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P32L6 於尊重所 ~ P34L1 悉無差別

音檔: 18B 0’01″~18B 24’57”

手抄: 第三冊 P56L1 ~ P70L2

 

選擇1 (flash):

選擇2 (html5):

 

【廣論原文】

        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礙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見若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終~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廣論 師父手抄稿】

【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
對於你的善知識,一定要棄捨一切看他過失的。「尋、察」是兩個。尋的話就是粗的;察是細的,察就是伺察。當你看見他的這個過錯,這個是尋;然後呢完了以後心裡面老還在那兒轉,越想越不對,這個就是伺。這個都是對我們自己最大的傷害,最大的損害是莫過於此。你因地當中養成功了習慣的話,你固然這個異熟果是一定墮落,這個一定異熟果是一定墮落。這個善知識你如果起了這個的話,一定墮落。然後呢等流果,最嚴重的還是等流果。等到你地獄裡面出來了,畜生等等轉了不曉得多少圈出來了,你那個等流心識還在那裡,一碰見的話你還是看他的過失,無始以來這個就是這樣。所以你眼前如果不修改的話,絕對不可能改變過來,如果可能改變過來,我們早就成了佛了,佛哪有不加持我們?所以這個地方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怎麼辦呢?修觀德心,告訴我們。它用個「修」字,這不是講個道理,講了完道理以後要經過你自己的修、修改。就是我們以前一直在錯誤,現在從善知識那裡聽懂了,但是啊要透過如理地修習以後,才能夠真正地把這個惡習扭得過來。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
欸!懂得了個道理還要跟著它去做啊!他下面說:
【「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你應該取這個你的軌範—軌範就是你的親近的師長—他的功德、他的德行,而不要看他的過失。你看他的功德的話,成就是你的;你看他的過失的話,決定不成功,決定不成功。所以這個〈常憶念頌〉那個頌子常常都記著:「己過如山積不見」,自己的過失那比須彌山還要大,看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師長的過錯一點點,像秋毫一點點,你看得清清楚楚;「法不相應實由此」,常思己過,「勤加懺悔常憶念」。所以我們跟佛法上面不相應,為什麼呀?就是這個。我們怎麼曉得法不相應呀?其實心裡現在亂糟糟的那個樣子,就是這樣,亂糟糟的那個樣子,就是這樣,那麼清楚那麼明白。「勤加懺悔」,好好懺悔呀!一直擺在心裡。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
就是說如果這個善知識,雖然他的功德比你要高很多,但是因為你看他的過失,對不起!你呀沒有辦法跟他學,這個是自己障礙。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你一看他的過失你就完了!反過來,
【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
就算是他有很多的過錯,乃至於遠不如你,而過失又遠超過你,但是你不去觀察它的話,你一天到晚在這個他功德那方面,修習你的信心的話,這是你自己成就的因。小乘大乘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例外的!我們所有佛經上的典故、公案再再都說的,我們剛剛耳朵裡都聽見那個故事,不是嗎?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所以凡是自己的尊長、師長,自己的師長,這個包含很廣哦,不管他的過失大也好、小也好,你應該那個時候,好好地思惟,說:「啊,過失是他的呀!但是你去尋求他的過失的話,那個真正害處是我自己的。哎喲!不可以,不可以!」你要從這地方,這是我們眼前第一步要修的,就是修這個。然後呢,「多起斷心」,想辦法切斷,「而除滅之」。這個是我們真正眼前修習大乘佛法的第一要著,第一要著。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
不過儘管我們了解了要去做,但是啊,由於自己無始以來的煩惱很重,第一個;第二呢,你要真正去對治的話,戰戰兢兢啊,一點都不放鬆。稍微放鬆一點哪,它等下又來了,又來了,那麼那個就是放逸,這個力量很強。所以你不小心,你又會去找他的過失,那時候應該怎麼辦呀?要努力,唯一的辦法要努力「悔除」,去防護。這是為什麼我平常在這裡的話,用種種方式,或者是很心平氣和地、理智地告訴你們,不要說閒話多聊天,或者用種種的方式制定的規矩,原因為什麼?那個時候啊,只有兩件事情,第一個增長煩惱,說閒話是增長煩惱。不要說談是非等等,就是你不談是非,沒有是非牽涉在裡頭的—綺語,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是有是非在裡頭,那更是不曉得造多少的壞事情。就是沒有這個,放逸,無始以來的習氣都在這裡啊!這是為什麼真正修行的人的話,一定是全部精神擺在這裡。
也許大家說:「哎呀,我們是凡夫啊!」沒錯,在我現在的感覺:正因為你是凡夫,更應努力啊!你今天已經是聖人了,這慢一點不怕呀!今天你是凡夫,這一口氣不來是不曉得哪裡去呀!這眼看這後面那個火燒上來了,他已經逃出了外面,他在外面沒關係,坐一下不怕。我現在沒有逃在外面,上面那個牆什麼時候壓下來,這火什麼時候燒到身上來,隨時隨地燒上來的,你還拿這句話來寬縱自己,那自己害自己呀!所以那個時候要努力。假定我們能夠這樣,
【若如是行,力漸微劣。】
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這個煩惱的力量,慢慢、慢慢地就減輕了,你修行就慢慢、慢慢地爬得上了。所以凡是我們現有這種心情的話,注意!那個時候真正最好的辦法—真正地精勤用功。如果你這樣,那個時候你用累了,跑到去坐一下。那個時候,好了,大家談下來說:「哎呀,剛剛修得真好啊,但是我現在又來了。」互相能夠勸勉了,就不會以前那樣,大家坐下來沒什麼事情,張三長、李四短,都是人家不好,就是我好。這個情況就會除掉了,就會除掉了。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
這個我們容易了解。至於說你思惟他的功德的時候,那沒關係,或者你看他,你總歸這樣想,欸,說……。不妨這樣想,我告訴你一個辦法,我以前現在一直這樣。說他有很多錯,是有的,看看我自己呢?哈,一點不少!那何必看人家。反過來,看他的功德,他有的,我卻沒有,那時候你就對了!要這樣。所以你總是看這一方面去看,想辦法把那個心,看他功德的那一面,向他學習。
【如是修習,設若見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你能夠這樣修習的話,就算有一點過失,這個師長就算有一點過失,因為你只看見他的好處,你就不會障礙,你就不會障礙。下面舉個例子: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譬如說,對於你自己不歡喜的事情,儘管它有太多的好處,但是因為你不歡喜的力量很強,所以它那個好處擋住那裡,擋不住。我們譬如說舉個比喻,舉個比喻:小孩子吃藥,那個藥是絕對對他有好處的,但是他看見:哎呀,苦得要命!他就不歡喜那個苦,不管藥多好,他就是不想吃下去,就是這樣。所以他不管對我們有多大幫助,你只要把這種心理在,哪種心理?就是看見那個過失那個強盛的心理擋在那裡的話,你就得不到這個好處。反過來呢,對於我們自己的話,就算有各式各樣的過失在,但是我只要有一種功德—「我」,「我」這個東西最大的功德,什麼其他的壞事情你都看不見。不要說我吧,就是對自己的子女,對自己的親人,那個小孩子都是一無所知的,可是你覺得那是你的親人,那是你的子女,就是這個功德現在前面的話,什麼過失你也看不見了。這個很明白的例子。
所以他告訴我們:你要努力去修善知識對你的功德,當你見到那個對你的強大的好處以後,他雖然有一點點小小的過錯,擋不住了。那時候我們就好了,那時候對我們好。你愈向上這個力量是愈強,到最後哪怕他是個十惡不赦之徒,你也看不見他的過失,你只看見他的功德。你說會嗎?怎麼不會?當然會!而且絕對會!而且所有的佛菩薩沒有一個例外的,會!這個話怎麼講?所有的佛菩薩都要圓成六波羅蜜。所以我們佛陀就這樣的,提婆達多生生世世害他,他哪一世曾經看過這個提婆達多害啊?他只看見他的功德。他要來,他討頭目腦髓,「欸!成就我的布施啊!」他來毀謗他,「成就我的忍辱啊!成就我的持戒啊!成就我的精進啊!」那不是嗎?所以剛開始,不要我們從那種惡劣的人上去想,那這善知識對你有這麼大的好處的人哪,你慢慢地來,等到你力量增強了,你自然而然,一定一步一步能夠得到這個。
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哎喲!這個佛法呀,大乘我要學的,但是這麼難呀!」你得到了這個次第一點都不難,就要先從善知識身上修。然後你力量加強,一步一步加強,加到最後這個提婆達多,你也一樣地能夠擋得住,一樣地把他看成功你的善知識,那你就成佛了嘛!這個次第這麼簡單哪!所以真正走起來,任何時候你只要跨這麼一步,但是任何時候必須跨一步。我們眼前要跨的哪一步?眼前必須要走哪一步?就是善知識。等到你這一步跨到了,最後啊,捨頭目腦髓的時候也只跨一步,還是一樣。這個道理懂不懂?就是你的心力、認識,各方面增強了,到那時候做的也是這樣,只做一點點。
我們現在因為沒有這個次第,沒有這個完整的認識,總覺得:「哎呀,這個佛法啊,遠得不得了啊!」說起來總是:「哎呀,我是凡夫啊!」所以心理上面要想佛法,永遠坐在那裡一動都不動。它現在的真正這一本論的真正的善巧,欸,是,不但是告訴你佛法要學的,現在告訴你呀,最高的目標這個,眼前你下步所走的就是這一步。你能夠這樣走的,將來一步一步走上去,他最後那時候還是走的一步,你就成功了嘛!所以最後一句話:
【◎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現在馬上舉個例子。這個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有很多,可是這個老師當中最殊勝的是誰呀?金洲大師。嘿,妙咧!這個金洲大師真正論持的實相見哪,卻是弟子比老師強。所以阿底峽尊者持的中觀見,這是究竟的,他老師金洲大師持的唯識見,不如這個學生。但是這個學生,因為大乘道的總體跟次第及菩提心—這個是佛法的中心,最重要的,這個後面才講,暫時不在這裡詳論,太重要、太重要了!這個概念從哪裡啊?從金洲大師那裡得到,所以他把金洲大師看成功所有的老師當中最殊勝的。馬上這個地方舉出這個,說,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最圓滿的師承從這裡來的,這個師承當中這個典型的例子,那個老師不如弟子,嘿!但是呀,這個弟子把他看成功尊重當中無比的。現在我們這種情況,假定說我們在這個概念上面不認識,上不去的話,那個修學佛法就戲論,自己害了自己。所以這一點聽完了,好好地自己多看、多聽、多思惟、修習。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卷二。我們談到這個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那麼這個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親近呢?那麼親近善知識意樂方面,換句話說,心理上的應該有一些什麼認識,怎麼樣的準備以及行為上頭。那麼關於意樂方面分三部分,這個第一部分已經講了,第二部分開了一個頭,現在繼續下去。看文:
【◎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對於這個善知識,我們要修這個信心,這個信心就是信賴這個善知識,信賴這個善知識。前面是把這個信善知識的基本的幾個道理說過了。首先說明真正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大乘佛法尤其是,這個成就與否,完全看善知識。而現在這個地方是說,我們怎麼樣能夠修對大善知識的信心,大善知識的信心。那麼不但前面詳細告訴我們,乃至於說,喏,就是這麼一點點的這個恩,法恩,我們啊,尚且應該這樣慎重,何況我們所依止的師長呢?
下至什麼樣?只聽一個偈子,一聽一個偈子。一個偈子所謂四句,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這個是就他所得到的法恩來說。而這個講這個四句偈的這個人哪,就算他自己做不到乃至於犯戒等等,這個是一個比,對比的比,不是比喻的比。對比什麼呢?就是說,這個我們要親近的善知識,一切都靠善知識—修習的道理,行持的方法,以及你照著行持、驗證的以後情況等等,都要依靠善知識。這個我們先不談。就算他只跟你講一個偈子,這麼簡單,一個偈子就是四句。而他呢?乃至於自己本身並沒有行持,就在這種情況,你都應該對他,思惟他的功德,不要看他的過失,就等於像佛一樣,策勵我們這樣去做。在這一點上我們會想:「哎呀,這個好像很難,好像很難!」實際上我們心理上一定會感覺得到:「這個,嗯……他自己也沒有行持,他隨便講講我也會啊!這有什麼稀奇呢?」為什麼對這種狀態當中,我們要這樣恭敬他呢?這個裡面問題就在這地方。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確立一個標準:我跑得來幹什麼?我來學佛。請問:你學佛,是你把你自己弄好,還是你要把人家弄好?我要把我自己弄好,因為我自己能夠成了佛,所以能夠幫助別人。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任何人都是如此,想想看,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你要想真正能夠幫助別人,必須要的條件:你要先幫助你自己。你自己都沒有力量能夠淨除、淨治你的煩惱的話,你怎麼幫助別人?這個概念很清楚。而淨治煩惱的都是要靠佛法,哪怕一個字,一四句偈,對於你有用的話,他幫助了你了,怎麼不感激、不恭敬他?他犯戒等等,那是他的事情。我們現在不要說佛法,就拿世間來說,我們立刻可以得到一個最正確的答案。請問:我們今天能夠生長得這麼大,如果沒有父母的無比的慈愛的撫養,我們可能有今天嗎?沒有一個人例外,不可能,沒有一個人例外,不可能。乃至於高等的畜生,牠小的時候,都要牠的父母把牠帶大的。只有下賤的畜生,那個不要父母的。請問,那些父母都是聖人嗎?不是。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是聖人,都是凡夫,乃至於很多父母犯了很多錯誤,你會責備他的錯誤嗎?還是你感激他的恩呢?這個道理非常明白、非常清楚。他為什麼墮落畜生呢?他就是不知道念恩,不知道感恩,從壞的地方去看。
那麼你從壞的地方去看的話,你增長的完全是惡業。人家對你有這麼大的恩,你只看見壞的那一面,好了,這個法,業感緣起,所以不是佛創造的,而是佛發現的,世間的事情法爾如是。那這個因果本來就是如此:你能夠從好的一方面看好的,你就得到好的果報;你看不見好的,看見壞的,自然而然你就自己受苦。所以現在這個父母把一生的心血,全部的精神貫注在你,兒子身上面,你跑得去跟他:「你是個凡夫,你不是聖人。」那這種人不是顛倒到下地獄!現在這個人增長你的法身慧命,他都把了解的佛法告訴你,你要求法身慧命,正應該從這個時候努力淨化自己,你怎麼能不感激他?這個道理很簡單。假定你責備他,你以佛法來責備他,你第一個自己就已經錯到,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你如果懂得一點佛法的話,你只有感激他,絕不可能責備他。如果說你不了解,那你 (p69) 責備他,你根本談不到佛法,那是世間的人,你不必用佛法的眼光來責備他。這不道理很簡單嗎?
這是理論如此,然後我們看實際呢?對,我們學佛,佛怎麼樣?在因地當中,不但是對他的善知識,用種種方法地承事恭敬,有好多次那個羅剎跑到去跟他講,只是講一四句偈,可是那個羅剎的條件很苛刻:「欸!這個佛法這個東西很珍貴喲,你這麼馬馬虎虎求不可以啊!」要怎麼辦呀?用種種苛刻的條件,其中有一個,說:「要你身上面哪,點一千盞燈。」身上怎麼點呢?身上挖了一個洞,把那油啊,刺在那個肉裡邊,然後呢,拿那個燈芯插在裡面點燈。要我們哪,點一個燃一根香,身上面,咬緊牙關痛得個要命,就這樣。比較強一點的,點了三根,不痛已經算滿好了。實際上呢,這個點那個、燃那個香啊,已經把那個香燒得燒熟了,對吧?那個生的香叫我們點的時候實在受不了。他現在挖了一個洞,把那油灌注在裡面,要一千個。佛沒有說:「你這個羅剎,你自己是個大壞蛋,你還來教我!」佛不但是沒有,而且無比地感激。佛之所以成佛在這裡,這樣他自己徹底圓滿解決,他也幫忙我們徹底圓滿解決。
現在我想自己,每一個人哪,不妨自己問一下:我幹什麼?學佛,喏,典型的例子。前面理論這麼清楚,這個例子擺在這裡這麼明白,所以你是要學佛呀,還是走相反的路子?這個概念清楚。所以我們目前始終抱持這個原則:正知見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