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秋週五班2021 0827課程內容與總結

 

●師父前行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一遍)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羲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前行 雍凌

● 海報:私財如命,公財如土?

● 桌牌:假使經百劫,諸業無失亡,若得緣會時,有情自受果。

 

 

 

● 聽帶研討 眉姝/班長

★聽師父講廣論
「諸善法者,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聲聞獨覺菩提根本依處,無上正等菩提根本依處。何等名為根本依處,謂十善業。」
說這個「善法」,實際上這個善法什麼?就是這個十善業,反過來就是十惡業。這是「諸人天眾生圓滿根本依處」,它不但是根本而且是圓滿。就我們下士來說,要想獲得人道,要想獲得天道,它不但是根本而且是圓滿的。你一定要有了這個,才能夠得到人、天。那麼根本跟圓滿要說一下。你有了這個你就可以得到人道當中,但是得到人道當中,是不是人當中好呢?有很多人雖然生在人當中啊苦不堪言,那就是不圓滿,就是不圓滿。這個我們要了解的,這樣。所以你這兩樣東西做到了,那一定在人、天當中,非常好。

不但是下士,然後呢中士就是聲聞、獨覺,「聲聞、獨覺根本依處」,而聲聞、獨覺的根本還在這個上頭,不過把這個根本上面更深、更遠、更廣。不但聲聞、獨覺,無上菩提還是它呀!還是它。所以從這個上面我們了解:哦,原來為什麼真正修行,必定從這個上面。你有了根本然後向上,枝葉、花果樣樣都圓滿,沒有根本還談其他的圓滿,這不是開玩笑嗎?就像沒有根、沒基礎一樣。沒基礎,你造房子,你說造一個摩天大廈,那都是開玩笑。

 

★聽師父講廣論
說做任何一件事情的究竟圓滿的,需要幾個條件。第一個,你所做這件事情的對象,譬如殺生,那麼所殺的對象;偷盜,你所盜的東西。那麼盜的時候你一定起心動念,你心裡是什麼心,什麼心情;根據了這個心情,然後你採取的行動是什麼行動;採取了行動以後,這件事情做究竟圓滿了。譬如你偷人家東西,他原來的東西在那裡,你把那個東西搬走了,欸!那時候就成了,對吧?你要殺這個東西,把他殺死,那時就成了。每一樣東西,都是這個四個,這四個的內容是如此。

眉姝:大家會不會覺得《廣論》裡講的殺生,跟我以前想的很不一樣,殺生有4個條件。「事、意樂、加行、究竟」。究竟就是「圓滿」。「殺生」就是殺害有心緒的有情,「事」是對象就是有情,「意樂」就是你是用什麼心想要去殺他。意樂分3個,『想』、『煩惱』跟『等起』。「加行」就是用怎麼樣的行為去做,有自己做或是教別人做,『加行體』就是看你用什麼東西把他殺死。「究竟」就是他生命已經結束了。罪行就圓滿了。

 

● 分享:賢愚因緣經-兒誤殺父品
Q:這個兒子犯根本罪,有犯殺業的根本罪嗎?

是文:沒有犯根本罪,沒有犯到意樂,他不想殺他父親,而是不小心推倒他父親,造成他父親的死亡。

啟鎔:他雖然沒有犯了想殺父的意想,但他有一些煩惱,要讓他爸爸走快一點的那個煩惱,而不小心推了他爸。這算是某種三毒之一嗎?

啟鎔:誤殺還是有形式上的責任,形式上的責任,這些形式上的責任,接受了之後,就可以減輕他的罪嗎?

班長:就世間法來說,坐牢以後就還了。就業果來說不是這樣。有解決的方式。業果講到最後,怎麼樣去把我們造過的惡業去懺乾淨。懺悔法。

啟鎔:女生看到蟑螂,男士就馬上把蟑螂拍死。請問誰造的業比較重。

班長:就看有沒有教唆的意味。一定有造成殺生的業,只是輕重不同。教唆的意樂可能有更深重的煩惱。常常這樣無心,導致別人的加行。最主要還是不要去傷害到別人的生命。

是文:上週有說到,「已造之業不失壞者」,為什麼有人供養,可使目犍連的母親脫離苦海,直接享天人的樂。享完這個樂,是不是又會回去地獄裡面。繼續受苦呢?

班長:其實這還是業果來的,為什麼這一位母親她有辦法得到目犍連尊者花了這麼多精神,請佛陀救他的媽媽。因為他自己有神通卻救不了,對不對?
第一個,他媽媽一定跟目犍連尊者造了很多好的因緣。另外佛陀為什麼會救他媽媽,因為在以前佛陀有跟他媽媽造下好的因緣。所以我今天得到別人的幫忙,或者我今天被別人傷害,絕對都是有以前的前因。如果他跟佛陀或是其他幫他誦經,或是幫他做法會其他的比丘沒有以往的因緣,是沒有辦法得到這個幫助,這個很重要。
那他到了善道,會不會再墮下去,就看他在善道的時候有沒有再造善業。
我們慢慢學到後面,常常有一個感覺,不經意就造了很多惡業。這樣愈想就有點恐怖,在《廣論》的學習裡面,在佛法的學習裡面,它會跟你說,對啊,你要積極造善業,然後努力讓善業先感果。一直讓善業插隊感果,就一直感果、感果、感果。感果到我已經是證得一個果位。要去懺除惡業就相對容易的多。他母親接下來會怎樣,就跟他在那個地方造的業有很大的關係。

 

★ 聽師父講廣論
譬如遣使往殺他人,自雖不知,然他何時死,其教殺者,即生本罪。

同樣地,就這樣,叫別人去殺人一樣。當這個人去殺人的時候,你不知道他殺了沒有,但是你所受你教的人去殺人,這個人,被殺的人殺死的時候,你就得到了根本罪。這個是盜。平常我們「殺」容易看得清楚,盜相非常細微,唉,這個盜相非常細微。盜相是最難防,最難防的!「盜」跟「妄語」兩樣東西難防極了,難防極了!所以當年我看那個大祖師的這些語錄,乃至於《沙彌律儀》,我記得二十多年以前我第一次看,覺得一看就懂了。就過了幾天去看的話,一看哪!啊,心裡面起個大警惕,發現我簡直根本沒懂,乃至於一點都做不到。所以現在很多人說看了一遍:「唉,這個《沙彌律儀》,我早就懂了,叫我再聽,我就聽不進。」唉!我心裡面聽了,真是呀!一個,我欽佩他,我說這個真是個大菩薩再來,我聽了這麼多都不懂,他一聽,居然就懂了。還有一個,我真是心裡面可憐,我說這種人他是邊都沒碰到,他自然覺得懂了。
所以為什麼要說這個話?我看見他們那個祖師的行持。古代的人固然如此,譬如近代的印光大師,他剛出家的時候在紅螺山行堂,手上沾到一點糖,沾到了以後,那我們隨便的話,可惜的,那舔一舔,那屬於一種滿好的─愛惜呀!或者抖掉了。他不!沾到了糖,馬上那個手,馬上拿起來,跑到那個存糖的地方,抖得乾乾淨淨,就這樣。這樣哦!然後呢跑到水上面去洗得乾乾淨淨。就是一點鹽,哪怕是。這個常住的東西就這樣。
以後我另外跟著我的老師的時候,他就告訴我們:「私財如土,公財如命。」自己的錢像土,為什麼?捨嘛!那個土這個東西,哎,那東西你看見就討厭,最好人家拿去,最好!「公財如命」,或是說公家的東西,像命一樣。喔唷,一點點損害呀,現在我們不要說命啊,小小螞蟻叮我、咬我一口,蚊蟲叮你一下,喔唷,你趕快趕走,反正公家的事情就保護得這樣。那時候我就曉得:哦!原來真正的這個沙彌律儀不是那麼簡單哪!這是值得我們警惕啊!哦,現在我們自己的一點點事情,大家努力得不得了,公家的事情誰都不在乎,這是我們自己的業障太重,沒有賢善相。所以這裡順便一提,真正懇心修學的,要從這個地方著眼努力,要從這個地方著眼努力啊!

Q:「私財如命,公財如土」,師父希望我們注意到什麼?

裕珍:私財是自己的命,觀念如能轉過來,錢滾錢,你把錢捐到公益團體去,公益團體又可以照顧更多人。台灣未來若能都在利他的情況下,台灣會更好,下一代經濟也會更好。

志鴻:常在路上看到發票就撿起來,這算是「盜」?

班長:你撿起來要做什麼?

志鴻:有時候會撿起來?有時候會捐在Seven的那個櫃。

班長:前面的動作算「盜」,因為應該不是無主物,那個應該是有人的。我們應該知道那個是有人的。他可能掉了,它是屬於一個人的。他今天沒有允許你,你就拿走了。這是「盜」。這就是定義。我們純粹就定義來講。

是有不與取的黑業,但是你拿去是希望慈善機構能對到獎,那就是造善業。
大家在看到印光大師這個公案的時候,我不知道大家會怎樣,以後到寺廟都會很小心。以前跟大家一起吃大寮裡面的餐,有時候比較資深的師兄姐就會提醒你,你的牙齒縫那個東西沒有挑乾淨,而八關齋戒時要過午不食。請問各位一個問題,我中午吃了一個飯,過了中午以後,我的牙縫裡面還有一個菜葉在那邊,請問我要怎麼辦?挑出來把它吃了呢?還是把它丟了呢?還是怎麼辦?因為牽扯到戒律的問題。我們聽到印光大師這個公案之後,就會很小心,譬如去寺廟裡面,即使是地上的一個葉子、一朵花。都會想說不能隨便摘。為什麼?因為這是常住的東西,常住的東西就是十方供養的。是大家想辦法供養僧團的。我們後面會讀到,如果今天對僧團造業,欠了三寶東西的話,那接下來要處理是挺麻煩的。師父講印光大師的公案,大家應該都蠻懂也蠻警惕的。可是後面講「私財如命,公財如土」其實這個是我們真正的問題。
我舉例:年輕的時候,當學生的時候會去打工送貨,那台車是4-5個業務在開。那小發財車大概一兩年就壞掉。煞車急踩,油門猛踩,車子的壽命就沒有很長。公的東西,不會覺得是我們的東西。因為我們就會很努力用它。在針對公家的資源。在心裡面也不會想這是我的,我就努力的用。這就會造下「不與取」的業很重要的因。不會愛惜。心裡不覺得是我的東西又拼命的用。譬如以前去打七的時候,住在鳳山寺或園區裡面。師兄姐就會跟大家叮囑,手機要充電要注意,要確定電是可以用的。平常我們就馬馬虎虎,這就是我們的習氣,因為這樣的習氣,只要心裡想這不是我的東西,也不確定是他的東西,反正這是大家的東西,我就用。這就是師父前面講的,「盜」像就是這樣,而我們的習氣最難防的就是「私財視為命,公財視為土」。也就是因為這樣,師父的善知識就告訴他,一定要好好的保護、珍惜,好好很有效率的用它,把它用在最大的地方,否則我們很可能就犯了偷盜罪。

 

● 恩各老師/善行小點滴

● 【心之勇士】243
溫暖這個世界
佛陀用他的光明點亮了我這顆心,
我也可以為這個世界增添更多的光亮和溫暖。
在自己得到人身的這個寶貴光陰時,
可以多用自心去溫暖家人、鄰居、同事,
乃至溫暖這個世界!

洧成:最近還有在問身邊有沒有朋友要參加企業營,今天有一個朋友回覆要參加企業營,因為是線上課程他就可以參加。
從以前就很關心阿富汗的狀況,還蠻痛心的,就是會為他們祈福。

裕珍:因為我沒有小孩,我姪女的同學來新竹台大實習,跟我住一起。住一個多月了。我就發現他三餐正常吃,為什麼都沒有吃水果,從這禮拜開始我都有準備水果。我要邀請他讀書一段時間後,可以一起跟我共享水果。剛剛恩各老師解答了我的疑惑。現在小孩不是不喜歡吃水果,是不會削水果、也不會做這些事。我現在懂了,原來他們不會做這些事,可能是從小沒養成習慣。

恩各老師:剛剛志鴻也有分享,他女兒從小就很喜歡削水果。可以多鼓勵她,她會覺得做這件事可以幫助別人,也是大善行。

煜修:我沒有想過這種事情值得講的,因為我也要吃飯,沒什麼事情做,就找點事情做,哥哥平時要上班,我就把飯煮好放在那裡。哥哥也是有幫我洗碗,也是很謝謝他。

 

 

● Homework:

…持誦心經,為家人及世界祈福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溫習。預習。翻開廣論聽音檔
…勤洗手,戴口罩,注意防疫
…週二-20秋線上學習歡迎參與

● 下週廣論進度~
廣論本文:P124L1 欲邪行~ P126L13 順於前家
手抄稿第七冊:P135LL4~ P171L7
音檔:[52B] 18:00 ~ [53B]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