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修習軌理(四)P49L9~P52L8

手抄稿:第四冊P48L9 ~ 第四冊P78L6

【廣論原文】

◎ 飲食知量者,謂具四法。非太減少,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沈重,如負重擔,息難出入,增長昏睡,無所堪任,故於斷惑全無勢力。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依飲食起,諸舊苦受,悉當斷除,諸新苦受皆不生長。非染污心中量食者,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謂依修習飲食過患。過患有三,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又應憶念《集學論》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於當來世,當以法攝。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親友書》亦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瞋癡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如何行者。《親友書》云:「種性之主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此顯永日,及其夜間初後二分,若正修時,若其中間,如所應行。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此與護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時修後二法,此中所說,是修後者。眠睡現行是修後事,故此莫令空無果。如何眠者,謂於永日及夜三分,於初分中,修諸善行,過初分已至中分時,應當眠息,諸為睡眠所養大種,由須睡眠而增長故。若能如是長養其身,於諸修善品修二精進,極有堪能,極為利益。臨睡息時,應出房外,洗足入內,右脅而臥,重疊左足於右足上,猶如獅子而正睡眠,如獅子臥者,猶如一切旁生之中,獅力最大,心高而穩,摧伏於他。如是修習悎寤瑜伽,亦應由其大勢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獅臥。餓鬼諸天,及受欲人,所有臥狀,則不能爾。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進微劣,少伏他故。又有異門,猶如獅子右脇臥者,法爾令身,能不緩散。雖睡沈已,亦不忘念,睡不濃厚,無諸惡夢。若不如是而睡眠者,違前四種,一切過失,悉當生起。
◎ 以何意樂睡眠有四,光明想者,謂應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時心無黑暗。念者,謂聞思修諸善法義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際,應令隨逐,由此能令已睡沈時等同未睡,於彼諸法心多隨轉,總之睡時亦能修諸善行。正知者謂由如是依止念時,隨起煩惱即能了知,斷除不受。起想有三,初者謂一切種,其心不應為睡所蔽,應以精進所攝之心,驚懾而眠,猶如傷鹿,由此睡眠,不甚沈重,不越起時,而能醒覺。二者謂作是念,我今應修,佛所開許悎寤瑜伽,為修此故,應大勵力,引發欲樂。由是能依佛所開許獅子臥式眠無增減。三者謂應作是思,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諸善法,明日亦應如是勤修,由是,於善欲樂相續,雖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此食睡行,若能無罪,具義而行,現見能遮眾多無義虛耗壽數故。如聖者無著引經,如所抉擇,而為解說。如是唯除正修時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結,中間諸應行者,從此乃至毘缽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已釋中間所應行說。

【廣論 師父手抄稿】

再下面,這個裡邊特別關係的,就是我們二十四小時除了這個原則以外,那麼平常我們哪,最容易引發煩惱的以及放逸的—吃、睡,下面就說:
【◎ 飲食知量者,】
那麼這裡邊分四個:
【謂具四法。非太減少,】
不是太少。
【若太減少飢虛羸劣,無勢修善,故所食量,應令未到次日食時無飢損惱。】
說不要太少,太少了以後這個體力不夠,所以吃的那個能夠維持到明天吃的時候。那個地方要注意哦!平常我們真正的肚子餓啊,它不是真的餓、真的不夠,不是的!你習慣了。譬如說我們平常的時候吃三餐,如果你忽然減得兩餐,到了晚上那時候自然而然覺得:欸,沒東西進去。它就有感覺,這個感覺不一定真的餓。所以那一天我們老和尚告訴我,我也曉得這個事情。在早一些時候,在三十年以前,整個的大陸上面,廣大的地區只吃兩餐,上午、下午就這樣,好好的,沒問題。我們現在三餐,還要營養,還要這麼多東西,還嫌不夠,憑良心說,太多、太多了!我們不妨自己試試看,就是不要說別人,你自己在你沒出家之前,然後自己量一下,我們兩餐吃下來的東西啊,比一般人三餐有餘,你相信不相信?你跑到哪裡去看好了,乃至於仔細看的,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以前我每餐吃的時候啊,那個飯碗只是淺淺的一碗最多,後來我就持午了,一餐這個飯可以吃下三碗來!一餐哦,兩餐還不算,那個菜,你不妨去看看,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現在我們講營養,真正講營養,世界上最營養的是美國這個區域。這裡有人到過美國的,大家可以了解,到美國你們諸位都有機會去。美國人極大部分早晨起來,很多人根本不吃東西,這樣。有的人最多喝一點什麼,或者是吃一個水果,或者跑得去街上面買一杯咖啡,然後一個熱狗,或者是一個三文治,好了!中午亦是如此,晚上回去認真地吃一下。我們現在把這個早晨跟中午的兩個熱狗、那個兩杯咖啡,我們一餐就吃那麼一點點嗎?不止耶!那我們還覺得不夠,所以論營養是絕對夠了,這我們要了解。實際上我所以特別強調這點,這概念你們要認識。我們消化這個東西,花掉的體力,花掉的體力啊,花了很多,吃多了你要消化它,要消化它呀!這樣。所以我們吃很多實際上呢,實在是對自己最大的浪費,就在這地方。
你怎麼樣衡量自己呢?就這樣,你不妨吃了以後保持一個時間,然後你保持一個時間,如果瘦了那的確是不夠,如果說稍微有一點點瘦,那不算,這個是一個正確地衡量的標準。你持午了也許過了十天以後,那時候如果還覺得不對,那個時候是的。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是一定這樣,這個是我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一下。
廣大的群眾那時在大陸上面都是這樣啊!他生活得好好的。然後呢大陸上面開放了,我們回去,我自己也看見。還有一個老太太到美國來,她今年八十七歲了,她自己敘述她,她八十七歲當然不做事情了,她前幾年八十歲的時候啊,她還自己一個挑擔子。問她吃些什麼啊?唉!你們有人去過,有人沒去過,我現在告訴你們,她大陸上面那時候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真是苦得啊,那個哪有什麼現在我們這麼吃東西啊!那個譬如說我們現在菜黃了以後,那都是丟掉了;她們還有黃菜吃啊?我的天啊!唉!那個撿到隨便一點點,那一點都捨不得。那個蘿蔔拔出來那鬚鬚掉在地下,一定拿出來洗洗乾淨,一樣就把它吃了,就這樣的!那個粗糠拿來,那個細糠也拿來吃,就吃這些!還有什麼營養?還有什麼維他命?還有什麼蛋白質?但是她今年八十歲囉!她還跑得去挑一百多斤的東西,這個老人家我親眼看見。她的兒子就是在洛杉磯頂好超級市場的有一個老板。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親眼……哦,她跑得精神好得很!我母親今年多少?今年我母親是八十六不曉得八十七了,那以前我回去的時候,她牙齒也沒有了,偶爾給她弄點菜她不要,吃點豆腐乳,天天這樣,我說怎麼行啊?欸,來得個好耶!
我自己的經驗我也告訴過你們,所以啊,現在我們真正重要的—見煩惱,見取見,你還沒弄就覺得:唉呀,營養不夠!那的確地營養就是不夠。為什麼啊?我們在無明的意識當中輪轉,你就是會受這個東西的支配。就好像平常說,你看見這兩個人說話,好端端地跟你無關緊要,你想:這兩個傢伙在那兒說我!你就心裡煩惱得要命,他跟你了不相干哪,你就煩惱了!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現在我們還沒吃,先就覺得:唉,今天營養不夠了!的確,那個營養就是不夠,會影響你的心情。現在修學佛法的人這樣顛倒,說修行,修什麼行!所以我在這個地方倒絕對不是說太過分的,這是我們從這個地方策勵大家呀,好好地從這裡提起來啊,好好地從這裡提起來啊!這個正知見,我不逼著大家,可是這地方有一點啊,你們應該策勵你們自己說:是的,行可以慢一點,這個正知見一定要先建立起來。太重要、太重要的一個概念啊!那麼太少固然不可以,也不要太多。
【非太多食,若食太多,令身沈重,】
唉,我想,這個我不要多解釋了!
【如負重擔,息難出入,增長昏睡,】
吃多了以後,睡得個好睡。
【無所堪任,】
唉,坐起來的時候,到那時候是昏沈,這樣。這個吃過了以後的昏沈是最嚴重。
【故於斷惑全無勢力。】
我們現在出家的目的幹什麼?「斷惑」。結果跑得去為了這張嘴巴,為了那個肚子,唉!前面嘛是餓了不行;吃過了以後呢昏沈又不行!等到昏沈過了以後,還要忙這些事情又不行;忙過了,等一下肚子又餓了又不行!不曉得什麼時候才行?這個事情我們雖然是說笑話,我就記得一個祖師說一句話:「我這個笑裡有痛!」是這樣,一點都沒錯,笑裡有痛!
【相宜而食消化而食者,】
吃,吃相宜的,可以消化的。
【依飲食起,諸舊苦受,悉當斷除,】
凡是飲食所起的,那都要斷除。
【諸新苦受皆不生長。】
這一點,是吃相宜的東西,不要不相宜的東西。我昨天為什麼晚上會躺一下就是這樣。這前幾天說起來,他們說,唉呀,你飲食……他們注意得不好。實際上我自己曉得,還是我自己不小心,還是自己不小心。那兩天有這個木瓜,我覺得大家這樣多嘛,好就多吃一點,多吃一點就不舒服。平常我正常狀態也不大會這樣,已經有一點不大舒服了。所以早晨哪,早晨嘛辣,中午嘛太鹹。唉!我這是吃了……我覺得大眾嘛,就馬馬虎虎,下午就不舒服,到那時候實在沒辦法,所以我就躺一下。後來那一個同學買了藥啊,什麼弄啊!還滿好!這個地方就告訴你們,這樣,告訴你們這飲食我們還是滿重要的。最後:
【非染污心中量食者,】
那麼這個是我們飲食,
【謂不起眾罪安樂而住。】
這個兩方面:吃的時候心裡邊,注意!「非染污心」,這話好難哦!但是我們一定要擺在心裡面,作為我們的目標去做。我自己的經驗,我告訴你,它問題不是說這個事情怎麼難,問題在不得其巧,以及得到了巧你不肯去做。這個我想說不定在座的很多同修有共同的經驗,就像我那天說的,我剛出家的時候有一個同修跟我說:「唉呀,我現在出了家了,什麼都放下了,就是那個嘴巴放不下。」雖然我現在想起來,唉,這個話,這也不去談它了。至少是個事實,那這個嘴巴是很難放,我花了很大的勁,那時想吃一餐;結果想不到吃了一餐,唉!吃的東西更多,吃過了更難伺候。不、不、不!還是兩餐,問題還是不得解決!多少年來。一直到後來,對這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那時候我就曉得,你在事前一定要先什麼,把那個正念現起。
所以我有很長一段時候,這個早課作完了,下面的有一段重要地作,早課作什麼呢?就是把那飲食的過患,以及我所以跑到這裡來的目的幹什麼,把它念一下,念了以後坐在那邊細細、細細地想。有的時候念的時候匆匆忙忙念過了,因為唉喲,這個廚房等著我,那一定沒有效。有的時候念的時候就心情很寧靜,自己感覺得很清楚,然後呢很歡喜。不管念得快、念得慢,心裡就緣想這件事情,很穩地跑到廚房裡面去。欸!馬上有效,千真萬確地。然後有效了,我就試,把最好的東西擺在那裡。啊!平常看見啦,總歸是想辦法佔為己有,那時候心裡面就會不一樣—那這麼好的東西,布施,布施,然後,我就把最好的那個東西去布施給鳥吃,鳥要不吃,給螞蟻吃,螞蟻不吃,我說:「成就我的捨心,丟到垃圾桶裡我也不吃它!」做完了,好歡喜,我從來沒有歡喜過。因為我覺得,我花了十幾年功夫擋不住的,欸,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方法擋住了!
但是不是我一直做得到哦!我以後曉得,你只要真正那個正念擺在這裡的話,千真萬確地有效。而且等到你真正有效的時候,妙咧!其他相應的這種情況都來了。所以這不是難耶,不是難耶!難在你得不到正確的認識,以及得到了正確的認識你不肯做。你還沒做心裡面先打了退堂鼓:唉呀,我就是個凡夫嘛!那注定你,你沒辦法,永遠沒辦法!這一點我在這地方。
你有了這個經驗的時候,你真正地感覺到什麼?你不會煩惱所困的這個快樂,那是法樂。到那時候人家看見,以前我也是這樣的—唉喲,好東西看見人家多吃了,眼睛……現在不了。唉!說起來好可憐,我不曉得用什麼方法幫忙他?他幫忙我解決這個問題,他不吃掉,我擺到第二天又引發我的貪心,真感謝他!這心情就完全不一樣,這千真萬確的事實耶!你有了這個,那那你才可以說向上去,進一步的調伏,這個是這地方順便一提,是這個染污心。
然後呢你有了這個染污心,你才能夠中量食;不過反過來,假如說硬是把住你這個中量食,雖然你染污心,它也有好處的。因為至少你中量食,吃過了以後,你不會再去腦筋裡老想。也許第一天你覺得今天怎麼少一點,少了三天你也就習慣了,於是下面你保持身心的,比較不會像前面的沈重,那時候你用功就比較更好,大家想想看對不對?
所以這個地方啊,為什麼我常常提起一個事情來,就是這個樣。雖然曉得剛開始不習慣,你過了幾天也就習慣了。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剛開始的大家覺得這個羅漢菜,唉呀,不曉得多困難,結果我們現在吃了幾天,大家還來得個高興耶!就是這樣嘛!所以注意!這千真萬確的這個事實,我告訴你們,千萬不要講口味啊,講那東西啊!就是我們能夠做到「非染污心」而「中量食」這是最上等,但是平常我們,我也自己曉得,我們不是這種條件的人,我們條件什麼呢?宿生的善根都能夠放棄世間走的路,肯來,這個是非常可貴的,現在。那怎麼辦呢?接受它那個條件,心裡先曉得:這個條件幫忙我的,雖然剛開始不習慣、委曲,那麼做了些時候,欸,慢慢地相應了。這個就是順便一提。這樣的話「不起眾罪」,不起眾罪則「安樂而住」,這個是我們的最後目的就達到啦!
【又於飲食愛著對治者,】
那是另外一個。我們那個飲食放不下呀,怎麼樣去正法的對治呢?
【謂依修習飲食過患。過患有三,】
這個是,就是說要有個修行了,要曉得這個飲食的害處。了解這個害處以後,還要有一個正確修習的辦法,這個修習的辦法就是思惟。下面會正確告訴我們的,所以關於那個如何修習思惟啊,暫時不提。那麼這個地方提的過患有三個:
【由受用因所生過患者,謂應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為齒所嚼,為涎所濕,猶如嘔吐。由食消化所生過患者,謂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後夜分,消化之後,生血肉等,諸餘一類變成大小便穢不淨,住身下分。此復日日應須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由求飲食所起過患,此有五種,由為成辦所生過患者,謂為成辦食及食因,遭寒熱苦,多施劬勞,若不成辦憂憾而苦,設若成辦,亦恐劫奪及損失故,發起猛利精勤守護,而受諸苦。親友失壞者,謂由此故,雖父子等互相鬥諍。不知滿足者,由於飲食愛增長故,諸國王等互相陣戰,領受非一眾多大苦。無自在過失者,諸食他食者,為其主故,與他鬥競,受眾多苦。從惡行生者,謂為飲食,飲食因故,三業造罪,臨命終時,憶念其罪,追悔而死,沒後復當墮諸惡趣。雖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許勝利,謂由飲食安住其身,若唯為此故,依止飲食,不應道理。故應善思而後受用,謂由身住,我當善修清淨梵行。施者施主,亦為希求殊勝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當成辦彼等所願,令得大果。又應憶念《集學論》說,應當思念饒益施主,及身中蟲,現以財攝,於當來世,當以法攝。又應思惟當辦一切有情義利,而受飲食。《親友書》亦云,「應知飲食如醫藥,無貪瞋癡而近習,非為憍故非慢故,非壯唯為住其身。」】
我把它快快地唸過去,文字也不細解釋,關於這一部分,在晚上自習的時候再去詳細講它。因為真正說起來,對於想對治的,它有絕大的幫助。但是一般普通的來說,如果我們認真地去講的話,這個是要說得很細。實際上呢,當然對我們的同學來說我們用得上,可是因為這個地方還要向外流通,有很多人不一定用得上,所以簡單地了解一個,說我們正式修行的時候要這些的,那大概就可以了。這地方我所以把它約略地念過,那麼這個關於晚自習,明天晚上有。
這是飲食。總之,自己把這個地方好好地看一下,認真地看一下,然後講到每一個地方的時候會告訴我們。
下面是睡覺:
【◎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於眠息時如何行者。】
那麼,關於睡覺怎麼辦?
【《親友書》云:「種性之主於永晝,夜間亦過初後分,眠時亦莫空無果,具足正念於中眠。」】
這個是原則,說「種性之主」,就是我們真正修行的人,真正具足善根的。那麼,這個整個的白天,乃至於晚上,晚上啊就是初夜跟後夜,也一樣地,不要馬馬虎虎地過去。就算是中夜,睡眠的時候,同樣地有它正確的方法。所以他「眠時」,等到你中夜睡的時候,他也在修行,而不是讓它空空地浪費。怎麼樣才能夠使得睡眠的時間也不浪費呢?「具足正念於中睡」—睡的時候,在正念當中去睡。我們也把它念一下,念一下。
【此顯永日,及其夜間初後二分,若正修時,若其中間,如所應行。故行坐時,應從五蓋,淨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說。】
那當然,白天,白天的前面早就說過了。
【此與護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時修後二法,】
這個前面都說過了。
【此中所說,是修後者。眠睡現行是修後事,】
真正睡覺,一定是修以後的。那麼:
【故此莫令空無果。】
現在這地方所談的,就是告訴我們睡覺的時候該怎麼辦?
【如何眠者,謂於永日及夜三分,於初分中,修諸善行,過初分已至中分時,應當眠息,諸為睡眠所養大種,由須睡眠而增長故。】
為什麼呢?要曉得真正修行啊,還要靠那個四大的身。那個四大的身,的的確確需要不同的種種的方法去保護、長養它。睡眠是保護長養的必須要的,所以要睡覺的!我們現在剛開始學不倒單,這是一個錯誤。你修到了某一個程度的時候,自然不要倒,那個時候才可以。正規地說,到什麼時候才是不要的?得了定以後。因為定,那個是根本定了以後,身心都轉化了。那個你的四大轉化了以後,跟這個境界相應的時候,你不要睡。我們現在剛開始,硬來的話,始終犯了這個,什麼毛病啊?你學那個樣子,繡花枕頭一個,裡邊啊,是不堪一看!這個,就是在這個地方。不過呢禪堂裡邊要這樣去做,它有它的理由的。真正的禪堂裡面是有它的特殊的理由的。
所以這個地方,這個我想起有一個祖師,一個大祖師啊,他就是不倒。啊!然後呢,弄了個不曉得幾年,我忘記掉了,那個睏得啊不曉得怎麼樣,在任何情況下就想睡覺。後來他說:「實在不行了!」換一個地方,跑到這個地方,一睡,他大睡一通啊,結果睡起來了以後,精神百倍。他說:「啊!原來學這個東西還是要睡覺的。」然後就起來打起精神來,成就了!這個蓮池大師所集的,這本叫什麼?嗯,我一下記不起來了。他那個公案提起來,你們真正要想學不倒單,好好看它一下,好好看它一下!他說得清清楚楚,這樣。所以我們平常要了解,這個睡覺需要的,不過呢,不要貪、不要縱,一縱你就完了!那麼這個是說中夜。
【若能如是長養其身,於諸修善品修二精進,極有堪能,極為利益。】
喏,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因為經過睡眠長養的這個四大之身,保護得好好的。然後呢精神很旺,那個時候你才提得起力量來去修。這個時候修的話,力量很大,所以「極有堪能」,因為有這個力量,所以有很大的利益。我就看見太多這種學不倒單的人,晚上不睡覺,白天打瞌睡,做什麼事情提不起來。唉!做什麼事情……這樣,就站在那裡癡癡呆呆還勉強可以,你叫他用一點勁啊,一聽經啊或者一試什麼,就打瞌睡了,那個不倒單跟它幹什麼啊?真是!所以很大的一個錯誤。這一點我們開始的時候,要了解的。
這是他告訴我們精進,後面談到精進一度當中,他會有非常詳細地說明。問題是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你不要縱它,這第一個。第二個呢,睡眠的時候,還有正確的方法,所以絕不浪費。像前面那個不得善巧,那個學不倒單哪,不要說晚上浪費掉了,白天也完全浪費掉了!叫你該睡的時候嘛你不睡,浪費掉了,你也沒有在正念當中;白天該做事情提不起來,你也不能做,這麼個錯法!所以不得善巧,你單單從行相上面去學啊,怎麼學,怎麼錯,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告訴我們正式睡覺了。
【臨睡息時,應出房外,洗足入內,右脅而臥,重疊左足於右足上,猶如獅子而正睡眠,】
第一個,現在睡覺的時候,應洗個腳。我們現在這裡跟印度不一樣,印度是赤腳的,所以他當然睡覺的時候要洗一下。我們這裡穿了鞋子的,當然,夏天要洗澡,冬天如果不那個,可以不必。那麼,然後呢去睡,睡的時候要這樣睡,這我們大家曉得的,是吉祥臥。為什麼要這樣呢?
【如獅子臥者,猶如一切旁生之中,獅力最大,心高而穩,摧伏於他。】
所以要這樣去做的話,獅子就這樣臥的,那個時候,那個「心高」。它這個心高,不是這個心的擺得高低,就那個時候的心裡面哪,它不像平常沉得很厲害,沉得厲害的時候,那個時候用心用不起來,就是這樣。所以那個地方要保持得這個能夠用心的程度,而且很穩。這有什麼好處呢?不被他所摧伏,能夠「摧伏於他」。我們現在被什麼?被煩惱摧伏。你能夠這樣去做的,就是睡眠的時候你還能摧伏煩惱,這是它的特質。
【如是修習悎寤瑜伽,亦應由其大勢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獅臥。】
現在我們修學這個睡眠那個的方法,也要讓這個睡覺的時候還有這樣大的勢力,能夠摧伏,所以要學這個。
【餓鬼諸天,及受欲人,所有臥狀,則不能爾。】
喏,除了這個獅子以外,其他都不那樣的。
【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進微劣,少伏他故。】
因為其他的都是什麼?在懈怠當中。不過懈怠有一個好處啊—舒服。啊,那真是舒服啊!所以我們要了解,我們跑到這地方來,不要為眼前的小舒服付大代價。我們要求大舒服,無比地圓滿的舒服,那個時候就要付出一點點的本錢來,這個才是我們的究竟目的。所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普通的世間人都貪小便宜,現在如果我們修學佛法,在這個概念上面不認識的話,那自己害自己,自己對自己最大的損害,莫過於此,別人也沒辦法救,佛沒有辦法救我們。我們只看見小的地方,並不是不講利害,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所以不要貪小便宜墮落懈怠,要為了求大利益策發精進,眼前雖然苦,將來畢竟好。
【又有異門,猶如獅子右脇臥者,法爾令身,能不緩散。雖睡沈已,亦不忘念,睡不濃厚,無諸惡夢。】
除了這個以外,這個獅子臥,還有它本身法爾它就是這個,特性就是這樣。它令我們的身體不放鬆,一放鬆,懈怠等等跟著都來了,這樣。那個時候它能夠保持,保持什麼?保持精進的餘勢,它有它的特質。所以的的確確舒服,談舒服是不舒服的,談修行的話卻是最好。任何一個地方都是這樣,我們飲食也是一樣,任舒服啊,最好向你的味口,你要吃什麼就吃什麼,就這樣,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這個!然後呢睡的時候會睡得不深,然後呢忘念比較減少,然後呢睡不濃厚,沒有惡夢。這個都是平常作世間的人不需要的,可是修行人都必須要的。
【若不如是而睡眠者,違前四種,一切過失,悉當生起。】
不照著這樣去做的話,恰恰相反,所有的過失都從這地方生起來了。那除了這個睡的方法以外,下面這個看著:
【◎ 以何意樂睡眠有四,】
那麼在這種狀態當中,我們因為睡的方法保持著這樣,所以能夠還有大的力量,還能夠用心,那個時候心應該怎麼辦?四個:
【光明想者,】
第一個想光明;
【謂應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時心無黑暗。】
這第一個,你心裡先想光明。平常我們睡覺的時候就想黑一點才好。黑一點就昏、沈、癡,現在想光明。你能夠真的想的話,哦,這個妙不可言,將來你真正修行到某一個時候的話,你會發現,嘿,妙極了!這心性本身的光明就這個樣。所以上次我跟你們提過那虛雲老和尚那個公案,人家背後「叭!」抱著他:「你幹什麼?」「看月亮。」就是這個意思—心性本身的光明。在我們因地當中就要這樣做上去,到那時有種種好處,這個不必去說它。現在,
【念者,謂聞思修諸善法義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際,應令隨逐,由此能令已睡沈時等同未睡,於彼諸法心多隨轉,總之睡時亦能修諸善行。】
這個心裡面那個怎麼辦呢?那個時候啊,第二個就是,前面是個光明想,第二個呢,你那個心念。平常我們睡下去,放掉了,什麼都不念。它現在不是,還要再繼續地聞思修,繼續地思惟,念我們白天所念的種種的善法,然後呢,那個時候正念保持。你能夠這樣的話,欸,它有一個狀態,如果說我們真的能夠這樣的話,平常我們來說的話,我們會睡不著的,你躺下來你還在那兒想的話,會睡不著,是必然。但是它有一個好處,你不妨去試試看,你真的能夠這樣去想想想想,到後來它還是睡著。睡著了以後,妙的境界,它那個正念還在,非常清楚。你們去試試看!
不過那個試啊,像現在我們這個環境之下試不大合適。最好的什麼時候呢?譬如說,我們或者是有假期,或者是什麼時候,你自己告一天假試試看。有的時候告一天假不夠的,這是我的經驗,我告訴你。我經常每年有一段時候,有一段時候我就試這個辦法,躺在床上,頭上兩天,左思右想,說睡不著,不管,我不要去想它。慢慢、慢慢地心提起來了,不管怎樣,我要這麼想,然後躺下去想,想想想想……。胡思亂想不行喔!胡思亂想這個對你沒幫助的,因為胡思亂想這個神識散亂,這個身體也弄不好。你正念凝聚起來了以後啊,那個身心本身是很穩的狀態,就這樣,所以身心是種安穩狀態。然後呢,睡不著也不管它,你心裡一點都不著急,結果睡著了。睡著了以後啊,這個心裡這種念頭還在,很有意思!如果說你念佛的話,那千真萬確,你在臨睡之前,先猛利地念一下,猛利念完了以後,躺下去就放鬆。然後呢你扶著那個念:好!讓它去。掉掉了把它拿起來,掉掉了把它拿起來,輕輕鬆鬆地,這樣,等一下你自己覺得睡著了。不是……睡著了你才感覺到睡著了,可是那個時候睡著,佛號一直在,就是這麼清楚明明白白地在,這樣的好法。等到你第二天起來,嗨,那個精神啊,比整個的濃睡也還要好,這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告訴你。
所以這種地方,你單單看看那文字是沒有用,你要真正修行的話,就得這樣地下苦功,下了苦功這個好處都來了,到那時候你會發現。唉,所以我常常感覺得,再十倍的苦我也願意,這算什麼!那個時候真正的法樂,才真正啊,那才是一點點,很少一點點,我告訴你。這個還有個好處,你付出代價體會到的,啊,覺得收穫原來這麼好啊!你這個時候意志越來越強,同樣地你的力量越來越強,所以到那意志越強,力量越強,修更難的方法,你就不會難了。現在因為我們沒有做,一點點事情都做不到,唉,一看這個學佛菩薩這麼難!哎呀,南無阿彌陀佛!你怎麼能修啊?所以說這個地方特別一提,雖然難,你們願意的去試。到那時候你所感覺到,啊!好。
「正知者」,這個下面「念」,換句話說,正念。第一個是光明想,第二個是要怎麼正念。下面:
【正知者,謂由如是依止念時,隨起煩惱即能了知,斷除不受。】
嘿!這個睡覺的時候啊,還有一個要保持「正知」。這個東西啊跟那個念有關係的,念有關,同時你那個睡覺的時候,你心裡想說:我要這個樣,我要這個樣,要這個樣!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你睡覺的時候,它那個煩惱起來以後,要能夠斷除。嗯?這一點我們大家也許不一定了解。現在我也告訴你,平常譬如說,你睡覺的時候,到第二天早晨起來的時候,聽見了那個板響了的話:「唉!這個板敲得這麼早幹什麼啊?再睡它幾分鐘!」你會這樣想的。那或者:「沒關係!還早,等到他敲了第三通再醒。」乃至於:「敲了鼓我起來不晚!」我們常常有這個心情的。這個為什麼?就是前面你沒有正知,後面就跟著煩惱在轉,非常清楚!那怎麼辦?你睡覺的時候先這樣想:我要精進!我要精進!以前一直為這個煩惱所轉的。單單這樣夠不夠?不夠!告訴我們的「數數思惟」—你不斷地想這個念頭。當你心裡面,睡下時,明天說我決定要這樣去做!行相很清楚哦!想過了以後,你放掉睡覺。等到你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一聽見板聲,你「咚!」一下,能夠坐得起來!你們試試看,保證有效。
乃至於你有了這樣的想法,你作夢。譬如說,平常我們有的時候,夢當中也會有這種煩惱現起的。然後你如果能夠保持正念的話,欸,夢當中那個煩惱現起來的話你照樣擋得住,夢裡面你都擋得住!所以它這個睡眠,的的確確有它正確的方法在。現在我們常常想:哎啊!我現在希望怎麼樣,希望怎麼樣啊!達到它的目的,正確的方法,因,這裡都告訴你,你只要照著去做,你真正的希望的都得到。
【起想有三,】
這個正知的,這個觀念的時候有三種方式。
【初者謂一切種,其心不應為睡所蔽,】
這是第一點哦,這樣。
【應以精進所攝之心,驚懾而眠,猶如傷鹿,由此睡眠,不甚沈重,不越起時,而能醒覺。】
第一點,你想的時候要有這個,不要為那個睡眠所遮蔽,要「精進所攝的心」,心要這樣。像這個傷的鹿,受傷的鹿本來就是啊非常小心的。這個鹿啊,牠經常,跑到任何地方去,平常我們很多動物,看見那東西就吃;這個鹿不是,在森林當中啊,牠跑到一個地方,一定停下來,四面看。然後你看那個鹿的耳朵,四面那麼咕嚕咕嚕轉,牠一定要觀察一段時候,有沒有傷害牠的東西,再吃,正常狀態;一旦受了傷,牠更是警惕得不得了!我們的心要這個樣。你能這樣的話呢,這個睡眠不沈重,不超過了。實際上這個話怎麼講?就是在你真正想的之前,欸,平常我們睡下去的時候啊,你會想:「哎呀,這睡了,已經睡覺了,還想它幹什麼!」那時候就完了!所以說不為睡蔽的話,這個就是第一種情況。欸,你不要讓它—我要精進、要努力;然後呢策動你的這個心去行,不要隨著懈怠煩惱而轉,隨著精進而轉。
【二者謂作是念,我今應修,佛所開許悎寤瑜伽,為修此故,應大勵力,引發欲樂。由是能依佛所開許獅子臥式眠無增減。】
第二個告訴自己,我現在跑得來幹什麼啊?哦,我是修學佛法。那麼佛告訴我們怎麼做的,是這樣的,所以我努力。「應大勵力,引發欲樂」,這個是成敗的關鍵,他不是馬上叫你去做,在做的之前,你先要想:欸,這樣做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有什麼壞處。所以不妨我隨時提醒自己說:「我到這裡來幹什麼呀!」這第一個,我學佛。哦!那麼佛告訴我們怎麼做的啊?所以種種、用種種的方法,哦!原來這樣做有殊勝的好處,不那樣做有這麼特殊的害處,然後由這個推動的力量,一步一步照著深入去。
【三者謂應作是思,如我今日勤修悎寤,及諸善法,明日亦應如是勤修,由是,於善欲樂相續,雖忘念中亦能精勤修上上品。】
嘿!這樣地思惟:說我現在這個地方的修,你看,不要說白天,晚上睡覺都修這個善法!今天這樣,明天也這樣。因為你繼續不斷地這樣的思惟,所以你這個心意—意樂,這個善法欲的意樂,繼續地相續。那個相續有個什麼好處啊?我們現在的內心當中,隨順於無明的這個心裡的相續,拿掉了,拿掉了。在這種狀態當中啊,因為你的相續一直是善法,所以你就是忘念當中,你忘失了,還在用功。我們現在怎麼呢?這個要對比一下,那個才了解。因為我們現在沒有正式地修過這個內容,所以平常的時候,心裡面一直跟煩惱,隨著煩惱轉。就這麼,自己不曉得為什麼事情煩煩惱惱的,就是這樣,啊,就覺得坐立不安。那有的時候,稍微弄得好一點,哎呀,那時候覺得好得很!實際上這個「好得很」,也就是說這個粗猛煩惱不現行的時候。那麼這種情況之下,你只有正念提起來,還勉強可以,正念一掉掉了以後,它一定是這個煩惱相都在那個轉。
我們平常為什麼不相應的?就是因為我們的相續在煩惱當中。既然在煩惱當中相續的話,當然啦,不管你提起來提不起來,都是隨順著煩惱走。現在啊,你這個相續,就是你的身心已經有了善法欲,對這個善法的欲樂相續當中,所以你內心的這種心識等流,一直是跟著那個善法隨順的。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就算你沒有提起正念,睡眠的時候,它那個善法還在那裡向前走。平常我們說求戒,得戒體,那就是這個東西,說起來。那將來正講這個東西的,會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在忘念當中,欸!他也精進,而且修上品的精進。請問,忘念的時候都修上品的精進,你正念的時候還有不修行的嗎?那問題解決啦!所以
【此食睡行,若能無罪,具義而行,現見能遮眾多無義虛耗壽數故。】
假定說你吃飯、睡眠都能夠沒有錯誤,而又正確地如法如理的,對你有意義的這樣去做的話,啊,那太好了!我們眼前看得很清楚地,能夠遮止很多無義的事情,這個很清楚。我們平常的睡眠、吃飯,啊!增長罪過,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們一生的壽命,就這麼輕輕鬆鬆地浪費掉。能夠這樣的話,都派上用場。
【如聖者無著引經,如所抉擇,而為解說。】
所以現在照著無著菩薩引著經論,經過的抉擇,就是說,已經把它分析得很清楚明白,這個地方跟大家說明。
【如是唯除正修時中所有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完結,中間諸應行者,從此乃至毘缽舍那,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
好了!現在說除了正修,正修的時候,你所緣的這個行相不共的。什麼叫不共?就是你特別的—說我念阿彌陀佛,對!那麼我緣的那個就是阿彌陀佛。我念觀世音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或者然後呢,我在這兒參一個「什麼是你本來面目?」那是個人各的,不共同的。除此以外,那麼前面的加行、正行、完結、中間,就是說,除了正修以外,其他的中間哪,所有一切的我們該做的事情,統統在這裡,都應該這樣去做。
現在我們想想看,如果是你能這樣做的話,你還有惡業嗎?沒有了。如果你能這樣做,善業不夠嗎?當然,現在你一直在善業當中,好了!而且這個善業產生什麼?相續的現行,一直在現行當中,一直在現行當中!將來我們會曉得的,你真正生死的時候,引發你下一生的什麼?就是到臨終的時候那個最後一念的現行,那就是這個東西帶我們到下一生去。
我們現在呢,整個的這個現行都在煩惱當中,都在煩惱當中。所以為什麼儘管你念佛,嘴巴在那念佛,心裡還在煩惱相應。精神這麼旺健,可以打起精神來都提不起,臨終的時候病苦,苦成這個樣子,你能提得起來了嗎?所以那個時候,就算你拿一個大喇叭擺在你耳朵裡面念,念佛,你也沒用。你會覺得:唉呀,我痛得要命,你們還吵我幹什麼啊!這千真萬確的哦!
不要說臨終,就現在,比如說精神好端端的,跑得來叫你去做一件事情,唉!做這個事情,這麼麻煩哪!我們都心裡這樣想耶,何況生病的時候!這樣。所以當你真正慢慢地去做的時候,到那時候就好了,那個靠什麼?就是我們靠我們現在還壯健的時候。真正重要的都在眼前哪,千萬不要現在壯健的時候的那點小聰明,害了自己啊!保護無始以來的大冤家,保護這個「我」,你錯了!你保護它,結果修了半天,這個我是越來越增長,越來越大!這個「我」就是生死的根本。那麼他前面告訴我們,這個四種資糧,已經解釋清楚了。
【已釋中間所應行說。】
正修以後,中間應該怎麼辦。好了!正助雙修,他這裡告訴我們正助雙修,美不美啊?啊,在我的感覺當中啊,實在好!這是原則。你用這個原則不管你做什麼事情,百分之百一點漏洞都沒有,就是一點漏洞都沒有。那個是告訴我們約略地解釋一下,還是約略地、大略地告訴我們哦!細緻—倒是千真萬確的,所有後面告訴我們的,就是關於這前面這個大綱的真實的內容。所以如果說大家條件夠了,你聽了前面已經會,已經能做;萬一我們不能做,對不起,聽見了那個沒有真的懂,那麼好好地學下去,他每個地方會告訴我們清清楚楚,就這樣。你認識了以後啊,修行的確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