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自我感覺良好

桌牌:身業: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語業: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

 

 

  • 喻 【《我們是一家人!》】

家庭生活之中難免會有些搞笑或是讓人火大的對話出現,影片裡,聽到家庭的媽媽、爸爸、阿嬤、阿公、小孩一些經典的台詞,例如三催四請的叫家人吃飯,就說『現在是怎樣, 要我進去請你們出來是不是?』、『不吃飯, 要去當神仙?』,例如有人洗澡太久,就發飆的說『掉到馬桶裡?』,又如忙碌家事,會不滿的說『阿是不會幫忙一下哦!』,在小孩出門,也習慣叨唸『要出去幹嘛!』…

Q : 家人說話都這麼「直接」嗎?類似的場景也在我家發生嗎?

美玲:影片這家人講的話,經常是有些家裡的一種溝通言語有時用詞是比較尖銳,如媽媽叫小孩吃飯時,小孩只顧打電動,或要小幫忙打掃,小孩也不理會,這時的媽媽就會碎碎念。雖然我們家沒有完全像這樣的情況,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有時候覺得這是媽媽自己的問題,也許沒有將小孩教導好,所以不能完全怪小孩不好。

金隆:以前我媽媽在煮完飯後,也是要一而再的喊吃飯,大家才會過來吃飯,我太太也是一樣,要我們吃飯也都要三催四請,有時候我女兒還會覺得不耐煩,所以當媽媽的感受應該會比較深刻。

啟中:我太太及小孩在沒有學廣論之前,也是會有影片中演的那些對話,她們學了廣論之後,那些情況都沒有了,我在家裡是老爺,很多家事都是太太及小孩幫忙做,我看到她們這樣的變化,我也就去參加企業營,然後跟著學廣論,我覺得學廣論蠻不錯的,可以修改很多行為。

巧君:我以前是虎媽,會要求小孩該怎樣,到了小孩國中之後,工作也比較忙,就漸漸放牛吃草,不想再逼他們做什麼,所有家事通常是我跟先生做好,希望小孩長大之後能知道父母的辛苦吃飯時,妹妹會比較早出來,哥哥會打玩電動才出來,有時候他們玩電動滑手機,我也會唸他們,擔心他們這樣下去會影響功課

正祥:在家裡我是扮演調解太太及小孩的角色,小時候我也沒有要求自己,所以也不會去要求小孩,家裡要吃的東西,我習慣先準備好,不用小孩來幫忙,我是過來人 ,不會拘泥小孩的課業要怎樣,他們想念書自然會唸得很好。來這邊學習,最大好處是可以修忍辱,有助於處理生活上及工作上的事物

家庭是一個特別地方,因為可以放鬆,就會把一些界限拿掉,有時候對家庭成員的喜怒哀樂 ,會反應得非強烈尖銳,但這也是觀察心理狀態一個很好環境,我們造業都是貪嗔癡所引起的煩惱,在這影片裡沒有去強調是粗惡語或離間語引起對方的不舒服,而是提醒我們,所有的造業都是自己的作意,接下來十惡業要學習的貪欲瞋心邪見等意業,就是要探討我們心理作意的狀態。

◆在我們沒有學習之前,不知道調伏內心,行為直接由身語意展現出來,說出來的話有時會較尖銳,經過學習之後,會練習去調伏內心,展現的行為也跟著改變,這是有學習與沒有學習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如俊法師告訴我們,廣論是濁世的蓮花池。

 

 

 

 

 

【科判】

【表六】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

辛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

庚二、習近後世安樂方便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

辛二、一切善樂所有根本發深忍信

壬 一、思總業果

癸一、正明思總之理

癸二、分別思惟

壬二 思別業果

壬三 思已正行進止之理

 

 

【廣論原文】

貪欲。事者,謂屬他財產。意樂分三,想者謂於彼事作彼事想,煩惱者謂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欲令屬我。加行者謂於所思義,正發進趣。究竟者說於彼事,定期屬已謂念其財等願成我有。此中貪心圓滿,須具五相,一有耽著心,謂於自財所,二有貪婪心,謂樂積財物,三有饕餮心,謂於屬他資財等事,計為華好深生愛味,四有謀略心,謂作是念,凡彼所有何當屬我,五有覆蔽心,謂由貪欲不覺羞恥,不知過患及與出離。若此五心,隨缺一種,貪欲心相即非圓滿,《瑜伽師地論》中,於十不善,俱說加行。又非圓滿貪欲之理者,謂作是念,云何當能令其家主,成我僕使,如我所欲。又於其妻子等及飲食等,諸資身具,亦如是思。又作是念云何當能令他知我,少欲遠離,勇猛精進,具足多聞,成施性等。又作是念,云何當能令諸國王及諸商主,四眾弟子,供事於我,得衣食等。又作是念起如是欲,云何令我當生天上,天妙五欲以為遊戲,當生猛利,徧入世界,乃至願生他化自在。又於父母妻子僕,等同梵行者,所有資具,發欲得者,亦是貪欲。
瞋恚心中。事想煩惱,如粗惡語。等起者,樂打等欲,云何令其遭殺遭縛,若由他緣,或自任運耗失財產。加行者即於所思而起加行。究竟者謂於打等,期心決定或已斷決。此亦有五,全則圓滿,缺則非圓。謂具五心,一有憎惡心,謂於能損害相,隨法分別故,二有不堪耐心,謂於不饒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謂於不饒益數數非理思惟隨念故,四有謀略心,謂作是念何當捶撻,何當殺害,五有覆蔽心,謂於瞋恚不覺羞恥,不知過患,及與出離。僅成損害心者,謂作是念彼於我所,已作正作,諸無義事,故我於彼當作無義。盡其所有幾許思惟,爾許一切皆損害心,如是願他現法,喪失親屬資財及善法等,及願後法往惡趣中,亦是損心。
邪見。事者,謂實有義。意樂分三,想者謂於所謗義,作諦實想。煩惱者謂三毒隨一。等起者謂樂誹謗欲。加行者即於所思策發加行,此復有四,謂謗因,果,作用,有事。誹謗因者謂云無有妙惡行等。誹謗果者謂云無有彼二異熟。誹謗作用分三,誹謗殖種持種作用者,謂云無有若父若母,誹謗往來作用者,謂云無有前世後世,誹謗受生作用者。謂云無有化生有情。謗實有事者謂云無有阿羅漢等。究竟者謂誹謗決定。此亦由於五相圓滿,謂具五心,一有愚昧心,謂不如實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謂樂作惡故,三有越流行心,謂於諸法不如正理善觀察故,四有失壞心,謂謗無布施愛養祠祀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謂由邪見不覺羞恥,不知過患及與出離故。此五若缺,則不圓滿。雖其邪見復有所餘,然唯說此名邪見者,由此能斷一切善根,隨順諸惡隨意所行,是為一切邪見之中極重者故。其中殺生粗語瞋心,由三毒起,由瞋究竟。不與而取邪行貪欲,由三毒起,唯貪究竟。妄言離間及諸綺語,發起究竟,俱由三毒。邪見由其三毒發起,唯痴究竟。此等之中,思唯是業而非業道,身語所有七支是業亦是業道,思行處故。貪欲等三業道非業。

 

 

 

【消 文】

第八個惡業是貪欲。事相是貪的內容是屬於他人的財產。意樂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 想是想貪的東西,知道隸屬於別人。煩惱是因任何一項三毒煩惱而動念。等起是想把他人的財產據為己有的企圖。加行是內心當中反覆想著怎麼去得到它。究竟是對他人財物,生起「我一定要得到它」的心裡,一旦起了決心要將他人財物收歸己有,即究竟完成了貪欲業。如果又具足下列五種心相,是為貪欲心圓滿(1) 耽著心,對自己已擁有的財物耽著難捨。(2) 貪婪心,喜歡積聚財物,已經有了,還希望擁有更多。(3) 饕餮心,覬覦他人財物,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較好,內心對之貪愛、放不下。(4) 謀略心,設想如何付諸行動,才能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5) 覆蔽心,被貪欲煩惱蒙蔽而不覺得羞恥,不知貪欲的過患,也不願出離。具足上述五心,就算貪心圓滿;五心當中任缺一種,就不算圓滿具足十惡業中的貪欲心,只是一般的貪欲。《瑜伽師地論》中,針對十不善業,都說了加行罪;即便如貪欲是意業,但因反覆去想而增長貪心,這就是造作,也算加行罪。下面舉出幾種例子,雖然並不算貪欲圓滿,但基本上都還是貪欲心。譬如,心裡想著:希望別家主人成為自己的奴僕,受自己使喚;別人的妻子、飲食、用具等,希望能納為自己的資產所有;又如希望別人知道,自己有少欲知足、遠離塵囂、勇猛精進、具足多聞、性好施捨等美德,以便獲得更多名聞利養;希望得到國王、商主、四眾弟子的恭敬承事,以便獲得更多衣食等供養;希望將來轉生天界,成為大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遍入天等,享受五欲妙樂;又如希望同修梵行者的父母、妻子、僕人等所有資具,都能歸己所用;這些想法都是貪欲心使然。

 第九個惡業是瞋恚。事相是瞋恚的對象和粗惡語相同,是能引發恚惱的有情。意樂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想和 煩惱,亦同粗惡語者,「想」是想要傷害他人;「煩惱」是三毒隨一。等起是內心有想要打罵、傷害他人的欲望;或者希望他人被殺害、被繫縛,或因其他因緣而遭到災難或損失財物等不幸。加行是反覆思惟要如何來傷害對方。究竟是對打罵、報復、傷害等方式,內心做出決定,或者已經確定要傷害對方,一旦心意已決,即究竟完成了瞋恚業。

瞋恚心也有五種心相,若五種心相都具足了,就是瞋心圓滿,如果有所欠缺,瞋心就不圓滿。

這五心是:(1) 憎惡心,就是認為他人對不起自己或損害自己,隨不同情況而生起不同程度的憎恨。(2) 不堪耐心,對於自己所受到的傷害不能原諒,也無法忍受。(3) 怨恨心,反覆思惟他人對自己的傷害,非理作意後不斷増長內心怨恨。(4) 謀略心,就是開始動腦筋,想辦法要如何去傷害對方;或者一種樂見對方受到傷害的心理。(5) 覆蔽心,對自己的瞋恚心不覺得羞恥,不知道瞋恚的過患,也不願出離。如果不具足瞋恚心圓滿的五相,就僅僅成為損害心。例如,想到對方曾經作過、或者正作了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所以決定以牙還牙;類似的念頭不論深淺如何,都算損害心。另外,像希望他人這一世將喪失親眷、財物、以及接觸善法的機會,或者來生會墮入惡趣受苦的想法,都是損害心。

第十個惡業是邪見。事相是對真實、有意義的事,去否定它。在十惡業中的邪見,特別指斷見,如否定業果、三寶、前後世等。意樂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 想是指對於所誹謗的事,執為真實不虛。煩惱是因任何一項三毒而動念。等起是心裡有喜愛誹謗的欲念。加行就是把誹謗的欲念化作實際的行動。誹謗的內容又可分為四種:誹謗因、誹謗果、誹謗作用、及誹謗有事。誹謗因,就是認為不存在善行、惡行等;對善、惡業的業因誹謗為無。誹謗果,就是認為不存在善行或惡行的異熟果;對善、惡業的果報誹謗為無。業因既然不存在,又怎麼會有果呢?誹謗作用,分三:(1)誹謗殖種、持種作用:亦即認為胎兒並非由自己的識種加上父精母血和合而成。(2)誹謗往來作用:就是否認有前世後世,沒有因果關連或前後相續這種事。(3)誹謗受生作用:認為化生有情根本不存在。誹謗實有事,就是否認真實存在的事,譬如否認有阿羅漢等。究竟是對誹謗的內容,在內心生起決定的執著,就是邪見究竟。十惡業中的邪見,也是由具足五相而圓滿,五相就是所謂的五心:(1)愚昧心。由於無知,不能如實了解事實真相、因果道理。(2)暴酷心。指生性暴戾、喜歡造惡,還覺得自己是對的。(3)越流行心。心中充滿邪知,無法如理觀察諸法的現象,漸漸形成堅固邪解。(4)失壞心。缺乏正知正見,否定布施、供養、祭祀、善行等功德。(5)覆蔽心。對懷有邪見不覺得羞恥,不知邪見的過患,也不願出離。以上五心,若欠缺任何一心,邪見就不算圓滿。雖然邪見還包括了其他的內容,然而這裡特別舉出屬於斷滅見的四個內容 (誹謗因、誹謗果、誹謗作用、及誹謗有事),是因為它能斷人一切善根,誘使人恣意造作惡業,致使一切惡行都跟著來,是所有邪見當中破壞力最大、最嚴重的。十惡業當中,殺生、粗惡語、瞋恚心三項,雖然是由貪瞋癡三毒隨一而引起,惟最後都是由瞋心而圓滿。偷盜、邪淫、貪欲三項,由三毒隨一而發起,最後則由貪心而圓滿。妄語、離間語、綺語三者,是由三毒發起,最後也是由三毒而圓滿。邪見,是由三毒引起,最後是由愚痴而究竟。在十惡業道當中,「思」,是心想要造作身語等惡業,這是思心所的作用,這個是業,而不是業道。「身」、「語」,它自行能造作,也可以先由思心所策發,然後造作出不善的行為,所以身語是思的實踐,或者說「作用的場所」。因此,若造作身語七業,就是屬於業,卻也是業道。「貪欲、瞋恚、邪見三者」,其本身是與思心所相應的煩惱,必須進一步由行動引發造業,這就屬於業道,而不是業。

 

 

 

【收 攝】

十惡業的內容,在前面已說明身業(殺生、不與取、欲邪行),語業(妄語、離間語、粗惡語、綺語)等前七種惡業。本週繼續解說意業(貪欲、瞋恚、邪見)等後三種惡業。

一、第八種惡業是貪欲

  1. 事:貪的內容是屬於他人的財產

  2. 意樂有三:(1)想貪的東西,知道隸屬於別人。( 2)煩惱三毒任一種引起。(3)等起想把他人的財產據為己有的企圖。

  3. 加行:內心當中反覆想著怎麼去得到它

  4. 究竟:生起「我一定要得到它」的心裡

  5. 貪欲心圓滿需具足五種心相:(1) 耽著心,對自己已擁有的財物耽著難捨。(2) 貪婪心,有了還不滿足,想辦法要再獲得更多。(3) 饕餮心,覺得別人的東西好,心裡想獲得。(4) 謀略心,設想如何行動,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5) 覆蔽心,被貪欲煩惱蒙蔽而不覺得羞恥,不知過患,也不願出離。 

二、第九種惡業是瞋恚

  1. 事:瞋恚的對象和粗惡語相同,是能引發恚惱的有情

  2. 意樂有三(1)同粗惡語者,「想」是想要傷害他人(2) 煩惱三毒任一種引起。(3) 等起,內心想要打罵、傷害他人欲望,或者希望他人被殺害,或遭到災難等不幸。

  3. 加行:是反覆思惟要如何來傷害對方。

  4. 究竟:對打罵、報復、傷害等方式,內心做出決定,或者已經確定要傷害對方。

  5. 瞋心圓滿需具足五種心相:(1) 憎惡心,認為他人損惱自己,隨不同情況而生起不同程度的憎恨。(2) 不堪耐心,對於自己所受到的傷害無法忍受。(3) 怨恨心,反覆思惟他人對自己的傷害,非理作意後不斷増長內心怨恨。(4) 謀略心,想辦法要如何去傷害對方。(5) 覆蔽心,對自己的瞋恚心不覺得羞恥,不知過患,也不願出離。

三、第十種惡業是邪見

  1. 事:對真實、有意義的事,去否定它

  2. 意樂有三:(1)指對於所誹謗的事,執為真實不虛。(2) 煩惱三毒任一種引起。(3)等起心裡有喜愛誹謗的欲念

  3. 加行:就是把誹謗的欲念化作實際的行動。誹謗的內容又可分為四種:

    • 誹謗因:認為不存在善行、惡行,對善、惡業的業因誹謗為無。

    • 誹謗果:認為不存在善行或惡行的異熟果,對善、惡業的果報誹謗為無。

    • 誹謗作用:分三(1)誹謗殖種持種作用,否認自己識種是由父母結合而成。(2)誹謗往來作用,否認有前世後世。(3)誹謗受生作用,認為化生有情根本不存在。

    • 誹謗有事:否認真實存在的事,譬如否認有阿羅漢等。

  4. 究竟:對誹謗的內容,在內心生起決定的執著,就是邪見究竟。

  5. 邪見圓滿需具足五種心相:(1)愚昧心,由於無知,不能如實了解因果事實真相。(2)暴酷心,指生性暴戾、喜歡造惡。(3)越流行心,心中充滿邪知,無法如理觀察諸法的現象,形成堅固邪解。(4)失壞心,缺乏正知正見,否定布施、供養、祭祀、善行等功德。(5)覆蔽心,對懷有邪見不覺得羞恥,不知過患,也不願出離。

四、十惡業當中,殺生、粗惡語、瞋恚心三項,最後是由瞋心而圓滿。偷盜、邪淫、貪欲三項,最後是由貪心而圓滿。妄語、離間語、綺語三者,最後是由三毒而圓滿。邪見,最後是由愚痴而究竟。思是業,業道是一種行為,身語七支是先有想,在展現出行為,所以是業,也是業道,貪欲、 瞋恚、邪見是只要想就完成行為,所以是業道非業。

 

 

◎聽師父音檔

◎甚麼是貪相?

如果我們修行人的話呢,自己總覺得願意自讚,自己讚自己,把自己一點點小小的功德誇揚出來,讓人家曉得,就這樣。平常我們往往不知不覺當中,很多地方有犯這種毛病。譬如說我們滿好在這地方,做一件事情,本來自己懶懶癱癱的,看見一個人來了,欸!做得起勁得很,為什麼?自己也說不懂,自己也說不出來。實際上呢,就是讓他曉得我在那兒很用功,很認真地做,這個心理本身就是這種心理。

◆貪相,不僅僅是貪吃貪玩貪財,做一件事情本來很懶散,但看見有人來就做得很起勁,這也是貪相,譬如在公司做事情,看到老闆進來,自己變得更努力做事情,這是常有的心態,如果沒有師父指出來,我不會知道的。

 

◎我們一天到晚都在十惡轉?

其實這種心理不僅僅是貪欲,這種心理還有很多毛病在裡頭喔,這個心理又是個妄語的心理,這個心理又是跟貪相應的,又是跟癡相應的。你隨便仔細一檢查的話,啊!我們一天到晚都在十惡當中轉哪!都在十惡當中轉。所以下面這幾點,雖然看起來好像非常簡單,好像很平凡哪,實際上你真正修行的時候,這個都是大學問,都是大學問喔!

Q師父為什麼說,看見有人來就做得很起勁,這不只是貪,也是妄語又是癡

啟中:如果我做事情,旁邊有人看我就很認真,我是在騙他我很認真,這是妄語的成份。

美玲癡是對於看見有人來就做得很起勁,我沒察覺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為了讓他人看到或感覺到自己很認真,這是妄語。除美玲認為的癡相,另一種,造業的起心動念很重要,意樂不清淨,只是做給別人看,也是癡吧,可多想想。

◎學習佛法之後就不能責備他人嗎

現在在這個情況之下,我們慢慢地了解了,所以在我們,所以真正好的,不管師長也好,共同的同學之友也好,在真正的共同增上的,師長一定隨時告訴你,說你錯了,說你錯了,然後乃至於有很多地方呵斥你。有人說:「欸,前面那個呵斥,不是個粗惡語嗎?」對!從形相來看,它是一個粗惡語,一樣的。可是粗惡語的內容有幾樣:事、意樂、加行、究竟。意樂,什麼意樂?意樂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欲樂、煩惱。所以說,假定你說你懷著瞋心去罵人家,這個就是粗惡語;假定你是懷著悲心幫助別人的話,這個就不是。懂不懂?這個差別就在這裡喔!所以前幾天我跟你們說:你們看見別人不對,你就告訴別人,你先檢查、檢查你心裡什麼心?說你幫助別人,對不起,那個對的,那個可以;如果說你不是幫助別人,為了你心裡想,這一種想法,隨順你的胃口才對的話,那你就錯了,這個概念很清楚。

肖武師父這裡說,意樂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欲樂、煩惱。如果粗惡語是要讓對方不高興,這是瞋心,如果呵斥別人是要改善他的行為,這意樂是慈悲心,這是兩者的差別

我們應該要思惟,責備他人時的起心動念,是因為不符順我的胃口,而去呵斥,還是他的行為不對我要幫助他

 

佛法講慈悲,學佛後我一定要幫助他人嗎?

所以我常常說,在這個地方,有很多同修們,常常跟他說了以後,他一犯再犯、一犯再犯。不過不管他怎麼一犯再犯,我還是非常歡喜地總是告訴他,因為我了解眾生無始以來的習氣,可是他至少他肯想學啊,我們在座的確有好幾位同學,就是這個樣。這一點我心裡面,是,有的時候只是說,唉!這個東西實在不曉得什麼方法幫助他快點改過來,這個心理有的。但是我很少說對他起這種厭惡的心情,沒有。

另外一種,他也許做得滿好了,但是他心裡面就這樣的話,唉!我心裡想只是覺得,不曉得我什麼時候有了能力,再去幫助他。這種人只好跟他遠離,免得等一下我也沾上,這個注意。所以真正修學佛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為無明所蔽覆,我們處處地方,要找到我們的病根什麼地方。

◆幫助他人時,先看到自己是否有能力,雖然是一犯再犯,只要他肯學,要想方法來幫助他,另一種是對方自我感覺良好,而當下我又沒有能力幫助他,是可以暫時的遠離。

反觀自己修學佛法,先不要有覆蔽心,別人才會幫助自己,自己也才能接受別人的幫助,進而修正自己。

 

覆蔽心和無知是甚麼關係?

我們同學當中,說真正的大家的善友不是說,哎呀!你今天被罵了,他跑得來安慰、安慰你。其實他為什麼安慰你啊?因為他自己跟你犯了同樣毛病,兩個人同病相憐,你還覺得很好咧,結果大家兩人一起下地獄,最嚴重的現在莫過於此。大家希望偷懶,然後你也嘀咕說,這個地方要求這麼嚴,他也要求你,你們兩個還覺得很好呢,完了!這個時候,我們真正的同修之間就應該這樣,互相諫勸:「啊!我們現在無始的習氣,現在這個好環境,要策勵我們,我們總要咬緊牙關努力啊!」應該這樣,這是我們應該真正了解的。

為什麼前面不了解?為什麼後面呢?這個就是什麼—覆蔽心。所以修學佛法最難做的、最難深入的、最難突破的,就是無知;而不是無知本身,在無知而不曉得自己無知,還自己覺得很對,這個是一個最可怕,也最難弄的東西,最難弄的東西。

◆甚麼是善友?是相互取暖,相互覆蔽?還是互相諫勸

是〈無知〉可怕?還是〈自己都不暁得自己無知〉可怕?

◆要如何避免讓自己陷入〈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是無知〉的這種狀態?大家可多想想。

 

 

 

  • 善行小點滴

美玲 我跟玉君有參加上星期企業營兩天的義工,我們是負責報到組,這一組的學員雖然大都比較晚到,但後發先至,比其他組先完成報到,報到過程很感謝師姐們的相互幫忙

啟中:我在 9/5 -9/6跟我太太到鳳山寺,參加《2020秋季超薦法會》的義工,及跟大家一起頌《大般若經421-430卷》

巧君:因小孩的學校即將開學,就幫忙他載東西到學校,也在這暑假期間撥空陪小孩到國內旅遊

 

 

 

 

 

凝眸 真如 詞曲

那一天親睹你的容顏  整個世界似乎都消失不見  情不自禁注視著你的眼 好想凝視千萬年 

像太陽燦爛光明  又像明月清涼寂靜 如水波光粼粼  如火燃燒熱情

慈悲凝成你柔情的眼  智慧化成你深邃的眼  勇悍變成你威猛的眼 那一雙神秘之眼

當我看著你的眼睛  紛亂的心靈頓時安寧  進入你勝妙的宮殿  神聖光潔

當我又看著你的眼睛  喧雜的心念瞬間純淨  融入你悲智力的體性  你的雙眼 

再讓我凝視萬年  終不疲厭 融入你悲智力的雙眼 我要再凝視千萬年  直到永遠

 

 

 

  • 行政事項

1.2020憶師恩法會

*時間:10/11線上舉辦

2.祈請 老師宣講毗缽舍那

期間: 即日起  ~ 2020/10/31

*恭誦大般若

*拜三十五佛懺

*聽聞廣海明月次數。

*持頌密集嘛

回報網址: https://reurl.cc/L3vMG4

 

 

 

HOMEWORK

  • 世界和平,從家裡做起,多說幾句退讓的話,多說幾句感恩的話。

  • 歡迎上我們心靈的家。福智全球網。看看他人,看看自己的學習

  • 周課程: P129L5 第二顯示 ~ P131L9 開二成五

  • 手抄第七冊:P204L3 ~ P241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