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173L3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 ~ P175L11漸近涅槃

音檔:[74A] 01:15 ~ [75A] 24:17

手抄稿第十冊:P41LL1 ~ P84L1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一 正明所集之業,二 如何集業之理。初中分二,一 思業,二 思已業。  今初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其不善業者,謂非福業。福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如是亦如《俱舍論》云﹕「福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餘熟,故名不動。《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第二集業之理者。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如是亦如攝決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初中復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若於諸欲捨離貪著,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諸不動業。此是世親論師意趣。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廣論 師父手抄稿】
今天請翻到《菩提道次第廣論》173 頁,就是現在我們把第一個,說這個集諦門當中,生死流轉,第一個煩惱,煩惱的內容已經說過。那麼它怎麼會集業呢?怎麼會集業呢?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
這個就是集諦當中,這個「集」的意思就是造集、集起來。通常它意思就是說,凡是一切有漏的種子,能夠造聚感得生死輪迴苦性的這個特質,這個叫作集。那麼集裡邊通常我們,生、集、因、緣四相,這個我們現在暫時不去說它。總之,由於這樣的一個內容,一個法,它就會感得生死輪迴,換句話說這就是苦的因,那麼關於這個道理我們了解一下。
【① 正明所集之業,】
先了解說感得生死輪迴的因是什麼,是業,先說明一下業是什麼。以前我們曾經談過業,曾經談過業,只是說明業的特相,說業決定一切,然後增長廣大,做了不會失去,不做不會碰到,但是業的本身是什麼呢?那個時候並沒有說明,現在這地方了解了。
【② 如何集業之理。】
怎麼集起來的?現在看看。
【初中分二,① 思業,② 思已業。今初。】
看解釋。
【◎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
這個「思」,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所法之一,這種心理狀態。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就是這樣的。我們心裡想:欸!看見了,這歡喜這東西。那時候我們心裡面就會歡喜,然後我們就想辦法去獲得這個我們歡喜的這個東西。你討厭,那個時候你會覺得要去排斥你所討厭的東西。所以我們種種的行為,都由於這種心理狀態而來。或者你不大歡喜,你就想辦法:嗯!怎麼辦法去逃避它,就是這樣。輾轉地由於這個相關的想很多—心理,這種是思。那麼這一個思,就是在造了種種的心理的行為,身心行為,這一個行為會感得善、不善、或者無記。什麼是無記呢?它就是沒有辦法分別得出來是好、是壞,換句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個力量比較弱,這樣,那麼這個叫作無記。這一個心理狀態叫作業。
【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
就是此說自己的「相應心」,自己的相應心。什麼呢?就是你這個所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相應心,這樣。那麼這一個心裡邊,對於所緣的境界,譬如說你看見:欸!這個你歡喜,然後呢,你心裡面就跟著它跑了。那麼那個所對的境界,你就會心就在這個境界上面去東想西想,所以攀緣這個境界,那地方所謂的「轉動」,這一個心理狀態,這一個心理狀態叫思,這個思就是心的業。
【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那麼其次呢?就是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啊,就跟著種種的行為來了,那麼這個叫作「思已」後所發起的。
【《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下面又引《俱舍》,換句話說,各家各派的說法,指這個特點都是這樣。業是什麼—「思」跟「彼起」。思本身我們了解了,彼就是思所起的。所謂思就是這個意業,彼起,起的什麼呢?這個由於這個思而引起的身、語之業。這個文字是這樣,那麼這個內心的狀態,我想我們很容易地明白的。你看見了歡喜的,你就想去獲得它,因為想去獲得它,你就站起來,要走過去做種種行為,然後呢你會開口說話什麼等等,目的無非是怎麼樣想辦法獲得你的東西。所以說「思、彼起」,整個的業的內涵,就是如此。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
更進一層,說在這個身業跟語業當中,又分成功二類:一叫有表,一叫無表。什麼叫有表呢?有一種是可以表示出來的,有一種沒辦法表示的。意業本身沒辦法表示的。身業的話,譬如說你站起來走路,你講話,那個是表示得出來的;但是有一種就沒辦法表示的,那麼這個叫無表業。這個
【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那個就是不同部派的見解不同。所以見解不同的話,由於他了解的程度的深淺,那麼這一個地方我們不詳細說它,將來我們如果深一層地正規地去學的時候,或者學《俱舍》、或者學唯識,它這地方都會有詳細的說明。所謂「婆沙師」就是有部,有部通常說婆沙,他是說一切都有,他就是比較偏重於基礎方面的。那麼到後來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世親菩薩的話,我們曉得那就是大乘,進入大乘唯識的。那這個婆沙師說這個都是色,不管是有表、無表都是色法。什麼叫色法呢?那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有質礙的,因為身、語的確,你可以,身體的行為,你可以看得見,嘴巴講的話,你可以聽得見,所以有所對的,可以表示出來的都是色。
那麼世親菩薩怎麼說呢?說不是,這是什麼?「與身語表俱轉之思」,說這個業,是跟身業、語業可以看得見的,同時的心裡的這種思心所,這個才是,這個才是。那麼,所以這兩種,不管是有表、無表都說是思。雖然身語兩個好像只是在外面的,但是它真正產生業,一定同時那個時候的心理狀態跟它相應,所以雖然是身、語,卻也是思,所以說兩種「俱說為思」。那麼這地方,我們關於這一點只要了解一個大概就行,或者已經學過會很深刻地了解,或者將來進一步去了解去,因為在這地方還並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暫且不去提它。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
我們總共地來說,講起來這個業,可以分成功三大類,那就善業、不善業跟無記業。現在這地方所說的集諦的當中業,見前面兩個:善業跟不善業。那善業跟不善業這兩樣東西,能夠繼續造集輪轉生死這個流轉的,而無記它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這地方不說它。
【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
善業當中又分成功兩部分:一種是有漏的,一種是無漏的。所謂什麼叫「無漏」呢?它不會流落在生死當中,既然不流落在生死當中,並沒有在生死當中流轉。並沒有在生死當中流轉的話,它自然就說不上集,所以這地方只是講有漏的。
【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這個有漏的裡邊又分兩種:一種聖人、一種是異生。聖人他還是會在生死當中輪轉,但是他那個輪轉,跟我們普通凡夫不一樣。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所說的「異生」就是凡夫,異生就是凡夫。凡夫相續當中的中有,「中有」就是中陰身,這個後面還會詳細說它。所以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就是指後者。那麼換句話說善業、不善業、無記當中,無記業不算;然後呢善業當中有漏、無漏當中,無漏不是,因為它不會感得生死的。那麼儘管有漏,聖人還是造有漏業,但是他這個感的生死,跟我們不一樣,我們這裡也不提。因為我們要避免的,就是避免凡夫被動的,你自己沒有辦法做主的,所以受苦;聖人他是主動的,為救我們,他並沒有受苦,所以這個不在這裡討論。
那麼這個凡夫當中,那就是指的這個,所謂相續身心上頭繼續相續的中有,「中有」是什麼?前面一個生命結束,後面一個新生命沒有感得的時候,這個中間這個。實際上這個東西,不是說我們前面死了後面未生,就是我們現生還是有,還是有,換句話這個就是生命的中心,是這一個東西。
【其不善業者,謂非福業。】
另外就是,「不善業」是什麼呢?就是反過來。
【福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
這個裡邊又分成功「福業」,那麼是欲界所攝的種種善業;還有一種叫「不動業」,不動業什麼?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叫不動?下面解說
【如是亦如《俱舍論》云:「福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
什麼是福業?就是欲界的。不動呢?是再向上面色界、無色界,為什麼「名為不動」啊?
【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餘熟,故名不動。】
那麼為什麼叫作「不動業」呢?就是說在我們欲界當中,本來你造的業,這個順受。就是換句話,你下一生應該在天身當中,但是你臨時萬一有什麼特別的因緣,啊!會改變,生不到天上去,生不到天上去,乃至於人道,乃至於墮落到惡道當中,這個果,可能變,可能變動的。但是你造了欲界、色界那個定業以後,那個成熟的時候,它絕不會變動的,不會變動的。
我們中國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梁武帝的太太。那麼據說她這個臨終的時候,那個傭人給她搧什麼東西碰了她,碰了她,她臨終時生了一念瞋心,於是她墮落了,就這樣。如果說那一念不起來,她不一定是這個,就是這樣。換句話說,我們為什麼凡夫臨終的時候,特別要注意不要去碰他,要怎麼樣,因為那個時候,這是他下一生升沈的關鍵所在。如果說你臨終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的話,引發他的特別的善業的話,他本來不可能到那地方去,他這個種子先成熟。反過來,使他痛苦引發他瞋心的話,他又改變了另外一個,這個叫作平常說欲界。不動業,沒有,不動業不會,他感得了這個就是這個。
【《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就是這個不動業它所感得的地,就是色界跟無色界,它這個成熟的時候,它不會動  的。
那麼這地方呢就告訴我們,所集的業,什麼是業?現在我們也了解了,業的內容就是這個—思、思已,所以說就是我們的身、口、意。而中間主要的就是什麼?思,主要的思。雖然身、口也是,但是這個身、口是什麼?與我們的思心所同時一起生起的,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能感生死的所集的業就是這個,所集的業就是這個。如果我們要想得到善果的話,那麼就應該在這個所集的因上面去努力,怎麼樣注意不要走錯,不要走錯。如果我們要避免痛苦的話,怎麼樣想辦法把這個惡業避開,這樣對這個概念很清楚了,那麼那個時候你修行,就有了正確的認識,就可以修習了。
【◎ 第二集業之理者。】
這個業怎麼個集法呢?換句話說,這個業怎麼會感得生死呢?那麼他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怎麼會集起來呢?還沒有感生死,怎麼會集起來呢?
【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現在我們先看看,聖人是怎麼樣?他聖人造的一定都是善業,不一定是無漏,但是決定是善;那麼他一定在那個善業當中,不但要作而且要增長。但是在這個聖人當中,預流、一來,「預流」就是聲聞的初果,預流就是聲聞的初果,「一來」就是聲聞的二果,他那兩種聖人,有的時候還會造不善業的。他雖然會造不善業,但是他一定不會造引生死的惡趣業,他引業一定不會造。我們前面說過了,引業跟滿業,就是這個業有一種是引—─引導生死,有一種在這個所引的這個果位當中來滿、圓滿這一生的狀態的。所以他一旦證得了聖果了以後,不管是惡趣、善趣,他這個引業他一定不會造。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
下面引這個論文,同時也說明這個引業的內容。說生死的根本是什麼?依「行」。所以在生死當中輪轉的主要的原因是什麼?行。行實際上就是業,不過這個地方講的這個業,是特別造什麼?講的引業。所以真正的「智者」,有智慧的人—那個地方指的就是聖者;哪怕是證初果的預流果,最起碼的,以及一來果,他絕對不會再造。凡是造的人都是愚癡凡夫,為什麼呀?他智慧沒有,沒有見到這個我們的真實的狀態,就是真如本性,空的本性是什麼,見不到。見不到所以這個愚癡者,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就會造這個。
【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
他見到了真實狀態,他就不會再造這個業。那麼所以上面這個引兩個說明了,不管是中觀龍樹菩薩一系,以及無著菩薩這個相宗一系,這一個觀點是共同的,佛法共同的,沒有諍論—凡是聖者,他就不會再造那個引業。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
那現在就下面就說出來了。引業是什麼呢?引業的特質是什麼呢?根本是什麼呢?他說:如果說你做任何事情,這個「我執」的行相還在,換句話說,你還沒破這個我執,你隨著這個我執的這個行相轉,那麼那個時候,你會造這個能引的引業。是預流果最起碼的是見到什麼?見到:哦!原來「我」這個東西沒有的,是見到空性,通常我們說「人我空」。哦,這個「人」,我們把它看成實實在在的,他一旦見了道、見了諦以後,發現這東西沒有真實的我在。既然沒有的話,自然而然他就不會再為這個東西空忙了。所以他下面的習性雖然在,他還是不知不覺當中要做一些有漏善惡之業,但是對於「我」這個行相,他已經真正見到了,他絕對不會再為它忙。而我們呢?因為不了解,所以處處地方,一天到晚忙這個東西。所以這一個東西是什麼?生死的根本,所以這個地方指的行,特別是指這個而言。
【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下面又說了,他見到了這個「我」的特性,「我」的特性什麼—空,原來找不到我!只是由於這個五取蘊,在這樣的因緣當中,輾轉地相續相生,前後相續,而這個裡邊找不到我們以為的這個「我」在,找不到。所以一旦已現在親證了真實的狀態—這個裡邊沒有我,這所謂見道、見道;但是呢他這個無始以來的業習氣還在,所以這個業的習氣還在,不知不覺當中,仍舊會跟著這個業的習氣。所以雖然生死當中由業、煩惱增上,這個力量還會受生,但是他不會再造新的「能引之業」,新的能引之業。
關於這個道理,下面用十二因緣流轉的時候,會非常詳細地說明,非常詳細地說明,所以這裡我就不特別地解釋清楚。等到關於十二因緣流轉清楚了,你回過頭來一看,非常清楚。說我們起一心、動一個念頭,那個就是留下一個種子,就是一個業;但是這個業種子,能不能感發將來的果,換句話說,這個業會不會到最後引導你在生死當中流轉,還要一些什麼條件,什麼原因,那個留到下面會很仔細地說明。你認得了這個,那麼將來所謂引業啊、滿業啊什麼,這一些道理,我們就很清楚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先把這個真正主要的,他要所指出來的,大概有一個認識,我們繼續看下去。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
那麼這個預流、一來,他還是會在生死當中流轉,也就是三界之內流轉。實際上呢,他有力量可以斷除,他可以不流轉的,所以他「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而就像大力量的人制伏比較差的人,這個力量很大的人,平常就坐在那裡顯不出來,他也覺得懶懶散散,但是他一旦用起力來,這個力量很大。所以這個預流果見了道以後,他真正在很用功的時候,在正觀空性的時候,他就安住在這上頭;可是平常出了定,在生活其他當中,這個習氣還在,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在這一個狀態當中,他還是會流轉,但是他要認真提起來的話,那他可以制伏那個習氣的。
這平常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現在曉得了一件事情不好,然後呢你的的確確,確定曉得這個不好,當你精神提起來的時候,那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擋得住。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說我不願意這樣去做,努力,然後呢這個境界引誘你的時候,根本它沒辦法動你。等一下你過了一下,精神又不好了,懶懶癱癱呀,這樣,到那個時候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擋不住了。那麼我們在聞、思慧上是如此,他修證慧上剛開始的時候亦復如是,就是這個道理。
【《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
論上面告訴我們。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這個,那麼所以凡是造集引生死業的人是什麼呢?住在「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異生。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再下去的話,見道了,見了道以後,他就不會再有,不會,絕對不會再造。那個小乘的預流,跟大乘這個裡邊有絕大的差別,那麼這地方我們不去進一步詳細說它,只是《瑜伽師地論》好像告訴我們這樣。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對業、集諦的這個真正的行相本身還並不太清楚,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可以把很多名詞在這地方說,我們會記得很多,但記了一大堆,這個對我們真實眼前來說意義並不太大,意義並不太大!這個地方我們只要曉得那個大概的行相就行。所以說這個集業,換句話說,喏!這個集的特質是什麼?能夠感得生死,從生死當中,前一生到後一生。那是什麼狀態呀?都是說凡夫、凡夫,那聖者、聖者就不會啦!下面就正式地解釋這個道理,解釋這個道理。
【◎ 如是若由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那麼,所以他這個造集的業,是怎麼樣的呢?他主要的因為在補特伽羅上面隨我執而轉。現在我們用比較普通的名詞,就是在我們的有情,我們的人—補特伽羅我們都說人,就是這樣普通一個有情,在這個上面由於這個「染污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無明、薩迦耶見,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它有的地方,把它看成功是兩樣東西,有的地方把它看成一樣東西。總之,這個東西是不明白事情的真相,把事情的真相看錯了,所以呀它是造種種的雜染。
由於不明白,所以在明明這個五取蘊,換句話說我們就說補特伽羅,沒有這個「我」這個東西,但是呢他看錯了,看錯了,無始來的習氣,一天到晚拿著我、我、我,那麼被這個東西所左右著。那個是就是說「他自在轉」的話,就是你做不了主的,一天到晚被它所主,因為被它所主,然後你身口意就造種種的業。那個時候如果造的業是「殺等不善」,那麼這個時候集的是罪業,就是「非福業」。反過來,你如果是
【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
那麼是集的福業。
【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如果是修的「靜慮無色地」攝的奢摩他等,是積集的諸不動業。所以平常所造集的業不外乎這個三樣東西,不外乎這個三樣東西!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
那麼,下面他又提出一個問題來,說:是的呀!你現在造的一切的非福業、罪業,那我們不談,當然;福業,那麼是或者是感得欲界的,或者感得無色界的,是,儘管善業還是流轉生死的。有一類他已經了解了三有當中的一切無不是苦,認識了這個苦諦了,說不管他什麼好事,他看見了—啊!原來這個都是欺誑,這個地方絕對一無可以貪戀,所以一心一意唯求解脫,為了求解脫,那個時候就造的種種善淨之業。那個是也是善法,可是這個善法跟前面的善法不一樣!譬如普通有很多人也是世間的修橋補路,尤其是古代的那些人,什麼集文昌社,他們的目的幹什麼?要求功名、要求富貴、要求長壽、要求這個、要求那個。我們現在這個東西不要,哎喲!不要說長壽,把你送到長壽天你也不要;不要說功名富貴,叫你做皇帝,叫你做玉皇大帝,叫你做梵天主我也不要。那麼這種情況,這個應該怎麼算呢?更進一步。
【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那現在我們更進一步去觀察這個補特伽羅、這個薩迦耶見,就是這個所見到的「我」是真的、是假的?發現原來我們顛倒,才發現;現在如理觀察的結果,原來沒有這個我!那麼因為你以前誤解了,以為有我,一天到晚為它而忙,現在了解了,自然再不去管它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請問這個是不是也是集諦當中的生死的因呢?他這個問題是這樣,下面解答說: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
這句話我們注意一下!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它分成幾個位次: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樣。一開始修的時候叫資糧,你先積聚些資糧,集聚什麼資糧呢?福、智兩樣資糧。智慧是對事情本身有正確的認識,你沒有正確的認識,那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用;那麼然後呢,雖然你有正確的認識,你要照著去做的話,對不起,你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要很多條件哪,還要很多條件哪,那個條件就是福資糧。譬如說我現在要到一個地方去,到哪裡?到台北去,或者是更遠的地方去。是,說這樣的話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必須要,正確地認識、了解這件事情,這個叫智資糧;了解是了解了,現在你要去了,對不起,哎呀!路費沒得,那麼這個時候沒辦法了,於是你還要集聚各式各樣的路費,準備各式各樣的東西,這個叫福資糧。
現在我們修行佛法的時候呢,第一件事情也要這個東西,這個叫作資糧位。究實說來,現在我們剛開始修行,真正重要的都在這個上頭。所以現在有很多人急著,說:「哎呀,我要求解脫啊!要求解脫啊!」這個概念啊,概念是好的,這個概念本身是好的,但是對不起,做不到,做不到!那麼為什麼做不到呢?原因就是他資糧沒有集聚。這個資糧當中分兩部分:你認識既沒有認識,就算你有認識了以後,你要完成這個目的的種種的準備也沒有,你怎麼可能呢?怎麼可能呢?所以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人說要修行、修行,修了半天哪!白吃辛苦,一番的好心,忙了一輩子啊,浪費掉了,這個是最大的可惜啊!最大的可惜呀!
所以我們常常這個地方應該提醒自己:是的,我們在佛法上面,目前還是很幼稚。我們不妨用世間的方法來提醒,你說世間隨便做一件事情,這我想我們大家有的,你種田也好、做工也好,你就莫名其妙地你就自己會種田了嗎?如果說長大的,一直長在富貴的家庭當中,叫你跑到鄉下田裡面哪,田裡面長的什麼東西,你一竅不通,這個不是很明白嘛!反過來說,你如果種田的人跑到工廠裡邊去,那個廠裡面這些東西機器,你一看見就害怕,是一竅不通,你這都得學呀!那麼現在佛法是遠比這個東西,居然聽見了,隨便一點,說:啊!修行好,你就去修行了。你修些什麼啊?這個不行!
所以我們必定第一步事情所謂集資糧。那麼資糧兩個字也要認得它正確的定義,不要把我們的概念—好像資糧嘛,那就燒飯的那個東西,或者哪裡,不是!這裡分成功兩樣東西。那麼等到集聚資糧夠了,然後你就開始,說開始行動了,這個時候就叫作「加行」,加行。那麼開始行動了以後呢,然後呢照著去做,如理如法地去做的話,你見到了:啊,的的確確這個事情是這樣的!就是你盼望當中,你理想當中的那個內容,那個時候你見到了,這是「見道」,這個次第是這樣的。
所以呀,他現在告訴我們,在前面資糧道、加行道,這個兩個位次當中的修行人他還是凡夫,還是凡夫。他雖然是凡夫,有一個不同,因為他是凡夫,所以造的業,一定還是在生死當中流轉的,所以他仍舊是造庸常一般普通能引生死的業,這個是;可是同樣是能引生死的業,那麼內容卻有不同。
【然由如斯意樂所起,】
由於因為要修學佛法,這種概念呀,他集聚了智資糧—智慧資糧是什麼?對於事情正確的認識。以前不認識,明明這個上頭沒有一個我,他覺得看成我;現在有了這個智慧,認識:啊,原來沒有!所以說「於無我慧相應」,同時造其他的一切事情啊,也是集的都是善淨之業。造這種業是什麼?
【是後有愛能對治品,】
這個真正的生死的根本,引發生死的這個最主要的這個集的業,就是這個「後有愛」,後有愛。現在因為他了解了佛法,了解了我們平常的錯誤,錯誤在哪裡呀?錯誤在對這個上面,對我這個身心相續上面沒有正確的認識,把它看成功「我」,所以種種地方的愛著難捨。現在他認識了這個東西以後,啊,原來這個東西生死冤家呀!他不但不會愛著,而且種種方式去針對著這個去破除它,所以它是「後有愛的能對治品」。而這個後有愛的能對治品是什麼?
【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
就這句話!生死的根本是什麼?「我執」,就這個。因為由於我執,這個愛著就生起來了。這個我執就是惑、無明,或者是煩惱;然後呢愛是什麼?業。惑、業兩樣東西具足了,對不起,這個業就流轉。現在呢,他雖然沒有把真正的惑從根破除,但是已經有了認識,已經有了認識,因此在他這個認識當中,就不會再去執著它,處處地方破除它;但是因為並沒有親自現證,沒有親自現證,所以所造的難免仍舊在這個裡頭,這個是它最大的差別。所以雖然沒有真正的現證,所造的仍舊是平常引生死業,但是卻是跟原來的真實當中這個行相相反的,相反的,所以說
【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
這個。那麼為什麼它還擺在集諦當中呢?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但是他還在生死輪迴當中,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的話,跟這個普通集諦的行相相順的,所以它仍舊擺在這個集諦當中,但是這個內涵卻是恰恰相反。平常我們的講啊—不,不是平常,以前我們曾經講過啊,懺悔的對治,懺悔的對治。比如說有一個力,從這個地方向那個地方走,如果你要對治它怎麼辦呢?你要抵銷它怎麼辦呢?你要加一個力──這樣沒有用,你要正對著它。那麼你能夠抵銷它了對不對?但是現在這個力來的時候,非常大;這個力比較小,雖然正對著,但是呢因為力量不夠,它仍舊向這個方向。雖然方向仍舊向這個方向,但是慢慢地減,減小它向這個方向的力量了,對不對?喏!就是這樣。你只要繼續地修下去,那麼這個對治的力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本來非常快,慢慢地因為這個力量對治,慢慢地慢下來、慢下來、慢下來,慢到最後停在那裡,最後反推回去了,就這樣。所以說在我們資糧位、加行位上面的修行的特質,就是這個。
那麼我們為了容易了解起見,舉另外一個譬喻。譬如說,我們以前哪,欠了人家很多債,哎!不曉得欠多少債,現在懂得了這個做生意的訣竅,你了解了,不是像以前盲目地亂來,把樣樣事情弄清楚了,然後你開始賺錢了。雖然賺錢,可是以前欠人家債,哎呀!欠他那個 十億、八億,現在你已經慢慢地賺了,賺它個萬八萬固然不行,一百萬、兩百萬還是不行。欸!但是你的債務在慢慢減輕當中,總歸地說起來,你仍舊是欠人家債,但是那個債務漸漸減輕了。那麼現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說我們資糧、加行這兩位的行者,由於他所修的內容,正是以前生死行相根本的相違反的,相反的對治品。不過以這個理由,剛才說的這個理由,所以仍舊在集諦當中。
【如是亦如〈攝決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這個是《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這段話也是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現在還沒有證得,沒有證得;另外一方面,雖然在生死當中,卻是慢慢地增長這個對治的力量,以前造的身語都是惡業,或者是善業,現在呢是妙業,妙淨之業,就這樣。因為我們修行還是要拿這個身體,所以他現在造的是增上生,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來淨化以往的,造是造這個。然後造了這個流轉生死,現在要還過頭來對治它的,還是用這個身體,不過造的業恰恰相反,這樣。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那這一段就特別告訴我們,我們修道的人,應該怎麼辦?同時這個裡邊也告訴我們,真正的後有愛的引發的主因在這個地方。主因有兩樣東西,一個就是我們因為無明不認識而產生的這個後有愛,後有愛,由於這個而造種種的惡業。現在我們了解了說:啊!這生死這麼樣地有禍害,所以一心一意地厭離呀!由於厭離造種種的善淨之業,那個時候啊,去找生死的根本,找到這根本在這裡,那麼在這個上面努力去做,努力去做,這樣地是漸漸能夠跳出來,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應該的。所以到最後兩句是告訴我們,雖然還隨順於集,但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努力幹什麼?欸,要認識無我之慧,原來我這個東西是沒有的呀!這個才是真正智慧。平常我們講的智慧就是這個,既然我沒有的話,為我而所有忙的這種事情啊,都慢慢、慢慢地消除掉了。所以平常我們所謂持戒,不管是大小乘、念佛、參禪都在這個上頭。
【◎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這個裡邊「唯除少數依福田力」,這句話我們來看一看。說因為上面所說道理現在我們就懂得了,懂得了,我們必定要從各方面、各種—「多、異門」,多是眾多,異是各各不同的,以不同的方式,用這種方式去看。譬如我們現在來說吧!戒,從戒的立場去看;念佛,從念佛的觀點去看;參禪,從參禪的觀點去看;教,從教的觀點去看,教下不管是大乘、小乘、性宗、相宗,不管哪一門,我們要去觀察,了解生死的特質。然後了解了以後,照著去修習,曉得這個生死當中,一切沒有一點意思啊!因為了解了,所以對生死當中的所有的壞的事情,固然是絕端害怕、厭惡,好的事情啊,也是破除貪愛,這是我們目前要努力的。等到你有了這個,那麼你就可以正對著它對治了。
說到這裡,有人就說:「哎呀!我不聽還覺得心裡想修行,聽了以後真是不敢修行!」是,有的人難免會生起這個想法,在我現在的認識恰恰相反。我不聽啊—固然,不談修行的人不說;就是你談修行,你不聽,請問你修些什麼啊?你不聽,要修的內容,你修了半天修對了嗎?說我們閉門造車,空忙一生還不知道,乃至於修了半天,把自己送下地獄去不知道,還偏偏覺得這個對,何其顛倒啊!所以如果你真的想修,聽見了才高興:「哎呀,對啦!我以前要想修行,原來為什麼修行、如何修行都不知道!修了半天,是白忙一程,白費氣力啊!到今天才認識了才高興啊!」那時高興都來不及,哪裡會害怕?不過倒有一點倒真的,因為你不懂得,所以你總覺得:哎呀,修行好啊!人家說好嘛你也好,結果原來修行這麼個難法,唉呀,那個時候害怕!這個倒是的的確確的事實,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實。所以這個地方怎麼辦呢?你要更進一層地認識。
如果說你有了圓滿的認識,那時候這個道理很清楚,擺在眼前只有一條路,只有一條路!什麼路?修行。你退轉去,假定你退轉去,像我們想像當中,那很舒服安樂的話,哈哈!不要說你們,我第一個退轉去,趕快回去享樂,為什麼跑到這裡來幹什麼?仔細你一想啊,回轉去的話,只有一條,回轉去是非死!百分之一百的。眼前是小小的安樂,結果將來是無邊的大苦;眼前貪得一點點小便宜,然後在地獄裡邊受無邊大苦。啊!絕不可以。就像打仗一樣,打仗你不要逃,你逃的話,只有一條路,死路!因為打仗容或敵人看不見你;在生死當中的話,對不起,那個敵人在四方八面眼睛張大了看著你呀!你不張大了眼睛逃避敵人,要把敵人消滅的話,只有一條路,非被它打死不可的,這個道理很簡單。所以你只有睜大了眼睛,全部精神防避它來襲,然後你把它克服,這是唯一的一條路,這是我們要認識的。所以你如果說認識了,然後你那時候會了解,你只有正對著它,你還有生路,第一個概念。
進一步呢?如果說你正確地認識,然後正對的話,你會發現,這必然只有這一條是路,而且必定是生路,這個就妙了!眼前是一點點小小的辛苦,到最後卻是大安樂。而且這一條路是絕對是生路,前面是絕對死路,這兩個當中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最主要的還在什麼上面呢?還在不知道。以前因為完全不知道,所以現在產生了誤解;現在知道了,千萬不要停在那裡哦!停在那裡你覺得:喔唷!曉得了又害怕了,又退回了,那一點點知道都浪費掉了,好可惜!所以不要怕,不要怕,你只要努力地下去。
不過到這地方,我們又覺得:哎呀!聽了這個佛法,修行了,現在覺得這樣地不如理,那樣地不如理。是!你回去了你又如理了嗎?你回去你如理了嗎?是第一個問題。所以這第一個問題,回去是一定不如理,那麼然後呢你走上去,走上去絕對不可能一步登天的,一定慢慢地來。所以這佛菩薩告訴我們很清楚哦,所以你走上去一定要把握得住這個次第根本,不要說一開頭:哎喲,我先要去打坐,要去拜佛啊!你第一個要什麼?建立正知見!
所以經上面很多地方告訴我們,假定你能夠把正知見建立起來的話,那個時候,欸,你雖然尸羅、軌則、淨命一下不能圓滿哪,但是你不會墮落,不會墮落惡道,將來感生龍中。龍是六道當中除了人以外,牠的的確確能夠修行的一個,而且牠也不是太苦;龍當然有龍的苦,但是龍還有比人強的神通,有這樣的好處。然後等到下一個佛出世的時候,或者再下一個佛出世,賢劫千佛當中,你一定有解脫,那個何等好啊!如果你不走這條路的話,豈只賢劫千佛,無量劫永遠輪轉,而且極大部分在地獄裡邊,這兩個當中比是完全不能比啊!這我們要了解的,這個是真正的概念。
所以他前面說「若未」,假定你沒有這樣做的話,對不起,那沒有用,那沒有用。
這是第一個,對生死的盛事獲得對治。進一步呢?
【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
進一步的第一個呢,就是破除貪愛對治。進一步說雖然你不去貪愛,不要執著現世,但是究竟跳不出來。要究竟跳出來,要找到根本,找到根本的話,原來說這個「我」沒有的,所以趕快解決。趕快解決,還不究竟圓滿,說如果你要真正究竟圓滿的話,還要把自他一切都救出來。所以那個時候進一步,由共中士只求自利而進入大乘,那麼大乘不但要求自利,而且要幫助一切人,那個時候要修大菩提心。那個大菩提心分成功兩種,一個叫世俗菩提心,一個叫勝義菩提心。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共下,共中,共上這個次第,實際上也就是說我們修學的時候,先從基礎一步一步上升到最後。假定說你在這個次第上面,不照這個次第走的話,不把握住這個重點的話,不管你做什麼善事,所以
【餘諸善行,】
不管哪一個善事,都是平常的集諦所攝,「轉生死輪」。但是有一個例外哦!
【唯除少數依福田力,】
欸!這個不是的,這個不是的。這個是什麼?現在我們修淨土就這句話,修淨土就這句話。那麼關於這個部分,等一下再講一下,下面這個先說完。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那麼這個樂受跟捨受義故增長,在下面這一段。所以少數福田力跟這個兩句話,我們休息幾分鐘再來講。
他這一部分要告訴我們所謂「集業」,說生死流轉的這個業。流轉的業這是什麼?凡夫才有,異生才有,聖者不會再造。那麼凡夫這樣說起來,如果說他了解了這個,在資糧位、在加行位上面,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辦呢?說,哦,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正是對治「後有愛」的這個正對治品,正對治品。換句話說,這個雖然是凡夫,他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由於對這個生死輪迴的因,「集諦」的真正的原因,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如理去修習,正是能夠感得跳出生死輪迴果報之因,果報之因。所以在這個果報還沒有現起之前,你只要努力在這個因上面努力的話,他雖然眼前仍舊在輪迴當中,但是當這個因慢慢地集得足了、夠了,結了果的時候自然跳出來。這個是佛法的特質,如是因是如是果。那麼從這裡我們也了解了,啊!原來我們真正修行是這樣修行法的。
如果不是這樣,你如果不是這樣去做的話,不從這地方去做的話,對不起!不管你做什麼,「餘諸善行」,不管你做什麼好事,都是生死輪迴當中的。所以我記得好像淨土的哪一位祖師,省庵大師,有一封信就勸那個茅靜遠公,那個先生是好了不起哦!修橋、補路什麼的好事都做,哎呀!凡是好事總歸他有份。結果那一位大祖師怎麼說?「對不起!你忙這個東西好事,還在生死輪迴當中,這個三世怨沒有用啊!」一句話。所以我們現在修行也是如此。你修行啊,你要真正把握得住修行的特質,如果你把握不住這個特質的話,固然是不管你做什麼好事,哪怕你念佛、磕頭、燒香、出家,對不起,還是沒有用啊!那麼它真正的中心在哪裡,我們必定要把握住,要了解這個生死當中一切生死的好事,這個都是錯誤的,這第一點認識它。了解了這個以後,你就不會對眼前這種好事產生貪著,這第一個。
但是呢,雖然不貪著,將來可以感得生天等等,但是生到天上它還是會掉下來,那麼根本在哪裡呢?哦!原來說生死當中的根本,在誤解了「薩迦耶見」,那地方原來是沒有這個所謂的「我」在,這樣。所以進一步要觀察這「無我慧」,要跳出生死輪迴。雖然你想跳出生死輪迴了,可是推己及人就於心不忍哪!那個時候才真正大乘心從這個地方發起啊!所以就修習兩種菩提心,這樣的。除了這個以外,不管做什麼好事,都是生死輪迴。所以《華嚴》上面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啊!它這個菩提心好像單指大乘,到現在為止,我們了解這個大乘的菩提心,必定基在什麼上頭,它的基礎在什麼?「厭離生死」上頭。所以換句話說,你如果真正地具足了這個菩提心的話,這三樣東西一定具足。喏,跟這個地方、這個內涵是完全一模一樣,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我們真正談修行,這個才是!
那麼,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欸!它只有一個,就是依特別的這個力量,你也可以跳出來,念佛就是這個。所以現在我深深地感到這個生死當中的過患,但是要這樣一步一步地修習的話,哇,那真是不簡單啊!尤其是目前這個條件也不具足,那怎麼辦哪?啊,唯一的辦法只有依靠你啊!可是那個時候有個特質是什麼?對於生死當中的一切的盛事,的的確確產生了絕大的厭惡、可怕感,只有依靠他,這個條件還是具足的。所以說念佛必定要「欣厭具足」,假定你這個欣厭沒有的話,這念佛沒有用場。他教你念佛最主要的三資糧—信、願、行,信些什麼?願些什麼?有了這個信願才談得到行。「信」是信三界輪迴無非是苦,一無是處,信就是信這個。因為你信了這個,所以要跳出,結果要跳出來,說修習這個法門的話,啊!現在我們末法的時候,法又不完整,環境又這麼複雜,不允許我們修。那怎麼辦?一心皈投依靠,一心欣仰極樂世界啊!那個時候你一心願求的這個,眼前高官厚祿一切東西都不要了,「願」是願這個。
所以這個地方說「唯除少數依福田力」,儘管這個是依福田力,可以跳出這個生死輪迴,但是它這個心理的行相,還是跟前面這個絕不違背。所以假定說,對於生死的過患沒有正確的認識,你不想跳出來的話,念佛沒有用!反過來,你認識了這個,就算你沒有證得羅漢果,就算你沒有修習得大菩提心,你一心了解:唉呀,這個是一無可取啊!產生絕大的厭惡;然後呢信得過佛講的話,一心一意欣樂、好樂要念佛。然後你念佛,儘管你沒有得到一心不亂,散心念佛,都可以跳出生死輪迴。根本在哪裡?還在這裡,還在這裡,這麼清楚明白。了解嗎?所以說,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都在這裡。同樣地,當然持戒,你為什麼要持戒啊?很簡單嘛,也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前面也說過,後面再要說,後面還會說。那麼這個是解釋了這個。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那麼就世間的所謂這個增長,一個是樂受,一個捨受,看看:
【◎ 初中復二,】
說樂受義增長。
【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這個「樂受義」分兩種:一個呢,對於外面的這個五根所對的,所謂色、聲、香、味種種的,為了這個而去。第二呢,對於外樂「厭捨貪著」,啊!覺得外面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好處啊,於是引發那個定樂,引發那個定樂。這裡沒有詳細講,不過有一點我們要了解的,真正他—比如說外道乃至於佛法,他為什麼能夠忍得住絕大的苦受學定呢?他本質上面也了解,說這樣去做得到更大的快樂,得到更大的快樂。所以本質上面剛開始修學佛法,沒有別的,還在「苦樂」兩個字上轉。只是說普通凡夫他愚癡,所以貪一點眼前的小樂受大苦;聰明一點的人了解了這個東西,為了要大樂,不貪那個小苦,不上那個當,只是為了這個。
所以說得到定樂以後,那個對世間的所有五欲最美的樂,那時候你感受味同嚼蠟,是一點味道都沒有,一點味道都沒有。到了那個時候叫你去玩,你也不願意去玩了。就像我們小孩子的時候,大家趴在這個地上弄那個泥娃娃,弄得個起勁,長大了以後還要去弄,你願意嗎?當然絕對不願意,喔唷!覺得這個一點意思都沒有。實際上呢,你還是為了你的快樂,因為長大了覺得這個是真快樂,這個小孩子趴在地上一點意思都沒有啊!這樣。所以我們的認識更深入了,這樣。「而增長業」。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
喏,這地方就說得很清楚了,你為了「樂受義」—我們造種種業,目的絕對不是故意要找苦的,還是要找快樂。不過這個要找快樂當中,來了!第一種人呢,未死以前,就是現在我們,眼前哪,為了貪求眼前的快樂,於是造種種惡業。哎呀!這個要好吃,這個要味道,然後呢上天入地無所不作;天上的飛鳥,海裡面是魚,那洞裡面還把牠挖出來,樣樣把牠要吃進去。唉呀!造那個種種的殺業。然後呢造種種的方便,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為什麼?還是為了樂受,這個時候造了大惡業。進一步了解:哦!這個一點意思都沒有,兩腳一伸毫無意思。所以,
【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這個你求未來的,這是「福業」,這個這樣。這個所謂向外緣的稱為兩種。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這個是為了定樂所生的。他為什麼講「第三靜慮」呢?就是說這個色界,所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一共有四個定。欲界也有,叫「欲界未到地定」,這個實際上還在散亂當中,所以不算是得定,不算得定。雖然欲界,天台也叫欲界定,相對地來說,比我們凡夫要好很多,可是這個心,這個定沒有穩固,所以不算的。通常我們叫這個初禪、二禪、三禪,都在那種樂受當中—定生喜樂,然後呢離喜妙樂,哦,我想想看:初地是定生喜樂地,是吧?第二地是,我一下名字記不起來了……定生喜樂、離喜妙樂,然後呢第四地是捨念清淨地。所以初,定生喜樂地,然後呢,離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第四是捨念清淨地。所以初、二、三禪都是在樂當中,那種快樂一地比一地的深,所以這個「第三靜慮」下面,這種是說樂受。
【若於諸欲捨離貪者,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
然後那個下面,下面說,那個時候你能夠捨離種種貪著,那個貪著不要了,但是還是為了什麼?還是為了樂受。說因為你曉得下面雖然是快樂,但是這個快樂有限的。所以我們學那個色界定,得到了初禪以後,一定覺得,哎呀,這個初禪比起二禪還不如啊!然後呢你又感到這個還是有它的缺點的,一定要厭患它。由於這個厭患,那個初禪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了。消失掉了,然後你更精進,那個時候才能夠上去。假定說這個你沒有生起厭患之心,那種快樂狀態,你捨不掉的話,不能升上去的,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關於這一點,天台的《小止觀》上面就說得很清楚,將來以後說到奢摩他的時候,會詳細地說明這個。
所以他還是捨離這個,對眼前已得定的這個貪著,如果這個捨不掉的話,那麼他不能超上,不能超上去。他雖然上升了,但是還是為了這個樂受,所以這樣更上去。厭患說這個有,只要任何有個貪著之心,還不行,那個時候他就捨受。「捨念清淨」—這個念著那個東西,就完全捨掉了,那個時候心完全是清淨,那個時候進入捨受樂,那個時候得第四靜慮。
【乃至有頂諸不動業,此是世親論師意趣。】
就是這個四禪一共有二 十八天,二十八天,那個最後一天的話,比如說最高的色究竟天,下面有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諸天,這個都是四禪當中,那最高的色究竟天。那個第四禪當中,這個都是「捨受義故增長」的,增長的善淨之業。這個是世親菩薩所說的。現在我們整個地了解了,說我們集的業是怎麼一回事情,集的業的內容也了解了。了解了這個,
【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這地方揭出這個我們應該了解的:啊!現在我們了解了,原來世間都是苦,而這個苦的原因根本在集,那麼集當中又分成功這樣,集當中又分成功這樣。說唯一的辦法,那麼怎麼辦呢?你一定要在這個因,集的因上面去努力,集的因上面去努力。因此「普厭棄一切諸有」,普遍地沒有一點點遺漏的,對於生死輪迴當中一切的盛事,所謂樂—苦,行也是苦,凡是這個都是「諸有」—棄它,厭患之欲,一心一意要捨棄它。為了從這個地方解脫出來,於是造種種的善業,這個就是我們在資糧、加行兩位當中所做的行為。這個時候,漸漸遠離生死,漸漸趨近涅槃,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集的業。
然後呢集了這個業以後,怎麼能夠感得這個生死呢?「結生之理」。前面我們曾經說過這個集諦當中,正式說起來集諦有四個行相,「因、集、生、緣」。說這個集就是流轉生死的原因,那麼這個流轉生死的原因當中,分成功四個,叫因、集、緣、生。某某法師,麻煩你一下,你站起來幫忙我寫一下,你的字也寫得好看一點。「因」,因緣的因;「集」就是集諦的集;「生」,就是生長的生;「緣」就是因緣的緣,因、集、緣、生,這裡順便也提一下。
這個換句話說,為什麼流轉生死啊?流轉生死,有一個主要的這個原因—沒錯,這集諦四行相—這個「因」就像說,欸,這個種子一樣,你有了這個種子,這個將來繼續生長的因就在這裡了。那麼所以這個最主要的是什麼呢?惑跟業,而這個裡邊最主要的是惑,所以他第一個講的講惑,就是煩惱。那麼然後呢,這個時候怎麼會從這個因,而感集生死呢?怎麼會去引發後有呢?那就是由於啊,由於這個因,然後呢造這個業,由於這個惑跟業力量的增長的話,然後就產生後有的這強大的勢力、力量,就這樣。由於這個強大的勢力,到最後呢,就會新的,下面新的生命就「生」起來了。生起來還要它的助緣,所以這個「緣」是最後的事,最後地講。簡單地說明,流轉生死就是這樣的,就這樣的。
從前面已經說,那麼這個「因」當中,最主要的根本因在哪裡呢?根本因就是說,在這個補特伽羅—這個有情,這個五取蘊當中,由於無明不認識事情的真相,把它看成功「我」,這個是根本!所以我們正式修行的時候,真正重要的就要認得它。否則的話,你如果不認識的話,不從這個上面去對治的話,其他不管做什麼好事,對不起,都還是平常「集諦」所攝的。造了好事生了天,最後又下地獄了,就這樣,就這樣。那麼這個所以從因、集下面講「生」,真正說起來就是說,現在說由於這個關係,慢慢地造集了感生死的業,那麼這個時候,要下一生去了,要生。生的之前先要有一個死,實際上那個死就是那個「緣」,前生不捨掉的話,後生不生,就這樣,它有特別這樣的原因。那我們先談,先談死,死是怎麼個死法?然後呢,生的時候又怎麼個生法?

<上一進度    下一進度>>

17秋230(週四)文章列表
17秋231(週六)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