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小

課程名稱: 觀功念恩(七)

課程目標: 數思圓滿德相知識–任何境界都不應觀過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那麼既然現在我們這個教授,是阿底峽尊者傳過來的,我們就看看我們傳下來的祖師他是怎麼做的。說阿底峽尊者持的中觀見,這是最究竟的,那麼他的老師當中最重要的金洲大師持的唯識見,真正算起來弟子的見高過老師,欸!但是對於大乘道的次第及菩提心,這個卻是阿底峽尊者跟金洲大師學的。所以結果他把金洲大師,不但跟他所學,做他老師,而且老師當中最尊重的,這樣,這是很典型的例子。

 

從這個例子當中我們也可以說觀功、觀過哦!假定我們看見了這個事實,從好的方面去看,我們就說:啊!這個大善知識,佛菩薩示現給我們看,我們應該學!假定從壞的地方去看的話,你會覺得這不是矛盾嗎?一方面嘛你說老師是佛;一方面嘛這個老師明明是持的見解不如弟子,怎麼怎麼是佛呢?這不是處處矛盾?所以說你如果要挑毛病的話,不用你來挑,我也曉得這個本身一定有毛病的,豈但是祖師,佛菩薩、佛祖師,我們說信佛的,佛說呢?佛說有無限的神力、有無限的什麼、有無限的慈悲,有無限的智慧,照理說他是一個完人哪,結果佛的家人統統被人家殺光了,被琉璃大王統統殺光了,你說佛的慈悲他怎麼不去救他啊?他沒慈悲。你說佛有神力,被人家殺掉了,他那個神力到哪裡去了?你說有這智慧懂得怎麼解決問題,他怎麼沒有解決?那個佛還有用嗎?你會不會這樣想?所以我們真的要找他毛病的話,不用你找啊,我也曉得,清楚不清楚?

 

我是隨便舉一個例子,說我們平常很容易在這個地方犯這個毛病。所以換句話說,當透過我們的染污識去看的話,你實在是雞蛋裡挑骨頭,我覺得佛法裡邊哪,你雞蛋本身就變成功骨頭了,不用你去挑。實際上這個情況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的善根不夠,把這種莫名其妙的,我們不相信一切的這種,就是我們潛意識裡最腐敗的一個東西,必須要透過這淨信,我們儘量地從好的地方去增長,然後呢照著他的方法一步一步漸次地能夠改善。

 

那麼這個道理說完了,後面有一句話在座每一個人都用得上,好像這地方的提示是說我們要尊重師長,實際上真正的要信心,要信三寶。對我們來說,除了自己的老師,一般來說自己的老師對他容易生信心、容易尊重,可是我們的同學就不大容易,是吧!這一點我們慢慢地要學,我們務必在我們的周圍不斷地練習,這樣的話,你不管觸境逢緣遇見了,我們就練習儘量地想辦法去看人家的功德。經過你不斷地這樣努力練習以後的話,漸漸這個心就增勝了,這樣,這一點對我們是非常重要!那麼為了要去看,所以我們自然就要用佛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其實這個時候,已漸漸開始什麼?拿佛告訴我們的,佛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法嘛,拿了法來淨化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說這個信本身,一方面你必須信了以後,去接受它;還一方面你開始接受漸次不斷地練習的話,你自己的淨信心也會不斷地改善、不斷地提升,修行本來就是、本來就是這樣一件事情,本來就是我們拿著正確的方法不斷地在內心當中去練習,漸次地改善。

 

所以這本「朗忍」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可貴之處,它一方面這個內涵前面說過的,兩大車軌、修行次第,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有了這麼好的法,我們要隨分隨力要去學啊,照著去做啊!這是一開頭給我們最好的教誡。那為了要去學,所以我們想辦法讓我們面對的這個環境……。因此在這個地方講的,不但是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同學,乃至於我們很廣泛地對我們所有對的境,儘量地依法,然後對我們有利的那一面,如法的對我們有利的那一面去增長它。好,那麼今天就到這個地方為止。

 

 

我們講到道的根本親近善知識當中,前面善知識的相,學者的相,然後應該如何親近。如何親近當中第一是總的,意樂、加行當中意樂部分是總的,這個講過。然後呢,第二修信,那麼昨天把修信的那一部分講了一部分,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重新再仔細地想一想:要修那個信,有一樣非常重要─深忍,怎麼樣使得我們能夠對於所信的,現在是三寶、四諦等,產生深忍,那個是必須要勝解。所以要去多聞,聽懂了以後,自己去思惟:怎麼才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有利;反過來,什麼是對自己有害、對別人有害。我們經過了這樣的抉擇以後,我們自然了解到,真的要做的是觀功,那麼這樣才可以策發我們的淨信,下面還要念恩。

 

所以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則,這一點如果能夠把握得住的話,下面容易辦─觀功念恩。當然現在說把師長看成佛,退一百步,最差的一個條件來說,那麼記牢一個原則:他是不是佛,沒有關係,我要成佛,真的。當你了解了這一點你就好辦了,你不信佛當然算了,你信了佛,想成佛那是必須要的條件。那麼加上我們昨天已經說的,我們現在的凡夫,根本是染污的心識當中,透過我們這一種染污的習慣去看,那佛來我們也看不見。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我們反覆地理解的話,這個概念自然生起。那生起來了以後夠不夠?不夠,那要去思惟。

 

所以我想我們在座的同學,大家有共同的經驗,我們在經過了討論,自己的觀察,經過討論,這個理路很明顯。但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非常地強,所以說煩惱或者是煩惱很盛,或者又放逸,講的時候有,講過了以後又不行。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當然聽講,討論完了以後,有空的時候還要把這個道理多去思惟,那後面會非常詳細地告訴我們。那麼當我們能夠這樣去做,那自然而然這效果就產生,所以說親近知識、聽聞正法,下面─如理思惟。那麼我們現在繼續看,翻三十四頁,說: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前面的一再說,他的功德很大,增上,是已是遠超過我,可是如果我們不就他的功德方面去看,看他小小的過失的話,那他功德就看不見了;反過來,正反兩方面,這樣。那麼現在哪怕你跟著他只要聽一個偈子,只聽過一次,講得很簡單,而真實的他又犯戒,這麼大的錯誤,你還是應該觀他的功德,而不要觀過。那最後的所謂「悉無差別」,就是照剛才說的,因為我要成佛,這最最重要的!

 

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是不是你希望離苦得樂?其實我們真正看,所以我們平常的時候看人家的過失等等的話,還是真正的中心還是自己在離苦得樂,所以目的是共同的,不幸的呢,就是以前我們愚癡,我們顛倒,把事情看反了。所以這個才是最最遺憾的、最可惜的,明明我們要離苦得樂,可是我們不懂得訣竅,隨順著我們無始以來的這個無明,還以為自己很正確,那傷害了自己,這點我們了解。所以下面呢,引經論上面來說明,說: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

那這個道理就很清楚了,如果我們了解了,我們如法地去依止自己的師長,這樣,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善法自己就增長,我們的惡法惡業自然就減少。這個真正來說,只有對自己的利益,完全從自己的利益方面去看。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自己的親教師─親教師就是和尚,對於一般出家人,親教師一個,譬如說你出家跟著一個師父,那就是你的親教師。下面的就阿闍黎,阿闍黎叫依止師。阿闍黎那佛法裡邊就有五種,譬如說我們剃度的時候,除了和尚以外,自己的所謂我們稱他為師父以外,另外還有一個,那就是阿闍黎,那就是剃髮阿闍黎;後面我們還有授經阿闍黎、依止阿闍黎,那這有好幾個,這樣。那麼不管他知識很廣博,或者並不是;或者有智慧了解得很多,或者不是;或者戒很清淨,或者不是,你要嘛不依他,不依他可以,《廣論》上面很清楚告訴我們:你可以自己選,等到你一旦選定了以後,那你就得非依不可,因為本來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他特別、特別這個傳承裡邊,告訴我們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你寧願慢慢地來,這個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那麼所以說:

 

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都把他看成是佛,你對佛是怎麼樣的,那麼對於自己的這個和尚,也應該如此。還有,對於依止的阿闍黎,你可以不依止他呀,這本來是我們自己選的。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那我們就看: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就是這個!我們到這裡來不是要淨罪、集資嗎?要!現在你要淨罪,最好的就依止你的和尚、阿闍黎。你不是要集聚資糧嗎?你要集聚資糧最好的就依止他。你不是信佛嗎?那佛親口講的,在經裡面講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

 

如是思已,

了解了這個,

 

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

那我們就很至誠恭敬地、非常歡喜地,對師長的教誡,好的跟著他、不好的我們不要去做。這個是《寶雲經》,下面又引一個經: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

說這個經上面也說,這個「長者」就是佛稱呼問者、這個長者,說這個菩薩,現在我們都是要學大乘的人,要想學佛,所以要求這個聖教,從讀誦、聽聞、受持開始。那麼要做的內容,無非是八萬四千法門,攝起來就是六度萬行,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凡這些相應的,總是這些都是什麼?求菩薩道的資糧。所以從我們下腳的第一步,從資糧,到一步一步進入,乃至於只聽最簡單的一四句偈─就是最簡單的,通常印度一四句偈三十二個字,四句,像我們譬如說四句,五個字一句的、七個字一句的,或者八個字一句的,但是裡邊有一些完整的一個佛法的概念,那我們如果從他只聽這個,我們就要如法地尊重依止。下面說:

 

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那佛陀親自講,說哪怕你聽得這麼少,那麼隨他用多少「名句文身」,就是解釋的文字,那假如是一句當中有多少字,那麼每一個字、每一個句也要這麼多劫。譬如說如果講一個字當作一劫的話,那三十二個字就要三十二劫,我們就要應該這麼長的時間當中,「無諂」是什麼?就是從心裡邊、內心當中要去做。那我們有的時候,表面上做得很好,心裡面,對不起,不是那麼回事,那個沒有用!我們從心底裡邊要去這樣,「一切種」是最最從內心當中盡心盡力地去供養、承事,這樣。以這樣的供養,還不能圓滿,換句話說,從他那裡受的那個法恩,要這樣去報答都報答不完,何況是非法!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那麼總之一句話,前面大師告訴我們應該有的理念,用經論上面種種的證成,那麼無非是從這地方讓我們去思惟、觀察那知識的功德,由於真正的思惟、觀察,我們就可以生起這個淨信心來。

 

那麼昨天我們已經談過了,師長方面容易,在這裡我們要勉勵、互相勉勵,同學之間,這個非常重要啊!我們儘可能地同學之間也去思惟、觀察。不是我們要學佛嗎?佛看一切眾生,要救一切眾生,或者是從這地方去看。或者把一切眾生看成什麼?說是這個成佛像菩提樹一樣,那個菩提樹是不是要用來灌溉?那個眾生就是悲水。換句話說,一切的那個流落在世間煩惱很盛做種種壞事的那些眾生,我們應該以大悲心去看待。由於這些煩惱很盛,拿我們現在來說,專門做壞事的,那我們能夠對他有悲心,因為我們在他身上才談得到有悲心。有了悲心成就我們自己的菩提,就像我們自己是一個菩提樹一樣,經過了那個悲心的灌溉,這個菩提樹就長出成功一個菩提樹王。

 

那現在是十惡不赦的這些人,我們對他們尚且感覺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功德,那何況現在我們大家共同學佛的同學,大家都是出家僧伽,我們反而把他看成功過失的,那豈不是我們顛倒嗎?這樣。所以我們不管順推、反推,能夠從功德那一方面去看,那策發我們的淨信。因為我們的淨心我們自己提升,因為我們自己提升,然後別人也受用,結果是自、他都得利益。所以在這裡面,我們平常非常強調:我們入門的第一步─觀功念恩。

 

所以平常有人把它輕鬆一點就說笑話,說這個觀家有弟兄三個,一個叫觀過念怨是老大,這樣,一個是觀功念恩是老么,中間的什麼?觀光。什麼叫觀光?那無所謂觀功,無所謂觀過了,反正當作沒有什麼事情一樣。那我們要選,這第一個觀過,對我們是絕對有害;中間那個觀光,你也無所謂好壞的話,那是輕鬆一點可以,但是這個還是浪費生命;對我們真正有用的應該是採取後面那個。也就是說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都是採取那個前面那種,這個是對我們絕對有害的,就這樣。那我們想辦法漸漸地轉變過來,轉變功成後者,那這樣的話才是我們學佛的佛弟子。那麼這個就是我們這個內心,這個就是意樂方面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