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 【型男飛行日誌-背包理論】

為了生存你需要多少東西?一位企業專家要我們想像正背著一個背包,把生活的全部放進去,先從小東西開始,抽屜櫃子裡物品 裝飾 收藏,感覺一下增加的重量。然後再放稍微大一點的東西,衣服電器檯燈電視,背包是否更重了,我們在放更大的東西,沙發床鋪餐桌,都放進去,然後車子、房子,全都裝進背包裡。 並要我們試著走兩步,是否能走得動?這就是我們每天做的事情,我們不斷的給自己增重,直到寸步難行…..

Q: 家中是否有超過三年以上未曾使用的東西 ?我們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麼(金錢身體、朋友、智慧)

怡伶:身體、金錢是我認為生活中最需要的

永德及肖武:身體及朋友生活中最需要的

正祥我從世俗的觀念來說,有了錢及好的身體,會有更多機會認識很多朋友,更多的機會去學習東西然後產生智慧,沒有好的身體一切都很難達到,而有了智慧也會有較多機會去賺錢

智光:金錢身體是生活上很基本的,少了這兩樣做其他事情會有較多的障礙

啟中:我選擇身體及智慧,身體是最基本的,有了身體才能做其他事情,有了智慧就能交更多朋友,及更多機會賺錢

不管是金錢身體、朋友、智慧都是在累積我們的福德資糧及智慧資糧,我們學廣論知道有無限生命,而佛法告訴我們,死後除了法跟著我們到下一生,其他一切都帶不走,所以這影片也提醒我們,背包所放進去這些物質的東西,只有增加我們的重量,對下一生是沒有幫助,要有智慧才能做正確的決定, 才能引導我們去做善業,然後對下一生帶來好處。

 

 

 

  • 為什麼我們學完廣論就忘了? ~ 如華法師

因為佛法所教的內容

  1. 我不曾有過的經驗

  2. 與過去的強大的習性背道而馳

  3. 與我本來的人生目標不一致

 

 

  • 為什麼今天放假我還要來上課?學習佛法目的…

 

 

  • 真如老師開示

單是討論一個佛法的目的是什麼這件事,如果沒有善知識引領我們,我們可能會列出一千個、一萬個目的。那麼在這所有的目的中,我們可能找不到一個非常切近我們內心的目的,也不能找到一個極為單純的目的。但是師父說如果你仔細地、深入地、很深入地去探究它的目的的話——那麼說這句話的一定是個過來人嘛!他仔細地、很深入地探究過了,所以他知道佛法的目的是極為單純的——就是苦樂,離開痛苦、得到快樂,離苦得樂,就是這樣!

所以師父在講《廣論》的時候,在帶我們聽聞的時候,非常容易地把很多霧霾的狀態、我們思考的一些陰暗的地方,很快地就去除掉了。真的就像一道陽光照進來,你會非常清晰你在學什麼、你在思考什麼,不會越學越混亂,越學越不知道在幹什麼。

那麼佛法的目的如果是這麼單純,甚至是單純極了的話,師父說:「以這兩個標準來說,世間沒有一個人例外,所有的人他真正忙碌的目的無非為這個。」這句話是在講什麼?佛法的目標就是所有的世間人忙碌的目標——人忙碌就是為了離苦得樂,說:無非是為了這個。不管他是理智的、求什麼,就他深入的這個中心去問的話,問他幹什麼?還是為找這個。然後也提到:感情糊裡糊塗的,他雖然糊裡糊塗的,可是為什麼?如果去探索,還是為了這個。 但是現在問題就出現了:佛法的目的是去掉痛苦、得到快樂,所有人的目標,忙碌啊,都是為了離開痛苦、得到快樂,那為什麼我們這麼賣力氣地奔忙都沒有得到呢?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離苦得樂,一些很深層的東西及內涵,我們通常是看不見的,上了廣論之後,學習到一些理路, 就愈來愈清楚,也就慢慢了解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科判】

【表六】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辛一、思惟此世不能久住憶念必死
壬一、未修念死所有過患
壬二、修習勝利
壬三、當發何等念死之心
壬四、修念死理
癸一、思決定死
癸二、思惟死無定期
癸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
辛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二趣苦樂

 

 

【廣論原文】

第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之三者。如是若見須往他世,爾時親友極大憐愛而相圍繞,然無一人是可隨去。盡其所有悅意寶聚,然無塵許可得持往。俱生骨肉尚須棄捨,況諸餘法。是故現法一切圓滿,皆棄捨我。我亦決定棄捨彼等而赴他世。復應思惟,今日或死。又應思惟,爾時唯法是依是怙,是示究竟所有道理。《迦尼迦書》云,「能生諸異熟,先業棄汝已,與新業相係,死主引去時,當知除善惡,餘眾生皆返,無一隨汝去,故應修妙行。」吉祥勝逝友亦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時,如敵劫於野,獨無子無妃,無衣無知友,無國無王位,雖有無量軍,無見無所聞,下至無一人,顧戀而隨往,總爾時尚無,名諱況餘事。」

如是思惟有暇義大而實難得。及雖難得,然極易壞,念其死亡。若不勤修後世以往畢竟安樂,僅於命存引樂除苦者,則諸旁生有大勢力,尤過於人,故須超勝彼等之行。若不爾者,雖得善趣,仍同未得。如《入行論》云,「畜亦不難辦,為是小利故,業逼者壞此,難得妙暇滿。」以是此心縱覺難生,然是道基,故應勵力。博朵瓦云,「除我光榮者,即是修習無常。由已了知,定當除去親屬資具等,現世一切光榮,獨自無伴而往他世,除法而外皆無所為,不住現法始得生起。乃至心中未能生此,是乃遮阻一切法道。」鐸巴亦云,「若能兼修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啟禱本尊及諸尊長,並發刻勤殷重思惟,雖覺百年亦不能生,然諸無常不安住故,略覺艱難即得生起。」於迦瑪巴請求另易所緣境時,重述前法。請其後者,則云後者全未能至。

如是自心若能堪任,應如前說而正修習。若不堪者,則隨其所稱,取三根本九種因相,觀現法中所有諸事,猶如臨殺飾以莊嚴,應當乃至意未厭離,數數修習。若經論中何處有說,親近知識暇滿無常諸法品類,皆應了知,是彼彼時所有行持,取而修習,乃能速得諸佛密意。餘處亦當如是了知。

 

 

 

【消 文】

第三個根本,是思惟死的時候,除了佛法以外,其餘的都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分三種因相來思惟:第一種因相,思惟親友無益。眼看即將捨世,前往來生,雖然親友們萬般不捨圍繞在自己身邊,又有什麼用?沒有人可以跟著我去。第二種因相,思惟財富無益。生前坐擁無數財物寶聚,死的時候,連灰塵般少許的東西也帶不走。第三種因相,思惟身體無益。死的時候,連自己一直珍愛、與生俱來的身體也得棄捨,何況其他的身外之物。從思惟這三種因相,產生第三個決斷:縱然現世一切圓滿,然而最終還是將棄捨我,而我也得捨棄它們獨自到後世。因此,應該思惟「今日將死」之外,也必須思惟,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只有佛法是我們唯一的依靠,這個才是究竟的真理。《迦尼迦書》中說:「我們由過去的業感得這一世的身體,當此業力窮盡的時候,這個身體也必須捨棄掉;而這一世新造的業會接續引生我們到下一世去。所以,當死主來的時候,我們應當知道,除了自己所造作的善、惡業外,其他的親人、資財和自身,沒有一樣帶得走,所以生前就應該速修妙行啊!」吉祥勝逝友也說:「國王!即使您擁有世間一切的榮華富貴,但在死的時候,就像獨自在曠野遭到敵人洗劫一空一樣,身邊沒有兒女、妃子陪伴,沒有衣食、也沒有朋友,更沒有皇宮、王位的庇護。儘管生前手握無量大軍,死的時候,卻看不到、聽不到有任何一個人會為了顧戀您而隨同前往,只有孤伶伶的一個人走。那個時候,不要說身外之物、親友家眷,就連自己的身體、名聲都沒有辦法。

依照前面所說的內容,思惟暇滿人身的義利非常重大,難得卻又容易失壞,想到隨時可能會死,如果不趁現在為後世的究竟安樂而勤奮修行,只知道活著的時候追尋眼前的快樂,那麼畜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比人強得多了。要超越畜生道,就必須善用暇滿人身努力修行。否則,雖然得到善趣人身,卻等同沒有獲得一樣,白白浪費了。如《入行論》中說:「畜生也知道為獲取一些小小利益以延續生命,如果我們也只是為眼前的小利益而忙碌一生的話,那就跟畜生沒有太大的差別。倘若因此而造惡業失去人身,未來想再得到殊妙暇身就更難了。」因此,縱然覺得念死的心很難生起,然而這是修道的基礎,所以應該不斷地努力。博朵瓦祖師說﹕「能破除『我』及我對世間光彩榮耀等事的貪著,最好的方法就是修習念死無常。由於已經徹底了解,眼前所有的親友、資具等世間一切光榮,總有一天一定要捨掉,死的時候只能孤獨一人前往他世;那時除了佛法以外,其餘的都派不上用場。如此不貪圖現世的心才能生起。若是心中無法生起念死無常的心念,就會阻礙一切修行。」祖師鐸巴也說:「如果能兼修積集資糧、淨治罪障,祈請本尊及上師加持,並常常殷重思惟種種法義,雖然修一百年也不容易生起多少定解;然而有為法的本質就是無常、不安住,因此縱然覺得念死無常心也不容易生起,但若先修無常這個概念,稍微用點力,各種法類的修習定解就生起來了。」迦瑪巴的弟子想換一個法門來修,迦瑪巴就把念死無常的內容再重述一遍。弟子再請求換修後面其他的大法,他就回答說,沒有前面念死無常的基礎,後面的法是完全修不起來的。

如果自己的心力夠、做得到的話,就應該照著前面所說的內容,如理的去修習;如果自己的心力還不足、一下子做不到,那就依照三種根本及九種因相的道理,觀察我們眼前的所有事情,會發現我們忙的那些世間安樂享受,就如同死囚已被拉赴刑場、死到臨頭了,還忙著要把自己裝飾得好看一點,實在是毫無道理啊!所以,在厭離生死的心尚未真實生起來之前,應當不斷地思惟修習念死。在其他的經論當中,凡是有講說親近善知識、暇滿人身難得、以及念死無常等法類的內容時,我們都應該明瞭其中所闡述的道理。這些法類在修行的前中後期都必須恆常去行持,我們若能如理修習,當能快速悟入佛法的密意。在修習其他法類的時候,也應當如此。有關思惟苦諦的功德,在《入行論》中,雖然是就自身現世所受諸苦而說的,但是由此推想,將來要受的苦,大概也是這樣的。

 

 

 

 

【收 攝】

  1. 修習念死的第三根本是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其中有三個因相:

    • 第一因相,如是若見須往他世,爾時親友極大憐愛而相圍繞,然無一人是可隨去思惟親友無益不管你的親戚朋友、至親骨肉再怎麼樣的親愛,到了死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跟著你去。

    • 第二因相,盡其所有悅意寶聚,然無塵許可得持往思惟財富無益,不管你聚多少財寶,不管是多少的名譽,不管什麼東西,同樣的一點都帶不去。

    • 第三因相,俱生骨肉尚須棄捨,況諸餘法思惟身體無益,死的時候,連自己一直珍愛、與生俱來的身體也得棄捨,何況其他的身外之物

  2. 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的決斷是死時唯法是依是怙

    • 縱然現世一切圓滿,但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只有佛法是我們唯一的依靠,這個才是究竟的。

    • 我們由過去的業感得這一世的身體,當死主來的時候,我們應當知道,除了自己所造作的善、惡業外,其他的親人、資財和自身,沒有一樣帶得走,所以就應該速修正法。

  3. 總結修習念死

    • 思惟暇滿人身的義利非常重大,難得卻又容易失壞,如果不趁這個機會修行,只忙這些眼前的安樂,則許多旁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比我們還強

    • 能破除世間一切光榮,最好的方法就是修習念死無常,因為死的時候除了佛法以外,其餘的都帶不走若是心中無法生起念死無常的心念,就會阻礙一切修行。 就像迦瑪巴祖師有弟子跟他求法他說無常法,他告訴弟子如果沒有念死無常的基礎,其他的法是完全修不起來的。

    • 如果自己的心力夠,就照著前面所說的如理的一步一步的修習。若一下做不到,就把前面告訴我們的三個根本,九種因相,取相應內容修習。

 

 

 

【聆聽 師父音檔】

我們現在忙的是什麼?

【若不勤修後世以往畢竟安樂,僅於命存引樂除苦者】

我們在這地方不妨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現在忙的是什麼?的的確確沒有一個人例外的,無非都是為忙眼前的快樂。唉呀,這個吃啊、穿啊、住啊,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少不了啊,人情世故啊,這不曉得害了多少人!

Q: 我們生活上是否曾經被人情世故困擾過的經驗

肖武:以前同學結婚會收到他們的喜帖,我結婚時也會發喜帖給他們,遇到這種事情總是會免不了,但不去參加會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常常被這些人情世故所困擾

人情世故讓我們忙現世的事情,如果只是忙這些事情,要去想想對後世是好還是不好?

 

  • 我們的生活能力不如畜生嗎?

所以說,假定我們命存的時候,也忙這些事情的話,倒不如畜生,為什麼呀?牠那個畜生忙世間的事情,牠那個力量比我們強耶!所以說,這個旁生對於謀世間的生活的力量遠超過人,這是個事實。我們現在要到哪一個地方去的時候,雖然我們說人為萬物之靈,你可以發明很多東西,發明很多東西,要花很大氣力吧?發明了以後,你去買的話,要花很大的代價吧?嘿,牠不要,牠一個翅膀可以飛,牠不要!你到了海裡邊儘管你有船,牠不要,牠就可以游,牠有這個本事,就這樣。然後你要造房子,什麼等等,牠就挖一個洞,往裡面一鑽就解決了!我們吃起東西來要燒、要弄,牠就生吞活剝地吃下去,照樣長得很好,你豈不是不如牠?這千真萬確的事實!

我們人之所以強過牠們的地方在什麼啊?就是要曉得這個暇滿的人身,可以修行跳出輪迴啊!所以說,假定不善巧利用這一點超勝牠們的話,那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Q: 師父這一段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德傑:我們常常只看到眼前的事情,眼前的事情是吃喝玩樂,而沒有考慮以後的事情,尤其是畜生,如我家的狗只要給牠吃喝玩樂,牠很快就滿足,以我們人而言,去吃喝玩樂後還不一定會快樂,畜生是沒有看到以後的事,如果人跟畜生一樣,僅滿足眼前的吃喝玩樂,那麼這方面的能力未必強過畜生

師父說,對於謀世間的生活的能力,我們是比畜生還弱,例如吃東西,畜生很快就可以生吞,而我們要買東西煮東西才能吃。

我們擁有暇身,可以透過思惟及學習而生生增上,最終能跳出輪迴,得到佛果位,這是牲畜做不到的,如果將暇身只用來追求眼前的安樂,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 死後唯一可憑的是善法

【博朵瓦云:「除我光榮者,即是修習無常,由已了知,定當除去親屬資具等,現世一切光榮,獨自無伴,而往他世,除法而外,皆無所為,不住現法,始得生起。」】

我們現在,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為什麼啊?唉!這個就是說,就算你想放下了,但是心裡面常常就是會有一種力量叫你放不下,叫你放不下。為什麼?這個我,為了這個「我」,你種種的方式,要去莊嚴它。總覺得:唉呀,這個怎麼可以呀?平常我們常常說:「這個面子上面不好看。」的的確確地,平常我們說虛榮心—這不要輕易地說這個說別人,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在這個上頭。真正地為這個世間所困死的,也是這個東西。

Q:我們平常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檢查一下我人生的背包裝了什麼 ?我最放不下的是什麼?

德傑:平常最放不下的是家人,背包裝的是煩惱

智光及永德:放不下的是工作

巧君:我平常最放不下的也是工作,工作佔我的生活最多的時間,而且還要符合老闆的期待 ,還好家庭的事情有正祥幫忙照顧,不然會力不從心,也希望趕快退休

肖武:平常最放不下的是工作、家人及人際關係

怡伶: 我最放不下的是工作、容貌及人際關係,其中有容貌的原因,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開始注意自己的外貌是否衰老,另外也看到同事們都喜歡打扮得年輕,因為工作的關係,每天必須與學生在 一起,為了保持年輕的一顆心,所以會注重容貌,這樣上班也會比較開心

我們所要追求的東西,要去想想看,是真心想要的呢,還是為了虛榮心,還是如師父所講的,為了人情世故,為了面子好不好看,這些都是因為「我」,我們用種種方式要去莊嚴它

 

  • 死後唯一可憑的是善法

所以這個地方啊,我請了幾十本的《一夢漫言》,我以前說過好幾次的,建議大家去看看。不過我發現,真正看那個書的人很少,你們不妨好好地努力去看看,看看那個古德修行的榜樣。現在我們一天到晚講修行,一天到晚講面子,你這個面子不拿掉的話,那個都是騙自己,都是騙自己!所以說,「除我光榮」的是什麼?「修習無常」。你一想到死啊,什麼東西都不貪。為什麼能夠什麼都不貪呀?因為你修習了以後,你才了解:眼前所有的,這個現世的一切圓滿的光彩,嘿!到那個時候,到那時候都是虛假的,都是害你的。到那時候,你只有一個人,一個人去,唯一帶去的就是你造的業。既然是造的業,所以唯一可憑的,就是我們的善法,唯一可憑的就是我們的善法。

我們追求現世的安樂,是要的,學習念死無常之後,了解死後除法,餘皆無益,對於生命的規劃,除了追求現世安樂,也要為下一生做準備,不要只是為了人情世故及面子,而忘了思惟下一世

 

  • 聽了,做不到,怎麼辦?

所以儘管前面,我們這麼一再地說,有一點大家也注意,聽完了往往說:「哎呀,聽的時候很好啊,但是聽了我做不到,怎麼辦?」當然做不到!做到了,我們就不必在那兒聽了!正因為你做不到,所以應該在那兒聽;同樣,正因為你做不到,所以聽完了,千萬不要放掉了就算。要曉得:一切事情都一定有它的因果關係,你現在要想得到,這個是什麼?我們要求的果。我們要求這個果,應該做的事情—下這個果相應的因。這個因是什麼?努力照如理相應的經論,不斷地去研究、探討,把握住重點,把握住重點;然後努力照它這樣去思惟、觀察。你只要在這一方面努力做對了,將來自然會生起大厭離心,這個就是我們現在正確地認識了。

Q: 聽的時候很好,但聽了做不到怎麼辦

肖武:眼前做不到的是果,是因為以前不夠努力所造成的,所以要當下認真的聽聞,正確的思惟,發起勇悍心去努力。

美玲雖然有正知見要來共學,因為現世的習性很重,努力不夠,所以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變

德傑很多習慣是很難改,所以要不斷的努力,讓自己對習慣的事情產生厭離心,才能真正改變

◆ 正因為我做不到,所以我要來聽,到聽完了千萬不要輕易的放掉,如何能輕易不放掉?眼前最好的下手處就堅持學習廣論。

 

 

 

  • 讚 頌

勸學 真如 詞曲

天上天上 星星亮星星亮  街上街上 燈火湧燈火湧

螢火蟲提小燈籠 君心君心智燈可明 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天之計在於晨

深入經藏智如海 勸君聞思趁年輕 龍猛慧海深又深 菩提心花紅又紅

深藍空性任君遊 飽學佛子師贊成  楊柳綠 野花紅 梧桐樹青天撐

一代佛子天人敬 聞多思廣修行深 佛子佛子我禮敬 繽紛天花寶蓋擎

夜夜虔誠殷勤奉 菩提路上佛早成 菩提路上佛早成

 

  • 行 政 事 項

  • 千金不換的幸福在雲端,2020春季廣論班開始報名了,採用zoom線上共學。六月第一週起陸續開班,歡迎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報名專線:03-5325566網路報名:http://bit.ly/2QwrDC6

  • 真如老師讚頌作品集悲智雙翼專輯發行,歡迎至里仁各門市購買

 

  • HOMEWORK

  • 孝順父母 、 關愛家人、  關心社區 、 奉獻愛心

  • 複習。預習 。翻開廣論聽音檔

     

    *下周課程:廣論P85LL2 第二思惟後世當生何趣 ~ P92LL3 縱其塵許莫令侵
    手抄第六冊:P03L2~P26L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