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親近善士(五)P32L3~P35L6

手抄稿:第三冊P51L9 ~ 第三冊P94L5

【廣論原文】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如《金剛手灌頂續》云:「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毘奈耶》中亦有是說。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若如是行,力漸微劣。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如是修習,設若見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如是思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 第三隨念恩者。《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覺醒我者。沈溺有海,拔濟我者。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中,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應如此文而正隨念。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

【廣論 師父手抄稿】

【此復弟子於尊重所,應如何觀。】
那麼下面說信善知識沒有錯,那麼怎麼個信他呀?那不是說隨隨便便,隨隨便便這個迷信,沒有用。我們聽見了說:「啊,那我信善知識!」你怎麼個信法?信些什麼?什麼才是信?嘿,這個裡面都有道理的。這個都是要清楚明白,然後一一如何修習相應。否則的話你說:「啊,只要修信信,那麼我就信他了!」對不起,這個是迷信,這個沒有用。佛法絕不講迷信,這個它下面說的。那麼怎麼信法呢?這樣告訴我們的,應該這樣:
【如《金剛手灌頂續》云:】
這是密教的經典,密教的經典叫「密續」,這個繼續的續。
【「秘密主,弟子於阿闍黎所應如何觀,如於佛薄伽梵即應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長,彼當速成佛,利一切世間。」】
這個秘密主,秘密主啊就是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我們在密教裡稱為他金剛手,他是密教的密部的主。那麼佛就告訴他,說:「喏!一個弟子依止這個善知識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把這個善知識看成像佛。假定說你這個心能夠像這樣的話,你一切時,這個功德都在增長當中,而且能夠很快成佛。對自己來說是成佛,對別人來說能利益一切世間。」這個道理這裡先不詳細說,後面它繼續會告訴我們。但這個道理我們要信得過,這個是密教的經典,顯教的經典已經引過太多了,引證過太多,也都是這樣說。所以不管顯密都是告訴我們,你能夠把善知識看成佛,那麼你就得到最大的好處。所以剛才特別是引那個小乘的公案,她就把他,對方那個人,看成功毫無瑕疵地圓滿的,結果,她得了好處。
【諸大乘經亦說應起大師之想,】
第一個是前面的密教裡面的經典,現在呢顯教裡面也是這樣。所以依靠善知識,應該把那個善知識看成像佛,乃至於
【《毘奈耶》中亦有是說。】
《毘奈耶》是戒經,實際上這個地方的《毘奈耶》不僅僅說戒經,換句話說,最基礎的小乘根本也是這樣,所以不管是小、大、顯、密都是這樣。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呢?說
【此諸義者,謂若知是佛,則於佛不起尋求過心,起思德心。】
假定你心裡面有了這個認識,那個時候你覺得:啊,原來你所依靠的是佛,你對佛絕對不會去尋求他的過失,你只是思惟他的功德。這有什麼好處?請問:你去想對方過錯的時候,就算他真的過錯,就算你想對了,對你有好處嗎?這是個真正問題哦!所以你始終要記住:欸!我跑到這兒來幹什麼的?我是跑到這裡來,跟他像世間一樣的大家這個談是非的,還是我跑到來學佛的?你這個概念要把握清楚。如果你把握清楚的話,不管對方有多大的錯誤,你就不會想到他錯誤地方去了,這不是很明白嗎?他比你好,你跟他學;他不如你,你把他救起來。這不是很簡單嗎?你怎麼會想到他的過錯呢?
但是我們平常的時候,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性太重,動不動就是這樣來了,動不動就是這樣來了!別人還勉強可以,現在的一切指導你的人,這是個善知識,你對善知識起了這個心念,你什麼都不談了!這個很清楚。所以你現在不成氣候的原因,就是因為你不懂得道理,要不懂得道理,一定要依靠善知識,依靠善知識你一定要一心一意地聽他。如果你跟善知識之間,起了這樣的一個念頭的話,不要說你學不成,下面的根本不談,乃至於對佛法你都沒辦法接受。所以你第一步要想修行的話,必定要懂得修行的道理;要想懂得修行的道理,一定要有善知識;要想依靠善知識,必定要把善知識跟你之間的這個障礙除掉。所以那個時候,你不能一點點說看他的過失,他有過失你也不能看,這個是很重要的!這個理路這麼清楚。所以我常常說,現在我們講了很多道理,喔唷,道理講得比誰都懂,問題不是講道理,你能不能做啊?你不能做的話,這個道理都是害你呀!都是害你呀!這個概念就在這裡。
那麼反過來呢,你不求他的過失,求他的功德,你思他的功德那就好了。這個善知識不管怎麼做,都在增長你的功德。他在罵你,你就說:「哎呀,他現在在成就我的忍辱啊!」他在罵你,你就想:「啊,消除我的業障,我的重罪輕報啊!」那個經典上面告訴我們太多這一類事情,而且有典型的例子:因為罵,善知識的這樣的罵,所以把你很多惡劣的罪障就消除掉了。所以不管他怎麼,你覺得,哎呀,這無比地對你的加持,無比的功德,你的信心就增長了。也可以說信心增長,也可以說你內心淨化,也可以說你的煩惱障、所知障拿掉了,這不是最好的嗎?這個道理這麼簡單,這麼明白啊!但是我們不懂,可惜!現在懂了,好高興,努力去做啊!
【於尊重所,特應棄捨一切尋察過心,修觀德心。】
對於你的善知識,一定要棄捨一切看他過失的。「尋、察」是兩個。尋的話就是粗的;察是細的,察就是伺察。當你看見他的這個過錯,這個是尋;然後呢完了以後心裡面老還在那兒轉,越想越不對,這個就是伺。這個都是對我們自己最大的傷害,最大的損害是莫過於此。你因地當中養成功了習慣的話,你固然這個異熟果是一定墮落,這個一定異熟果是一定墮落。這個善知識你如果起了這個的話,一定墮落。然後呢等流果,最嚴重的還是等流果。等到你地獄裡面出來了,畜生等等轉了不曉得多少圈出來了,你那個等流心識還在那裡,一碰見的話你還是看他的過失,無始以來這個就是這樣。所以你眼前如果不修改的話,絕對不可能改變過來,如果可能改變過來,我們早就成了佛了,佛哪有不加持我們?所以這個地方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怎麼辦呢?修觀德心,告訴我們。它用個「修」字,這不是講個道理,講了完道理以後要經過你自己的修、修改。就是我們以前一直在錯誤,現在從善知識那裡聽懂了,但是啊要透過如理地修習以後,才能夠真正地把這個惡習扭得過來。
【此復應如彼續所說,依之而行,】
欸!懂得了個道理還要跟著它去做啊!他下面說:
【「應取軌範德,終不應執過,取德得成就,執眾過不成。」】
你應該取這個你的軌範—軌範就是你的親近的師長—他的功德、他的德行,而不要看他的過失。你看他的功德的話,成就是你的;你看他的過失的話,決定不成功,決定不成功。所以這個〈常憶念頌〉那個頌子常常都記著:「己過如山積不見」,自己的過失那比須彌山還要大,看不見;「師過秋毫亦明察」,師長的過錯一點點,像秋毫一點點,你看得清清楚楚;「法不相應實由此」,常思己過,「勤加懺悔常憶念」。所以我們跟佛法上面不相應,為什麼呀?就是這個。我們怎麼曉得法不相應呀?其實心裡現在亂糟糟的那個樣子,就是這樣,亂糟糟的那個樣子,就是這樣,那麼清楚那麼明白。「勤加懺悔」,好好懺悔呀!一直擺在心裡。
【謂其尊重雖德增上,若僅就其少有過處,而觀察者,則必障碍自己成就。】
就是說如果這個善知識,雖然他的功德比你要高很多,但是因為你看他的過失,對不起!你呀沒有辦法跟他學,這個是自己障礙。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你一看他的過失你就完了!反過來,
【雖過增上若不觀過,由功德處而修信心,於自當為得成就因。】
就算是他有很多的過錯,乃至於遠不如你,而過失又遠超過你,但是你不去觀察它的話,你一天到晚在這個他功德那方面,修習你的信心的話,這是你自己成就的因。小乘大乘沒有一個例外的,沒有一個例外的!我們所有佛經上的典故、公案再再都說的,我們剛剛耳朵裡都聽見那個故事,不是嗎?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過失若大若小,應當思惟,尋求師過所有過患,多起斷心而滅除之。】
所以凡是自己的尊長、師長,自己的師長,這個包含很廣哦,不管他的過失大也好、小也好,你應該那個時候,好好地思惟,說:「啊,過失是他的呀!但是你去尋求他的過失的話,那個真正害處是我自己的。哎喲!不可以,不可以!」你要從這地方,這是我們眼前第一步要修的,就是修這個。然後呢,「多起斷心」,想辦法切斷,「而除滅之」。這個是我們真正眼前修習大乘佛法的第一要著,第一要著。
【設由放逸煩惱盛等之勢力故,發起尋覓過失之時,亦應勵力悔除防護,】
不過儘管我們了解了要去做,但是啊,由於自己無始以來的煩惱很重,第一個;第二呢,你要真正去對治的話,戰戰兢兢啊,一點都不放鬆。稍微放鬆一點哪,它等下又來了,又來了,那麼那個就是放逸,這個力量很強。所以你不小心,你又會去找他的過失,那時候應該怎麼辦呀?要努力,唯一的辦法要努力「悔除」,去防護。這是為什麼我平常在這裡的話,用種種方式,或者是很心平氣和地、理智地告訴你們,不要說閒話多聊天,或者用種種的方式制定的規矩,原因為什麼?那個時候啊,只有兩件事情,第一個增長煩惱,說閒話是增長煩惱。不要說談是非等等,就是你不談是非,沒有是非牽涉在裡頭的—綺語,沒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是有是非在裡頭,那更是不曉得造多少的壞事情。就是沒有這個,放逸,無始以來的習氣都在這裡啊!這是為什麼真正修行的人的話,一定是全部精神擺在這裡。
也許大家說:「哎呀,我們是凡夫啊!」沒錯,在我現在的感覺:正因為你是凡夫,更應努力啊!你今天已經是聖人了,這慢一點不怕呀!今天你是凡夫,這一口氣不來是不曉得哪裡去呀!這眼看這後面那個火燒上來了,他已經逃出了外面,他在外面沒關係,坐一下不怕。我現在沒有逃在外面,上面那個牆什麼時候壓下來,這火什麼時候燒到身上來,隨時隨地燒上來的,你還拿這句話來寬縱自己,那自己害自己呀!所以那個時候要努力。假定我們能夠這樣,
【若如是行,力漸微劣。】
你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這個煩惱的力量,慢慢、慢慢地就減輕了,你修行就慢慢、慢慢地爬得上了。所以凡是我們現有這種心情的話,注意!那個時候真正最好的辦法—真正地精勤用功。如果你這樣,那個時候你用累了,跑到去坐一下。那個時候,好了,大家談下來說:「哎呀,剛剛修得真好啊,但是我現在又來了。」互相能夠勸勉了,就不會以前那樣,大家坐下來沒什麼事情,張三長、李四短,都是人家不好,就是我好。這個情況就會除掉了,就會除掉了。
【復應於其具諸淨戒,或具多聞,或信等德,令心執取,思惟功德。】
這個我們容易了解。至於說你思惟他的功德的時候,那沒關係,或者你看他,你總歸這樣想,欸,說……。不妨這樣想,我告訴你一個辦法,我以前現在一直這樣。說他有很多錯,是有的,看看我自己呢?哈,一點不少!那何必看人家。反過來,看他的功德,他有的,我卻沒有,那時候你就對了!要這樣。所以你總是看這一方面去看,想辦法把那個心,看他功德的那一面,向他學習。
【如是修習,設若見有少許過失,由心執取功德品故,亦不能為信心障難。】
你能夠這樣修習的話,就算有一點過失,這個師長就算有一點過失,因為你只看見他的好處,你就不會障礙,你就不會障礙。下面舉個例子:
【譬如自於所不樂品,雖見具有眾多功德,然由見過心勢猛故,而能映蔽見德之心。又如於自雖見眾過,若見自身一種功德,心勢猛利,此亦能蔽見過之心。】
譬如說,對於你自己不歡喜的事情,儘管它有太多的好處,但是因為你不歡喜的力量很強,所以它那個好處擋住那裡,擋不住。我們譬如說舉個比喻,舉個比喻:小孩子吃藥,那個藥是絕對對他有好處的,但是他看見:哎呀,苦得要命!他就不歡喜那個苦,不管藥多好,他就是不想吃下去,就是這樣。所以他不管對我們有多大幫助,你只要把這種心理在,哪種心理?就是看見那個過失那個強盛的心理擋在那裡的話,你就得不到這個好處。反過來呢,對於我們自己的話,就算有各式各樣的過失在,但是我只要有一種功德—「我」,「我」這個東西最大的功德,什麼其他的壞事情你都看不見。不要說我吧,就是對自己的子女,對自己的親人,那個小孩子都是一無所知的,可是你覺得那是你的親人,那是你的子女,就是這個功德現在前面的話,什麼過失你也看不見了。這個很明白的例子
所以他告訴我們:你要努力去修善知識對你的功德,當你見到那個對你的強大的好處以後,他雖然有一點點小小的過錯,擋不住了。那時候我們就好了,那時候對我們好。你愈向上這個力量是愈強,到最後哪怕他是個十惡不赦之徒,你也看不見他的過失,你只看見他的功德。你說會嗎?怎麼不會?當然會!而且絕對會!而且所有的佛菩薩沒有一個例外的,會!這個話怎麼講?所有的佛菩薩都要圓成六波羅蜜。所以我們佛陀就這樣的,提婆達多生生世世害他,他哪一世曾經看過這個提婆達多害啊?他只看見他的功德。他要來,他討頭目腦髓,「欸!成就我的布施啊!」他來毀謗他,「成就我的忍辱啊!成就我的持戒啊!成就我的精進啊!」那不是嗎?所以剛開始,不要我們從那種惡劣的人上去想,那這善知識對你有這麼大的好處的人哪,你慢慢地來,等到你力量增強了,你自然而然,一定一步一步能夠得到這個。
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哎喲!這個佛法呀,大乘我要學的,但是這麼難呀!」你得到了這個次第一點都不難,就要先從善知識身上修。然後你力量加強,一步一步加強,加到最後這個提婆達多,你也一樣地能夠擋得住,一樣地把他看成功你的善知識,那你就成佛了嘛!這個次第這麼簡單哪!所以真正走起來,任何時候你只要跨這麼一步,但是任何時候必須跨一步。我們眼前要跨的哪一步?眼前必須要走哪一步?就是善知識。等到你這一步跨到了,最後啊,捨頭目腦髓的時候也只跨一步,還是一樣。這個道理懂不懂?就是你的心力、認識,各方面增強了,到那時候做的也是這樣,只做一點點。
我們現在因為沒有這個次第,沒有這個完整的認識,總覺得:「哎呀,這個佛法啊,遠得不得了啊!」說起來總是:「哎呀,我是凡夫啊!」所以心理上面要想佛法,永遠坐在那裡一動都不動。它現在的真正這一本論的真正的善巧,欸,是,不但是告訴你佛法要學的,現在告訴你呀,最高的目標這個,眼前你下步所走的就是這一步。你能夠這樣走的,將來一步一步走上去,他最後那時候還是走的一步,你就成功了嘛!所以最後一句話:
【◎ 復次如大依怙持中觀見,金洲大師持唯識宗實相分見,由見門中雖有勝劣,然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發起,故執金洲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
現在馬上舉個例子。這個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有很多,可是這個老師當中最殊勝的是誰呀?金洲大師。嘿,妙咧!這個金洲大師真正論持的實相見哪,卻是弟子比老師強。所以阿底峽尊者持的中觀見,這是究竟的,他老師金洲大師持的唯識見,不如這個學生。但是這個學生,因為大乘道的總體跟次第及菩提心—這個是佛法的中心,最重要的,這個後面才講,暫時不在這裡詳論,太重要、太重要了!這個概念從哪裡啊?從金洲大師那裡得到,所以他把金洲大師看成功所有的老師當中最殊勝的。馬上這個地方舉出這個,說,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最圓滿的師承從這裡來的,這個師承當中這個典型的例子,那個老師不如弟子,嘿!但是呀,這個弟子把他看成功尊重當中無比的。現在我們這種情況,假定說我們在這個概念上面不認識,上不去的話,那個修學佛法就戲論,自己害了自己。所以這一點聽完了,好好地自己多看、多聽、多思惟、修習。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卷二。我們談到這個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那麼這個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親近呢?那麼親近善知識意樂方面,換句話說,心理上的應該有一些什麼認識,怎麼樣的準備以及行為上頭。那麼關於意樂方面分三部分,這個第一部分已經講了,第二部分開了一個頭,現在繼續下去。看文:
【◎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說,對於這個善知識,我們要修這個信心,這個信心就是信賴這個善知識,信賴這個善知識。前面是把這個信善知識的基本的幾個道理說過了。首先說明真正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大乘佛法尤其是,這個成就與否,完全看善知識。而現在這個地方是說,我們怎麼樣能夠修對大善知識的信心,大善知識的信心。那麼不但前面詳細告訴我們,乃至於說,喏,就是這麼一點點的這個恩,法恩,我們啊,尚且應該這樣慎重,何況我們所依止的師長呢?
下至什麼樣?只聽一個偈子,一聽一個偈子。一個偈子所謂四句,這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這個是就他所得到的法恩來說。而這個講這個四句偈的這個人哪,就算他自己做不到乃至於犯戒等等,這個是一個比,對比的比,不是比喻的比。對比什麼呢?就是說,這個我們要親近的善知識,一切都靠善知識—修習的道理,行持的方法,以及你照著行持、驗證的以後情況等等,都要依靠善知識。這個我們先不談。就算他只跟你講一個偈子,這麼簡單,一個偈子就是四句。而他呢?乃至於自己本身並沒有行持,就在這種情況,你都應該對他,思惟他的功德,不要看他的過失,就等於像佛一樣,策勵我們這樣去做。在這一點上我們會想:「哎呀,這個好像很難,好像很難!」實際上我們心理上一定會感覺得到:「這個,嗯……他自己也沒有行持,他隨便講講我也會啊!這有什麼稀奇呢?」為什麼對這種狀態當中,我們要這樣恭敬他呢?這個裡面問題就在這地方。
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確立一個標準:我跑得來幹什麼?我來學佛。請問:你學佛,是你把你自己弄好,還是你要把人家弄好?我要把我自己弄好,因為我自己能夠成了佛,所以能夠幫助別人。這個概念清楚不清楚?任何人都是如此,想想看,很重要的一個概念。你要想真正能夠幫助別人,必須要的條件:你要先幫助你自己。你自己都沒有力量能夠淨除、淨治你的煩惱的話,你怎麼幫助別人?這個概念很清楚。而淨治煩惱的都是要靠佛法,哪怕一個字,一四句偈,對於你有用的話,他幫助了你了,怎麼不感激、不恭敬他?他犯戒等等,那是他的事情。我們現在不要說佛法,就拿世間來說,我們立刻可以得到一個最正確的答案。請問:我們今天能夠生長得這麼大,如果沒有父母的無比的慈愛的撫養,我們可能有今天嗎?沒有一個人例外,不可能,沒有一個人例外,不可能。乃至於高等的畜生,牠小的時候,都要牠的父母把牠帶大的。只有下賤的畜生,那個不要父母的。請問,那些父母都是聖人嗎?不是。我們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是聖人,都是凡夫,乃至於很多父母犯了很多錯誤,你會責備他的錯誤嗎?還是你感激他的恩呢?這個道理非常明白、非常清楚。他為什麼墮落畜生呢?他就是不知道念恩,不知道感恩,從壞的地方去看。
那麼你從壞的地方去看的話,你增長的完全是惡業。人家對你有這麼大的恩,你只看見壞的那一面,好了,這個法,業感緣起,所以不是佛創造的,而是佛發現的,世間的事情法爾如是。那這個因果本來就是如此:你能夠從好的一方面看好的,你就得到好的果報;你看不見好的,看見壞的,自然而然你就自己受苦。所以現在這個父母把一生的心血,全部的精神貫注在你,兒子身上面,你跑得去跟他:「你是個凡夫,你不是聖人。」那這種人不是顛倒到下地獄!現在這個人增長你的法身慧命,他都把了解的佛法告訴你,你要求法身慧命,正應該從這個時候努力淨化自己,你怎麼能不感激他?這個道理很簡單。假定你責備他,你以佛法來責備他,你第一個自己就已經錯到,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你如果懂得一點佛法的話,你只有感激他,絕不可能責備他。如果說你不了解,那你責備他,你根本談不到佛法,那是世間的人,你不必用佛法的眼光來責備他。這不道理很簡單嗎?
這是理論如此,然後我們看實際呢?對,我們學佛,佛怎麼樣?在因地當中,不但是對他的善知識,用種種方法地承事恭敬,有好多次那個羅剎跑到去跟他講,只是講一四句偈,可是那個羅剎的條件很苛刻:「欸!這個佛法這個東西很珍貴喲,你這麼馬馬虎虎求不可以啊!」要怎麼辦呀?用種種苛刻的條件,其中有一個,說:「要你身上面哪,點一千盞燈。」身上怎麼點呢?身上挖了一個洞,把那油啊,刺在那個肉裡邊,然後呢,拿那個燈芯插在裡面點燈。要我們哪,點一個燃一根香,身上面,咬緊牙關痛得個要命,就這樣。比較強一點的,點了三根,不痛已經算滿好了。實際上呢,這個點那個、燃那個香啊,已經把那個香燒得燒熟了,對吧?那個生的香叫我們點的時候實在受不了。他現在挖了一個洞,把那油灌注在裡面,要一千個。佛沒有說:「你這個羅剎,你自己是個大壞蛋,你還來教我!」佛不但是沒有,而且無比地感激。佛之所以成佛在這裡,這樣他自己徹底圓滿解決,他也幫忙我們徹底圓滿解決。
現在我想自己,每一個人哪,不妨自己問一下:我幹什麼?學佛,喏,典型的例子。前面理論這麼清楚,這個例子擺在這裡這麼明白,所以你是要學佛呀,還是走相反的路子?這個概念清楚。所以我們目前始終抱持這個原則:正知見是第一。那麼下面引經上面證明。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或無智解,或具尸羅,或犯尸羅,皆應發起大師之想。如於大師信敬愛樂,於親教師亦應信樂,於軌範師悉當發起恭敬承事。】
先把這一段看一下。下面是經上面說,假定你正確地了解,如理地聽聞,了解了依止善知識的真正的好處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依止善知識有什麼好處呀?「不善損減」,壞的事情慢慢、慢慢地減少。這個壞的事情是指我們無明、煩惱,或者是說「惑」,就是說對事情的真相邪知邪見減少,以及我們的惡業、染業減少。所以在因地當中我們要曉得,不是說親近了善知識,一下得到快樂的果報。佛法的因果跟世間的概念不一樣,佛法的真正高明的地方,就指明這個因果緣起的法則:你要因地當中做對了,自然有好的果報。所以親近善知識不是說有吃、有喝、有樂、有玩,不是的。親近善知識是得到正確的認識,如理地行持,把我們的邪知邪見,自以為是的這種錯誤的概念淨除,而得到正知正見。然後進一步我們的行持,跟那個正知見相應的淨業,善淨之業,有了這個,一定將來得到圓滿的果報。所以整個來說,就這一點「不善損減」。
你真正了解了這一點以後,不管那個親教師—親教師通常我們叫作和尚,和尚,這個是真正地他能夠啟發我們法身慧命的,非常重要。平常我們說這個得戒和尚,得戒和尚,一個廟裡的住持稱他為和尚,它有特殊理由的,這叫親教師。不管這個親教師是或者多聞,他了解得非常廣博,或者了解得很少,或者智慧以及認識很深,或者是沒有乃至於,或者是持戒,或者犯戒,不管怎麼樣,我們都應該把他看成大師。大師—佛,這地方的大師是佛。就像我們對佛怎麼樣地,一心地信賴他,然後恭敬他,一心地好樂,一心地,沒有任何一點點雜染地愛樂恭敬,那麼我們對我們的親教師也應該這樣,同時對軌範師,也一樣地承事恭敬。軌範師就是我們阿闍黎,這個阿闍黎通常一般說起來有五種,比如說我們出家的時候,出家的時候,一個是親教師,一個是阿闍黎。
沙彌剃度的時候要兩個,如法的是要兩個。然後呢受戒了,受戒的時候是羯磨、教授,這樣,所以一個是授戒的,一個是教授;還有呢,授經的阿闍黎,所以古代他要傳經很慎重;還有一個依止阿闍黎,一般說有五種。真正出家,在自己沒有正式認識通達之前的話,一定不能離開,一定不能離開。在這種情況之下,所以說,喏!不管這個親教師也好,阿闍黎也好,我們就把他當作佛一樣,這樣地來恭敬、承事他。你能夠對自己的親教師,以及依止的阿闍黎這樣的話,那麼不管這個阿闍黎的情況如何,你卻是在增長法身慧命,增長法身慧命。
這個世間哪,我們中國人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它所有的好事當中,孝第一。然後呢,平常我們流通得最廣的,像什麼《感應篇》,什麼《陰騭文》啦,這我們中國千百年來很盛行的這種。找了很多這種印證典型的故事,說某某地方一個孝子,得到天的保佑等等,實際上這是因果,凡是真正大孝的人,他得到世間最好的回報。現在我們要增長法身慧命,法身慧命從哪來的?師長,所以這個師長是自己法身慧命的父母。你對世間的父母,這養你這個生身,這是一世,你對他的傷害以及對他恭敬報恩,就產生這麼大的善、惡的效果。現在這個法身慧命的父母,你可想而知,對他做任何一點善、惡,所產生的這個善、惡之果報,不得了地嚴重,不得了地嚴重啊!
所以我們真正了解了這一點以後,不管這個老師多差,我們就會當佛這麼看待。所以我們不能做的,還是我們自己愚癡。現在有很多人常常說:「他有什麼了不起?我憑什麼恭敬他?」他說起來好像自己很得意—那慢心很好,實際上這是最可憐、最愚癡的人!他如果真的有智慧了解一點的話,是不管他怎麼了不起,乃至於起不了,一點都不行,我還是對他無限地恭敬。你能夠這樣地恭敬的話,功德是你的,他分不去,他分不去!這個道理前面一再說明。所以我們為什麼平常的時候要多思惟、觀察,就是這個道理。你不斷地腦筋裡把這種正知正見擺在腦筋裡觀察,這個正知見正在現行,遇見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這個正知見相應的事情,這個業就派上用場了,換句話說,你就造了善淨之業。反過來,你心裡面不在這樣想,你就想啊,在煩惱上面轉:「哼!這個人有什麼了不起,我還不是比他強。」你真的這樣想的話,那一碰到那個事情,你一定隨順這個惡法而去,結果我們披了這件衣服,而行持是這樣的話,只有一條路—墮落,只有一條路,墮落!
所以我現在非常同情很多同修們以這種眼光看人,因為我以前一直犯了這個毛病,啊!總覺得走遍天下,沒有一個人當得上我瞟一眼的,不要說正眼看他一眼。現在想想、看看自己完全錯、完全錯,是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一直現在為了這個事情痛悔!這個習慣好難改!所以我在這裡特別說明。我們能夠尊重別人,這個結果還是我自己好,因為你好了,你回過頭來還要還人家,那個就是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把這兩件事情徹底圓滿做成功的時候,你就是佛。一般人尚且如此,何況受過法恩的人,乃至於一四句偈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們的師長。這個道理懂得了,下面又告訴我,還有這樣的好處喔!
【由此因緣菩提資糧,未圓滿者悉能圓滿,煩惱未斷悉能斷除。】
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最大的困難是什麼?障礙未除,資糧未聚。所以煩惱未除要除掉它,那麼除掉了以後,我們得到的叫斷德,斷德;資糧未聚我們要想集聚,那個就是,換句話說智德跟恩德。現在呢,妙極了!你能夠承事恭敬你的師長的話,以這個因緣,這個「菩提資糧」不圓滿的是「悉能圓滿」。這個本論的這個文字,它很多地方一點都不含糊,所以「圓滿」的話,不是說你得到一點點,從這個上面,乃至於可以得到圓滿的資糧。這個不是本論哦,是本論引那個經哦,換句話說,這個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的,在密教裡邊這一點說得很清楚,在顯教裡邊大家不大強調這一點。實際上這一本經是我們顯教的大乘經,是我們三藏—《寶雲經》,你們去看。
那麼密教裡邊它說「即身成佛」,這個即身成佛,平常的時候跟我們的禪宗當中見性成佛不一樣。「見性成佛」是見到佛性,那個是見道的情況,見道就是當你初地見道的時候,那個佛性跟佛圓滿的時候,佛性徹底相同,無二無別,質完全一樣,是量是有差別的。而密教裡所謂即身成佛的話,這個就高了,高很多、高很多,不一定就是我們釋迦世尊那個圓滿佛,釋迦世尊那個圓滿佛—自、他都圓滿,實際上他密教裡所成的佛是自圓滿。譬如說《法華》上面說:釋迦世尊無量劫不曉得多少以前,就已經成了佛了。那個時候成的佛可能就是自圓滿,換句話他自己的二障已經斷盡掉了,可是度人很多功德,的的確確那個時候不一定是為圓滿。從此以後他一直不斷地在生死當中,佛永不涅槃,永遠度生死。當那些人的因緣具足的時候,他又示現一次又成佛,完了以後再來,又示現再成佛,就是這樣。
那麼這個密教裡邊,它為什麼這麼容易呢?就是從那個承事善知識上面,這個經上面就很明白地給我們說明。所以《密勒日巴尊者傳》上面這一段公案,它就說明這個。這一種情況在密教裡邊說得比較詳細,有這麼大的好處啊!這個好處之大是不得了,要我自己去做的話,唉呀,不曉得多辛苦啊!要捨多少頭目腦髓等等。當然這個不是那麼簡單,不要就是我們聽見三兩句話以為內涵就在這裡了。你真正把本論完全學完了,進一步,如果自己覺得力量夠,那個時候再向上談到密,那個時候才真正圓滿了解這幾句話。不過眼前我們先應該有正確的認識,依止這個善知識有這麼大的好處!除了這個《寶雲經》以外,《華嚴經》是最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乘經典上面,都有這種類似的說明。可是因為平常我們沒有深入經藏去研究,所以這裡特別說。然後煩惱沒有斷除的「悉能斷除」,能夠完完全全地斷除。啊,這個好處之好是不得了地好啊!所以
【如是思已,便能獲得歡喜踴躍,於諸善法應隨順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
上面這一個你能夠了解了以後,那好!哎呀,我們「歡喜」得不得了!當你心裡歡喜得不得了,你情不自禁地「踴躍」—手舞足蹈,是這樣啊!情不自禁地無比地歡喜,真實地歡喜。我們現在所以不得歡喜的話,就是內心當中都是煩惱,跟法不相應。因為跟煩惱相應,所以一點的……本來是很好的好事情,你把它看成壞事,害了,所以我們都隨順不善之法!他現在了解了這個以後,隨順這個善法,不善法是不隨順;現在因為我們不了解,所以我們隨順不善法,我們都是隨順那個不善法。而這個不善法究實說來是什麼啊?就是我們的知見,就是我們的無明,我們還覺得很對咧,「欸!這個傢伙莫名其妙,我憑什麼要恭敬他?」唉,阿彌陀佛,我要學佛啊!不恭敬他恭敬誰啊?人人都要恭敬,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一點。
說到這裡這個地方也順便提一下。說真正的善巧好的教授,它就有這樣的好處,它不是說強迫你,讓你做一個很難做到的一個理論,哎呀,這個很艱深的一個事情要你去做,不是的!把要你做的這個事情的道理,事先先告訴你說:「你這樣做你有什麼好處,你不這樣做又有什麼壞處。」當你道理即了解了,又了解這樣做了以後的好處,不這樣做的壞處以後,自然而然,教你做起來就輕鬆容易得多!然後你去做的時候呢,它層次又很分明,不是一口氣教你做最難的,教你做容易的。等到你容易做了以後,你真的是體會到:「啊,一點都沒有錯,原來千真萬確!我以前的了解是不正確的,現在得到了這個正知見,原來有這樣的好處啊!」你是越做是越歡喜。
那時候心裡產生一個什麼現象?喏,自然而然對你以前錯誤的這個見解,或者不認識的這種狀態改善了。那個時候你就覺得:「哎呀,真顛倒啊!以前我一直以為這樣對、那樣對,原來是我的見惑、思惑在無明當中啊!」第一個你對自己的信賴可以慢慢地淨除、減少,而這個我是生死的根本哪!平常的時候無緣無故教它拿去,絕對拿不掉的,可是是現在非常善巧。不懂道理的時候去拿時的話,逼著你是痛苦的,欸,你懂得了道理去拿的話,你很辛苦當中,但是你覺得這個裡邊有甜頭,是越吃越甜哪!這樣。在這種狀態,障礙漸漸減少,然後你的能力是漸漸增高,這樣的呀!所以一步一步上去,在不知不覺當中,你跟佛法就相應了。
所以如果得不到這個,什麼現象呢?平常我們總是說一個很高的理論,講起來大家都知道的:「哎喲,佛!」什麼叫佛?「自利利他,然後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嘛!」嘿!兩句話說完了。等到做的時候,總是:「哎呀,阿彌陀佛!我是凡夫,教我怎麼做得到呀?」一點小事情都是好像太空火箭一樣,推得遠遠地。所以儘管你講得頭頭是道,始終在原地踏步,一動不動。原地踏步還算是好的,他還是肯去踏喲!或者是去拜佛,或者是念佛:「哎喲!我一天拜多少佛,我一天念多少佛,念多少經,我怎麼怎麼……打坐可以打一個不倒單。」嗯!煩惱是一點都沒有動。
現在這裡不是,現在這裡不是,還很清楚、很明白地告訴你這些道理、那些次第。也許你並沒有不倒單,乃至於佛都沒有拜一拜,但是你心裡面清楚明白了,到那個時候你發自至誠恭敬地,啊,對這個佛的無比地敬仰,無比地讚歎!如果你看見佛像,你跑得去啊那個一拜,這個力量不得了地大,到那個時候你自己會曉得。不要等到你拜佛,你心裡就歡喜呀!然後你住在這個僧團當中,你處處地方感覺得僧團之美,沒有一個地方例外的,都在給你機會淨除你的煩惱,增長你的功德,從哪裡開始?就這個地方—正知見。所以目前我們真正重要的,要摸到這個東西,下面繼續看:又引經:
【《猛利問經》亦云:「長者,若諸菩薩求受聖教,及求讀誦。若從誰所聽聞受持,施戒忍進定慧相應,或是集積菩薩正道資糧相應,一四句偈,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
又引一個經,說現在這個菩薩,修學菩薩的人要求「聖教」、要「求讀誦」—讀誦就是先要懂得怎麼唸,然後就這個道理。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從哪一個人那一方面聽到的,不管他告訴你的是什麼內容,布施、持戒……六度等等,總括起來,這些無非都是積聚菩薩的「正道資糧」。不管內容是什麼,只要跟這個法相應的,少到「一四句偈」—通常所以說一四句偈,它有一個原因的,就是說一個偈子當中,它就能夠包含一個完整的內容,他只要是聽到一個完整的內容的話,那就對了嘛!那就是讓你積聚菩提資糧。
所以這一四句偈,也不一定是說一定要四句,一定要四句,也不一定是這個情形。譬如說:我們中國祖師,隨便普通的話,三句也好、兩句也好,但是他的確有一個真實的內涵,使你能夠開竅,把你引導上去,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有的時候乃至於話都不講,拿起個棒大喝,把你大喝一聲,一棒打下來,欸,你開了個竅了,就對了嘛!最主要的是指這個而言。那麼在這種情況,「即應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闍黎」,要恭敬、尊重,要什麼?如法,這是唯一的報答的方法,唯一的報答。你能夠如法地去恭敬尊重,妙了,卻是增長你自己法身慧命,增長你自己法身慧命!
所以現在處處地方我總是要特別提醒,我們一開始的時候,雖然目標曉得佛,佛要徹底去掉這「我」,但是我們學佛的時候,不是說把文字上面的「無我」兩個字盤著個口頭。把那個無我盤著口頭,你心裡害怕得要命,唉,這個我這麼大,叫你拿掉這個我,痛苦不堪!不是的。剛開始的時候,是目標放正了,然後處處地方還是為你著想。嗨!你如果得到了正知見的話,你會發現真正為你著想,這樣做最好,於是你越做越起勁。等到你越做越起勁的話,那個我相對地漸漸在減輕當中,然後你跟法相應的能力漸漸增長當中,到那個時候拿掉這個我,輕而易舉!所以說正確的教授,都有這個特質在裡頭。所以我們平常的講、聽等等,如果說結結緣,哪一個都非常好、非常讚歎,如果從這個裡邊深入的話,這個是抉擇的標準。那麼下面再看,說:
【隨以幾許名句文身開示其偈,假使即於爾所劫中,以無諂心,以一切種,利養恭敬及諸供具,承事供養此阿闍黎。長者於阿闍黎,作應敬重阿闍黎事,猶未圓滿,況非以法而為敬事。」】
說,看那個阿闍黎給你多少開示,假定說以那麼多開示,你就把……譬如說跟我們講一段話,那麼你就要一劫,假定講兩段話或者這個時限來看,假定跟你講這麼一點東西的話,你就要拿這麼長的劫數,幹什麼?去供養、承事他。而這供養承事要什麼?「無諂心」、「一切種」。這個無諂心就是心裡面,的的確確不是委委屈屈的;而這個「諂」的真正是,表面上面做得恭恭敬敬,心裡面不曉得打什麼鬼主意,這個就是諂。不!你就從心底正直地覺得,一心一意要去恭敬供養,這是心理上面。行為上面呢,「一切種」,在任何情況之下,各式各樣的事情去供養他。你這樣供養、恭敬還不圓滿,為什麼?跟這個法還不相應,還不足以還報這個阿闍黎對你的真正的好處,何況你非法!現在我們不要說非法的就恭敬哪,現在我們恭敬根本談不到,我們卻是如法地去毀謗,如法地去損害我們的師長,是這樣啊!那個真是絕大的錯誤。所以現在我們常常自己覺得:「哎呀,不理想啊!」沒有別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惡因,感得現在的惡果。
可是我們很幸運哪!儘管哪,儘管比之正法的時候、像法的時候不如,可是我們在末法當中還是第一流,最好的佼佼者,這是千真萬確,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這一點我們自己還要自慶、自幸,努力啊!趁現在在末法,尤其是在末法的條件之下,不但出了家,而且能夠聽到這麼圓滿的教授。我想我們在座的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覺:「有很多聽儘管聽得高明,做也總歸覺得做不到呀!」現在這個地方,好在什麼地方呢?欸,這個道理聽起來是頭頭是道,然後做起來的話呢,卻你可以一步一步地踏上去!然後呢,還有這麼多事實的證明,經這麼說,祖師這麼講,祖師的行持擺在那裡,每一個地方給你一個千穩百當的證據、理路以及走法。所以在這一點上面,我們要感到無比地慶幸,然後努力去走!
那麼,這個是我們親近善知識,應該有什麼心理上的認識,心理上準備,以及修持這個內心上頭的狀態—心相。怎麼樣把以前錯誤的改正過來,怎麼樣把錯誤的習氣消除掉,怎麼樣把正確的認識增長它,使它從現行不斷地增長。第二段當中說修信,第三個呢,「隨念恩」。
【◎ 第三隨念恩者。】
他除了上面說對善知識要修那個信心以外,下面還告訴我們念他的恩。它一個特別的好處,當你一想到念他的恩的話,你自然而然對他的感激、恭敬、信心都起來了。所以世間事情為什麼講那個孝的時候,孝當然有種種的好處,他有兩種方式來策勵我們:一種呢,就說父母對我們的恩有這麼多的好處,哎呀!你想到這麼多的好處啊,你不知不覺自然而然會對他一心地無比地愛、戴、敬仰,這是一種。還一種呢,把世間因果告訴你,說你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啊,對你有這麼多的好處,總歸是這個!所以我們常常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這個才是真正的先以欲鉤牽!但是這個有次第的,第一步的欲鉤牽是世俗上面的、看得見的,現在這個地方是精神上面的、心靈上面的欲鉤牽。佛法是從這個地方來的,對不對?那現在我們坐在這裡聽,很清楚、很明白,啊,原來這樣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好處啊!我們不要隨便看那欲鉤牽這個字,它還有這麼深的意思,所以念他的恩,念他的恩。
那麼下面他講的這個念他的恩,我們現在這個地方,下面的文不詳細講,總共的從兩點上面來說。一點,我們眼前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譬如像自己的父母。哎呀,我們也不妨去看一看:現在要我們自己把一點好東西讓給別人,喔,心裡面不曉得是多少地一百二十萬分地不願意!不要說自己東西讓給別人,看見旁人多拿一點,自己心裡還在嘀咕。那個父母怎麼樣啊?嘿!他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省下來給子女吃。哪有一個沒有父母的?你想到這裡,你能不感激自己的父母嗎?然後我們做一點小小的事情,哎呀!總覺得我已經做得太多了—他在那裡玩;父母可不是,那子女讓他玩,什麼苦事情都是他做,他做完了還專門賺了錢,哎呀!趕快買一個玩具來讓那個寶寶去玩一下。想想我們呢?這是一種念恩的方法—從眼前的果地上面去看。
另外一種從因地上面去看,我們看,當你能夠對自己的父母感恩、報恩的時候,你種了這個因,將來得到那個果報,是不得了地大!現在我們人人不是要去賺錢嗎?要賺這個地方賺的法財。所以你平常做一點事情,積累功德是千辛萬苦,但是如果說你能夠報父母的恩,然後這樣去做的話,哇,那是不得了的果報呀!現在報法身父母的恩,那更是無量無邊,這個法身父母誰啊?師長。所以經上面太多地方告訴我們,你供養師長的這個福報,沒有一個人能比的,供佛的這個果報不如供師長,尤其大乘經典裡面。
我們都想它不懂:「這個佛是個圓滿,那這個師長他是一個凡夫乃至於,怎麼會供養那個師長功德比佛還要大呀?」比佛還要大!這個要說一下。假定你沒有正確的認識,你拿凡夫的心情去供養的話,那個沒有用。那個當然還是有好處的啦,不會比佛來得大,如果說你有了正確的認識,你把他看成佛,而這是個你的師長,你這樣去供的話,的的確確 這個功德比供佛還要大。而且這個話,不是普通的經典,是大乘圓滿了義經講的,後面會引證它。所以我剛才拿世間的標準來說:你普通做一點好事,那個果報不大,可是如果你孝順或者是損害父母的話,哇,那這個回報不得了地厲害!世間的父母如此,法身的父母亦復如此。關於這個道理,講後面這個關於業報的時候會特別說,特別說。那麼所以現在我們看,要幫忙我們,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方法—你念他的恩。現在我們把文字唸一遍。
【《十法經》云:「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
我們在無明長夜當中,一直在生死當中,誰來尋覓我們啊?善知識。
【於長夜中為愚癡覆而重睡眠,覺醒我者,】
我們一直為這個無明長夜掩蓋著,善知識來覺醒我。
【沈溺有海,拔濟我者,】
我們在三有苦海當中,頭出頭沒,救我們的。
【我入惡道示善道者,繫縛有獄解釋我者,我於長夜中,病所逼惱為作醫王,我被貪等猛火燒燃,為作雲雨而為息滅,應如是想。」】
就是這樣想:啊!沒有一點例外,所有的好處,所有的好處,都是善知識。這個恩是不得了,是無量無邊啊!善知識用什麼方式給你這個恩啊?就是如法地告訴你,因為這樣,所以乃至一四句偈,你只要聽到了照著去做,你就有這樣的好處。所以他破不破戒,他怎麼樣,又有什麼關係啊?這個道理就是這樣。也許我們現在說:「啊,現在聽了這個教授很好!可是有很多人這個沒有完整的教授。」對不起,不是他沒有完整的教授,我們沒有足夠的善根,我們沒有足夠的善根!所以如果你自己能夠如法地淨除煩惱,增長功德,到了這種狀態,你隨便人家跑著去唸《華嚴經》也好,《金剛經》也好,一唸,你就開悟了,對不對?那是一定應該這樣啊!
所以你想到這地方要了解,這為什麼平常我們聽那個經不行啊?那還是我們自己的障礙。所以你了解了這一點,是拼命淨除都來不及啊!你現在不去淨除,反而增加你的障礙,不是顛倒嗎?所以不管……你真正了解了,如法了解了以後,不管哪一個層次,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所以像前面那個桑樸瓦這樣,欸!他跑到任何地方去,一個在家人的講經,哎呀,他也跑得去聽,為什麼?他就嘗到那個法味,就感念這個法的恩。現在我們聽來聽去,覺得沒味道,不是他講得不好,佛的話哪有不好的,是我們的煩惱太重啊!這是我們應該正確了解的。下面又說:
【《華嚴經》說:「善財童子,如是隨念痛哭流涕。】
看!「隨念」痛哭流涕,他為什麼要痛哭流涕啊?他念了以後。隨什麼?隨善知識的教誡,這個教誡是如理如法的;然後想到了,哎呀,以前沒有聽善知識的,錯誤啊!現在聽見了善知識的,高興啊!所以叫「悲欣交集」,這必然的現象。下面就,
【諸善知識,是於一切惡趣之中,救護我。令善通達法平等性,開示安穩不安穩道,以普賢行而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護送往赴一切智處,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開示三世所知法海,顯示聖眾妙曼陀羅。善知識者,長我一切白淨善法。」】
這個文在這裡不解釋。但是,當本論講完了以後,你們回過頭來再一看,清楚明白,非常清楚、非常明白。這地方我只是這麼說,你只要照現在的次第,能夠認真地聽,聽完了好好地思惟,思惟了照著去做,自然而然,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像善財童子一樣—「隨念」善知識的教誡痛哭流涕,然後一步一步向上,啊,歡喜啊!會這樣。那麼,所以他下面說:
【應如此文而正隨念。】
應該像前面善財童子所說的,我們也如理如法地隨著這個法義,擺在心裡面,如法地憶念。不同的呢?
【一切句首,悉加「諸善知識是我」之語。】
哪一句當中都是這樣:啊!一切善知識是我的這個—我在生死當中,他來救我;我在長夜的苦惱當中,他來救我;我為煩惱火的燒燃,他作雨雲來息滅;我要到一切智的佛地去,他指示我,他護送我;能夠讓我進入法界大海;能夠讓我了解一切佛法;能夠讓我到眾聖處所。噢,下面有一個地方大家不懂,「顯示聖眾妙曼陀羅。」,這個曼陀羅,翻成功我們中文叫壇城,「顯示」就是說這個佛菩薩所住的地方,佛菩薩所住的地方。換句話說,哪!照著這個法,你能夠達到這個就是淨土。我們現在希望到淨土,哪!善知識就指給我看了。至於:
【於前作意善知識相,口中讀誦此諸語句,意應專一念其義理。於前經中,亦可如是,而加諸語。】
這個三句話,就是他們真正修行。將來我們慢慢地、慢慢地,如果說能夠如理步上去的話,我們每一位都可以修到這個程度。怎麼樣呢?就是你先觀想,說前面是善知識。通常我們觀善知識的時候,這樣—比如說師長,我們的師長就是釋迦世尊;或者如果說你專修觀音法門,說這個善知識就是觀世音菩薩,這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這個師長的相。或者你把師長的相看成你所想的—阿彌陀佛也好,釋迦世尊也好;或者你把阿彌陀佛想成:啊!他現在示現這個相在前面。所以說在前作意善知識的相,然後呢嘴巴裡念,心裡面專一地憶念你所念的這個。
你能夠如理這樣去做的話很容易,不要太艱難的狀態,你能夠見到。要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見到,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見到,只要大家認真地去做,絕對都有這個機會。當代有這種人,你不要看這種人,喔唷,高不可攀的大成就者,不是!而卻是學的人,學的人,年紀也說不定跟在座差不多,三十幾歲也有,四十幾歲也許,這都是我親眼看見的,絕不騙你們。你們好自為之,好自為之,將來我們都有這一天。這個所以我常常說:「往生淨土不難!」你想嘛,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你眼前的話,這不是很容易嗎?這樣啊!何至於說我們念了一輩子,到臨終的時候手忙腳亂,叫人家來給我助念,還不曉得到底去不去,這個是我們不得已的辦法。現在我們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