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進度】

廣論進度:P52L09 第二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 P53LL3 亦成善說

音檔: [26B] 27’51” – [27B] 10’24”

手抄第四冊:P78L07- P100L08

 

【科判】

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 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丙一 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

丙二 總略宣說修持軌理

丁一 正明修法

          戊一 正修時應如何

戊二、未修中間應如何

丁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別

 

 【廣論內容】

甲、 破除於此修軌邪執分別

乙一、邪執總相

邪執—- 正修道時,不應於境數數觀察,唯應止修。

1.若以觀慧數觀擇者,是聞思時故

2.又諸分別是有相執,於正等覺為障礙故。

乙二、邪執別相分四:

丙一、破執「修」為止修,範圍太狹隘

1.以聞思修三慧次地決定之理破除

2.由修所成慧反推得證–於修,聞思最要

3.若聞思與修無關,其過患有二

4.串習聞思二慧所決定義,應許為修,否則未得初禪未到地定時,

應全無修。

5.「修」的定義—不應識為太狹隘

丙二、破一切分別是相執故,障礙成佛

丙三、破斥不知觀修、止修之邪執

丙四、破斥若多思擇,則不能成堅固三摩地

乙三、攝彼等義

 

【讚頌】@傑仁波切

Q.為何宗大師又稱傑仁波切,「傑」的意義為何?

Ø「傑仁波切」乃音譯,義譯為「大寶師尊」,是佛教徒對各自教派中所尊崇的高僧的敬稱。

「傑」,則有尊者、君主、宰官之意。

解答法師:釋性說 (https://bwsangha.org/qanda/dharma/631-060145)

 

Ø在讚美傑仁波切的同時,真的是不知道該有多麼地感恩!寫了這麼清晰的菩提道次第,讓六百年之後的我們,還能好像聽到宗喀巴大師在跟我們講法一樣。因為他常常說:「末世的弟子啊,不要因為見不到我而憂傷,你們想念我的時候,就去看我寫的兩本道次第。」所以我們看《菩提道次第廣論》,實際上就是親近宗喀巴大師。

(讚頌練習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RA7zBH7Kf0)

 

【聽帶/研討】@25組消文整理收攝

聽帶:

【《莊嚴經論》云:「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
那麼前面說明這個道理,下面就照這個經論來證明成立這個道理。是說真正的修行是怎麼修呢?它一定的次第,是數數地、不斷地思惟、稱量、觀察,這個正確的了解的那部分。那麼正確的了解,這個正知見從哪來呢?這就是「思所成慧」,對思所成慧經過你的思惟,正確了解了以後,如理去作意,照著它相應的去觀察這個東西,就這樣。那麼這個東西又哪來的呢?這個東西是聽聞得來的。所以我們順著次序來就這樣說:先聽聞,了解(p86)了事情的真相,說聽聞這是人家講的,你能夠了解人家講的內涵,那個時候—它兩個不同的吧—第一個是聞,第二個是聞慧,他要講的內涵,你了解了,他用手指指給你看的月亮,你看見了月亮,不是把他的手指把住,這個裡面有絕大的差別。
但是你雖然看見了,因為你自己一向還在無明現行當中,回過頭去,這個無明又來了,所以你又淹沒了,所以你要不斷地深入地思惟觀察。那個思惟觀察的話,你有的時候覺得好像是對的,有的時候又懷疑了,所以要不斷地思惟,思惟到最後你確定,確定不疑了,這個就是「思所成慧」;修的時候那就是用這個。

可以作一個譬喻,我們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面講一個道理,算一個公式,剛開始的時候,你不曉得他說些什麼,聽了半天,哦,懂了,懂了。那就是他講的道理,你了解他所講的,這個叫「聞」他所應該指給你看的東西,佛法當中叫作「慧」。那麼你了解了以後,你回去做題目的時候—欸,剛才怎麼上課的時候你懂得,怎麼叫你做題目的時候你又不懂了?哪!這個就是問題來了,所以你思,不斷地思,繼續拿著這個題目繼續去做、做、做。有的時候,好像做得做會,有的時候做不會,做的時候,有的時候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時候不解決。你不斷地弄,弄到後來,啊!解決了。你曉得這個大概怎麼樣了,所以你應用這個公式,會用了—這個思所成慧。你會用了這個公式,這個公式你可以做事情去了,這樣,這個叫修。這個次第是必然的,等到你這樣地去修這個東西,「真義現觀,乃得現起」,到那個時候你真實的義境,那個時候就現起來了。

我可以作一個譬喻,我們在學校裡念書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面講一個道理,算一個公式,剛開始的時候,你不曉得他說些什麼,聽了半天,哦,懂了,懂了。那就是他講的道理,你了解他所講的,這個叫「聞」他所應該指給你看的東西,佛法當中叫作「慧」。那麼你了解了以後,你回去做題目的時候—欸,剛才怎麼上課的時候你懂得,怎麼叫你做題目的時候你又不懂了?哪!這個就是問題來了,所以你思,不斷地思,繼續拿著這個題目繼續去做、做、做。有的時候,好像做得做會,有的時候做不會,做的時候,有的時候解決這個問題,有的時候不解決。你不斷地弄,弄到後來,啊!解決了。你曉得這個大概怎麼樣了,所以你應用這個公式,會用了—這個思所成慧。你會用了這個公式,這個公式你可以做事情去了,這樣,這個叫修。這個次第是必然的,等到你這樣地去修這個東西,「真義現觀,乃得現起」,到那個時候你真實的義境,那個時候就現起來了。

ØQ.討論:我們了解了”聞、聞慧、思、思慧、修”後,生活上有沒有相似的學習經驗?

Ú園尹分享:舉個現世類似的例子,學習桌球的經驗。

1.聞:大一跟著社團練習,大概大概玩一下

2.聞慧:正確地了解拍型與接球的關聯性

3.思:練習應用不同的拍型去解決不同旋轉的球,有時成功,有時失敗

4.思慧:終於了解接球的關鍵

5.修:開始不斷地參加比賽

6.修慧:尚未達成。雖說已經了解所有接球的方式,但是比賽中無法持續保持專注,容易被外境影響,導致時常失誤。

ØQ.討論:什麼是修慧呢?

聽帶:

【若如是者,則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習思所成慧所決定義,故說修慧從思慧生。】
前面那個次第固然是先聞,聞慧;思,思慧;修,修慧。那麼現在我們講「修所成慧」前面是先要修,那麼修的前面是什麼?修就是修,前面思所成慧,是經過你思惟確定了解了,哦,原來這個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啊!但是你的習性卻不這樣的,這個習性不這樣是什麼狀態呢?他現在告訴我們的—明,說「明」的狀態,或者說智慧所見的真實的境界是這樣的。我們以前無明、愚癡,啊,現在了解了,那個時候你就要修改,把你一向以來無明愚癡的習性,按照你現在思所決定的這個慧,作為標準來修習、改變。這個時候你一步一步地深入,等到修所成慧相應的時候,你就證得這個真正的境界。清楚不清楚現在?這概念非常清楚!

【若謂聞思所決擇者,非為修故,唯是廣闢諸外知解,若正修時,另修一種無關餘事。】
有的人這麼說,啊,說這個—前面他就這麼說啊,說你修的時候,你不要去思惟的。為什麼?因為思惟是聞思的時候的事情,修的時候不要它。為什麼呀?他說聞思都是開闢「諸外知解」,哦,講講道理的!說這個講講道理的,你現在修的時候不要,修另(p98)外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平常這種狀態是什麼呢?說我們也會有這樣說法,說我們要行解並重,所以大家坐在講堂裡面大家講一講,講好了以後,好了,修了,把剛才的丟掉、忘記掉了,現在我們去修去了,那就是這種事情。這個等於什麼?等於說
【如示跑處另向餘跑,則前所說悉無係屬,】
就像說告訴你,哦,騎了一個馬告訴你怎麼跑;拿我們現在來說開車子,給你一個地圖試看,欸,你從那裡去,我從這裡到那裡要怎麼開,這個地圖看完了以後,正式開車的時候,反方向另外跑。請問這個地圖你看它幹什麼啊?然後我們說起來兩個都需要,那這是戲論哪!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哦!這很明白的事情,前面聞思就告訴你,你怎麼修,所以修的時候就把剛才講的道理乘機運用啊!所以應該說,現在我們講完了,你們懂了沒有?懂了!懂了以後,就跑得去照剛才那個東西,好好地認真去修了,這個才是呀!哪裡說開闢一種見解。必不可少的,你有了認識,你才能夠正式地修,才能夠有成就。所以這個聞思之間是有必然的因果關係,這我們要了解。

 

【善行分享】

1、24組-美淑師姐:

1).帶環保餐具出門、用餐,得到讚賞,也作師所喜。

2). 堅持拜懺體力變好,隨喜德芳成立 拜懺LINE群組,鼓勵大家拜懺。
2、21組-立華:捐米10包造善業。定存分享。

3、黃背心-凱文:終於在今年第一次參加皈依法會,受用很多;如淨和尚開示「念死無常」理路多串習,累積資糧。

 

 

桌牌:此食睡行,若能無罪,具義而行,現見能遮眾多無義虛耗壽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