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P238L1正令增長所發心故~ P240L7已蒙昧

音檔:[102B] 02:41~ [103A] 56:18

手抄稿第十三冊 P194L8~P227L5

音檔:

音檔連結(若無法線上聆聽,也可自行下載)
【廣論原文】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分二,一 不捨所發心願,二 學令增長。 今初
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如《攝頌》云﹕「雖經億劫修十善,欲得獨勝及羅漢,爾時戒過戒失壞,發心重過他勝罪。」此說菩薩毀犯尸羅,以能防護二乘作意,即是菩薩最勝尸羅,故若失此即是破戒。若未捨此縱於五欲無忌受用,猶非破壞菩薩不共防護心故。即前經云﹕「菩薩受用五欲塵,歸依佛法及聖僧,作意徧智願成佛,智者應知住戒度。」若棄如是所受之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入行論》云﹕「於少惡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後不施,說為餓鬼因。若於無上樂,至心請喚已,欺一切眾生,豈能生善趣。」是故此論又云﹕「如盲於糞聚,獲得妙珍寶,如是今偶爾,我發菩提心。」謂當思念我得此者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第二者如是不捨尚非滿足,須晝三次及夜三次勵令增長。此復如前所說儀軌,若能廣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其儀軌者,謂「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眾生願成佛。」每次三返。
學心不捨有情者。《道炬論》及發心儀軌中說學處時,雖未說及,《道炬釋》云﹕「如是攝受不捨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發心軌則,共同增長及不忘故,應當守護。」爾時數之與根本文,意無乖違,故於此事,亦應修學。心棄捨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為因緣,便生是念,從今終不作此義利。
修學積集二種資糧者。從以儀軌受願心已,當日日中供三寶等勤積資糧,是能增上菩提心因。此除先覺傳說而外,雖未見有清淨根據,然有大利。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一 斷除能失四種黑法,二 受行不失四種白法。  今初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四黑法中,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當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師易知,言尊重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欺誑道理者,《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擧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總之凡以欺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此須虛妄,以《集學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於境作何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廣論 師父手抄稿】
【正令增長所發心故修學六次發心這分二,① 不捨所發心願,② 學令增長。】
第一個,不要捨棄啊;第二個「學令增長」。平常的時候呢,我們造的世間染污之業,還要造了這個增長;現在我們哪,反過來啦!不但淨除,而且徹底地圓滿地要達到佛的成果,所以學會了,不可以再捨棄。實際上呢,我們倒不是有意地捨棄,而是說,你不作意對治,不精進努力的時候,它那個無始以來的習染哪,一下又來了,一下又來了,一下又來了!來的時候你又不知不覺跟著去了,這個是我們眼前最應該注意的地方。然後呢?這個對治了,把已經學會的東西啊,再怎麼增長它,而不是增長以往流轉生死的那些染污之業。
【今初,】
現在第一個。
【◎ 如是以佛菩薩知識為證,立彼等前立大誓願,未度有情令度脫等。】
先是說前面的,就是啊受這個願心、發那個心,在佛菩薩前面立那個大誓願。
【次見有情數類繁多行為暴惡,或見長久須經多劫勵力修行,或見二種資糧無邊難行皆須修學,為怯弱緣,若更捨置發心重擔,較別解脫他勝之罪,尤為重大。】
你發了這心以後,緊跟著並不是停在這裡哦,要去做了。你做的時候,你一看哪,哎呀,要度的這個有情,是不但人數多呀,而且種類是千差萬別啊,這個種類的千差萬別當中,這個行為是非常地糟糕啊!啊,這個這麼多的人,已經是看了就頭痛;還有那些人當中,又這麼個惡劣啊,這樣。不但人多、惡劣,而且時間要這麼長啊!啊,看看哪,發心是容易啊,做起來就難了,做起來就難了。而且進一步,說從另外一方面算,你要成佛的話,要集福智兩種資糧,而集每一種資糧真是難做極了,都要去做。啊,那個時候心裡面,就覺得:哎呀,這個不行啊,這個是、是、是、是……心裡面就會退怯了。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啊,「更捨置發心重擔」,那時候發了心以後又退了。這個發了心以後退,這個罪啊非常大、非常大,比這個別解脫的他勝之罪還要大。所謂這個「他勝」什麼呢?就是重戒,重戒。那麼「別解脫」就是比丘戒,比丘戒的重戒只有四條,犯了這個四條重戒的話那一定墮落,最嚴重、最可怕的罪!你發了心以後,如果捨棄的話,這個罪還要大!
【如《攝頌》云:】
這上面告訴我們。
【雖經億劫修十善,欲得獨勝及羅漢,爾時戒過戒失壞,發心重過他勝罪。】
說你這麼長時候,修十善和世間的,或者呢?進一步的要求解脫生死的二乘果,羅漢也好、緣覺也好,而受持這戒,這戒的過失、戒的失壞,過是普通的一般戒,失壞就是犯了這重戒,完全失去了,但是你這發這菩提心這個力量,比他還要來的大,換句話說,如果你棄捨的話,這罪也比較大。
【此說菩薩毀犯尸羅,以能防護二乘作意,即是菩薩最勝尸羅,故若失此即是破戒。】
這個菩薩呀,就算毀犯了尸羅,但是呢,毀犯尸羅包括上面的這重戒乃至於哦,但是他就把他的菩薩的願心保護得很好,所以說「防護二乘作意」。什麼是二乘作意啊?只管解決自己的問題,別人不去管他,所謂棄捨這個利他之心。你雖然犯了戒,那個犯戒是不得了的罪,但是他能夠防護這個,而把他那個菩提心,要救一切眾生的這個願力的這個願心,還保持著,欸,這個就是啊菩薩最殊勝的戒,最殊勝的戒。「故若失此即是破戒」,但這個一失去的話,那個就害了,就破了戒了,那就害了,那個就破了戒了!
所以在這上面表面上面看起來,我們覺得相矛盾的,實際上我們前面說過了,深一層去說,不矛盾。因為聲聞戒的真正的目的幹什麼?就是要求解脫。你要求解脫,非這樣做不可,然後呢犯了這個四個的話,你絕對沒有解脫可能,所以叫「他勝」,也就完了。他現在菩薩戒是幹什麼?要幫一切人解脫。幫一切人解脫,他在這種狀態之下,他對自己相對地就看了最低最低,所以你腦筋裡只有幫一切人。為了這個目的制這個戒,這是菩薩戒。只要這個幫一切人這個心還在的話,當然他的最重要的根本沒有失去,對吧!所以實際上就制戒的原則來說,兩者之間沒有一點矛盾。這順便一提,將來從這個上面,我們會了解,這個大小二乘戒開合差別在什麼地方,這對我們將來非常重要的,所以這裡順便一提。
【若未捨此,縱於五欲無忌受用,猶非破壞菩薩不共防護心故。】
是說,假定說,這個大菩提心你沒有捨棄掉,縱然你對這五欲受用,而且無忌地受用,還沒有破壞「菩薩不共」─這個是最特別的防護的地方。不過這點注意哦!不是說叫你去啊亂搞一通哦,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強調一個什麼?強調說這個菩提心的尊貴、珍重,所以說就算如此,尚且都不破。
實際上呢,真正一個學菩薩戒,要學菩薩要救濟一切的人,他會不會真的毫無忌憚地做這個莫名其妙的事情啊?當然不會。前面發心的時候已經說過了,說他修學佛法,當然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看見世間的苦,然後呢說求解脫。如果說只管自己的話,這個人連他一個世間標準都不夠,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他要進求幫忙一切人解決。所以這標準必然是一個很高的標準,才能夠依這個標準,作為他內心的目標,策發他步步上進而發的菩提心。有了這種高的標準的人,他會不會亂搞,說對世間這種五欲亂搞,可能不可能哪?當然不可能!所以我們要從這地方啊,仔細地辨別。所以這個地方之所以說縱然如此的話,是特別說明,這一個發菩提心何等地珍貴,何等地重要,以及它的功德、力量大小,比較這點而來說,這我們要了解。
【即前經云:「菩薩受用五欲塵,歸依佛法聖僧,作意偏智願成佛,智者應知住戒度。」】
哪!就算他菩薩照樣地受用這世間五欲,這個都是塵勞,這個都是雜染。欸,但是他怎麼啊,他歸依三寶,而他目的是幹什麼啊?「作意徧智」,他一心一意要求一切智,要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道。要曉得,這個他是在安住在戒當中,他並沒有犯戒,並沒有犯戒。
說到這裡,今天我們桌上,昨天晚上就有了,有一本《彌勒上生經》,以及《下生經》,這個上頭就有這麼一段話。這個彌勒菩薩,佛懸記說「當來下生」─我走了以後下面來一位證佛果的是誰?他,彌勒菩薩。大家就懷疑了,尤其是優波離尊者,「這奇怪了,他也不住禪定,不求解脫,卻是當來成佛!」就這樣,這個大家是想不通。實際上呢,這個境界我們不要輕輕易易,現在有太多人說:「我是大乘行者,所以啊我也是不求禪定、不求解脫。」錯了、錯了、錯了,你不要誤解。
現在我們不必說到了等覺以後的菩薩這個樣,平常我們說,像禪宗的祖師當中,他們怎麼說啊?「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說到了那個境界,任何情況之下,一切都是在定當中,儘管你穿衣、吃飯、作、天塌下來,他還在定當中,可是外面你就看不見。所以這個境界是非常高明的境界,哪裡像我們現在凡夫當中,反正你這麼亂搞,你說:「欸,彌勒菩薩他也不住禪定,他也不求解脫,我也這個樣。」就學彌勒菩薩,那你學錯啦!這個次第步驟啊,我們一定要弄得很清楚,弄得很清楚。菩薩之所以受用五欲塵,他心裡上面跟他意志相應的,他並沒有離開這一點,總有他特別的方便。
所以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這《大智度論》上面,說真正說起來,他之所以安住在這個上面,他不是為了他自己的貪染,而是說正見到這個塵世利益有情的殊勝的功德,這樣來安住在這個五欲當中,目的是救度別人。究實說起來,菩薩對於這個三有的厭離心啊,不曉得超過這個二乘是多少倍,所以我們不要從那個行相上面去看。乃至於像維摩詰大士也是如此,那個聲聞乘的人哪,看看就是看不出來。欸,但是他就是,他也是這樣耶,不住禪定啊!然後的的確確嘛,這個道理我們後面才去詳細地辨它。
我之所以在這地方說的原因呢,是因為世間有很多、太多人誤解,太多人的誤解,這個主要的原因在這裡。我們把這個誤解一定要辨別得清楚,那麼這是第一個。更進一步的話呢?特別是對那個小乘心特別重的人來說的。因為修小乘的行者,他為了急求解脫起見,那急急忙忙地把眼前的那些所有的這個啊,的的確確一刀斬得乾乾淨淨。那麼現在大乘行者告訴我們說:是的,這個東西你絕對不能沾上,前面下士道已經說過了,殊勝的下士道,換句話說真實修行的人,就算開始基礎的時候啊,他絕對不貪圖眼前的。如果對眼前世俗的事情放不下,整個的佛法沒有建立的地方。不要說佛法啊,連他世間要求增上生都不可能。連他世間求增上生都不可能,你還談什麼佛法?當然決不可能。但是他的重點啊,決不是切斷這個東西,重點是說一步一步引導上去,要策發那個大菩提心,就是這樣。所以他非常重視你內心當中的重點,把握住這個心要,所以這個有幾重關鍵。在這個地方的話,尤其是對我們眼前這樣的一個複雜的環境啊,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要不然的話,那我們弄不清楚,會走錯路子的。
【若棄如是所受之心,則須長夜馳騁惡趣。】
你發了這個心以後,你把它棄捨掉的話,那可怕,那可怕!長夜地在惡趣當中。
【《入行論》云:「於少惡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後不施,說為餓鬼因,若於無上樂,至心請喚已,欺一切眾生,豈能生善趣。」】
像普通一般人來說,一點小小的東西,你要送給別人,你想送給別人,以後不送的話,這是餓鬼之因。為什麼?你捨不得嘛!捨不得是慳貪,慳貪就是餓鬼因啊!現在你要給人家的是什麼?給他無上的快樂,而且不是說給一個、兩個人,要給一切人;而且不是普通人家告訴你,你至心要想給一切人無上的快樂。最後啊,你捨棄了,說:「哎呀,我不管了!」那豈不是等於欺誑了一切眾生,在這種情況之下,能生善趣嗎?當然不能,這個道理我們要了解。
前面說它殊勝的利益,現在呢說它如果說發了心以後,捨棄的過患。這個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噢!我們一定要把前面那個殊勝的利益,跟捨棄的過患兩個啊,相對比。要不然的話,前面那個殊勝的利益你沒有弄懂,而聽見那個過患,心裡想:哎喲,害怕,那算了、算了,算了!那我不要發這個心了。那你學這個東西完全學錯了啊!所以它那個次第的必然性,我們要弄清楚,我們要弄清楚。其實不但是大菩提心,前面的戒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我們必定要認得他立這樣的一個題目擺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原因,怎麼樣幫助我們步步增上。
是,現在我們了解這個地方說,哦,發了心以後,當然這個你心心念念想著發心的殊勝的利益。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你一直前面是增長發的心,所以他不是急著教我們,發了心馬上就受戒、馬上就行,不是的啊!在後面講到六度的時候,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凡夫絕對不要你,也不可以說:「哎呀,佛啊跑得去把頭目腦髓一捨,我去捨啊!」錯了、錯了,佛絕對沒有這樣的教法,佛絕對沒有這樣的教法。他後面很清楚的,剛才開始布施的時候,你有十塊錢,好了,你也送他五毛錢吧;等到你有一百塊錢的時候,那你就送他五塊錢嘛;等到你有一百萬的時候啊,你送他個什麼十萬、八萬,那個可以了!絕對不是教我們現在一開頭就這樣做的,他這個道理啊會說得很清楚。
【是故此論又云:「如盲於糞聚,獲得妙珍寶,如是今偶爾,我發菩提心。」】
這個論上面又說:就像一個瞎子,然後在糞堆裡邊,瞎子本身已經是非莫辨,要想找到好東西啊,其實絕無可能,就偏偏又碰到在糞堆當中,你想哪有可能?欸,結果妙咧!找到那個妙珍寶耶,就像如意寶一樣,這個東西的珍貴啊,你可想而知啊!現在我們居然得到啦,啊!這怎麼可以捨的啊!這個就是我們從正面一定要來策發我們自己內心的─發那個菩提心這麼難得!
所以儘管我們現在懂得了道理以後,即使這個真實的願發不起來,心裡邊一定這樣:「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哪怕你不懂得,就是你心裡面這樣地念,嘴巴上面這樣說。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啊,「乃至語言亦須修心」,記得吧!乃至於講話,就是這樣。反過來,前面又說「下至戲笑亦不棄捨」,乃至於說開玩笑,你千萬不要說。為什麼原因?不管你開玩笑也好,在任何情況也好,你只要動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一動,對不起,這個就造下來了這樣的一個業,然後你嘴巴一開口,這個業又跟著它慢慢地相應了,這樣。所以如果不相應的念頭起一念,對不起,將來一念,就有這個漏洞在這裡。
所以說壞的地方,哪怕開玩笑─這個時候注意,平常我們世間來講啊,尤其是現在,這個做人啊好像要幽默一點,開開玩笑,不可以!在這個地方不妨幽默一點,你怎麼幽默法呢?你要用反過來,從正面的地方去說,就算你要開玩笑,「哪怕我開玩笑,我也要學佛!」就這樣,那就對了。就是換句話,你在任何情況之下,哪怕開玩笑,哪怕睡覺,是哪怕說話,就算心裡面並不是真實相應的,你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在這個上面把它增長。因為你的所有的身語意三業,不管是強有力的、正確的、旁邊的、輔助的,處處地方都是這個,當然到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這個,這是我們眼前應該了解的。
同時從這個地方我們也了解,為什麼說這個僧團的真正殊勝的地方在哪裡,就是這樣。別的環境,在世俗的環境,大家本來就忙什麼?忙賺錢嘛!所以你跑到這個地方不談賺錢的話,人家說你這個人真顛倒。這個地方大家見了面嘛,啊,拿根煙抽一抽,喝一杯酒;跑到我們這裡沒這件事情對不對?你如果跑到世間去,有很多人說:「哎呀,這個受戒啊,很想受戒,可是到那時候應酬你怎麼辦?」欸,對呀!以我們這個團體當中,因為有這個團體,你又不能不應酬,因為你要應酬啊,大家見了面以後,一定要合合掌;跑到那個大殿上面,你非去拜他不可呢!就是有這樣的力量。
所以說我們要曉得,前面告訴我們說,這個善知識的真正的重要啊!所以眼前大家別小看啊,我們幾十個人維持這個團體。所以我一直說,在這個團體當中,你每個人向前跨半步,不得了,將來這個功德就不得了!你每個人跨了半步,就集合起來就成功了嘛!然後呢你每個人向後退半步,這個地方就被你踩掉了。所以你別看哪,問題就這麼一點點,那個跨、退之間,動機在哪裡啊?就在你平常的心裡面。所以你心裡面,心裡面平常坐在那邊沒什麼事情,「我一定要這樣做!」這個平常你心裡面心心念念這樣的話,你站起來的時候自然,哪怕冬天,頭挺得這麼直直的,就這樣,自然這種情況啊就現起來了。
【謂當思念我得此耆極為希有,於一切種不應棄捨,更當特緣此心,多立誓願剎那不捨。】
嗯,就是這樣!啊,要思念,他一再地重複,一再地強調。而這個事情真正的,他是善知識策勵我們。那麼我們要怎麼辦?我們要擺在我們自己心裡想:哎呀,這個東西是這麼個好啊!這個稀有啊!這麼個難得啊!所以在任何情況之下,別的樣樣可以不要,這個,絕不棄捨。特別是緣這個心,立種種誓願:剎那也不棄捨,剎那也不棄捨!這件事情是我們平常啊,應該自己經常擺在心裡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再提一下,〈隨喜功德品〉這段故事。大家想啊,這個功德我們大家現在總覺得:「哎呀,現在很難哪!我這個資糧沒有啊,我這個罪障很重啊!」沒有錯嘛,既然你曉得了資糧不夠,那你趕快積嘛!而積聚資糧又這麼容易啊!就像剛才你起一個心念,這個就集資糧,你隨喜就是集資糧。所以如果這一段公案大家不認識的話,我願意啊,或者晚上溫習,乃至於課堂上面,你可以翻開《法華經》看。我倒想起願意下一堂就翻這個《法華經》啊,好好地唸一下,親自讀給你們聽一聽,這樣。這個的的確確有它非常殊勝的利益,你能夠處處地方這樣去做的話,這個資糧哪有集不起來的。……剛才我說的那個繼續下去:
【◎ 第二者如是不捨尚非滿足,須晝三次及夜三次勵令增長。】
第一個前面說不捨,換句話說,我們以前一直在無明當中,現在經過了這一番的努力以後啊,千萬不要動搖,儘管外面的客觀環境這麼惡劣,用什麼方式來把它堅固起來。那麼這個說,不但是堅固而且增長,為了這樣啊,晝三次、夜三次努力地做這個增長。
【此復如前所說儀軌,若能廣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
那個增長是什麼呢?就是照前面那個儀軌。就像平常我們說三歸依,這個三歸依不是說歸依完了以後,算完了!平常我們一直在心裡面要這樣:「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哪怕單單唸一下。「廣作」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呢,你不但嘴巴上面唸,心裡面緣念這個勝利,這樣的心情一直使它現前。如果說不能這樣的話,那麼怎麼辦呢?那個時候啊,「應明想福田」,就是說我們坐下來,然後呢細細地思惟。
【則應明想福田,供諸供養修慈悲等六返攝受。】
就是說我們坐下來,然後細細地思惟,使得發心的這個對象,前面就是三寶啊等等在前面,那麼供種種的供養,這個是上面。然後呢下面呢濟度一切眾生,對眾生修慈悲,就這樣。所以平常我們從懺悔開始,觀想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自己的父母開始,推到盡法界一切有情,這是我們緣他啟發慈悲的。上面是我們本師釋迦世尊、諸大菩薩、聲聞、緣覺、龍天護法、一切法藏等等,這是我們的尊重福田,要效法的,就這樣。然後修六趟、六趟。
【其儀軌者,謂:】
修的時候是怎麼呢?
【「諸佛正法眾中尊,乃至菩提我歸依,以我所修布施等,為利有情願成佛。」每次三返。】
每趟唸三遍,早三遍,晚三遍。那麼有的地方還加上這個:「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一切眾生永離苦及苦因,願一切眾生不離無苦之樂,願一切眾生住平等捨。」實際上這個也是修學的時候的內容,這個是悲心來啟發跟它相應的菩提心,這個所謂是六返這樣的修法。在現在藏傳一系當中,他每天必定要唸這個要六趟,必定要唸的,早晨,然後呢晚上。如果說你非常忙,特別的話,他曉得今天一天忙不過來,早晨起來就把這個唸六遍就唸過了。然後呢到了中間有時間他還要唸,萬一沒有時間的話,今天至少這個六遍一定唸,而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可以斷截的,這樣。那麼這個就是怎麼去增長它。
【◎ 學心不捨有情者。】
那麼怎麼學呢?這個要學的是:
【《道炬論》及發心儀軌中說學處時,雖未說及,道炬釋云:『如是攝受不捨有情,於菩提心所緣及其勝利,發心軌則,共同增長及不忘故,應當守護。』爾時數之與根本文,意無乖違,故於此事,亦應修學。】
那麼學不捨有情啊,它在那個《發心儀軌》當中沒有講到。這個講是沒講,那麼在《道炬論》的解釋當中它這麼說:要攝受利益有情而不捨有情,那麼一切對菩提心這個勝利,以及緣菩提心了解它的特別的、殊勝的利益,以及怎麼發心的方法,如何去增長、不忘,照著這種次第,這是我們應該去保護增長的,保護增長的。前面不是告訴我們說要每天晝三夜三六趟嗎?這個跟它的根本的意趣並沒有乖違,所以這個事情是我們應該照著去做的,應該照著去做的。換句話說,這個儀軌在他們正規的傳承當中都非常重視,一定要把那個來源追得清清楚楚。可是現在呢,既然這個發心的儀軌是阿底峽尊者傳進來的,但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當中雖然沒有明顯說明,但是這個方式跟它並不違背,他特別說明這一點,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的。
【心棄捨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為因緣,便生是念,於今終不作此義利。】
那麼我們真的要學的是不捨,那麼什麼是棄捨呢?這個我們先要了解。這個了解了棄捨,那麼我們才曉得不捨是怎麼樣。所以說棄捨,就是由於做了不合理的這種事情的因緣哪,由於種種的因緣跟非理相應的因緣,那個時候使得我們心裡想說:「唉!這件事情不做也罷。啊!我不想去做,我不要去做了。」那個時候就是捨棄的時候。換句話說所謂不捨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生起這個念頭,這樣。而他前面又告訴我們依非理作意等事,或者是我們自己的非理作意,或者是外面的因緣,或者是這個外面的因緣當中包括哪幾樣呢?包括人、法,法者就是普通世間上面講的很多道理,人就是外面那些酒肉朋友等等,由於這種因緣會使得我們產生這個棄捨的,關於這件事情我們決定應該避免。
【◎ 修學積集二種資糧者。從以儀軌受願心已,當日日中供三寶等勤積資糧,是能增上菩提心因。此除先覺傳說而外,雖未見有清淨根據,然有大利。】
這個發了心以後,也要好積集兩種資糧,怎麼學呢?就是說從受了這個願心以後─當然你受了行心的話,受了菩薩戒,那馬上都是積集兩種資糧─現在你今受願心還沒有受行心之前,那個時候就應該這樣做,應該日日中供養三寶等等,這個是增上菩提心的因,增上菩提心的因。那麼像前面皈依,皈依完了以後就告訴我們,皈依完了以後你應該學這些事情,結果現在呢說發大菩提心以後它倒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呀,如果說要找清淨的根據,說經論上面,它的確經論上面好像沒有這個根據。但是呢,這個前面的祖師們都是這樣說的,這樣說的,實際上這個裡邊有大的利益。換句話說,它雖然並沒有完整的這個傳承根據,但是的的確確做的時候應該這樣做的,他告訴我們這一點。
究實說來,究實說來,他所謂的「先覺」,像阿底峽尊者,那宗喀巴大師,就是那些人的話,它已經足夠分量,絕對足夠分量作為我們的依據了,作為我們的依據了。為什麼要這樣說呢?眼前我們大部分的依據不一定是根據佛經的,往往是說:「啊,哪一個法師講的。」哪一個法師講的就是好像令箭一樣了。如果說哪一個祖師講的,哦,說是虛雲老和尚講的、印光大師講的、太虛大師講的,那覺得是啊就是他的了,乃至於佛經怎麼講的,跟佛經違背都不管了,對不對?我們常常有這個現象。
所以從這地方我們也看得出來,當年印度這種真正了不起的菩薩祖師們,以他這樣高的這種位次,他明明在實際上的這個理路上面,有這樣地正確的、完整的義利擺在這個地方。他還是要說明:「喏,我這個傳承、我這個依據。」一點都不會亂來。所以對我們真正想修學佛法、弘揚佛法的人,以後這是我們一個最好的警策。我們千萬不要說:啊!哪一個人這麼做的,哪一個廟怎麼弄的,哪一個人怎麼說的。對不起!看看哪!哦,看看,這一個地方所以雖然一個小地方,對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去體會。那個是今生怎麼樣能夠增長不捨,
【第二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分二。】
因為菩提心從現在開始乃至於證得菩提,所以不但現生,而且將來一直向後,一直要增長,不可以讓它失壞的。下面說,緊跟著以後怎麼辦,怎麼樣使得這個心能夠不捨棄。
【① 斷除能失四種黑法,② 受行不失四種白法。】
有四個惡法,如果造了以後餘生就會失去,反過來有四個善法、白法,造了以後自然能夠增長,這個就出在《大寶積經》。現在我們上的那個《大寶積經》,主要的就是講這個。那個《大寶積經》我想大家都聽過了,一開頭那個世尊跟迦葉菩薩提起的就是這件事情,就是提起這件事情。不過這個文稍微有一點點差別,這沒關係,這是因為兩個翻譯,經過了不同的翻譯,在文字上面有一點差別,意義上面並沒有出入。現在我們看:
【◎《大寶積經。迦葉問品》說成就四法,於餘生中忘失發心,或不現行。】
說如果說你做了這四樣事情,那麼將來你會忘失,失掉了,或者那個菩提心不再現行。說到這個忘失或者不再現行,也許我們會說:「前生的事情,那我們這一生好像都記不得嘛!也沒有現行嘛!」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很多習慣什麼等等,都是前生的習慣這一生帶來的。有的人聰明一點,有的人是笨一點,有的人哪,欸,他寫文章或者什麼碰見一點飛花落葉,啊,這個情緒,這個潮思啊是潮湧而來,寫出來文筆很美,可是你要他碰到算術的話,他就頭痛得要命,表示他腦筋不好啊,但是他一加一加出來就叫他困難。有很多人哪,他對那個數理啊他非常清楚,可是你叫他寫文章,啊,他覺得這個非常困擾。為什麼?前面說的這種情況,並不是他腦筋不好,但是有的人就偏向那個、有的人偏向這裡,為什麼呀?現在這個現行,也就是說他前一生這麼帶來了。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這一生造了這種業了,「他世現行猶如夢」,還記得這句話吧?到下一生他生起現行的時候像夢一樣,你自己不曉得為什麼來,它就這麼來了欸!就是這樣。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生難得地獲得這樣殊勝的寶貝,你這一生雖然努力了,但是如果說你繼續做對的話,下一世自然它又現起來了。就像我們剛才一樣,這一生有很多人哪,就說這個天才;現在你這個天才就是跟菩提心相應,那何等地好啊!反過來說,你如果做得不對的話,這一生辛辛苦苦學會了話,對不起,下一生就沒有了。何況這個菩提心,一直從現在開始要憑著它作為根本,圓滿佛道,這麼珍貴、這麼可貴的東西!所以這個兩點啊─黑法,我們眼前就要斷除;白法,要努力!
結果你能夠努力了白法,欸,到下一世不要努力它自然現起了,這個多省力啊!這個多省力啊!就像我們常常說的那個比喻一樣,說現在如果你要做一個老闆的話,然後呢做一個小販,大街上揹了個箱子賣枝仔冰賣起,要賣成功一個大老闆的話,那不曉得做到那一天哪!但是如果說你從小生在一個大老闆、董事長家裡的話,那什麼都不要,對吧?你什麼都不懂的時候,你就是個小老闆,就是在這樣。哪!現在我們就是這樣,這個這一生你能夠稍花一點氣力的話,下一生你生生世世就是那個什麼?佛的佛子,連他世間的國王的王子我都不要幹,有這麼大的好處哦!所以下面這兩點不要輕視它,現在我們學一下,看下去:
【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證菩提中間不忘菩提之心,】
這是好的。
【或能現行,此即願心學處。】
真正我們學了願心,該學的,那個是有憑有據的,這個就出在這個《大寶積經》上面。
【四黑法中,】
那個「四」,先說四個黑法,總之先要避免的哪一個。
【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福田者。】
這是第一條。在《大寶積經》上是這樣的:欺誑師長,已受經法而不恭敬。不曉得你們記得不記得?這個《大寶積經》這樣說這個,最主要的,人、法它都擺在這個地方。現在這地方只講人,所以他所以欺誑師長的原因還是不敬重法,你如果真的敬重法的話,他不會欺誑師長的,這我們要了解的。我們下面解釋一下,這個概念就很清楚了。
【當以二事了知,】
關於這個問題分兩方面:
【一境二師易知,】
第一個呢就是,我們分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所欺誑的對象,就是這個「境」。欺誑的對象是什麼?「二師」,就是欺誑親教及阿闍黎尊重。
【言尊重者謂欲為饒益,言福田者謂非師數,然具功德,此是《迦葉問品釋論》所說。】
這樣。這個「二師」,他前面就是說親教或者阿闍黎。這個親教,平常我們說和尚,譬如說我們現在出家了,那麼剃度了,有一個是叫親教師,然後一個是軌範師,換句話這個地方就兩個─親教及阿闍黎。那麼「尊重」呢?就不一定是你的和尚,不一定你的阿闍黎,而是什麼?「謂欲為饒益」,他的的確確對你有好處的那些善知識。「言福田者謂非師數」,除了上面這一些,還有講福田的,這不一定是老師,但是呢這個地方是具有功德的那些。哪一些?譬如說自己的父母,他不一定是自己的老師,但是絕對是一個大功德田!那麼這個就是在這個境,《釋論》上面,那麼這第一件事情。二,第二件事呢?
【二即於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
對於這個對象,你做了、造了什麼事情就是算惡法、算罪惡呢?
【謂於此等隨一之境,故知欺誑則成黑法。】
換句話說,你欺騙他─心裡面是這樣的,明明這樣的,而你欺騙他,那個不可以。
【欺誑道理者,】
他還很詳細地說明,什麼是欺誑?
【《釋論》解云:「謂彼諸境以悲愍心舉發所犯,以虛妄語而蒙迷之。」】
就是這樣。真正的老師,我們現在曉得尤其是大乘的老師,他隨時隨地只有一個目的,無非是希望你向上。你有不對了,他就指出來告訴你,那麼然後呢告訴你怎麼策勵你。所以看見你不對了,告訴你:「某人哪,你不對了。」碰見這種情況,我們為過失而遮蓋,就這樣,乃至於找一個藉口,這種東西是非常嚴重、非常糟糕!老師之所以為老師,在什麼地方?就告訴你:「喏,錯了!你改過來。」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正知見,最難得的─正知見,而且最根本的原因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在無明當中,並不知道我們錯誤!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靠什麼?靠一個明眼人。那這個明眼人告訴你:「某人哪,你錯誤了。」你不但不接受,還要欺騙,還要這樣的話,你為你自己的黑暗保護。換句話說,當下你增長的是什麼?增長了惡業。既然你增長了惡業,下一世現行的就是惡業,而這個惡業偏偏又是善業的正對治,這個很清楚。如果這個地方要想把它弄明亮的話,那點燈,點燈黑暗就沒有了;你把那個燈拿掉了以後,自然只有剩下黑暗,這很清楚、很明白的!所以我們中文譯本當中還有一個「受了經法而不恭敬」,經法上面告訴我們的什麼?就是這些道理,而這個善知識告訴我們的就是經法,這樣。假定你真正尊重經法、恭敬經法的話,自己不曉得,師長告訴你,哎呀!高興得不得了,感激得不得了,馬上改,你會欺誑他嗎?當然不會!對吧?所以這個內涵非常重要!
這一個事說到這裡,我就想起一件事情來。我以前就是在,那時候還是小的時候,先父啊,有的時候告訴我一件事情。那時候我們,那時候的情況遠比現在好,我們那時候家裡面的家長說,很少是敢對這個尊長去回嘴的。這有的時候不小心,如果說了你什麼啊,自己也講一點道理辯論,我父親就呵斥我,呵斥我,這樣。說:「古人哪,古人哪!很重要的就是要照什麼呢?不是說,真正重要的,聖賢都是靠什麼?努力改過而來。現在所以別人告訴你過錯,你呀求之不得,歡喜都來不及,何況是尊長?所以就算人家說錯了,要曉得,那個時候你如果說否定或者辯的話,下次缺少一個再提醒的機會,你懂嗎?」那個時候我不大懂,我現在了解了。
我們常常有這種情況,我自己也是一樣。剛出家的時候看見周圍的那些,不但是自己的尊長、同修,常常告訴他:「哎呀,我現在混身缺點哪,希望你告訴我。」但是就很少有人告訴我。我當時也不懂得什麼道理,後來慢慢、慢慢地了解了,人家不是不告訴你,有的時候偶然告訴你了以後,告訴你這個不對,你總是覺得:欸,對的、對的,我沒有錯!人家第一次講的時候滿好心地告訴你,你既然對的,誰願意第二次再告訴你呀?我們平常都是犯這個毛病。所以不知不覺之間,叫人家來勸告你、幫助你的路,自己已把它砍得乾乾淨淨,下次人家看見你就算了,「好了,還有什麼好跟他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說就算人家說錯了,你還是很歡喜地感激,他至少─他吃飽了飯能夠來管你的事情,不是對你的幫助嗎?
所以古人有「千金市骨」這一個典故。他要求千里馬,買不到,結果有人說:「欸,以前倒有過一匹千里馬,可惜死掉了。」「欸,沒關係!」死掉了他也去買,出多少?一千兩金子。這個千金也許不是一千兩金子,一千塊錢。現在一千塊錢不值錢哦,以前是不得了的啊!那個錢是不得了的!我小的時候,我聽說這個雞蛋啊,這個一個銅錢一個,所以一塊錢可以買雞蛋買三百個。哦,你想想看那一千塊錢要值多少錢啊?那個馬已經死掉了,根本就沒有用的骨頭,他花了一千塊錢去買─拿我們現在來說啦,花了一千萬買一個死馬骨頭。結果真正有馬的人,一聽見說:「欸,這個人倒真是愛馬的。」就馬上馬賣給他了。換句話說,你有沒有這個誠心,所以這一點我們的的確確要懂得這個道理呀!
所以普通的人來規勸你呀,我們也都應該感謝他,所以叫「子路聞過則喜」。子路之所以為聖人的原因,人家告訴他錯了,他「哎呀,歡喜啊、感激呀!」我們現在人家告訴你錯了,心裡面找了半天的藉口,「我總歸是對的」,就是這樣,那你還有什麼希望改過啊?所以這個地方千萬注意呀!這個地方非常重要!我們修學佛法特別重要的第一點,特別重要的第一點。
何況你還是欺誑的心裡面,你不曉得,那個時候你就應該進一步找老師,這個尊長告訴我,他總有原因在。所以前面一開始學的時候特別說,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啊,不是貪、就是瞋、就是癡啊!有人提醒我,我總要想辦法先去找到他那個話。你先不要還沒有講,或者一講的時候,你把你一大堆理由講的啊,他說了一句話,你已經說了一百句還要停不住,那還談什麼?就算說一句,你不懂,你還追問說:「欸,對不起,我沒弄清楚。」總歸有道理,你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這個才是我們應該學的。何況現在進一步還有欺誑心,你還明知還要這個樣,那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這個地方,
【總之凡以欺誑之心,作蒙蔽師長等方便,一切皆是。】
就是這個。
【然諂誑非妄者,如下當說,】
欺誑跟諂誑不一樣,下面另外一個諂誑。
【此須虛妄,以《集學論》說斷除黑法即是白法。】
反過來就是白法了。
【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
它的正對治是什麼呢?就是剛才那個。反正黑白兩樣東西就是這樣,有了它就沒有我,有了我就沒有它,兩者當中。
【若於尊重啟白餘事,而於屏處另議餘事,說善知識已正聽許,亦是弟子欺蒙師長。】
這個地方是另外一種,說當面在這個善知識身邊這樣講,跑到另外地方說另外的,說這個善知識已經聽許了,這也是欺誑。這種事情我們有的時候容易犯,就是對這個善知識上面先避重就輕說一點點,然後跑到別的地方去強調這件事情,這個不可以,這個不可以。總之下面還有個叫直心。必定要了解我們這個心裡面無始以來積累的那個髒垢,你要盡最大的力量,不允許它一點點有這個東西在,一點點有這個都是損害自己的。第一是上面說過的,下面第二:
【◎ 於他無悔令生追悔。】
那麼:
【其中亦二,境者,謂他補特伽羅修諸善事,不具追悔。】
這個「境」就是對象,這個對象就是別人。別人哪,那些人做的好事,他對的、正確的,不應該追悔的。
【於境作何事者,謂以令起憂悔意樂,於非悔處令生憂悔。】
對這個境界、對這個對象,你造了什麼事情算犯了呢?就是說他本來做對的,現在你以不正確的方法或者以不正確的觀點,讓他產生疑悔,產生疑悔,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就害了。他本來做對的,然後經過你這麼一說,他心裡面動搖起來了,這個第二個。
【《釋論》中說,同梵行者正住學處,以諂誑心令於學處而生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釋論》亦同,然《釋論》中於第二罪作已蒙昧。】
這個特別解釋一下。就是說在這個追悔,它不是別的,而特別是善法,惡法就怕他不追悔,追悔了以後可以改善嘛!這善法明明是正確的,你讓他懷疑了的話,他那個善法就打了折扣,乃至於不做了。所以說這「同梵行」,大家一起修學的人,他正在認真地如理去學,那個時候你「以諂誑心」,這個諂誑心下面會告訴我們的。實際上這一個地方我們很容易犯、很容易犯,非常糟糕、非常糟糕!那麼以這種情況,令他對於所學的那個內容生蒙昧。往往由於我們自己的自利或者為了我們自己的好處,這件事情啊,我們就用一種好像說起來滿甜的、滿好的話解說、曲解了這個概念,於是他那個心裡上面就產生了一些問題了,產生了一些問題了。這個地方我想等到我們以後溫習的時候,我再提一些實際上的例子,我們隨時都可以找得到這種例子。
這個兩樣東西,他說能不能悔呀,有一個地方說皆同犯,還有一個地方呢要作了蒙昧以後才算。不過實際上呢,總之就是說若從你的心跡來說,只要你的心跡有這樣的話,那就是,已經出了毛病了。如果因為你的心跡透過你的語言來產生那是更糟糕!因為大乘特質,是就我們自己內心的心跡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