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分二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分二
  丙一、另發定解故稍開宣說分六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己一、總示親近軌理(華嚴九心)
                        己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
                        己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

一、                修信要透過觀功來建立:就是說練習不斷的看老師的好處,慢慢就會對老師越來越有信心,師生關係因此就會越來越好,進而對老師就會產生無比的信心。

為什麼要念恩?因為觀功生信,念恩生敬。信心跟恭敬是學習佛法很重要的東西。

觀功好像比較容易?念恩好像比較念不起來,所以需要加入一些思惟,而且不只是從這一生來看。

我們在生活中受到很多訊息的影響,而造作心的作用;就像直銷、麥當勞的東西很好吃或「堅持學習」的概念,過程很像是自我催眠,或說像洗腦!但真正的重點不是在洗腦,而是在於聽到或學習到的概念對我的生命或現實生活是不是有好處,還是沒有意義乃至於是有害的垃圾。

 

二、課程中我們一起聆聽師父的開示:

我們一起聆聽 師父的開示。 師父說一切的好處,都是善知識給的。善知識用什麼方式給我們這個恩?就是如法的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好處?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障礙。大家有感覺這是自己的障礙嗎?我們看到廣論這麼厚一本,內容好像很難懂,心裡是覺得這是自己的障礙,所以要更努力;還是覺得是 廣論寫得太難,翻譯的不好, 師父講的我聽不懂?
從師父的開示中我們聽到的一個概念:那就是錯誤的概念會障礙我們所有的學習,所以在我們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障礙時,要練習觀察我們的障礙是什麼?然後一起把它拿掉,用聽到的正確法義,聽懂了,了解以後,照著去做,一定會有好處。

 

三、師父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學習廣論:

能夠把本論告訴我們的內容正確的了解,再一步一步深入就已經足夠我們受用,而且受用不盡,那怎麼去嚐到這樣甘美的甘蔗汁呢?

        預習先看本論、先念、先聽師父的帶子。

        正聽聽到了就先做筆記摘要重點(若没法記筆記就先記在腦子中有印象)

        複習過十分鐘半小時再溫習一下,看看本論宗大師怎麼講,聽聽師父怎麼講,自己的筆記寫什麼。一次聽多久?以自己可以記得的長度為準。

        多聽幾次。

能夠這樣聽,效果會很不一樣,因為心智會變得非常利非常利。怎樣叫心智變得非常利?大家可以觀察團體的法師(像企業營或法會中),和自己對比一下,就會知道了。

 

四、我們一起看了「轉世的飛官」的影片。在無限生命裡,相不相信有一個人願意一生一生都為我們回來,教導我們?

       —        我們是不是有觀察過自己,自己有没有善根?我們跟師父又有怎樣的關係?從開始學廣論,我們是不是以前可能就跟師父學過了呢?

 

師父教我們生活當中要儘量簡化,把主要的精力集中擺在學廣論上頭,這樣,我們在心靈、工作及家庭上會有一個可以依憑的準確取捨,自然而然所有事情都會變得非常有效率,這樣就可以得到真正好處。

14秋090本周進度:

廣論進度: P35LL1 第二加行 ~ P36L9 修行解脫之師

【科判】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廣論原文】

第二加行親近軌理者。如《尊重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勵觀彼及彼,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長。」總之應勵力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作所喜者,謂有三門,供獻財物,身語承事,如教修行。如是亦如莊嚴經論云:「由諸供事及承事,修行親近善知識。」又云:「堅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歡喜。」
其中初者,如《五十頌》云:「恆以諸難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師,況諸動資財。」又云:「此供施即成,恆供一切佛,此是福資糧,從糧得成就。」復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惡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長喜樂於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則無違犯。」此與《五十頌》所說符順,如云:「欲求無盡性,如如少可意,即應以彼彼,勝妙供尊長。」此復若就學者方面,以是最勝集資糧故,實應如是。就師方面,則必須一,不顧利養。霞惹瓦云:「愛樂修行,於財供養,全無顧著,說為尊重,與此相違,非是修行解脫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