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秋週五班2020 0724課程內容與總結
● 海報:不即不離,又遠又近。
● 桌牌:修師所喜,斷除不喜。師長所歡喜的,努力;不歡喜的,去斷除

 

● 3分鐘護1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hMoLnatf4

 

【祖師傳】無著菩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k0M1rCDGs
無著菩薩精進修行十二年,三次考驗,最後能親見彌勒菩薩的關鍵是什麼呢? 圓滿聽受了慈氏五論,從兜率內院回到人間的無著菩薩,又有哪些利生功德?本集祖師傳,聽法師為您道來!

 

 

 

● 科判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丁一、所依善知識之相
丁二、能依學者之相
丁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
戊一、意樂親近軌理
戊二、加行親近軌理
丁四、依止勝利
丁五、未依過患
丁六、攝彼等義

 

 

 

● 廣論原文:P36LL3 ~ P38L3

  第三者,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如是親近時,亦如莊嚴經論云:「為受法分具功德,親近知識非為財。」是須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云:「差《阿難陀》為大師侍者時,謂若不持大師不著之衣、不食大師之餘食、許一切時至大師前,則當侍奉承事大師。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誨未來補特伽羅。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親近幾時者,如《博朵瓦》云:「有一來者是加我擔,若去一二,是擔減少,然住餘處亦不能成,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

丁四、依止勝利
第四、親近勝利者。近諸佛位諸佛歡喜,終不缺離大善知識,不隨惡趣,惡業煩惱悉不能勝,終不違越菩薩所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義,承事師故意樂加行悉獲善業,作自他利資糧圓滿。如是亦如華嚴經云:「善男子!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正所攝受,不墮惡趣。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思念者,則不違越菩薩學處。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守護者,勝出世問。若諸菩薩承事供養善知識者,於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諸菩薩為善知識所攝持者,諸業煩惱難以取勝。」又云:「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善知識所有教誡,諸佛世尊心正歡喜。若諸菩薩於善知識所有言教安住無違,近一切智。於善知識言教無疑,則能近於諸善知識。作意不捨善知識者,一切利義悉能成辦。」

 

 

 

★聽帶研討★

是文:原文『是須於一遠近適中經久修習。』為什麼要遠近適中?要親近善知識不是要像侍者在身邊,隨時可以聽法嗎?
班長:師父說阿難想到佛陀身邊學習公案,那個就是阿難的遠近適中,達賴喇嘛尊者說,你們看到我都想要接近我,覺得我是很有修行的人,而且還說我是菩薩,可是如果你來我身邊跟我住三天,你就會覺得我只不過是一個糟老頭而已!法王說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
你真的要跟善知識學,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是非常重要的,適當的距離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是跟我們個人的條件有很大的關係的。
不只要遠近適中,還要經久修習,遠近適中包含時間還有距離、親近的頻率。

原文『我等於法全不計較,雖少許茶,悉計高低,謂師心中愛不愛念,此是心內腐爛之相。』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到我們常會這樣,我們會很喜歡法師來上課,特別是自己很景仰的法師,我們喜歡聽法師講法,可是還有另外一種法師要離開時,我們會想跟法師拍照,拍照時想要法師離自己近一點,這有點像謂師心中愛不愛念,請問我們希望法師帶來給我們的是什麼?可是我們心裡計較的好像是拍照的時候,我們能夠離法師多近,我們不一定能掌握生活中或學習的時候,心裡面真正要的是什麼,並不一定那麼清楚。

班長:補特伽羅=所有的有情(P.23 LL1住性數取趣=補特伽羅)

【師父說這句話對我們現在很重要】
【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
下面這句話對我們現在很重要!那麼不過這個它是特別在西藏,在我們這裡,我們有一個認識,在正法的時候,那些善知識固然是佛,這個弟子也都是有大善根的人,所以這種情況不大會發生。在末法的時候,弟子固然是差,老師十全十美的樣子,樣子也不大容易找。我特別說「樣子」,為什麼?老師還是有佛菩薩來的,但是這個佛菩薩來的,佛菩薩之所以來,一定跟緣起相順的。我們平常想像當中,啊!佛菩薩示現,好像他扮一個樣子,錯了!佛菩薩示現,一定要順著緣起示現,這個我們要懂得的。是佛菩薩示現,但是你是一個渾身凡夫相,那個佛菩薩示現那個相的話也就是渾身凡夫,比你好一點,這我們要懂得。所以那個時候這佛菩薩開起口來也是會說錯的,做起事情來是做錯的。那是—真正的原因啊,就是跟這個我們這個染污之業相應,我們要了解這一點,這個概念很重要!
這種情況之下,欸!是,除了佛菩薩示現,還有呢?的的確確是比我們高明一點師長,這種人也是有的。那這種人的話,的確他有很多錯誤的地方,那麼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要我們的智慧去辨別,他下面就告訴我們這一點。

班長:我們找老師,好像覺得老師不是佛。如俊法師在僧團裡是號稱專門給別人挫折的人,同梯的法師也都很厲害,但是大家都說如俊法師太厲害了,如俊法師有一次跟另一位法師一起去上課,如俊法師沒帶任何資料,因為他已經將資料背起來了,另一位法師聽到就感覺很挫折。如俊法師剛開始學法的時候,雖然心裡非常景仰師父,但心裡也認為師父只比他厲害一點點,覺得稍微努力就能到達師父的等級,過了三個月,觀察一下,還是差師父一點點,就繼續努力,但還是差師父一點點,他又繼續努力….,後來他發現,師父其實是故意的。
善知識在教學生的時候會契機,因為每一個人的條件不一樣,所以會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像師父教導如俊法師用的是這種方式,讓他有一個可以往上的目標,產生這種心態,慢慢學上來。又比方說師父對在家居士非常好,但是對法師的教誡就非常地嚴厲。

Q、師父說:『佛菩薩示現,一定要順著緣起示現』,如果你是一個渾身凡夫相,請問佛菩薩要示現什麼相呢?這件事對我們的學習、生活來說有什麼可以觀察的?或是佛菩薩跟著緣起示現這件事,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彥桓:作事會有戰略跟戰術,戰略是大方向(有教無類),戰術(因材施教),佛菩薩會照著跟你相近的頻率及因緣來示現,他會設定一個短期目標,讓你跟的上,不會讓你跟不上而放棄。

班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裡有一段,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婦女身…童男童女身….,這段話很厲害,同樣的屬性我們才會講一樣的話。
《華嚴經》或《大般若經》經文內說佛陀放光,別的世界的菩薩們都會看到而來聚集,可是地球上的有情卻沒有記錄說有看到….
我們要讓人家來教我們,或是我們要去學習,一定要有一個階梯可以上去,一步一步的往上去。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舉個例子,
團體有學習二十幾年的廣論班同學,他跟老師抱怨,那個誰誰誰,學習了那麼久,都不會改,每次跟他合作都是這樣子,弄的大家都是人仰馬翻,抱怨連連,沒有辦法跟他一起共事了,十幾年來都是這樣子。
老師聽他說完了後說,這位居士,你好像這十幾年來,對這個人的觀念都沒有變耶。

Q:我們在生活裡面會碰到很多人,請問你覺得那個人你看不順眼,然後他每天都會一直在你面前晃來晃去讓你不順眼,是他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老板他每次都叮我,是他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玉州:那個老板就是真正的佛菩薩,或許他就是佛菩薩化身來幫你除業障或讓你學到一些東西。舉例做義工是件好事,每個人都是很高興發心來做義工,當然有些次第,大家都會很努力想怎樣把這些事很快的完成,但是因為團體人數眾多就會有不同的意見,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意見最好,也是想趕快把這件事完成,所以做義工時可能會與別人產生爭執,這件事還是可以完成,就會覺得拖很久,回家以後心情可能會覺得很鬱卒,做義工原來要賺的,結果賺了一堆氣回來,這事就會打亂做義工的心志,師父其實是希望我們去磨練這顆心,讓我們去做義工,修行了很久但是真正去做義工,面對眾生相的時候,你才會知道修持的好不好,不同的人,順生緣起,每個人都有可以學習的,每個人可能都是菩薩,看你有沒有那個緣起。

班長:我們做義工會碰到的那群人,在修行上我們是比較相近的level
,我們現在廣論班上課一起聽帶也是較接近的level。師父說,『那是—真正的原因啊,就是跟這個我們這個染污之業相應。』今天會坐在這裡,你的對面是誰,你的朋友是誰,都跟所我們造的業有關係,都有前因後果。仔細聽師父每段開示都有業果的內涵在裡面,為什麼師父說我們不要抱怨,要觀功念恩,因為你今天會碰到這樣子不如意的狀態,很可能是你以前種下會讓今天這個不如意的因。
佛法要讓你弄清楚,所有的事情都是你自己造來的,當你想通了這件事情以後,例如抱怨今天這個菜炒的很難吃,到底是誰炒的時候,當你發現這盤很難吃的菜是自己炒的時候,你就會慢慢把它吞下去,或安靜的把它倒進垃圾桶裡。
碰到誰來教我們,你會看到他的樣子好像不是十全十美,你要想一下,我的條件就是這樣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師父說敦巴尊者、大瑜伽師、阿蘭若師公案】
《阿底峽尊者傳記》上面,有這麼一段公案。親近阿底峽尊者的這個人非常多,從印度到西藏,印度尤其多,西藏後來有主要的幾個。那個最主要的西藏有三個,一個敦巴尊者,一個叫大瑜伽師,一個叫阿蘭若師。那麼,這個前兩個都是在家人,都是在家人,一生都在侍候他老師。阿蘭若師是個修行人,他一心一開頭跑得去求那個老師,然後呢得到了法,一直在修行,所以叫阿蘭若(阿蘭若就是寂靜處),一直在修行。到最後他老師走了以後,他自己很嘆息地說了一句話:「唉!我們師兄弟幾個,他們兩個一天到晚跟在老師面前,從上面的嘴巴一直忙到那個地方,忙到腳底。唉,好像一點修行的時間都沒有;我呢,這跑得來就聽老師講法,講完了去修行。結果成就啊,我遠遠不如他們兩個!」
這段公案,你們好好的去看。現在我們很多人覺得,懂得了一點點,自己關起門來去閉關去自修,不要說你沒有聽懂,你聽懂了,這樣去修都成就不一定高。越要向上爬,越是這個樣。

班長: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且師父說,『越要向上爬,越是這個樣』
瑞妤:①比較多要忙的事,較多對境練習的機會。②較常親近師長,可以在他身邊學習,就像看動物圖片不如直接去動物園看動物。
前軒:如學詠春做譬喻,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師承很重要,師父很厲害教出來的徒弟應該也很厲害,像葉問的徒弟李小龍..等,若自己去修行可能沒有繼承到師父的武功和經驗。
班長:請問我們修行或學習在學什麼東西?請問修行這件事情是在調整什麼?(答:內心)。
請問心在什麼時候它會被調整?(答:對境的時候)。
請問什麼叫對境的時候調整內心?你碰到一個狀況的時候,你心裡面它跑出來的是什麼,然後你看它是對還是不對,那我是要依照對的去做,還是不對的去做,那個時候才有調整的空間。
為什麼我在老師的旁邊就會較有機會對境練習?我在公司工作也有很多境啊!難到就不能對境練習嗎?(答:可以)。沒錯是可以的。那我也不用跟在老師身邊,侍奉老師,我就在家裡對老婆、小孩..對境練習就可以了,我也可以調整我的心啊!到底差別在哪裡?(答:調錯心)。
善知識其實在教我們的時候,第一個,善知識怎麼做我可以看,善知識在教我們的時候,我們不一定知道,如性柏法師喜歡看師父走路公案。
阿蘭若師這個公案,所謂的學習到底是什麼?修行是什麼?找到一個方法,就去修了,如師父講的住茅棚的故事。這裡說忙的好像一點修行的時間都沒有,但最後成就遠遠超過阿蘭若師?可見他真的有在修行,若是這樣,它裡面修行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對境。善知識不停的在幫我們調整,阿蘭若師他有聽懂但關起來修,成就就差一點,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學習應該到底是怎樣的?來上課研討是不是修行?聽法師講法是不是修行?如果今天有機會聽法還有機會去做義工,你覺得去做義工比較好,還是聽法比較好?(答:都好)。為什麼都好?

志鴻:學習有四個層次:1.你自己的反應 (聽法的時候知道這件事情),2.知道它,會不會 (懂不懂,測驗才知道,做義工看對不對)。3.行為改變 (你很相信它,思想變為信念,行為開始改變),4.達到績效 (改變了之後成為人生最好的角度進而離苦得樂)。

班長: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師父跟我們講的東西,它是要做出來的,請問要怎麼做出來?要去跟人家一起共事的時候做出來,你要去幫忙人家的時候做出來,在搬桌子的時候做出來,它是一個實踐,佛法是要實踐的。你聽的再懂,沒有做出來,都不算,當你跟在善知識身邊的時候,你有很多機會做出來,當你做出來不對的時候,善知識就會幫你做調整,做一次調整一次,所以會快的原因。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去善知識身邊學習,有人可能去了第二天就掛點。
佛法是要實踐出來的,為什麼不在公司或家裡實踐就好了?有什麼不一樣?

彥桓:修行是修生活,學習佛法、理論,最後要用生命去實踐、驗證,我們才會有辦法真正得到,為什麼跟著師父身邊去侍奉他,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內化成我們自己身上的東西,但是如果只是去聽到,回去反覆思考,但是卻沒有去做義工驗證,明明到這裡是要豐富我心裡的福田,但卻因為每個人的想法、做法不一樣,內心卻得到一堆煩惱回家,其實這不是我們要的,所以還是要用我們的生命去實踐才會得到真正的佛法。

班長:上場之前需要練,義工就是練基本動作,場上很殘酷,境界很大。例如在這說吃蔬食與公司說吃蔬食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這群人在一起學習,大家在一些地方有共同的概念了,對這個有點認同了,所以即便做義工時會有很多鏗鏗鏮鏮,可是那個鏗鏗鏮鏮比外面炮彈四射要輕微很多了。練練練練,喔,原來師父講的是這樣,我要怎樣去跟人家溝通,我要怎麼去聽人家說話,喔,原來是這個樣子,再去外面試一下,我們的功夫就這樣慢慢越練越強。
就像如華法師說的,我們這些學到的東西一定要可以用出來,如果用不出來,你怎麼會感受到快樂、好處,這樣你學這些東西有什麼意思?所以我們心裡一定要想,這些東西是可以用出來的,我們現在要補的只是找方法把它練出來。

 

 

 

● 善行小點滴:

靜如:最近搬家,有很多用不到的東西,剛好有位鄰居有在做資源回收,就將東西給他,聽起來像是我做善行,事實上也是他做善行,因為他幫我處理了那些東西,並且可以再回收再利用,是很好的一件事。
家萍:分享蘋果給同學。
是文:搭車上台北,下車時發現應該是司機的雨傘掉在階梯上,因為擔心天色較暗,有人急著下車就會絆倒,可能會受傷,所以我就順手把它拿起來還給司機。
婉真:上班的時候有機會就會幫助別人,教別人操作TOCC,幫警衛顧大門,後來發現大廳的事情我全部都會了,就能讓社工就輕鬆了一點。
志鴻:參加課務組的義工,非常隨喜欣儀師姊,我們有困難她馬上就會幫忙我,也隨喜資深師姊的工作效率,大家合作很快就將事項完成,另外上次在場勘的時候,我們在確認時間牌的位置,後來選擇坐在樓上,這時靜芬師姊就來關懷,跟我們說在樓上坐久了可能會不舒服,很隨喜靜芬師姊利他的心,真的值得我好好學習。
俊沐:真的覺得大家有機會要去聽泰政分享的黑膠音樂,因為音樂可以讓人快樂,那天在聽音樂的時候把眼睛閉起來,感覺就像是在現場聽的一樣,泰政分享黑膠會留著泛音,CD就沒有,泛音會跟你身體的頻率共振,聽到讓你的身體會浮起來一般,只有兩個喇叭,但是就好像鳳飛飛站在中央唱歌給你聽,非常感謝泰政讓我大開眼界。

 

 

● 點亮快樂一日營,營隊宣導。

8/15 明新科技大學
報名期間:6.24(三)~7.26(日)
幸福快樂,一點就亮。
點亮快樂,Go! Go! Go!

 

● 福智佛教基金會愛心碼0606

捐發票做愛心,發票捐贈愛心碼0606,您的發票將可直接捐贈給福智佛教
基金會,用以維持我們的學習環境,包括教室的租金,水電費等開銷。

 

 

● Homework:

…持誦心經,為家人及世界祈福
19秋263誦念心經&密集嘛共業計畫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b4Mw6YMH3oryLBGo8q411ZaquXx_yatOhGgu2JYVERU/edit#gid=0
…邀請家人朋友一起來線上上課
…觀功念恩,多作好事,多說好話
…勤洗手,戴口罩,注意防疫
…下次進度
廣論進度:P38L3 不可思議秘密經 ~ P39L3 一切略略親近悉無所成
http://www.mylamrim.org/?p=22175
手抄稿第三冊 P139L7 ~ P161L3
音檔:20B21’17” ~21B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