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頌: 無憂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UnfYkNPYDc

有一群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因為相信他的師長,在喧囂的塵世中堅持守住一方淨土,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中勇敢靜心前行……

【科判】

廣論進度:P114L7教授所出勝利分八 ~ P116LL4是極扼要

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

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

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丙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

丙二、如何攝取心要之裡

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丁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戊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

                                       己一 、正修下士意樂

庚一、 發生希求後世之心

                                              庚二、 依止後世安樂方便

                                                           辛一、趣入聖教最勝之門淨修皈依

 

                                                               壬一、由依何事為皈依因

壬二、由依彼故所皈之境

      壬三、由何道理而正皈依

                                                                   壬四、既皈依已所學次第

己二、發此意樂之量

己三、於遣此中邪執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戊三、於上士道次修心

 

【內容收攝】                                                                                                

【教授所出勝利分八】

【下至戲笑乃至命緣,應當守護不捨三寶】

     身命受用,定當捨離,若為此故,棄捨三寶,則一切生輾轉受苦,故任至何事,不捨皈依。

 

皈依學處依據:

◎ 別學三種遮止應學: 契經。

◎ 別學三種修行應學: 皈依六支論。

◎ 六種共同學處: 道炬釋論。

 

虧損及棄捨皈依之裡:

◎ 棄捨皈依

     – 違犯六種學處成捨: 別學三種遮止學處、恆修皈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

     – 違犯九種學處成捨: 別學三種遮止學處、別學三種修行學處、恆修皈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

   – 宗大師說: 若與為命亦不棄捨,有違犯者,實捨歸依;

雖未棄捨三寶,然俱愛執三寶異品,大師等三,亦違不言有餘大師,心未誠歸,故亦成捨

◎ 虧損皈依

若未違犯此,僅違學處,非是捨因,是虧損因。

 

是故歸依,是於佛教,能入大門。

故如前說,由於怖畏及由憶念功德等門,受持歸依,勵力不違歸依學處,是極扼要。

 

喻:王攀元老師

王攀元老師因為熱愛畫畫,放棄了復旦大學法律系而轉念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學習西洋畫。王老師出生江蘇望族,卻在幼年父母雙亡,遭受家族欺壓,後來轉轉來台,幾乎流落街頭,最後因為朋友的幫忙才在羅東高中謀得教職。王攀元老師的畫作,以細膩的情感詮釋簡潔的主題,呈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自成一派。畫作的孤獨感極為深沉,因其來自生命的真實苦難。但是即使生活如此的困頓,王老師仍不失作畫的興趣,甚至在晚年行動不便時,每當午夜夢迴,還是要求女兒找出他心心念念的畫作來讓他看一眼才能安心入睡……

Q:請問從影片中,我們看到王老師身上的甚麼特質? 我們的生活經驗裡,有對甚麼事情產生過類似的特質嗎?

~安哲 & 美慧:安哲媽媽很喜歡也很會畫畫,很像影片中的王老師,當初是拿著獎學金進入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學畫。媽媽除了每天畫畫,也常帶著安哲參觀藝術博物館欣賞美的藝術品。不過安哲是工程師,認為美是呈現出來的表象,我們要追求的應該是美的現象背後的真相。所以安哲從小就一直問”why” & “what”,問到爸爸也常常問他: 你為什麼這麼喜歡問為什麼??

~必慧:爸爸從民國38年就來到台灣,常常跟我們提到家鄉的種種事情。在兩年半前剛好有一群好朋友組團要去大陸自由行,我們就安排了蘇北以及山東一些鄉下村落,陪爸爸來一趟尋根之旅。

【聽帶與討論】

【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須由至心於三寶所受為大師等,】
所以這一個就是最開始修學佛法的第一個條件—皈依,那麼皈依了算是佛弟子。那麼在目前我們能夠做到,能夠了解的這個皈依的體是什麼?就是你至心於三寶接受他—這個才是大師;「等」字,那個才是正確的方法,這個才是共同修習的助伴。這一個狀態,不是說聽聽、講講,而是從你內心深處一心一意皈投依靠,就這一點,就這一點。
那麼在這個地方呢,我們可以自己來反省一下,來反省一下。今天遭到一點點委屈了:嗯!被人家埋怨了幾聲,或者今天少獲得一點利養了,或者今天有一點點小小的病痛了。這個是什麼?苦,對不對?是呀!痛苦。現在碰見了這個痛苦以後,你怎麼辦呢?

Q:我們想一想兩年前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面對委屈、被人埋怨、少獲利養、甚至有一點點小小病痛時,我們有甚麼不一樣嗎?

~素月:我來假設一個情境: 若我們班舉辦班遊,大家約好了集合時間,可是時間到了,卻有人沒出現。如果你是先到在等人的人,心裡會怎麼想呢? 如果你是那個遲到的人,心裡又會如何想呢? 以我自己來說,若是我等人,我心裡會埋怨遲到的人為什麼不守時,不會安排事情;而若是我遲到了,則會找很多理由,不會覺得大不了而沒有抱歉的心。其實這是我們去企業營當行堂義工當天早上發生的事情,我就是那位遲到的人。我與師兄姐約好清晨4:55集合,由我開車去接他們,結果我手機放在客廳所以沒叫醒我,一醒來時發現睡過頭了,趕緊打電話給等我的師姐,結果師姐反而一直關心我有沒有出甚麼事,需不需要開車來接我? 當行堂早餐準備告一段落,師兄姐知道我沒時間吃早餐,就帶我去吃義工早餐。我一拿到早餐就馬上塞進嘴哩,才發現師兄姐在作供養。當義工可以讓我學到很多,發現學習的差別。

就是我們平常的一般的反應,這很清楚、很明白。受了委屈,然後呢或者跟他辯,乃至於跟他吵,或者你雖然沒辦法吵、辯的話,背後跑得去嘀咕,這是我們一般狀態,世間的常態都是如此,這樣。然後呢,你稍微少了或者什麼生了病,喔唷,趕快啊求神拜佛、找醫生買藥吃,這是一般世間常態,也是正常的。我們不是說修學佛法了以後不要這些哦!

跟佛怎麼訴冤哪?南無阿彌陀佛。欸,對了!所以不管你遭到什麼事情,你自然而然哪只有一心念佛。你怎麼皈依法?皈依法是什麼呢?為什麼你以前會煩惱?就是錯誤不認識,現在我們不必說深談,最簡單的法告訴我們法是什麼?空,緣起。所以一切法的現起,都有它的前因後果,他假定說今天埋怨你,有理由,有理由當然總歸有原因,我錯了,埋怨我,我改呀!沒有理由,沒有理由他為什麼無緣無故?那以前一定是種下來什麼惡因,今天還了他,好高興,還了是無債一身輕。對呀!所以這個,這個時候就唯恐你不跟法訴冤。如果跟這些行持相應的叫什麼?叫僧呀!然後你去訴冤,那個人告訴你,喏、喏、喏,這個道理。啊,你懂得了,真感謝啊!是不是要這樣啊?必然的結果啊!

受皈依最重要的是皈依體,除了受皈依的儀式之外,要如何才能真正獲得皈依體?

要至心於三寶。而至心就是一心一意,就像小孩子看到父母在身邊就會安心。

平時遇到苦、困難時,想想師父會怎麼做? 想想我如何照著佛法所說的去做?

【善行小點滴: 猜猜我是誰?】

~雍凌:昨天是19秋企業班開班的日子,我有參加護持,才發現平時我們看黃背心上台主持、帶課,事先是經過很多時間的共學準備,設計橋段及如何引導學員討論。我昨天晚上護持完回到家,全身好像氣力放盡沒電了,今天回來母班上課就覺得好幸福,有充電的感覺。剛剛唱讚頌班長要我們唱出來,其實我是感動到唱不出來。我們要珍惜這個被呵護的環境可以好好學習,謝謝黃背心。

~劉爸:退休時我有兩個感謝、一個希望:一是感謝共產黨將我從大陸趕出來;二是感謝國民黨讓我在台灣可以受教育。因為若留在大陸鄉下地方只能種田當農夫,來台後14歲才復學念小學四年級。另外一個希望是因為當時民進黨剛執政,希望民進黨可以給我一個好的晚年。

~桂輝:小時候物質很缺乏,尤其鄉下生活蠻苦的。那時候一年只有在過年時才可以買新鞋,除夕時還穿著在床上捨不得踩到地上,初一後才真的腳踏實地。但是我們也有幸跟著台灣的經濟成長,我一開始在工研院,後來進入半導體行業,從職場上獲得不錯的結果。