麼執著,給他講啊,根本是對牛彈琴,唉,你根本沒辦法講啊,無從講起!唉,他就覺得:這無從講起,只好涅槃囉!那時候大梵天王以及很多諸天就勸請啦,說:「佛陀呀!您老人家不是無量無邊難行苦行,您的目的為什麼呀?無非是發了這個大願要救度眾生。現在您成就了,您正好救度眾生,您怎麼可以不救度呢?」那麼那個時候啊,經過了這個勸請以後,佛才開始救度。但是他既然曉得一切眾生條件不足,不可能一口氣說最圓滿的,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說三乘的教法,這個在經典上面是很明白交代的。

所以,在這個〈方便品〉上面他又說啦,說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總括起來說三乘,實際上真正說的內容是無量無邊。乃至於我們平常,常常說的,說佛四十九年說的不曉得多少經典。可是佛自己怎麼說啊?「我已經說的經典哪,少得一點點欸!少得一點點。沒有說的還多得很欸!」有這麼一次,他曾經對著阿難,對那阿難尊者,他在地上用指甲挑一點土,他問阿難:「欸,你看哪!這個我爪上,指甲上那個土,比之於大地的土,哪一個多呀?」阿難尊者說:「噢,世尊啊!那個指甲上那麼一點點,怎麼能跟大地比啊!」世尊就說:「我已經說的經法呀,這個數量就像指甲上面一點點,而沒有說的還剩下來沒有講的,像大地這麼多!」換句話說,他有不曉得無量無邊的教法,那麼這個教法呢是適應種種不同的根性、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內涵。那麼在這個地方呢,有深有淺。深的,那麼告訴他深的,淺的,告訴他淺的。乃至於呀,說你只要以任何方式,跟佛法有一個緣結種下來了以後,最後,終因這個因緣而成就的。

所以,〈方便品〉上面說啦:

【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乃至於像小孩子趴在地上弄那個沙呀!噢,說這個做一個廟,像小孩子扮家家酒一樣的,這樣一個因緣,他最後也成佛道。或者說: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一舉手,或復小低頭。】

這樣等等的話,到最後也成佛道。平常我們最常引用的,也是在〈方便品〉上的一個偈子,說: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你到隨便的寺廟當中去啦,心裡面就這麼浮浮散散的,「哎呀!阿彌陀佛。」「啊,南無本師釋迦尼佛!」隨便你這麼稱一下,這個因緣,最後也成佛。總之,佛陀他以種種方便法門,引導我們走上這條路去。這個是說佛陀說法的方便,這是依個人的根性,而這樣的次第,方便地接引他這樣走上去。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個主要的原因哪,說來說去就是這個原則的,就是啊由於眾生的執著、根性的暗鈍、智慧的狹小。所以〈方便品〉上也有一個偈子說: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就因為一般人的根性不夠、智慧狹小,又在行相上面執著,再加上了自己的憍慢之心,所以深廣的大法呀沒辦法信,所以只好慢慢地一點一點地來。而現在呢,經過了我們世尊四十九年說法教化,大家的善根條件成熟了,所以呀今天有機會把最究竟圓滿的說出來。

所以剛才這個偈子,下面就緊跟著又說:

【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我到現在,噢,好歡喜啊!不再有所擔心,是擔心他們條件不夠啊!說怕不能接受啊!而在這些已經成熟的大眾當中,不再用委曲婉轉的方法,而是能夠直截了當,把我要說的內涵,能夠如實地一一表達出來。而你要曉得這樣的方式,那是什麼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所以最後他又說: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祕要。】

哪!這樣的說法的方式,以及他最後教化,那個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使用的精要的法門,精要的法門。那麼這個說明什麼呢?說明說,哦!原來我們釋迦世尊真正說法的要講的什麼啊?原來是圓滿一乘的大法,前面只是接引我們的方便。

到這裡,我們就有一個問題了,說這一段文字跟我們《廣論》有什麼關係呢?欸,對!關係就在這個地方了,而且這個關係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譬如說以我們先再看一看《法華》的內容,《法華》它下面繼續說的,無非是把剛才這個話,再把它推展深廣一步一步地說下去。下面是說,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後來那些舍利弗嘛也授記成佛,那個也授記成佛,那個也授記成佛,就這樣。這個關於授記成佛那一點,我也簡單地說明一下,最後來總共地說明它為什麼原因,以及這個跟我們《廣論》兩者之間的關係何在?

經過了前面這個佛陀這樣地一個說明、對答以後,欸,舍利弗第一個了解了!心裡好歡喜。他說:「哎呀,以前我聽佛說法的時候,那個時候因為我已經證了這個阿羅漢果了,所以儘管佛又在那兒講大乘法門,授記菩薩,可是,嗯,我總覺得心裡面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唉!覺得:這個為什麼佛不把這個最完整的法門教我們呢?讓我們只證那個小果呢?啊!我現在了解,不是佛不濟度我們哪!而是我們自己條件不夠,很著急,不能一步一步地能夠等待著佛這個說法的次第,急急地忙著去取證啦!最後呢,佛原來還是會把這個最圓滿的法門告訴我們的。」這個在《法華經.譬喻品第三》當中,他就說明這個事情。他說:「我到今天才了解,啊!原來我也是一樣地能夠究竟成就這個佛道,到這個無上法門當中去的。」那麼,佛也這樣說:「一點都沒錯!何況你已經跟了我多生多劫了,無始以來我就教你這個法門。可是因為你這個志趣啊就是這樣,又著急,又不能那樣地那個發廣大的心思。所以總是急急忙忙,哎喲,聽見了這個,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急急忙忙地求證哪!所以取這個滅度啊!現在我正式地告訴你,最後你也會成佛。」而且給他授記,而且給他授記。

這個在這個〈譬喻品〉當中,最後說授記舍利弗:「你在將來,再經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然後呢供養若干千萬億佛以後,最後呢具行菩薩道,成佛叫作華光如來。」那個時候啊就像平常一般授記的,說:哦,他這個佛嘛,這個國土嘛是什麼,然後呢說法的狀態嘛又是如何,然後呢正法、像法,然後呢最後下面,下面一個佛嘛又是誰,就像最正規的授記那樣地授記他。啊!那舍利弗就高興得不得了,高興得不得了!於是啊,那個時候同時除了舍利弗尊者,其他的人大家覺得:啊!那真是不可思議,平常授記,一向都是授記這個大乘行者,這一次居然一個小乘的這個羅漢得到了授記了!啊!那大家說不出來的高興,說不出來的高興,這樣。

那個時候舍利弗尊者當然授了這個記以後,覺得非常高興囉!但是這個地方啊,他就有一點問題了,他怎麼說呢?他說,舍利弗尊者就跟佛說啦,說:「世尊啊!我今天親自從您老人家前面得到了授記,當然心裡面一點懷疑都沒有。

前面我們是說,舍利弗尊者親自在佛前得到了授記。他就說:「是啊,我現在親自從佛得到授記,那麼這個對它是毫無懷疑。可是,眼前啊有其他的跟我一樣的跟佛學的,那個很多這個聲聞弟子等等,嗯!也是一樣啊,總覺得以前得到了涅槃,現在佛又說不是,這個情況啊,大家就懷疑了。就希望你老人家呀,給大家這麼解釋一下吧!」這樣。所以,好!因為這樣的請求以後,佛就告訴了,說:「不是嗎?以前哪!我不是跟你們說很多,怕你們不懂說因緣譬喻,譬喻給你們聽嗎?現在我仍舊這樣,給你們說一個譬喻來說明這個事情。」

那麼那個時候他就說了,說:譬如有一個大富長者,那個大富長者是非常有錢,財富無量,家裡不曉得多多少少的人。那麼他家裡有很多孩子,那麼那個孩子,欸!出去玩哪,跑到一個老的、一個朽敗的一個老宅裡邊,那個宅大得不得了,大得不得了。結果進去以後玩得很痛快,那些小孩子也不知道,偏偏那個大宅呀只有一個門,只有一個門。那麼然後那些小孩子進去玩了以後,裡邊起起火來了。唉呀!起起火來了以後啊,那時候大家就是匡鎯鎯,非常地驚慌啦!驚慌以後,那個大富長者一看,哇!說他那些小孩子都在這個大宅當中,又燒火,不得了!跑得去要叫他們出來。結果是那些小孩子一看見那個父親來了很高興,啊,只覺得跟他逗得玩一樣,逗得玩一樣。外面啊,他一點都不曉得那個火的恐怖,儘管他父親告訴他:「你出去啊,出去啊!」他還以為那個父親跟他兩個一起好玩,就是不出去。

結果他老人家自己就著急起來了,萬一勉強這麼弄得話,說不定要有人受傷。所以他就跟那個孩子們說:「欸!那你們不是平常就歡喜玩那個什麼車嗎?譬如說羊車啊、鹿車啊、牛車啊!現在這個門口啊,我已經準備了很多很多那各式各樣的車,擺在門口,都等著你們去呀,你們趕快去拿啊!」先頭啊,那個小孩子都不肯出去,結果一聽見那個父親說,外面門外等著,大家就爭先恐後奪門而出,就這樣。結果跑到外面去一看,是不是羊車、鹿車,牛車都有啊?沒有,只有一種車叫大白牛車。

大白牛車這個公案,我想我們平常修學佛法的佛弟子都耳熟能詳。這說明什麼呢?說普通的人這個愛好執著,不曉得這個三界像個火宅一樣地可怕,儘管佛一再地說明哪,嘿,大家不一定真正能夠接受。那麼這個時候啊,這個佛陀─也就是在這個譬喻當中那個大富長者,他這個大富長者就像我們的佛陀一樣,疼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像自己最痛心的兒子一樣,眼看著他們為這個輪迴生死、無常大火所燒,要想最圓滿的方法告訴他們,你不聽。那麼就各就他們所好啊,就說外面有這些好玩的東西,讓他們引出來。結果出來了以後,原來,嗯!只有一樣東西。那這個比喻當中也就是說,真正要接引你們的,不是那些羊車、鹿車,而是大白牛車。羊車很小的,就裝一個人,鹿車比較大一點,只有牛車啊最高廣。以我們現在來說當然不是這個車,可是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話,牛車最大。換句話說,佛也是一樣,以最大的方法來濟度一切。這樣的因緣。

經過了這樣地說法了以後啊,那麼其他的這個聲聞等等,也一一了解了。剛開始的時候,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了解了,那麼因為他請求,佛這麼一說,其他的人大家都了解了。於是,啊!下面大家了解的那個時候,下面像以大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這些人帶著頭,他自己也說:啊,聽了這個好高興哦!自己就跑到佛前面,跑到佛前面,嗯!說:「哎呀,我現在真正地聽見了這個事情,先是看見舍利弗尊者得到授記,現在呢又聽見佛說明這個道理。這以前哪,我們年事嘛居高,然後呢,總是在那個所謂眾中的上座,所謂大長老們,自己覺得已經得到了涅槃了。不管佛再怎麼說,說這個無上菩提等等啊,我們根本沒有興趣,自己安住在自己的這個解脫法門當中。那今天聽見這麼佛這麼一講的話,欸!了解了。」哦!說:「自己呀,所以我也想起一個……」願意把他自己的領解在佛前面說。那麼那個時候也就說什麼呢?說這個「糞子喻」。這個公案我就不詳細說明了,總之,因為那個那些其他的聲聞弟子,透過了佛說了這個譬喻以後,他也了解了,那麼佛也給他們一一授記。

那個授記,在《法華經》的〈授記品〉當中,他從舍利弗尊者第一個開始,下面緊跟著再授記迦葉尊者,然後呢再授記須菩提尊者,再授記目犍連尊者,一個一個大尊者,一一授記,他們一一成佛。然後呢,授記迦葉尊者成佛的時候,怎麼說呢?他說:我這個弟子摩訶迦葉,在將來還要繼續地供養三百萬億諸佛世尊,恭敬供養等等,廣修無量法門以後,然後成佛囉!成如此如此,像平常一般的那個正規完整的授記一樣。下面須菩提呢,也是一樣,也同樣地要再奉覲供養三百萬,喔,還要多,三百萬億那由他諸佛,然後成佛。那麼,其他的一個一個雖然大家都成佛呀,但是呢,他還要經過很長很長一段時候,很長很長一段時候,他最後都是成佛的,都是成佛的。

這個裡邊哪,我們要說明一個事情了。雖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無非指向一個目標,什麼目標呢?成佛,使令一切眾生,最後走上這條成佛之路。但是成佛的快速,以及所經過的時間哪,這個裡邊就有了很大的差別了。欸,譬如說我們前面已經說的,在《法華經》上面從舍利弗尊者開始,然後呢,這個大迦葉尊者,然後呢須菩提、大目犍連,所有的這樣的─佛。乃至於佛在《法華經》上面最後授記學人,換句話沒有證阿羅漢果的,乃至於他最後說,隨便地念一聲佛等等啊,都最後會成佛。可是這個時間卻是很久遠、很久遠,很久遠、很久遠!就這樣。

所以在這個裡邊,這是我們真正重要的,假如說這個久遠的時間哪,說反正你在那個地方只是等著,慢慢、慢慢安安心心地以後,到那個時候那麼,好囉!自然而然佛果掉在你頭上來了。那倒說不定啊大家還有人說:「唉,真正去修行很辛苦的,那我就慢慢地來吧!」實際上你經過那段時候的話,要很努力的,要很努力的。同樣的一樣的成佛,一個要經過這麼長的時候而成,另外一種就可以很快速地成佛。那麼這個時候的話,當然我們一定會選快速的。那麼這快速的怎麼講呢?快速的那就是《華嚴》上面。《華嚴》上面佛出世,剛開始的時候就說《華嚴》大經,《華嚴》大經。那個時候,他在這個裡邊說的是最圓滿的教法,結果這個成佛的,卻不是像我們現在《法華經》上面,還要經過這麼樣長遠的時間,而是什麼?很快速的,很快速的。這個在《華嚴》上面哪,我們就可以找到實際上的一個經文來作為證明。

《華嚴》在最後〈入法界品〉那一品當中,說善財童子最後成佛的時候,它這麼有這麼一段話。這個是在唐譯的《八十華嚴》,大概第七十九卷或者是八十卷,那個我記不住了,沒什麼關係,將來諸位你們認真地去看的話,一看就了解。他說,不但是這個比起聲聞來要快這麼多,而且他這個善財童子最後成佛的時候,在普賢菩薩告訴他,就說:「你現在這樣啊,能夠以很快速的方式成佛,比之於很多菩薩,很多極大部分的菩薩要經過很長的時候,無量阿僧祇劫修習善法而成就。現在呢,你在很短短的時間之內,一生當中就能夠圓滿地證得。所證的內涵哪,跟那些菩薩是無二無別,跟我也一樣(我就是普賢菩薩自己),那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證德。」這樣哦!他也成了佛了,他也成了佛。所以《法華》、《華嚴》兩個究竟一樣地成佛,可是兩個時間卻是差得天差地遠哦!那麼這個關鍵在哪裡?這個關鍵在哪裡?這個才是我們真正重要的。

其實你說《法華》真的是一定這樣走得這麼長遠嗎?不!實際上並不如此,並不如此。就是以《法華》來講《法華》,這個《法華》前面除了授那個弟子等等一品一品下去的時候,下面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個提婆達多啊,提婆達多我們曉得,就是生生專門跟佛作對的,專門跟佛作對要害他的,他最後也得到佛陀的授記。在《法華經》上面〈提婆達多〉一品當中,佛陀就授記他說:欸,我以前因為得到了這個提婆達多的好處p135)!提婆達多,我那時候我要求那個大乘經典,那麼那個時候啊,就有一個阿私陀仙(就是說,印度當年的所謂說外道婆羅門啦!)那麼就供給他那個《妙法蓮華經》。但是呢,不是無條件的哦!這個釋迦世尊也是用種種的方法,恭敬供養那個婆羅門,然後呢,這個婆羅門阿私陀仙,就把這個《妙法蓮華經》給了我們釋迦世尊。因為這樣的關係啊,所以釋迦世尊說,因為提婆達多往昔的這個善知識的因緣使他成佛啊,所以他非常感激。同樣呢,他提婆達多將來也成佛,過了什麼什麼多少時候,他會成佛的。

這個裡邊,除了這個裡邊,下面還有這麼一段很有趣的公案─龍女成佛。這個龍女成佛啊,卻沒那麼、沒有這樣像前面所說那個羅漢轉了一個大圈子哦,她卻是很快速地這樣成佛的哦!所以這個裡邊就說明了,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是引導一切眾生成佛,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兩類:有一種呢,要經過很長遠的時間;有一類卻很快速的。所以善財、龍女是通常代表了快速的,那麼其他的呢,代表了比較慢的一類。這個慢的程度啊,不要說一個凡夫,譬如說我們經常說,佛的那些常隨眾當中,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最了不起的;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最了不起的;而大迦葉尊者的話,不但是頭陀第一,而且又是傳付法藏的,所謂這個第一。處處他們每一位大尊者有這麼高的條件,結果還要經過供養不曉得多多少少的,動不動說三百萬億─舍利弗尊者嘛,說要無量無數的;大迦葉尊者嘛,說要三百萬億;而須菩提尊者嘛,要三百萬億恆河沙的等等的這麼多佛。還要經過這麼長遠的一段時候,那麼這個中間的關鍵在什麼地方?這個在《法華經》當中單獨看的話,我們不容易了解,不容易了解。而假定說,我們能夠透過這個《廣論》的說明,然後在這個裡邊一體會的話,懂得了!

這個佛說法都有一定的次第,一定的次第,從這個次第上面一步一步接引,帶我們這麼走上去,帶我們走上去。假定說我們能夠一開頭的時候,能夠聽信佛陀的這樣的指授,而依此那麼按部就班地、這樣地從基礎上面,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話呢,我們就會走這條快速的路子;否則的話呢,就不一定,就不一定。那麼這個道理,在我們《廣論》的前面也簡單說過。因為《廣論》當中前面曾經把那個次第,說前面是共下士,中間嘛經過共中士,到最後嘛進入上士,所以不共。進入上士以後呢,還最後又分出來,如果你條件真正夠,把那個上士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呢,最後要想快速成佛嘛,還要進入最後的所謂密乘;如果你條件不夠嘛,就從這個地方就到此為止。而這個彼此間哪,前後有一定的關係,這個關係前面已經說得很清楚、很清楚。如果我們現在仔細地回憶一下,那時候你就了解了,那時候了解了。

所以為什麼《廣論》當中說把這個人天乘法,以及中間的這個聲聞、緣覺的中士道,在很短的一個幾個章當中,大概是幾章?七章還是八章啊,是,一共有七章,到七章為止─呃,不是七章,七卷。七卷為止啊,那個是包含了前面的道前基礎、共下,然後呢共中。而這個總共七卷的文字,包含了佛前面所說的所謂《阿含》等等,說的很多的那個經典的內容統統包含在裡面。那麼這個原則是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說他先把這個重要的內涵哪,指出一個這是一步一步走上去必要的過程。

在修學過程當中,假定說我們能夠把握住這個幾個原則,或者你已經對佛法有整個的圓滿了解,對這個整個的綱要有一個了解,你曉得:哦!從什麼地方一步一步上去,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方式,你完全信得過善知識的引導,說他只要引導你怎麼,你全心全意聽他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在走前面的這個路子的時候啊,大概走到什麼時候,要繼續地深入了,繼續地一步一步地深入了,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很快的,不會有很多的停滯。反過來,假定我們沒有這個認識的話,我們自然會碰到哪裡執到哪裡,執到哪裡就停在哪裡,這樣,所以這樣地走上去就比較辛苦,比較慢了。

在我以前講《廣論》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個比喻,大家還記得。就像我們現在說一般世間的人哪,大家要找一個比較理想的職業,說最後呢找到一個大的企業部門去,這樣。那麼找到大的企業部門去,這個時候啊,譬如說平常一般人的話,都是:哎呀,進到那個大企業部門去的時候,進到一個部門覺得做得得心應手,他越做越是就停在那裡了。你要叫他換一個,啊!他實在是不願意,實在是不願意。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可以在那一部分當中,作為一個很專門的一個技術人員,但是他不可能把握得住,這個全部的這個細節的真正的這個企業王國,我這個比喻是這樣說的。

而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內容是什麼呢?這我們曉得,同樣的道理,就是說我們將來真正究竟圓滿達到的,不是說得到了一點點小小的好處。要想你徹底圓滿解決的話,應真該要得到的話,應該是什麼?一個圓滿的,說佛的報身報土。那個時候就相當於這個事業王國的全部。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你在一部門當中做得圓圓滿滿,到那時候你發現:欸,你所要的不是,你重新在另外一個地方換。等到你摸熟了以後,你到那時候又習性所使,你又在這個地方又停在那裡,那個地方停在那裡。所以你一步一步摸過來,是不曉得摸到什麼時候。

另外一個呢,譬如說,我們這個比喻當中來說,有一個就是董事長的兒子。他一開始就曉得:欸,原來我將來要接掌那個董事長的位子,換句話說,這個就是我的整個的事業王國。他同樣地對於各部門當中都應該有圓滿的了解,可是他進入的次第方式不會像前者一樣。他只是曉得從我整個的事業,從哪裡開始,怎麼一步一步上來,他在每一部分大概一個了解,了解了馬上上去,了解了馬上上去。這樣地一步一步地上去的話,結果他每一個部分的運作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怎麼配合,最後呢很快地就跟到了,跟到那個董事長身邊,等到那個董事長下來了,交給他,他就行了!那麼這個兩種情況啊,就是在《廣論》當中我特別說明,所謂它《廣論》的究竟意趣在什麼地方?引導我們走上最究竟圓滿這個路。那麼但是中間要經過什麼樣的次第步驟,是這樣地來。這個基本的概念哪,跟《法華》上面是完全一樣。那麼不同的呢?不同的在哪裡呢?

這個《法華經》,像我們剛才看,哦,說這是《法華》短短的一部經;究實說來,我們應該從一個圓滿的立場去看這件事情。所謂的圓滿的立場,曉得是什麼?就是佛出世開始,從他證果那一天,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開始,一直到最後臨涅槃,整個的說這個過程當中,作為一個完整的綱要。在那個上頭的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到最後指出這個《法華》來,這樣的。那麼,所以他前面所有講的那些道理什麼等等啊,完整地來說,都是含攝在這個《法華》裡面,而─不應該說《法華》啦,用另外一個方式也許大家更容易了解這個意趣。就是說佛說的整個的內涵,說完了整個的內涵以後,他才說:哦!我出世的目的何在?是引導你們最後成佛的。既然這樣的話,當然他前面所有的這些,無非都是引導我們成佛的方便。所以必然是從鹿野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開始的內容,真正說起來,這樣的一個廣博的一個內容,那麼到那個時候呢,說最後指向《法華》。

所以《法華》它裡邊,並沒有說怎麼修行的內涵那個細部一步一步,它不講。不是它沒有講,它是講了,可是在這個上面我們了解這個意趣,那麼才知道這個必然的特質,必然的特質。所以我們單單從那個《法華》上面去看的話,嗯,它前面那個道理好像沒有講。實際上呢,這個道理是這樣地說明的:哦!從佛開始轉四諦法輪,到最後的圓滿的,都含攝在這個《法華》裡頭,而這個裡邊他只要提綱挈領指出來,「我告訴你們的究竟意趣何在」,就這樣。

所以在這個情況當中啊,《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把佛說的整個的三藏十二部教典,把每一部分哪,就是按照著佛陀的真實的意趣,它最重要的內涵抉擇出來,分成幾個必然的次第步驟。從大的地方來說,最前面是最基礎應該怎麼樣;有了這個基礎進去的時候,這第一步應該做些什麼,那是共下士。平常我們相當於說:哦,這個基礎啊,就是幼稚園啦,先對於上學這件事情產生一個好感。那麼了解怎麼去,這樣地有了事先的準備,那麼到學校裡去的時候啊,就去開始學的時候啊,就高高興興地能夠學。如果你前面沒有一個準備,一開始到學校裡的話,哦,他不曉得怎麼辦,說不定會哭啊、鬧啊,儘管老師教他,他不一定能接受,諸如此類這樣的。

當然這是個比喻啦,來說明讓我們了解,這個叫道前基礎。那麼進去了以後呢?所謂是共下士,說我們比喻當中不妨說,這是小學吧!然後共中士,那麼是中學;然後呢上士,就是不共了,那是大學。大學的時候,才是把我們真正修學的內涵來告訴我們。那麼大學,然後呢,這個裡邊如果你還要特別的,還有它的不同的內涵,就是這樣。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從這個上面我們才了解,原來它把整個的圓滿的這個佛法的內涵分成這樣,那麼使得我們從凡夫第一步,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你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話,很快地就通過我們必須要走的這個次第。

關於這個次第,我想在這個地方我們不必再談。但是在前面我們學習《廣論》的時候,已經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我這地方隨便提一個吧!譬如中士、中士,它正規地說起來,這個中士講的什麼啊?就是引導一般人,說你前面已經有了下士嘛,下士是告訴我們說你得到這個快樂,雖然暫時好像快樂,生了天啊,但是最後天福盡了以後要墮落,還是不究竟啊,所以要得到解脫啊!欸,對啊!那麼要解脫。那麼要解脫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它有一個特別的,說先要發像出離心,這個出離心三乘所共的,這個才是佛出世最重要的起步的地方。那麼你要得到那個出離的果的話,應該要學的所謂三無漏學是戒、定、慧。

所以正規地來說,那個中士的內容應該說戒、定、慧的三學,可是在中士當中只說了一個戒,而戒也是大概的綱要,定、慧它沒有學。它為什麼不學呢?書裡面說了:這個本身也只是作為一個引導的過程,它真正的目的,不是讓你真正感得一個聲聞果,脫離生死就了的呀!所以這個過程當中,你要一步一步上去,為了保持你一步一步上去的增上生,那麼這個是重要的,所以這個戒學在那個地方說一下。因為你如果不持戒的話,儘管說你有很高的目標,想一步一步走上去,你的目標是不錯,如果行持不相應的話,到那時候的話,你人身都得不到,乃至於墮落,你怎麼能修行呢?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很明白地清楚看得出來:哦!原來《廣論》正是把《法華經》當中,佛出世究竟圓滿引導我們的次第啊,那這樣地一步一步地說得清清楚楚。所以如果我們單單看《法華經》的話,是不大能夠了解。儘管佛說一個、一個眾生都最後成佛,可是怎麼成法呢?這個道理可是沒有呀!欸,那麼現在我們學了《廣論》以後的話,對整個的這個道理也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所以你從這個眼光去一看的話,那你才發現:哦!原來《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的內容,卻實實在在就是《法華》、《華嚴》的精神。剛才我們引的都是《法華》的,為什麼這個《華嚴》的精神又在裡頭呢?這個等一下下面我們再來說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