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秋週五班2021 0716課程內容與總結

 

●師父前行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開經偈(一遍)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羲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度母咒

嗡 答瑞 度達瑞 度瑞 娑哈(108遍)

 

前行 俊彬

● 海報:你的問題太多了吧!

在課堂上,常聽到班長說:有沒有問題。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大家有沒有問題。

 

● 桌牌: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維、法隨法行。

以前沒有注意,這四句偈把修行的所有東西都講完了。

 

 

● 聽帶研討 美蘭/班長

我們在公司對某人的感受,可能是來自跟他平常相處的感受和過程,當某某人跑來跟你說:某人怎樣怎樣怎樣。這時候你很容易受他影響嗎?還是你有不容易被影響的見解。

研討:你容易受別人影響嗎?三人成虎?
1.容易。
2.不容易。

我們真的要很誠實的問自己會不會受人事境的影響。
當第一個人來跟你講,還好,你可能還是會堅持自己的見解,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來跟你講,你是不是很容易幫某人貼上標籤。

跟大家分享高麗菜的小故事
我家成員,小兒子就是不吃高麗菜。其實我之前還滿喜歡吃高麗菜的。可是被他這樣堅決的影響,去餐館點菜或是家裡煮菜的時候,就會避開高麗菜。

 

 

 

★聽師父講廣論

【初中分二,一、遮止應學,二、修行應學。 今初】
別學是個別的,有一些地方應該遮止的,有一些地方應該去行持的。這個應該遮止的是些什麼?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一下。就是說歸依了三寶以後,只有歸依佛不再歸依其他的;歸依法以後只有歸依正法相應的;歸依僧以後只有這個其他的不歸依,換句話說其他的不歸依,這是應遮止的部份。這個應遮止的部份對我們很重要、很重要。在沒有講正文之前,我這個地方隨便提一下,為什麼要遮止,這個原因說一說,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們目前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原因是為什麼?因為這個心識的本相就是雜染,它就是像猴子一樣,跑到那裡,就呯!抓到那裡,跑到那裡就抓到那裡。你碰見什麼環境,看到什麼東西,心就跟他相應,這樣。而且這個不是由於你能夠做得了主的,這個概念我們要清楚。我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廣告,這個做廣告的時候,中間,廣告商一定買一個節目,這個節目的內容很美,然後呢中間插一個廣告進來,等到插到這個廣告,你心裡就討厭它,所以在你理智上面你排斥它,妙了!正因為你有一個排斥的概念,那個廣告的概念就落在你腦筋裡。那一天你想到那件事情,你就想到有這麼一件事情,對不對?所以你不要以為你有力量去排斥,不管什麼,你只要一看它落在你影子,將來就會發生功效,你將來就會被它牽著走,這非常重要。所以修學的環境對剛開始的人,是絕端重要。所以為什麼我們講善知識,善知識,善知識不單單只是上面帶我們的,共同相處的,這個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才可以談得到為什麼要遮?

美蘭:

Q:師父說明為何要遮止,舉了廣告的例子,你承許嗎?

啟鎔:本來不明瞭遮止的意思,謝謝雍凌跟我說,遮止就是避免的意思。自己無心講的一句話會造成別人對某人或某件事產生不好的觀感。盡量要講好的,讓別人產生正面的觀感。盡量避免負面的語言。因為你無心,但會造成別人先入為主就進去了,就造成先入為主的觀感,這樣就不好了。

家萍:剛進入廣論班,同事知道我在上課,要念經喔,要去寺廟喔,這個以後就是要吃素啦。當我聽到這樣的聲音,當下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班長:
Q:大家覺得真如老師和師父會不會被廣告影響?
芷凌:老師和師父應該不會去看廣告,應該不會受影響。
班長:假設會看廣告。
芷凌:師父心無所住,大概不會受影響。
班長:心無所住,這是最高境界答案。

啟鎔:以師父和老師這樣圓滿修行的人,聽聞別人的說法而會去想要影響他。他可能會聽取。

班長:一個發心的菩薩,會利用他聽聞到、看到的,眼耳鼻舌身接觸到的東西,都會想要利用來利益別人。

通常我們都覺得我們都真的會被廣告影響,碰到環境就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跟佛菩薩不一樣,背後真正的差別在哪裡?

 

 

 

● 如俊法師開示

教他作跟見作隨喜,這邊特別提醒,小心無觀察識。
人的心分六種作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前五識對到色、聲、香、味、觸時,只想執取,是不會觀察、不會思惟。但對人的心影響最深。
觀察小孩最明顯,小孩為何會做壞事,因為旁邊有人做壞事。看著看著就跟著一起做,他也搞不清楚。這就是無觀察識的作用。
如果你有一個造惡業的動作,人家看到了,他的無觀察識起了作用,其實這是跟「教他作」相應的。「見作隨喜」是同樣的道理,不必刻意的壞心腸的跟著高興,他跟著做,你自然就有一個歡喜心,還是自然有一種想學的衝動。那時是無觀察識起作用,思維沒起作用時,也很容易「見作隨喜」。

 

★ 真如老師開示

《吾願無悔》 第一版第三刷第132頁
我覺得見作隨喜這件事要非常注意!因為隨喜的感覺是油然而生的,不是我醞釀半天終於高興出來,不是那種而是馬上就高興了,這完全是一種習染、是一種習氣。

 

● 如俊法師開示

講到這個就滿懺悔的,記得是國小二年級,班上有一位比較行動不便的女同學。我們一群小男生,下課時就喜歡去抓弄那位行動不便的同學。行動不便的女同學,心地其實滿善良,好像把我們的捉弄,當作一種遊戲。我們會故意逗她,然後很快退開,她行動沒那麼快,沒辦法馬上追上我們,這個逗她,另一個再去逗她,我們就當作遊戲一樣,我講這個例子是滿懺悔的,希望幫這位女同學,還有我們那群小男同學種善根。什麼叫做習染?無觀察識的作用就是這樣,眼睛看到東西、耳朵聽到東西,旁邊剛好有人正在示範,他做這個動作,他眼睛看到這個東西,他就笑,他就高興,你也不經思維觀察,你也開始跟著笑,跟著高興,這就是習染。你只要串習、練習、反覆,就成為業力影響你的心。這中間不用觀察思惟。
那時候我剛到那個班,發現大家都在玩這個,看大家都在那邊,覺得好玩,我也莫名其妙覺得好玩。開始做同樣的動作,然後覺得好玩。這裡面沒有觀察思惟,看小孩子就很清楚,習染就是這個意思。習染,就是你重複做,你看人家做你跟著做,重複做,沒有觀察思惟,形成業力,以後對境就這樣現起來。
記得以前上大學,已經開始學佛,有一點慈悲心的概念。一天,推摩托車去修,修摩托車是比我來年輕的兩個年輕人,當時有一隻鴿子受傷落在人行道上,其中一位年輕人走近鴿子,當時我沒有防備,他用腳用力踩鴿子,我嚇了一跳。第二位年輕人,看前一位用力踩鴿子,他積極跑去更用力踩,無觀察識,習染。你這樣被薰染,這樣做,自己也莫名其妙現起一個樂受。認識習染和習氣就知道,一個有正法的好環境對人多難得,世界上的流行就這麼來的。
有時候褲子很窄穿了不舒服,大家高興就跟著高興,本來覺得穿胖褲子很苦,有一天大家都穿胖褲子,一群人高興你也跟著高興,這就是流行。流行就是這邊講得習染。講穿了就是「無觀察識」。
塑造流行現在用的方式是什麼?大量在媒體上重複某一種動作,重複人們對某一種商品的反應,無觀察識起作用,你眼睛看到人家這樣做,你就跟著做,流行的風潮就這樣被塑造。
科學家的實證研究,在電影裡面中間偷放畫面,人的眼睛因為連續播放畫面,聽說一秒超過二十四格,就容易讓你以為那是連續動作。他就在二十四格裡面,放幾張自己的商品,你覺得好像沒看到又好像若有似無。眼睛受影響,看完電影出來,去商店就容易買他的東西。完全不用觀察思惟,只因為眼睛有看到。或是眼睛有看到,再透過別的管道給你一種比較好的感受,你就把這兩種東西連在一起。這就是習染和習氣。你必須學佛法。

班長:看完應該有一點感覺,最主要原因,其實我們很大部分時間處於無觀察識的狀態,不會很仔細觀察自己的內心,才會受環境和廣告的影響。因為沒有觀察的緣故,很容易被環境影響。
剛剛有問大家,師父和老師會受影響?師父和老師應該確定是不會受影響的。因為師父和老師,是隨時都處於正念和正知的情況下,隨時很清楚的。心提起來,會去觀察的狀態,因為是這樣的狀態,就比較不容易影響。

 

 

★ 師父講廣論

在這地方有一點我們可以提出來,大家思惟一下:那個平常我們說,比如說講其他的外道,說他們只有皈依這個什麼等等,如果是從這個行相上來看的話,他們外道也會說:「欸,你們佛教還不是一樣,你們也說有你們自己的獨特的真言,同樣地也一樣地排斥其他的外道,對不對?那麼,請問你比別人強在哪裡呢?」大家的的確確,自然而然各說各的好,你也是這樣的一個嘛!所以就世間的眼光來看,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碰見這情況,你怎麼辦?請問,碰見這情況,你怎麼辦?我們覺得我是超勝,他覺得他超勝,所以真正算起來,你們大家彼此彼此。是。你分得清楚嗎?在這地方,你能說得清楚嗎,跟他?大家說得清楚的請舉手。不同的在哪裡?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哦!就算你們舉了手,我也不會讓你們講,因為現在我要說下去。明天這個關鍵我會告訴你們,這個非常重要哦!這個非常重要!
班長:師父這邊賣個大關子,說明天這個關鍵我會告訴你們。接下來,就是明天了,師父回答了。

 

 

★ 師父講廣論

那麼今天我在這地方告訴你們。是,在行表上面看起來,是的,外道也是講:你皈依了我,不要再皈依別的了,我是唯一的真神,唯一的主宰,其他的都不可以;那麼我們佛法也是這個樣,從表面上面去看是一樣的。但是這個從實質上面,如果你去深一層地觀察的話,那就有很不一樣的結果。
世間一般的人,一般的人通常我們大別為兩類:有一類人說這一種人比較理性比較強,理智一點;有一種人就是感情比較重。那感情重的人,他只重情的,哎呀!跟你好,就好得卿卿我我,他也根本辨別不出是好是壞,反正跟你好嘛,總歸跟著你來,就這樣。這兩類人,有一個絕大的不一樣。屬於理智一型的人,他做一件事情,做一個決定的時候,都經過了理智的抉擇,看清楚了事情的真相,然後這樣去做。那麼屬於感情型的人他不是,今天歡喜了就跟你,等一下不歡喜,明天就跟你翻臉,就這樣。所以他一天到晚在反反覆覆這種狀態當中,自己也不曉得到底做些什麼,我想我們世間都可以體會得到的,
當這個感情很好的時候,噢喲,你跟他兩個人,他覺得就是他所需要的一切。通常我們常見那個青年的男女當中,就有這種狀態,哎呀!海誓山盟,好像什麼都拆不開的樣子;明天不高興的時候,大家打得個天翻地覆,這種狀態,所以這種都是不合道理的。可是如果經過理智抉擇了以後,嚴正地抉擇採取這件事情的話,那這個,是,確定是如此,確定是如此。所以就世間來說,它也可以分兩類,你同樣地說就是這樣,但是結果就完全不一樣。差別在什麼地方?一個是透過理智抉擇的,這的的確確如理如法正確的。所以正規地來說,世間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來,你只要找對了正確的,當然這個是正確的,唯有這一條路正確的,最後一定找正確的路上去走。
那麼現在我們在這個三界之內,要想找一個正確的路子,也必然是如此。所以前面同樣的理由,你為了……見到世間的苦,要想從這個痛苦當中透脫出來,所以你要找真實的皈投之處。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可能有兩種作法:一種就是感情的,碰到什麼,就碰到什麼了就沾上去,那個時候不一定保險。儘管說的時候哎呀好得很,但是不一定保險;另外一個呢,不是。經過你理智的抉擇,的的確確如理如法地,說這條路是能夠幫你解決,而唯有這條路,請問:你還能變嗎?如果你一變,你就整個地你的目標就失去。這兩個當中是不是有絕大的差別?是不是有絕大的差別?
而且這兩個的量則,不是拿宗教的標準去衡量,拿世間的理智來衡量的,大家了解不了解這一點?為什麼要說這個話?假定你是用宗教的概念去衡量,那說起來,對不起,那你以佛法來說,我可不信你這一套,你說自己的好,平常我們賣瓜的都說瓜好,人人都是如此,你信你的教,我可不信你,那沒有用。現在我不是用宗教,就世間共同的量則,你承認不承認這個道理?承認。承認的話那我現在跟你比比看,我這個抉擇是這樣的,你呢?他兩個一比,對不起,兩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了解不了解?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必然應該分得出來的,必然應該分得出來的。
所以我們在佛教當中,你真正進入去以後,下面的做法就不一樣了。別的宗教進去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信是能入之門,這個信是能入之門,是共同的。而信了以後,然後你進去的時候,你一定要理智地抉擇,所以說聽聞正法、如理思惟。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到後來,尤其是禪宗,他說了一個真精采的話,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前面告訴你要信,後面要叫你疑,這個好像矛盾,實際上說起來不矛盾,因為前面你對這個事情的真相還沒有認識之前,他要說明白,那個時候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了,啟發你的信心。等到你真正了信心,然後你要真實地一步一步深入,要把那個根柢徹底地認識、驗證的時候,那個時候就要克服重重難關。在每一個過程當中,你必定要切身深入去體驗。有很多不是說人家講,人云亦云,那個沒有用的。所以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是,你應該每個地方啊,如理如量地去深入。那個時候就透過你理智的觀察,當然那個時候你應該有很多問題,有關鍵的問題。然後透過你自己這樣地深入地鑽研,抉擇的最後的結果。
不但是禪宗,普遍的佛法裡面都說這樣,佛說不因為我講的你就信得過,要你自己驗証證了才算。這個從小乘一直到大乘都是這樣。外道就不是了,你信,你信我,就是這樣,你這不可以不信。如果說你要問什麼問題的話,他會說:啊!對不起,你這個著了魔了,魔來了,就這樣,反正他不跟你講道理。所以到後面,這裡邊這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這個是我們要正確認識的,詳細的那麼在這地方不深談。

Q:想想我們剛剛聽到師父說了什麼?你覺得你理解的,跟其他的信仰差別在哪裡?
祐宸:佛教和外教出發點都是與人為善,有層次上的不同,而最後會造成每個人在實踐的過程中,或有些偏頗不一。外教強調的是你要相信,它認為說你要相信我,把你所有的罪,他願意幫你背十字架,似乎認為你就會成長、茁壯,你就會快樂。它主要在於一些信仰、禱告。佛教基本上出發點也是這樣,在相信的過程中,過程中信徒要有一些Action,信念為行動,見賢思齊,自己要懂得開發內心的思惟。而不是去單單相信一個偉大的力量,能幫你解脫,倒過來。結論,外道,你要相信我,我就可以拯救你,佛教是說,你相信之外,你要身體力行,找到善知識去學習,自己給自己力量就可以解脫。
就是到現在為止,前面這個道理已經告訴我們了,不過比較概略一點,沒有這麼仔細。這個我們一定要分得清楚,佛法跟外道的真正的差別。你如果了解了這個情況以後,是,我們自己既不動搖,對人家那個責難,外面人家責難,我們可以對這個是非辨別得非常清楚,辨別得非常清楚,你決定可以把他說服。

班長:我們在學習佛法當中,佛法它是一個信仰也是一個教育。就是祐宸剛剛說到,一個實踐,一個Action,那個Action最後會幫助我們慢慢聽到的各種道理,讓我們真正的驗證它。師父說:我們信仰,相信分成兩個方向,一個從感情進,一個從理智進的。可以觀察一下,我們都是感情進的比較多。理智抉擇,一定要經過大量的思維觀察。然後選擇。
其實這裡師父是在提醒我們,學習不應該人云亦云,處處要經過理智的抉擇,唯有透過仔細的觀察思惟、如理的抉擇,這樣的信仰,才會真的成為我們在妹對生命中種種大小境界時可以幫助我們穿越的力量。這個很重要。

 

 

●素珠/善行小點滴

佈施是很有功德的,佈施歡喜,讓大家處處隨喜,造善業。

雲琦:我一個朋友在外面租房子,昨天晚上下班要去收衣服洗澡,發現她的衣服上面停滿的蜜蜂。最起碼停了好幾百隻。我透過LINE邊安撫她的情緒,也讓她去通知房東來做處理。朋友是一個很有善心的人,願意捐錢給宮廟,寒冬送暖給街友,不捨街友受凍,會取下自己的手套給街友。是一個很願意做善事的人。
發生這樣的事情,我上網查過可能是他衣服上面的清潔劑有環境費洛蒙。那個味道可能就是會吸引蜜蜂,我們使用的環保清潔劑就不會有環境費洛蒙的問題。因為環保清潔劑不便宜。我一開始講的時候,她很猶豫,心裡還在想著要怎樣清潔和消毒她的衣服。
突然我想到,上週課程前行,雍凌就有提到就多愛護地球。方法有很多種。就跟她說用環保的東西,對地球有益的事,也是一種佈施,同樣是做善事。

 

 

【心之勇士】165

一日如花籃
一天,有如一個空籃子,我們應該謹慎選擇放入籃中之物。如果你放入籃中的是朵朵鮮花的話,你提著的便是一籃幽香。——真如老師

研討題綱:
1.如何選擇放在籃中的物品?

2.怎麼讓自己常常提著一籃幽香?

裕珍:每天早上起床以快樂的心情面對每一天的生活,給他們笑容,愉快的談話,可以從自身做起,然後可以讓別人感到快樂的一天,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算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也可以很快轉念,這是一個不同機會讓我看看其他的可能性,有沒有可能可以提升自己的地方。

正維:之前當過疫苗站的志工,大部分都是長輩,志工比較缺。第一次是AZ,跟在醫生旁邊,跟醫生互動還不錯。第二次是莫德納疫苗,突然湧進非常多長者。八點開始,七點半就湧進,大家有點招應不過來,我就被調到第一線壓單簽署的前面。那時有發現,可能有點混亂,坐在那邊的應該是衛生局、政府行政單位的人員,他們是有給職的,可能公家機關就是上班的態度。
對我也是有點呼來喝去,我有時候會跟他們說:這樣可能不行,長者會曬到太陽,是不是要加設一些設備。也是要講了很多次,才有人來理我。我不是說我會曬到太陽。他們可能看了我一眼,是因為我會曬到太陽,是因為長者曬到太陽真的很不好。跟他們反應,他們的態度的確讓我不是那麼舒服。那時候就想:下次不要來當志工了,累死我了。
休息時,年輕的那些員工,就說:你是哪個單位的?
我不隸屬哪個單位的,我是志工,馬上肅然起敬。志工,你太偉大了。你還敢來做這個事情。
我說:沒有,也是我家在附近,我做得到的,我來幫忙可以幫忙一些事情,也是好的。
講過後,那些年輕的弟弟妹妹,對爺爺奶奶就比較客氣。
我都會扶著爺爺奶奶來這站插卡。最後找我一起拍照,希望下次還可以看到我。
這可能不是他們的問題,可能是在一個單位待久了。就是這樣子。

看到我一點點小小的作為,或者是什麼。可以讓她們有一點感動,改變他們。這是佛菩薩的功德。功德無量。

素珠:
如何選擇放在籃中的物品?
將我們在這裡學習到正確的觀念和學習,帶入生活中,慢慢改變我們的煩惱習性。這也是一種修行喔。
正確的觀念和學習是什麼?師父交給我們的「觀功念恩」和「待人著想」。

2.怎麼讓自己常常提著一籃幽香?
就像裕珍說的,晨起緣念,發心。早上起床就有一個很好的心態,我今天要很開心的帶給別人開心的心情,自己也保有很好很正向的心情。「觀功念恩」來觀察每一個人。或是「待人著想」的一個事情,仔細觀察別人觀察自己,別讓自己隨著境而轉。班長帶了如俊法師的「無觀察識」。經過學習,我們就來觀察有多少的時間處於「無觀察識」。

 

 

《四季法語》

苦樂操之在我
一旦發現我們的心,對自己是否快樂負有決定性的責任時,就會特別振奮,用很大的力度來了解自心。了解了苦樂是自己可以去造作的時候,怎麼能坐在那裡白白受苦呢?一定會行動起來,去息滅惡業、廣造善業!

 

 

● Homework:

…持誦心經,為家人及世界祈福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溫習。預習。翻開廣論聽音檔
…勤洗手,戴口罩,注意防疫
…週二-20秋線上學習歡迎參與
…週二、四、五與僧團線上共修

● 下週廣論進度~
進度:P109L4共學分六~
P112L3當勤精進供養三寶
手抄稿第六冊:P232LL1~ P265LL1
音檔:[47B]10’45″ ~ [48A]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