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進度:

【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諦門中思惟

                   辛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

                           壬一支分差別

                           壬二、支分略攝

一、讚頌:金色雨滴

二、課程內容

(一)、前言故事:一個故事。下雨天,老太太嘆氣說,她的兒子賣鞋,今天生意會很差。隔日放晴,老太太又嘆曰,她的女婿賣傘,今天沒有人會買傘。旁人聽了笑說,不必愁。您雨天的時候,可以想著賣傘的女婿會大賺錢;晴天的時候,可以想著我賣鞋的兒子會大賺錢。從此老太太每天笑容滿面。

師父說,不會修行的人修的很苦,一方面觀察不到自己的煩惱,一方面看到了,滅除煩惱的方法也不熟練,終究還是被無明與習性所轉,所以修行很苦。

師父也說,修行很容易,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當我們懂得正知正念,從不斷練習中領悟出要領來了,那麼面對任何順境、逆境,我們都過得自在無比。

 (二)、複習。

上週提到,五星級的廚師廚藝多半比媽媽好,為何孩子一生都會懷念媽媽煮的菜?因為媽媽做菜有無限的愛心。如果外面餐廳的廚師,有時候有愛心,有時候發脾氣的狀況下炒菜,東西不會一樣好吃。問題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吃出來差別呢?

問:日月潭很深,可以看到潭底嗎?(不行)。

問:潭裡有沒有魚?(有)。

問:我們沒有親眼看到潭裡有魚,為什麼說裡面有魚?(各種推斷)

問:要如何讓大家都真實看到潭裡有魚?(把水弄清潔)

沒有修行之前,我們眼睛被雜質(煩惱習性)擋住,看不透潭水,以為我們所看到的就是真理,然後結論潭底沒有魚(錯誤的結論)。

修行過程中,跟能看透潭水的人學習,先知道潭水下有魚,但我們還看不見魚。接著學習有次第的方式,在混濁的潭水中分辨出甚麼是雜質,然後學習不被雜質干擾,學習如何去掉雜質,漸漸地潭水裡面有一些動靜可以看得越來越清楚。

修行的結果,就能夠看清楚潭內的一切,得到結論是潭裡有魚。潭裡有魚是原本的真實狀態,我們不再被雜質所蒙混而看到錯誤的結論。

 

二、聽帶與討論:

(一)影片–《史上最強的蝴蝶效應》

問題 1.思惟如何從影片裡面,找到跳脫出來輪迴的關鍵點?

問題 2.舉例影片中,哪些是未來苦? 哪些點是現在苦?

從大家的答案中,指向我們因為「無明」而得到苦。

 

(二)師父開示: 我們前面隨便對境的時候,也還是「見」、「修」。那「見」並不是透過我們聞思修的修慧的見。透過聞、思,去思維,去觀察的見。諸位,我們最近看見大家用功,這是很好的好現象。怎麼講呢?大家聽聞、研討,這個時候是不是文字?如果不把文字變一下,在自己身心上觀照的話,然後認識這個見解,這個什麼見解?這是「外道見」。它佛法真正見是要見自己的內心,說對境的時候起心動念,依佛法、還是不依佛法?皈依三寶的弟子,我們如法行,這個才是真正的所謂「見」,這樣的正知見,是聞思相應,那麼請問聞思相應了以後,要不要去照著它去做?要去做!完全一樣的道理。所以聞思相應的修,你有了這樣的話,才能夠真正一步步深入到慧,聞思修、聞思相應,有了這個內容,進一步去修,修了以後會見道,見道了以後,再根據這個,才能夠修到徹底地斷盡習氣。

 

所以這裡邊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怎麼樣我們透過聞思去認識自己的煩惱。不過有一點有注意,這個事情急不來的,所謂不急並不是叫大家去玩,不是這個意思,當我們真正去做的時候,恨不得今天聽見了,下午結果不行,明天也要懂,不是這個意思!那的確是要經過鍥而不捨的在這個上面,不斷地在身心上面去歷練。那你如果真正能夠這樣做,這個結果自然出現。

(三)總結–

過去我們學習到粗煩惱有【見煩惱】、【思煩惱】。我們花很多時間學習廣論的見解,如果見解不拿來用在自己身心上就只是文字,那樣的見跟外道見無異。這個見要拿來照見自己的內心,對境觀察到起心動念是否依據佛法。但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對境,不但來不及觀察、思惟,更來不及拿法衡量與抉擇處理。

有了正確見解,思辨清楚然後才能修,當習性一現起之時,才有辦法立即拿起智慧利劍斬斷它。但是我們沒有修之前,腦筋都是跟無明相應的知見,對境時,相應的強大等流習氣就現起,似乎完全無法制伏,在習氣現起前,學習去插入一個正知見、拿掉錯誤的知見,就是修行的第一步。將來再對境的時候,就會現起正邪兩種知見,我們從重複錯誤的果相中反省與懺悔,逐步修成完全不會犯錯,那個時候的正知見,就變成我們新的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